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红楼梦读后感5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花儿开了又落,相顾无言。千古红楼,悠悠一梦。一场《红楼梦》,记载了多少人的爱恨离愁,又葬送了多少人的青春韶华。
——引子
难忘《红楼梦》中病榻前黛玉清瘦憔悴的面容,凛冽的寒风中颤抖的身躯,还有那飘动的素衣。就这样,她在轻唤一声“宝玉”后,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一如葬花般平静、安详。她是朵生性纯洁的芙蓉,幽幽芬芳留下的是无尽的凄美。她美丽的容颜尽管被泥土覆盖,但她的倔强、她的尊严已永远凝固成墓碑边久饶不散的轻烟。斯人已去,却非去;门前芙蓉凋零,却犹存暗香。
难忘《红楼梦》中窗纱前宝钗面带愁意的笑容,那抹笑容中透露出无尽的悲凉。她自是如愿地嫁与了宝玉,但宝玉心中对黛玉的思念她又如何不知?她得到了“宝二奶奶”的名号,却独守空房。她是朵艳冠群芳的牡丹,浓艳的颜色背后隐藏着无尽的泪水。她那绝美的容颜后,又藏了多少哀愁?斯人已去,却非去;门前牡丹凋零,却犹存暗香。
难忘《红楼梦》中绿荫下湘云金光灿烂的双手,那只麒麟在她的手中熠熠生辉。她那豪爽大气如须眉般的品格,是大观园中最洒脱的风景。冬日里她扑出的那个雪印子,承载着她多年来美好的回忆,随着来年春日的阳光和煦,消逝在茫茫天地间。她是朵娇柔怒放的海棠,怒放过后,却仍是“湘江边逝楚云飞”的悲惨。斯人已去,却非去;门前海棠凋零,却犹存暗香。
难忘《红楼梦》中秋风中探春满纸墨香的花笺,秋爽斋内的海棠诗社,记载了大观园鼎盛之时的繁华。高雅奇清的诗句,是她闺中的慰藉。她是朵杏花,淡淡花蕊中散发出清幽的芳香。清婉温和却又非她的本性。她的结局纵是远在海外,却也是保住了一世的平安。可一世平安过后,她[]会在思念亲人的痛苦中逝去吗?斯人已去,却非去;门前杏花凋零,却犹存暗香。
再绮丽的梦,终究也是梦醒。红楼就是一场梦,梦醒时分,才意识到,那些风花雪月、富贵荣华,不过只是虚幻,悲剧的结局才是他们最终的归宿。
——收尾
《红楼梦》记述了贾府由盛而败的过程,还有贾宝玉和林黛玉深厚真挚的情谊,他们是一对知音,但他们彼此对于对方的情谊是不同的,林黛玉对贾宝玉是纯洁的爱,而宝玉对她是真爱,但他贪玩,不想结婚。
曹雪芹笔下塑造的人物形象个个栩栩如生,如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柔中带刚的贾宝玉,举止娴雅的薛宝钗,大多描写的是女性,她们都是女中豪杰,连贾府那么大的家业都是女子在继承。
林黛玉总是多愁善感,她身在贾府,事事小心,觉得自己是一个外人。贾母明知宝玉与黛玉心灵相通,可因为黛玉常年多病,所以贾母把宝钗许配给了宝玉。怕宝玉生气,贾母便骗他把黛玉嫁给他。可黛玉听了这件事,气的岔了气,死在了病床上。连宝玉都没见到她最后一面。
红楼梦的结局是非常悲惨的,家破人亡,宝玉做了和尚,一个名门望族最后落败成家破人亡,这真是悲哀。
人的一生忙忙碌碌到头来不过一场空,很多事情都不是我们能想象到的,虽然背景强大,到头来不过是一个空壳。
人生总会有挫折,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要珍惜现在。同时也反应出了封建社会对女子的强迫压力。写出了她们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明明相爱的一对人,却因为贾母的一句话就分离,对于他们来说又是何等的无奈。
第一次捧起那本散发着淡淡墨香的《红楼梦》时,有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想把它彻底看明白。
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为贾宝玉,他应该说来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为环境所致,他们家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应了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们的家族是因为家中一女子进宫当了皇帝的宠妃而盛起,于是他们天天吟诗作乐,而其中又有两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宝钗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林黛玉闻讯气死,而当贾宝玉揭开喜帕发现并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绝,出家当了和尚。
尽管看过了,但是书中有的描述还是演员不能及的,还是被书中所描述的传奇故事所吸引。居然描写的那么好,其中的一些经典场景当然让我难忘。如,黛玉葬花、湘云醉卧、晴雯撕扇、宝钗扑蝶、宝玉挨打等等。
我最喜欢黛玉葬花这个场景了。这个场景不仅把林黛玉的性情描绘得栩栩如生,而且也为读者刻画了一个自爱自怜喜爱花的一个林黛玉。林黛玉是很爱惜花的,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净,也可以看出林黛玉对于美与他人有不同的独特见解,她也写了葬花吟,以花喻自己,把贾府及整个封建的社会比做污浊,她不甘沉灭,又无力摆脱封建恶势力。怜花就是怜自己,她看到鲜花的凋零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将来。这首葬花吟也是其中最凄美的诗歌之一。
