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含英咀华散文(通用6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含英咀华散文
窗外的紫荆花开得热热闹闹的,绽放得不计成本,白昼的喧闹伴随着夜色的落幕退却,四周静悄悄的,连小区里一向爱啾唧的那群小鸟儿也不见了踪迹。
书房里,一片漆黑。她走了进去,随手打开台灯,那橘黄色柔和的光,逐渐变亮。这个时候,她不忘记去茶柜里拿一点普洱茶,放入青花瓷茶杯里,冲上沸腾的开水,而后轻轻地合上杯盖,然后悠然坐下,心思随着杯中的普洱一般浮动,并随之一点一点散开……
这款普洱茶,她一喝就是十多年。今天,1月25日,还有两天就是除夕了,她屈指一数,普洱茶她已经喝了整整十二年。
自然而然地,喝着普洱茶就想起了他。
昨天看到他写的美文《醉观幽兰》,写得美不胜收!
想起他,她不禁哑然失笑起来,想自己也算读书人吧?可是每每总是有各种借口和理由疏淡了墨香,不是退休前忙于工作,就是退休后忙于带孙,但是他总有办法不经意就把自己带到书斋堂前,一会是虹影的《K?中国情人》、一会是常艳的《编译局言情录》、一会是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她也因此又看了慕容雪村的《原谅我?红尘颠倒》等等。这些书她一看就放不下了,恍惚她又回到了青年时期,回到了看到书就忘记吃饭和睡觉的时光……
应该感谢他!这一次次,让她含英咀华,令她受益匪浅!
她突然想可一个对子以表达谢意:寻觅古道赏花追月/漫步长亭含英咀华
记得前几天她在微信看到一则消息,觉得挺有意思,发给他会如何呢?他会如何反应?于是就试一试他:她迷路了,给三个男人发了短信,第一位说,注意安全,第二位说,需要我来接你回去吗?她顿时感觉温暖多了,可迟迟不见第三位回复,就在失望时,收到短信是第三位的,只有短短几个字:转身,我就在你身后!春节快到了,珍惜身边不玩嘴的人,因为说的完美不如做的实在,无论人生爱情或友情,都需要一个做而不是只会说的人,珍惜身边为你说到做到的人,而不是给你画饼充饥的人。
果然,正如她所料,他回复说:珍惜身边为你说到做到的人,也要感谢天涯给你画饼充饥的人,电影、小说、诗文等文学艺术之类应算是画饼充饥之类吧,可解精神之饥,我不知道你在测试什么,但就是按照我的价值观回话吧。
她感谢他的的“画饼充饥”,令她心有了栖息之所。是啊,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走到哪里都是流浪。
今夜,她捧着这一盏普洱茶虔诚地独自静饮着,只为纪念岁月深处那一抹微澜。
生活中,两个人一起孤独比一个人的孤单还可怕,有的时候真正爱的人不仅仅只是因为爱,最重要的是心有灵犀。
爱情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只有心有灵犀才能畅所欲言。
易求无价宝,难得知心人。想说话的时候,身边那个人可以听你说说话,可以彼此知心交谈,她说不倦,他听不厌。
她是应该感激他的。
十二年前,长亭古道的邂逅,令他们相见恨晚。他们一路走来,欣幸找到了合适倾听的人,让他们卸下所有的盔甲和白日里的疲惫,敞开心扉尽情倾吐和释放。
偶尔,她一个人散步,忽然看到极远极远的地方,一轮夕阳正挂在天的尽头,她会想,如此美丽的夕阳其实就挂在天涯!
偶尔,她忙了一天回到家里,打了一壶水去阳台浇花,看到从壶里流出的清流缓缓流淌,突然她就有了一种触动,她想:壶里流出的谁说不是珠江思绪或者海角浪花?
偶尔,她抱着一岁的。小孙女在小区阳光底下晒太阳,听到小孙女惊奇地咿咿呀呀,顺着她的目光望过去,原来一只蓝***在她前面飞舞,一会儿落在一朵浅粉花瓣上,孙女伸着一只小手欲捉,她便抱着孙女上前,那蝴蝶便一扇翅膀飞走了,那一刻她便恍惚:蝶恋花还是花恋蝶?这花是蝴蝶的幻影,还是蝴蝶是花的前身呢?
