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编辑为家人们分享的雷雨读后感优秀8篇,欢迎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键词 《雷雨》;通俗,艺术;世俗欣赏;文本构思;人性思索
曹禺是现代文坛的一位戏剧奇才,《雷雨》是现代戏剧史上的一个奇迹。经过五年的精心酝酿,曹禺终于在毕业时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戏剧《雷雨》,《雷雨》的完成是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其前卫的时尚性与哲思的超越性把其定格在时代经典的航标中,成为一座永世的丰碑。
一、世俗欣赏
《雷雨》演出后,受到文艺界和观众的热烈欢迎,票房3个月爆满,随后预定演出的订单从全国各地雪片似的飞来,由上海辐射到全国各地,这是中国第一次以自身优势获得的票房高峰。而《雷雨》之所以会获得如此的票房轰动,主要是因为它符合了人性体验补偿美学。
首先,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预期。这里有母子的,有兄妹的,有上一辈的主仆,有下一代的主仆。有周朴园与繁漪、侍平的三角,有繁漪与周仆园、周平的三角,有周平与繁漪、四凤的三角,有四凤与周平、周冲的三角。更有交织在一起解不开的社会矛盾和家庭矛盾:夫妻矛盾(周朴园与鲁侍平、与繁漪)、父子矛盾(周朴园与鲁大海、与周平)、兄弟矛盾(周平与鲁大海、与周冲)、母子矛盾(周平与鲁侍平、繁漪)、母女矛盾(四凤与繁漪、与侍平),所有的爱恨情仇,在这里被演绎得痛快淋漓,符合了一个通俗片所具有的能满足人们感官刺激的需求。
其次,是故事情节设计环环紧扣高潮迭起,险象悬生,引人入胜。话剧中,冲突的戏剧性、人物的传奇性、情节的偶然性和逻辑的必然性在此都得到深刻地体现,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一天的时间,一个接一个的意外,一个接一个的巧合,一个接一个的高潮,层层叠起。梅(鲁侍平)30年后来到周公馆是意外,周朴园相逢鲁侍平是意外,大海出来个父亲是意外,周平多了个妈妈是意外,对周朴园来说繁漪和周平的情人关系是意外,甚至对繁漪来说周平与四凤的兄妹关系(四凤已怀孕)更是大大的意外,太多的意外,也太多的惊讶,而更多的是残酷。侍平介入30年后的周家是巧合,周朴园介入楼下的争吵而点破谜底也是巧合,而最后结局一死一大片也含巧合之意。整个故事发展到了最后,所有人都被震惊了,故事中的人物被震惊了,故事外的观众也一样被震惊了,这个结局太偶然也太必然了。故事始终有悬念让你关注,周朴园强迫繁漪喝药是高潮(喝不喝),周、梅相逢是高潮(闹不闹),侍平逼四凤起誓是高潮(起不起),公开隐私更是高潮(结局会怎样)。直到最后悬念被揭开,才知道为什么周平伺候繁漪吃药那么尴尬,为什么繁漪被认为是“疯子”,为什么侍平逼着四凤起誓,为什么大海会出走,为什么这个楼上会住着两个女疯子……
再次,是兼容并包的社会立场。《雷雨》是适合任何人观看的戏剧,有属于各个阶层追求的偶像人物。有劳动阶级的代表英雄――鲁大海,有穷小子的心中偶像贵妇人――繁漪,有怀春少女倾心追慕的白马王子贵公子――周平,有青春诱惑的年轻美貌侍女――四凤,还有精于算计的无赖管家――鲁贵等等。各种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各自追寻的,这也就是鲁迅所说的京剧中的花旦,男人看的是扮女人,女人看的是男人扮。人们生活需要幻想,而在这里正好能满足人们的这个希望。同时它又提供给学者知识分子可解读鉴赏的思想内涵,里面有深刻的现实批判意义,有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有成熟的戏剧写作技法,有见仁见智的不同认识,有好看刺激背后的深深思考,所以《雷雨》真可谓是八面玲珑了。
二、文本构思
曹禺就读于清华的西洋文学系,因此对西方戏剧有着大量的接触。从希腊悲剧到莎士比亚、易卜生、契诃夫,再到奥尼尔,曹禺都有所研究。而在《雷雨》的创作中就有着西方的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的内涵。
命运悲剧来源于古希腊,索福克勒斯创作的《俄狄浦斯王》可以看做是命运悲剧的代表。在故事中,俄狄浦斯王越是想反抗“杀父娶母”的预言,越是进一步走上这条预言之路;老王竭力摆脱预言却正是在实践着预言。《雷雨》中鲁妈越是想远离周家,结果却偏又来到这周公馆;侍平想让四凤近早离开周家避免悲剧的发生,结果却恰恰加速了悲剧的发生;繁漪想紧紧抓住周平,结果却促使周平更早的离去(最后死去);周平执著的想在四凤那里找到幸福,而与四凤的结合却是他最大的不幸。所有主动的反抗争取都化为了无奈,每个人都想摆脱困境却阴差阳错地陷入了无法挽回的更大的困境,冥冥中似已有安排。所以,侍复地喊:命啊。因为在曹禺的心中一直有一种对神秘主宰的憧憬,不管它是上帝,是命运,还是自然法则。
性格悲剧来源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这是个很有心理深度和哲学高度的人性命题:结局来源于选择,选择决定于性格。哈姆雷特最终所作的选择,让他可以揭露事实真相使叔父的灵魂遁入地狱,却也让他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繁漪也作了选择,她已经觉醒,选择了“雷雨式”的复仇与反抗,这同样是一条危险而艰辛的路。如果哈姆雷特选择暗杀叔父,他几乎没有危险,但这就不能完成重整乾坤的重大使命了;如果繁漪选择仍作过去的富太太,再找一个情人,那她也无危险,但她那被撕裂的心将永远无法弥合了。所以他们追求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复仇,正是这种选择,才推动故事发展,导致故事结局必将是一死一大片。哈姆雷特和繁漪两人都很清醒,但不能说冷静与理智,因为哈姆雷特的心病(是死还是活着成了问题)、繁漪的心魔(最残酷的爱与最不忍的恨相交织)对他们来说都是驱之不散的难题,这是人类的通性,正是他们的这种性格把他们推到了一个必然的悲剧。
社会悲剧来源于易卜生,代表是他的《群鬼》和《玩偶之家》。《群鬼》中女主人公海伦的儿子就是其酒色之徒父亲阿尔文行为和性格的延续;而《雷雨》中周平也可以看做是周朴园的行为在下一代的补充――子承父业(对待侍女)。海伦抽出对丈夫阿尔文所有的爱投入到孩子的抚育上,倾注了全部心血,期望孩子不要与父亲一样,而结果孩子却是另一个“阿尔文”,所有的希望最后都被毁灭;繁漪把从周朴园那里抽回的情感全部投入到周平身上,而周平却同样粉碎了她所有的希望,这是社会时代的必然。而《玩偶之家》则正式提出了女性问题,女性摆脱玩偶地位的艰难境遇。娜拉认识到了自己只不过是丈夫的玩偶,毅然决定反抗出走。《雷雨》中也同样的对女性给予极大的关注,在男权的社会,妇,女的地位是得不到保障的,仅是男人的摆设,只是这里的反抗更直接,更有冲突性,侍平、繁漪的悲剧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三、人文思索
曹禺的作品不仅有着时代的现实意义,更有着不同凡响的哲 学命题。在批判社会现实的同时,更多的是其对生命体验的思索,这涉及到人类的“生存困境”命题,却又暗合了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尤其在21世纪的今天,更突显出“曹禺式命题”时代超越性的人文价值。
1.剧情的残忍。
曹禺处理的残忍是人性的残忍、是命运的残忍、是人世无法接受的残忍,甚至有人叫它“曹禺式的残酷”。《雷雨》中最为核心的、着了魔的、催促悲剧发生的、雷雨式的、不计后果报复的、失去理智的人物繁漪,最后在知道结果(周平认母)后都震惊了,都怜悯了。都感觉到了命运残酷。而接下来的是一夜间三个孩子死去,一个孩子消逝,两个夫人疯掉,只剩下一个罪魁祸首的孤零零的老头独自让悔恨、凄悲、无助啃食着灵魂。
2.命运的迷惑。
曹禺对人世沧桑的理解可以上升到形而上的范畴。人对于自然而言太渺小、脆弱、无奈了,人类自以为主宰了世界为所欲为,实际上人永远处于一个应对的地位,只是在不断挣扎,不断反抗。而结局总是走出一个旋涡又陷入另一个陷阱,永远的危机永远的困惑,酿成主观性和非主观的悲剧。《雷雨》中似乎有一口残酷的井,人掉进去,怎么挣扎都无济于事,最终他们都走向灭亡。也许达就是作者所迷惑的希腊的命运、希伯来的上帝、中国的自然法则。
