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病》读后感(最新7篇)

《父亲的病》讲的是鲁迅为生病的父亲求医问药,结果还是没有救回父亲的经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下是细致的小编帮家人们整理的《父亲的病》读后感(最新7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父亲的病读后感范文 篇1

散文的“形”主要指的是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散文的“神”主要指的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主题、意蕴等,即以作者的社会实践为基点,在作品中所反映出的思想倾向、创作意图和思路趋向。

“形散而神不散”是现代散文的基本特点。所谓“形散”指的是散文在选材和行文方式上十分灵活、自由、多样,且富于变化。散文选材自由,大到宇宙星球,小到一枝一叶,都可以成为它的内容。散文行文灵活,可以像电影一样用蒙太奇手法组合一个个片段,也可以有特定的中心人物或中心事件。散文如此散漫,如果不加以约束,它就会像一匹没有驯服的野马,而约束散文这匹野马的缰绳就是散文的“神”。所谓“神不散”,就是指文章表述的中心思想要明确而集中。如朱自清的《背影》,文章虽然内容很广,从交代家庭内部琐事到南京出游,再到父亲叮嘱别人送行,最后父亲亲自送行买橘等,这么多的事件都记叙在内,看似很散,但仔细分析这些事件的内在关系你会发现,所有的事件都是围绕表现父亲对“我”的关爱而安排的。父亲对“我”的关爱,以及后文表现出来的“我”对父亲的思念,便是这篇文章的“神”。

一般来说,阅读散文或解答散文阅读类的题目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把握文章的“形”与“神”:

1.关注题目、作者、注释,逐段快速阅读文章,做到句清段结,把握内容之“形”。

2.圈点勾画文中的重点语句,理清文章的线索,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即散文的“神”。散文的重点语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开头、结尾的语句。(2)承上启下的过渡句。(3)抒情句或议论性的句子。其中,我们尤其要关注抒情句或议论性的句子,因为它们往往直接体现着作者的情感。

3.由“神”反观“形”,品味作者的构思立意,分析写法、语言等“神”所赖以生存的“形”的巧妙之处。文章中的一切材料都是为主题而服务的,采用的各种表现手法也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在把握了文章主旨后,再反过来看文章的内容与表现形式,我们就能更准确地领会作者选材立意、布局谋篇的巧妙了。

4.唤醒个性体验,进行个性化阅读。散文阅读的重点是引领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要求对其中的感情和观点进行评说和鉴别。写心得往往是考查的主要形式,它主要是从内容、语言、写法、作用等方面发表意见,力求答案观点明晰,紧扣散文的主旨内容。

【阅读训练】

欠爹一场电影

阎连科

1982年冬,父亲的病愈发严重。那时,我已经是个有四年服役期的老兵,是师图书馆的管理员。家里窘到极处了,父母想到了我,想到了部队的医院。于是,我请假回家去接父亲。

不消说,父亲是抱着治愈的期望来住院的。在最初的半个月,因为医院病房比较暖和,他的精神也好,病似乎轻了。那半个月的时光,是我这一生回忆起来最感安慰、最感温馨的短暂而美好的日子。那是我这辈子唯一一次侍候父亲于床头的两周。每天,我顶着北风,走四五里路去给父亲送饭,一路上都哼着戏词或歌曲。

有一回,我去送夜饭时,父亲母亲不在病房。我在露天电影场找到他们时,他们正在寒风中聚精会神地看着电影。我的心里便漫溢过许多欢乐和幸福,以为父亲的病果然轻了,连忙给哥姐们挂了长途电话,把这一喜讯告诉他们。父亲也以为他的病有望痊愈,看完电影回来之后,他既激动又兴奋,说他已经多少年没有看过电影了,没想到在冬天的野外看了一场电影。

然而,三天后下了一场大雪,天气酷寒,父亲不肯吃药,不打针就不能呼吸,而打针、输液后,呼吸就更加困难,到了离不开氧气的地步。于是,医生就催我们父子尽快出院,他害怕父亲在医院的床上停止呼吸。父亲也说:“不抓紧回家,怕老(死)在外边。”这就结束了我一生中不足一个月的床头尽孝的日子。

回到家,农村正流行用16毫米的电影机到各家放电影的习俗,每放一场10元钱。电影是当年火遍天下的《少林寺》。我们一家都主张把放映员请到家里,让父亲躺在床上看一场真人能飞檐走壁的《少林寺》。看得出来,父亲也渴望这样。可把放映员请到家里时,母亲又说:“算了吧,有这10元钱,也能让你父亲维持着多活一天。”我们兄弟姐妹面面相觑,只好目送着那个放映员走出我家大门。这件事情,成为我对父亲懊悔不迭的失孝之一。每每想起,我的心里都有几分疼痛。

给父亲送葬的时候,大姐、二姐都痛哭着说,父亲在世时,没能让他看上一场(仅一场)他想看的电影。哥哥听了这话,本已平静的脸上,变得惨白而扭曲,泪像雨水一样流下来。于是,我就知道,这件事情在我哥哥和大姐、二姐心里,留下的阴影也许比我的更深。

现在,可以清算一下我所欠的父亲的债务了。

先说一下,我没有花那10元钱让父亲看一场他想要的电影《少林寺》。当时,我身上是一定有钱的,记得回到豫东军营以后,我身上还有17元钱。也就是说,我完全有能力挤出10元钱包一场电影,让父亲目睹一下,他一生都津津乐道的“飞檐走壁”的那种传说。

为什么没有舍得花那10元钱呢?当然是小气节俭和当时的拮据所致。可是,更重要的是什么呢?是不是从小就没有养成那种对父亲的体贴和孝敬?是不是因为在三岁五岁,或者十几岁时,父亲倘若从山上或田里收工回来,给我捎一把他自己舍不得吃的红枣或别的什么野果,我都会蹲在某个角落,独自下肚,而不知道让父亲也吃上一颗两颗呢?