今天,再读他的《醉观幽兰》,含英咀华,随着他的笔触,她似乎又来到了“华强”花园,那日赏花,他们确实痴迷,不过,他是否醉观呢?不记得那日他是否饮酒,或者饮了什么酒,或者是他醉的只是花,酒不醉人花醉人?她恍惚记起那花园里兰花旁边的玉树,挺拔直立,和婀娜的兰花形成了鲜明对比,似乎记得那时一阵风吹过,兰花的花瓣儿轻轻地抚摸着玉树,它们恰恰形成了一对相依偎的伴侣!
夜深了,她却没有丝毫倦意,记忆之门又缓缓打开,她想起了那年那日云山脚下忘尘湖边他们在月光下漫步的情景,望着天空那轮皎洁明月,他说要为她摘下那月亮。
于是,她看着他怎么对准焦距,从芭蕉树叶中间,怎样将明月定格。
今夜,她将回忆那年初夏夜的点滴,化作诗句,致以答谢:
湖边夜影
夜在忘尘湖散步
就在你仲夏的夜色里孕育梦呓吧
在湖边石凳上静静小憩
看着你如何为我摘取那轮明月
风生水起
惊扰了一簇簇的芳草蒹葭
看它们
笑意盈盈地喃喃私语
心无旁骛地缠绵嬉戏
长天繁星点点
忘尘湖水光盈盈
好想问你:忘尘湖的梦可否继续?
湖水里潋滟跌宕的涟漪
是否就是你为我萌动的心语?
……
含英咀华 探情索意--试析我国古典诗词的鉴赏 (教师中心稿)
吉炳成
[内容提要]从如何阅读和运用想象两个方面探讨鉴赏我国古典诗词的一般技巧和途径,以帮助广大中学生提高鉴赏我国古代诗词的能力。
我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充盈着精华与瑰宝,它们灿如繁星,艳似百花。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那些流传千古的脍炙人口之作是我们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和批判地接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是我们今天发展文化的需要,并有助于我们提高民族自信心,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指导学生鉴赏古典诗词成为如今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诗无达诂”,强求一致,必须异口同声,没有好处,无助于开掘优秀作品的潜在力量,也不可能丰富人们的认识。因为生活本身是异常复杂的,读者的修养、经验、个性等也各不相同,因而人们的不同鉴赏也就有其各自的价值和理由。本文只是想就鉴赏的一般方法、途径作个探讨,力图为广大学生提供一定启示,帮助他们尽快尽善地鉴赏我国的古典诗词。
诗人创作时,往往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我们阅读欣赏,则要通过已定形的语言文字来理解诗人的感受、思想和感情,从而探知诗人的创作意旨。因而鉴赏诗词就应当象剥笋、象抽丝。只有通过熟读深思才能悟出诗词的真谛。
首先是“读”。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分文章七分读。读,是我们进入诗词的桥梁,沿波讨源,披文入情,神游其中,增进理解。
“读”的第一步是咬文嚼字,正确理解诗句字面含义。
我们先来读一读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词中的“嶂”、“塞下”、“衡阳”、“燕然”可能会成为理解、鉴赏这首词的障碍。这就要通过查阅辞典或一些资料来解决。其中“嶂”可理解为“高耸险峻如同屏障一般的山峰”。“塞下”、“衡阳”、“燕然”等则要通过相关资料才可以了解到。“塞下”是点明了延州的所在区域。当时延州接近西北边疆,是防止西夏进攻的军事重镇,故称“塞下”。 “衡阳雁去”来自古代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山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燕然未典。“燕然”,山名,即杭爱山,今在外蒙境内。汉和帝永平元年(89),窦宪大破北匈奴,穷追北单于,曾登此山,“刻石勒功而还”(《后汉书和帝纪》)。
在解决了字面意义理解的障碍后,还要“读”出词中的意境、语句的深层含义。
当然,这里说的“读”不仅是指朗读,最为重要的是心读,目耳心力集于一体。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朱文公文集读书三要》转引自《语文教学情境论》)
无论是朗读,还是默读,在理解了字面意义后一定要做到投入感情,要身临其境。因为诗词是作者感情的产物,阅读时就要表达出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感情。由于情感是对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愿望与观点产生的体验,为在阅读中获得这种体验,因此要借助于书面语言,运用形象思维,唤起自己的内心视象,把文中的人、事、景、物变成可视、可听、可感的具体形象,再现逼真的情境,体验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