3.欲望的热火。
曹禺在这里强调人的自然本性,人的原始欲望、生命的力量。这是由于人性和社会压抑造成的人类精神的萎靡,曹禺渴望有一种力冲破这层阻碍,释放压抑的千年郁积,还原一个纯然的本性。繁漪的体内就有这种在地下奔腾的岩浆,岩浆所爆发的力是由它所受到的压力决定的。所以繁漪健壮的生命热火被长期看作疯子的冷漠及炙热的岩石被冷水所激的后果足以产生雷雨爆发式的效果。
4.压抑的世界。
曹禺所描写的环境都是压抑的,不管其外在环境是郁热还是明朗,忧郁永远是主色调。《雷雨》中自然环境是闷热的透不过气来,繁漪不停地扇折扇子,窗外是不停的蝉叫声;而每个人的心中也都抑郁不安,等待着未知的结果;故事的整个矛盾冲突皆原于压抑(压制)。正是这种压抑的生存世界才导致作者的思考。
【关键词】封建社会性格形象爱情悲剧
四幕话剧《雷雨》是曹禺的代表作。这是杰出的现实主义家庭悲剧。同时,也是中国话剧走向成熟的标志。戏剧集中于一天时间—上午至午夜两点,两个舞台背景—周家客厅,鲁家住房,从周朴园家庭内外成员之间前后30年错综纠葛深入进去,写出了封建家庭的不合理关系所造成的罪恶和悲剧。剖析了人性中爱于恨的交织,故事被安放在30年的背景上展开,悲剧的冲突建筑在历史的积累与酝酿中,这就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揭示出悲剧的渊源。就如作者在《<雷雨>序》中说“情感上《雷雨》所象征的对我是一种神秘的吸引,一种抓牢我心灵的魔手。《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觉得的天地间的‘残忍’,”这种自然的“冷酷”,在戏中,四风与周冲的遭遇足以代表,他们的死亡自己并无过错。这与封建家庭中不合理关系有关。曹禺在《雷雨》中塑造了蘩漪,侍萍,四风三个女性形象,曹禺也在《<雷雨>序》中说“他们这样盲目的争执着,泥鳅似地在情感的火焰里打着昏迷的滚,用尽心力来拯救自己,而不知千万仞的深渊在眼前张着巨大的口,他们正如一匹跌在沼泽里的羸马,愈挣扎,愈深深地陷落在死亡的泥沼里。”无论她们怎样挣扎,怎样呼号,最终也难以逃脱自己悲剧性的命运。曹禺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塑造了这三个让人深感同情的女性形象。也折射出当时社会腐朽和罪恶以及人性沉沦和挣扎。在这种形象中蘩漪表现得淋漓尽致,想用自己的挣扎来摧毁那个时代人对人性的扭曲。看不见的爱使她极力想冲破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诸多不和谐,致使她在人生的历程中苦苦饱受精神折磨。
一、门当户对的婚姻,不幸人生的开始
蘩漪受过“五四”时期新思潮的影响,渴望自由,渴望爱情,憧憬美好的未来。蘩漪又是中国的一个旧式女人,她的身上还是保留着封建社会女子的许多弱点:文弱、妥协等。蘩漪是一个新旧思想结合型的资产阶级女性。十八年前,聪明美丽、热情开朗的她奉着父母之命、媒言之约,怀着美好的幻想嫁给了周朴园,也可以说是周朴园用极其下流的卑鄙手段把天真的她骗进周公馆。“门当户对”的婚姻并没有让她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并没有实现她少女时的梦想,反而成了她不幸人生的开始。
周朴园比蘩漪大二十二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资产阶级人物,在哈尔滨修江堤时,他故意淹死二千多名工人,发了一大笔断子绝孙的昧心财,他勾结官府,镇压工人罢工,是一个实足的封建暴君。作为蘩漪的丈夫,周朴园是一个专制、虚伪、自私、冷酷和残暴的人。自从绝活之后,蘩漪由自由自在的“金丝鸟”变成了任人摆布的“笼中鸟”,成了“像死一样的女人。”
周朴园与蘩漪是令人羡慕的门当户对的婚姻。从物质上说,蘩漪对这门婚姻是无可挑剔的。房子、车子、票子全都有。周公馆里有丫环、仆人,她什么也不用做,只要开口,没有什么买不到的东西。她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养尊处优的富太太的上流社会的生活。然而,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的物质保障并没有与一个人的幸福成正比,蘩漪并没有因为富足的物质而过上甜蜜的生活。从精神上来说,蘩漪却是空虚的、缥缈的,蘩漪的精神极端空虚来自于她对爱情婚姻的强烈不满。在物质生活美满,精神生活空虚的同时,蘩漪开始了她人生的重大变化。
二、性格扭曲、思想极端
蘩漪聪明美丽,有自己的憧憬和对幸福,爱情生活的追求。但她跟周朴园结婚后被禁锢在封建家庭的牢笼里,18年来呼吸不到半点新鲜空气,人性受到了压抑,残酷的精神折磨把她渐渐地变为乖戾,悒郁,甚至阴鸷的人,作者赋予蘩漪脸色苍白,沉静,忧郁,眼光充满了一个年轻妇女失望后的痛苦与与怨望的外形特征,她第一次出现在观众面前使人一望就知道她是一个果敢阴鸷的人,正如刘西渭说:“什么使这出戏有生命的?正是那位周太太,一个‘母亲不像母亲,情妇不像情妇’的女性,就社会不健全的组织来看,她无疑是一个牺牲者,然而谁敢同情她,我们这些接受现实传统的可怜虫?这样一个站在常规道德之外的叛逆,旧礼教绝不容纳她的淫妇主有全剧的进行。她是一个沉了的舟,然而在将沉之际,如若不能重新撑起来,她宁可人舟两覆,这是一个火山口,或者犹如作者所谓“她是那被象征着的天时,而热情是她雷雨般的心情,她什么也看不见,就看见热情,热情到无可寄托的时际,便做成自己顽石,一跌绊了过去。再没有比受到嫉妒更直更窄的路了,简直比上天堂的路还要直还要窄,但是,这是一个生活在黑暗角落的旧式妇女,不像鲁大海,同是受压迫者他却有一个强壮的灵魂,她不能像他那样赤裸裸地无顾忌,对于她,一切到咽下去做成有力的内在的生命,所谓热情,到了表现的时候,反而冷静到像叫你走进坟窟的程度。于是你更感到她的阴鸷、她的力量、她的痛苦,你知道这有所顾忌的主妇,会无顾忌地揭露一切,揭露她自己的罪恶,这就像有人评价:她的可爱不在她的可爱之处,而在她的“不可爱”处,正如她自己说:“我希望我今天变成火山的口,热烈的地冒一次,什么我都烧个干净,当时我就再掉进冰川里,冻成死灰,一生只热热烈烈地烧一次,也就算了,我过去的是完了,希望大概也是死了的。”她爱起来像一团火,恨起来也是一团火,就是这一团火,使得《雷雨》中曹禺带着极大的怜悯和尊敬赞美繁漪,赞美她“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她敢冲撞一切的桎梏,做一次困兽的搏斗。”这无疑是曹禺的发现,这个美的发现,体现了作家崇高的审美理想,表明了作者对压抑人生,蔑视人的尊严的行为深痛恶绝。
繁漪的性格是很独特的,她抑郁而乖戾,热情而冷漠,任性傲慢而又孤芳自赏,不是恨便是爱,不是爱便是恨,一切都是来自极端。在周公馆里,她是女主人,但又是周朴园精神统治下的奴仆,她有着任性,叛逆的性格,周朴园受不了,在她没有病的情况下,周朴园逼她喝药,给她请医生,说她有“疯病”,叫别人“要小心”。其实是他怕繁漪这样追求自由的女性破坏了他大家庭的秩序。会揭开他伪善家的面纱,她是周萍的后母,又是他的情妇,她说“十几年来像刚才一样凶横,把我渐渐地折磨成了石头一样的死人。你突然从家乡出来,是你,是你把我引到一条母亲不像母亲,情妇不像情妇的路上去。”“我已经预备好棺材,安安静静地等死,一个把我偏把我救活了,又不理我。非得把我枯死,慢慢地渴死,让你说,我该怎么办。”繁漪不能忍受周家让人窒息的气氛,她不愿意再过“情妇不像情妇,母亲不像母亲”的生活,但又无法摆脱这样的处境,这种行为的性格上的矛盾使她成为《雷雨》中最“雷雨”式的人物。她的生命交织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从思想来说,繁漪的思想境界并不高,她追求的只不过是属于资产阶级个性解放范畴的爱情婚姻的自由。“得到一个男人真正爱她的需要自由,需要爱情,繁漪悲剧具有巨大的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在《雷雨。序》里曹禺不止一次提到繁漪,说:“在《雷雨》八个人物中最早想到的并且觉得比较真切的是繁漪。“繁漪是最引人怜悯的女人”“在遭遇这样不幸的女人,繁漪自然是值得赞美的”等等。事实上,在周公馆里她是一个被损害受压迫的女人,同时又是一个敢于冲破封建家庭束缚的“叛逆”。作者同情她,赞美她。