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感悟读后感【精彩9篇】

《论语》是孔子智慧凝成的结晶,它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博大与精深,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深邃之美。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论语感悟读后感精彩9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儒家经典《论语》读后感 篇1

今天,我们学习了《论语》,《论语》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学习论语后,我除了学习了一篇课文外,我还有了许多心得体会。:一种是教怎么做人,另一种则是教我们怎样学习。

论做人,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真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虽然吃粗粮,喝冷水,没有太多的物质享受,但他却乐在其中。这句话告诫我们不要贪求那么多的物质享受,精神与学习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事物。读完这句话,我也不由得联想到现实。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盲目追求物质上的满足,买许多名牌衣服,却不知这些都是父母的血汗钱,到最后,仍是一事无成。这句话让我明白,不能贪求名利,要做一个安贫乐道之人。

论学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中要学会学思结合。这句话让我感到颇为熟悉,让我想起小学老师也经常这样说。想了一会,才不由得感叹到古人的聪明才智,就算到了今天也仍然适用。这句话让我明白,要学思结合,光学不思或光思不学都是错误的学习方式。

学习过《论语》,我有许多的心得体会,同时也感叹于孔子这位文学巨匠的伟大,没有他,也就没有“温故知新”,没有“不耻下问”,没有“诲人不倦”,没有“后生可畏”这些大家耳熟能祥的成语。学习《论语》给我带来了很多,在现实生活,我也要学以致用,努力做一个爱学、乐友、有修养的人。

论语的读后感 篇2

我国历史久远,地大物博,而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孔丘,一直以来被人们当作圣人来崇拜,原因就是因为他的《论语》。那是中华民族的精萃。虽然全书只有一万多字,并且该书是孔子的弟子所记录的他的学述思想,深刻地体现了这位教育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理念。是隔二千多年,一直是人类教育事业的灵魂。

我看过这本书,虽然理解还不够透彻,但手捧这本书,感觉非常的朴素和温暖,里面不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远不失去脚下朴素的起点,一直被普通百姓作为人类道德的准则。

他提倡“孝道”,主张要以德为原则,去尊敬长辈,这在我们现在社会,犹其应该引起重视,不能以工作压力大,而忽略了自己的长辈,免得后悔莫及。孔子也提倡“仁德”,主张用发自内心的善意去对待别人,如果现今社会,我们都能以此为准则,那么我相信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孔子还提倡“诚信”,他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就是一个人要是没有信誉,真不知道他怎么在这个世上度过一生。道理很通俗,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并不多。,他更提倡“学习”之道,人的智慧是靠后天的学习积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学习的心愿,但可能方向和质量会有所不同,孔子当时就教育他的弟子“三人行,必有我师”,其实知识无处不有,就看我们是不是用心去学。当然他提倡的东西还很多,一直为人们作为一种美德。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当今社会,各方面都在飞速发展,但孔子的思想一直引导我们中华民族走向宽阔的大道。

于丹论语感悟读后感 篇3

仔细倾听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觉曾经遥远而枯燥的《论语》一下子变得丰富和温暖起来。于丹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现代实际生活娓娓道来,阐述其深刻内涵,有许多独到见解,豁然于眼前。

于丹对《论语》的解读能够赢得民众的掌声的根本原因正是她没有把重点聚焦在什么王道政治、儒教等,她把论语的教导直接针对普通人的生活,比如她讲解的心灵之道、处事之道都是帮助人的内心需要,这就是当今许多现代中国人的实际需要。人们从于丹的讲解中,更多的去理解《论语》中的一些教导,以帮助自己求得心灵的平安,帮助自己为人处事、帮助自己教育孩子。尤其是在当今忙忙碌碌、竞争激烈以及精神相对空虚的情况下,人们更有对内心平安的追求,当然孔子不能给当代中国人完全的精神寄托,但《论语》中的一些内容的确能给人某种心灵安慰,也可以让人从中学到一些处事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她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友人。她可以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切事情的根基,修身是放在标也不可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快乐。同样,对于一所学校目标的适切制订,将会增强教职员工的团队精神;远大的理想,将激励人们战胜各种困难,勇往直前。