我们不妨再读《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异”的原由是什么?范仲淹是苏州人,他对延州的季节变换远较北人敏感,所以“异”中含有惊异之意。惊异之一:“衡阳雁去无留意”是说南飞雁毫无留恋之意。“无留意”三字尽括了这个地区秋天的荒凉景象。惊异之二:“四面边声连角起”续写傍晚时分的景象。所谓“边声”是指北边区域特有的一种声响。蔡文姬《胡笳十八拍》说:“日暮风悲兮边声四起。”可见“边声”和悲风有密切关系。这与军中的号角声相连,形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惊异之三:“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先写出了延州周围环境--层层山岭,后牵挽到对西夏的军事斗争。“长烟落日”本是写塞外的壮阔风光,可词中紧缀以“孤城闭”三字,这已隐隐地透露出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至此,我们已能初步理解作者的“异”--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竟是寒风萧瑟,满目凄凉。
下阕着重抒情。起句“浊酒一杯家万里”是词人自抒怀抱。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地久,难免起乡关之思。“一杯”与“万里”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一杯浊酒怎销得了浓重的乡愁?乡愁从何而来?“燕然未勒归无计”。战争没有取得胜利,又怎能谈起还乡?然而要取得胜利,又谈何容易!“羌管悠悠霜满地”,耳之所闻,目之所睹都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如果深夜里安然熟睡,是听不到,也看不见的。这便引出下句“人不寐”,表明自己彻夜未眠。“将军白发征夫泪”,由己及人,一致的思想感情,一致的矛盾情绪,构成了苍凉而悲壮的情调。明确了以上内容和情调,我们鉴赏这首词就能比较贴近词人的思想感情,就能较为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旨。
语言文字是读者窥视诗词立意的窗户,是阅读和欣赏的第一步。迈这一步时要特别注意不能满足于就词句的表面作解释,要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探索作品的实际意图,分析作品的内容。通常情况下,象《渔家傲》这样的诗词,以辞达意,以意明志,它们之间是一致的。可是因为文学表现的特殊规律,个别的辞并不代表整个的意,表面的意也不等同作者的志。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类诗词所占的比重更大一些。对于这类诗词,需要“读”出语境的深层含义。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环境条件的限制。作者的心里话不能直说,往往借助比喻、象征、双关等手法,把自己的意思用“曲笔”表达出来。如刘禹锡的《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晴,暗指“情”,语意双关,诗句隐含着一个女性对情郎的依恋而又恐其变心的复杂感情。
其二,由于写作的要求,文贵曲。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说,“凡做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因而文章就有隐含意义。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除了勾画一幅秋景外,同时隐含着悲秋寂寞的孤旅之情。
其三,由于语言文字本身的多义性、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作家摄取题材的多维性和语体风格的多样性等带来语言文字形式同思想内容之间常常存在差异,带来语言的隐含意义。如晚唐诗人秦韬玉的《贫女吟》:
蓬门未识倚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华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首诗写女的“贫”,抓住一个特定的“嫁”字构思。她自伤的是难托良媒,虽无绮罗之衣,但有巧制之裳;虽无高髻云鬟,但梳妆清秀;虽不涂脂画眉,但女红手巧。她人美、性俭、身勤、艺高,可是却不能嫁出,只能为人作嫁衣。就字面而论,可以说诗人对贫女的同情,表现了人道主义胸怀。也可解为诗人的自比。古代诗人往往以香草美人自况,寄托着个人抑郁情怀。秦韬玉,长安人,唐僖宗中和二年(公元881年)赐进士及第,作过工部侍郎,一生并不得意,因而觉得有才难售,无路可进,只是为人辛苦为人忙。也可解为诗人为怀才不遇的士子鸣不平。那种饱有才学的有识之士,沉沦底层,有志难酬,无人赏识。
根据以上所述,读者不难发现鉴赏诗词不可或缺的条件是要驰骋想象。诗词中语句含义的理解、情景的再现、作者写作意旨的揣摩均要依赖于丰富的想象力。柯勒律治说:“想象是写诗才能与鉴赏诗的才能这二者的根源。”(《文学传记》)想象包括创造想象、再造想象等。鉴赏诗歌需要的是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图解、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叶圣圆”两句诗为例,“要领会这两句诗,得睁开眼睛来看,看到的只是十个文字呀。不错,我该说得清楚一点: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四样景物: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炊烟孤零零地笔直地上升,没有一丝风,当然也没有风声。旷远的沙漠,给人以荒凉静寂的境界。在“长河”的背后,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下沉,同样传达出旷远荒凉的印象。只有“驱遣我们的想象”,学习才有收获,否则是深入宝山空手而归。(引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读者的想象和诗人原来的想象,有时不谋而合,有时并不完全对头,正如王夫之所言:“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诗而自得。”(《姜斋诗话》)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既要积极想象、大胆想象,又要学会想象,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轨道想象。
要进入诗词的情境,必须遵循作者的思路。“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叶圣陶《语文教学二十韵》)只有按照作者的思路,依路而进,登堂入室,才能见到诗词的真境,体验到作者的真情,弄清诗词的真谛。
什么是诗词的思路?思路,是作者作诗写词的思维轨迹,行文的先后次序,感情流淌的线索,事理发展的进程,语言连缀的脉络。古人称之为“意脉”。它由语言、结构、事理、情感四个因素组成。那么,我们在分析诗词时就可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诗词的语言和结构上往往有着跳跃性,即句间可以省略一些内容。我们就要运用想象给予补充,使之成为完整的情节或意境。上文中已有相关例证,这里不妨再读上两首诗词。
李清照词《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堂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初读这首词会产生这样一些疑问:1、词人为什么那样嗜酒,竟至一夜残酒还未消尽?2、醒来之后,为什么不自己去园里看看,却要问“卷帘人”?3、没有去看海棠,为什么要否定别人的回答?这些均需读者联系写词的背景通过想象来补充。喝酒,是因为伤春。时届暮春,忽来骤风疏雨,词人耽心春老景残,便以酒解愁。问人,是因为迟起,因为残酒未消,懒于起身,又关心着“花落知多少”,便询问卷帘人。问话,是因为关心海棠,从答问中可以得知,“试问”一词的运用透露出词人的担心,否定卷帘人“海棠依旧”的回答,告之“应是绿肥红瘦”,未见者比见者还真切,这是因为侍者对花事漫不经心,而词人虽然“浓睡”,实际上还在关心着“夜来风雨”。通过想象,我们不仅见到了词人慵起懒动的情态,而且可以窥见词人悼红惜春的心情。
同样语言精练的古典诗词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理趣,因其抒情、说理受诗律、词律限制,不便具体地抒写,便有待于我们就其提供的内容展开想象,从而模拟出与原意相合的情境、意境。
杜甫的《后游》:
夺忆曾游处,
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
范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
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
舍此复何之?