我想是的。至今我都认为,一个人可以对他人在任何方面缩手退步,而绝不能在自己的父母面前退步缩手。

(选自《文苑》2013年2期,有删改)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文章第一自然段中介绍“我”已经是个有四年服役期的老兵,还是个图书管理员,这样写有何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场电影”在文中有何含义和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孝”字在文章中共出现了4次,请分别找出并结合文意分析其中所蕴涵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概括文中“我”的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的病读后感 篇2

赞美母亲作文600字一

如果把母亲比喻成一片荷叶,那么我就是荷叶下庇护的莲花,慢慢成长;如果把母亲比喻成一片天空,那么我就是天空中飞翔的雏鹰,随风翱翔;如果母亲比喻成一座高山,那么我便是高山上的一颗小树,日夜茁壮。

我的母亲老了,白发密布,皱纹丛生,作为儿子的我有些心酸,因为这毕竟是因为子女而长的。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不像奶奶在我一出生就是老的,而是在我的印象里慢慢变老。岁月不饶人,就到了现在这样子。但我依然记着点点滴滴。

我的母亲是慈爱的。从小,我犯了错,母亲不像其他妈妈一样母老虎上身,而是教育我。记得我7岁那年,我在厅里玩,不小心一别到饭桌上,正好把母亲煮好的菜倒了,不堪想象,接下来绝对是痛骂。而错了——母亲不但没有骂我,还笑起来:“看你的样子,快,捡干净,下次别犯这样的错误了,懂了没有?”。这件事,如今还在我心里封存,虽然只是生活中的小事,可在我心里确是一位母亲慈爱的大事。

我的母亲还是是坚强的。我父亲常年在外工作,所以,一直是母亲带大的我。而在我小时候身体出现了疾病,要去县城医治。那时父亲也回来了,给我看病,到县城动了手术。那段时间,全家的生活几乎是黑暗的,尤其是母亲,每日滚滚泪珠往下掉,为我忙上忙下,喂饭伺水。我看见母亲那时的头发忽夜间白了许多,脸色苍白,身子瘦得像一张纸,也不忍流泪。都怪我这病。不过是母亲的坚强撑过了去,不屈服于病魔,为我加油,不管多累,也为孩子生活。我觉得这样的母亲是伟大的。

现在母亲老了,也是我为她服务了。不管再艰难,我都要好好学习,带着母亲的这份骄傲生活,带着母亲这份勇敢不息。

我爱你,我的母亲。

赞美母亲作文600字二

母爱,是一坛陈年好酒,芬芳、浓郁;父爱,是一块巧克力,有苦、有甜;总能触及我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记得那个夏天,我和爸爸妈妈住在乡下的奶奶家。一天半夜,我突然发起了高烧,妈妈心急如焚,一会儿摸摸我的额头,一会儿看看窗外。窗外,天依然漆黑,我的额头依旧滚烫。爸爸亲了亲我滚烫的脸颊,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即背起我向医院赶去。

一路上,我下意识地摸了摸爸爸的脸颊,满脸的潮湿,幼小的我无法分清那是泪水还是汗水。我紧紧地贴着爸爸,连心儿也随之潮湿起来。

到了医院,我已经被高烧折腾得迷糊不清了,医生帮我挂了点滴。天亮了,我的烧退了,而爸爸妈妈却被折腾了一宿。清晨的阳光照耀着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看着退了烧的我,笑得比晨阳还灿烂。

母爱如海,父爱如山。人世间疼爱自己的除了父亲还有母亲。感谢那一路伴我成长的爸爸妈妈!

赞美母亲作文600字三

我的生命里融入了父母的血液,也融入了他们无私的爱。在我生病的时候,我更能感受到父母那份沉甸甸的爱。

在上个学期的寒假里,我和爸爸妈妈去泰顺玩,住在了外婆家,因为我有踢被子的习惯,外面又在下雪,到了第二天,我感到头很晕,还不想走路。妈妈帮我量了一下体温,'呀!有40多度。“妈妈大叫道。妈妈赶紧叫了三轮车把我送到了医院,医生说要打三针,我想:千万不要做皮试,千万不要做皮试··完了,要做皮试,我看到单子上写着皮试两个字,妈妈说:'没关系,不就是做皮试吗,就像蚂蚁咬一下就好了。“听了妈妈的话,我的心顿时平静了下来。我们走进了一个小房间,看着针孔进我的手,被扎中的那一块地方不知为什么鼓了起来,我的痛也随之增加了,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这时,妈妈一边安慰我一边帮我吹。过了20分钟我手上的'包“不见了,也不痛了,然后还要去打针,整整打了三天,我的病才好了。在这三天里,爸爸妈妈东跑西跑,给我买药、买吃的,仿佛这三天过的很漫长。

就是因为这件事我的爸爸妈妈瘦了许多。是你们在我生病的时候温暖了我,是你们让我健康成长。

赞美母亲作文600字四

爱,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有一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不带任何杂质的,那就是父母对我们的爱!

记得小时候,我经常发高烧。有一次,我又发高烧了,脸红通通的,很难受。妈妈看我不舒服,知道我又发高烧了。于是,她赶紧收拾了一下,叫上爸爸带我上医院,在无能为力医院的路上,天突然暗了下来,空气似乎凝固了,闷得人透不过气来。天越来越黑,风越来越大。我想马上要下雨了,我们又没带伞,这下要变成“落汤鸡”了,谁知这时,爸爸从包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伞撑了起来,爸爸撑着唯一的一把伞,使劲往我这边靠,妈妈没淋到一滴雨,爸爸的半边衣服却湿透了,妈妈背着我,黄豆大小的汗珠一滴一滴地从额头上掉下来,和雨水混在一起,我也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

到了医院,我在迷迷糊糊中听到妈妈焦急得问着医生:“我孩子的病怎么样?要打针吗?”说着,还不停地抚摸着我的额头。

我躺在病床上,妈妈怕我疼,轻轻地抚摸着我的手,轻轻地问:“还疼吗?”一边问一边给我讲起了故事。过了一会儿,妈妈打着伞出去给我买晚饭去了,当她带着香喷喷的饭菜回来时,我一摸妈妈的手,冰凉冰凉的。“妈妈你的衣服被淋湿冷吗?”妈妈摸了摸我的头,笑着说:“我不冷。”妈妈只顾着让我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而忘记自己了。吃着这温暖的饭菜,看着身子已经冷得微微颤抖的妈妈,我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动。

父母的爱如同一本巨作,我在仔细地读着,读懂了每一个细节,却怎么也读不完它。

赞美母亲作文600字五

我们能活在这美好、精彩的世界上,是因为父母用“爱”的阳光照耀着我们的心田,用“爱”的雨水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用“爱”的春风抚摸着我们的心田……经过父母精心地照料,我们才能茁壮成长。

世界上最无私、最关爱的眼光是属于天下父母的,纵然我们长大成人,在父母眼里仍然是孩子;纵然我们远行千里,也走不出父母的目光。

自从读过邢涛叔叔写的《感恩父母》后,真正得体会到父母为了我们,可以耗尽他们的心力,耗尽他们的财力与物力,默默地为我们付出,他们也从不需子女回报。

“爸爸”、“妈妈”是对父母最亲切的称呼。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心血,很多精力。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学会感恩父母,也为他们做出一点贡献。

感恩父母,一个应该履行的承诺,一份应该肩负的责任,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一条永不言弃的道路,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

父亲的病读后感 篇3

李兆龙和妻子张佳露都患有艾滋病,李文丽是他们的养女。由于父母都患有艾滋病,失去了劳动能力,李家不仅一贫如洗,而且处处受人歧视。在这压抑、沉闷的气氛中,李文丽甚至一度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但是这个勇敢的女孩,最终克服了经济上的困难和周围人的歧视,破茧成蝶考上大学。