林黛玉在贾府中,虽有宝玉的照顾,贾母的疼爱,但按照当时的礼教观念,毕竟是外孙,寄人篱下的滋味还是有的,父母双亡,无人做主,孤苦一人,又兼其性格的悲观,总觉风刀霜剑严相逼,自怜之心常在,见落花而感身世,不觉满目凄凉。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看了很让人心疼,但是事实就是如此,他们最后并没有在一起。但是,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更幸福的,他们会彼此记得对方,记住他们凄美动人的故事。其实爱情就是很短暂的,至少这横刀截断的爱情给了我们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他是她生命中最美的回忆,是唯一。
总之,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不仅仅是阅读上的满足,也使我进一步了解了当时的封建社会,还是比较有收获的。
这个寒假,我读了《红楼梦》青少年版。我知道,《红楼梦》是我国经典文学巨著,是曹雪芹用一生的精力创作的旷世杰作。
《红楼梦》里有许许多多的精彩的故事,其中“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是我最喜欢的章节。这一章节里,各种人物描写得非常生动有趣。刘姥姥家里非常穷,穷到没饭吃,于是她就到贾府寻求帮助。当她第二次来贾府时,贾母接待了她,带她参观了大观园,还请她吃了午饭。
在饭席上,刘姥姥拿着比铁锨还重的叉爬子,对着一碗鸽子蛋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众人哈哈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了,一口茶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哎哟哎哟;宝玉早就滚到祖母的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同样是写笑,但每个人的神态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可以看出作者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描写又是多么的生动,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读到这里,我也感受到把刘姥姥为了生活自嘲、自贬,把穷苦人的卑微写得入木三分。大观园里的一切对于贾府的贵族来说,是那么的平常,但对于贫苦农民的刘姥姥来说,一切却是那么的新奇,以致于她在大观园里闹了不少笑话,这也反映了作者对贫苦农民的同情和对古代贵族的批判。
这样的精彩描写还有很多很多,真希望我也能向曹雪芹一样,写出精彩的文章就好了!
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一题记
人道是岁月悠悠,来去匆匆,时光温柔地把书页渐渐吹得泛黄。在缱倦的情思中,我仿佛听见谁在把琴抚,哀声长叹:“多少千古情仇,红楼一梦中。”
董卿曾在《朗读者》里说:“要说我最爱的一本书是什么,我可能会想到字里行间满是人生况味的《红楼梦》。”是啊,《红楼梦》虽然经过百年的历史,但至今仍为世人所痴迷。
在《红楼梦》里,我看到了一段错综复杂的人生兴衰。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如同万里长城一般在金陵城永驻不倒,别人见了,闻风丧胆。当贾元春省亲回家时,贾母、凤姐等人命令能工巧匠建造了一座美轮美奂的大观园。黛玉、宝钗等姐妹们在园中听戏饮酒作乐。可后来,锦衣卫来抄家,宝玉的“通灵宝玉”丢了,贾府就如掉下悬崖一般直线下降,生活也不复从前。最后贾元春、贾母、林黛玉、王熙风相继去世,宝玉出家,四大家族彻底衰落了。
在《红楼梦》里,我还看到了一出凄凉美丽的爱情悲剧。黛玉自幼丧母,寄人篱下,与宝玉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可她自幼体弱多病,为此被贾母、王熙风所嫌,让宝钗与宝玉成婚,来了一个“调包计”。然而,贾母殊不知,黛玉得知这一消息时仿佛五雷轰顶,病情急速加重。随着宝钗与宝玉的喜乐缓缓奏起,黛玉的一缕芳魂也随之飘散,死时身边陪着的只有几个丫头与李纨。
漫步于《红楼》中,我看到了林黛玉葬花时所含泪唱出的“花谢花飞花满天,红绡香断有谁怜”的孤单与凄凉。两人初见时,一句“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冥冥中似乎早已注定他们一生的孽缘。那惊鸿一眼,那匆匆一瞥,铸就了一生的悲叹。“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在凸晶馆,黛玉与湘云无意中对的“冷月葬诗魂”,终是一语成真。
阅读经典,可以体味到人生百态千情,它们穿越千百年来到我们身边,带给我们最珍贵美好的东西,安抚心中最柔软的情怀,引起对故事的情思与无限遐想。
梦回红楼哀婉之时,我看到了那个时代的腐朽与封建,透过一场场悲欢离合,命运沉浮的人生际遇,揭露了封建末世的人生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