其中的“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可理解为(美好的)江山好象在等待(我)(再度)登临,(繁茂的)花柳自然没有一点私心,(任人观赏)。依据这诗句,我们就虚拟出这样的形情一致的意境:江山有情,花柳无私,期待诗人重游。
通过语言文字的门槛,遵循作者的思路,进入诗词的情境,是为了迅速理解情境,达到“识斯真”的目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作者写诗作词总是有一定的目的,写人,叙事,状物,明理,都是为了表达出自己的心声,给读者一定的启示。当然,由于各人的经历、文化素养等不一样,写作的角度、方式、目的。也就不一样。例如,同是咏蝉,虞世南写的是:“居高声自远,端不借秋风”,他身为高官,养尊处优,不需要外界帮忙;骆宾王狱中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这是患难者的内心独白;李商隐笔下的蝉是:“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他怀才不遇,牢骚满腹,然而有谁听呢?由此看来,鉴赏诗词的想象不能仅满足于从字面上丰富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意义,还需要让想象爬上理性认识的高坡,以获得某种顿悟。那样,文章的妙处,写作的甘苦,也就豁然领悟在心。
例如《诗经 风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夭靡它!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
彼两髦,实维我特。
之死矢靡慝!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诗小序》写道:《柏舟》共姜自誓也。卫世子共伯蚤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言弗许,故作是诗以绝之。
这是说《柏舟》系卫的共伯的妻子共姜写的,表示了对早死的共伯的节义。细审全诗,根本找不到有关共伯、共姜的蛛丝马迹,且与共伯的事迹毫无关联。
《史记卫康叔世家》载:
顷侯立十二年卒,子厘侯立。……四十二年,厘侯卒,太子共伯余立为君。共伯弟和有宠于厘侯,多予之赂,和以赂赂士以袭攻共伯于墓上,共伯入厘侯羡,自杀。卫人因葬之厘侯旁,谥曰共伯;而立和为卫侯,是为武公。……五十五年卒。
由此可见两点:一是共伯说不上早死。《国语》上说卫武公年九十九作《折》以自警,《史记》说他在位五十五年,那他即位时当在四十岁左右。共伯是武公之兄,那他自杀时也该四十多岁,称不得早死。二是共伯已经“立为君”,并非世子,即使是世子,对其妻,也没有“父母夺而嫁之”的道理。
就《 风柏舟》而论,诗人当是以未嫁女子的口吻在作诗,以此表现忠于爱情不满母命的情操。“泛彼柏舟,在彼中河”,她看到情人划着柏木船,在那河心荡桨。“ (头发下垂的样子。) 彼而髦,实维我仪”,她看到了小伙子美发垂披,英姿勃勃,实在是她心爱的配偶。于是,表明自己的坚贞决心:“之死矢靡它”,到死也没有他心。如此坚定的爱情并没有得到母亲和上天的同情,这位女子“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妈啊,老天啊,你们太不体谅人啦!(看来,她的母亲要她另嫁他人。)这首诗先写少女目中所见,后写心中所想,少年的美好和母亲的蛮横形成尖锐矛盾,爱与怨都非常强烈,感人至深。
综上所述,鉴赏诗词主要要把握这样几个步骤:正确理解词句意义,理清写作思路,揣摩创作意图,挖掘深刻内涵。平时多多练习,我们鉴赏诗词的能力自然会有所提高。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我们鉴赏古典诗词时,并非带着空白的头脑去被动接受读物的意义,而总是有一种前结构(包括已有的知识积累、文化素养、生活经验等)作为基础,使鉴赏自始至终都掺合着读者的思想、感情、阅历、文化素养等成分。常言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诗词本身蕴藏着读者多种鉴赏结果的可能性,因此一个读者对诗词的鉴赏往往是对诗词作者写作意旨的理解和自身创造性理解的结合。总之,鉴赏诗词不能以追求作者本意为唯一目标,要把立足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理解、鉴赏能力上,发挥他们学习的创造性,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自身的前结构形成独特的领悟。当然,鉴赏必须以诗词客观意义为基础,反对主观主义的随意理解、凭空鉴赏。
李雪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超越教材、丰富学生的课堂资源。那么,如何合理使用教材来满足新型课堂的需求呢?
〔教学片断〕
1.看图,初步了解《一去二三里》这首诗的内容。
(屏幕显示《一去二三里》图画)
师:老师这里有一幅古画,仔细观察,想想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他们在说些什么。
(学生观察图画)
师:好!现在同学们发言,把你看到的讲给大家听。
生1:这是一个村子的景色。因为有几座房子,山上有亭子,路旁有大树和花。
生2:这是一座寺院。那几座房子就是和尚念经的地方。
师:看来大家的意见不一致啊,怎么办呢?
