今天五四精神的核心被概括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如果回到101年前那个风雨飘摇的五月四日,现今这八个字高度凝练的表述依然是政治正确的。但五四运动真正的精神内核或许藏在字面之下。
1919年的中国,山河破碎。那时的“爱国”根本不可能基于政权或基于国力,而更多应该是一种基于民族主义的危机感。那时的“进步、民主、科学”基于更多的是对过往、对陈旧事物、对封建痕迹与官僚主义的反叛,以及对于未来的勇于探索。
所以,在官方的、主流的解读之外,我一直以为五四精神的绝对内核应属于危机意识、反叛精神和探索精神。
其实它们在今天依然有市场,只不过被无限温和化了,以至于青年人们甚至都快将他们忘记。
如果没看过《后浪》,让当今的青年人们评价一下自己,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讲出“我们当立时代潮头”之类的意思。起码在我的视域内,许多人在工作日常里流露出的情绪,更集中在迷茫、焦虑、压力感;在生活日常中流露出的情绪,更集中在享乐、虚荣、苟且。真正昂扬的人,少之又少。
看完《后浪》,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这呈现了一场当代新生事物大观。从生活记录、科技产品展示到艺术创新、电子竞技,种。种新事物作为人们的爱好出现,摆在不断扩大的B站平台上就从一部分人的消遣品成为了更多人的消遣品。
但《后浪》配上讲词后,其背后的关联性真的经得起推敲吗?在将演讲和演讲词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后,大概可以把其中核心的意思概括为——时代属于青年一代,你们可以手握前任所以经验,又拥有多元的价值观,你们要努力热爱生活、拥抱时代、善良勇敢、开创未来。
同样地,这字面意思是典型的正能量宣言,必定政治正确。但问题在于,它将宏观视角的文化繁荣直接包装为了所谓“时代强音”,这是这篇演讲借官媒走到前台后最离谱的地方。从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出发,这种文化范畴内的繁荣是建立在受众的消遣欲之上的,这是一种贩卖者的胜利,而非一场表达者的盛世。
青年人身边的事物前所未有地向资源、向功利倾斜着,青年人的情感越来越不属于自己而是种。种精神世界里的舶来品,原本属于自己的情感被持续消解着。尽管这不是个沧海横流的年代,但我们好像越来越难忠于自己了。
今天我们常以五四精神之名,赞美许多积极进取、努力工作的青年人,并把这解释为五四精神的时代意义。但我总觉得很可惜的是,五四精神的精髓在于解构时代、解构矛盾、解构过往,而不是建构理想。历史总会被今人利用,海内海外、历朝历代都是这样。
我所说的五四精神被矮化,不只是因为对当下主流解读具有极强目的性的抵触,而是因为我一直坚信作为内核的危机感、反叛精神与探索精神在很多时候被消解了。
不少的年轻人们在挣扎,在梦碎,可反抗的声音却是珍稀的。为什么曾经的五四精神那么宝贵,很关键的一个原因是它是自下而上的。
从昨晚到今天,对于《后浪》的风声多多少少已经变了点。有人说的避重就轻,或是华而不实,那么所说的“避重”和“不实”是什么?在我眼里,是它作为一个重要的青年节演讲,没有直面生活的暗面与社会的负面。
说到暗面与负面,想起之前杨坤批《惊雷》的过程中曾写过,代表如今这个时代的或许是北大学生用鲁迅的文章写的rap。在听了《野草》这首歌后,评论里的一种声音让我特别有共鸣——很幸运,鲁迅以前是中国人的脊梁,不幸的是,他现在也是。
可能当鲁迅的文字过时那一天,才是“最本真的五四精神”应该被允许重新解释的那一天。
17日晚,我们在伍老师的带领下观看了美国电影《春风化雨》,这部影片正像片名一样,春风化雨般的感染这我们每一个人。主人公基廷老师以改革先驱者的化身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教育着一群既朝气蓬勃又困惑迷茫的青年学子们,使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朝着理想的目标迈开了新的步伐。
影片一开始,就交代基廷老师有幸在新的学期成为著名的威尔顿中学的老师。开学第一课,他就有针对性的别出心裁地教学生要充满信心;接着在诗的教学上,他再出奇招——撕书,让学生不要迷信教材,这与我们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观念如出一辙,教学生作诗——简单而不乱;教学生看问题站到桌面上——要全面;甚至是踢球也要踢出自信来;他一系列的教育,让学生们大开眼界下,学生开始佩服起他来,从而暗地里模仿他成立了“古诗社”,正是这个古诗社,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彰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变得更加自信了,张扬了。可以说基廷老师的教育成功的,观念是超前的,是一种全新的教育。
