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精选6篇)
如果没有遇见,会是一种幸运还是一种遗憾?
当维特焦虑而天真地等待夏绿蒂的垂青,他是不是也曾预感到他的命运?
在错误的时间遇见错误的人,又在纯真的心中爱上这个错误的人,维特的爱情是一个凄美的错误。然而这也许又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揣测,长眠的人从来不曾后悔他的爱。歌德和维特本是如此相似。
夏绿蒂有如天使,但她只是亚伯特的天使。少年维特可以触及她的灵魂,却无法改变命运。一切既已注定,苦苦追求又怎能改变。纵然夏绿蒂以维特为知音,欣赏他,同情他,甚至在心底里爱着他。
无望的爱情最折磨人。这绝不同于绝情。我于是想起了那句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明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维特曾经热烈地亲吻夏绿蒂的手,但两手相握还有那么远那么远的距离……
维特这种甜蜜的追求也是他不幸的开端。夏绿蒂早有婚约,无法成全这段感情。在夏绿蒂的内心里,维特是一个值得她珍惜的人。而亚伯特是她的依靠,他忠诚,全心爱她,他对她的整个家庭而言都非常重要。两者,夏绿蒂都不愿舍弃。她尤其不敢舍弃亚伯特,她怕承受世俗的压力,她也希望维特幸福。她抽离开那段虚幻的、不可行的感情,她渴望帮助维特找到一个归宿,又痛苦地希望保留住维特的爱。
维特在失恋的煎熬下黯然离开。然而在使馆工作的这段时间,他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格格不入,他处处受挫。在工作中受到打击的维特重回小镇,再次陷入情感的旋涡。
此时的夏绿蒂已为人妇。正是物是人非事事休。郁积的愤懑与忧伤在维特的心中沉淀,他的身心开始萎靡。
少年维特,在他给朋友的那些亲密的信件中,我亲眼见到一个热爱绘画、热爱自然而又热情洋溢的少年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仅仅一年半的时间,他感受了世间太多的情感。他经历了春之希望、夏之热烈、秋之萧瑟、冬之冷寂。他归于死亡,他的灵魂归于沉默。
他热烈的追求,满怀希望地等待。他固执,在无望的时候又在固执中伤害自己。当一种爱永无实现的机会,他选择了死,为夏绿蒂而死。
夏绿蒂脸色苍白,颤抖把那支手枪递给维特的仆人,尽管,她已经有强烈的不祥的预感,她却无力阻止。维特到死,终于感觉到了幸福。他的口袋里装着初见夏绿蒂时她衣服上的粉***结……
爱情终于在生命消逝之后获得永生,永恒的恋歌只在维特走向另一个世界的时候唱响。而夏绿蒂晕到在亚伯特的脚边,不知何时才能从哀伤中醒来……
维特不会再醒来。歌德的脚步却没有停留,一个月的时间,一段痛苦的爱情,一份年少的爱恨痴狂成就了这段人间永恒的恋歌。
想念绿蒂的维特就像是被魔化了一样,而魔化他的就是他对她的那份爱恋。如此执着,如此彻底,以至于最后只能用很激进的方式来释怀。“我具有再多的精力,也会被对她的热情吞噬掉;我具有再多天赋,没有她一切都将化为乌有。”那么真实却又是那么残酷的心底话。一方面,我对于他的执着无法理解,甚至无法原谅最终他告别的方式;一方面,我又为他的执着感到心酸,而且开始体会他的悲哀,他的痛苦,而这种痛苦,似乎也只有随着呼吸的停止才能罢休。带着矛盾的心情,我看完了这本书。
他以为自己只是绿蒂一个人的吗?在他的丧礼上,有多少人为他痛哭流泪?如果他知道他的逝去会给那么多爱他的人带来痛苦,不知道他还会不会选择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了。无疑,维特是让人难解的,可是,于这个混沌的世界,他的想法又是那么的难得。
