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或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一般满分为60分。下面是编辑为大伙儿整理的浙江高考满分作文(优秀8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在当今这个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的时代,青年干部作为青年群体的先进代表和中坚力量,被党和人民寄予了殷切希望,须争做时代大潮中的“后浪”,尽情奔涌,在为民服务中绽放青春芳华,在磨砺奋斗中谱出精彩人生。
青年干部要勇立潮头争当“先锋”。“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青年干部生活在崭新的时代、拥抱更广阔的世界,心怀“万丈豪情”,胸有“星辰大海”,极具开创性、独立性、自主性。抚今忆昔,青年干部不能忘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用执着和坚毅铸就复兴之中国;不能忘革命先辈爬雪山过草地,用自强和奋进铸就富强之中国;不能忘记革命先辈过五关斩六将,用改革和创新铸就富足中国。“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青年干部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猛劲、越是艰险越向前,以碧血丹心的赤诚,大胆探索,敢于突破,勇立潮头,争做先锋,努力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破除“顽疾病灶”。要勇立“一心为民”的鸿鹄之志,胸怀“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壮志,在脱贫攻坚一线,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需,笃志笃行,真正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展现青年朝气蓬勃、奋勇当先的勃发英姿。
青年干部要深学细悟争当“表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青年干部正处于种子发芽期,阳光水分跟不上,就会留下后遗症,影响后期生长。“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青年干部要争当学习的“表率”,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要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相结合,带着深情、秉着厚爱深入群众当中,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疾苦,虚心向实践学、向群众学,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基层的“磨练场”上练就十八般武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要学会拿党章党规“扫描”,用群众期待“透视”,跟先进典型“对照”,清醒审视自身的短板差距,日思日睿,找准补齐短板的“钥匙”,学之愈透,感悟越深,觉悟越高,行动越坚,在深学细悟中进一步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如此,方能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青年干部要苦干实干争当“标兵”。廖俊波自青年起便立志为民服务,他用脚步丈量山水,脚踏实地,倾情致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大计”,用行动和担当书写了为官从政的最美注解;黄文秀放弃城市的发展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杜富国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用生命担当使命,一句“让我来”,挺立起中国军人的铮铮铁骨,绽放出绚丽的青春之花。英雄模范们的青春光芒在为民服务中恣意绽放。青年干部更应如此,要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高位置,时刻谨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念兹在兹,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火热的“温度”。青年干部生逢其时,使命在肩,当以梦为马、砥砺前行,把个人梦融入家国梦之中,把个人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共同奋斗之中,在脱贫攻坚攻坚主战场苦干实干加油干,拨动青春心弦,谱写一曲曲雄浑激荡的青春乐章。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青年干部肩负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殷殷期待,要在灼灼年华,奏响青春之约,披荆斩棘、阔步前行,坚持干在实处,力争走在前列,不断在新时代各项工作中取得新气象新作为,不负青春不负民!
