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性》读后感书评(精彩4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语录吧,语录是指一个人言论的记录或摘录。你知道什么样的语录才能算得上是走心的语录吗?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第二性》读后感书评(精彩4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第二性》读后感 篇1

要参透一本书,应该先了解作者,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观念等,这样才更有助于加强对作者作品的理解和体悟。所以为读第二性,我先搜集了一些关于波伏娃的资料和书的写作背景。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1986.4.14),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存在主义学者、文学家,19岁时,她发表了一项个人“独立宣言”,宣称“我绝不让我的生命屈从于他人的意志”。波娃头脑明晰、意志坚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的好奇心。

西蒙娜。德。波伏娃一生写了许多作品,《第二性》是她获得世界性成功的一部巨著,是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意志、智慧的一本书,被誉为女人的“圣经”,成为西方女人必读之书。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是人类求索中的女性哲学,向所有的读者,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提示了当代妇女面临的问题:生命的自由、坠胎、卖淫和两性平等。既是当代妇女问题的探寻,也是历史与永恒的品味。波伏娃还将自己作为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我们也不难理解《第二性》这本书为何颇受争议。凯特。米利特以及陶丽。莫伊在他们的著作《西蒙娜。德。波伏娃》中讲到:“这本书很危险,像是一个报警器。它让你不仅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女大学生,也想成为破窗而入的坏学生。”对许多人而言,这是一本关于“女权主义”的书。西蒙对女性主义的重要贡献,在于把它从一种理想主义引向文化解析。

首先,书名“第二性”观点鲜明的指出了女性生活在男性创造并主导的世界,处于受支配的不平等地位。这点很重要。因为即便当今,很多女性未曾意识到她们生活在男权制定的规则里。

第二,指出这种被支配的地位不是天生注定如此。尽管有生理的原因,但并不具有决定性。经济上的依附性更为重要,社会风俗法律道德等施加给女性的限制和枷锁是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源。对此,作者雄辩地从生物学、历史学、经济学、精神分析等多重角度进行了庞杂但条理清晰的论证。

第三,指出所谓“女性气质”不是女性受支配的原因,而是其处于受支配地位的结果。并不存在天生如此、一成不变的女性气质。女人的“特性”——她的信念,她的价值,她的智慧,她的道德,她的情趣,她的行为,应当由她的处境来解释。其形成既是女性对自身处境的反应,也是社会风俗所施加影响的结果。童年和少女时代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对女性气质的形成“功不可没”。

第四,作者说被支配地位的形成女性本身有“共谋”的成分。在男性允诺的利益诱惑下,女性主动接受了这地位和身份。尽管这地位使她丧失了主体的超越性,置身于“他者”地位的危险当中。

第五,作者对工业发展和思想启蒙推动的女性解放运动和新女性的诞生以及男女平等的前景持乐观态度。男女平等并非否认两性差异,而是尊重差异,也尊重彼此的主体性,废除两性间存在的压迫愚昧欺骗等,实现彼此的充分自由发展。唯有此,两性之间才能形成真正的健康的手足关系。展望前景,笔者总结一句话就是,“男性需放手,女人要给力”!

《第二性》读后感 篇2

《第二性》不是一本易读的书,书中的内容涵盖生物学、精神分析学、文学艺术、古代神话、历史、社会风俗等用以阐述女性问题的各领域内容,以及作者波伏娃的存在主义哲学贯穿始终。作为一部阐述女性问题的经典著作,它论述的全面性、客观性、以及高度和深度是迄今为止其他同题材的作品所不能及的。女性想要了解女性处境的由来,了解两性思想深处的文化潜意识,就不得不读这本书。

我读的过程中,虽然许多的词句显得难以理解,那也是因为我的哲学思想储备有欠缺,但波伏娃通过现实以及文学作品里的论据描述,令我常常感到"就是这样"的被她理解了。《第二性》发表于七十年前,现在读来仍觉得说的就是身边以及自己身上发生的现象一样。仿佛一位智者说出了你隐秘的想法、懂得你是如何成为这样的,懂得你的困境,告诉你要超越自身。然而最不寻常的是,这位智者是一位女性,她经历过女性的处境,她用思想与行动超越了自身。

可以从书中提炼的一个观点是:"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她在社会文化中的处境使她变成了"女人"。

从生物范畴来说,激素的作用决定了女人的体质。一般说来,女人比男人矮小、体轻、骨骼更纤弱、骨盆更宽大、脂肪形态更圆润。女人的力量大约是男人的三分之二,肺活量要弱一些,气管和喉咙要小些,因此也带来声音的不同。女人的甲状腺比男人发达,再加上卵巢分泌激素对植物神经系统产生作用,使女人情绪起伏,容易心跳、脸红、流泪、狂笑。

女人天然接受仿佛外来强加于她身上的青春期和更年期危机,每月的诅咒,长时间的妊娠、痛苦和危险的分娩,疾病、事故,是所有雌性哺乳动物中,为履行物种生殖职能而付出成本最高的。如果将女人与男人相比较,男人便显得有优势得多,男人的生殖不影响他个人的生存,没有危机和事故。总体而言女人同男人活得一样长,但有不少时期,女人不能支配自己。

