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宁读后感7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是勤劳的小编给家人们整编的婴宁读后感7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巨婴国读后感 篇1

巨婴国读后感

(一)更好的做自己

这一段时间一直再看一本书《巨婴国》,今天才算把这本书看完了。其中的一些概念和案例简直让人触目惊心。

在巨婴国中提出了一个很颠覆的概念: 我们都是巨婴。及大部分的中国成年人的心理水平都处于一个婴儿的水平。我们处理事情的情绪波动和一个婴儿没有很大的区别。本质上来说我们的心里都还没有发育完全。

书中提到了心理发育的三个阶段:

口欲期:这个阶段一般是婴儿刚出生到6个月的阶段。主要表现是所有的快感都集中在嘴巴上,嘴巴就是他能够感知到的世界的中心。在这个阶段婴儿的心理主要表现得就是全能自恋,在那个阶段的婴儿心中,自己就是这个宇宙的中心。只要自己想要什么,通过哭声一表达就马上会有自己想要的东西出现在眼前。所以自己是全能的神,是这个世界的中心。世界只有自己。

2.肛欲期:在这个阶段一般是婴儿出生6个月到3岁的阶段,快感的中心发生了转移,主要集中在肛门周围。这个时期的心理特征主要是能够理解并且接纳有别人的存在。此时已经有了我和你的概念。但是还没有形成“他”。也就是说在他们的心中已经可以理解到世界上还有其他存在,自己不是世界的唯一。但是此时他们还是和妈妈有共生感,我就是你,你就是我。但同时又能把别人和妈妈区分开。把他们划分为“你们”。3.俄狄浦斯期: 在这一阶段一般是3岁之后,快感中心再次发生转移,主要集中在性器官上。在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仇父恋母情节。开始能意识到异性的吸引,并且对同性的竞争者有着仇视心理。到了这一阶段,心理发育基本成熟。这个时候开始有了“他” 这个概念,自我诞生。在心中开始走向独立,也可以容纳你我之外的“他”存在。

但是我们绝大部分中国人都处在第一个阶段。即口欲期,在我们自己的潜意识中,我们都是无所不能的神。只要我们的欲望没有被满足,我发出去的能量没有被别人接纳并且积极正面返回给我,我就会产生一种感觉。一种我的全能神的感觉被攻击的破碎了。我已经不完整了,我就会产生一种攻击性,要么向外攻击你,要么向内攻击自己。

比方说这个在我身上就有很好的例子,当我对别人说话的时候,别人对我说的话没有回应(也有可能是没听见)此时的我的就会暴怒,会产生一种可怕的攻击性。甚至会想到把对方杀死。但是因为有道德的压制,所以这股子毁灭的攻击性一般都不会向外,而是转而向内攻击自己。“你怎么这么没用,说的话对方都不理你”,“你为什么要和他说话,你还是死了算了”。我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的有过这种体验。但是对方可能是更本没有听见你在说什么。

但是那在我们潜意识看来,我就是神。你敢对神不尊敬,那我就要灭了你。好,我灭不了你。我就灭了我自己。这就是我那时的心理活动。

巨婴的主要表现就是全能自恋,我是神,你们都要听我的。要不然都去死。他们不会容忍自己有一点失控,因为这样会破坏自己的感觉。那种全能神的感觉。

巨婴在我们人际关系中也很普遍,要么你听我的,要么我灭了你。所以巨婴们不会容忍有任何反对的声音,这就是对我全能感的自我的挑战。一旦你挑战成功了,我就崩溃了。所以在才会出现皇帝这个全能神般的产物,这就是巨婴们的集体幻想。我是皇帝,是全能的神。所有忤逆我的人都要死。

我是一个巨婴,在自己的生活中,经常会因为一件很小的失控事件而产生一种毁灭一切的感觉。比如在读书时考试成绩不理想,在和别人社交的时候别人没有按照自己的心意去行动。被老板批评……

这些事情都会让我崩溃,因为在我的潜意识中我自己应该是无所不能的神。我发出的任何微小的声音都因该被听到并且按照自己的心意运作。否则自己的全能感破灭,我不再是神。我就会化而为魔,要不然就灭了别人,要不然灭了自己。

写到这里,我响起了自己小时候的可笑经历。在我读小学的时候,经常会无端挑衅别人。而且特别傻的就拦着一个陌生的同学问上一句“你拽不拽”? 这个词的挑衅味道十分明显。但是我那时的心理很奇怪,我问这一句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全能感。如果对方回答是“是” 那么我势必会攻击他。因为我是全能的神,他的回答不是我想要的。所以我得攻击性就会出来,要么攻击他,要么攻击自己。但是如果他的回答是“否”,那我的全能感就得到满足,就可以坚定自己是全能神的心态了。

巨婴对自己的幻想是神,当神的自我感觉被打破时就会化而为魔。但是在神魔之间还有“人”的存在,“人” 可以更加客观的对待整个世界,他们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把自己和别人的界限严格的划出来。所有人都不可以越过这条线。这就是心理发育成熟的体现。但是“人” 往往很孤立。因为周围都是巨婴,巨婴要的就是你服从他,而阉割自己。

看看那些美国大片,我们之所以觉得精彩。那是因为主角们都是一个真实的“人” 敢于直面自己的内心,敢于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而不是父母的或其他人的,敢于面对一切。他们也会有恐惧,但是绝对不会被恐惧所驱使。他们可以直面恐惧而不是逃避。因为最大的恐惧就是恐惧本身。

鲁迅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描绘的就是脱离了神或者魔而成为了“人”的境地吧。

但是我们整个社会其实施行的就是一个巨婴政策,我们的家庭从小教育我们要“乖”要“听话”, 家长就成了神,而我们的自我被不断否定。我们是能够被他们所掌控的,一旦我们做出什么他们不能够掌控的事情,他们那脆弱的全能感就会破碎,自我就会瓦解。所以我们从小必须“听话”才能维持他们的全能感,我们小时候就像是胶水一样,通过控制我们才能去勉强粘住他们那支离破碎的自我。

巨婴的关键就是想着成为神,而不是成为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宝。只有当我们真正认识到我们的内心才是我们行动的指导,我们才能够慢慢从巨婴长大成人。王阳明的心学说的其实也就是这个,一切皆在我心,不假外物。我心中什么东西都有了,不需要向外去要回应。

中国人都爱面子,但是面子这个词已经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面子就是外表的东西,外表的东西都是虚的,虚的东西都是靠不住的。我们要面子是为了维系我们的全能自恋感,我们要用我们的所有资源去支撑自己的这种全能感。因为我们的内在的自我很虚,很脆弱。()所以我们必须要靠着外部的反馈去维持自己很好的假象。那样的我们看起来很完美,很全能。但毕竟那不是真实的自己,一旦外界的反馈消失或者负面。脆弱的自我将会分崩离析,支离破碎。

真正的有效办法是屏蔽那些外在的东西,用自己的注意力感知内心的渴望。通过自己内心的声音去滋养自己。形成真正的自信力,而不是靠着外物得来的“他信力”

或许我们对自己有千般不情愿,万般不满意。但是我们还是要试着去把最真实的自己展现 出来。我们要意识到那才是真正的自己,独一无二。《 巨婴国》中,我对一句话印象深刻:我们要更好的做自己,而不是做更好的自己。

巨婴国读后感

(二)中国人的里子

爆竹是用来驱魔避邪的,这个春节烟花爆竹被禁放了。清静的节日里,武志红的《巨婴国》倒是像爆竹一样,振聋发聩,给人不一般的震撼和冲击。

说是冲击,也是期盼已久的了。此前在武志红的微信公众号上已了解了他的一些文章和风格,罗胖也有一期节目里推荐介绍过这本书,隐隐觉得这本书将要展开的对中国人的剖析与自己已有的认识是契合的,所以很是期待。该书对中国人的剖析是到位的,并有更大的延伸解读空间和张力,估计会有更好的后续作品来进一步解毒中国人的人性和陋习。

一直以来,有一种很奇怪的感受:身为中国人,却很难理解自己和自己所在的社会,很难感受到所谓文化传统的好;反倒是西方的个人主义、民主自由等概念很好理解,也有着深刻丰富的理性内涵可以探索,有着深切细腻的感性体认可以言说;但自己的传统实在是没有感觉。也因此一直有一个怀疑:传统的好,是我没有学到呢,还是她原本就不存在自己当然就找不到,体会不到了呢?《巨人国》加深了我的怀疑。“中国传统文化”这件穿了几千年的“皇帝的新装”,到底何时才能在心里脱下,何时才能直面自己裸奔了几千年的镜像呢?也许巨婴国是个开始。

需要直面的是:个人而言,为什么特别看重“面子”,就群体而言为什么非要强调“集体主义”(集体主义的核心和基本单位是家庭),就国家层面而言为什么总是“外儒内法”的那一套把戏呢?

在传统里,个人是不存在的,是没有里子的,面子是外人他人赋予的存在感,所以只能以面子示人了。按照武志红的说法,传统中国人小时候的母婴关系很差,无法形成真自我,所以通过面子来维持假自我;而家庭这一集体的主义的维护,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个人无法存活。现阶段,不结婚的单身男女还是很难获得社会的理解和认同的,会被认为是不完整的。因为里子的破碎,必须千人一面,用共生的方式,追求和他人的融合,以此将个体镶嵌进一个集体性的自我中。集体主义社会满足的,其实就是大家长一个人的巨婴式的全能自恋,而每个人的动机和动力也是来自于成为某一个集体的代言人,即外在权力体系中的皇帝或是内在家庭中的大母神。因此,儒家可以让集体中的下层自己阉割了自己,有出头鸟的再用法家那一套予以压制。

武志红对此有一通俗的概括,“中国式军师和帝王就是如此。中国历史,都是一个为所欲为的大流氓式的巨婴,加一个无欲的军师,联手创造的。经典如刘邦和张良、朱元璋和刘伯温等”。贤妻良母和霸道丈夫,强势母亲和宝宝男,野蛮女友,完美秘书与领导的关系中也都能看到;传统故事中的经典形象也多是如此:许仙与白娘子、唐僧与孙悟空、聊斋爱情故事等。

爆竹声声代表的是一种热闹,一个面子;现在的人们想静静了,也算是在拾缀拾缀自己的一些里子了。《巨婴国》这声爆竹不知能否驱走千年的心魔!