总是昏昏沉沉,想做很多事却什么也没做,总是莫名的郁闷,就像困在一片很深的原始森林里,没有太阳也没有月光,无所谓白天黑夜。空气压郁得让人窒息,跌跌撞撞始终没找到逃出去的方向,让人很是恐慌。高考是一个话题是一个永远的话题。不知道是高考过大的压力使我莫名的恐慌,还是自己过分的放松自己使我恐慌。有时梦见自己高考考中了正高兴的庆祝的时候,也会有一股潜意识提醒自己这只是在做梦,想想很是可笑,也可能是可笑自己连梦都不能好好的做了,所以很多的时候是半梦半醒。
其实也认认真真的想过未来的,也曾认认真真的反省,但更多的时候都是大脑一片空白、浑浑噩噩的活着,得过且过。我自己知道应该对自己负责对所有关心自己的人负责,可在家里人的眼里,我永远是长不大永不思进取的坏孩子。我总会叛逆的对他们说我不要做这种教育制度下的牺牲品,其实我也知道现在填鸭式的考试的分数对于以后的社会生活事业是多么的重要至少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是这样的。有很多人一边书不想做这种教育的牺牲品一边在为这样的考试玩命似的奋斗,就像我。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口是心非的,因为现实不允许我们讨价还价,有很多事我们只能想但绝不可以做,这就是现实。
闲庭信步水墨间,足足莲迹情渊源。呵,想必书法家挥毫泼墨兴趣大抵如此吧。
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有消失如烟的,有气流百世的,但无论如何,翰墨同人生亦在这逝去的熹光中踽踽独行。
诚像那个浅叹“尽荞麦青青”的姜夔所说:三百篇美刺箴怨皆无迹。当以心会心,意思是,千古文章浩繁,能留传至今的自然是阅者可以用心品味美感的佳作,且不断翻新、发展。
楼兰也罢,长安也好,或消逝或停滞或衍生或荣耀,尽数不在,但文明行进的'脚步却未曾止住。
文字和建筑休戚相关,在历史车轮辗过的残痕里悠悠然相合,持觞曲岸,漫歌长提,寻乐于永恒间,行走在消逝中。犹记得,王禹偁(chēng)的黄州竹楼,宜急雨宜密雪宜鼓琴宜咏诗宜投壶,六事皆宜倒自有一番“赌书消得泼茶香”的不言说的雅韵。
亭台楼阁水榭,能完好不损的恐怕只在少数,而其传递蕴含的、卓而气质不落的、且更新出尘的又怎会少呢?
我想起了滕王阁风流一时,贪欢一晌的阁。也不知它有无被雨打风吹去?汪水缓缓流,终有温柔得叫人落泪的时候,一介书生咬文嚼字,终有让人品错味的时候。毕竟人生不像“数关扁舟向斜阳”那样的诗意,简单而又直观。
——人无语,惟有惘茫地醉去。纵便这样,少才王勃当年也该懂得弃舍之间难全的道理?故而扬扬洒洒地写出文字被后人铭记良久的。
钟灵毓秀的人们深谙,行走是生命运途的主旨,内容淡定豁达开朗,方能在消逝后心存感念。
再如书者的笔本是其指间的延伸,疾厉、徐缓、飞动、顿挫,方于内倾泻的情感却从未得形,但凡心存高远的书者,才可于莲样足迹中默酿其辉,修行渐馨。
“难忘七月的黄昏”,徐志摩追忆康河,远树凝寂,像墨泼的山形,衬出轻柔螟色;密稠稠,七分鹅黄,三分橘绿……那妙意只可去秋梦边缘捕捉。我念及时不禁有些醉熏的暖意,想来他挥别伦亚已多年,白云苍狗,但仍有袅袅情愫不灭,而显出一份旷达。叶倾城道,哪有不经历童年的沧桑?再风雨如晦的沧桑,也都有过如花灿烂的童年,大概沧桑也无法令美好退却……
同样的,美的东西或许在渐渐消逝殆尽,但行走继续,足足莲迹,淡闻窗外喧嚣起落,只缘心如明镜台。
大学之道
道者,已知也定理也法典也规则也,踽踽十二年,终于前方闪光处见到出口,一门在前,跨越方能新生;道者,未知也长路也苦行也探索也,五光十色滚滚红尘待我闯荡,路在脚下,唯有行走方能成我大学。
古语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前尘茫茫所积所累便是已有的知识储备,书卷中古圣先贤或雄辩或低婉的哲思乃是我心中不灭灯火,明斯明德,引导我一路行进的航标,恰如夜空星辰闪耀,让夜行的水手心中总起归乡的灯塔。
孔夫子教我知其不可而为,楚霸王教我虽千万人吾往,西塞罗教我法治,陈丹青教我正直,浩浩乎如江海凝成我来时之路的,是那些青史中留下片羽之光的思想。便是他们,一路导我走来,一路导我至这门前。
门前之路,我一路采芳携(撷)英无畏走过,门后,乃是我所思慕大学之道,我要跨越,没有什么拦得住我。
古语曰,大学之道,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如果说我之前所走的路乃是通往这门,那么此后我将求索的,将是真正的大学。大学,不只是梦想中的学府,更是社会,是人间,是门后全新的天地,是以学习、探索、创造为通行证的一次新的远征。止于至善,不是被门阻挡的信念,而恰是走向世界时心怀的原则,从过去到未来,从象牙塔到漏檐下,无数人在这路上前行,无数人在这大学中受教。
中山弃医从政,在门后他感知民生疾苦,三毛流浪撒哈拉,在门后生活教她爱与感动,顾亭林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门后的路未必平坦,但鲜花满径的通途并不能真正通往人生的大学。真正的大学之道,理当是门后曲折的天地,而这天地,我渴望有机会探索!