这些生物学论据体现了女人处境的一个本质因素,因为身体是我们控制世界的工具。但是这些生物学论据不足以确定性别的等级,它们不能解释为什么女人不能具备主体性而作为被动的存在,不能将女人判定为永远扮演从属的角色。

只有根据人给自身提出的目的、掌握的工具、制定的法则,才定义了强弱之别,"弱点"才显现为弱点。在不要求充分使用人体力量、在禁止暴力的地方,肌肉力量已然不能建立统治地位的时候,女性还被视为"弱",则她的"可能性"取决于经济和社会状况。

女人不是固定的实在,而是变化的产物,人们企图将女人的"可能性"约简到她从前那样,约简到今日那样,人们说是因为她的能力问题。事实是,能力只有在实现的情况下才明显的表现出来,没有实现的情况,究竟是她不具备能力,还是处境让她无法实现其能力,这是理不清的账。

人们有时认为,自恋是女人的根本态度。自恋是自我被作为自身的目的,主体逃避到其中。环境更加促使女人而不是男人转向自身,把爱给与自己。因为她被禁止从事男性的活动,她忙忙碌碌,虽然肩负妻子、母亲、家庭主妇的职能,她的价值仍然没有得到承认。她封闭在自己的身体和住宅中,认为自己是被动的。人们称她为"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人们也把工人、黑奴、殖民地土著人说成是"大孩子",仿佛如此就能削弱他们的力量。

一个行动的男人能估量自己,女人由于显不出能力和受到隔绝,既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也不能衡量自己;她自认为极其重要,实际上她接近不了任何重要的事物。压在附属女人身上的诅咒,就是不允许她做任何男性世界的事,于是她执着的通过自恋、爱情、宗教,徒劳的追寻存在。

现今的世界中,女性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 )女性和男性一样受教育、工作,获得经济收入、管理一个组织、做学术研究、发明新科技,影响或改变世界。但是,世界的管理者绝大部分还是男人,女人被要求更多的照顾家庭、放弃事业,主动强势的女性常会受到来自男女两性的同样的不认可。

七十年前的著作中的思想和现象,在现今的社会和人的思想中还随处可见、俯拾即是。甚至许多女人都比男人还要认同一个观点:女孩子不需要有大成就,安稳一点即可。这样的话听起来仿佛有道理,其实又是极危险的。这样的观点表达的不过是接受懒惰与舒适的诱惑以及不想负责任。在不知不觉中她们给自己设下了限制,使自己成为依附者,没有想过自己需要成为创造者和有影响力的人,也就不会去主动接触和开拓广大的外在世界,而在日复一日的封闭和无聊中,将注意力转向自身,空虚的自恋,受控于无形中。

相对来说,男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却被要求去取得社会成就,他们因此在面对真实社会的摸爬滚打中,承担了更多,因此也更加自信和主动。

波伏娃的存在主义哲学即是说,人的本质、既定性没那么重要,人的选择、行为及其创造才是重要的,简单的说就是你是什么样的人不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你需要将目光投向外在世界的目标,忘我的开拓、行动,确立你自身。

在现今社会女性的处境和机会教从前要好了许多,但女性要警惕自我设限和轻松的依附性人生的诱惑,同时明白这种诱惑的代价是什么。

《将相和》读后感书评 篇3

今天晚上,我在明亮的台灯下一口气读完了《爱迪生》这本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虽然没有见过爱迪生,但在我的眼前却清晰地浮现出他的面容和形象来。一个本来身强力壮的人却因劳累过度,两眼布满了血丝显得格外的疲惫不堪。我仿佛看到了爱迪生为了人类的光明,研制灯丝,不屈不饶的试验一千六百多种材料。他夜以继日的勤奋工作,饿了就吃一点饼干,简单的填饱肚子。困了就在桌子上小睡片刻,稍微休息一下又继续工作。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努力工作,百折不饶的精神爱迪生才终于找到了合适的灯丝成功的发明了电灯。可以说人类的光明是他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是他吧光明带给了人间。同学们在电灯下干活娱乐时,可曾想到爱迪生,可曾想过他那无数个不眠之夜?

爱迪生一生除了电灯之外,还有许多的发明。如,电池、打字机、电车、水泥、胶片等等。这些发明无一不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从儿时的第一项发明——自动定时发报机算起,平均每十来天就有一项新发明。难怪人们称他为“世界发明大王”。

爱迪生发明了这么多的东西,是他天资聪慧、有着超人的本领吗?不,不是。就像他说的,“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天才只是一点点的灵感加上不屈不饶的勇气与决心。其中,不屈不饶的精神,不断努力和奋斗的结果才是最重要的。勤能补拙,只要一个人肯努力,肯付出辛勤的汗水,那么他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爱迪生就是这样的一个列子。

读完了这本书,给我很大的启发和震撼,我相信以后,我一定会更加的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