巨婴国读后感

(三)王学勇

各位亲爱的书友,我们开始今晚的分享,每天晚上读书一本书,我基本上用半个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有很少的情况,即使我用速读的技巧,也很艰难的把这本书读完,因为对书中的每一页,我几乎都要被触动,而这样的触动使我的速读速度非常慢。

今天实际上是一个艰难的分享,因为内容太过丰富和浩瀚。这本书这几天成为朋友圈里面被广泛传播的一本书,是因为逻辑思维罗振宇的一期节目讲到了巨婴国,这本书的作者武志红老师是国内著名的心理咨询是,被称之为“中国最接地气的心理学家之”,《巨婴国》是吴老师自大学到目前为止,在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研究成果。

这本书的副标题“国内心理学家系统透视中国国民性”,一个民族和一个区域的人去后看自己的国民性,或某个区域的心理结构的时候,我们在过去曾经看过很多本书,比如像鲁迅讲的带血的馒头,胡适写的《中国人》等,但是这本太贴近我们生活的现实,以一个我们这些的一个民族,或者我们这样的一个区域的人的内在的心理结构。当然在这本书中,实际上不光是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基本没有国家能够超越3岁。所谓巨婴国指的是我们在身体上已经成为承认,但我们的心理还没有超过1岁,作者讲我们还没有超过6个月。这就是巨婴国。

巨婴指的是一个个体在身体上已经发育成成年人,而在精神上还保留着婴儿的思想、情绪、思维。包括自我的意识狭隘,无法预知自己的言行对他人可能造成什么影响。使自己成为他人或者机构的一部分,丧失或出卖个人良知底线,在人际和社会层次,为了操纵而操作,无法赋予该爱和享受爱。

比如说我们身边很多很多的逼婚,比如夫妻关系,书中举了很多的例子,我们以大部分人都理解的电影开始。《卧虎藏龙》,一开始李慕白对俞秀莲说他去闭关,到了极寂静时进入了空,被光笼罩着,这似乎貌似到得到了,但李慕白说他感受到是无边无际无法承受的的记念,然后,他决定下山追求真爱的,就是俞秀莲。但是,因为俞秀莲名义上的丈夫是李慕白的朋友,而且当时是为了救李慕白而死,所以,俞秀莲并未和李慕白的朋友成亲。

当李慕白中毒将死的时候,俞秀莲对李慕白说,别动气,用这口气解脱得到,元气永恒,但如果李慕白如果真的要去修这样的基因的时候,可能一开始的时候就可以了,但他不要这样可怕的空寂,可他想要的就是俞秀莲,他说,我已经浪费了这一生我已经深爱着你,我不要得到你,我宁愿跟随你成为你的孤魂。

这两个细节就是李安对中国文化的一个深刻捕捉。所谓,开幕般的寂静常常也是感情和心的记念。

大多数人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爱人,就像大部分人没有找到工作的爱好一样,永远尝不到干着自己珍爱的人或事那种永不消失的激情,只不过中国文化认可平淡是真。

作者说,他所认识的一个心理学家说,卧虎藏龙开播以后,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问他,这个电影在播什么呢?他说就是超我、本我、自我。本我既有破坏性,但活得爽快。不久以后,老先生给他发了一份婚姻请柬,这位老先生就是杨振宁。

作者讲的《巨婴国》的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来自于精神分析,所谓的超我、本我和自我在他所分析的中国人的巨婴心理结构中都是指什么呢?甚至武断的说都在找骂,这就是中国文化。

他说,在中国的人格结构里面,叫做"全能自恋的决定静止性的超我、自我,为什么这一本书我不能很好的速读,是因为讲了太多的东西让我自己感同身受。

我们实际上都是巨婴,比如我们看到在中国的经典的中国画里,主角总像是抽调了脊梁骨的人,你很难在中国画中找到一个昂然挺立的身体。这本书的结构来自于人格结构理论,人为本我、自我、超我,所谓全能自恋的本我指的是神,世界应该按照我的意愿运转。这个世界应该完全是我的世界,我的哭就会有人来理我。也就是说,只要我发出一个指令,这个世界就会按照我的意愿运转。这只不是过人成长的一个初期阶段。

第二,决定静止性超我,也就是说,你的一切自我行为都是不对的。我们看到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太多来自于经济,就是你不可以做什么。

我们是否可以觉察到这两个是完全冲突的,一个是全能的自恋世界要按我的意愿运转,一个是你的很多自发行为这个环境都不允许去做,两者冲突太强了。以至于作为协调者的自我无法协调。所以,整个人变得软塌。

中国式好人,我也在反思我自己,我不能拒绝很多事情,实际上我内心中有纠结的要求,实际上,中国式好人来自于两者冲突的矛盾。

既然我们说中国的身体结构处在巨婴期,或者处在婴儿期,因为在婴儿的连6个月里面,婴儿和母亲实际上是一体的。他认为,我和世界合为一体,万物就是我,我就是万物,我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为什么我们在身边里面有大量的极其主义,我们总是会问别人你是哪一个单位,仿佛你不在某个单位就会让世界抛弃一样。

注意,在心理学上,是一种混沌位分化的状态,是把自己和这个外部的世界完全构成一个共同体。就像我们现在的很多人在怀念过去的某个时刻一样,因为那个时候,我们的精神状态是可以被人照顾的,是一个集体划一的时代,但各位,你真的觉得那是一个成长成熟的状态吗?大家必须在一个统一思想里面,这是关键,就像企业要做企业文化一样。

独立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极其压制个人独立,如果你想出妖蛾子,估计这个集体都会被你打死。我们都认为,他脱离了集体,脱离了国家。很多时候,集体在压制个人独立,而另一方面,好象个人也会认为,如果离开集体以后,整个的生活全部破碎,而共生状态就是没有界线,我们会发信,很多时候,我们的关系是没有界线的,如果以此为界线,就会生分了,所以必须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

这样的巨婴心理之下,共生心理就促进了集体主义,集体主义就促进了中国好人,中国好人则是为了掩盖一个真相,婴儿都想成为为所欲为的龙,所以,婴儿和巨婴是的全能的自恋。包括四部分:第一,我是全能的神,世界必须按照我的意愿运转。第二,自愿和暴露如果意愿被拒绝,那个神就会变成我,而生出摧毁欲。第三,彻底无助,如果暴怒不能够表达的话,就会攻击自身,让自己不能动弹。第四,被害妄想,我所有的不顺,外界有一个魔鬼害的。

很多人的极端心理,我们随着物质的发展,我们这个社会越来越的人去追求权力、物质的需求。实际上,这样的一种追求是防御的反应,是婴儿期没有满足的最简单的愿望转化而来。一个愿望是抱抱我,一个愿望是看看我。

这本书特别值得大家读,我觉得每一章节都值得我们思考,确实这本书至少我认为对我的生活有如此密切的联系。

我们是巨婴,难道是没有救了吗?不是这样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正确的接受它,我们如何成为一条龙,从一个巨婴到成为一个人,有两点:真实和常态。

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在我们周边的环境中,已经很少真实和常态呢?如果没有真实和常态,我们就只有两个生存状态,那是一个神,或者是一个无恶不赦的坏蛋,我们称之为魔。身边的每一个人,他是一个神,还是一个魔,还是一个人呢?推荐每一位朋友来看这本书,让每一页的案例,每一页的分析去对照我们自己,让我们自己真的活出自由的、解放的、丰富的人生,祝福大家!

巨婴国读后感 篇2

---在眼前。所以自己是全能的神,是这个世界的中心。世界只有自己。

2.肛欲期:在这个阶段一般是婴儿出生6个月到3岁的阶段,快感的中心发生了转移,主要集中在肛门周围。这个时期的心理特征主要是能够理解并且接纳有别人的存在。此时已经有了我和你的概念。但是还没有形成”他”。也就是说在他们的心中已经可以理解到世界上还有其他存在,自己不是世界的唯一。但是此时他们还是和妈妈有共生感,我就是你,你就是我。但同时又能把别人和妈妈区分开。把他们划分为”你们”。3.俄狄浦斯期: 在这一阶段一般是3岁之后,快感中心再次发生转移,主要集中在性器官上。在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仇父恋母情节。开始能意识到异性的吸引,并且对同性的竞争者有着仇视心理。到了这一阶段,心理发育基本成熟。这个时候开始有了”他” 这个概念,自我诞生。在心中开始走向独立,---

但是那在我们潜意识看来,我就是神。你敢对神不尊敬,那我就要灭了你。好,我灭不了你。我就灭了我自己。这就是我那时的心理活动。

巨婴的主要表现就是全能自恋,我是神,你们都要听我的。要不然都去死。他们不会容忍自己有一点失控,因为这样会破坏自己的感觉。那种全能神的感觉。

巨婴在我们人际关系中也很普遍,要么你听我的,要么我灭了你。所以巨婴们不会容忍有任何反对的声音,这就是对我全能感的自我的挑战。一旦你挑战成功了,我就崩溃了。所以在才会出现皇帝这个全能神般的产物,这就是巨婴们的集体幻想。我是皇帝,是全能的神。所有忤逆我的人都要死。

我是一个巨婴,在自己的生活中,经常会因为一件很小的失控事件而产生一种毁灭一切的感觉。比如在读书时考试成绩不理想,在和别人社交的时候别人没有按照自己的心意去行动。被老板---我感觉被打破时就会化而为魔。但是在神魔之间还有”人”的存在,“人” 可以更加客观的对待整个世界,他们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把自己和别人的界限严格的划出来。所有人都不可以越过这条线。这就是心理发育成熟的体现。但是”人” 往往很孤立。因为周围都是巨婴,巨婴要的就是你服从他,而阉割自己。

看看那些美国大片,我们之所以觉得精彩。那是因为主角们都是一个真实的”人” 敢于直面自己的内心,敢于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而不是父母的或其他人的,敢于面对一切。他们也会有恐惧,但是绝对不会被恐惧所驱使。他们可以直面恐惧而不是逃避。因为最大的恐惧就是恐惧本身。

鲁迅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描绘的就是脱离了神或者魔而成为了”人”的境地吧。

但是我们整个社会其实施行的就是---维系我们的全能自恋感,我们要用我们的所有资源去支撑自己的这种全能感。因为我们的内在的自我很虚,很脆弱。所以我们必须要靠着外部的反馈去维持自己很好的假象。那样的我们看起来很完美,很全能。但毕竟那不是真实的自己,一旦外界的反馈消失或者负面。脆弱的自我将会分崩离析,支离破碎。

真正的有效办法是屏蔽那些外在的东西,用自己的注意力感知内心的渴望。通过自己内心的声音去滋养自己。形成真正的自信力,而不是靠着外物得来的”他信力”

或许我们对自己有千般不情愿,万般不满意。但是我们还是要试着去把最真实的自己展现 出来。我们要意识到那才是真正的自己,独一无二。《 巨婴国》中,我对一句话印象深刻:我们要更好的做自己,而不是做更好的自己。

巨婴国读后感(二)

中国人的里子---的好,是我没有学到呢,还是她原本就不存在自己当然就找不到,体会不到了呢?《巨人国》加深了我的怀疑。”中国传统文化”这件穿了几千年的”皇帝的新装”,到底何时才能在心里脱下,何时才能直面自己裸奔了几千年的镜像呢?也许巨婴国是个开始。

需要直面的是:个人而言,为什么特别看重”面子”,就群体而言为什么非要强调”集体主义”(集体主义的核心和基本单位是家庭),就国家层面而言为什么总是”外儒内法”的那一套把戏呢?

在传统里,个人是不存在的,是没有里子的,面子是外人他人赋予的存在感,所以只能以面子示人了。按照武志红的说法,传统中国人小时候的母婴关系很差,无法形成真自我,所以通过面子来维持假自我;而家庭这一集体的主义的维护,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个人无法存活。现阶段,不结婚的单身男女还是很难获得社会的理解和认同的,会被认为是不完整的。因为里子的---拾缀拾缀自己的一些里子了。《巨婴国》这声爆竹不知能否驱走千年的心魔!