大学之道,大道之行,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浅,有的深,但每个人都在此留下自我的印迹。我怀着已知的智慧和前人教我的道理一路走来,也渴望有机会在那大学之道上留下自己的足迹。未知的前程,是我梦想中的大学,门后的世界,是我梦想的大学之道。这大学已超越世俗所谓的学府,乃是高尔基《我的大学》中那样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
我的已知,是一路走到(★)门前的资本,而门后的世界,我正在渴望。那门,我梦想着跨越,且正在跨越,我此时的每个字,都将筑成我的大学。高考这扇门联结着我的前十二年孤独之旅,也应能开启我此后人生大学之道,我渴望着上路,那儿该有我的脚印。
人生百年,白驹过隙,岂能困惑于得与失的方寸之地。陶醉于一城一池之得,或惆怅于一时一事之失,都属于一叶障目,不见远方的星辰大海。只有看淡得失,把它当成人生的过程,才能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错把得失当终点。
年逾不惑,事业小成,工作稳定,业务熟练,于是乎满足于现状,失去奋斗目标,丧失斗志与激情,不再期望更高的山峰。这不妨称为“得之殇”。单位高级职称指标稀少,个人积分排名又靠后,即便努力三年五载也未能如愿。既然晋升无望,又何必累死累活?于是对自己放松要求,得过且过。这不妨称为“失之痛”。
缘何如此?细思极恐。不管“得之殇”,抑或“失之痛”,实质都是错把得失当成终点。在这种错误的思想认识下,或是小进则满,小富则安,躺在功劳簿上自我陶醉;或是闻失则忧,闻败则馁,不再奢望新的挑战与作为。久而久之,心灵受到羁绊,人生陷入困境,蹉跎了岁月,浪费了人生。
把得与失当成过程来看,你就会发现得与失既是终点,更是起点。
得失只不过是一个过程。就如同父辈们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不管旱涝,无论悲喜,周而复始,劳作不息。耕种与收获就是农民的生命,丰年也好,灾荒也罢,都是生命的一个过程。既然如此,就应当认清前路,看淡得失,锲而不舍,驰而不息。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中,消除后顾之忧,这是终点;然后上《出师表》于刘禅,六出祁山,攘除奸凶,这又是起点。20xx年,中国实现全面脱贫,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这是终点;但乡村振兴还任重道远,必须再接再厉持续发力,这又是一个新的起点。
人生就像一辆列车,得失都是过程,不痴迷于某一个站点的得失,才能到达终点,赢在全程。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是苏轼面对得与失的态度,得与失不过是河流中的朵朵涟漪,河水不会因为涟漪而停留脚步,人生又哪能因为一时得失裹足不前。持有宽广的胸怀,良好的心态,智慧的心境,得不骄傲,失不沮丧,你才能看淡得失,享受过程,收获厚重的人生。
愿你把得失当成过程,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参加书香班级活动,感觉自己有了一份责任,因为书香班级是一个集体活动,能为班级做点事儿,我当然十分乐意。
有了责任,就要担当。因此,读博、评博、写博成了我每天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我的心随着博友们的博文到了祖国各地。从博友的博文中我读到了快乐,从家长的博文中,我感受到了真挚的爱,从老师的博文中我学到了丰富的写作知识。尽管我现在的博文还很幼稚,但我坚信,我会一步一步的提高,因为我参与了。
王家卫在《一代宗师》中有言:见天地,见自己,见苍生。这与一位作家的“人生三书”论不谋而合。读“有字之书”,即见天地万物的运行之理,读“无字之书”,即见芸芸苍生的社会迹象,读“心灵之书”,即见自己内心的所欲所求。然而如何将三者有机的结合,使自己既不读死书,又不汲汲于世,也不闭锁内心呢?想必,以知识和社会经验来丰富内心,剔除纷扰,才是“读书”之途。
