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演讲稿【汇总3篇】

中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演讲稿(通用3篇)

中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演讲稿 篇1

老师们、同学们:

每年9月第四周是全省中小学生道路安全宣传周,设立这样一个宣传周是党和政府作为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做好中小学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重要活动。有个说法,人的价值体现的方面有很多,如健康、家庭、事业等等,而排第一的是健康,这很对,但今天我要补充的是第一条最重要的还是安全,如果生命都没有了,就一切都没有了。所以,安全是每个人人生的重要基础。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市交警中队的单警官给大家作交通安全的专题报告,就是通过听听身边发生的例子,再次敲敲安全警钟,提高安全意识,学习安全技能。从她的报告中,我们听到的是事实的震撼,是血的教训,谈到的虽然是两个字——安全,但从中也让我们深深领会到对广大学生生命的无限关怀。在此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单警官的报告表示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我代表学校也对大家提一些要求。

首先,要求大家认清形势,增强安全意识。目前,我们身边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有些惨不忍睹,刚才单警官所列举的数字足让我们触目惊心,这固然跟当前交通工具的增多、路况的复杂分不开,但更多的是和人们的交通规则意识的淡薄分不开。所以,我再次对同学们明确一些要求:

1.骑车规范。要检查车辆的状况,确保正常规范上路;骑自行车时,不要横冲直撞,速度不要太快;在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骑车要严格按规则靠右行驶,严禁逆向行驶;不许骑摩托车、电瓶车;骑自行车不许带人;不并排行走和骑车,绝不允许乘坐非客运车辆,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主动避让机动车辆。时刻提高警觉性,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2.乘车规范。乘公交车的同学要注意乘车的秩序,有序排队上下车,下车时要从车后看清来往车辆再走。有车接送或骑车的同学,不要随意搭乘其他人,以免违章出意外。

3.进出规范。要和家长说清学校的要求,不要随意开车进入校园,以免发生意外。

结合正在进行的“小手拉大手,文明安全行”主题活动,不仅自己要注意,也要关心你的家人。如果你的家长擅闯红灯,你要主动制止,并向他们宣传交通安全知识。

其次,要求大家注意校园安全。

1.集体活动要安全有序。学校实行集体活动排队制,就是考虑安全问题,而且事实证明,这是确保有序安全的有效手段,要文明走路,不要抢跑、互相推挤、打冲锋,特别是上下楼梯一定要遵守规则和纪律,确保安全。

2.正确使用运动器械。平安校园就要求我们当心运动伤害。在玩运动器械时,严格按照体育教师所指导的去做,规范自己的动作,学会自我保护。

3.注意课间活动的文明。学会玩耍,开展文明游戏,度过一个轻松而又安全的课间。慢步轻声靠右行,学会文明行走。课间在走廊,在教室不追逐打闹,不乱跑乱跳,做到文明礼让。要遵纪守法,不打架斗殴,不无故生事,做到大度宽容,友爱谦让,和睦相处,善待他人。4.学会操作。注意动手操作的安全,在使用剪刀、裁纸刀等用具时一定要格外小心,不嬉闹,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严禁带管制刀具和不适合学校集体生活使用的刀具如水果刀等进入校园。

5.注意防火防电。全体师生都要注重防火安全工作,不要随意将易燃物放在明火附近,更不要违规超负荷使用用电设备,用明火后要及时熄灭,防止复燃或引燃其它物品。禁止将烟花、爆竹、气体打火机等易燃、易爆品带入学校。要注意用电安全,不许私自接电,发现隐患要及时举报。安全管理人员要切实提高认识,做好平时的安全检查工作,消除安全隐患,各重点防火部位人员要掌握常用的消防手段,严防火灾的发生,保证校园消防安全。寝室内不得使用明火和违禁电器,如热得快,烫发棒等。

同学们、老师们,悲剧不能重演,生命没有第二次。我们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在人生的路上走好每一步,处处小心,时时提防,保持警惕的头脑,绷紧安全之弦,事事处处想到“安全”二个字,真正做到“交通安全记心中”,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观念,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片刻的放松,规范程序,严格制度,做到警钟长鸣,长抓不懈,为我校创造一个安全祥和的学习环境。让生命的一泓清泉,永流不息。谢谢大家!