“我们人啊,常常抱怨好日子如此少,坏日子如此多;依我想来这种抱怨多半都没有道理。只要我们总是心胸开阔,享受上帝每天赏赐给我饿美女的呃欢乐,那么,我们也会有足够的力量承担一旦到来的痛苦。”字字铿锵,句句有力。每一个独特的想法都像是一颗扎实的种子,悄悄地,埋藏在我心中的土壤里。我知道,我要适时地灌溉,种子才会萌发得好。当这本书紧紧合上,一个人静静的时候,我就会想想,那些曾经冲击我心的思想……
有人说,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他前半生的写照。在这本书中作者融入了他大量真实的生活经历。那年,歌德仅仅23岁,他爱上了一个有夫之妇绿蒂。因此,绝望而痛苦的歌德脑子里不时出现自杀的念头。而这时他的一个朋友耶鲁撒冷也恰好因恋上同事妻子而绝望自杀。此消息大大震动了歌德。他把自己对绿蒂之恋与耶鲁撒冷事件混合在一起便构成了整个故事的轮廓。只用了四个星期的时间歌德就完成了这部小说。1774年小说一发表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整个欧洲掀起了一阵维特热歌德的手揭开了沉睡在当代的深深激动着的心灵里的一切秘密。
我们可以想见维特的形象:青衣黄裤清秀而瘦弱敏感而多情。他保持了童真的本性面对世界时他的心明净如一泓清水。他重视自然真诚的感情珍视他的“心胜于其它一切”对阿尔伯特似的理智冷静的人非常不满。他对绿蒂的一见钟情、一往情深也正是因为她如此天真无邪在举止行事中保持了一个少女可爱的自然本性。绿蒂在维特的心中完全就是自然与美的化身他对她的爱简直达到了“忘我”的程度! 绿蒂难道仅仅是维特的恋人?她几乎是维特全部理想的化身美的代表。当维特的理想在现实中无所依傍的时候他遇见了绿蒂绿蒂成为他心灵的攀附对象和避难所。他对她的爱虽是炽热的、忘我的却已偏离了爱的真义因为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变态的爱最后的结果不是毁灭他人就是毁灭自己。
我想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主人公的自我意识相当强烈。青春和美都是他热切向往的东西。他为自由而生为自由而死他宁死也不愿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然而这种价值目标如何实现呢?当然不可能通过改造社会的实践我们的主人公还没有这样的思想觉悟他们在命运的掌心里只能是一枚渺小而安静的棋子。因此他们只能选择爱爱它个地老天荒、至死不悔这样或许能抒发心中的苦闷?在这个意义上说这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悲剧也是整个时代的悲剧。
似一阵风,似一场雨,似一束光,它就这样来到我的身边,给我以无限的感染。《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书,似一曲动人的悲歌,就在我细细体味之时,它就慢慢的回响在我耳边,进入我的脑海,然后,将那动人的哀伤就那样留在了我的心田,经久不散。
时代悲歌之中,他是那忧愁的聚集,他是维特,一个多愁善感却无限憧憬着美、自然与自由的少年,他有他的理想,有他的抱负,有他深爱着的美丽女孩,可是现实却似一把锋利无情的剑,划破了他对爱的幻想与对理想的憧憬,划破了他生的希望。他的爱情,从开始就注定是个错误,他的希望,注定只能换来命运无情的判决,然而,他不服,他不满,他愤懑,可是无济于事。他试图以工作以理想来逃避现实,得到的却是更大的打击。迎头巨浪拍晕了他,却也拍醒了他,他认识到了现实的无情,认识到了官场的污浊与时代的黑暗,他放弃了,他回来了,得到的却是深爱的女孩已嫁为人妇的巨大打击。女孩爱着他,却只能推开他,精神与现实的双重打击击溃了这个一腔热情的青年,他笑了,他无奈的笑了,他痛苦不堪而近乎癫狂的笑了,他提笔写下绝笔信,他扣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一个火花闪过,一声枪声响起,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因为时代的限制和世俗的压迫而迅速消逝了。