然而作者并没有违反生活的真实,没有违反繁漪性格发展的逻辑、离开人物孤立地来写事件,而是从封建家庭精神生活领域这个独特的角度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有力的抨击了封建家庭的种种罪恶。在第四幕中繁漪推出周冲,叫来了周朴园,当着丈夫,儿子,和仆人的面毫无顾忌地宣告她在监狱似的周公馆里所受到的精神折磨和自己对周萍的私情。就是这个繁漪只有她才敢说,只有她才敢当着自己儿子的面说出和儿子的哥哥有私情,在一个雷雨的夜里,她像一道闪电,把周朴园竭尽全力维护的“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封建专制家庭劈得粉碎。她是一团火把封建专制家庭的权利烧得精光,我们不能不说她不值得我们去赞扬,繁漪这个人物形象写得很真实。它的典型意义就在于通过尖锐的戏剧矛盾揭露了带封建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激起了人们对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于人的地位、人的尊严、人的权利的深沉的思考,把反封建家庭的罪恶与个性解放联系起来,赋予这部剧本以崭新的时代内容,也赋予了繁漪“雷雨”式的“叛逆”形象。繁漪这个“叛逆”的形象正是传达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五四主题的写照,是对封建专制主义对人的压迫与虐杀的呐喊,作为一个追求自由的女性,繁漪在家庭生活中陷入了周朴园封建专制主义精神折磨与压迫的悲剧。周萍背弃爱情的行径,又使这位要求摆脱封建压迫的女性在家庭生活中再次陷入了绝望。若问繁漪为什么会爱上周萍这个不负责任的人,这只好问她的命运,为什么她会落入周朴园这样的家庭中。这是时代的不幸,而周萍的卑劣灵魂是周朴园直接造成的,双重的打击与痛苦,使繁漪成为了阴鸷性格的女性,终于从她那颗受尽蹂躏的心灵中升腾出不可遏压的力量。在第一幕喝药时,她痛苦地忍受了周朴园的威压。想到的是她与周萍的特殊关系,随着她与周萍关系的渐趋紧张,她对周朴园的专制始而顶撞。继而嘲弄,最后爆发为反抗与报复。
三、蔑视观念、精神反叛、“善恶”相交
繁漪对于封建势力极其道德观念的勇敢蔑视与反叛的精神,对自己的追求,确实让人赞美,她反驳周萍“我不反悔”,“我的良心不这样看”。可见作者肯定的,不是乱伦,而是繁漪反叛封建道德的勇气。她的“雷雨”式的激情摧毁了封建家庭秩序,也毁灭了自己。曹禺尽力赞美这个追求自由的女性形象,她说的不是乱伦,而是一种勇气。从伦理的角度来说,她与自己丈夫前妻的儿子,自己孩子的哥哥发生私情,这不叫乱伦是什么?即使周朴园再凶恶也不能和他的孩子发生不该发生的关系。她当着周朴园和自己儿子周冲的面说出周萍和她的私情,这样的行为,这样的私情。伦理何容?这不是淫妇,这不是乱伦是什么?她用这样的方式,这样不耻的方式去追求自由,伦理何在呢?这样追求自由的方式也太让人不寒而栗了吧!剧作家赞美她,那么这一段不耻的私情又怎样解释呢?是赞美还是厌恶?
不置可否,蘩漪是疯狂的,但是她骨子里并不是坏的,正如曹禺在谈《雷雨》中说:“周朴园坏到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是坏人。”那蘩漪呢?可以说:她疯狂到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疯狂,她为了爱情,为了把周萍拉回来,她用尽心机:她把周冲——自己的儿子叫出来,告诉他:叫他去他哥哥那里去抢回他的情人,又挑拨兄弟的关系,但是周冲告诉她“我觉得……我好像并不是真的爱四凤,后来她又把周朴园拉出来,当周朴园揭开鲁侍凤是周萍的亲生母亲这个秘密时,蘩漪说:“萍,我,我万想不到是……是这样,”她知道自己这样做的后果,这时她才清醒过来,内心深处感觉到自己犯了大罪,所以她说的这句“我万没有想到是这样”又把她善良的一面表现出来,人们解读蘩漪,大部分都说她是受了封建压迫,敢于反抗,敢于追求自由,敢爱敢恨,具有五四精神的女性“叛逆”形象,她是让伦理道德所不容的坏女人,她的骨子里充满了“恶”的骨髓。但是我觉得她也有女性善良的一面。
鲁迅说: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若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是不要去惊醒她。而繁漪却是一个本不该被惊醒却又被惊醒了的人。醒后,等待她的是一个比做梦更为残酷的现实。她不安与“三从四德”所规定的命运,她想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改变自己身为工具的命运,想做一个真正的活者。然而,这个女人瘦弱的手在不自觉中以自己感情的殉葬把个性解放与反封建的旗帜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最高度,却终究没能挣脱封建的枷锁,在时代大潮的拍打下经受不住考验,从理想的高处上坠落,惨烈的走向幻灭。
总之,她是一个集“善”与“恶”于一身的形象,让人很难用“同情”“厌恶”“坏人”“恶人”或者“善人”“好人”……去评价她,这就是她的“可爱”之处,就建立于她的“不可爱”之处,这样一个女性形象可以说是一个多面性的人物。无可否认繁漪的悲剧深刻性,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这个家庭和社会,犹如一个封闭禁锢的黑匣子,是连一点人的自由都不可能的。人性被扭曲异化,美的心灵被扼杀窒息。“雷雨”的世界,是一个令人灵魂战栗的世界。同时还表明了一个客观的事实,在中国追求资产阶级的个性解放个性自由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以追求个性自由所产生的拼搏力量毕竟是软弱的。但是如果过高的估价繁漪的个性解放和民主自由追求,好象太牵强了些。所以笔者认为繁漪只能是一个可怜的人,她的生活时代注定了她人生的悲剧
参考文献:
1、①曹禺《雷雨·序》,文化生活出版社1947年版第10页。
2、②曹禺《雷雨·序》,曹愚文集[M]第1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12.
3、③杨立民《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1卷,第3期,2002.06.
4、④余秋雨《天涯故事》,中国盲文出版社,2006年05月
5、⑤《曹禺作品精选》(雷雨)且夫选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156页
画外音:大家晚上好,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雷雨的故事。我们的主人公周朴园是一位有为青年,但难免古板迂腐,他的妻子鲁侍萍已经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周萍,并且又怀上了第二个孩子,即以后的鲁大海。在这么一个雷雨之夜,我们的故事上演了——周朴园:侍萍,打雷下雨的,我们出来干嘛啊?萍儿自己在家你不担心吗?
鲁侍萍:你这人怎么也一点儿也不懂浪漫!你不觉得这样很浪漫吗?
周朴园:说实话,我觉得我们两个人像落汤小鸡似的,浪漫是不好办了,狼狈倒挺合适的。
鲁侍萍:(作生气状,旋即转为回味状)朴园,我记得你以前不是这样的,你是很有情调的啊!
周朴园:没办法啊。学习、工作压力大啊!人常说,七年之痒,我们都老夫老妻了,整那干吗?回家我给你煮面条去吧!
鲁侍萍:我不要。我问你,这缠绵悱恻的雨丝像什么?你给我说!
周朴园:……
画外音:我都等不及了,我们的头号反面人物,人称少妇杀手的鲁贵终于登场了。
鲁贵:(潇洒的)丝丝春雨轻似梦,淡淡花香了红尘啊!
周朴园/鲁侍萍:咦?!
鲁贵:这位年轻漂亮的小姐和这位沧桑的老者在探讨什么问题啊?
鲁侍萍:我原来依然年轻!
周朴园:我有那么老吗?
鲁侍萍:先生在哪高就啊?
鲁贵:我叫随风,风到哪,我就到哪,多浪漫啊!值此细雨飘香之际,小妹是否有意与我去那星海广场吹吹海风,喝喝小酒,数数海鸥呢?
鲁侍萍:好啊,好啊,荣幸之至!
鲁贵:我的靓妹!
鲁侍萍:我的帅哥!
周朴园:我的天啊!
(鲁贵和鲁侍萍挽手欲下,周朴园急拦)
周朴园:等等,小伙子,她是我老婆啊……
鲁贵:(打断他)老人家,她是你老婆?谁信啊?您悠着点,年纪大了,天气不好就别出来转悠了。
(鲁贵和鲁侍萍又欲下)
周朴园:(哀求的)侍萍,萍儿还在家里等着你呢!