无奈,“艾滋之家”的女孩辍学了

李兆龙和张佳露都是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兴隆堡乡李家林子村的村民,他们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李文丽和小女儿李文娟。从小,李文丽就听村里有人说她是父母抱养的,可她根本不相信,因为父母十分疼爱她。

2003年6月,李家的两间土坯房在一场暴雨中倒塌了。李兆龙东拼西凑借了一万多元钱,重新盖了两间房。尽管有了外债,但李兆龙还是照样鼓励李文丽好好读书,将来供她上大学。见父母如此爱护自己,李文丽暗暗发誓:决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2004年9月,李文丽考上了彰武县新秋镇中学,而妹妹文娟也要上学了,两人的学费共要好几百元。为筹措学费愁断肠的李兆龙经人介绍,偷偷来到吉林省双辽市某地下血站卖血。那天,李兆龙随人来到双辽市郊的一间地下室,只见卖血的人排成长龙。李兆龙有些犹豫,但是当得知抽300毫升血可换200元钱时,他还是排了队。

血液的纯度越高,价格就越高。因此,“血头”一边抽血,一边把血液放入摇浆机里,分离血清和血浆,然后将血浆取走,把血清注回卖血人的体内。这样只要卖血者中有一个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所有使用过这个摇浆机的人都会感染上艾滋病病毒。

那时,李兆龙根本不了解这些,他先后卖血3次,每次300毫升。这样,女儿们的学费凑齐了,家里的生活也好过一点。可万万没想到的是,一场可怕的灾难正悄悄袭来。

2006年春节过后,李兆龙突然出现发烧、头晕和关节疼痛等症状。开始,他以为感冒了,便吃了些感冒药。可一个月过去,他的感冒症状不见好转,反而加重了,还出现持续性腹泻、食欲减退和血疱等。医生建议他到县中心医院检查,检查结果令人大吃一惊,李兆龙被确诊为艾滋病患者!

随后,阜新市疾病控制中心对李兆龙的家人做了艾滋病病毒检测。结果,两个女儿都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但妻子张佳露没能逃过此劫。尽管疾控中心严格保密,但消息还是很快在村里传开了。

一天放学后,李文丽和同学们一起回家,刚到村口,正巧遇到了自己的父母。突然,同学们像躲避瘟神一样跑开了,还有人边跑边喊:“艾滋病来了,快跑啊——”那一刻,李文丽觉得无地自容。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06年5月底的一天,李兆龙家养的一头小猪跑到一个村民家里抢食吃。村民发现后,居然用木棒将李家的小猪活活打死了。得知此事后,李文丽气得找那个村民评理,对方却蛮不讲理地说:“你们都有艾滋病,你家的猪也有艾滋病!我打死它,省得它再去祸害别人……”李文丽没想到,父母染上艾滋病后,不但一家人遭受歧视,连无辜的家畜也受到牵连。

如果说村民的冷漠还能理解的话,亲戚对李家的歧视则令人感到悲凉。一天,李文丽到亲戚家拿东西。谁知她刚出门,就听见“砰”的一声——原来,亲戚怕被传染上艾滋病,将她刚用过的茶杯摔了。

家里连遭厄运,李文丽变得心事重重:父母身患绝症,妹妹年幼,我还该不该继续读书呢?

2006年6月中旬的一天,李文丽刚进家门,眼前的一幕令她大惊失色:父亲因承受不了打击,打算上吊自尽;坐在床上的母亲痛不欲生,也拿起一把水果刀要割腕自杀;才8岁的妹妹坐在地上,哭得嗓子都哑了……李文丽急忙冲上去,夺下父亲手里的绳子,又抢下母亲手里的刀,哭着说:“爸妈,你们这是干什么呀?你们死了,我们怎么办?”之后,她一边劝说父母,一边拉起妹妹,说:“我想过了,我先不去学校读书了,你们也想开点吧!”就这样,刚念到初二的李文丽辍学了。

奋起,我要给这个家以希望

自从查出患了艾滋病后,李兆龙一病不起,张佳露也没心思干活了。这样,家里的经济负担不仅越来越重,而且都落在了李文丽一人的肩上。可是,这个年仅14岁的小姑娘有能力支撑起这个家吗?

谁也没有想到,李文丽辍学后的第二天就找到村里的会计,请他帮忙向市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很快市政府有关部门决定:李兆龙夫妇的医疗费由兴隆堡乡卫生所报销;市民政局又给李家办了养老保险。政府的帮助和关怀,让李文丽喜极而泣。可不久之后发生的一件事又让她陷入两难境地。

2006年9月初的一天,李文丽正在地里干活,一个妇女突然走过来,递给她一条毛巾,说:“闺女,擦擦汗吧!”李文丽以为是附近的村民,谁知那人话锋一转,说:“闺女,你猜我是谁?我是——你亲妈!”李文丽吃惊地说:“你说什么?我姓李,是李家林子村的……”

没等李文丽说完,中年妇女便一五一十地讲述了李文丽的身世。原来,李文丽的亲生父亲姓宫,是彰武县大四家子乡宫家窝堡村人,他重男轻女。恰好当时李兆龙夫妇结婚4年没有生育,想抱养一个孩子。于是,宫家便将嗷嗷待哺的女儿送给了李家……

讲完这些,中年妇女哭着说:“闺女,我们对不起你!听说你的养父母都患了艾滋病,我们想让你回来,免得你也被传染了。再说,妈不想让你在李家受歧视啊!”李文丽的生母以为李文丽闻听此言,肯定会跟她走。其实,李文丽早就隐约知道自己的身世,只是一直不敢相信罢了。

回家后,她试着问父母自己的身世。李兆龙知道自己活不长了,只好道出实情,并说:“文丽呀,你想回到亲生父母那里,爸不反对。爸对不起你,连累你了。但你妹妹还小,你要答应我,把文娟拉扯大!”李文丽听完泪流满面,心想:自己一走,是解脱了,但是这个家不就完了吗?再说,养父是为供自己读书才去卖血,染上艾滋病的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还是养育之恩呢?

李文丽决定不离开养父母和妹妹。当时,李家林子村又发现了几例艾滋病患者,这些艾滋病患者经常聚在一起打牌、聊天,打发日子,李兆龙夫妇也是如此。李文丽理解他们的痛苦,没多说什么。

一天傍晚,李文丽到县城卖粮食回来,刚进门就听见妹妹在哭。一看,妹妹的手被烫得又红又肿!原来,养父母早上出去打牌,一天没回家,文娟饿得发慌,想倒点开水泡馒头吃,不慎被开水烫着了。

李文丽背起妹妹就往村卫生所跑。回家后,见养父母还没回来,她又赶紧烧火做饭。谁知,养父母打牌回来,见小女儿把杯子摔碎了,竟生气地要打她。文娟吓得躲到姐姐的身后……李文丽一边护着妹妹,一边说:“爸妈,你们这样下去,等于自暴自弃呀!妹妹才8岁,都饿一天了。你们说,村里哪个人敢给妹妹一口饭吃?大家都瞧不起我们姐妹呀!”说着说着,悲从中来,她心想:再这样下去,这个家就完了!但是,怎样才能改变全家人的命运呢?

