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优秀8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假期看了几集被各种安利的神剧《天道》,原著《遥远的救世主》。
1、神叨叨的地方都是抖机灵的多,对宗教哲学有点底子的,看起来没有那么玄乎;不过认知层次的差别,确实人与人之间巨大的鸿沟。
2、女人的驯化欲,改造欲是与生俱来,或者远古进化而来的(远古部落时代,女人负责驯养动物),本能太强大了,不是让自己的男人变成小狼狗,就是让自己的子女变成小奶狗。
3、男人能放下征服欲和出人头地的那股劲儿的真不多,能真主动放下的,是真英雄;淡而又淡的名贵,是大丈夫。
4、女人在〈WWW.BAIHUAWEN.〉经历极大恐惧和冲击后,一顿“梨花带雨”,男人直接破防,这是本能;还有就是老房子着火,一个离过婚的中年男人,遇到一个青春靓丽,还在国外看过世界,独立洒脱的妹子,这个也很破防;不过芮小丹明显比较缺父爱,遇到丁元英也挺破防的。
5、打价格战在国内是商业竞争基本套路,林雨峰输在浅层看是输在面子上,底层是输在锐气不能内敛,只有矛,没有盾,违背了天道。
6、扶贫确实是不治之治,不同发展阶段的认知不一样,劳动力要素是经济里面重要的衡量指标,往大了说,中国制造吃的是农民工进城的红利,中国互联网吃的是高校扩招的工程师红利,王庙村就是30年前的中国,现在越南的一个缩影。
7、想不到拍《天道》和《亮剑》的是同一个导演,很有水平。
8、左小青实在是太有感觉了,素颜也很能打,难怪陈道明都把持不住。
《遥远的救世主》被改编为电视剧《天道》一度热播,因本人甚少看电视,于是就错过了。近日读书会寄来此书并将讨论此书,于是就抽空看了看。平时看的都是哲学范畴的书籍,很多年没有看过小说了,偶拾起来还真有些不习惯,粗略翻看了一边,大概了解了故事的梗概。
丁元英的私募基金是一家以德国几家金融公司为资本委托方的公司,中国股市进行了11个月的掠夺式经营之后,作为一个中国人,他对掠夺式的股市操作心里不堪重负,充满了矛盾与无奈。以“个人心理状态”为由中止了私墓基金合作。丁元英托助理肖亚文在远离大都市的僻静地方为自己找一个住处,而令人费解的是肖亚文竟然兴师动众地从北京飞抵德国法兰克福,求助于正德国探亲的警官大学同窗好友――古城公安局刑警芮小丹。肖亚文告诉芮,丁是个高人,并提醒芮不要和他有感情发生,“他是魔、是鬼都可以,就是不是人。他跟人的思维颠倒了,不是人的思维。一旦动了那种心思你就算把地狱之门打开了。如果真的发生了,那是你自找的,不要怪罪我没有提醒过你。以我的智力,我理解不了这种人。”但是她不想和丁断了联系,就托给芮小丹。芮为丁元英在古城找了房子,安排丁元英住下,就忘记了此事。几个月时间后因为丁元英的资金被冻结,缺少生活费的丁元英将自己收藏的唱片拿到刘冰的“孤岛唱片店”去变卖。一次芮小丹无意中听到了丁元英的音响她被那种纯美的音乐打动了。芮小丹也想买丁元英这样的音响和唱片,但是未果。经过交往之后,芮小丹发现丁元英的与众不同。学识和气度所折服。之后两个人的感情因为一次“马王黑恶团伙”的侦讯过程出现了质的飞跃。案犯王明阳是高智商犯罪素有“冷血诸葛”之称,是黑恶团伙的核心人物之一,芮小丹抓捕他时要不是一颗臭蛋差一点命丧他的枪口。警方希望从他的嘴里挖出线索。可是他抱定必死之决心,任警方的侦讯就是不开口。
芮小丹原本与母亲定居在德国,但是一直不能融入德国上流社会,不得志而回国从警,希望报效国家,建功立业。可是她依然被边缘化,她优秀,但因为外国生活的经历和西方社会文化的熏陶,还是不被同事所接受,所以在遇到丁之前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刑警而已。她很想拿下“冷血诸葛”王明阳,但是依她的文化积累和知识结构是不可能完成的,这一点她清楚的知道。但是她更清楚丁元英能够帮她解决这个难题,成就她(芮是个很在乎被主流文化认可的,或者说在乎荣誉,她收藏了她历年来的获奖证书,足足与一抽屉,也就是说她执着的是“功名”,是“禄”)。也许是处于这样的潜意识她寻求丁元英的帮助,丁给芮小丹制定了一套侦讯方案,并且进行了3天封闭式的集训。3天后,散发着光芒的芮小丹回到侦讯室面对这个曾经生死互博的王明阳,他们以人生的意义、文化属性、宗教为线索进行谈心,经过一场精彩的对话交锋之后,王犯终于被这个看上去年轻貌美,但充满了人性光辉和深刻哲学智慧的女警官折服。交待了自己的罪行和他人的罪行。