鲁侍萍:(顿悟的)对啊,我差点儿忘了。你要尽一个父亲的责任,要好好照顾他啊!(转身欲下)
周朴园:等一下!事到如今,你听我唱最后一首歌,如果你还不回心转意的话,我就认命了!
(鲁侍萍征求鲁贵的意见,鲁贵点点头)
鲁侍萍:那你唱吧!
周朴园:安妮,我不能没有你,安妮,我不能失去你——鲁侍萍:(作“停”的手势)对不起,我叫鲁侍萍,OK?你找你的安妮去吧!(向鲁贵)我们走,哼~(周朴园追,被画外音拦住)
画外音:行了,行了,你追不回来了。女人要是变了心,就没办法了!
周朴园:我不甘心啊!
画外音:你死心就行了!
画外音:20年以后,周朴园与比他小20岁的繁漪结合了。他们也经历了一个雷雨之夜。
周朴园:繁漪,我看你愁云密布,有什么心事吗?
繁漪:我在想,尽管爱情没有国界,也没有年龄障碍,但我们的年纪差得也太多了吧?
周朴园:哎,你怎么能这么想呢?你不知道想我这样的50岁上下的男人,才是男人中的极品吗?
繁漪:或许吧。但我总觉得你爱的人不是我。
周朴园:(向观众)难道她知道我还爱着我的侍萍?(转向繁漪)我不爱你,难道爱我自己?
繁漪:那如果我不爱你呢?
周朴园:那不要紧。你知道,20年前,我经历了一场失败的婚姻,从那时候起,我就苦练跆拳道,如果有人对不起我,哼哼,肯定没有好下场!
繁漪:(作担心苦思状)啊~(周朴园的手机响起)
周朴园:(接电话)我接个电话,你先走。
(周朴园走向画外音)
周朴园:我们正演戏呢,你干嘛啊?
画外音:你先过来看会儿,你过去就没有好戏看了。
(周萍上,与繁漪巧遇)
周萍:哎,繁漪!逛街呢?
繁漪:(惊喜的)是呀!你也逛街呢?(扭捏的)好巧啊。
周萍:(扭捏的)是好巧啊!
(俩人欲言又止,尴尬中)
繁漪:(鼓起勇气)萍,你没什么事儿吗?
周萍:(欲说还休)没什么事儿……
繁漪:(鼓励的)萍,有什么事儿你就说吧。
周萍:(不好意思的)还是算了吧……(下)
(繁漪也只好下,两人一步三回头。突然,周萍冲回来)
周萍:(下决心的)繁漪,我真说了!
繁漪:(期待的)萍,你说吧!
周萍:我还是不敢!!
繁漪:(失望,故作生气状)你再这样,我就生气了!
周萍:(鼓起勇气)繁漪,我爱你,跟我走吧,离开那个老怪物吧!
(此时,周朴园紧张的看着事态的发展,几度想冲上去制止,但被画外音拦住)
繁漪:(激动的)萍,你知道我等你这句话等得多苦吗?可是,我不能……
周萍:为什么啊?!
繁漪:你爸,他,不会放过我们的!
周萍:(壮烈的)繁漪,不用怕!我们这就找他去!中国功夫对跆拳道,谁怕谁?!
繁漪:(感动的)萍!
周萍:繁漪!(执起繁漪的手)我们走!
(周朴园挣脱画外音,冲上。周萍和繁漪大惊失色)
周萍:(颤抖的)爸~~你怎么来了?这也太戏剧化了吧?
周朴园:(努力控制自己)我再不来,不就要出事了吗!
周萍:是啊,是啊。(欲下)
繁漪:(悲愤的)萍,你真让我失望!你不说,我说!朴园,我知道你并不爱我,你也应该知道,我也不爱你。我是年幼无知,一不小心进了你的圈套。现在,我和萍相爱了,我们要在一起!
周朴园:(点点头)我了解。但,你问问他敢吗?
繁漪:萍,你说啊!
周萍:我——不敢。(欲下)
繁漪:你给我站住!
(繁漪和周萍各站舞台一边,风起,两人表情极酷)
周萍:或许我不该来。
繁漪:你现在明白已经太晚了。
周萍:留下点回忆好不好?
繁漪:我不要。要留下就留下你的人。(痛下决心的)好,我让你走,但在你走之前必须亲我一下!
周萍:哼,我好歹也是社会名流周朴园的长子,你让我亲,我就亲,那我的形象岂不全毁了?
繁漪:你不敢亲我,是因为你还喜欢我——画外音:(打断)别磨叽了,快亲吧!
(周萍亦步亦趋的走近,两人刚执起手,周朴园大声把周萍喝退)
周朴园:你给我滚!!
繁漪:(欲追)萍——周朴园:(把繁漪拦住)算了,繁漪。这样懦弱的男人哪里值得你爱啊?(向台下)此时此刻,我只想说一句话,作父亲的感觉,真好!(揽着繁漪,极有成就感)走了,在你还没有找到你那理想的伴侣之前,先在我的怀里委屈一下吧。
(繁漪哭哭啼啼,两人下)
画外音:周萍失魂落魄,碰上了二号反面人物——鲁大海。
鲁大海:吆,这不是周家大公子吗?
周萍:(萎靡的)是,您是——鲁大海:我叫鲁大海,您贵人多忘事,我们以前很熟的,今儿,您这是怎么了?气色不大好啊!
周萍:唉,说来话长,不说也罢。
鲁大海:别啊,你要把我当兄弟看,你就和我说,没有我办不成的事儿。
周萍:(升起一丝希望)真的?
鲁大海:是啊,来来来,快说吧!
(周萍和鲁大海交谈一番)
鲁大海:就这点儿事啊,好办,来来来。(与周萍耳语)
周萍:(疑惑的)这行吗?
鲁大海:你想不想和繁漪在一起?
周萍:想。
鲁大海:想就这么办,没别的好办法。
周萍:(下决心的)那好吧,不过你可别伤害我爸!
鲁大海:好好,你就放心吧。(扯着周萍下)
(鲁大海用手枪指着周萍上)
鲁大海:就这样,把你爸叫出来,我趁机控制住他,你就可以和他谈条件了。快叫!
周萍:(装作颤抖的)爸……救命啊……
(周朴园和繁漪急上)
周朴园:(焦急的)怎么回事?(指着鲁大海)你想怎么样?
繁漪:(比周朴园还急)萍!!
鲁大海:(狰狞的)哼哼,想要你儿子的命,就把钱交出来!
周萍:(不解的)不对啊!你没说要钱啊!
鲁大海:你真够笨的!我们素昧平生,我干吗帮你!我是骗取你的信任,来你家搞钱的!我爸是道上赫赫有名的少妇杀手鲁贵!他老人家一会儿就到!识相的,快把钱交出来,不识相,我打死你们,自己找钱!
周朴园:萍儿,你真是太单纯了!(指着鲁大海)你放了我儿子,你要多少我给你多少!
(周萍挣脱鲁大海,两人争夺手枪,枪走火了,打中冲上来的周朴园)
周朴园:啊……(躺倒在地)
周萍:爸——繁漪:朴园——鲁大海:(吃惊的)这不怪我啊。(自言自语)咦,怎么假枪也能打死人呢?
周萍:(怒向鲁大海)你打死了我爸!!
鲁大海:(恐惧,努力使自己镇定下来)别激动,呃,冷静一下,呃,对,你按照这个思路来想,你爸死了,繁漪谁来照顾呢?你呀!你不就有理由和她在一起了吗?谁会阻挠你呢?你应该谢谢我啊!
周萍:(频频点头)对对,谢谢啊!
(周萍和繁漪向鲁大海致谢,周朴园突然坐起来)
周朴园:(愤怒的)等等!我还没死呢!
(众人大惊)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周萍:(向鲁大海)他还没死,怎么办啊?
鲁大海:(强作镇定状)不要急,先等等!
周萍/繁漪:噢。(两人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周朴园)
周朴园:(挣扎着)我要立遗嘱,我要立遗嘱……
(众人听而不闻,置之不理)
周朴园:(叹息)可怜我的遗产,怎么分啊?
(众人马上围上,脸上满是关切)
周朴园:(脸上浮现胜利的微笑,旋即消失)我不行了,(向繁漪)繁漪,你还年轻。尽管我很让你难忘,(期望的)你也很爱我,(豪迈的)但是,你还是忘了我吧!追逐你那多彩的人生去吧!!
繁漪:(感动的,重重的点头)放心吧——我——会的!
周朴园:(失望)你还真当真啊!?(转向周萍,又充满信心)萍儿,我的好儿子!我的遗产全部归你,你可不可以帮我照顾繁漪?你的母亲,母亲啊!
周萍:(安慰的)您放心的去吧,我会好好照顾她,您的——儿媳的!