李文丽决定去读书——想来想去,她觉得只有读了大学,才能挣钱给养父母治病,供妹妹读书!可自己去读书,谁来种田,谁来照顾养父母和妹妹呢?她决定跟养父母好好谈谈,让他们重新振作起来。

一天吃饭时,李文丽跟养父谈了自己的想法。自从患了艾滋病后,李兆龙便对这个家不抱希望了,整天浑浑噩噩,可听了大女儿的一番真情劝慰后,看到她这么懂事,内心受到了强烈震撼!听到李文丽想继续读书,他高兴地说:“文丽,你说得对!只有读书才能改变这个家的命运。爸妈一辈子没读过书,才一时糊涂想靠卖血养家,结果……孩子,你好好读书吧,我会把这个家先撑着的!”

就这样,2007年9月,李文丽重回学校读初中。2009年,她以540分的好成绩考上了县一中。在读高中住校期间,李文丽经常回家帮养父母做饭、干农活。

2009年秋收时,养母一病不起,李文丽赶紧请假回家帮忙。养父挑不得担子,1500多斤玉米要从田里挑回家,李文丽得来回挑三四十趟。可她没有叫苦,咬牙一趟一趟地往家里挑。玉米没挑完,她已累得站立不稳,肩膀也肿了。后来,村里的会计在路上看到,赶紧接过李文丽肩上的担子,帮她把剩下的玉米挑完……

2009年12月26日,李兆龙病情恶化,终于不治身亡。临终,他拉着李文丽的手,断断续续地说:“文丽,爸走了,这个家……全靠你了!你要……考上大学,不要让……别人……看不起……”话没说完,就断了气。李文丽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爸,我会孝敬妈,照顾好妹妹的!您放心,我一定要考上大学!”

感动,全村人都为她骄傲

高三开学时,家里没钱交学费,张佳露找村委会开了一张证明,希望学校能因此减免李文丽的学费。学校得知李家的特殊情况后果然同意了。然而,李文丽来自一个艾滋病家庭的消息就此在学校里传开了。

一天早上,李文丽刚进教室,就听见有人小声地说:“嘘,艾滋病来了!”更令她伤心的是,她的同桌兼好友张珊竟一声不吭地将书本搬到另外一张桌子上去了。下课,李文丽找到张珊,说:“我在医院体检过了,医生说我是健康的。”张珊尴尬地说:“文丽,我相信你。但是如果我和你来往,别的同学就都不理我了。”李文丽伤心地趴在桌子上哭起来……从此,她无法安心学习。

2011年6月,由于压力过大,李文丽高考发挥失常,名落孙山。落榜后,她万念俱灰,一度想到了死。一天夜里,她来到养父李兆龙的坟前,哭得天昏地暗。哭着哭着,她竟然睡着了。梦中,养父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说:“孩子,坚强点!不要让别人看不起咱……”养父的话像针一样刺醒了她!她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做一个有出息的人!

这时,李文丽的高三班主任调到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任教。她非常同情李文丽的遭遇,劝她到阜新二中复读,并帮助她向学校申请了减免学杂费。李文丽感激万分地开始了复读。可是,尽管学校减免了学费,但是生活费还得自己掏。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李文丽利用课余时间给小学生做家教,挣点小钱作生活费。她平时吃饭、穿衣十分节俭,甚至捡同学们不要的衣服穿。

就这样每天吃咸菜、啃馒头,李文丽终于熬到了2012年高考的冲刺阶段。尽管此时同学们还不知道她的身世,但她总担心哪天同学们知道了,还是会歧视她。由于心理压力太大,几次模拟考试她都没有考好。一天晚自习,老师给同学们进行心理减压——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李文丽犹豫地想:自己要不要把来自艾滋病家庭的隐私讲出来?如果讲了,同学们再次歧视自己,怎么办?开始她想,无论如何也不能讲!可是随着同学们一个个走上讲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她终于想通了,要勇敢面对自己。于是,在走上讲台后,她坦然地说:“我父母都是艾滋病患者,因为这,我过去在别的学校里受过歧视。今天,我仍然害怕受到歧视,但是我觉得我慢慢有了勇气,因为我是一个健康的人!”

她的话说完,片刻之后,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都被她的坦率和真诚折服了。那一刻,她沉重的心理压力一下子释放了!

2012年6月初,她轻松上阵,最终以568分的好成绩被辽宁大学录取。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当天,她来到养父李兆龙的坟前,含着热泪说:“爸,我考上大学了!”

作为一名从艾滋病家庭中走出来的女大学生,李文丽不屈服于命运的坚强信念感动了当地善良的人们。乡亲们络绎不绝地来到李家,看望这个女孩,在向她表示祝贺的同时还主动捐款、捐物。县、乡两级政府有关部门还送来了慰问金。李文丽的生父生母也来了,他们送给女儿5000元钱。生母紧紧抱着李文丽说:“文丽,你是爸妈最有出息的孩子!”鉴于李文丽家庭的特殊情况,在县教育和卫生等相关部门的安排下,阜新市第一人民医院特意为她又做了一次艾滋病病毒专项检查,确诊她不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父亲的病读后感范文 篇4

这本书给我们讲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即“八德”故事汇编。这些故事篇篇发人深省,读后令人难以忘怀。比如书中的《说黔娄尝粪》:“黔娄为令,父病弃官,礼斗祈代,尝粪心寒”。黔娄当县令的时候,因为父亲得病就弃官不做了,天天向北斗星乞求父亲的病能好,并回家专门侍候父亲,但父亲的病并没有好转,在尝过父亲的粪便后,他知道父亲病得很严重,心里非常痛苦……再如《董永卖身》:“董永家贫,卖身葬亲,天谴仙女,织缣完缗。”,董永家很穷,用卖自己的钱葬双亲,感动上天安排仙女嫁给他为他织布。这些故事在今天读来仍然具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

为了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书中的一些文言词句,这本书还对孝、悌、忠等“八德”进行了注释。如:孝:百善孝为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损,孝之始也”等等。

我们的祖先早就认为教育应以德为先,这本书里的故事就很值得我们好好阅读和学习。高尔基曾说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启迪心灵的钥匙》这本书就是我们最好不过的成长的阶梯了。

父亲的病读后感 篇5

再次提笔是那个春天里的午后,在那个春天我查出病因的一个午后,从医院回来,拖着疲惫的身体。想到还是给父亲打个电话吧,让他们知道我的病不是那么可怕,可以治疗的。

打通父亲电话,手有些颤抖;喂了一声,不敢说话,迟了很一会,父亲说怎么了。我强忍住泪水说;‘哦。我没事,’就是今天在医院做了检查 医生找出了病因,可以脱敏治疗的。电话那头的父亲也许太高兴了,有些语无伦次的说着;好、 好 、能治就好。能治就好,还说,没钱了就和我说。我给你寄去,无论怎样把病治好再说,你也不用太担心,说着父亲有些哽咽。而我控制不住自己哭了,是的我是父亲最大的牵挂,他只是不说罢了。每时和父亲打电话他都会说家里很好,不用担心。你妈也很好。是的他也许不忍心让自己的女儿为他们担心罢了。