现今社会,基础教育的普及早已使“有字之书”谙熟于每个人的心中,而网络的大潮则将碎片化的知识和信息日富一日地带到人们面前。可以说,“有字之书”中的知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从世界各地喷薄而出。另一方面,随着现代一体化和泛娱乐化的兴起,各种从所未见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心理被写在了如今的“无字之书”上。然而,一位哲人曾说“不知情权比知情权更加重要”,它可以让高尚的心灵不被无用的言论所累。面对“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心灵之书”便格外重要。只有在“心灵之书”中读得坚定,读出信念,读出亘古不变的普世价值,读出道德律令和精神准则,才能拒绝动摇,读到真实的自我与内心。否则,如尼尔·波兹曼所言“我们终将毁于自己所爱的东西。”而知识和社会阅历同样可以成为人的武装,从书本和社会中剔除糟粕与流俗,才能达到心灵的上升。
同样,伟大的心灵亦有益于个人对“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的理解。抗战时曾有文人说自己当年读宋人著作不知国破家亡之苦,只有到了抗战时国家陷于危难,方得与宋人同情。赫尔曼·黑塞在谈及读书时,也说自己阅读歌德的《亲和力》时,由于误读了它而完全成了另一本书。由此可见,真正伟大的心灵会以知识和阅历审视自己,提升自己,使自己拥有“读书”更加聪慧的耳目。
诚然,无论哪一本书,多读未必有益,精读却又怕陷入“牛角尖”的困局,然而这三“读”互相作用,又互相反作用,以知识和社会阅历丰富内心,升华的内心又从社会和书本中去除杂质,淘得真金,在不断循环中臻于完美。从“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的所得,重读“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的结晶。
如此一来,人生三读,岂不快哉?
历史的年轮滚滚向前,暮去朝来形形色色的人穿梭在其间,我独自徘徊在路上,缓缓而行……
时间淹没了世间所有的故事,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一切似乎都在时间的办奏下慢慢消逝。消散了,罗马的古迹;湮没了,玛雅的文明;吞噬了,中国的长城文明,我不得不概叹时间的力量,也不得不承认时间的伟大。
然而,一切却在缓缓的消逝中崛起,屹立,不断飞跃。
侵吞了亡国君王李后主“春水东流”的愁绪,崛起了“千古风流人物”的宋;咀嚼了敦煌千年的珍藏,引得古老民族的伤口流血不止,唤醒了沉睡的人民奋起斗争。继而,我仿佛看见一匹骏马奔驰在东方草原上,如风而过。
行走在路上,我们必须铭记,也不得不记住消逝的时光,无论美好抑或哀伤。
寂寞的梧桐深院,好一个“做个诗人真绝代,可怜命薄做君王”的李煜,人们用未来记住你的“流水落花春去也”,为你纪念无言之夜,月儿如钩的。景色。浪遏飞舟,响彻行云,在苏子瞻活跃的季节,人们也记住了黄州赤壁,“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浪不兴”。当然当秋雨跋水涉水,呼救中华文明,沉睡的雄狮终于清醒,伴随笔杆东出的豪气,驶向现代文明。
依稀间,我听到疾呼奋起的呐喊看到滴血的民族极力挣扎,自舐伤口,然后狂奔的身影……眼前,又是一度春暖花开。
你看到了吗?奥运圣火传承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古老民族敞开胸怀包罗形形色色,是崛起的象征,是文明的骄傲。
路上,抬头远望,一只飞鹰箭步缓冲,掠过天际,留下亘古回荡的长啸,回旋于心间,涤荡成奋进的音符,为前进中的旅人呐喊助威,为民族的强盛喝彩。
在路上走过,虽说消逝了些许,但一切终极时间化为记忆,存储心间。路上的故事,总在消逝中臻于完美。
我——依旧在路上,看江南水北云卷云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