周朴园:(仰天长叹)真是世态炎凉啊!……我的侍萍!你在哪里?我好想你啊!(倒地)
(众人上前,试息,相庆。鲁贵和鲁侍萍争吵着上)
鲁侍萍:你怎么能让大海去干这种伤天害理的事呢?
鲁贵:(不耐烦的)干嘛那么罗嗦!不这样,我们怎么能衣食无忧?(招呼鲁大海)大海,怎么样了?
鲁大海:(凑近,压低声音)鸭子熟了,一切顺利!
鲁贵:好儿子。捞钱!
鲁侍萍:(制止)我说你们怎么这么缺德呢!?他们招你惹你了?(看到周萍)嗳,我怎么看你那么眼熟呢?你叫什么名字啊?
周萍:(麻木的)我叫周萍。
鲁侍萍:什么?!(眩晕的)难道……(扑向周朴园)朴园,真是你!天哪!!(向周萍)是你干的?!
(周萍摆手且吓的后退)
鲁侍萍:(向繁漪)是你?!
(繁漪摆手且吓的后退)
鲁侍萍:(向鲁大海,看见鲁大海手中的枪)大海,是你干的!(悲愤的)你知道吗?他是你的亲生父亲啊!!
鲁大海:(后悔万分的)什么?他是我的亲生父亲!早知如此,我何必这样呢?钱,不是唾手可得?
鲁侍萍:(追忆状)朴园,我这二十年来,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你啊!怎么今天终于见到你了,你却……我好后悔啊!那天晚上,我鬼迷心窍,跟了这个混蛋!(指鲁贵)
鲁贵:(向鲁大海)儿子!做的好!他要是不死,今晚你妈肯定跳槽!!
鲁侍萍:你还说!看了《十面埋伏》,就学人家叫随风,实际上他叫鲁贵儿!多土的名字啊!朴园,没有你的日子里,我才知道你的可贵,平平淡淡的幸福。如果上天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肯定会回到你的身边,可一切都太晚了……(哭)
周朴园:如果我说不晚呢?(站起)
(众人大惊)
鲁侍萍:朴园,你没……
周朴园:(动情的)为了你,我回来了……(执起鲁侍萍的手,两人脉脉相望)
鲁大海:(顿悟的)我说呢,假枪怎么能打死人呢?
鲁贵:笨蛋!你怎么用假枪?真枪呢?
鲁大海:(委屈的)咱家哪有真东西啊?
鲁贵:也对啊,这下坏了,你妈不要你了。
(音乐《最浪漫的事》响起,周朴园和鲁侍萍,周萍和繁漪,两人一组,先后向前走一步)
周朴园:我明白了,爱一个人,不但要对他好,也应该懂一些情调。
鲁侍萍:女士们,平平淡淡才是真啊!
周朴园/鲁侍萍:祝大家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两人谢幕,下)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周萍:男同胞们,应该多一些勇气,多一份执着啊!
繁漪:姐妹们,必要的鼓励是必须的,必需的等待是要坚持的!
周萍/繁漪: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两人谢幕,下。鲁贵和鲁大海向前)
鲁贵/鲁大海:那我们呢?
鲁大海:爸!我们怎么办啊?!
鲁贵:(努力使自己镇定下来)别激动,呃,冷静一下,呃,对,你按照这个思路来想,我们没有爱情,我们摆脱了感情的牵绊,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工作!去学习!!我们很幸福啊!(强装笑脸)
下面以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实例,进行说明。
成都新华路小学二年级李红老师的语文观摩课《雷雨》是这样上的: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夏天下雨常常会出现什么景象吗?你们谁能回忆并说出当时的情景?(教师简要谈话,学生七嘴八舌议论后举手回答,从而导入新课,教师板书课题)
朗读训练: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出现的雷雨时的“活动画面”和“声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小声的跟着老师朗读,然后自由朗读、小组读、个人读,“开火车”读,感受雷雨时的情景,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点拨。
动手练习: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情景,让学生结合课前预习,将课文中的相关描述勾画出来。前后两桌四个同学一组,展开讨论,然后抽同学上讲台结合自己的勾画讲解。
课文赏析: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勾画出来,想想作者写出了什么时候的什么景象。然后小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什么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好?
2、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点拨。(多媒体展示学生归纳出的内容)
前:满天乌云 ——大风——— 电闪雷鸣(由静到动)
中:雨下起来了—— 越下越大——渐渐小了 (由大到小)
后:天亮起来了——空气————蝉 蜘蛛(景色的美)
口语训练:
教师让学生不看书,看屏幕上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情景展示,口头进行描述。
小结拓展: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的情况,简单归纳(作者写雷雨前,由静到动;写雷雨中,由大到小;写雷雨后,写出了景色的美)之后,提问:同学们,假如你是作者,你认为还可以增加哪些内容?(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推荐同学回答或根据荧屏画面展示补充)最后布置作业。
这堂课,李老师一改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唱主角,学生演配角,课堂教学“一言堂”、“满堂灌”的旧观念,努力营造了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具体地说,李老师做到了四个“放手”,在课堂教学中只做了“平等中的首席”。
一、新知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认识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因循“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新课讲授、巩固练习、作业布置”的固定模式,教学过程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师唱主角,学生不配合,教师讲述口若悬河,学生听课萎靡不振,教学过程单调、枯燥,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教得辛苦费力,学生学得乏味吃力。
李老师这堂课,从兴趣激发入手,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在“新课导入”时,通过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回忆中思考、想象、再现雷雨时的情景;在“朗读训练”环节,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将学生带入了雷雨过程的情景中,让学生通过朗读,并结合画面,主动认识、切身体会雷雨中的情景。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得主动,又避免了老师的单调枯燥的讲解,课堂自主学习气氛浓厚。
二、新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答
传统的课堂中,师生关系是“主仆”关系,教师“一言堂”,课堂教学满堂灌,教学方法纯属“注入式”;学生学习无个性,成了学习的奴隶,课堂气氛沉闷。
这堂课上,在“动手练习”这个环节,李老师通过学生兴趣的激发,调动班上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互动合作讨论,变传统应试教育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变“传统应试教育学生是学习的奴隶”为“新课堂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动口、动脑、动手等方式,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探究,拓展其思维,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课堂气氛活跃。
三、新规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概括
传统的应试教育,受学生考试分数和升学率的影响,学校把培养少数能升学的“尖子生”作为主要任务,教学中,教师偏爱“优生”,忽视中等生,歧视“差生”。为“迅速”提高学生考试分数,教师纷纷采用“教师包办归纳,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出现了“高分低能,低分无能”的现象。
李老师的这堂课,不仅向学生传授了知识,更注重学生思维的开发和个性特长的培养,做到了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新得”,“学有提高”。 李老师在“课文赏析”这个环节,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合作,去归纳,老师适时点拨,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新系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建构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一支粉笔、一本书,除了板书,就是讲解,学生听课容易疲劳,缺乏激情,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上,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生活实践的体验和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知识点学习显得零碎,没有系统性,缺乏实践佐证。
《雷雨》非常著名的一本剧作,里面反应的不仅仅是几个家庭之间的事情,也不是仅仅是爱情,还是对那个社会的描述,非常值得大家去阅读一番。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雷雨读后感高三2021,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雷雨读后感高三1读完《雷雨》,此时正是夜阑人静的时候。
关上台灯、闭眼,眼前似乎还是出现一幕幕叫人不知感慨还是感动的情景。
一切源于情又止于情。第一代的恩怨债孽却由第二代继续承受。倘使当初周朴园没有为了名利狠心抛下鲁侍萍和鲁大海,周萍和四凤这段不该来的爱情也就不会来,瀿漪和周萍的这段疯狂而又心酸的感情也不会存在。而这一切究竟是谁的错?