自己成了家才知道父亲养育我们是那么的艰苦,在那个温饱都不能解决的年代里。我开始有些后悔当初我对父亲的叛逆。那时也许是被生活所迫,父亲才选择我离开学校的。哪个父母不希望儿女们有所成就呢。当时不清楚父亲为何不提倡我们读书呢。我很不解的。 那时在那个特殊的家庭里能吃好穿好不冻着 就是父亲母亲的愿望了。没有多余的钱再去读书的。那时的我很倔强,会埋怨父亲的固执。甚至和他顶嘴是很正常的事,父亲知道我心里的委屈 。过后他常常叹气,我知道父亲不是不想让我读书的,而是太艰苦了。而如今才知道父亲那无奈选择。才理解父亲的苦衷。也很后悔当初对父亲的不满。也许父亲会原谅我的,因为我太小不懂事吧。

在我幼小的记忆里父亲在村上也算‘文人’的。每逢过年,在那个年代里,还不实行买对联,一般都是写的。我的父亲每到过年就成了大忙人。因为村里会写毛笔字的只有父亲,所以大年三十,乡亲们都会到我的家里来,让父亲写对子。父亲只写的,那些杂活有人帮着,有的把红纸折成一格一格 的,好让父亲写,也节约不少时间。有的把写好的对子放到一边晾着,这些活计没有分工的,大家就知道干什么了。我家的大桌子小板凳的都派上了用场,看着父亲那潇洒的毛笔字心里总会有一种骄傲之感,父亲有点像故事里的大掌柜。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的逗了着,笑语间透漏那一份祥和。母亲带着我们在厨房里忙着包饺子。

在我童年的记忆力,父亲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物’。在那时会写毛笔字的,而且还能写出那一串一串的对联,很是骄傲。村里红白喜事都少不了父亲忙碌的身影。

父亲的病读后感 篇6

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看护父亲的孩子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看护父亲的孩子[意]亚米契斯

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一个满身泥水的乡下孩子,来到那不勒斯市一家著名的医院门口,递了一封信给看门人,说要找他入院不久的父亲。看门人瞥了一眼信的大致内容,就叫了一个护士领孩子过去。

看着病人的样子,孩子哭起来。病人很瘦,头发变白了,胡须变长了,肿胀的脸又青又暗,皮肤像要破裂似的发亮,眼睛变小了,嘴唇变厚了,全然不像父亲平日的模样。呼吸很微弱,只有额头轮廓和眉毛还有点像父亲。孩子叫着:

“父亲!父亲!认得我吗?我是西西洛!母亲不能来,叫我来照顾你。请看看我,跟我说句话吧!”

病人看了孩子一会儿,又闭上眼睛。

“父亲!父亲!你怎么了?我是你的儿 子西西洛啊!”

正胡乱想着,有人用手轻轻拍他的肩膀,抬头一看,原来是医生。“不要担心,他脸上发丹毒了。虽然病情很厉害,但还有希望。你要细心照顾他!你在这里真是再好不过了。”

从此,西西洛就细心照顾起父亲。病人常常看着西西洛,好像不很清醒,不过注视他的时间慢慢变长了。当西西洛用手帕捂着眼睛哭的时候,病人总是凝视着他。有一次嘴唇微动,好像要说什么。他昏睡之后清醒一点儿的时候,总是睁开眼睛寻找看护他的人。西西洛自己也很高兴,把母亲,妹妹们的事情以及平时盼父亲回国的情形都说给他听,又用深情的话劝慰病人。

到了第五天,病人的病情忽然加重,护士送来的药和食品,只有西西洛喂他才肯吃。

下午四点钟西西洛依旧独自流泪,忽然听见屋外有脚步声,还有人说话:“护士小姐!再见!”

这使西西洛跳了起来,激动地抑制住叫喊的冲动。

一个胳膊上缠着绷带的人走了进来。西西洛站在那里,发出刺耳的尖叫——“父亲”!那人回头一看,也叫起来:“西西洛!”箭似的跑到他身旁:

“啊!西西洛,这是怎么回事?你认错人了!你母亲来信说你已经来到医院了,快把我担心死了!西西洛!怎么这样憔悴?我已经好了,母亲、孔赛德拉、小宝宝都好吗?我正要出院!天呀!竞有这样阴差阳错的事!”

西西洛想说家里的情况,可说不出话来。

“走吧!我们今晚还能赶到家。”父亲拉他走,可西西洛一动不动,却回头看着那病人。病人也睁大眼睛注视着西西洛。西西洛从心里流出这样的话来:“别急,父亲!请等一等!我现在不能回去。我在这里住了5天,已经把他当作你了。我那么爱他,你看他看我的眼神!他不能没有我。父亲!请暂时让我留在这里吧!”

父亲犹豫不决,看看儿子,又看看病人,问周围的人:“他是谁?”

“跟你一样,也是个农村人,刚从国外做工回来,恰好跟你同一天住进医院。进来的时候不省人事,话也不能说了。家里人好像不在附近。他准是把你的儿子当成自己的儿子了。”

病人仍看着西西洛。

“那么你留在这里吧,善良的孩子。我先回去让你母亲放心。这几块钱你当作零用。再见!”父亲说完,吻了儿子的额头就走了。

西西洛回到病床旁边,病人似乎安心了,西西洛不离病人半步,病人也紧紧盯着西西洛,吃力地动着嘴唇想要说些什么,眼神也很和善,只是瞳孔渐渐缩小而且渐渐昏暗起来。西西洛紧紧握住病人的手,病人睁开眼,看了看西西洛就闭上了。

“他去了!”西西洛叫着。

“回去吧,善良的孩子。神会保佑你这样的人的,你将来会得到幸福的,快回去吧!”

护士把窗台上养着的花取来一束交给西西洛:“没什么可送你的,请收下这花当作纪念吧!”

“谢谢!”西西洛收下花,擦着眼泪。“但是我要走远路,花会白白枯萎的。”说完将花撒在病床四周,“把这花留下当作纪念吧!谢谢医生和护士小姐!谢谢大家!”又对着死者说:“再见!”