中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演讲稿 篇2

同学们:

大家好!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而交通安全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命,这里我想向大家介绍下面几点交通安全知识:

一、交通标线 马路上用漆划的各种各样颜色线条是“交通标线”。道路中间长长的黄色或白色直线,叫“车道中心线”。它是用来分隔来往车辆,使它们互不干扰。中心线两侧的白色虚线,叫“车道分界线”,它规定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上行驶。非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在路口四周有一根白线是“停止线”。红灯亮时,各种车辆应该停 。在这条线内。马路上用白色平等线像斑马纹那样的线条组成的长廊就是“人行横道线”。行人在这里过马路比较安全。

二、隔离设施 交通隔离设施主要有行人护栏和隔离墩或绿化隔离带。行人护栏是用来保护行人安全,防止行人横穿马路走入车行道和防止车辆驶入人行道的。隔离墩或绿化隔离带是设在车行道上用来隔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来往车辆的。希望大家不要跨钻护栏和隔离墩或绿化隔离带,走进车行道,否则有被车辆拦倒的危险。

三、交通信号灯 在繁忙的十字路口,四面都悬挂着红、黄、绿、三色交通信号灯,它是不出声的“交通警”。红绿灯是国际统一的交通信号灯。红灯是停止信号,绿灯是通行信号。交叉路口,几个方向来的车都汇集在这儿,有的要直行,有的要拐弯,到底让谁先走,这就是要听从红绿灯指挥。红灯亮,禁止前行或左转弯,在不碍行人和车辆情况下,允许车辆右转弯;绿灯亮,准许车辆直行或转弯;黄灯亮,停在路口停止线或人行横道线以内,已经继续通行;黄灯闪烁时,警告车辆注意安全。

四、人车分流 各行其道 每当你走马路,就会看到许多行人的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如果行人和车辆爱怎么走就怎么走,那么就会交叉冲突,发生混乱。交通道路上用“交通标线”划出车辆、行人应走的规则:机动车走“机动车道”。在道路上,我们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交通标志。它们用图案、符号和文字来表达特定的意思。告诉驾驶员和行人注意附近环境情况。这些标志对于安全行车非常重要,被称为“永不下岗的交通警”。警告标志“它是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段、减速慢行的标志。禁令标志:它是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某种交通行为的标志。指示标志:它是指示车辆、行人行进的标志。行人行进的标志。指路标志:它是传递道路方向、地点、距离信息的标志。辅助标志:它是主标志下,对主标志起辅助说明的标志。我们应该熟悉并爱护这些标志,不能任意损坏或在上面乱涂乱画,并且自觉遵守这些标志的规定。

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起做个懂交通安全知识的好学生吧。

中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演讲稿 篇3

记得在一次家长会上,一位年轻的母亲这样说:"我不奢望孩子学到多少知识,只要求孩子的安全有保障!"或许这位母亲的话略有偏激,但却实实在在地反映出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内安全与否的关注。其实不仅仅是家长,幼儿的安全是所有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所有幼儿园所,乃至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但是我认为关心幼儿安全的不应仅仅是成人,还有幼儿自己,要让幼儿知道危险的存在,培养起较强的安全意识。

常常听到家长抱怨:"这孩子一点记性也没有,不让他爬高,会摔的,就是记不住,这不,摔了吧!"其实这不能完全怪孩子。幼儿的记忆力和理解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对他们仅仅进行说教不行,孩子听后很快就忘,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将安全知识作为活动主题对幼儿进行集中教育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鉴于幼儿时期的认知具有直观行动和具体形象的特点,集中教育活动可通过各种形式和多种渠道进行。如:向幼儿展示有关安全知识的图片、音像资料;请消防员给幼儿丰富火的危害及防火救火知识;开讨论会;教师综合讲解等等。让幼儿在多种感官作用下,吸取安全知识,留下深刻印象。