前一段时间于丹教授到日本讲授论语心得,受欢迎的程度远远超过她的想像。这说明日本对儒家文化的重视超过中国。但现代日本等许多国家的政体和经济发展并非是靠儒家文化,靠的是现代制度创新与文化继承两者并行,不是全面抛弃,也不是全面保留。国家拥有现代政体,同时社会、家庭、个人也保留一些传统的价值观,这两者并非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制度与文化两者同样重要,缺一不可,孔子《论语》等传统文化能帮助人得到一些内心平安以及一些处事之道。于丹论语心得的现象其实是向中国社会启示如何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并同时建立和维护民主、平等、法制的现代社会制度,可以大力提倡传统文化中对个人价值观和修养有益的教导。

于丹的心得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智慧,什么是和谐,什么是无畏。在于丹对《论语》通俗化的解读中,无论是“心灵之道”还是“处世之道”,无论是“君子之道”还是“朋友之道”,于丹都用一种大气的胸怀,独到的眼神,加以审视、领悟,并用轻松自然的口吻娓娓道来。——这就是于丹心得的力量,这就是于丹心得带给人的美丽!

论语的读后感 篇4

这个假期,我捧着厚厚的一本《论语》,带着疑惑和新奇,细嚼慢咽地品尝起书味。

若要用一句话来归纳《论语》讲了什么,我觉得应该是“如何做人”。做人和做学问是不同的。做学问也许还能在纸上做,做人却只能到生活中去做了。

《论语》中,曾子讲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读到这儿,我不禁停顿下来,脑子如相册一般开始翻着页……小组成员递着作文草稿给我,恳求道:“组长组长!帮我改改作文呗。”我咬着笔头,看着手里的奥数题,绞尽脑汁也做不出来,只瞥了一眼她的作文,就不耐烦地应道:“知道了知道了,放着!”说完我用笔尖敲了几下桌面,便不再理会。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难题只解了没几道,作文也是没有修改,午休的时间就结束了。上课铃响起时,我收回作业,把作文草稿归还给她,准备上课。她激动地问道:“通过了吗?”“过了吧。”我看也没看她。作文上交批改过后,她的作文要重写,我心里“咯噔”一下,低下了头……

课余时间,女生们一堆一堆地围在某一个人的课桌旁,不知谈论着什么。可我们这一堆聊的,我可清楚得很。“她这几天穿得可真花里胡哨!”一个人指着远处的女孩小声说道。“就是就是,一点儿也不好看啊。”另一个人起哄到。

……

当那个女孩走过来时,大家却还是笑脸相迎,我看着这幅局面,心里似冰寒……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直至整本书读完,这句话仍扣我心弦,我们应也像曾子学习“吾日三省吾身”!

于丹论语感悟读后感 篇5

印象中孔子的《论语》应该是很难看懂的,上学的时候对于文言文是非常抗拒的,但是今天通过于丹老师的解说,对于孔圣人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于丹对于孝道的感悟比较深,发现自己原来做的很不够,我一直以为给予父母物质的满足就可以了,从来就没有真正的了解父母喜欢什么,对于不同的事件都有什么样的看法,现在的思想是什么样的,往往把父母当作出气筒,父母家当做幼儿园、食堂、宾馆,对于父母来说我更多的是在索取,而没有付出。

我警觉到了我的冷漠、自私、麻木、自以为是,在生活中,在事业里,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关于智慧呢,就是在你抓了一手坏牌的时候,你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看,你是自暴自弃呢?还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呢?我觉得把坏牌打赢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你连想赢的心都没有了,给了你方法你能信吗?平凡的人不是生来就有智慧的,那样的人太少了,连孔子这么博学只是学而知之的人,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学习呢?但是要想真正能达到大智慧也不是简单的事,一定要注意的是四点,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凡事要站在中立的角度来看,要不然的话有可能智慧没学到反而成了自以为是喽,呵呵我对于诚信的理解是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在当今社会人心越来越浮躁,为了自己的利益越来越多的欺骗,为了掩饰自己的过错越来越多的理由和借口,不敢真正的面对自己,只好用更多的谎言来证明自己观点是正确的,孰不知这样做最后伤害的是自己啊,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还要诚信吗?

还是要的,因为我们每天面对是自己而不是别人,难道我们对自己都不要诚信了吗?说到忠恕仁爱,惭愧的我啊,什么时候真正能做到心里想的和实际做的一致呢,两千年前的孔子通过时空向现代所谓的文明发起了挑战,我们一直以来假装不知道的是什么呢?