第二性读后感 篇4

@火猴

将近一个多月才读完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期间恰好追了HBO新出的一部mini剧,澳大利亚作家莉安・莫亚丽提同名小说改编的《小谎大事》。追完觉得不过瘾,于是有买回原著读了一遍。和《第二性》一样,《小谎大事》也是一部女性题材作品,两者之间有很多共同之处,才会让好久不写读书笔记的我写下这篇读后感。

《第二性》包括I、II两部,I从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历史和女性神话在文学中的体现等方面来分析女性的处境;II从存在主义的哲学理论出发,研究女人在出生、青春期、恋爱、结婚、生育到衰老各个阶段,以及在农妇、女工、***、明星或知识分子等各个阶层中的真实处境。大概只有女性看这本书才能做到跟作者有强烈的心理共鸣吧,而且还必须得是人格、经济独立的女性,只要这样的女性才会和波伏娃一样,面对性别歧视的种种不公,会思考到底为什么女性是次于男性的第二性。

如果说身为女性是一种悲哀,那么更悲哀的事情大概就是身为女性而感觉不到这种悲哀。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女性地位并非一直低于男性地位,母系社会也曾一度繁荣。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今女性处于劣势的地位呢。

身体是一种处境,是我们对世界的掌握和我们计划的草图。从人类起源开始,生理上的优势确立了男性是至高无上的主体,而女性只能扮演他者。女性生来就比男性弱小,女性的力量小,红血球少,肺活量也少,这些先天的生理因素不能被抹杀,但这些事实的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怀孕、分娩、月经都会削弱女性的工作能力。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分析过,各个资产阶级能形成联盟的原因是因为共同的利益,而女性的利益那么与原生的家庭相连,要么与丈夫的利益相连,因此很难形成维护女性权益的共同体。女性成年后是否会人格独立、经济独立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原生家庭的教育。也正是因为很多父母抚养女儿只是为了让她结婚,并不鼓励甚至抑制她的个人发展。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女性成年后往往只会期待从Mr.Right那里获得财富和幸福,而不是独自尝试困难而不一定成功的成功。这种女性在原生家庭里把一切决策权交给父亲,结婚后把一切决策权交给丈夫,而自己从始至终都只是一个男性的附属品,她的价值永远只体现在生孩子做家务上。

几乎所有的宗教或者远古的神话传说都或多或少带有性别歧视。《圣经》中先有亚当,后有夏娃;潘多拉打开魔盒使灾难来到人间。《古兰经》中更为严重:“因为真主使他们比她们更优越”。而在拉丁文学作品中,女性总是得到相应的尊重。古代女性根本没有地位可言,完全可以等同于生殖工具和女仆佣人。无论是东亚还是中欧,都是在一夫多妻制的前提下要求新婚的女性必须保持贞操。男性可以从事工作,而女性工作,甚至接受教育都被认为是有伤风化。更不用穆斯林国家一味的贬低女性价值,还要求女性必须佩戴面纱,在家族男性的陪同下才能出门,完全没有人身自由可言。弗雷泽说过;“男性创造神,女性崇拜神”。正是男性决定神话中最高地位的神是男性还是女性,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都是男性赋予的,就像叶卡捷琳娜的登基丝毫没有改变俄国女农奴的命运一样。不管她的地位有多高,实质上都是在依附男性。

现代的女性地位相对而言可能有所提高,但只要国际三八妇女节依然存在,就说明女性仍然是弱势群体。说道现代女性,就要提到《小谎大事》里面的女主角之一S。在外人眼里,甚至是在S最好的朋友眼里,S拥有近乎完美的人生。她拥有每个人梦寐以求的美貌和财富。一家四口居住在豪华的海景房里,结婚后S就放弃了律师的工作成为一名专职家庭主妇,丈夫每次从国外出差回来都会记得给她买昂贵的礼物。一切都看似很完美,但是S身上会隔三差五出现一些伤痕,这是她正在遭遇的家暴,可是她却像所有人隐瞒了真相。即使是在心理医生面前,S还在为丈夫的暴力行为找各种各样的借口,试图把错归于她自己为丈夫开脱。她有想过离开丈夫,带着孩子离开,可是总是迟迟下不定决心。直到有一天,()丈夫亲口对她说:“我早该杀了你”,S才醍醐灌顶决定要离开。S的经历跟现代很多女性很相似吧,起先自己有一份引以为傲的工作,不菲的工资足够让自己过得很好。可是最后为了婚姻,为了孩子,放弃了工作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家庭,最后却要面临家庭暴力,丈夫出轨的结局。

爱情里的两个人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如果一方在经济上完全依赖另一方,那就没有平等可言了,经济不独立还谈什么人格独立。在爱情里根本就不应改出现“我养你”这句话,“我养你”无异于温水煮青蛙,看似不需要自己努力付出就可以坐享其成,其实你的志向,你的激情,你的才能正在被一点点荒废。借用波伏娃十五岁的时候写的一段话:“我只通过自己存在,也只为自己存在”。希望女性都能“自私”一点,多为自己考虑一点,毕竟生育只会束缚女性的'个人发展而不是男性。

最后,还是用伟大的女权主义者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原著里的一段话做结尾:女性应该独立的寻找人生的意义、自我价值、自己的梦想,这一切与父母、伴侣及其他任何人都无关。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