四凤,侍萍,周萍,周冲,他们不该是这样的结局啊!本来应该是一段很美好的爱情,却在最后被套上了乱伦的枷锁,本来应该是一段很亲密的母女情,却为了两段不该来的爱情而处在了痛苦的深渊。一切的美好啊,为什么终归支离破碎?不该死的死了,不该疯的疯了,旧社会,令人心酸的下层人的命运,何故如此?旧社会的黑暗,上层人士的腐朽终究导致了无数悲剧的发生。
我依然在想,不仅仅是旧社会,即便是现在,这样的情况也依然在发生。也许现在会比旧社会光明的多,可是仍有那么多的人仗着自己有钱有势,处事横行霸道,任意妄为?犯法了,他们的钱可以买通律师,买通法官,然后可以不负任何责任,拍拍屁股走人,还装出一副受害者的委屈相,扔下真正的受害者捶足捣胸,哭尽人间的不公。这样的人他们的心难道就不会滴血吗?而这样的人也终究会遭到报应的吧!呵,命运,如何的作弄了这世间的人,一切的人与事仿佛尽在它的掌握之中。
我又想到了鲁大海,这个个性鲜明,决不向黑暗的上层势力低头的青年人。他意气风发,爱憎分明,对于一切的不平,他敢于挑战,坚定的意志和一直坚守的原则,也让他对上层人士嗤之以鼻。他不甘于那种“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下层人民的一贯作风,更不屑于鲁贵那种奉承拍马,狐假虎威的神奇,他愿意为自己以及其他所有矿工的公平挑战周朴园,他要为自己和其他人赢得他们应有的回报,他憎恶黑暗,也敢于挑战黑暗,这样的年轻人正是旧社会所有懂得反抗的人的真实写照。他们顽强,他们坚持,在所有人都在无际的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朝更加黑暗的深渊走去的时候,只有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前进,找寻光明的所在。
雷雨读后感高三2在三十年时间长河的流逝中,新旧思想碰撞出激烈的火花,一个新旧性质的家族在这炫丽的撞击中走向泯灭。这是一个注定的悲剧,一个彻头彻尾底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的悲剧。这本由曹禺所写的《雷雨》便是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悲剧。它让我们在悲中反思,在悲中觉醒。
故事的核心人物周朴园出身地主家庭,但接受了新式教育。他是一个矛盾的人物,他曾与婢女侍萍热恋并育有一子,可却最终抛弃了侍萍,娶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大家小姐,侍萍也被迫跳江,生死不明。难道他不爱侍萍吗?他以"萍"字为儿子取名证明他的确是爱过的,只是他的爱无法让他从封建泥潭里挣脱出来,无法使他看破这金钱利益下的种种诱惑。是的,他沉沦了,彻底地成为一个一味剥削下层人民的资本家。为了赚钱,他视人命如草芥,以牺牲工人的生命来获取利益。那个时代,那个混乱的时代让他放弃了爱,更放弃了人性,这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而周朴园的长子周萍与继母蘩漪相恋,因为这段不伦的关系,他苦闷,他彷徨。最终,他选择放弃了这段感情,并与婢女四凤相爱,可当四凤是他同母异父的妹妹的身份大白时,一切甜蜜的外表之下是罪恶的深渊,让他失去了光明,永沦黑暗,并选择了以死亡来寻找救赎,祭奠他的爱与罪。这个残酷的悲剧恰恰是上一辈所酿造的,而那个黑暗的时代就是这一切悲剧的根源,周萍的悲剧只是当时千万悲剧中被今日之人所窥见的其中一个罢了。
而蘩漪是封建大家族观念下的牺牲品。她漂亮、年轻、聪慧,但她却没有生机,如同一具木偶。她渴望冲破条条框框的约束,渴望得到属于一个人的自由,但她终生都只是华丽棺材里的死人罢了,拥有的只是肉却失去了灵。她所珍视的一切,她的爱人和她的儿子全都埋藏在那个雷雨天的夜晚,在痛苦之中她疯了。
这场雷雨,惊醒的不应仅是那一代人,那个腐朽的旧社会,更应惊醒当代中国青年,惊醒今天乃至未来的社会。今天的我们更应努力警醒自我,让这个悲剧只是过去的悲剧,而绝不会是以后的悲剧。我们要尽吾辈之力,造就一个光明且繁荣的新时代,让国人有灵,让国家有明。
雷雨读后感高三3在《雷雨》中,不断地对命运发出质疑和恐惧的是鲁侍萍——这个苦命的劳动妇女。
——哦,天哪。我是死了的人!……怎么会?--哦,天底下地方大得很,怎么?熬过这几十年偏偏又把我这个可怜的孩子,放回到他--他的家里?哦,好不公平的天哪!
——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我伺候你,我的孩子再伺候你生的少爷们。这是我的报应,我的报应。
——所有的罪孽都是我一个人惹的,我的儿女都是好孩子,心地干净的,那么,天,真有了什么,也就让我一个人担待吧。
作者自己也说:《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所觉得的大地间的“残忍”,这种自然的“冷酷”……我念起人类是怎样可怜的动物,带着踌躇满志的心情,仿佛是自己来主宰自己的运命,而时常不是自己来主宰着……
我不太同意作者的意见。我认为,如果不想控诉不合理的社会,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俗话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这些人的悲剧命运,几乎都是他们自己一手造成的。周朴园造的孽少吗?淹死童工,枪杀工人,抛弃侍萍,虐待蘩漪……蘩漪呢?自私狭隘,与丈夫之子乱伦……周萍,与继母苟合……鲁贵,势利狡诈卑鄙下作……
年轻时候的鲁侍萍和今天的四凤,不能否认在内心深处充满着对资产阶级的向往。鲁大海曾说四凤:“你们有钱人的世界,她多看一眼,她就得多一番烦恼。你们的汽车,你们的跳舞,你们闲在的日子,这两年已经把她的眼睛看迷了,她忘了她是从哪里来的,她现在回到她自己的家里什么都不顺眼啦。”可是她是个穷人的孩子,她的将来是给一个工人当老婆,洗衣服,做饭,捡煤渣。这样的生活未尝必然痛苦。上学,念书,嫁给一个阔人当太太,那是一个小姐的梦!做这样的梦,是她悲剧命运的根源。所以我说,这母女两人的命运,也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周冲的死,有些意外,如果是真实的生活,他并非必死不可。他的死,只能是作者的安排,让这个纯洁的生灵从肮脏的地方告别。并且,即使他死了,他死于高尚的行为(救人)和纯洁的情感(救爱人),我们应该怀着崇敬的心情,而不是同情他,可怜他。
鲁大海靠自己的劳动生活,也许生活的道路历尽坎坷,但是,他一定是充实而快乐的(如果不会想起那些亲人的悲剧),他极有可能成为一位工人领袖,或者新四军里的一位勇敢的战士。
所以我说:命运攥在自己的手中,好命运要靠脚踏实地的劳动来争取。
雷雨读后感高三4这场雷雨下了三十多年,这些年的血泪史,足矣淹没一个人的本性,足矣改变人的一生。
这声雷惊天动地,他展现出来旧社会对解放思想的不屈呐喊,这场雨弥漫世间,他用自己的血肉去证明新思想的顽强与不可抵抗,天地被雷雨覆盖,这场斗争注定要洗刷一切的旧事物,去让新鲜的阳光照耀大地,让改革开放的春风去沐浴无数沉浸在黑暗中的人民,当真是雷霆撕天破乌云,暴雨喷洒浴众生啊!
周朴园,他因为家族的压力而放弃了感情,伤害了一名纯洁女子的无瑕之心,他的一生不是自己在活着,即使娶妻生子也无法改变他那木偶一般的人生,一名没有思想,没有个人支配权利的生命,他定然是不完整的,是有缺憾的,纵然他有华丽的外表,奢侈的家族。
所以,命运的到来是无可改变的,这场雷雨是他命中应有的,鲁大海的工人运动正像是一口警钟,他不光是敲开了无产主义的路途,更是狠狠地向资本主义发出了挑战,鲁大海尽管作为周朴园的儿子,不过自小受尽资本主义的压迫,那种生活是未经者不可接受的。
雷雨,不仅仅撕开封建的黑暗,他更多的是将农民朋友的泪水全部倾泻下来,让那些资本者瞧一瞧,这些用血肉换来的泪水是多么的猛烈,多么的富有冲击震撼力。
当站在工地的工友正在挥那锤头敲打钢筋之时,那来自灵魂深处的雨水突然让他们明白,这个社会应当平当,应该共和。死亡不是可怕的,可怕的是人活着的时候心却死了,侍萍,这位生活在周家的仆人,作为最底层的她没有任何的话语权,当周朴园夺取了她的贞洁并将其抛弃的时候,她的心已经死了。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鲁大海的出世到改革的运行,给这名身在中老年的妈妈带来希望,那是雷霆撕裂乌云背后的光明,尽管很少,但足够她怀着这个希望活下去。
相比而言,周朴园一直站在家族的巅峰,那种荣耀足矣让他自吹自擂,可是事实呢,自己的老婆和亲生儿子居然发生了不正当的关系,在面对侍萍的瞬间居然想到用金钱去弥补那道无法愈合的伤口,当真是悲天悯人自作多情,其后的那道雷声彻底的将他变成了活死人,而接下来的暴雨一直下到他发出绝望的同时。
雷雨,他不单单净化了这个世界,他最可贵的是将其升华!