忽然不知道该如何叫他,西西洛想了一下,就用几天来已经习惯的称呼说:“再见,父亲!”说着取出衣服包,打起精神,缓缓走出去。

外面天亮了。

(摘自《精品小说》,有删改)

1.明明是西西洛认错了父亲,作品为什么还以“看护父亲的孩子”为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3分)

2.小说首尾都有一段精短的最物描写,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4分)

3.小说的内容十分感人,请用一句话谈谈你的阅读感悟。

(不超过30字)(3分)

4.文中对病人有两处关于嘴唇的动作描写:①“有一次嘴唇微动,好像要说什么。

”②“吃力地动着嘴唇想要说些什么。”病人到底要说什么?试作探究。(4分)

5.这篇小说描述了乡下孩子西西洛在医院看护父亲的故事,情节安排十分精巧,试作分析。

(6分)

参考答案:

1.(3分)答:文章从西西洛急着赶去看护父亲写起,行文处处紧扣西西洛对父亲的细心照顾和看护,(1分)特别是得知认错了人竟然还选择了留下,明知不是自己的父亲竟然还以“父亲”称呼,(1分)这些情节都充分表现了西西洛的善良、充满爱心的美好品质,进而表现出小说的主题。

(1分)

2.(4分)答:开头“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天气情况,烘托了主人公焦急、忧虑的心情。

(2分)结尾“外面天亮了”象征着主人公崇高的思想境界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感觉,使小说的主题得到了升华。(2分)

3.(3分)参考答案:超越亲情的爱,是更美好、更高尚、更可贵的人间之情。

(符合小说的主题,言之成理即可。超过字数,酌情扣1到2分。)

4.(4分)答:①你真是我的儿子吗?我怎么觉得你好像既熟悉却又十分陌生?到底是我病糊涂了,还是你认错人了呢?真是你吗,我的孩子?这是怎么回事呢?(2分)

②谢谢你了,善良的孩子!谢谢你这些天的照顾!谢谢你在我生命的最后时刻给了我亲人般的温暖!我就要走了,真不知道该怎样感谢你。回去吧,孩子,愿神保佑你,愿你幸福!(2分)(探究要符合小说的情理,如①处应表现病人狐疑的心理,②处应表现病人感激的心理。表述言之成理即可。)

5.(6分)答:小说的情节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十分精巧。

父亲的病读后感 篇7

——摘自阅读

一位19岁少女在踌躇满志地迎接2007年高考之际,却惊闻在异乡打工的父亲身患绝症,即将被摘除双肾,生命危在旦夕。在家里筹钱无望,肾源迟迟找不到的情况下,为挽救至爱的父亲,女孩作出了让常人难以想象的决定:毅然决然地为父亲捐献自己的右肾。女孩的孝心延续了父亲的生命,面对无家可归、一贫如洗、债台高筑的逆境,女孩依旧笑对生活,把父亲带到学校,一边读书,一边细心照料父亲,她用生命谱写了孝的传奇和爱的绝唱。这个女孩的名字叫曹瑜。

1988年5月15日,曹瑜出生在四川省邻水县荆坪乡对角村,父亲曹洲德、母亲彭素碧都是当地农民。

曹瑜的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三个可爱的宝贝儿女,让曹洲德夫妇深感肩上的担子重。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夫妇俩决定去福建打工挣钱。

父母去打工的那年,曹瑜才5岁,她和弟弟妹妹被寄养在外婆家。小曹瑜很懂事,乖巧的她从来没有抱怨父母不在身边照顾自己,除了管好自己的学习,带好弟弟妹妹,还常常主动帮外婆做家务。而在小曹瑜心里,每一次外婆叫她去接电话的那一刻,是她最快乐的时候,她知道,准是爸妈来电话了。

光阴似箭,转眼到了2006年,曹瑜已是邻水县石永中学高三(2)班的学生了。在父母含辛茹苦为她营造的良好学习环境中,她格外勤奋,离高考还有半年多,曹瑜理想的翅膀已经跃跃欲试,她想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考上大学,给父母一份骄傲和惊喜。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6年12月8日,正在教室上课的曹瑜被传达室的人叫去接电话。电话是母亲从福建打来的,母亲告诉了曹瑜一个残酷的事实:父亲患了尿毒症,而且病情危险,可能要做换肾手术。“换肾”这两个字,以前在电视、报纸上见到过,也听说过这类事,没想到这样的不幸竟落在自己父亲身上!

12月14日,正当忧心忡忡的曹瑜要去福建看望父亲时,得知病情危重的父亲已于这天乘飞机从福建飞往重庆,并转到西南医院。于是,12月15日,曹瑜向学校请了假急急忙忙从邻水赶往重庆。到了病房,看到躺在病床上全身浮肿的父亲打着吊针,看到曾经健壮魁梧的父亲如今被病痛折磨成这个样子,曹瑜心里顿时难过得直想哭,但她脸上依然挂着笑容安慰父亲:“爸爸,你安心治病,这病一定会好的。”说完这话,背过身去,曹瑜忍不住直掉眼泪。

“一向身体硬朗的父亲极少生病,怎会一下子说病就病倒了,而且来得这么重!”曹瑜很纳闷,她探问母亲彭素碧,彭素碧犹豫再三,最终向女儿说了丈夫隐瞒病情,拖着病体打工,硬撑了三年多的事实。

早在2003年7月,曹洲德就到医院检查过,当时医生就告诉他是尿毒症早期症状,要及时治疗,多注意休养,不然后果很可怕。但为了不让全家担心,曹洲德若无其事地对妻子说:“医生说的,小毛病,吃点药休息一下就好了。”他想,孩子们还小,自己若要治病,会拖累他们,再挺挺应该没有什么大碍。于是他就吃了点药,在厂里又忙碌开了,有病状反应时,歇会又接着干。

2005年8月,因为连续几天腹泻不止,曹洲德实在挺不住了,就到当地医院检查看看病情到底怎么样了,结果被诊断为肾萎缩。医生说这种病发展下去,最终要换肾。当时他就蒙了,没有想到这病发展得这样快。但是他又想到孩子们读书、生活开支……每一处都要花钱,而治这个病恐怕是个无底洞,没有了钱,孩子们怎么办?他便再次向妻子谎称:“医生说问题不大,煎点中药吃就可以了”。于是他一边服中药一边继续在厂里拼命地干,常常到凌晨一两点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出厂房。有时痛得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直往下掉,但曹洲德一想到宝贝的孩子们,就默默地咬牙扛着。他想这病恐怕是没有机会治了,而他又多想在还扛得住的时候为他们多挣点钱啊。

2006年11月下旬,曹洲德好几次昏倒,彭素碧几次催他去医院,他总推托:“不要紧,坚持得住,休息一下就好了。”2006年12月6日,曹洲德被工友们发现昏迷不醒地躺在床上,积劳成疾的他已经全身浮肿……随后,接到消息赶来的彭素碧和亲友将曹洲德立即送往当地一家医院救治。经诊断,曹洲德已经为尿毒症晚期,必须摘除坏死的双肾!这家医院建议转院到西南医院。后来在西南医院经过三天三夜的抢救,才暂时把他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一直蒙在鼓里的彭素碧这才明白:其实丈夫在3年前就开始发病了,也知道早晚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可他却把病情压在心底,绝口不提。