生齐:看书!
2.读诗,了解诗的内容。
师:借助拼音自读这首诗。
(生读课文,师引导有节奏地多读几遍)
(生看图,师范读)
师:这下谁想说说这幅画的内容?
生1:这是一个村子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小山村里住着几户人家,山上有几座亭台,路边有树、有花。
(师引导看图,要求学生由远及近的顺序说)
生2:远处山上有座亭台,近处有树木,路边开着花。
3.运用多媒体课件“撞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学生对教材的学习推向新的高度。
⑴出示一组烟村的课件
生齐:啊!纷纷举起了手。
生1:到了快要吃饭的时候了,家家户户都在做饭,烟囱里冒出了烟。
生2:这是我妈妈在炒洋芋丝丝。(学生们大笑,课堂气氛比先前更加活跃)。
⑵出示课件亭台
师:古时候人们把这叫“亭台”,现在人们把这叫“亭子”。你在什么地方见过亭子呢?
生1:我在平凉柳湖公园见过。
生2:我在田家沟见过。
生3:我在王母宫山见过。
师:你见过湖中心的亭子吗?
生4:我在电视上见过。
师:那叫湖心亭。
⑶课件出示:五颜六色的花
师:仔细观察,花除了数量多,还有什么多?
生:颜色多
师:对了,用我们今天学的含有数字的成语来形容,那就是五颜六色的花。
师:还可以说五颜六色的什么呢?
生1:五颜六色的蜡笔。
生2:五颜六色的世界。
生3:五颜六色的彩虹。
生4:五颜六色的粉笔。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穿的衣服都是
生齐:五颜六色的。
师:亭子是干什么用的?
生1:乘凉:。
生2:休息。
生3:看风景。
......
〔赏析〕
一、用好教材,尊重教材
1.目前,课堂教学改革已进入纵深阶段。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冥思苦想,力求 “标新立异”,可整节课从头至尾对课本内容只字未看、片言未读。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当学生对图画的观察出现偏差时,“怎么办呢”?“看书”!当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不够深刻时,“怎么办呢”?“看书”!这种“手到擒来”的收获,难道需要费尽周折大搞创意吗?我们看到当学生表述不够准确时,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读课文,多次读课文,同一学生获得了不同层次的感受,不同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对这首诗有了新的感悟。
从上述片段中,我们可以透视出教者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入研究与诠释。用好教材,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力求还原教材编写的本意,深刻感悟教材资源,实现教材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唯有这样才能做到尊重教材。
二、活用教材-超越教材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但不是唯一资源。它不能成为师生反复研读、记诵的不容置疑的圣经,更不能成为启迪学生智慧的桎梏。在教科书面前,师生不能失去应有的灵活与主动,要用宝贵的时间去感悟丰富多彩的世界。
布鲁纳说过:“对学生来说,最有效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上述片段中,教师创设了一个又一个的生活场景,并步步引导与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把学生的学习置身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这样的情景吸引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这就是用教材教的最高境界-超越教材、活用教材。
在这节课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尊重教材,超越教材”的教学理念和精神。总之,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遵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教材与教学环境结合起来,寻求学生认知规律与教材编写意图之间的契合点,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重组和超越,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以最大限度地创造优质高效课堂。
[含英咀华超越教材--《一去二三里》教学片断及反思]
沉浸x郁,含英咀华 --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师中心稿)
扬州市邗江区甘泉中学 邱龙涛
一、现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弊端
随着知识经济的全球化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共享性、生产性和无限性为特征的知识,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能源,催促教育加快改革与创新步伐。江泽民同志指出,知识要创新。信息可以在传播中得到,而创新则需要在反思中获得;语文教育内容、手段的创新,更需要我们加强反思。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存在以下六个偏向:只重语言文字,不重思想文化;只重照本宣科,不重激发兴趣;只重机械训练,不重美感陶冶;只重传授知识,不重培养能力;只重课内灌输,不重课外开发;只重应付考试,不重培养素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一言以蔽之:教本,学本,考本,唯本至上;编题,答题,讲题,唯考是图。而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的语文教学,其德育被架空了,美育被抹杀了,人文被淡化了,而强化了的智育也被扭曲了,从而导致学生理想模糊、视野狭窄、文化肤浅、心理脆弱,最终连语文学习的兴趣也荡然无存。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在基础教学的工具学科,它在高中阶段应该给学生一个对祖国语言的基本的使用的能力,对祖国的文化能够进行欣赏和阐述,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现在的语文教学的形状实在是难以完成这样的任务。
二。高中语文是