雷雨读后感高三5最初接触雷雨是上高中时,课本上讲的,当时听老师讲了那么多还是不能从中有所感悟。直到最近我右一次读它,才真正从中思考分析。曹禺曾说:“我从小失去了自己的母亲,心灵上是十分孤单而寂寞的”。这句话让我知道他的一生并不是顺利的,平坦的。这也让我更加深信正是这些痛苦的经历,才使他产生了伟大的作品,诉说的渴望出自生活中所承受的苦难。
周朴园,作为剧中中心矛盾的焦点,无疑是情感冲突最激烈之存在。年轻时爱上侍萍的周朴园,或许还能说是仍有一丝纯净残留。可自那个年三十之夜,他听任家中长辈将梅侍萍赶走,随后娶了门当户对的阔小姐时起,他的心灵已彻彻底底成了利益至上的写照。在三十年后,他重又认出侍萍的那一刻,他所表露出来的情感,不是久别重逢的喜悦,而是彻头彻尾的猜忌,怀疑与恐惧。他想到的,是侍萍是到来也许会对他的地位,利益所造成的威胁,是真 相揭穿后自己将面临的尴尬处境,而不是对侍萍悲惨遭遇的同情和怜爱。他口口声声的说他一直留着她喜欢的家具,说他保留她的习惯,珍视那绣了梅花的旧衬衣,可说到底,这些都不是因为爱,都是因为要彰显他那早就不存在的良心,告示天下的人——"看!我是个有情有义的君子!"其实哪里有什么情呢即使曾经有过,那也在三十年的时光中消失殆尽,他如今的一切的一切——包括给侍萍五千大洋,承诺包管她的生活开支,要她们永远不再踏入周家的大门——全都,全都,是为了他自己。对他而言,爱情早已是漫长生命中的一点佐料,可有可无,如梦一般不切实际。这个资本家的代表,早已在商界的"熏陶"下血肉模糊,面目全非,不成人形。
至于鲁侍萍,悲剧的核心承受者,她的命运无疑是坎坷苦难的,但何尝又不是可悲的。回想三十年前的那场爱情,她也是错误之一。可女人啊女人,你为何纠缠一场无疾而终的情爱三十年,三十年以后还仍拘泥于自己所受的委屈与灾难爱也好,恨也好,难道最终受伤的不是自己么。既然如此为何又苦苦沉溺,深陷其间你将这一生的苦难归于命运,归于看不见莫不着的生命之线,念叨着如何苦如何凄惨,紧紧抓住那血红色的恨意,执拗的不愿放手。难道这就是你生命价值的所在么堂堂正正的对峙,随后潇潇洒洒的扬头离去,总比自行降自己于他人身下要舒畅,不是么。
一
凝炼含蓄、意蕴深厚是曹禺戏剧语言的第一个特色。
戏剧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更讲究语言的凝炼与含蓄。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表达深邃的思想和强烈的感情。《雷雨》第二幕中,当周朴园和鲁侍萍相遇时,作者通过周朴园先后四次的简短问话,将其三十年前的_罪恶历史逐层揭露,同时又含蓄而深刻地显示出他先是敷衍。继而惊惧,终而只得承认是侍萍的渐趋紧张的心理。作者将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得层次分明。回环起伏,由隐微至显露,终而达到波涛汹涌的高潮。
曹禹剧作的语言,还具有含蓄美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丰富的潜台词上。好的语言,总要文字浅易。而意义深远。曹禹剧作的潜台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
第一个表现是话中有话,即有一种特定的言内之意,给观众和读者留有回味的余地。联想的空间。如《雷雨》第一幕中,蘩漪谈到周萍走时的对话。她不顾周冲在场,句句含毫藏锋,话中有话。“这是理由吗,萍?”这是她在反问周萍:这不明明是弃我而逃吗?周萍躲躲闪闪,说不出来,她就一言点穿:“我怕你是胆小吧?”潜台词是:你是害怕你的父亲知道吧?周萍无以可对:“怎么讲?”蘩漪紧逼一句:“这屋子曾经闹过鬼,你忘了。”意思是:你忘了在这屋子里我们的相爱了吗?这段对话,蘩漪话中有话,既搪塞了周冲,又给周萍敲响警钟,同时又表现了她想以昔日之情来挽留周萍的目的,是狡狯的一箭双雕,语言含蓄有力,阴狠中带有明显的嘲讽。
第二个表现是言不由衷,即言在此而意在彼。如《雷雨》中当鲁侍萍提出要见“萍儿”时,剧中有这样一段话:
周朴园:他现在在楼上陪着他的母亲看病,我叫他,他就可以下来见你:不过是——(顿)他很大了,一顿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死7呢。 周朴园的回答可谓言不由衷,他表面上答应了侍萍见儿子,实际上他怕侍萍的出现破坏了周家的宁静,透过这段话看到周朴园虚伪、圆滑的本质。
二
机智明快、传神紧凑是曹禺戏剧语言的第二个显著特色。
首先,有些台词写得十分的机智、明快。如《雷雨》中侍萍急切盼望见到分别了三十年的儿子周萍,但她却亲眼目睹了他动手打了自己另一个儿子鲁大海,她悲愤至极,不禁大哭着走到周萍面前责问他:“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侍萍在情急之下差点暴露了自己的身份,但她却急中生智用了“萍——凭”的谐音暗转,悬念由此化险为夷。这一转口,非常生动、贴切地传达出了鲁侍萍当时万分悲痛而复杂的感情。
此外,有的台词还具有传神、紧凑的特点。如《雷雨》中鲁贵向四凤讲“闹鬼”故事。当他看到女鬼男鬼并排坐着。便轻咳一声,“两个鬼就飕一下子分开了。”曹禺用一个“飕”字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蘩漪和周萍幽会被人发现时,分开动作之速和惊慌失措的神态。
三
曹禺戏剧语言独特的艺术魅力还表现在富有象征色彩与哲理内涵。
所谓精神传记,就是为传主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脉络造型立传。它根据传主的各种作品与著述,结合其人生经历和所处政治文化语境,探究传主的精神演变,进而揭示传主灵魂的裂变、精神的矛盾以及思想的局限。《曹禺:戏里戏外》不再像以往的那些传记作品那样,以叙述传主复杂曲折的人生为己任,也不侧重于对传主作品的解读批评,而是专注于为传主的精神世界造型立传。
解析传主精神密码
作为精神传记的写作,首先要抓住传主的精神核心,也就是贯穿于传主人生经历中的思想密码。《曹禺:戏里戏外》在为曹禺精神立传之前,叙述了古希腊的“司芬克司之谜”的神话故事,进而引出了这本书解谜答疑的写作目的。如果说古希腊的“司芬克司之谜”,解开的是“人的发现和人的命运”之谜,那么张耀杰写作该书是为了解开作为一代戏剧大师曹禺的精神之谜。书中通过对于曹禺的人生经历与戏剧创作的深入研读,发现了曹禺既根源于中国传统神道文化又充分吸纳外国宗教文化的“阴间地狱之黑暗+男女情爱之追求+男权家庭之反叛+专制社会之革命+舍身爱人之牺牲+天诛地灭之天谴+替天行道之拯救+阳光天堂之超度”的密码模式,以及以神道设教、替天行道的宗教先知加抒情诗人自居的根深蒂固的身份特权意识。这与曹禺自己在《〈雷雨〉序》中所说的“原始的情绪”和“蛮性的遗留”完全一致。如此一来,张耀杰就把握到了打开曹禺艺术大门的钥匙,从而找到了通往曹禺精神世界及艺术世界的一条隐秘幽暗的独特路径,进而触摸到了曹禺复杂多变的孤傲、苦闷、抑郁、迷惘、敏感、软弱的多重人格和矛盾灵魂。
如果说常见的传记通常从传主的家庭背景及其个人身世开始叙述,那么精神传记则应追溯传主精神发生的逻辑起点。在了解到曹禺的密码模式和特定身份之后,读者随即可能提出的问题是,曹禺的这种精神气质与思想内涵是如何产生的呢?或者说,曹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密码模式?为什么会以这样的身份投入他的艺术创造?为了回答这样的问题,张耀杰从曹禺的家庭出身所提供的文化背景及其童年时代的文化记忆进行追溯,寻找其最深层次的精神渊源。该书首先将目光投向曹禺童年时代的神道环境。曹禺自幼丧母,养母薛咏南没有生育,待他像自己亲生的儿子,从而孕育了他的恋母情结,“决定了他对于富于牺牲奉献精神的善良女性的神圣美化”。曹禺的父亲万德尊官场失意后与继母一样“诵经礼佛”,为少年曹禺的精神世界注入了宗教因子。万德尊的喜怒无常,又令幼年的曹禺产生了一定的憎恨心理和叛逆情绪。如果说前者构成了曹禺精神大厦的重要支柱,那么后者就为曹禺的艺术表达增加了变数。青春期的曹禺进入南开中学学习,南开最大的特色是组织校园剧社开展戏剧演出,这不仅给曹禺提供了参与戏剧活动的宝贵机会,锻炼了他表演和导演能力,而且促使他阅读了古今中外的各种戏剧。就是在南开学校的戏剧活动中,曹禺充分感悟到戏剧创作尤其是中国传统戏曲在剧情处理方面“戏不够,神来凑”的普遍规律,这种戏剧处理后来成为曹禺戏剧创作的一个重要法宝。
在南开读书期间,曹禺发表了他的处女作《今宵酒醒何处》。在这篇小说中,曹禺由初恋触发的欺软怕硬地牺牲美好女性的男权特权式的复杂情绪和精神面貌得到了初步表现,并且形成了他“既执迷神道又离经叛道、既继承传统又迎合时代、既高度女性化又极端男权化、既有童话神话般的情怀又有‘存天理,灭人欲’的‘天地间的残忍’的高度宗教化的人生观和文艺观”。青少年时期初步形成的这种高度宗教化的人生观和文艺观,为曹禺日后的戏剧创作和精神发展埋下了伏笔。
精神传记的写作特点
一、课题导言:
一个十七岁的年轻人,带着梦幻,带着热情,带着爱恨无奈,在一个残酷的牢笼里憧憬、挣扎,最终成了一出惊心动魄的悲剧的牺牲品……这就是23岁的曹禺就读清华大学时创作的四幕剧《雷雨》。
《雷雨》不仅奠定了曹禺先生在中国话剧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的地位,同时也是中国年轻的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
有人说,《雷雨》是“一出动人的戏,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有人说,“说到《雷雨》,我应当告白,亏了它,我才相信中国确乎有了近代剧。”当然也有人说,《雷雨》不过是一部多角爱情剧而已。也许,正是因为《雷雨》里有无数个难解的谜,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才构筑了作品不可抗拒的魅力。
这是一个青年的激情之作,让我们走近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师,走近《雷雨》,用激情去解读,用心灵去感受。让“周冲”这个年轻的被毁灭的生命带着我们走进他生活的时代吧!让我们倾听戏剧家为生命发出的呐喊,看看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十七岁的年轻人和他所爱所恨的人,生活在一个怎样残酷的世界!