巨婴国读后感(三)

王学勇

各位亲爱的书友,我们开始今晚的分享,每天晚上读书一本书,我基本上用半个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有很少的情况,即使我用速读的技巧,也很艰难的把这本书读完,因为对书中的每一页,我几乎都要被触动,而这样的触动使我的速读速度非常慢。

今天实际上是一个艰难的分享,因为内容太过丰富和浩瀚。这本书这几天成为朋友圈里面被广泛传播的一本书,是因为逻辑思维罗振宇的一期节目讲到了巨婴国,这本书的作者武志红老师是国内著名的心理咨询是,被称之为”中国最接地气的心理学家之”,《巨婴国》是吴老师自大学到目前为止,在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研究成果。

这本书的副标题”国内心理学家系统透视中国国民性”,一个民族和一个区---比如夫妻关系,书中举了很多的例子,我们以大部分人都理解的电影开始。《卧虎藏龙》,一开始李慕白对俞秀莲说他去闭关,到了极寂静时进入了空,被光笼罩着,这似乎貌似到得到了,但李慕白说他感受到是无边无际无法承受的的记念,然后,他决定下山追求真爱的,就是俞秀莲。但是,因为俞秀莲名义上的丈夫是李慕白的朋友,而且当时是为了救李慕白而死,所以,俞秀莲并未和李慕白的朋友成亲。

当李慕白中毒将死的时候,俞秀莲对李慕白说,别动气,用这口气解脱得到,元气永恒,但如果李慕白如果真的要去修这样的基因的时候,可能一开始的时候就可以了,但他不要这样可怕的空寂,可他想要的就是俞秀莲,他说,我已经浪费了这一生我已经深爱着你,我不要得到你,我宁愿跟随你成为你的孤魂。

这两个细节就是李安对中国文化的一个深刻捕捉。所谓,开幕般的寂静常---受。

我们实际上都是巨婴,比如我们看到在中国的经典的中国画里,主角总像是抽调了脊梁骨的人,你很难在中国画中找到一个昂然挺立的身体。这本书的结构来自于人格结构理论,人为本我、自我、超我,所谓全能自恋的本我指的是神,世界应该按照我的意愿运转。这个世界应该完全是我的世界,我的哭就会有人来理我。也就是说,只要我发出一个指令,这个世界就会按照我的意愿运转。这只不是过人成长的一个初期阶段。

第二,决定静止性超我,也就是说,你的一切自我行为都是不对的。我们看到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太多来自于经济,就是你不可以做什么。

我们是否可以觉察到这两个是完全冲突的,一个是全能的自恋世界要按我的意愿运转,一个是你的很多自发行为这个环境都不允许去做,两者冲突太强了。以至于作为协调者的自我无法协调。---面,这是关键,就像企业要做企业文化一样。

独立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极其压制个人独立,如果你想出妖蛾子,估计这个集体都会被你打死。我们都认为,他脱离了集体,脱离了国家。很多时候,集体在压制个人独立,而另一方面,好象个人也会认为,如果离开集体以后,整个的生活全部破碎,而共生状态就是没有界线,我们会发信,很多时候,我们的关系是没有界线的,如果以此为界线,就会生分了,所以必须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

这样的巨婴心理之下,共生心理就促进了集体主义,集体主义就促进了中国好人,中国好人则是为了掩盖一个真相,婴儿都想成为为所欲为的龙,所以,婴儿和巨婴是的全能的自恋。包括四部分:第一,我是全能的神,世界必须按照我的意愿运转。第二,自愿和暴露如果意愿被拒绝,那个神就会变成我,而生出摧毁欲。第三,彻底无助,如果暴---不赦的坏蛋,我们称之为魔。身边的每一个人,他是一个神,还是一个魔,还是一个人呢?推荐每一位朋友来看这本书,让每一页的案例,每一页的分析去对照我们自己,让我们自己真的活出自由的、解放的、丰富的人生,祝福大家!

婴宁观后感 篇3

公事管1001 2401100115 李佩洁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婴宁》读后感

读完婴宁,有很多的感慨:更多的也许是无奈吧,既喜欢那种自然纯真的天然本性,又不能批评婴宁的转变,因为要想适应社会化的生存就不得不改变原始的性情,这种转变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文章的主人公—婴宁,那个荣华绝代的女子,曾是天真烂漫,不识愁滋味的可爱女孩,脸上始终是那明亮的笑容。她单纯、善良,对任何人都不吝啬那爽朗的笑容,同时她不谙世事也不通人情世故,不懂得害羞不知道男女之事不能在人前谈论。她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那是一个充满的欢乐的国度,没有纷争没有黑暗没有勾心斗角也不需要揣度别人的意思。那是一个我们都渴望但却无法到达的地方。她的转变可以说是从养育她的鬼母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安排好一切把她托付给王子服并进入尘世的时候开始的。嫁入王家,开始她做为平凡人类的生活,在与家人邻居的相处中,她始终真诚以待,她的笑容带给人们无限欢乐。但是在这之中,她也学到了许多,懂得夫妻之事比人,早晚省问长辈,操一手精巧绝伦的女工,与邻居和睦相处。但这笑却也给他带来麻烦,她惩罚邻家子事情闹大,被婆母责怪,了解其中的利害关系后,她发誓不再笑,从此舍弃了那迷人的笑容,不过这件事也让她学会了信任自己的丈夫与婆母,更加感激鬼母的养育之恩。她一步一步的变得理智成熟,而我却不知是该为之感到欣慰还是悲伤。

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以前天真烂漫的婴宁,但我也知道那样的人无法在这个社会走的长远。也许我该欣慰的,因为生存最大,不能满足最基本的需求又如何谈更多的需求呢。《红楼梦》里有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长在这个世界,生存在这个社会,要想得到一些东西势必是要先放弃一些东西的,有舍才有得。而且人生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

下面来就拿林黛玉和薛宝钗来说吧,喜欢她们的各大有人在。喜欢林黛玉的喜欢的就是她的天真单纯,不世俗不功利,容易满足,她在乎的只是一颗真诚的心。喜欢薛宝钗是因为她的八面玲珑,精灵聪慧,她深谙人情世故,有着很强的世俗生存智慧,处处讲究周全,能识大体,积极进取。可是也有很多的人批评薛宝钗,说她功利说她太懂得算计,心思太多。可是我想问这些批评薛宝钗的人,你们在生活中难道就没做过类似的事,为了生存为了得到更多,谁不是尽力周旋,谁不曾学习那些曾经不屑一顾但却在后来花时间花精力去努力。在社会上没有一定的社交技能,不懂得在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该做的什么事是没法生存的。要想与周围的朋友搞好关系就不能只考虑自己,要学会为他人着想,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忍让。而薛宝钗只是在做这些我们都会做的事情而已,而且做的比一般人都要好。

社会在不停的发展,科学技术也日新月异,信息时代注定是一个需要不断交流的时代,我们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需要与这样那样的人接触和交流,不懂得人情世故怎么可以呢。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学会与人相处都是十分重要的。有的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表现出来并且还要与他搞好关系只因为他可以对我们的事业有帮助或者可以帮我们解决一些难题。也许你不喜欢走后门不喜欢送礼这种行为,可是你却不能否定有的时候不管你 努力也抵不上有关系来的好用。这就是社会,就算不喜欢也无法改变。

我喜欢自然和纯净不掺世俗的真性情,也为人类在成长中失去这些宝贵的东西感到遗憾。但我还是得肯定这种转变的,因为我们需要成熟理智来面对生活迎接未来。我只希望在我们小的时候在我们还可以不用面对如此多抉择的时候,能够保持一颗单纯的心。篇2:婴宁读后感

赏析《婴宁》

《婴宁》一篇选自《聊斋志异》卷三。

《聊斋志异》又称《鬼狐传》,为清代蒲松龄所做的短篇小说集。“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称。在《三借庐笔谈》中这样描述他的创作历程:他清晨在路边摆上茶摊,泡好苦茶,见行人经过,一定要强留下他们喝茶,并请他们讲一个故事。遇到奇谈异闻,就回去粉饰润色,这样二十寒暑,才写成了《聊斋》一书。而蒲松龄一生落魄,科举频频失意,72岁才被补为贡生。这对他个人而言不是一件幸事,但对底层人民生活的耳闻目睹却奠定了《聊斋》批判封建制度的基调,铸就了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聊斋》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为蒲松龄故居题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而老舍也评价《聊斋》称“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如果把《聊斋》比作文言小说的桂冠,那《婴宁》则是其上的一个璀璨明珠。她敢爱敢恨,亦憨亦黠,她是对封建礼教的颠覆,她的一颦一笑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纵观古典小说,从未有一篇能把一个少女的笑写的这么美,《婴宁》全文四千余字,涉及到笑的有四十多处,含笑、隐笑、嗤笑、复笑、狂笑、微笑、憨笑、忍笑、纵笑、浓笑,她笑的摇曳多姿,笑的美不胜收。她的笑无拘无束,感染着身边的人,洗涤着周围的一切。她用银铃般的笑声打破了世俗的条条框框,笑着封建时代的女性不会笑、不能笑、不敢笑的一切。蒲松龄的高明之处也是在此,他并未花费笔墨在描写女子姣好的面容和优美的身段上,而是从笑写起,好似一滴浓墨落在宣纸上,把一切都晕染开来,少女的容貌在她的阵阵笑声跃然眼前,一个恣情肆意、天真烂漫的奇女子,就这样打动了我们。爱花是婴宁的另一个鲜明特征,她在哪里,哪里就是花的世界。“遗花地上”、“拈梅花遥望谷底丛花乱树”、“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执杏花一朵,含笑拈花而入”、“窗外海棠枝朵,细草铺毡,杨花糁径、有草舍三楹,花木四合其所”。婴宁为人与狐所生,由鬼母抚育长大,玩伴也仅狐女小荣一人,也许在她成长过程中,正是有了繁花相伴,才不会过于孤单,而变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这个天真娇憨的少女。婴宁爱花爱笑,似憨似痴,但这只是她呈现给我们的一面。在婴宁的憨笑下,藏着是一个玲珑剔透的心灵,她满是笑意地眼波流转,别人不容易看到的其中偶

尔闪过的黠慧光芒。王子服向她示爱时,她的回答是“我不惯与生人睡”,而老妪问起时,婴宁更是说“大哥欲我共寝”,让王子服窘迫不已。这两句话似是呆痴之言,只是老妪聋聩不闻,而听到这话的也只有王子服一人罢了。王子服在面红耳赤低头不语的时候,一定没有看到婴宁此时得意的笑容。而婴宁爱花也是隐隐有语的。上元节遗梅花于地上,再见王子服又执杏花一朵,明伦这样评价道:“前拈梅,此执杏。梅者,媒也。杏者,幸也。梅所以遗地上,笑而去;幸则唯含笑而入矣。”这是婴宁有意而为之,而婴宁作为人狐之女,恐不为王子服和世俗所接受,她拈花背后的花语是如此幽微难言。

婴宁一直都在肆意大笑,而她后来的不笑和哽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婴宁复杂的性格。在惩治了西邻之子险些对簿公堂之后,她的性格和现实的矛盾如此尖锐的对峙了。鲁迅评价婴宁“出于幻域,顿入人间”。婴宁生于幽谷,不审三从,不知四德,无视长幼之序,不用进退之仪,而今理想却终被现实代替,婴宁落入凡间的同时,也让我们深深的惋惜。而婴宁的哭更是打动人心。终日大笑的人绝不处在正常的生存状态之中,而婴宁卸下了笑的面纱后,我们才能看到她内心的苦楚和悲凉。在好似全无心肝的孜孜憨笑下,正是她那富有人情味的内心世界。《聊斋》结尾往往会有异史氏的评语,而蒲松龄在此亲昵的称作“我婴宁”,是《聊斋》全篇中从未有过的。蒲松龄满怀怜爱的塑造了自己理想中如此出尘的女性形象,最终却将她残酷的打入人间,这是对现实一种多么声嘶力竭的痛斥。而他最终给予了婴宁一个“见人辄笑,大有母风”的儿子,亦是自己的一种安慰和寄托吧。篇3:读聊斋志异之婴宁有感

读聊斋志异之婴宁有感 《聊斋志异》是一部思想艺术都具有独特风貌的文言文著作,是我国志怪传奇小说中的代表。它塑造了一批性格各异,生动可爱的女妖形象,无不栩栩如生。它把神话幻想与各种各样的人与人生紧密而巧妙地结合起来,以幻异的形象结构刺贪刺虐,讽喻现实,美化爱情和种种人情。其中,《婴宁》就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婴宁》写的是狐女婴宁与王子服真诚相爱,并终于结成美满婚姻的动人故事。表达了封建社会中青年人追求坚贞,纯洁爱情的美好向往,也揭露和鞭挞了封建制度对人性的压迫。对婴宁的形象,作者更倾注了极大的热情,称其为“我婴宁“,成功的人物形象的刻画,确立了《婴宁》在《聊斋志异》中的艺术代表地位。