没有什么抵得过生命的可贵,可没有地方可以安放我们年轻而脆弱不堪的心。年轻的心是多愁善感的,是如水晶一般美丽却易碎的,是如月光一般曼丽柔和却无限哀伤的。年轻的心渴望着笼子外的世界——美丽而自由,却无法抵抗笼子外的狂风暴雨、巨浪滔天,正如维特的那颗年轻的心,炙热而纯真,他的那颗年轻的心狂热的爱着美丽的绿蒂,却迫于世俗与时代的限制,可遇不可求,可遇不可留,可遇不可有,爱而无望,求而不得。生活本就是痛苦,而年轻的心却无法承担那似海的哀伤。
与其说整部书是维特的悲剧,不如说是那个时代的悲剧,是那个时代的动人悲歌。维特的死,是对表达那个时代的反抗与不满,是在控诉命运的不公与社会的黑暗,维特不仅仅是维特,有人说他是歌德,有人他是耶鲁撒冷,可我说,他是那个时代里所有对爱情充满向往、对自由满怀憧憬、对实现人生价值拥有巨大热情的青年!他们的忧伤、痛苦、脆弱以及孤独,一步步的将他们推向了灭亡的深渊。
哀风掠过,带来了花的悲伤;细雨啜泣,捎来了云的忧愁;月光漫步,道来了天的孤寂。《少年维特之烦恼》来了,带给我无限的哀伤、同情与惋惜,那一曲悲歌,不单是维特自己,更是那个时代漫天的忧愁。这一曲时代悲歌,响彻古今。
《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是一部以书信体格式来描写维特少年时的小说。它是由德国的约翰.沃尔夫冈.歌德所写。看了之后沃知道了很多做人的优秀品格。
这本书是说了维特在少年时爱上了一个名叫绿蒂的姑娘。绿蒂有着很多的弟弟和妹妹,这些小家伙正好也喜欢维特,维特就更爱绿蒂了。每天不惜走几里路到那里看望她。可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给了他,绿蒂早就有了男朋友,他的名字叫阿尔贝特,他是个非常懂礼貌的人,而且绿蒂也非常喜欢他。这时维特绝望透顶,他告别了他们,到了另外一个地方生活。
维特在新的地方又认识了一个女孩,她和绿蒂长得很像,维特每天都可以见到她,这使维特得到了一些安慰。可是维特还是忍不住回到了绿蒂生活的地方。当他再一次来到绿蒂的家时,绿蒂苦苦地求道:“你不要再来扰乱我的生活了。”维特一听,心想:我忍不住,那我还不如自杀算了。于是,向阿尔贝特借了一把手枪回到自己的家,到了夜里十二点钟,只听一声枪响,维特死去了。
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有时沉重的放弃也是必要的。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素材来自歌德的一段恋情。一次,歌德在表姨母举办的舞会上,遇见了一个叫夏绿蒂的女子,并一见钟情。但夏绿蒂已经有未婚夫,歌德得知后仍不放弃,努力追求,可是夏绿蒂是一个实际的女子,她最终选择了和未婚夫结婚。失恋的歌德就想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一部作品。
这年冬天,歌德的好朋友耶路撒冷自杀,这给歌德带来了创作上的灵感。不久,歌德又陷入一场和自己表妹的爱情中,但也因表妹有未婚夫,两人没能在一起。歌德想到了自杀,就在此时,歌德的灵魂已经和故事中的主人公融为一体,四个星期后,人类历史上最动人的爱情小说就诞生了。小说一出版就轰动了整个欧洲,痴情的读者捧着《少年维特之烦恼》哭泣,维特和绿蒂的服饰成了最时髦的打扮,成百上千的失恋青年男女自杀殉情。
《少年维特之烦恼》将主人公个人恋爱的不幸放置于社会大背景中,揭露了封建等级偏见和个人守旧思想,宣扬了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勇敢地喊出了那个时代的青年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实现人生价值的心声,具有进步的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