芮因为这次侦讯的成绩和显示出的才华被领导和同事认可,一炮走红,事业顺风顺水,同时芮也被训练自己的丁元英的学识和气度所折服,终于她确定了自己感情,爱上了丁元英。她对丁元英无微不至的关怀生活也感动了丁元英。两个人正式确定了关系。芮小丹决定向丁元英要一个爱的礼物,让他帮助王庙村脱贫致富。丁元英明知这样要求可能是个错误,经过反复思考,他设计了一个“杀富济贫”的方案。与欧阳雪、冯士杰、叶晓明和刘冰成立格律诗公司,让王庙村的村民手工制作发烧级的音响。为此他还到五台山问佛,为自己的心找一个答案。五台山的方丈也给出了与肖姑娘相似的评价,丁元英已经站在觉悟的门槛上了,进一步是佛,退一步是魔。
欧阳雪、冯士杰、叶晓明和刘冰成为公司股东,丁元英告诉他们:救世主是没有的,只有自己救自己。(这句话其实是点题之笔,丁一直是被芮、各股东、王庙村的村民视为救世主的)。丁将战略对手锁定为国内的着名音响企业乐圣公司,他进行了一番策划,将格律诗音响送到国外参加国际级的音响展,获得大奖。回国后,他把盛名而归的音响送到北京开幕的音响展示会上,丁元英以低价销售格律诗音响并在当天就销售一空,丁的此种高档音响低价销售行为给乐圣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乐圣总裁林雨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为依据起诉格律诗公司,提出诉讼赔偿,他说不打败格律诗公司就跳楼。丁元英请肖亚文为格律诗公司代理诉讼事务。进入诉讼程序后,乐圣公司才知道格律诗是一个扶贫公司,林雨峰意识到胜诉已经不可能了,但他还是决定要打这场官司,他的目的已经不是教训不遵守市场法则的格律诗公司,而是要打败丁元英。最后他已败诉收场,他选择了开着汽车跌向悬崖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格律诗公司也和乐圣公司达成合作,一同生产音响,王庙村的穷苦村民们也开始了致富之路。
芮小丹办完省厅刑侦处大案后返回县城,路上遇见被通缉抢劫犯黄福海、刘东昌、吴建军等人,芮小丹知道自己单枪匹马去找这些荷枪实弹的劫匪可能会牺牲,她给丁元英打电话,告诉他自己现在面对的情况,听完这个电话丁元英沉默了,没有阻止芮小丹的行动。芮又向分局通报情况请求支援后关了手机。一番战斗,吴建军自杀性爆炸死亡,芮小丹被炸残、毁容,刘东昌逃跑,首犯黄福海企图夺芮小丹的越野车,被芮小丹打伤双腿,就在警方的增援人员赶到现场时芮小丹选择了自杀。在听说芮小丹死讯后丁元英伤心得吐血。芮的父亲认为丁对小丹的死负有责任,拒绝丁元英参加小丹的葬礼,丁离开古城。
看完小说,我觉得丁元英的确是个人物,他的一首《卜算子》词更是耐人寻味:
自嘲
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
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
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祸福。
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
其实这是丁元英的自我写真,他想做清心淡薄的后山人,过隐居的隐士生活,但是又不得不登堂入室做世俗人扒拉金钱。可以说他是一个矛盾体,自我的矛盾让他痛苦得吐血。