婴宁,是狐妖与人所生之女,从一出生就生活在封建社会之外,不受各种封建礼教的渲染。婴宁之美,纯洁如玉,真实如璞。

婴宁生活在一个世外桃源般与世隔绝的山林里。那里“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里落。下入村,见舍宇无多,皆茅屋,而意甚修雅。北向一家,门前皆细柳,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磔其中。”在这么优美诗意的环境下,婴宁在这里成长,不受任何约束,也养成了她不拘无束,天真无邪的性格。婴宁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便是与鲜花相伴。她的少女时所居住的山村,处处是花,到王子服家之后,爱花成癖,甚至不惜当掉金钗四处购置良种,在房前屋后都种满了花。其意义在于以大自然中美丽的鲜花来象征婴宁的的美丽和纯洁,以花衬人,以人比花,将婴宁花一样的容貌和内心表现的淋漓尽致。

婴宁笑容可掬地出场,与王子服二次相见时,人未到而“户外嗤嗤,笑不可遏”;入内则“尤掩其口,笑不可遏”;受母斥责仍“忍笑而立”,转眼间又笑得“不可仰视”;甚至于无所顾忌地与向自己求婚的王子服在树林中嬉笑,并在树头“狂笑欲望”。此时,婴宁的笑,尽显出她的天真烂漫,憨态可掬。

婴宁随王子服回家后,见到婆母“犹浓笑不顾”,“才一展拜,翻然遽入,放声大笑”。举行婚礼时,则“笑极不能俯仰”。此时婴宁的笑,表现了一种似乎全然不同人情世故程度的娇憨,似乎一切封建礼教对女性的禁锢在婴宁身上都失去了作用。在我看来,婴宁这时候的笑,虽不乏其好奇、天真的成份,但它更多地是对约定俗成的礼教的无视,甚或是一种嘲弄。

然而,当她以恶作剧的方式惩罚了好色之徒“西人子”之后,在母亲的叱声厉责中,婴宁发誓再也不笑了。恶作剧的描写表现了婴宁 “狡黠”的一面,揭示了婴宁性格的复杂性。她看似随和,其实极有主见;看似“全无心肝”,其实极有城府;看似放荡不羁,其实极为贞静。但是由恶作剧引起了官司,婴宁慑于封建礼法,出于家庭名誉的考虑,“由是竟不复笑”。这才是最耐人寻味的。笑,是婴宁唯一的资本。当这一基本的权利被残忍的扼杀之后,不得不令人感到痛惜。我认为,婴宁的矢不复笑是对封建思想的一种无声反抗。但是,婴宁自此还是成为了一个真正社会上的人,不再是单纯的大自然的孩子,神奇归于平淡,浪漫无羁的婴宁已不复存在。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作品的批判力量,封建礼法竟迫使了一个人天性的改变,它的震慑力量如此巨大,足见其残酷性。

从《婴宁》篇可以看出:婴宁是在蒲松龄笔下描写出来的一种理想人生状态,婴宁的性格是一种不受任何约束、完全自然的人的存在状态,而这正是作者渴望的,同时也是当时的社会所无法容忍、竭力要扼杀的。列宁曾说过“文学表现什么,就是社会上在呼唤什么”。处在封建专制集权压抑下的人们的心灵已经被扭曲,他们天性在这种压制中不断生出许多腐朽丑恶的东西,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是不会容忍自己对这种丑恶保持沉默的,这也正是蒲松龄写《婴宁》篇的用意所在,即对理想生存状态下美好人性回归的呼唤,同时反衬现实世界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不仅《婴宁》篇如此,整个《聊斋志异》体现的正是蒲松龄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思索和对理想生存状态的追求篇4:《婴宁》读后感

婴宁》是《聊斋》中的一颗明珠。婴宁是蒲松龄着意渲染的宁馨儿。仿佛笑神似地,以欢乐的笑声对待惨淡的人世,以咤咤叱叱应付世俗的纷纭。蒲松龄不仅写出了她的天真娇憨、“狂而不损其媚”的性格,而且着力描出了那山中“笑矣乎”生活的环境。她诞生在比桃花源“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还要美艳的园圃之中。园外“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园内“细草铺毡、杨花糁径”。她真有点像得山水灵秀之气的精灵。这不仅是对于美的颂歌,也当然地是对于“子夜荧荧”浓黑悲凉社会的否定。然而,出人意外的是这个可爱的婴宁,却干下了一件令人发指的“缺德事”。仿佛《红楼梦》里心狠手辣的王熙凤毒设相思局害死贾瑞般,将一位羡慕她美艳的邻人诱骗置之于死地。现 代许多评论者因此说,这是蒲松龄一大败笔,破坏了婴宁的美(见黄秋耘《读婴宁》)。其实未必如此。婴宁是蒲松龄理想中人物,但不是我们理想中的人物。她“出于幻域,顿入人间”(鲁迅评《聊斋》语),是当时生活的反映。生活中的活人,艺术反映中真实的艺术典型,即使在现代,也都没有十全十美的存在;正相反,《红楼梦》脂评说得好:“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婴宁的形象,蒲松龄自指有两特点,一是“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二是“墙下恶作剧,其黠孰甚焉”。既天真又狡猾,是蒲松龄对婴宁的认识、对婴宁的设计。狡黠是婴宁的陋处,也正是婴宁的真处和美处。婴宁一方面出生于幽谷,受育于鬼狐,不审三从,不知四德,无视长幼之序,不用进退之仪,用笑声蔑视一切,用笑声动摇一切;一方面嫁入人间,依从文士,既畏狱之酷,又恪守男女大防的封建道德,轻施颦笑,严惩意淫。她是无法跳出当时社会环境的,既有所突破又无法脱离的真正的美人。人狐交配而生的婴宁如此,完狐所生的小翠(《小翠》)也如此。小翠几乎与婴宁一样美貌绝伦、天真绝俗,然而不是也毫无怨言地听凭母亲之命送给了一个连人事也不知的痴儿么?这难道不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封建糟粕?蒲松龄只能根据生活,根据生活给予的理想来塑造人物。他的杰出才能正表现在婴宁的复杂性上。婴宁形象的复杂性正是作家忠实于生活的创作方法的胜利。说婴宁的“缺陷”应去除,不但是求全之毁,更是脱离历史实际的要求。

婴宁除这件“缺德事”外,更有一次值得注意的悲啼——哭求丈夫为母迁葬的。这悲啼是我们了解婴宁性格复杂的原因,认识婴宁天真狡黠之间关系的钥匙。我们容易被婴宁的笑声所迷惑,但她其实不仅是个天真娇憨的姑娘,只把生活看成是欢乐,更是深沉早熟的姑娘。笑是她试探人生、应付生活、取得胜利的手段。她自己解释由笑转为零涕时说: 曩以相从日浅,言之恐致骇怪。今日察姑及郎,皆过爱无有异心。直告恐无妨乎?妾本狐产。母临去,以妾托鬼母,相依十余年始有今日。妾又无兄弟,所恃者惟君。老母岑寂山阿,无人怜合厝之。九泉辄为悼恨。君倘不惜烦费,使地下人消此怨恫,庶养女者不忍溺弃。

她对至亲又兼阿婆的老人,甚至对同床共枕的情人尚如此不肯轻易袒露,尚必待仔细审查后方倾诉内心的愿望,婴宁的心灵是何等的深沉,何等的细致,又何等的善于控制啊!蒲松龄说:“至凄恋鬼母,反笑为哭,我婴宁殆隐于笑者矣。”婴宁是位岁月雕成的“笑面人”。她独居幽谷,披萝带荔,仍然拂不去社会中尔虞我诈的尘埃,不得不罩上“笑”的面纱。这可见社会摧残人性的力量是多么无孔不入,多么强大。这正是其性格产生的社会根源,婴宁天真狡黠的出发点。尽管封建社会有如此强大的力量,但是婴宁以一介弱女仍然获得了胜利,这当然是由于蒲松龄热爱她的原故。蒲松龄为什么偏爱她,赋予她最长的篇幅?是由于她不仅是位天真可爱的少女,更是一位美女,更是一位想能以女代男完成母愿的奇女子。婴宁对丈 夫的哽咽陈词实际上是哈姆雷特式震撼人心的内心独白。前人久已指出一部《聊斋》可以概括为“惩恶扬善”四个字,然而《聊斋》中惩恶更是为了扬善。一部《聊斋》中的善最主要的正是“孝”。孝是贯串于《聊斋》始终的,是至高无上的。婴宁身为狐仙之女,却生受父母的遗弃,长承山村雨露,完全是底层农民的凄苦无靠生涯。鬼母收留,正是相濡以沫的农民同情心的表现。她正是为了使鬼母能有所依栖才远出踏青,才破愁为笑,才在姨兄王子服前明骂似贼、暗送秋波;引来了王子服后又故作痴呆,不解共寝,甚至似知非知,似痴非痴地说出:“背他人何得背老母”,以暗示老母在她心中的地位。正是这一点孝情,成为婴宁一切言行的指南。但是应指出,婴宁生于幽谷,实是农民的儿女,她的报恩孝道不是封建士大夫所提倡的“忠孝不能两全”忠高于孝的孝道,而是农民的“养儿防老”理想的孝道。农民身处穷僻尤其重视劳动,非只为继承香烟重视男子;婴宁想以弱女代男的理想正是当时农民,特别是劳动妇女理想的体现,也正是对当时农村中迫于生计溺弃女婴的批判。这是婴宁形象的光辉所在,也正是《婴宁》这颗明珠的夺目之处。

如清风拂过山野,如泉水叮咚跃过小溪,婴宁之美纯洁如玉,真实如璞,又如自然中被晶莹露珠滋润得青翠欲滴的“笑矣乎”草。她的生活环境是美丽的、自然的:“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里落。下山入村,见舍宇无多,皆茅屋,而意甚修雅。北向一家,门前皆细柳,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磔其中。”这诗意的世外仙地,何等恬寂静谧。在这个无拘无束的大自然中,她的天性得到了自由的发展。她是大自然的女儿,也是大自然的化身。

真纯自然的婴宁是花的化身。她在花中摇曳,秀美如花,纯洁如花。她是自然的象征。她拈花微笑,得天然神韵。婴宁的美在笑中摇曳,在花中闪现,她的美与笑、花同在。花、笑、婴宁三位一体,融铸成生机盎然、青春勃发的生命之境。花儿灿烂,笑声爽朗,婴宁则是这至美之女神。花的灵秀、笑的生机、少女的青春,相互生发,相互映照,在婴宁、花、笑的蒙太奇变幻中,我们所有的联想都被激发出来。

婴宁不仅清丽、自然、纯洁、真实,与她的生活环境溶为一体,她的行为更是自由不羁,率性而至。篇5:读聊斋志异婴宁有感

笑仙之笑与悲

阅完诸篇,独喜婴宁。聊斋先生亦难得道出“我婴宁”三字,显见其倾心。且婴宁虽一女子,倒似有魏晋风度,阮籍嵇康之风,颇得我心,更何况此奇女子乃蒲留仙释道儒三流之倾注。

婴宁之形象首先即是“拈花一笑”,不禁让人想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婴宁在上元佳节“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 这拈花一笑,道出了婴宁的超凡脱俗,也传达出了佛祖所传的那种纯净无染,无拘无束,超脱一切,详和宁静,安闲美妙的境界,且这种境界远非此种言语所能传达。当王子服寻佳人再会之时,婴宁“执杏花一朵”,俯首自簪,含笑拈花而入,又一次拈花微笑,细细玩味,这是多么高妙的境界!

拈花一笑的婴宁美得让人心碎,而其顾婢子笑言“个儿郎目灼灼似贼!”又无疑显示出其天真无邪与大胆无忌,直言道出心中所想,试问寻常女子可有此等言语?

