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读》读后感,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默读》读后感,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读《默读》有感

德清一中 107� 陈东尔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题记

《默读》是我在假期中看的一本小说。一开始只是抱着“推理迷”的心态去看的,但是一口气读完,作者Priest的文笔和整体的小说布局,让我惊叹——这已经不仅仅是一本打发时间的网络小说了。

何为默读?字面意思为“不出声地读”,引申义为不声张,不反击;与之相对的,则是朗诵——这也正是书中大boss取名为“朗诵者”的原因。

书中有一个主题,是批判转变为施暴者的受害者。“朗诵”是个意象,有大声诵读,有宣告的意思。这个意象指的是将自己读到的“文本内容”(受到的伤害),“朗诵”给世界。在这个比喻里,隐含的、可以“读”到的“文本内容”,是犯罪受到的暴力和伤害。章节名字中提到的名着对应的犯罪,其实暗喻犯罪的重复上演,暗喻在施暴者和受害者迭代过程中,暴力本身并没有被遏止。“默读”则是相对的。隐含的“文本内容”——伤害仍然存在,但默读者却消化了这份伤害,不再将“文本内容”传递下去。

在小说中,这个“默读者”指的就是主人公费渡。

费渡是被朗诵的受害者。他和他的团队,与朗诵者相对而生,都是没有从受害者转变为施暴者的人。 而另一位主角骆闻舟——作为人民警察的他,坚守着心中的正义——“你相信天理昭昭,而报应不爽吗?”——”我必须得信,因为我是刑警。在追查凶嫌的时候,我就是天理。这句话如果不能成立,就因为我们是废物 ,因为我们洗不清沉冤!”

逝者已逝,他们接过父辈的意志,继续前行。“他们像是一群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的人,或出于私心,或出于公义,机缘巧合地踏上了这条寻找深渊的路,跌跌撞撞、闭眼前行了这么远,只此一刻,所有起点与终点都不同的路径终于交接在了同一个点上,在苍茫一片中闪烁起细碎的火光,隐约露出了深渊的形迹。”

“公义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这是《默读》里面所表达的一种隐性的传承。

现在社会的空气中充斥着这样的气息——越心虚的人便越是要喊得大声,以期从回声中汲取力量,以期欺骗一些不知情人的好心。这种情况下的'坚定是很困难的,尤其对那些既善良又单纯的人来说,看着那些犯错之人哭泣皱眉的脸,听着他们那些身不由己的理由,总会不自觉的心软,甚至想着“他可能也没有这么坏”,“是不是我过分了”。

的确,宽容是需要的,毕竟王尔德说过“每个圣人都有过去,每个罪人都有未来”,可这宽容需要和黑白不分彻底分清界限。善良的农村少年何忠义怎么也不会想到,是他一直无比尊敬的丰年大哥亲手把他推进了深渊;莲花山的小姑娘郭菲从来没有想过,她善良的举措和身上的碎花裙会被同学嫉妒;张东来又哪里会知道自己的父亲和大伯会是这样藐视他人生命的人......他们宽恕了罪犯,可是罪犯却没有宽恕他们。“我真的没有杀人啊。”“我也是迫不得已的啊。”“我不是故意的,对不起。”“她还只是个孩子。”“人都死了。”皮囊往往把真相藏得滴水不漏,说到底,命运才是那个行凶的人啊。罪犯分子似乎从来都不是故意犯法,都是被逼无奈。但是,如果一切的罪行都可以被理由掩盖,被谎言原谅,那么法律又是为何而生的呢?房门院锁防君子不防小人,种种法律和规则,似乎也都只能钳制老实本分的良民。这样看来,“老实”、“本分”、“文明”、“讲理”……这些品质,俨然都是错处,远不如当一条到处咬人的疯狗来得痛快。

有时似乎的确是这样,受害者的悲惨遭遇总容易让人们同仇敌忾,群起而攻击施害者,喊口号——全凭主观意愿而罔顾法律。法律是不可能完美的,即使在将来也绝不可能,不可能涵盖世界上每一个人的每一个利益,总有它覆盖不到的地方,就算哪一天真的覆盖了,也很难符合每一个人的道德评判。那我们为什么要去维护呢?因为“这已经是经过不断磨合,最能兼顾大多数人利益的框架了,没有它会造成更大的不公平。所以有时候,咱们明知道可能会伤害一些人,还是要扞卫这个框架。”

每每曝出某些新闻,总能看到有人评论类似于“对中国失望透顶”“司法机关没有一点公信力”这样的话。或许有一定的道理吧,喊出来也挺爽的,但我总觉得这是些刺耳的丧气话。退一万步,从比较理想的方面讲,我总相信这世界上一定有像骆闻舟这样的人,从不向黑暗妥协、向深渊宣战,不管是哪一行哪一业,肯定会有这样的人。他们听到这样的话,一定不太开心。

人们当然有愤怒和不满的权力,但不该停留于在嘴上叫嚣,甚至化身“义务警察”去“除恶扬善”。不满,那就努力用自己的手去改变,但并不是类似“you can you up”的道德绑架,而是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只要是带着一颗理性真心去思考的都欢迎,只是要拒绝一颗颗因为燃烧而无差别攻击的心。骆闻舟作为刑侦队长在书中教训下属时这样说道:“没有万一,要你是干什么吃的?你还是那个连瓶饮料也拧不开的小学生吗?你在市局里,有穿制服的资格,可以申请配枪,可以随身携带手铐和警棍,所以你想要知道什么,就自己去查,觉得谁是冤枉的,就去抓一个不冤枉的出来——我看你在男厕所削魏展鸿的时候挺利索的,怎么现在又越长越回去了?”

往前走,往前看,哪怕前途一片迷惘,哪怕只是凭着惯性继续往前走——总有一天,会在自己漫长的脚印中找到方向。

只是大概需要一点耐心。

微点评

《默读》这个故事里有龌龊可耻的怪物,也有以正义自居却作怪的“朗诵者”,但还有一种力量,是心怀正义负重前行的“默读者”们,正是他们在默默守护着这个世界。作为一篇读后感,小作者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想深度,提出“宽容需要和黑白不分彻底分清界限”这样掷地有声的观点,并层层剖析,多用反问句,文章显得气势磅礴。但不足的是,文中对《默读》这一作品中涉及的人物和情节的介绍显得过于跳跃,读者不太容易清晰把握。

点评人:吴丽霞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