在芮小丹侦讯“冷血诸葛”王阳明的时候,曾有过这样一场对话,可以看到丁元英对文化属性的一个观点。
王阳明说:“强盗的逻辑,是直接获取,冒险,刺激。”
芮小丹针锋相对地说:“这样讲,似乎你还算一条好汉。但我以为,强盗的本质是破格获取,破格获取与直接获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你们没有自信与强者在同一个规则下公平竞争,这只能说明你是弱者,以为弱势文化所追求的最高价值就是破格获取。所以强盗的逻辑从本质上讲是E懦弱的生存哲学。所以,你不是好汉。”
这就是两人的对话,准确的说其实是丁元英教芮小丹说的话。丁在格律诗和乐圣的商业竞争中使用的计量其实就是破格获取,是强盗逻辑。格律诗是弱者,在同一规则下连与乐圣公司对话的资格都没有。再看丁本人,他在德国做基金经理,因为忍受不了强势文化(德国投资基金)赚取弱势文化(中国股民)的钱,决定解散基金。他这样的反应其实也是弱势的文化在强势文化前胆寒、心虚的反应。
丁之所以痛苦地解散基金选择隐居,是看到了文化的差距,而不能接受,不能放下。心理学认为,解决心理困扰的方法就是面对,这与佛学等其他哲学的观点是一致的。解脱前一次的痛苦,就要在下一次的相同经历中重新经历,直接面对相同的情境,面对它、接受它、感悟它、放下它、超越它。于是丁元英借“音响之战”再一次面对了上一次的心结。终于实现了强势和弱势的和平相处,共同发展。这是一次心理治疗,是自我的拯救呀。
世界上没有救世主,虽然很多人认为他是,但他不是,救世主只有你自己。丁元英自己解救了拯救就是一例。可以说,他是一个智者,看到了他人所不见的事情,他看透了世人追求功名利禄的执着,就像他很早就劝芮小丹不要做警察了,可是芮不听,她要做到至少30岁以后,老了,干不动刑警了再说。
人们执着的往往逃不过功名利禄,芮死于对功的执着,刘冰死于对利的执着,林雨峰死于对名的执着,王阳明死于执着于执着。而丁执着于情,最后吐血,再一次的隐居于世,也许还有再一次的治疗,和自我的救赎才行吧?既想做放下一切欲念的智者,又想做持欲的参与者,必然带来自我的矛盾,堕入痛苦之境。祝福他可以再一次解脱。
本书中有一个词,叫“文化属性”。我比较喜欢用“社会属性”或者“社会文化属性”来代替这个比较含糊的词。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环境,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就会因为有各种不同的社会环境而被社会化。这种被社会化的人所带有的集体的意识和潜意识***性的东西就是“社会属性”。我们上海人的社会文化属性和北京人的一定不同。但是北京人和上海人的社会文化属性都是中国的,中国的又和美国的社会文化属性不同。
书中把文化属性分为“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丁元英的痛苦来源就是因为不能面对“强势文化”。因为中国150年来的落后于西方文明,中国人的潜意识深处就有了这种心理弱势,要么崇洋媚外,要么抵制西风,要么国外的和尚好念经,要么老子天下第一。其实中国人的这些表现归根结底都是“自卑感”。丁元英归结中国人的特性是“靠”字。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做生意靠关系,当官要跑关系,买紧俏商品也要靠关系等等举不胜举。靠,就是不自信,不自信就是自卑,是内心虚弱,是内力不强。
中国人还有一个诟病于此也大有关系,这就是中国人最要面子,所谓“面子文化”,面子是什么,是虚荣心,虚荣心是什么还是没有底气,自卑心,怕人看不起自己,于是人人都要摆排场,金粉铺面,外着光鲜,依靠外在的色相,依靠外在的力,让自己光彩照人,穿盔戴甲,手执利刃,自以为人家不会小视,可以所向披靡。其实呢?在这坚甲利刃下的那个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害怕受伤的小小孩,内心充满了自卑和恐惧。真正的高手是不假借神兵利器的,他们一叶一石都可以御敌。甚至就是在那随便一立,呆若木鸡,也可不怒自威。这就是内心强者与内心弱者的区别。由此看来,丁元英是要吃“六味地黄丸”来补肾强体的。