而其“遗花地上,笑语自去”,颇像《西厢记》中莺莺“临去秋波那一转”。于是王子服“拾花怅然,神魂丧失,怏怏遂返”。且此遗花---梅,亦媒也,婴宁以梅留意,子服怀梅袖中,负气自往,一段因缘以此为媒,由此展开。

婴宁所居之处乃 “乱山合沓”、“空翠爽肌”、“丛花乱树”,虽处山野,却意甚修雅。这样的环境也造就了婴宁天真纯朴的性情,真如婴孩般的可爱,就像翠翠,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纵观全篇,婴宁的笑尤为突出,在离开鬼母之前,除拈花一笑,就是嬉不知愁。鬼母道其“颇亦不钝,但少教训,嬉不知愁”,唤之来,先是闻户外隐有笑声,而后户外嗤嗤笑不已,婢推之以入,犹掩其口,笑不可遏。媪嗔目曰:“有客在,咤咤叱叱,景象何堪?”但女忍笑而立,确是嬉不知愁,那么天真快乐,无忧无虑,纯如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鬼母认为“年已十六,呆痴如婴儿”,然此种“呆痴”倒亦是一种境界,不识愁滋味的境界,羡煞多少为世事烦扰的俗人呢?

王生俟其笑歇,乃出袖中花,以示相爱不忘,而婴宁却说了一些颇为让人喷饭的话“此大细事,至戚何所靳惜?待郎行时,园中花,当唤老奴来,折一巨捆负送之”,她故意问王子服看似痴傻的问题,实际上是迫使王生真实地表露内心,这里多是婴宁的戏弄语,乃其小孩子心性,甚觉好玩,但又处处透着狡黠。若是真不知王生为何意,何须俯首思良久也,方曰“我不惯与生人睡。”而其后,母问园中所言,婴宁说:“大哥欲我共寝。”王生大窘,急目瞪之。女微笑而止。这“微笑而止”,可见婴宁之狡黠可爱,戏弄之耳,看着王生如此大窘,急目瞪之,颇觉有趣。同时也知婴宁懂得适可而止,并非一无所知。婴宁的形象自是跃然纸上,生动活泼。

之后王生急以他词掩之,小语责女。王生曰:“此背人语。”女曰:“背他人,岂得背老母?且寝处亦常事,何讳之?”婴宁又一次表现出痴憨之态,然其言却有深意,“寝处亦常事,何讳之”,此话似是一语双关,表面似说人睡觉乃常事,实则可能暗含男女之事乃人之自然本性也,这是对封建礼教的嘲讽,指出世人的虚伪,既是常事,又何讳之,岂不伪饰? 且“背他人,岂得背老母”之语乃是以世俗孝顺纲常诘之,当然亦有婴宁孝顺之意。

待王生将婴宁带回家中,王母等对她存有怀疑。于是“室中嗤嗤”,“浓笑不顾”,“极力忍笑”,“翻然遽入,放声大笑”,婴宁的这些憨痴表现令王母感叹:“此女亦太憨。”且令满室妇女,为之粲然。这就是婴宁所要的效果,大家都在猜疑她的身份,她必须保护自己,于是她的笑成了迷惑众人的一种幻相,这是一个女子面对整个世俗社会的智慧。但我不知道她在如此浓笑不顾,放声大笑之际,内心深处有着怎样的酸楚?她是孤零零一个的面对周遭世俗众人别样的目光。

所以当“母疑其为鬼,入告吴言,女略无骇意。又吊其无家,亦殊无悲意,孜孜憨笑而已。”此句甚让人生悲,婴宁无骇意,殊无悲意,孜孜憨笑,不过是障眼法,是一种自我保护,表现出憨态,是让王母对她放心。可实际上,婴宁又岂是无悲意的,她自小无父,又遭母抛弃,孤苦伶仃,唯有鬼母相依,始有今日。对照她后来的痛哭流涕,可见其哀之深,悲之切,她在世俗人面前,一直压抑着自己,以求能容于其中。所以“昧爽即来省问,操女红精巧绝伦”,她尽量使自己表现的更符合世俗人心中儿媳的形象。然其天性难改,“善笑,禁之亦不可止”,笑是她的天性,亦是她自我保护的工具。“然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人皆乐之”,其笑狂,又一次点出了其狂放之性情,犹一女侠也,但又嫣然且媚,不失小女儿之美,故人皆乐之,她的笑能解王母忧怒,能使奴婢小过免遭鞭楚,她的笑是多么具有魅力,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魔力,她能感染周围的人,与她一起欢笑。然而周围的人是没有谁能真正理解她的,她的内心深处萦绕的悲哀又是哪个世俗人可以参透的?所有人都为她的笑迷惑了。

她与王子服成亲之时“使华装行新妇礼,女笑极不能俯仰,遂罢”,不禁让人想起阮籍所言:礼岂为我设邪!这是婴宁向世俗礼教抗争的精彩胜利,而且她的方式及其巧妙有效,用她惯常的笑顺其自然地抵抗礼法,几乎不着痕迹,婴宁是多么智慧的奇女子啊,阮籍猖狂,不拘泥世俗礼法,他使白眼,大醉酒,可是白眼惹人气,醉酒伤己身,可见阮籍如此狂生尚不如婴宁妙心。

“生以憨痴,恐泄漏房中隐事,而女殊密秘,不肯道一语。”王子服这一十四入泮绝慧的男子,与婴宁最亲近,亦是不了解她,尚以其憨痴,可见婴宁隐藏之深,如此慧心,妙心,巧心即使是世俗绝慧男子亦不如的,她又怎肯对外道一语耶。可是如此隐藏的婴宁内心必然是痛苦的,在与鬼母生活时,她无需隐藏,无忧无虑,天真无邪,自由自在,可是进入世俗社会后,不得不隐藏真正的自我,她没有一个能倾诉内心的完全信赖之人,她是如此孤独悲哀,却依然微笑着,而且笑得这么美,这么醉人,这难道不震憾人心,不让人为之悲痛吗?

婴宁爱花成癖,尤甚金钗,可见其出尘不凡,鲜花易谢,世俗人怎肯为花而典至贵金钗?但婴宁是浪漫的,她已为人妻,还会攀登其上,摘供簪玩,尤见当日山村之中“执杏花一朵,俯首自簪”之娇态,其小孩儿贪玩之心性尤尚在也,且“母时遇见,辄诃之,女卒不改”,其淘气天真贪玩,本性使然,甚为可贵。

然西人子之事,却令婴宁“竟不复笑,虽故逗之,亦终不笑”,王母说“人罔不笑,但须有时”,就是要求她在封建阴影中强颜欢笑。我婴宁可不吃这套,若不能随性而笑,倒不如不笑,虚伪做作之笑我婴宁岂会!

且西人子之事亦被作者称为“墙下恶作剧”,可见聊斋先生也明确地点明婴宁只是“似全无心肝者”,实际上“其黠孰甚焉”,真乃一小狐狸也,她的孜孜憨笑不过是迷惑众生的表相。但在长久压抑之后,婴宁终在一夕对生零涕,这既是一种压抑的爆发,亦表明婴宁最终融入了世俗社会,她已不复前笑,在经历了世俗的种种之后,成长为符合封建礼法的“宁姑”,她不会再骂王子服“个儿郎目灼灼似贼”,不会再攀登花树,摘供簪玩,俯视“天夫”,而是对生零涕,哽咽而语相求“君倘不惜烦费,使地下人消此怨恫,庶养女者不忍溺弃”,且此话还不得不带着世俗语。于是在荒烟错楚中,果得媪尸后,“女抚哭哀痛”,她哭的是怎样的撕心裂肺啊!她那凄怆的心谁能理解啊?我们何曾想到曾经那个拈花一笑,嬉不知愁,浓笑不止,纵声狂笑的婴宁会如此痛哭流涕!她抚着鬼母的尸体痛声哀哭,她的哭是对长期压抑束缚的悲痛的发泄,是对自己一去不复返的欢笑的祭奠,是对与鬼母生活无拘无束的深深怀念,是对世俗礼法吃人本质的血泪控诉!她哭得肝肠寸断,惊天地泣鬼神,而周围的世俗人只会感叹“好一个礼教典范的孝女呀”。幸而天见垂怜,婴宁生得一子,“不畏生人,见人辄笑,亦大有母风云”,你世俗礼教且猖狂,试看后世风云如何变!最后作者亦言“至凄恋鬼母,反笑为哭,我婴宁何常憨耶。”是啊,婴宁在世外桃源般的荒野生活时,其笑完全是自然随性的,她俨然一只无拘无束的小兽物,欢快的生活着。然而当与世俗社会接触后,虽时有随性之笑,但其笑背后则增添了更为深刻的内涵。我不自禁要拿阮籍与之对比,两人均天性不拘礼法,狂放任性,一个恣情于酒,以醉酒避司马氏,一个狂纵于笑,以笑抗礼俗之法。且阮籍又能为青白眼,而婴宁以各类之笑示己之爱憎。两人最终都是与世俗妥协的,但内心深处却有着无穷的悲痛,“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反”,其母终,阮籍曾“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婴宁哭鬼母何其相似,有穷途之哭,有失母之痛,且都是如此深沉悲哀。婴宁如此一小女子直与狂生阮籍比肩,且聊斋先生亦不自禁道出“我婴宁”三字,可见其寄托倾注之心,笑仙婴宁之笑与悲实是先生之真性情。

婴宁教案 篇4

婴宁教案

一作家作品:

1.蒲松龄(1640-1715)清代著名短篇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属淄博市)人。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一生刻苦好学,在科举场中却不得志,满腹才学,屡试不第,到了71岁,才援例为贡生。在艰难时世中,他逐渐认识到像他这样的人难有出头之日,于是把满腔愤气和一生心血寄托在《聊斋志异》的创作当中。他在文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创作了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2.《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有短篇小说490余篇。“聊斋”是作者的书斋名,“志异”就是记述花妖狐鬼及其他一些荒诞不经的奇闻异事。其内容大致有四部分:一是怀着对现实社会的愤懑情绪,揭露、嘲讽贪官污吏、恶霸豪绅贪婪狠毒的嘴脸,笔锋刺向封建政治制度。这类作品以《促织》,《席方平》,《商三官》等最有代表性;二是蒲松龄对腐朽的科举制度有切身的体会,通过《司文郎》,《考弊司》,《书痴》等篇,作者无情地揭开了科举制度的黑幕,勾画出考官们昏庸贪婪的面目,剖析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禁锢与腐蚀,谴责了考场中营私舞弊的风气;三是有些短篇是阐释伦理道德的寓意故事,具有教育意义,如《画皮》,《劳山道士》等;四是对人间坚贞,纯洁的爱情及为了这种爱情而努力抗争的底层妇女,穷书生予以衷心的赞美。有代表性的篇章有《鸦头》,《细侯》等。《聊斋志异》中还有相当多狐鬼精灵与人的恋爱故事,颇具浪漫情调。在这些故事里,塑造了很多容貌美丽,心灵纯洁的女性形象,如红玉,青凤,娇娜,莲香等。

今天我们就是要学习其中的一个爱情名篇——《婴宁》。

二、讲述《婴宁》的故事梗概。

王子服,莒县罗店人,聪明有才华,14岁就考取秀才,深受母亲宠爱。这年上元节,王子服出外游览,游人如织,见一拈花少女,容华绝代,笑容可掬。他看得呆了,竟忘了男女大防。那少女从他身边走过,对婢女说:“这人目光灼灼,像贼一样!”说完遗花地上,笑语而去。王子服拾起花枝,如丧魂魄,怏快返家,不食不言,很快便形容枯槁。母亲非常担忧,找舅舅吴生来询问,这时王子服才吐露真情。舅舅同意替他打听,他才稍觉开心,只是仍然把玩那枝枯花,聊以度日。吴生探访许久,毫无头绪,只得骗他说,那姑娘原是你姨妹,还未聘娶,住在距此30里的西南山中。王子服托舅舅去提亲,久无回音,转念一想何必仰仗他人呢?于是自己出门寻觅。行30余里,果见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村落,北边的一家,墙内桃杏繁茂。王子服在门前小憩,听得墙内有言语笑声,只见前所遇少女手执杏花正欲自簪,举头见王子服,就含笑走入房内。王子服不敢贸然相认,在门边徘徊至晚。一老妇人出门询问王子服,说起家谱,原来是姨母,那姑娘名叫婴宁,果是姨妹。当下兄妹相见,婴宁忍笑而立。王子服拿出袖中枯花,婴宁惊奇花已枯了,他还留着。王子服表示爱拈花之人。婴宁又笑:“都是亲戚,相爱哪还用说?”王子服辩解道:“我说的是夫妻之爱,可以夜共枕席。”婴宁低头想了半天,才说:“我不习惯和陌生人共枕一席呢!”王子服只觉婴宁痴绝,却又无计可施。次日,家中派人来找王子服,老妇人高兴地让他带婴宁去认姨母。