经过许多年的争论,现在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已经大致一致了,语文教学既具有工具性特征,又具有人文性特征,其立足点在成“人”教育,发展个性,养成健全的人格,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这应该是多数人的共识,也可视为对语文学科性质的一个较为科学的界定,是广大理论工作者与语文教师在反复认识和实践中达成的,已经写进了《语文课程标准》,可视为一个历史阶段的总结,这就是语文学科,既是工具,又是载体,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是我认为,仅仅如此理解是非常不够的,还有去研究语文教学在各个年级阶段的教学的目的,在每个年级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才能够让教师教得具体,也让学生学得明白。
我认为,语文教学在肯定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共存关系的同时,还要研究工具性和人文性在什么时候,谁占主导地位的问题。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就不能使语文教学科学化。我认为,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能够让学生把文字激活,使死的文字变成活的思想、观点、形象、意境。也就是说,高中级段的语文教学,教师依据教学要求,让学生根据课文特点,自己学习,独立感受、品味、鉴赏,强调体验的个人色彩、个性特征和自我评价,自觉地内化知识,提升精神境界。运用语言为载体,充分理解文本所传递的基本信息,以人文性为主。在充分运用语言的认知作用,认识语言的。形式作用、语言的表达作用和语言的思维作用的同时,强调语文教学的情感、审美教育。
在自然科学领域,人们往往把人文性理解为人对自然的认识,对自然的改造和自然和平共存的总和。但是在文学领域,人文性往往表现在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关注、对人生的思考、情感激励状况和审美水平的提高。学习语文往往更注重情感激励和审美努力的提高。我们和学生学习一些作品,都要和人文性结合在一起。当然学生进入高中以后,还有许多字词要学习。但是却不是最主要的了。他们对一般的文章能够进行自主阅读。但是在浅层次上。他们如果有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一般自己能够把文字问题解决。我们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把他们的人文性提高。让他们从字面上进入文章里面,去感知文章内容。理解内容一般是先从总体上面把握。然后再进入分析阶段,去分析文章的细节内涵,没有这个过程就永远是模糊地理解文章。最后应该进入再从整体上去理解文章。这个导引过程就是我们要做的一件最主要的工作。
三、人文性的加强在于激活和形成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把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加强他们的人文性。一个小孩子在小时候,他的自然属性占主导地位,他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和理解还处在一个非常低微的状态。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这种认识水平逐渐上升,他们的社会属性也就随之而加强,人的社会属性占了主导地位。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人生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不可否认,高中学生的心理和认识水平还距离社会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高中学生对自然已经有所认识,对社会已经有所了解,对人生也有了一些思考,高中这个阶段正是学生身心成长的突飞猛进的时期,也是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在这样的基础和时期,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以领悟、涵咏、审美、鉴赏为主的文学作品教学。著名哲学家周国平先生指出:“任何有效的阅读不仅是吸收和接受,同时也是投入和创造。”美国文艺复兴的领袖、杰出的散文大师爱默生指出:“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解;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文学审美课正是遵循着这样的原则来进行,才使“死读书”变成了“活读书”:原来只需画挑打叉的纯语言训练,被伴随着审美愉悦的“沉浸x郁,含英咀华”所取代。在此,无须死记硬背,只重潜心感悟。那么高中学生学习语文要不要学习语言呢?我们认为还是需要的,而这个学习必须是以运用为目的,以生活为大舞台,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例子,着重是培养良好的语感能力。这个学习不能够靠教师的讲析、灌输去完成,而要靠学生自己反复的阅读、揣摩、体味、理解,一直达到熟练化、技能化、自动化的程度。只有这样,往后遇到一定的语言文字信号的刺激,才会立刻感受、领悟字词句的深层次含义,体味细微的差别,才会形成语感能力。这样才能够为走上社会或进入高等学校奠定良好的语言阅读和运用能力。现在的教学大纲和高考考纲都体现了这一点。学生如果能够自己独立地整体领悟文学作品,揣摩文字领略情味,以意逆志顿悟蕴藉,那么他就有了相当高的人文知识和素养水平。文字是一些符号,是表现形式,孤立起来看,它是死的东西,在特定的时期和场所,它有特地的表意的功能,有时候它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不可言的美妙的表达效果,要进入这样的情境之中,就必需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要想把这些特定情况下的文字的意思尽可能地多了解和理解,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我认为,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让学生“死在言下”,要有从语言中去有领悟文字当中所蕴涵的具体的美学含义和文学作品中所具有的独特的风格的本领。所以高中语文教师本身就必须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自己要有基本的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本功,还要有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思考,有纵观全局,放眼世界的宏观眼光,也有对事物观察细致入微的目光,利用自己的知识,去引导学生利用文字,形成思想。