强与弱是相对的,也是相互转换的,没有必要区分和自傲与自卑,强无恒强,弱无恒弱,两者可以和平共处的。比如乞丐很弱,但是乞丐之强在于作为弱者的他可以使作为强者的有钱人愿意施舍给他钱,而这些有钱人从来不会平白无故地把钱给其他强者。有钱人未必愿意做乞丐,乞丐未必不能成为强者,朱元璋就是乞丐当皇帝,吴六奇也是从乞丐到大将军。可喜的是丁元英最后悟到了,强于弱是可以和平相处的,于是格律诗与乐圣合作成功了。不论强弱、黑白、美丑等等对立的两面,都是共生的状态,不可失去其一,失去则都不存在,这就是系统理论的基石。各家经典也都有相似的论述,这里就不赘言了。唯要指出的是我们要在对立的事物之间照见其背后的意义,比如强者要照见自己的霸道,弱者要照见自己的不知道。
书中的每个人物都有其要修行的功课,丁元英如是,芮小丹如是,刘冰如是,林雨峰如是。唯有肖亚文最让我感到不寻常。她的功课是什么呢?
为什么这个才貌双全的美女在和青年才俊丁总一起工作2年而没有发生“办公室里的故事”呢?一个孤男,一个寡女;一个仪表不凡,一个美丽动人;一个学富五车,一个聪慧过人,两个人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可是肖姑娘偏偏没有爱上丁公子,甚至连朋友她都不想高攀,她还提醒了芮小丹不要爱上丁公子。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呀?简单地说,她是和智慧的人,清楚自己是谁,他人是谁,她是个观察者,不会做参与者,即使是参与,也是保持心灵的抽离俯瞰事件的发生。
一句话,看了这本书,我最爱的就是此女子也!其他皆是过眼云烟。
通过男女主人翁的爱恋展开了对文化属性的讨论以及人性深层次的探讨,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芮小丹为了留住不可能留住的丁元英,希望他通过扶贫的方式给自己留下一个念想,并通过扶贫引发芮小丹自身思想的升华。
正常的人做正常的事情就是不正常的人,并且能够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从而可以反映出社会的扭曲。
丁元英通过构思设计,完成了女主的交代,利用了人性的恶完成了法律允许范围内的杀富济贫,可最终的济贫也如男主预料,给了大部分生的机会,少部分趴在井沿观看外部世界的机会,有人守住了内心回归正常,有人放纵了内心的贪婪与欲望,最终走向了万劫不复。
何为救世主?救世主在哪?遥远的远方还是咫尺的自己?这是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代表,也是对人性的考验。
女主的自杀,是为了留下最美的自己,当这个世界不再需要的时候离开,不给这个世界带来麻烦;
男主的离开,不可谓不缜密,打扫战场,完成对爱人的承诺,虽然这个承诺对爱人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
最引发内心触动的是刘冰的跳楼,他的一生如井底之蛙一样生活,丁元英给他打开了通往外界的天窗,忘乎所以的自我认同以及错位的身份认同,贪欲战胜理性,最终看清了自己也看清了道。
全文行文流畅,文字优美,细节刻画到位,故事丝丝入扣,代入感非常强。
在我看来《遥远的救世主》是作家豆豆最著名的作品,也是最能反映她对于“文化属性”的理解及观点的作品。全书通过讲述商业奇人“丁元英”和天国的女儿“芮小丹”因一张唱片结缘发展成爱情的“发烧友”,从扶贫公司“格律诗”公司在强力“杀富济贫”下,与名族音响品牌“乐圣”公司之间的商战事件,引出了人们对于“得救之道”的讨论,和关于“文化属性”的思考。后在05年根据这本书改编的电视剧《天道》在国内热播。