听母亲含泪道出父亲生病、瞒病的原委后,曹瑜不由泪流满面:为多挣些钱供养自己和弟妹读书,父亲苦苦支撑这个家,他付出了所有的心血甚至自己的生命啊!“不能没有父亲,无论如何都要救父亲!”曹瑜内心在呐喊。

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肾,曹洲德只能靠透析维持生命。每次父亲做透析,曹瑜都看在眼里,痛在心上。

为尽快让父亲进行手术,曹瑜和母亲商量马上筹钱。2006年12月下旬,母亲回家到亲戚朋友处挨家挨户地借了几万块钱,但离基本的手术费用还差一大截。而十多年父母打工的积蓄,在父亲前期治疗和几次透析下来,已所剩无几。无奈之下,他们只好把最值钱的家产——父亲辛辛苦苦盖好的唯一的房子卖掉,价值10多万元的房子最终以5。5万元忍痛贱卖。

然而,筹钱回来的母亲一清点:所有的钱加起来还不到10万元。要做肾移植手术,这点钱只不过是杯水车薪。差的钱哪儿找?巨额的手术费用横在了曹瑜和母亲面前,不仅钱不够,而且肾也迟迟找不到。等待肾源的日子度日如年,看着母亲那双忧郁的眼睛和日渐消瘦的脸,一股酸楚涌上曹瑜心头。

一天,曹瑜在医院的楼道里碰到一位患者家属在向医生打听什么时候有肾源,医生告诉那个人:“具体情况不知道,现在医院里有一两千人在等肾源。”而两天后,曹瑜亲眼目睹了那位患者因等不及肾源而撒手人寰、一家人抱头痛哭的悲惨场景。一周、两周过去了,还是没合适的肾源。“父亲要等到什么时候呢,多等一天父亲就多一分危险。”曹瑜心急如焚。

曹洲德从母女俩的神情中也知道了十之八九。一天,趁曹瑜下楼买东西的时间,夫妻俩在床头拉着彼此的手说起了心里话:“素碧,我想好了,今年我42了,生死有命,我也想得通了。要花这么多钱,手术成不成功也是个未知数,万一我怎么样了,你们今后生活怎么办,我不能再拖累你和这个家呀……”“老曹,不要说了……”抽泣的母亲抱着父亲泪湿衣衫,这一幕刚好被买东西回来的曹瑜撞见,此情此景让她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爸爸,我和妈妈一定要救你,你千万不要放弃呀。”三个人在病房里哭成一团。

“妈妈身体不好,妹妹弟弟也还小,如果没有了父亲,家就没有了顶梁柱,不能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爸爸走入绝境……”那天,曹瑜彻夜未眠,往事在她的脑海里一幕幕浮现。记得一年春节前夕,为给自己买件像样的新衣服,父亲带着她和母亲几乎是转遍了县城的服装门市。他从花色、布料、款式几方面精挑细选,挑剔得店主都没了耐心。母亲打趣地对曹瑜说:“你看,你爸爸比妈妈还会当妈妈。”尤其是12岁那年,父亲给自己洗脸的经历更是让她难忘。那也是春节,一天早上,曹瑜拿起毛巾正要洗脸,父亲这时走过来把毛巾从她手中拿过去说:“来,爸爸给你洗脸”。曹瑜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毕竟自己都12岁了呀。但她还是抬起头来,温热的毛巾从脸上滑过,曹瑜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惬意和温馨从心底升起。父亲看着她,抚摸着她的头,感慨道:“爸爸这几年只顾在外头忙,对你们关心照顾太少,亏欠你们太多啊,爸妈也是为了让你们三个多读书,长大以后有出息,不要像我们这样。”那一刻,曹瑜发现父亲的眼眶湿润了,也就是那时候,她第一次从父亲的眼里读懂了温暖她心灵的两个字———父爱。回想起父亲的这一切,两行热泪早已从曹瑜的脸颊淌下。

“钱不够,肾源没有,现在怎么救父亲?”曹瑜猛然间记起,好像听医生说过,亲人之间可以换肾,而且费用要少得多。“我要救爸爸,把自己的肾献给爸爸,挽救爸爸的生命!”她一咬唇暗暗在心里作出了这个惊人的决定。

2007年1月的一天,医生照例来查看父亲的病情。曹瑜随后悄悄跟着医生来到医生办公室,“扑通”一声跪倒在医生面前,哭着说:“医生,求求你救救我爸爸,我愿意把我的肾捐给我爸爸。”医生一听不由心头一热,连忙扶起曹瑜,凭直觉她不过十五六岁,于是责备道:“你个小娃儿,怎么给大人捐肾,我们西南医院还从来没有小娃儿给大人捐肾的先例。”“我已经有19岁了,不信我可以拿户口本和身份证给你看……”无论曹瑜怎么解释,医生还是不信。他带着曹瑜来到她父亲的病房很生气地对曹瑜的父母说:“你们怎么搞的,让一个小孩来换肾。”曹洲德夫妇一听顿感惊愕,他们万万没料到这孩子会做出这样的举动,一时他们无言以对。看着稚气未脱的女儿脸庞还挂满泪痕,夫妇俩心都碎了,忍不住抱着对方失声痛哭,得知真相的医生也含泪默默地走出了病房。

曹洲德转身拉着女儿的手满含热泪地说:“孩子,你的心意爸知道,你还小啊,还有很好的前途,爸爸已经老了,爸爸不要你捐肾。”“人家四五十岁都有爸爸妈妈,我们不能这么小就没有爸爸,要是爸爸你不在了,我们这个家就垮了呀,你能忍心丢下妈妈和我们三姊妹不管吗?……”曹瑜一席话让曹洲德泪如雨下。彭素碧在一旁也不住地用手抹眼泪。尽管父亲坚持拒绝,但曹瑜还是反复地做工作。“老曹,你不为自己着想,也要替娃儿们想想啊……”妻子也在一旁哭劝。“是啊,要是我真的走了,也对不住女儿这份孝心啊……”经女儿和妻子几次苦劝,曹洲德痛苦地点了点头。

终于做通了父亲的工作,曹瑜高兴极了。据有关规定,只有年满18周岁以上的才具备捐肾手术的医学条件。为证实自己的年龄和身份,2007年1月13日,曹瑜从重庆回邻水拿户口本和身份证。

2007年1月16日,医生核实了曹瑜的实际年龄和有关情况后,开始对父女俩进行肾移植前的配型。抽血取样后,曹瑜急不可待地想知道结果。她拿到化验报告单知道自己的血型是B型。“我们血型不合,我是AB型。”曹洲德看过他的报告单对女儿说。曹瑜心里一沉,她抓过父亲手中的报告单,啊!爸爸原来看错了!他也是B型!“我们都是B型,血型相合!”曹瑜拿着报告单高兴得跳了起来。曹洲德却沉下脸来批评她:“高兴啥子!”曹瑜不知道,其实这时的父亲还是难以接受女儿给自己捐肾,内心希望血型不符,免得女儿受苦啊。最终报告显示:父女俩配型后的各项指标都符合肾移植要求,曹瑜悬着的心才总算落地。

手术前,医生郑重地对曹瑜说:“你要想好,手术有风险,一刀子划下去可能要你的命,也可能让你致残,你害怕吗?”“我的生命是爸爸给的,现在爸爸有危险,我就要救他,为爸爸做点事,是我应该的。我不怕,哪怕是放弃我的生命和前途。”曹瑜语气坚定,并毫不犹豫地在手术单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啊!在场的曹洲德夫妇俩感到无比心疼、愧疚、矛盾和无奈。曹洲德更是心潮难平:“自己不幸患上这个病,幸运的是感谢老天给了自己这么一个孝顺的好女儿啊!”