影片的另一个主人公——尼尔却是杯具。尼尔是一个历来顺受,听话乖巧的孩子,他身上寄托了家长太多的梦想。尼尔有一个爱好——戏剧剧演出,但是他父母却不近人情的坚决阻拦。苦闷烦恼的尼尔找到了基廷老师向他诉说这一切。基廷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如何坚持爱好——教书来开导他,引导他,要他好好地和父母沟通。可是一心想要演出的尼尔最终在没有得到父母的允许下参加了演出,尽管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并没有打动铁石心肠的父母,杯具无情地发生了——尼尔万般无奈下开枪自杀了,基廷老师也被解雇了。
观看这部影片,一方面,我被基廷老师执着的教学热情,超前的教学理念,高超的教学水平所折服。基廷老师堪称是一位品德高尚,人格丰满,深受学生喜爱的好老师,在他的教育下,学生一个个从迷茫中找到了人生的理想和目标,敢于为实现理想而奋起反抗,成为有希望的一代。
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悲哀,为传统礼教而深深的悲哀,作为教育,不分国界的中国和美国,作为教师不分种族的基廷和我们,何其相似?回顾我国的教育历程,教育改革不正如此吗?举步维将,但是,正是有基廷这样的老师,星火相传,改革的号角,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深入人心。我要礼赞基廷,呐喊同仁,以实际行动春风化雨般滋润孩子们,以培养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代为己任,则生之大幸,教之大幸,国之大幸也!
今天我观看了《一堂好课》这期节目。这期节目共分为三堂课,这三堂课都是由金一南教授所讲的。金一南是国防大学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博士导师。
这一期主要就是围绕“爱国”这两个字来讲的。在《一堂好课》的预习环节中,三位课代表黄景瑜、屈楚萧、宋玺将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三堂课中令我最难忘的是第二堂课,我们国家用很短的时间,完成了别的国家在两百年到三百年的现代化进程。我们现在建国70周年,是全世界最大的制造国。原来的我们只能占全世界创造业的2%或3%,20xx年中国上升占到18%,到20xx年中国就占了全球26.7%,世界第一。我们中国也是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的,全国工业门类39个大类,191个中类,520个小类,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国家。
我们现在的一部分军人都是从这个一路硝烟、一路烈火、一路牺牲、一路鲜血中膛回来的,而这些人都是中国的骄傲。我们处在百年变局的大时代,国际力量格局,在较量中剧烈的演变,我们正在参与。中华民族正在一步步实现复兴,这也是一次新的长征!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苦难重重,但复兴在望。只有懂得了肩头的责任,我们才更有勇气、更有定力、更有自信用行动去爱护祖国母亲。
人的一生是人们难以预料的,就如衣服上的扣子,它拥有不同的样式,在不同的人身上就有不一样的命运:许是残破不堪,或是完好无损,又或是见弃于人……
孩童时,父母为我们扣好衣服上的第一颗扣子;青春时,我们自己在摸索人生中的第一颗扣子。
人生中的第一颗扣子,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但是我认为,我人生中的第一颗扣子是“明白”。是去明白对于现在的我们学习是最有用的,劳动对于我们是最光荣的,我们伟大的祖国是最可爱的。
学习,对于喜爱它的人,它会特别友好与关心,它能够帮助你获取丰富的知识;能够使你从他人的失败中汲取教训;能够教给你做人的道理……在学校里,它能使你获得老师的青睐与表扬;在成绩上,它可以让你得到满意的分数;在人品上,还可以使你拥有谦逊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但是,对于厌恶它的人,它同样也不喜欢你,因为你的态度,它带给你一系列的坏处。
这简单的道理,只要你明白了,就会有不一样的命运。
劳动,每当收获季节到来,农民们就会起早贪黑地去田野里收获那片金色的麦穗,去果园里采摘硕大的果实。也许,他们的身上会变得脏兮兮,会让身体十分劳累。但是,他们一定很开心与满足,因为他们的播种得到了回报,他们的辛苦没有白费,他们的收获可以为他们“丰衣足食”。
这是劳动给人们带来物质与精神上的满足与考验,只要明白了,就会有收获。
祖国,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每每站在升旗台前,仰望飘扬的五星红旗和愿做背景的蓝天,我的内心总是非常激情澎湃。因为那代表着我们的祖国,那是我们祖国的标志。回忆起死去的革命烈士,我的心十分悲痛。但是如今的祖国,愈发的富强,让我们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
祖国,当我们明白了应该为你做什么,而且成功的时候,我相信你一定会为我们感到自豪。
人生第一颗扣子,我正在学会将它扣好。让它能够在我的“衣服”上绽放属于它的姿彩。去行动吧!去爱学习,爱劳动,爱我们的祖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