我曾把它推荐给我身边每一个好朋友,我觉得这样好的作品不应该被遗忘。这本书对不同文化属性的人物在面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思考方式以及处理方式,得到不一样的结果,这看似是命运实则又是必然。其中涉及很多关于宗教、传统文化的思考。我想先以我最喜欢的三个人物为线索来分享我的一些感悟,当然,我并不敢为书中的人物下判词,只作为自己一些感悟的分享。
看完这部电视剧后就彻底被王志文大叔圈粉了。这个人物是这本书的灵魂人物,关于这个人物,我只能说,他高明而自知自觉,但是他的高明太过独到而很难有知己,用书中韩楚风的话说是“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用时下的话,因不可复制无法传承,而成为绝版。他的逻辑说到高处,是扒拉人灵魂里的那点东西,不可说因为一说就错。说到简处,大道至简,万物发展皆有律,按规律办事。
肖雅文可以说整部戏里我最喜欢的女性角色,毕竟芮小丹是“天国的女儿”,太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归宿往往是毁灭,因为毁灭所以不容玷污、因为毁灭所以永恒。欧阳雪呢,似乎多了一丝丝柴米油盐味儿,少了那么一点点阳春白雪的感觉。雅文似乎是这两者之间有更为平衡的体现。
而且雅文的成功是可学可复制的。我之前说丁元英的“得道”是自觉自知的,这种自觉自知多少有天时、地利、人物命运和那点“慧根”共同发酵的,而雅文的“得道”却是看到、悟到、学到。她的命运发生的改变,既有自身“结善缘种善果”的初心和一点点运作成分,又有自身本身素质过硬的前提条件,这无疑是给了每一个站在井底的人一种可以爬上井沿儿的可能性。
其实在全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冯世杰。这看似奇怪却也顺其自然,因为我的成长环境、原生家庭都与冯世杰非常相似。在我看来冯世杰是底层小人物的行为典范,却有着不世俗的初衷,有着一份难得的“真”。
从某种角度来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道”,是每个人的头脑中的主宰,是一个人的文化属性、价值体系、道德底线。也有一套自己“为人处世”“行事作风”的“术”。
冯世杰是最先有拉拢芮小丹、接近丁元英的企图,这些“术”让他看起来演技拙劣、不够憨厚,也引来丁元英的那句“你说咱俩谁成心的?”在芮小丹那儿也碰了一些灰。而他的“道”却很不俗,他是真想为“王庙村”做点什么,不得不说这个“道”让我没办法讨厌他。这并不是出于道德绑架,我不能抨击他,而是这个社会“有招有术”的人是在太多了,冯世杰只算是演技拙劣的小角色,而有“道”有心的人却很少。
他自然自知没有能力拯救王庙村的能力,也不懂“大爱不爱”的道理,即使这样他也愿意卖力表演求一个机会,而且他实际、他肯干、不怕失败,是多少传统农民的写照。叶小明是个聪明人,刘冰是爬上井沿看了一眼又流落回井底换上精神绝症的人,而冯世杰能走到最后,是因为他的初衷。
其实这本书,真的不好讲,天国的恋情、神话礼物、杀富济贫、得救之道都不足以盖之,书中关于文化属性、关于宗教、关于传统文化的解读,也很难去讨论,因为一说就错,还是很推荐大家可以去读一下,电视剧版的现在也可以找到,只是删减了很多片段。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的话:它给了我一个新的视角,就像开了一扇窗可以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看了《天道》这部剧,又开始翻看《遥远的救世主》这本书,这本书最鲜活的一个人物是芮小丹,她是一个活得简单、死的伟大的女人。丁元英看懂了其他所有的人,但唯独看不懂芮小丹,只因为她活的简单,用剧中的话,她是天国的女儿。丁元英是一位商业鬼才,拥有金钱、地位的同时,干着一份天职。丁元英和芮小丹的相爱是必然的,二人灵魂得到了共鸣。他们从对方身上都得到了自己所想,丁元英想要简单,芮小丹想要共鸣,让二位主人公从灵魂深处融为一体。