2007年1月17日上午9时许,给曹瑜动手术的医生和护士看到了令他们吃惊的一幕:曹瑜竟然自己走进了手术室!一个女孩子,哪来这么大的勇气!通常情况下,要做手术的人都是躺在手术车上推进手术室,以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当得知曹瑜是为父亲捐肾时,他们都被她那置生死于不顾的孝心深深折服和感动。

与此同时,曹洲德被推进另一间手术室,目送两个至爱的亲人进入手术室,那一刻,彭素碧觉得心被掏空。想起第一次打工离家,只有5岁的曹瑜挣脱外婆的手哭着追到村口,“妈妈、妈妈,我要跟你一起走”的声声呼唤;想起她人生的春天才刚刚开始时就义无反顾捐肾救父的拳拳孝心……彭素碧在楼道里泣不成声。

手术室里,医生为曹瑜进行了下半身麻醉。此时她的头脑非常清醒,躺在手术台上,她内心很高兴——自己可以救爸爸了!面对寒光闪闪的手术刀,曹瑜还不时地问医生自己的手术进行得顺不顺利。

也许是曹瑜的拳拳孝心真的感动了上苍,父女俩的手术进展都很顺利。4个小时后,曹瑜的右肾被成功移植到曹洲德体内。手术完毕后,曹洲德立即来尿,女儿的肾脏在父亲体内开始正常“工作”。看着父女俩都平安地推出手术室,忐忑不安的彭素碧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西南医院的专家说,曹瑜给父亲捐肾是重庆市首例由儿女捐肾给父母的亲体间活体肾移植手术,捐肾者年龄之小在国内也较罕见。医院其他病人和家属听说这件事后,都来病房探望既充满爱心又无比坚强的曹瑜。

曹瑜躺在病床上,心里一直记挂着父亲术后的情况。手术后的第7天,曹瑜趁护士不在的空隙,偷偷溜下床跑出病房看父亲。看见父亲身上插满管子,母亲正在给父亲喂饭,她忍不住笑出声来:“爸爸,你这个样子真好笑,这么大了还要妈妈给你喂饭吃。”曹洲德也被逗笑了,他心疼地唤着“瑜儿”,无限爱怜……

一场生死劫后,父亲的命算是保住了。但又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他们面前:房子已卖,无家可归,今年春节就是在亲戚家借住的,不仅欠下8万多元的巨额债务,而且父亲每个月近5000元的持续医药费用也还没有着落。为帮助家里渡过难关,曹瑜决定辍学打工,但这一决定当即遭到了父母的断然否决。曹洲德含着泪说:“孩子,爸爸已经亏欠你了,如果再误了你的前程,我一辈子也不得心安啊!”彭素碧也哭着说:“瑜儿啊,你为家里付出了这么多!你就要考大学了,妈这辈子就是再苦再累也要供你上大学。”最终,曹瑜执拗不过父母,只得让步,继续读书。2007年3月6日,元宵节刚过,为筹钱养家和挣医药费,瘦弱的母亲前往福建打工,而懂事的弟弟妹妹也要求停了学,与母亲一同前往。

3月10日,新的学期开始了,邻水县石永中学的校园又沸腾了起来。高三(2)班的同学发现,这学期曹瑜是带着她爸爸一起来的。知道她为父亲捐肾后,同学们都大吃一惊,有几个女同学在一起议论说:“如果是你,你有这样的勇气吗?”“要是我遇到这种事情,肯定只晓得哭。”

为了方便曹瑜照料父亲,美术老师熊莉把一间本可出租收钱的房子免费提供给曹瑜父亲住。父女俩相依为命,在不到10平米的房间里,一张床、两床单薄的被子、一口陈旧的皮箱加上一些炊具就是父女俩现在生活的全部家当。

曹瑜手术后恢复得快,平时除了加紧复习迎接高考外,还要照料父亲的生活。每天中午和下午一放学,她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回家,问父亲哪里疼不疼,想吃什么,吃药了没有,然后就给父亲做饭,一天几次往返于小屋和教室之间。

曹洲德见女儿这样辛苦,就叫她中午不要回来了,曹瑜说:“不辛苦,我要跟爸爸一起吃饭才吃得多吃得饱。”曹洲德喜欢面食,曹瑜偏爱米饭。一个是怕加重肾脏负担,不能吃得太好的父亲,一个是正在长身体需要补充营养的女儿。曹洲德心疼女儿学习负担重,就常在下午女儿回来时把饭做好,他常常煮米饭,间或也炒点肉给孩子补充营养;而曹瑜做饭往往是菜叶煮面,她知道父亲最爱吃,就跟父亲说:“爸爸,我也喜欢吃菜叶面。”父女俩都默默地照顾、关心着对方,此情此景,让邻居们看得心头热乎乎的。学习之余,曹瑜就抽时间陪父亲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聊聊天,散散步,有时候也带他到学校逛逛,跟他说学校的新鲜事,不断地给父亲以安慰和鼓励。

曹瑜割肾救父、带父上学的感人事迹像三月的春风吹拂着邻水大地。曹瑜学校的师生知道她的处境后,向这位平常乐于助人,现在身陷困境的好学生献出了爱心,为她捐款达2400多元,学校也免去了她本学期610元的学杂费用。3月8日,邻水县石永镇政府也为他们送去500元的慰问金和生活用品。邻居、乡亲也陆陆续续给他们送来蔬菜、大米、腊肉等生活物品,表达一份质朴的心意……

这一切让父女俩感到无比温暖,更激发了曹瑜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理想的信心与决心。

喜欢画画的曹瑜在心中给未来绘制了一张美好的蓝图:考上美术学院的设计专业,当一名服装设计师,找一份好的工作,挣很多钱,照顾需要终生服药的父亲,让辛辛苦苦大半辈子的父母也享享福。

2007年3月12日,曹瑜到重庆参加了美术专业考试,考完后,她高兴地跟父亲说,她感觉考得很好。是啊,能够经得起人生生死考验的女孩,还有什么考试能“考”住她!笔者写到此,不禁想起曾经传唱的一首老歌——《父亲》,歌词是这样的: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