【成语】含英咀华
【拼音】hán yīng jǔ huá
【简拼】hyjh
【近义词】含菁咀华
【反义词】生吞活剥、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解释】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沈浸x郁,含英咀华。”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
【例子】短小、精炼、深刻的文章,值得人们含英咀华。
【英文翻译】study and relish the beauties of literature
【谜语】百花宴
【成语正音】咀,不能读作“zuǐ”;华,不能读作“huà”。
【成语辩形】咀,不能写作“沮”。
【产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含英咀华 经典英译《河中石兽》
纪昀·《河中石兽》原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账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森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傎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游。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逆流而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英译
Stone Animals in the River
Ji Yun
There was a temple in the south of Cangzhou Prefecture, located on the bank of a river. The gate of the temple collapsed and tumbled into the river, with the two stone animals sunken in the water. Some ten years afterwards, the monks solicited a sum of money, planning to restore the gate. They searched the river for the two stone animals, but to no avail, thinking that they must have flowed down the river. So they rowed a small boat, raking the river bed for them over a distance of ten-odd li, without finding a trace of them. A Confucian scholar teaching in the temple learned about it and said with a sneer, “You are not learned in physics They are not wood, how can they be washed away be floods? Stone is solid and heavy while sand is loose and soft. They are buried in the sand and sink deeper and deeper. Is it not ludicrous to search for them downstream?” Everybody was convinced and thought it a conclusive argument.
A veteran dyke-protection soldier heard this talk and also said with a sneer, “All stones fallen into the river must be looked for upstream. Because stone is solid and heavy while sand is loose and soft. Water cannot wash a stone away, but the force of its dashing against it can erode the sand and scoop a pit beneath it where it is exposed to the water, whose constant dashing and pounding keep it sinking deeper and deeper. When half of the stone is thus affected, it overturns into the sand pit. The water’s continuous scooping of the sand gives the stone one turn after another. Given the incessant overturning process, it is moved against the currents and travels up the river. To be sure, it is ludicrous to search for it downstream. But, is it not more so to look for it right on the river bed?” Acting upon his views, the stone animals were really found several li upstream. Similar cases in which one sees only one aspect and ignores other aspects of a phenomenon are too many to enumerate. Will it do to draw a conclusion from mere speculations?
作者简介:
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寻找石兽与流水侵蚀作用
清代学者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原因在于,石兽落水后对水流形成阻力,使周围水速更快,冲刷能力更强,其下面迎水流一侧的泥沙逐渐被水冲走,成为空穴。久之,石兽因重力作用朝着迎水流的方向倾倒,如此再三,便向上游移动了一截。可见老兵的判断是正确的,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使石兽能“逆水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