母亲详问婴宁家世后惊奇不已,说:“我有一个妹妹嫁给秦氏,但已死了很久。”疑虑间,舅舅来访,婴宁回避人内室。吴生闻后惘然良久,忽然记起妹妹去世后,秦氏鳏居,听说被狐狸精迷了性而病死。狐生一女名婴宁,却不知后事如何。两人面面相觑,只听得外面笑声不断,婴宁的笑声尤为粲然。母亲询问婴宁,婴宁只是孜孜憨笑;母亲偷偷在正午观察婴宁身影,也和常人无异。众人莫测,择吉日为二人完婚。婴宁的女红精巧绝伦,整日笑声不断,痴狂而又不减娇媚,人人都喜欢她。母亲生气时,只要婴宁一笑,烦恼便化解了。

婴宁爱花成癖,不数月房前屋后种满了花。后院有一架木香,婴宁常常爬上去摘花簪发,邻家儿子见了她,为之倾倒。婴宁不避而笑,那少年却以为婴宁对自己有意,言语更加放荡。婴宁手指墙根笑着跑开。少年以为婴宁约会自己,夜晚来到墙边,果见婴宁,于是上前亲热。忽觉身上巨痛,仔细一看,原来搂的是一根枯木,上有一只毒蝎。少年半夜就死了,邻家告官说婴宁是妖异。县宰深知王子服品行端庄,就责备邻居诬告。母亲对婴宁说:“幸亏县宰神明,这事没有牵累。你总这样憨憨狂狂,出了事怎么办?”婴宁发誓不再笑。母亲叹气说:“没有人能不笑,但要分地点场合。”但婴宁终究不肯笑,故意逗她,也不笑。

一天,婴宁哭着对王子服说:“母亲和你都很宠我,我才敢实言相告。我本狐女,母亲把我托给你死去的姨母,姨母不嫌我不是亲生,相依为命十几年。可姨母的尸骨现在岑寂山中,不能和父亲秦氏合葬。”王子服怜爱婴宁,就取来姨母遗骸,合葬到秦氏墓中,岁末、清明,夫妻俩常常前去祭奠。一年后婴宁生一男婴,婴儿见人就笑,颇有乃母风范。

三、《婴宁》分析

1、小说中的人物,及彼此关系:

婴宁、王子服、鬼母秦氏、婴宁的狐狸精母亲、吴生、婢女小荣、鬼母秦氏,姓吴,嫁给秦姓男人,也是王子服母亲的姐姐,吴生称他们为姑姑,婴宁为秦姓男人和狐狸精所生。婴宁是王子服大姨家的女儿,但不是秦氏所生,只是秦氏所养。

2、小说的几条线索

鬼母:养婴宁、教婴宁、嫁婴宁(鬼母乃小说情节的枢机)王子服:遇婴宁、寻婴宁、娶婴宁

婴宁:笑容可掬——笑辄不辍——矢复不笑——对生零涕 3.婴宁的笑: 小说主要表现的是婴宁的憨痴可爱。而这一性格的传达,作家主要就通过人物的一个典型的行为而达到的。这个典型的行为就是“笑”。王子服初见婴宁,婴宁“笑容可掬”,又“遗花地上,笑语自去”。二见婴宁,婴宁“含笑拈花而入”;等到鬼姨向王子服引见婴宁,婴宁则更笑得突出:“闻户外隐有笑声”,“户外嗤嗤笑不已”,“婢推之以入,犹掩其口,笑不可遏”,“忍笑而立”,“女复笑,不可仰视”,“女又大笑”,“笑声始纵”;然后又在小园,“见生来,狂笑欲堕”,“女笑之作,倚树不能行,良久乃罢”;然后便是与王子服同归王家之后,更是笑得惊世骇俗:“但闻室中吃吃,皆婴宁笑声”,“母入室,女犹浓笑不顾”,“才一展拜,翻然遽入,放声大笑”,“至日,使华装行新妇礼,女笑极不能俯仰”。纵观全篇,作家描绘婴宁,别笔不多,惟一“笑”。这一“笑”贯穿全篇。而也就是这浓墨绘就的一“笑”,却使人物形神兼备,可说是一笑生神。4.婴宁的形象:

婴宁的形象,蒲松龄自指有两特点,一是“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二是“墙下恶作剧,其黠孰甚焉”。既天真又狡猾,是蒲松龄对婴宁的认识、对婴宁的设计。狡黠是婴宁的陋处,也正是婴宁的真处和美处。婴宁一方面出生于幽谷,受育于鬼狐,不审三从,不知四德,无视长幼之序,不用进退之仪,用笑声蔑视一切,用笑声动摇一切;一方面嫁入人间,依从文士,既畏狱之酷,又恪守男女大防的封建道德,轻施颦笑,严惩意淫。她是无法跳出当时社会环境的,既有所突破又无法脱离的真正的美人。人狐交配而生的婴宁如此,完狐所生的小翠(《小翠》)也如此。小翠几乎与婴宁一样美貌绝伦、天真绝俗,然而不是也毫无怨言地听凭母亲之命送给了一个连人事也不知的痴儿么?这难道不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封建糟粕?蒲松龄只能根据生活,根据生活给予的理想来塑造人物。他的杰出才能正表现在婴宁的复杂性上。婴宁形象的复杂性正是作家忠实于生活的创作方法的胜利。说婴宁的“缺陷”应去除,不但不但是求全之毁,更是脱离历史实际的要求。

婴宁除了这件“缺德事”外,更有一次值得注意的悲啼——哭求丈夫为母迁葬的。这悲啼是我们了解婴宁性格复杂的原因,认识婴宁天真狡黠之间关系的钥匙。我们容易被婴宁的笑声所迷惑,但她其实不仅是个天真娇憨的姑娘,只把生活看成是欢乐,更是深沉早熟的姑娘。笑是她试探人生、应付生活、取得胜利的手段。她自己解释由笑转为零涕时说:

曩以相从日浅,言之恐致骇怪。今日察姑及郎,皆过爱无有异心。直告恐无妨乎?妾本狐产。母临去,以妾托鬼母,相依十余年始有今日。妾又无兄弟,所恃者惟君。老母岑寂山阿,无人怜合厝之。九泉辄为悼恨。君倘不惜烦费,使地下人消此怨恫,庶养女者不忍溺弃。

她对至亲又兼阿婆的老人,甚至对同床共枕的情人尚如此不肯轻易袒露,尚必待仔细审查后方倾诉内心的愿望,婴宁的心灵是何等的深沉,何等的细致,又何等的善于控制啊!蒲松龄说:“至凄恋鬼母,反笑为哭,我婴宁殆隐于笑者矣。”婴宁是位岁月雕成的“笑面人”。她独居幽谷,披萝带荔,仍然拂不去社会中尔虞我诈的尘埃,不得不罩上“笑”的面纱。这可见社会摧残人性的力量是多么无孔不入,多么强大。这正是其性格产生的社会根源,婴宁天真狡黠的出发点。

尽管封建社会有如此强大的力量,但是婴宁以一介弱女仍然获得了胜利,这当然是由于蒲松龄热爱她的原故。蒲松龄为什么偏爱她,赋予她最长的篇幅?是由于她不仅是位天真可爱的少女,更是一位美女,更是一位想能以女代男完成母愿的奇女子。前人久已指出一部《聊斋》可以概括为“惩恶扬善”四个字,然而《聊斋》中惩恶更是为了扬善。一部《聊斋》中的善最主要的正是“孝”。孝是贯串于《聊斋》始终的,是至高无上的。这是婴宁形象的光辉所在,也正是《婴宁》这颗明珠的夺目之处。

《巨婴国》读后感 篇5

中国的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乃至心理学工作者,多半都有这样的体会:从学理的角度看,心理学知识说的头头是道;从科研角度看,心理学研究好像也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是,一旦将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就会发现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换言之,心理学知识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有较大的距离。

在大学时读心理学的书籍,总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将心理学理论本土化,这是心理学界的一大难题,任重而道远。

今天,我开始做《巨婴国》的读书笔记,这本书的作者是武志红,国内的一名心理咨询师。书中的见解颇为震撼,最起码不是心理学中的一些老生常谈。心理学在植入中国后水土不服,国内一些优秀心理咨询师可以稍许缓解这一病症。他们一边学习着心理学中的正宗理论,一边接触着国内数以万计的真实故事。他们口中的心理学术语,会给人一种亲切感。

我觉得,武志红干的事情,就是在一些心理学的理论前面加上“中国式”三字。

他是一位拓荒者,可他也很谦虚,明白自己到底在干什么。

他说:“作为一名咨询师,我没有治疗理论上的野心,并不太想发明什么新的疗法、有中国特色的疗法,我只想弄明白,中国特色的家庭和中国特色的爱情,是怎么回事。”

心理咨询这一领域的理论基础有三,精神分析学占据了一席之地,武志红属于这一派系。之前我反复研读过精神分析学的一些理论书籍,总是铩羽而归。这一次,希望能从武志红的文章中,看到解读精神分析学的接地气的诠释。

《婴宁》教案 篇6

《婴宁》教案

一、作家作品简介:

(一)蒲松龄(1640-1715)清代著名短篇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属淄博市)人。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一生刻苦好学,自幼聪慧,跟学识渊博的父亲读书学习。19岁时参加县府的考试,夺得第一名,取中秀才。主考官是清初有名的文学家施闰章,他赞赏蒲松龄的文章,夸他“首艺如空中闻香,百年如有神,„„观书如月,运笔如风”。但是蒲松龄追求功名前程,却没能如愿,屡次参加乡试,均没考中。

【先参加院试考秀才,成为秀才后参加乡试考举人,考上举人参加会试成为贡士,成为贡士后参加殿试。明、清殿试,分为三甲,第一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且看蒲松龄应试的记录:

顺治十七年(1660年)蒲松龄21岁。应乡试未中。康熙二年(1663年)蒲松龄24岁。应乡试未中。康熙十一年(1672年)蒲松龄32岁。秋应乡试未中。康熙十四年(1675年)蒲松龄35岁。应乡试未中。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蒲松龄48岁。秋,蒲松龄应乡试,因“越幅”被黜。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蒲松林51岁。秋应乡试,再次犯规被黜。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蒲松龄63岁。暮春赴济南,滞留数月,应乡试未中。康熙五十年(1711年)蒲松龄72岁。十月,赴青州考贡,为岁贡生。

蒲松龄一生参加了8次科举考试,到72岁才得了一个贡生,始终没能通过乡试,当上举人。清代开国后,在顺治二年开始用八股文取士来笼络读书人,其制大致与明相同。清代科举有常科、特科和武科、翻译科。特科由皇帝下令征求,通常针对明末的一些名流或学养很高的遗老,比如钱谦益就应过“博学鸿词科”。

蒲松龄一生没通过举人考试,始终是个贡生。其中两次,因为考试“越幅”犯规没考上,“越幅”——超过答题纸,写太多了,由此也可见蒲松龄笃厚热诚的一面。蒲松龄科举失败的一生,可以说有科举制度不合理的一面,但也不全是。因为有通过科举实现自己目标和价值的人。至于科举是否合理,我们暂且不论。蒲松龄本人,科举的艰辛路途,能否说明蒲松龄本人的一些个性问题呢?