本书以两人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从音响这个商业题材入手,揭示了国内经济市场的冰山一角,在发展音响经济的同时,杀富济贫、平衡贫富差距。
书中有很多关于人性、理念、文化、物质、爱情、生死的理念,读来很有收获。比如,人的法则,是一颗阴暗的心永远脱不起一个灿烂的脸。在物欲横流的大千世界,复杂的人心只是天道的一部分,无可厚非。天道恢恢,自有规律;芸芸众生,只能遵循。活着就是在不断的散发人性的光辉。光明而来,磊落而去。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公司、国家、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文化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种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品一杯好茶,清淡入口,余香不绝,由不得你不去回味,不去深思。就如同在夜空凝望,不是你用眼睛去看星星,而是满天星辉已悄无声息地绽放在你的心底!
因偶然的机会打开了这本叫做《遥远的救世主》的书,很快就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就如同在漆黑的夜里,为只是翻看玄幻小说、穿越电影、玩网络游戏而打发时间的生活突然点亮了一盏明灯。虽灯光幽微,却清晰的照亮了脚下走过的路是多么虚浮和迷乱。如同书中所说的,认识了这个人,你就等于打开了一扇窗户,能让你从此学会思考,学会感悟。在该书中,既有做人的道理“自性自在,不昧因果”,也有做事的原则“随缘惜缘不攀缘”,更有对宗教的理解和经商的剖析。
当然,既是随想,就有自己的思想存在,就有自己不同于作者的观点存在。没有大的架构冲突,只有一些人物的处理想法。第一,芮小丹为什么只能以自杀为结局?书中用丁元英的话说是“她觉得自己没用了”,那她就真的是无用了吗?她失去的只是双腿,残缺的只是作为青春标志的容颜。但这就是她要结束自己生命的理由吗?首先,她这是对自己爱情的不自信!从书中可以看出,她和丁元英的爱情绝大部分是建立在感情的交融与思想的和谐交流上的,就像芮小丹说的“不要把所有的记忆都停留在床上”。她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所以,她的身体的残缺并不影响她们可以继续享受属于她们的精神爱恋和交流,更不用说,还有维纳斯那种极致的美摆在那里例证着什么。其次,芮小丹是自私的!她觉得自己洒脱的一枪结束了生命,既没有给别人留下负担,又没有给丁元英留下难以收拾的局面。可她想过没有,既然她是如此的爱着丁元英,丁元英又是如此的爱着她,那她的离去,给丁元英留下的会是什么呢?只能是无尽的悲伤和永远摆脱不了的思念,只能是让她自己深爱的人终生生活在沉重的追忆中!第二,丁元英在接到芮小丹电话时的反应,我不觉得这是对芮小丹的理解和别无选择,在自己最爱的人面临生死选择的时候,所有的高尚和大义都是浮云,生命的价值是世间所有的理由都不能诠释和放弃的,更不用说是自己最爱的人!在那个时候,他的反应只能是让芮小丹规避风险来首先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去尽职尽责完成工作。那个时候最基本的对挚爱的人的反应都不应该是理智和冷静的!当然,这样的描写更能展示作者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和制造剧本的出人意料,但,却违背感情基础!第三,对于林雪峰处理官司败诉的作法,尤其是最后的结局,让我感到困惑。