论语的读后感 篇6

寒假里,我看了一本书,叫《论语》,里面讲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里有20篇,有的是讲学习的,有的是讲孝敬父母的,还有的是讲诚信的,这本书教会了我怎么做人。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说的: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我们应该也像千里马一样,要有坚持不懈的品质,做什么事都要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就不能做成大事。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有一次我做一道题目总是做不出来,后来我都想放弃了,突然就想起了孔子说的:骥不称其力,其称德也。我又开始做这道题,不过我换了个思路,一下就做出来了。

原来坚持到底就可以取得胜利。

论语的读后感 篇7

最近,我读了一本蔡志忠编绘的《论语》,使我受益匪浅。

比如:第三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要孝顺父母,出外应当要恭敬尊长,做事小心,说话诚信。更要爱众而亲德,做完了这些以后,还要用功读书。”这句话让我受益很深,我知道古人认为孝很重要!百善孝当先!孝表现为爱父母、尊重父母并且顺从父母。但我觉得如我为人处事好、学习好、在父母有错时劝一下,这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在外面要尊兄重弟,还可以推广到年长的朋友。谨慎处事、严于律己、加强道德修养,做到对人与事要诚信,不欺人不侮己。爱众,与人善,和有仁德的人交朋友。

读完《论语》这本书后,我脑里经常浮现一些“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君子博于文”“君子喻于义”“巧言乱德”等一些仁、义、道、德、信,如:君子说话之前先做到,然后再说,为:先行言而后从之。

《论语》对我写作文非常有好处,譬如:我说谁说大言不惭,实现很难,少说话时,可以讲“其言之不怍,则为之难也”;我写一个人的意志坚定,不可动摇,就又开始运用了:“匹夫之志不可夺也”……

小时观《论语》,呼作益匪浅。做人有帮助,作文益多多!

论语的读后感 篇8

《论语》中的每一句话,都让我回味深刻。其中,我记忆最深的有这两句是:其中一句是,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意思是:孔子说,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地积累知识;勤奋学习,从不自满;教导别人,从不厌倦。这些我是否都做到了呢?

我认为孔子这句话说得十分有道理,别人来请教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要谦虚,要耐心的教给别人,不能厌烦,这一点,我觉得我做的不是很好,因为有时候朋友来问我问题时,我因为自己的一些私人的事情,会拒绝他们,我以后一定要改正。我们学习是永远不会学完的,所以我们不要对学习轻易满足,我觉着这一点,我做到了。我看到有的同学比我学习好,我会把他看做我的榜样,去追赶他。追上后,我还是不会满足,我会再去追赶更好的同学。

另一句话是: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思为下矣。”意思是: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通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也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人。

背过这句话以后,我想:我是第几等人呢?我不是生来就知道的人,也不是遇到困难才学习的人,更不是遇到困难也不学习的人呀!那我应该就是通过学习才知道的人啦。这正像《论语》八则中孔子说的那样“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民以求之者也。”我想,我就是这样的人吧!

《论语》八则,不仅让我吸收了许多的知识,也让我懂的了许多的道理,对我有很大的用处,在以后的日子中,我会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论语的读后感 篇9

“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这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学博士——于丹的心语。

于丹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讲论语、话现实、谈吐自如、思路敏捷、才艺过人,我们不论是听她讲坛的“讲座”还是看到她的“心得”,都感到有一种自我的超越和净化,于丹论语心得之七《人生之道》,谈到“古往今来,光阴之叹”是我们看到最多的感慨,这种感慨在《论语》中也不例外,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这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句话,这句话很含蓄,但是其中又包含着多少沧桑之感?

在哲人眼中滚滚奔流的江河水,它不只一种自然存在,其中流淌的还有挽不回、留不住光阴;神州大地、明珠璀璨、炎黄子孙、俊杰倍出,在96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悠长的5020年历史中,有多少炎黄子孙,以风范、以言行、以发明,造福于后人,贡献于万杰,于丹老师讲的孔夫子将他的一生概括为几个阶段,他的这种人生轨迹对于我们来说,有着许多的启迪意义,关键要看我们如何汲取这种智慧,我是一小学生看了后感受很深,领悟到要珍惜大好时光,使自己的人生更富有效率和价值。

我眼中的《论语》就是一个知识的海洋,光芒万丈,我长大后要像于丹老师的那样,争取做一名出色的老师,应该学习孔夫子的这种伟大精神,做生活的强者,做时代的小主人。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