二、学习任务:
1、走近大师:了解作者情况、创作概貌、艺术见解、创作风格等。
2、走进作品:对作品的主题思想、戏剧冲突、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等有更深入的认识。
3、通过对一部作品的深入研读,掌握阅读鉴赏作品的方法,增强文学修养,提高鉴赏能力。
4、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作品,对作品做出自己的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认识和观点。
5、学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查阅、分析、辨别、筛选、整理、积累、利用信息。
6、关注人的生存需求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感受剧中人物的悲剧命运,在感情体验与震撼中增强生命意识,滋养人文情怀。
三、过程和资源:
(一)准备阶段:
1、利用课外时间阅读原著。(链接“在线阅读”内容:景人物序幕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第四幕尾声)
2、观看电影《雷雨》。
3、反思提示:
(1)你读完原著后初步的感受是怎样的?那些你阅读中很宝贵的第一感觉,是否记在随笔上了?
(2)关于《雷雨》,哪些问题是你有兴趣深入、并需要解决的?能具体明确地把问题描述出来吗?阅读原著时有没有对问题涉及的内容做重点关注?
(3)准备阶段你完成任务的情况如何?提醒您注意,它将直接影响到您下一步学习的质量。如果情况不佳,要及时弥补。
(二)课堂研读讨论:
1、设问提示:
要求:阅读原著后,找出自己有兴趣深入、并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具体明确地把问题描述出来,以便研读资料时有的放矢,有所侧重。(让学生陈述问题,教师进行设问示例)
﹡曹禺是如何创作《雷雨》的?他自己对《雷雨》有怎样的评价?这些情况对我们理解作品有什么帮助?
﹡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与鲁侍萍、繁漪、与三个儿子之间的难于调和的矛盾在哪里?作品在各种矛盾纠葛中揭示了他怎样的形象特特征?
﹡繁漪“古怪”在哪里?“雷雨”在哪里?她与周朴园有怎样的矛盾?你怎样看待她与周萍之间的感情纠葛?又怎样看待她的乖戾与叛逆?
﹡你对周萍这个角色怎么评价?你怎么看待他与繁漪、与四风的感情纠葛?
﹡鲁大海、鲁贵、四凤、鲁侍萍属于一个阶层的人物,他们的性格各有什么不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说说剧本中鲁大海这个角色存在的意义。
﹡为什么周冲最后会成为悲剧的牺牲品?促成他毁灭的因素有哪些?你怎么评价他?
﹡在你看来,《雷雨》究竟是爱情悲剧、命运悲剧还是时代悲剧?
﹡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冲突。请梳理剧中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体会这句话的内涵。
﹡有人说,《雷雨》一天之内让三个人死掉、两个人疯掉的剧情未免让读者和观众太过紧张了,于是作者安排了“序幕”和“尾声”来舒解与安抚人们的情绪。关于“序幕”和“尾声”,你认为是加上好还是去掉好?
﹡曹禺说,“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诚恳地祈望着看戏的人们也以一种悲悯的眼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你能体会作者这份贯穿于全剧的悲悯情怀吗?
﹡你欣赏《雷雨》的语言吗?请结合具体实例说说《雷雨》的语言风格和表现力。
﹡将原著和电影进行比较,看改编、增删了些什么内容,对电影改编的效果进行评价。
……(其他问题略去)
2、网上资源研读:
要求:带着问题研读以下相关资料,研读时把重要的信息复制记录、保存下来。
﹡链接关于整体赏评的资料:《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资料》、《曹禺谈<雷雨>》、《李健吾谈<雷雨>》、《曹禺剧作的变化》、《<雷雨>(节选)教学探微》等十篇。
﹡链接关于作者和创作情况的资料:《<雷雨>的诞生》、《曹禺生平及创作》、《第三只眼睛看曹禺》等五篇。
﹡链接关于作品主题思想的资料:《永远的雷雨》(王蒙)、《要么自由,要么发疯》、《对于神秘诱惑的憧憬》等。
﹡链接关于人物形象分析的资料:《我喜欢的繁漪和周冲》、《评<雷雨>中的人物》、《人物形象塑造的复杂性与多元化》、《繁漪形象辨析》、《沉默的鲁侍萍》、《关于周朴园》等八篇。
﹡链接关于戏剧语言的资料:《论曹禺戏剧语言的抒情性》、《谈谈<雷雨>的语言》等。
﹡链接同龄人对《雷雨》的见解:《人性的生存悲剧》、《<雷雨>的戏剧冲突》等。
3、在线帮助:链接21com、Yahoo、263等搜索引擎。(指导学生查询资料,并激励学生补充、丰富有效资源)
4、课下纸媒体资料研读:书城查阅资料、图书馆借阅资料。
5、课堂讨论:针对问题,各抒己见,在讨论中深化认识。
6、学习反思:
﹡你读完原著后初步的感受是怎样的?那些你阅读中很宝贵的第一感觉,是否记在随笔上了?
﹡阅读原著时有没有对问题涉及的内容做重点关注?
﹡阅读资料时把重要的信息摘录下来了吗?比如那些可以佐证你自己的观点的材料,还有那些你打算加以辩驳的说法。(当然还包括信息出处)
﹡古语说:尽信书,不如无书。阅读的要诀是“受到启发但不被牵制”,你阅读时“质疑”过材料吗?
﹡阅读过程中是否及时地记下自己思维闪动的火花?
﹡阅读时有没有发现资源本身的错误或者缺漏?你用心辨识了吗?
﹡阅读时,发现你要解决的问题资源不足,搜索查询了吗?
﹡讨论时你及时地记下同学们的重要发言了吗?在讨论的思维碰撞中,你是否捕捉到了新的灵感?
(三)撰写文章:
1、请提炼自己对作品的感受、理解、认识,参阅相关资源,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关于《雷雨》的文章。可以是小型学术论文(链接小论文的撰写指导以及范文),鉴赏评论文字,也可以是读后感,随想,等等。(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作业形式)
2、回顾、反思、总结研究性阅读全过程中的情况及得失利弊,写一篇学习随感。
(四)交流借鉴:
1、论坛交流。
2、上传部分习作,摘要选登精彩见解,供同学阅读、交流、借鉴,亦是学习成果的展示。
教学反思:
首先,从整个教学流程来看,实现了将探究学习引入常规教学的初衷,形成一个“范例性”WebQuest扩展阅读课案。它为学生展示一个完整而清晰地有效阅读过程,突出学习方法和效果的反思,对学生的学习有较强的示范作用。
其次,借助网络,不仅加大了课堂的密度和容量,且实现了由课内向课外的便捷延伸。有效网络资源的集中,在学生课业负担重、上网条件并不优越的情形下,免去了漫无边际的查询之苦,有利于省时高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第三,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教师驾控比讲读授课更为宽松,学生从研读资料到完成作业,都可以更为充分地体现操作的个性化与层次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控研读状态、选择作业层级。优秀学习成果的展示、交流、借鉴,也对学生的学习有更好的促进、激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