林雪峰是一个经历了最底层的拼杀,而最终依靠严谨的态度和不屈的斗志走向成功的人。在这种经历的背景下,他最不缺乏的应该就是失败的挫折和磨砺。更何况,书中对官司结束之后的合作,也点明了最大的受益者是乐圣。这一点,以林雪峰的商业眼光不会看不到合作之后的情势!另外,林雪峰能在创业之初,就提出“乐圣只有矛没有盾,营销的策略就是进攻进攻进攻”,如此昂扬的斗志下,不会掩盖着一个一败即溃的灵魂,他完全可以吸取教训而选择在未来的商业战场上继续一比高低,而不是选择那些冲动幼稚和充斥着江湖习气的自杀来让自己永远背负着失败者的烙痕!第四,在看到刘冰接过丁元英递给他的那个所谓的内幕证据的时候,我掩卷沉思了许久,以我对丁元英的理解,他是不会放任自己的朋友置于别人的枪口和刀尖下的,更不用说这把枪和刀还是自己递出去的,面对的还是自己挚爱的人最亲密的朋友。这个桥段的设计,我个人理解是丁元英对刘冰的考验和送给他的最后的机会,把握住了,刘冰就会最终放弃曾经的狭隘和自私,走到朋友的圈子中来,把握不住,那就是开启了自己的地狱之门。只是对档案袋中的材料,我的猜测和作者有了分歧。按我的猜想,丁元英放在档案袋中的资料应该都是一些虚无缥缈,让人分不清真伪的东西。因为,在刘冰去要挟欧阳雪之前,万一会打开看看呢,如果是白纸,那后面的情节设置就都会变得没有意义了。但如果在这里放上一些以这个刘冰的思维能力分不清真伪的所谓的内幕在里面,却可以让他在疯狂的道路上继续疯狂下去。丁元英送给刘冰这些所谓的内幕资料之后,可以放在其他地方一些击溃这些资料的影像,来让刘冰的丑恶彰显在世人面前,也更能真实的击溃他的所有的贪婪和欲望,为欧阳雪和肖亚文扫除一个潜在的随时可能会背叛的敌人。
猜测只是猜测,随想只是随想,个人的好恶也掩盖不了这本书中人物的活灵活现和境界的傲雪凌霜!
《遥远的救世主》,即电视剧《天道》,讲述的是一个女警察笍小丹和思维缜密的丁元英一起策划了对王庙村超级贫困县扶贫的故事,道出“本来就没有救世主,有的是忍别人所不能,苦别人所不能”的自救生存法则;故事最后的结局是,各个阶层对困境的解决方法各有不同格局,消极,积极,退缩,愤怒,把面对挑战的人性性格特征、心理特征刻画的淋漓精致,总之,这是值得一部深思的作品!
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录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强势文化在武学上被称为“秘笈”,弱势文化由于易学、易用、易懂成了流行品种。
只要不是我觉到、捂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觉到、捂到的,我才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故事里的三个小人物股东,在公司遇到强力竞争对手的官司起诉时束手无策,在求和失败后选择退缩,他们认为公司会败诉,于是马上放弃了三年以来辛苦奋斗的成果;而另一个女主的朋友确在这畏难当中选择入股公司,相信公司。
不同的思维,不同的见识造就不一样的选择。
在公司后来再次发生转机的时候,前股东小人物刘冰深感不是滋味,亲历了公司的演变,从无到有,当公司即将跨入历史性发展机遇同时也是危机的时候,他自愿退出的,至此他与美好前程失之交臂,成了局外人,在他内心只有孤独、茫然、苦闷和痛苦。
这盘菜不是人人都能吃的,如果扒着井沿儿看一眼再掉下去,那真是饱了眼福,苦了贪心,又往地狱里陷了一截子。
允许几个股东去扒井沿儿,能不能爬上来取决于他们自己。
刘冰从卖唱片的没什么身份的人物到开着轿车、有被人认可羡慕的身份,再从这种高阶层摔到底端,那是一种怎么样的精神折磨?