同时,由于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益采取正面引导。我们在教育活动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况:一名小朋友要求上厕所,就会有更多的小朋友跟着说:"我也要上厕所!"他们也许不是真想去厕所,也未必故意捣乱,而只是模仿别人以引起老师的注意。如果这是老师对其中一位坐的好的小朋友进行表扬,哪么其他小朋友就会向受表扬的小朋友学习,会坐得更好,而不再要求上厕所了。安全教育也如此。如果我们只是反复强调危险的不良后果(如:有个孩子不听话***引起火灾;另一个孩子碰倒开水瓶烫伤手等),难免孩子去模仿。但如果我们多举一些小朋友注意安全的例子,这些正面材料会引导幼儿正确理解安全知识,避免盲目模仿。

安全教育不仅要在集体活动中集中进行,还应在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应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结合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合理的安全教育。

曾经有一次与幼儿户外活动,发现幼儿对花坛中种植的月季花特别感兴趣,围在花的周围唧唧喳喳地讨论,有的幼儿还去摸摸花瓣和叶片。我忽然想起月季花茎和叶上都有刺,便随机对幼儿进行了有关预防植物有刺、有毒,应小心不要轻易接触的安全教育。在几天后的一次观察活动中,带幼儿观察冬青。我用手捏住一片叶子请幼儿观察,忽听一名幼儿说:"不要乱动,它会不会有刺呀?"瞧!孩子已经把上次随机教授的安全知识记于脑中了。

安全教育也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差,每次活动前、放假前的安全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幼儿原有的认识的基础上,应适时、及时地提醒幼儿,让幼儿巩固已有的知识并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让安全意识逐渐在幼儿心里扎根。

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位旅游者租了一辆马车,行至盘山路时,旅游者对马车夫说:"您让马向路里边走走,马车要跌到山谷里去了。"马车夫说:"马是很聪明的,它也知道跌下去的后果。"我对马车夫的话感触很深。

作为成人,我们经常认为孩子年龄小,阅历浅,什么也不懂。在教育他们时避开一切反面事物,生怕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家长,生怕孩子受到伤害。每次送孩子只是反复叮嘱,不能干这个不能干那个,不能吃这个不能吃那个,恨不能将孩子装进一个铜墙铁壁的堡垒里,使之不受任何伤害。老师也是如此,孩子一有出格的行为就非常担心。但是,简单说教并不能引起孩子的足够重视,而且反复叮嘱还会引起孩子的厌恶。此外,孩子整天关在教室或家里,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一旦放出他们就像久困的鸟儿出笼一般,什么都想去尝试,这样一来谁能保证不出危险呢?

以上这些都是很消极的做法,我们应适时适当地将"危险后果"告诉幼儿,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来教育幼儿,让幼儿从不同侧面了解事物的本质。当然,让幼儿了解的危险后果应有选择,注意适可而止,更不能吓唬幼儿,造成负面影响。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真正学会如何去思考和分析事物,如何去面对这个大千世界。

在幼儿园里孩子因滑倒而摔伤的例子随处可见,其实这些孩子在摔倒时,只要用手撑一下地,受到的伤害就会小得多。因此,应该给孩子留一些小小的磨砺机会,让孩子在经受磨砺中长大,在经受磨砺中积累必要的生活经验,这样在遇到必须去独自面对的问题时,他们才能避免受到伤害。

现代安全教育应该是集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全面教育。除了让幼儿了解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识外,还可以引导他们进行一些"实战训练"。例如:幼儿在了解火的用途和危害后,可以开展一些自救演习。像学习拨打119,学习简单应急措施(用床单塞门缝,用湿毛巾捂嘴巴)等。

总之,我们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而不是剥夺幼儿的学习机会,让他们"无所作为"。因此,我们不仅要教授给幼儿安全知识,不仅让幼儿知道哪里有危险,更应该让他们知道如何征服危险,在征服危险的过程中怎样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安全教育"才能使孩子的安全真真正正的有保障!

最后,我想用我的歌声祝愿各位“祝你平安,喔,祝你平安……你永远都幸福,是我最大的心愿!”我衷心地祝愿在座的每一位:健康,平安,幸福!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