一个没有获得世俗考核标准的人,写出一部不朽的著作,而那些获得功名的人,又给我们留下什么呢?《红楼梦》的大成就,其实与曹雪芹“无才补天”,失去科举入仕的机会有关。自古文章欺富贵,由此可见。

蒲松龄除了《聊斋志异》,还有其他很多文学成就。比如《聊斋俚曲集》、《聊斋戏》、《聊斋词集》、《聊斋文集》、《聊斋杂著》等。

(二)《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著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作者书斋名;志,纪录;异,怪异的事情。其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其内容大致有四部分:一是怀着对现实社会的愤懑情绪,揭露、嘲讽贪官污吏、恶霸豪绅贪婪狠毒的嘴脸,笔锋刺向封建政治制度。这类作品以《促织》,《席方平》,《商三官》等最有代表性;二是蒲松龄对腐朽的科举制度有切身的体会,通过《司文郎》,《考弊司》,《书痴》等篇,作者无情地揭开了科举制度的黑幕,勾画出考官们昏庸贪婪的面目,剖析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禁锢与腐蚀,谴责了考场中营私舞弊的风气;三是有些短篇是阐释伦理道德的寓意故事,具有教育意义,如《画皮》,《劳山道士》等;四是对人间坚贞,纯洁的爱情及为了这种爱情而努力抗争的底层妇女,穷书生予以衷心的赞美。有代表性的篇章有《鸦头》,《细侯》等。《聊斋志异》中还有相当多狐鬼精灵与人的恋爱故事,颇具浪漫情调。在这些故事里,塑造了很多容貌美丽,心灵纯洁的女性形象,如红玉,青凤,娇娜,莲香等。

今天我们就是要学习其中的一个爱情名篇——《婴宁》。

★二。预习、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莒县

入泮

拈轻怕重

笑容可掬

怏怏不乐

痊瘳

恚怒

悒悒

..........格磔

日昃

讹误

作揖

气馁

改醮

贫窭

女红

绐哄

.........老媪

鳏居

瞋目

葭莩

祟于狐

觇其异

怨恫

合........卺

舆榇舁归

曩言

姝丽

.....

三、故事梗慨

王子服,莒县罗店人,聪明有才华,14岁入学,深受母亲宠爱。这年上元节,王子服出外游览,游人如织,见一拈花少女,容华绝代,笑容可掬。他看得呆了,竟忘了男女大防。那少女从他身边走过,对婢女说:“这人目光灼灼,像贼一样!”说完遗花地上,笑语而去。王子服拾起花枝,如丧魂魄,怏快返家,不食不言,很快便形容枯槁。母亲非常担忧,找舅舅吴来询问,这时王子服才吐露真情。舅舅同意替他打听,他才稍觉开心,只是仍然把玩那枝枯花,聊以度日。吴探访许久,毫无头绪,只得骗他说,那姑娘原是你姨妹,还未聘娶,住在距此30里的西南山中。王子服托舅舅去提亲,久无回音,转念一想何必仰仗他人呢?于是自己出门寻觅。行30余里,果见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村落,北边的一家,墙内桃杏繁茂。王子服在门前小憩,听得墙内有言语笑声,只见前所遇少女手执杏花正欲自簪,举头见王子服,就含笑走入房内。王子服不敢贸然相认,在门边徘徊至晚。一老妇人出门询问王子服,说起家谱,原来是姨母,那姑娘名叫婴宁,果是姨妹。当下兄妹相见,婴宁忍笑而立。王子服拿出袖中枯花,婴宁惊奇花已枯了,他还留着。王子服表示爱拈花之人。婴宁又笑:“都是亲戚,相爱哪还用说?”王子服辩解道:“我说的是夫妻之爱,可以夜共枕席。”婴宁低头想了半天,才说:“我不习惯和陌生人共枕一席呢!”王子服只觉婴宁痴绝,却又无计可施。次日,家中派人来找王子服,老妇人高兴地让他带婴宁去认姨母。

母亲详问婴宁家世后惊奇不已,说:“我有一个妹妹嫁给秦氏,但已死了很久。”疑虑间,舅舅来访,婴宁回避人内室。吴生闻后惘然良久,忽然记起妹妹去世后,秦氏鳏居,听说被狐狸精迷了性而病死。狐生一女名婴宁,却不知后事如何。两人面面相觑,只听得外面笑声不断,婴宁的笑声尤为粲然。母亲询问婴宁,婴宁只是孜孜憨笑;母亲偷偷在正午观察婴宁身影,也和常人无异。众人莫测,择吉日为二人完婚。婴宁的女红精巧绝伦,整日笑声不断,痴狂而又不减娇媚,人人都喜欢她。母亲生气时,只要婴宁一笑,烦恼便化解了。

婴宁爱花成癖,不数月房前屋后种满了花。后院有一架木香,婴宁常常爬上去摘花簪发,邻家儿子见了她,为之倾倒。婴宁不避而笑,那少年却以为婴宁对自己有意,言语更加放荡。婴宁手指墙根笑着跑开。少年以为婴宁约会自己,夜晚来到墙边,果见婴宁,于是上前亲热。忽觉身上巨痛,仔细一看,原来搂的是一根枯木,上有一只毒蝎。少年半夜就死了,邻家告官说婴宁是妖异。县宰深知王子服品行端庄,就责备邻居诬告。母亲对婴宁说:“幸亏县宰神明,这事没有牵累。你总这样憨憨狂狂,出了事怎么办?”婴宁发誓不再笑。母亲叹气说:“没有人能不笑,但要分地点场合。”但婴宁终究不肯笑,故意逗她,也不笑。

一天,婴宁哭着对王子服说:“母亲和你都很宠我,我才敢实言相告。我本狐女,母亲把我托给你死去的姨母,姨母不嫌我不是亲生,相依为命十几年。可姨母的尸骨现在岑寂山中,不能和父亲秦氏合葬。”王子服怜爱婴宁,就取来姨母遗骸,合葬到秦氏墓中,岁末、清明,夫妻俩常常前去祭奠。一年后婴宁生一男婴,婴儿见人就笑,颇有乃母风范。★

四、带领翻译课文,勾画人物、勾画婴宁“笑的句子”,指出重点字词 ★

五、《婴宁》分析

1、小说中的人物,及彼此关系:

婴宁、王子服、鬼母秦氏、婴宁的狐狸精母亲、吴生、婢女小荣、鬼母秦氏,姓吴,嫁给秦姓男人,也是王子服母亲的姐姐,吴生称他们为姑姑,婴宁为秦姓男人和狐狸精所生。婴宁是王子服大姨家的女儿,但不是秦氏所生,只是秦氏所养。

2、小说的几条线索

鬼母:养婴宁、教婴宁、嫁婴宁(鬼母乃小说情节的枢机)王子服:遇婴宁、寻婴宁、娶婴宁

婴宁:笑容可掬——笑辄不辍——矢复不笑——对生零涕 3.婴宁的笑:

小说主要表现的是婴宁的憨痴可爱。而这一性格的传达,作家主要就通过人物的一个典型的行为而达到的。这个典型的行为就是“笑”。王子服初见婴宁,婴宁“笑容可掬”,又“遗花地上,笑语自去”。二见婴宁,婴宁“含笑拈花而入”;等到鬼姨向王子服引见婴宁,婴宁则更笑得突出:“闻户外隐有笑声”,“户外嗤嗤笑不已”,“婢推之以入,犹掩其口,笑不可遏”,“忍笑而立”,“女复笑,不可仰视”,“女又大笑”,“笑声始纵”;然后又在小园,“见生来,狂笑欲堕”,“女笑之作,倚树不能行,良久乃罢”;然后便是与王子服同归王家之后,更是笑得惊世骇俗:“但闻室中吃吃,皆婴宁笑声”,“母入室,女犹浓笑不顾”,“才一展拜,翻然遽入,放声大笑”,“至日,使华装行新妇礼,女笑极不能俯仰”。纵观全篇,作家描绘婴宁,别笔不多,惟一“笑”。这一“笑”贯穿全篇。而也就是这浓墨绘就的一“笑”,却使人物形神兼备,可说是一笑生神。4.婴宁的形象:

婴宁的形象,蒲松龄自指有两特点,一是“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二是“墙下恶作剧,其黠孰甚焉”。既天真又狡猾,是蒲松龄对婴宁的认识、对婴宁的设计。狡黠是婴宁的陋处,也正是婴宁的真处和美处。婴宁一方面出生于幽谷,受育于鬼狐,不审三从,不知四德,无视长幼之序,不用进退之仪,用笑声蔑视一切,用笑声动摇一切;一方面嫁入人间,依从文士,既畏狱之酷,又恪守男女大防的封建道德,轻施颦笑,严惩意淫。她是无法跳出当时社会环境的,既有所突破又无法脱离的真正的美人。人狐交配而生的婴宁如此,完狐所生的小翠(《小翠》)也如此。小翠几乎与婴宁一样美貌绝伦、天真绝俗,然而不是也毫无怨言地听凭母亲之命送给了一个连人事也不知的痴儿么?这难道不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封建糟粕?蒲松龄只能根据生活,根据生活给予的理想来塑造人物。他的杰出才能正表现在婴宁的复杂性上。婴宁形象的复杂性正是作家忠实于生活的创作方法的胜利。说婴宁的“缺陷”应去除,不但不但是求全之毁,更是脱离历史实际的要求。

婴宁除了这件“缺德事”外,更有一次值得注意的悲啼——哭求丈夫为母迁葬的。这悲啼是我们了解婴宁性格复杂的原因,认识婴宁天真狡黠之间关系的钥匙。我们容易被婴宁的笑声所迷惑,但她其实不仅是个天真娇憨的姑娘,只把生活看成是欢乐,更是深沉早熟的姑娘。笑是她试探人生、应付生活、取得胜利的手段。她自己解释由笑转为零涕时说:

曩以相从日浅,言之恐致骇怪。今日察姑及郎,皆过爱无有异心。直告恐无妨乎?妾本狐产。母临去,以妾托鬼母,相依十余年始有今日。妾又无兄弟,所恃者惟君。老母岑寂山阿,无人怜合厝之。九泉辄为悼恨。君倘不惜烦费,使地下人消此怨恫,庶养女者不忍溺弃。

她对至亲又兼阿婆的老人,甚至对同床共枕的情人尚如此不肯轻易袒露,尚必待仔细审查后方倾诉内心的愿望,婴宁的心灵是何等的深沉,何等的细致,又何等的善于控制啊!蒲松龄说:“至凄恋鬼母,反笑为哭,我婴宁殆隐于笑者矣。”婴宁是位岁月雕成的“笑面人”。她独居幽谷,披萝带荔,仍然拂不去社会中尔虞我诈的尘埃,不得不罩上“笑”的面纱。这可见社会摧残人性的力量是多么无孔不入,多么强大。这正是其性格产生的社会根源,婴宁天真狡黠的出发点。

尽管封建社会有如此强大的力量,但是婴宁以一介弱女仍然获得了胜利,这当然是由于蒲松龄热爱她的原故。蒲松龄为什么偏爱她,赋予她最长的篇幅?是由于她不仅是位天真可爱的少女,更是一位美女,更是一位想能以女代男完成母愿的奇女子。前人久已指出一部《聊斋》可以概括为“惩恶扬善”四个字,然而《聊斋》中惩恶更是为了扬善。一部《聊斋》中的善最主要的正是“孝”。孝是贯串于《聊斋》始终的,是至高无上的。这是婴宁形象的光辉所在,也正是《婴宁》这颗明珠的夺目之处。