怎么他就是得不到他想要的?
自认为正确的他最后想扳回一步,哪知俩边都得罪成为货真价实的小人,再也没有他渴求的锦绣前程,他的梦破碎了,最终跳楼解脱。
而另一位中国音响界的领军人物从初始创业的艰辛走到如今响当当的行业地位,再到现在公司面临的困窘,动摇了他在音响界的地位,更重要的是面子挂不住的憋屈绞痛心理,最终选择了开车跳河自杀。
从来都是救人的被救了,被救的救了人。如果一定要讲救世主的话,那么符合和代表客观规律的文化就是救世主。具体到当下的事,就是认准市场,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受别人受不了的罪,做别人做不到的成本和质量。扶贫的本质在一个扶字,如果你根本没有打算自己站起来,老天爷来了都没有用。
故事里,王庙村的所有村民火力全开,动员全家老老小小,在自家简陋的屋子生产设备,包装设备。想象一下,这个村庄,一年连4元水电费都交不起,现在遇到了有工作做,农户成为个体经营者,各自负责自己的生产线,接受市场经济的生存法则,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不再是靠过去几十年别人输血扶贫还越扶越贫。说到底,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
人从根本上只面对两个问题:一是生存,得活下来;二是得回答生命价值的问题,让心有个安住。
正如心理学家武志红所说,生命的意义是成为你自己。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在浩瀚的宇宙,在时间的长河,在进化的历程中,渺小如尘埃的你的选择,至少对你这个个体而言有无限的意义。
选择决定了你是谁,在时间、空间与进化的无常中,你的选择尤其可贵,你甚至可以凭借选择,而透过无常,看到恒常。
《遥远的救世主》看后感觉也没有能免俗。
再说爱情,一个绝世聪明的男人和美丽无暇的女人之间的感情就比普通人之间的感情要美丽吗?未必!灵与肉的交融,幸福对于幸福的人来说,没有太大的差别。
再说说男主人公丁元英。一个聪明到极致的人,是否有权利剥夺那些不够聪明,甚至不是很善良的人的生命呢?对于刘冰,丁元英和他开了一个极大的玩笑,先不说这个剧情是否有可信度,谁会不事先看看自己手里的材料就贸然当砝码使。小人多了,这么傻得比较少。如果真的这么傻,这样的人其实对他人的威胁程度并不大,何必要逼他自杀呢?当丁元英听到刘冰因为他的试探,而自杀时,作何感想?是否也能泰然处之?这个崇尚一切顺从自然规律法则的人,为何不能让刘冰自生自灭,自己去感受人生,慢慢顿悟。而是给他下一个猛药,令他快速结束自己的生命?
聪明的人们啊,能不能不要那么自我感觉良好,一方面满嘴的禅啊,悟啊,觉啊,一方面仍然跳不出自己那个对另一些人来讲“俗”的圈子。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跳不出的圈子,都有自己俗的地方。谁也未必比谁高明。小的时候觉得瞎子摸象很可笑,其实谁不是在瞎子摸象?恐怕真能跳得出自己的局限,纵观全局,有一个完整认识的,也就只有上帝了。
不过这本书的主题是对的,这个世界上没有救世主,要靠自己,唯一能救助自己的,只有自己。只有自己从态度观念的改变,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也是我在外漂泊最大的感受。亲人朋友能给与的是情感上的寄托,如果还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只有自己努力,每一次痛的涅磐,都会有一次质的腾飞。
再补充一句,听说这部电视剧在很多地方禁演了,我很支持。这部小说的结尾是个败笔,三个人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自杀来解决问题,这对于年轻人和很多不年轻的人都是个非常不好的误导。自杀不解决问题,勇敢地面对,珍惜自己的生命,没有过不去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