巨婴国读后感 篇7

《巨婴国》这本书最开始是上课时导师推荐给我的,第一次听到“巨婴国”以为这是一个作者个名字,谁知竟然是一本书。回去后特意去网上查查了书评和购买渠道,网友评价褒贬不一,而且发现这本还书的纸质版在各大网站全部下架了,这大大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于是就从网上下载了这本书。

全书一开始就抛出了一个令我非常惊讶的观点“我们集体停留在婴儿期”,而后,武志红老师结合自己近十年心理咨询的案例,中西方精神分析的相关理论,开启了一段漫长的文字之旅。但从始至终,我都对武老师对国人的评判表示质疑:

首先,纵使武老师有过数百个心理咨询案例,上万小时的心理咨询时间,这一数量与中国这个地域广宽、人口众多的实情相比,实在显得微不足道;其次,进行心理咨询的人群本身就具有其特殊性,不能代表普通人或者说“正常人”,样本的选取或证据也不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最后的观点也未免有些以偏概全;再此,我承认环境、家庭对一个人心理的巨大影响,正是基于此,还是严重怀疑武老师自身认识无形中还是会受到自身独特成长经历的干扰,观点容易偏激;另外,文章中很多概念的解释和演绎也比较模糊,很多观点的逻辑推理都不太经得起推敲,缺乏足够的说服力;最为关键的是,心理学本身能否作为一门科学,值得怀疑。当然,这并不影响武老师的书中对某些案例分析和观点在我内心产生很强烈的触动和启发。

总体来说,武老师从自身专业理论和工作实际出发,把所见到的一些中国式社会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挖掘得很深,试图从人性的起源来解释这些现象,抛出了“我们都是巨婴”“全能自恋”“中国式好人”“孝就是顺”等独特观点,揭示了国人人性中的某些共性的特征甚至是缺陷,但也许正是为了更深地挖掘人性的根源,作者在很多时候似乎陷入了牛角尖,忽视了问题的整体面貌,导致作者想要描绘出的国人的心理图景是模糊和残缺的,甚至可以说是一厢情愿的,如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心理水平“集体停留在婴儿期”:首先,在心理阶段的划分上能否采用的西方的划分方法,或按照西方的那一套标准全盘套用?其次,“口欲期,一岁前,嘴部是快感的中心;肛欲期,肛门是快感的中心„„它的依据是否充分”;再如,“集体主义即共生”这一论断本身,就对“集体主义”理解存在极大的偏差。所以与其将这本书看作是一幅描绘国人心理图景,揭示中国家庭伦理中共同阴暗面的社会心理学书籍,我更加愿意将它定位用来对照自己是不是一个巨婴,窥探自身心理状态及其成因的通俗心理咨询读本,一面更多地是用于认识你自己的镜子。

之所以把这本书比作一面镜子,主要出于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产生的绝大多数思考,都是在回顾自己从小到大多所经历的人和事和对自身的追问:我是不是也是巨婴、我是不是也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我的家庭是不是也存在这些问题、我是怎样成为现在的我„„

首先,自我感觉心理水平至少应该已经发展到摆脱了巨婴“全能自恋”的状态。按照武老师所描绘的“全能自恋”的四种基本状态及其变化:一是全能自恋。我是全能的神,世界必须按照我的意志运转。二是自恋暴怒。意愿被拒绝,神就会变成魔,而生出摧毁欲。三是彻底无助。暴怒不能表达,就会转而攻击自身,让自己不能动弹。如果放到成年人的身上,常常表现为“不优秀,不配活”“想法多,行动困难”“诛心论”“在关系中受伤,就会退行到孤独的全能自恋中”。一一对照出的结果是,这些心理状态或多或少地在我过去的某个阶段或在某些经历中出现,但如今已经很少出现。

初高中的那个阶段,大概是受所处环境和眼界的限制,总觉得自己比其他人厉害。但事实是,初中每次考试成绩出来都是全班第二,而第一名总是同一个人,还是个女生。虽然我不服,但也总是为自己开脱,我本来就不爱学习,而且回家之后也从来不学习,如果真的努力,一定没问题。但是,那个时候我就特喜欢打篮球,可也并不是校队的,但是实际上也并不服气校队里有一些人的水平远不如我,而我为自己开脱的理由是,这些人成绩都不咋的,我像他们一样不学习,稍微练一练,打上主力都不在话下。这够不上武老师所描述的“全能自恋”的标准,但也是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的自恋表现,当我从武老师中书中走出来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再仔细回顾近些年的历程,发现自身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是正随着年龄的增加、经历的增加所伴随的心智成熟而却来越少,尤其是到了本科,身边出现了来自全国各地、各种类型的强人,我能够感受到自己逐渐坦然地接受并且正视这一事实,慢慢欣赏并学习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非要挑出别人身上不如自己的地方以求得心理慰藉。对于这种慢慢蜕变的过程能够被自我察觉并真切地感受到,我把它本身就视为一个逐渐认识自己并且心理世界日益丰富与强大的表现。而这一方面要归功于读书,另一方面要归功于写日记

第二,比起“全能自恋”,我更担心地是自己会不会是个“妈宝男”。“妈宝男,顾名思义就是什么都听妈妈的,什么都以妈妈为对,什么都以妈妈为中心。”这里,我把“妈宝男”看作是对身边的某个人所产生的过度“服从”和“依赖”。“莫个人”可能是父亲、母亲或妻子,也可能是朋友或上级,主要表现为“极其希望引起关注”“迫切希望得到认可”“迷信甚至盲从他人的观点”,不管是谁,这都是自我严重缺失的体现。

之所以担心,大概也是与家庭经历有关:小时候的学习成绩还不错,经常得到亲戚朋友的夸赞,不夸张的说,至少在过去生活的圈子里,也勉强算得上是“别人家的孩子”。现在回想一下,发现过去的学习动力根本不在于学习知识本身,主要动力来自于家人及其他人的夸赞。从记事起,父母之间的关系就一直很僵,据说奶奶不愿意带孩子,父亲年轻时又好玩,工资也大概只够自己花的,母亲只能靠着过去的一点积蓄在家带孩子,慢慢地甚至隔三差五地需要娘家的接济,由此矛盾慢慢地激化,直至婚姻走向破裂。结果是,我被带到了母亲的娘家,由外婆给照看着,约莫四岁起,母亲就一人出去打工了。这样的状态一直延续到初二,刚好赶上小姨生二胎,自个家里的生意照看不上,舅舅又在当地承包了一个食堂,需要人手帮忙。就着这样的机会,加上孩子的名义,于是在娘家人的劝解下母亲就不再出去打工,也把父亲从船上叫了下来,试图重新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小家庭,持续了一年多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但那段时间我也并没有和父母一起生活,直到上大学,我都一直生活在舅舅家,吃着外婆做的饭。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尤其是“寄人篱下”的小孩,往往很小就向“林黛玉”那样懂得察言观色,即使亲戚对自己再好,内心再充满感激,心里也始终会有一道难以逾越的界限“不能把这当做自己的家”,会有一种迫切独立却又不舍离开的矛盾,但同时也很小就尽可能地要让家人对我感到放心,甚至不动声色地“取悦”家人。相比之下,舅舅,小姨家和我同辈的孩子,从小学习就不怎么样,甚至可以说一塌糊涂,于是本人了那个被比较的对象。“你看人家,父母都不在身边,除了生活起居,学习上从来无人问津,一切只能靠自己,倒是人家学习成绩好”,说实话,这样被人夸赞的感觉确实不错,并且这样的夸赞会不断地被传播开,这就成了自己后来认真学习的一大动力(也可能是骑虎难下,稍微有点分不清了)。不过,更多地还是要积极地看待这个问题,因为我奉信“养大于生”,并且对于我这种类似于“吃百家饭”长达的孩子,报答外公外婆,舅舅和小姨的养育之恩,甚至应当比孝敬双亲要来得迫切,因此对于爱我关心我的家人们而言,我本身也寄托了他们或多或少地期望,我也尽可能地把“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作为向家人回馈的一种方式。

但久而久之,我发现自己的内心似乎并不很愿意看到父母重归于好,看到他们在一起总是产生一种莫名的压抑甚至是担心,所以也一直无心插手他们两个人的事。更为甚者,我感觉自己喜欢的不只是被人夸赞的感觉,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成绩和家庭的破败所形成的对比,以证明自己的能力。“虽然我的家庭不如你,但是我个人比你优秀,所以你我之间的差距,比表面上来得更大,如果我也有一个像你一样的家庭,我肯定也会比现在厉害的多。”——或许这才是我内心最深层次的意识。而到了大学,虽然自己不会主动和别人提及自己的家庭,但一旦说及,也毫不避讳,甚至内心总是希望把破败的一面展现给别人以体现自己的不容易,证明自己其实是被家庭制约了,否则会比现在更厉害。类似这样的想法应该不会仅存在于我一个人身上,但一定程度上讲,我已经被一种以“家庭”为中心的观念所束缚,“自我”正变得蹑手蹑脚,如果不读《巨婴国》,可能我永远也不会思考并正视内心存在的这种灰暗想法,以及自身的困境,也很难更加全面地认识我自己。

第三,虽然不够算不上典型,但自己也得算大半个“中国式好人”。按照王小波的说法,中国式好人的特点有:只付出、不索取;总给予,难接受;封闭、麻木;理性或许发达,但感性一般不发达;他们没有欲求,也很难发出自己的声音。好人对自己是个好人很在乎,会不惜一切地去捍卫这份“荣誉”哪怕遭遇不公与虐待,也不远扯下脸皮,撕毁关系。对于这个概念,无论是从身边的人出发,还是从自身出发,都是具有很好的代表性的。

对于别人的请求,即使自己很忙,也很不情愿,但却很难说不;对于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不愿较真,不敢较真,怕得罪人。有什么问题,自己宁愿憋着、忍着,也不愿轻易麻烦人。这些都是自己和身边或多或少存在的现象。从现代社会多元的价值观出发,要去褒贬这里面孰好孰坏,很难得出定论,但自己赞同“中国式好人”的心理正是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中描绘出的“熟人社会”能够联系、发展、壮大的共同心理基础。看待“中国式好人”的问题,用道家的学说也许比较有说服力:物极必反,盛极必衰。通俗点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喝,但哭得多了换来的可能就会是耳光;三棍子敲不出一句牢骚话的闷葫芦,往往是口碑最好,但却是最容易被别人所忽略,甚至可能像黄牛一般,吃的是草,挤的是奶,最后还要被人宰了下酒。表面上看我们的传统文化里确实是有一种“犬儒主义”的存在,并且和西方国家相比类似“好人”的数量和特征都比较明显,但这种“中国式好人的存在”我更愿意归咎于对我们文化本身的一知半解和实践层面的言行不一。所谓“不卑不亢”,“有理有据有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都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指导,实际上最终不拒绝的原因无非是对很多人信奉“厚黑学”、“庸俗关系学”而瞻前顾后的结果。

另外,武老师的书中还对“孝顺”“集体主义”等中国人共性心理做了分析和批判,但是书中举到的很多例子和阐述都显得过于极端,甚至有哗众取宠之嫌。书中确实不少问题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个阶段出现过,或者已经构成了社会现象。但随着国家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开放,人们可以接触到的文化、见识到的世界已经足够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自我,事实上,一种独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识的觉醒正在慢慢的在国人之中生长,那种愚昧的、追风似的共性心理正变得越来越少,对于社会热点事件所发表的不同声音,不同观点越来越多,并且,这种普通人对一系列热点事件的声音也不断地被顶层设计者所吸纳借鉴,引导着社会向着更为多元、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未来而发展。每个人都在不断地认识自己,成为自己和完善自己,所以不管武老师的书中所描绘的现实心理图景是怎样,这幅图景正在“分崩离析”,变得更加难以描绘。相比之下,从这本书中去认识自己,照照镜子、正正衣冠,倒是一个值得推荐的选择。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