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情感散文最新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那么你真的知道要怎么写散文吗?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七夕情感散文最新9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七夕优秀散文500字 篇1

七夕,我走进你的城市,就像牛郎走向织女。

哦。不是,牛郎和织女尚有“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我没有,我根本看不见你,哪怕是一个模糊的影子。

你在哪里?城市这么大,怎会有偶遇的可能?而纵然偶遇,你愿意正视我吗?或许,你的手臂,正挽着你亲爱的他。

我沿着我们曾经走过的路,努力找寻着你的气息。

我知道,有人在笑我痴,有人在骂我傻。但我想说,我清醒得很。虽然我的心,有你刻下的伤痕,也有没有消退的痛。但是,你知道吗?因为受伤,因为结痂,反而有了硬度,反而可以变得更加坚强,所以,走进曾经,对于我来说,是痛并收益着。

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莫名其妙的离。一场爱的结束,常常非一方的。原因,只不过是孰轻孰重而已。我不会怪你,我只想走进你的城市,感受你的生活,或许,我能更明晰与你分离的原因。

七夕,是情人相聚的日子,那么,就让曾经的你,曾经的我,在曾经走过的路上短暂一聚吧。你无需同意,也无需担心,昨天不会成为今天的牵绊,我更不会成为你爱的障碍。

岁月如风,无法强大的情,终会随风而去。我走在爱情涉足的地方,仔细辨别着你我的足迹。

伤痛的结痂处,其实已长出一朵素净的小花,摇曳在我寻寻觅觅的日子里。

我走进你的城市,不企望遇见你,但若真的如歌词所唱,你会出现在街角的咖啡店。那时,我只想对你灿然一笑:哦,我刚刚路过这里。

我坚决不让你知道:我是特意在这样的一个日子,走进你的城市的。

七夕优秀散文900字 篇2

漫步于七月晨阳,颜色金黄,清风轻扶,小桥流水漫长。

空气里弥漫收获的清香,远处山峦红枫耀眼光芒,林荫下的小径,虫儿低低的鸣响,时间在身旁飞过,把炎热扔进池塘,淡墨素绢描绘出五颜六色,勾勒了一季画舫,惬意的季节给人们留下许多遐想。

轻叩七夕的门房,站在葡萄架下,静听银河桥畔喜鹊叽叽喳喳的欢唱和牛郎织女相会时共诉衷肠。

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美丽的传说,延续着一个花一样的故事的故事。

身处红尘,打开风尘的记忆,让那流水的情思,剥开孤独和寂寥,让那心底的凤愿,穿越忧郁和徘徊,在七月的温馨里,尽情的倾吐和欢唱。

一首优美的诗章,半阙绵绵的词篇,合着七夕的韵律,缓缓展开,一同翘望爱的伟大和无限的宽广。

织女的遭遇经历了千年风雨的洗礼,牛郎的坎坷打破了人和神的距离,造就一段旷世惊奇的爱情,就因为王母的无情,才有了七月七的明媚阳光。他们不负众望,缠绵于浩淼的宇宙,相拥在银河之上。广阔天宇,见证情的升华,涛涛河水,冲刷爱的光芒,有情人终成眷属,情和爱共同谱写新章。多少文人墨客,写下诗词歌赋,赞美爱的力量,多少情种红颜,游走在爱的身旁。沉醉在七夕里共度浪漫时光。

不在为爱迷茫,不在为情忧伤,架起一叶小舟,荡漾在银河之上。邂逅在没有故事的故事里,让眼睛随着时光去欣赏,让心灵在悠悠岁月里去品尝,品尝的越久越醇香。品尝越久越悠长。

刻下年轮给出的记忆,刻在七月的。阳光照耀下的路上。刻满眉梢,刻满嘴角,刻在你我的身上,流火的七月,经历了才知道它无限的魅力,度过了才知道,它原来不是伤感,不是凄凉,更不是依依不舍的离殇。而是富有灵性,充满爱意,包含生命全部的乐章。燃烧着每一个在七月相遇的目光。

那种内涵,搜刮出无数的文字也难以解释,那种韵律,用尽所有的歌也难以唱出动听的旋律,交响乐轰鸣的大气,也找不到七月里绚丽多彩的舞姿。

心在燃烧,在解读,在探幽七月的秘密,只有走过,只有仔细的欣赏过,只有漫步在七月的彩环中,才能嗅出一丝丝的甜意。

情人不在为情人节而迷茫,不在为爱情的故事而纠结,有了七月,有了牛郎织女的千古佳话,还在徘徊,还在期待,还在彷徨吗?追寻爱的足迹,追寻七月流火的时光,唯美了尘世间的凄迷和忧郁,在阡陌红尘里,在美丽的传说中,把两颗缠绕的心,细细的编织成一个火红的同心结。悬挂在美妙靓丽的七月月光升起的夜晚,合着皎洁的月色,合着远处多彩的灯火,释放出天地之间的永恒。

七夕散文 篇3

走在一起是缘分, 一起在走是幸福,七夕情人节让我紧紧拥抱着你。 所以, 在一起时, 希望你我都能珍惜这修炼千年的缘分, 都能珍惜这牵手走过的爱的旅程!

——题记

剧烈的争吵后, 头脑一片空白, 那种苦闷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 儿子怯生生望着我们:“你为什么总气我的妈妈?我要更新一个爸爸!”满腔的怒气被儿子那稚嫩的话语冲淡了许多。 这几年很苦很累, 身心俱惫, 唯一欣慰的是我的心血得到了回报, 儿子是站在我这面的。 儿子虽然只有四岁半, 但却是非分清, 爱憎分明。

“你们总吵架, 我都学不了习了, 将来考不上大学, 只能考上小学了!”儿子的一番话让我心里一震!!!是啊, 从儿子来到这个世界, 我和爱人就应该给他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 可是我们给他的却是迁延不断的战火、无尽无休的争吵!在他哭闹时, 儿子成了我们共同发泄愤怒的出气桶!其实在我心深处, 一直都很内疚。

夜深了, 儿子已熟睡, 我依然得面对你。 也许, 只有在这个万赖俱寂的时刻, 心灵才能回归真实的自我,七夕短信《七夕情人节让我紧紧拥抱着你》。

爱人, 牵你的手, 曾走过幸福的四个春秋。 可是, 当风雨来临时, 婚姻的小舟几乎倾覆。 往事, 不堪回首。 三年内战, 两败俱伤。 我以为四年前就和你分手了, 可是直到今天, 我们依然同在一个屋檐下。

爱人, 你曾让我对爱有着美好的憧憬, 也曾让我心碎!但不管怎样的伤心, 心痛欲裂, 唯一的, 我和你都还深深的爱着我们的儿子。 看着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儿子, 性格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冲击和影响, 他有强烈的叛逆性格, 有时他也很极端, 说出的话根本不符合他的年龄!因为从他出生以来我们就没有给他一个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 因为我们的缘故, 不能让儿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影响了儿子的一生, 那么我和你都是一个不可饶恕的罪人!

爱人, 这四年, 不是冷战就是争吵。 我知道:我一直都在你的心门之外。 望着灯光中的你, 容颜依旧。 我想走近你, 寻找那种久违的感觉, 我渴望那种幸福和温馨, 太久了, 你都不曾给我。

七夕散文 篇4

今夕,何夕,七夕,我惜。

隔着银河对望,此岸望穿彼岸的等待,苦盼牵手重逢,相思染尽银河水。古老,永恒的爱恋诉说不变的传说,最先感动的喜鹊,架起了爱的桥梁,梦圆了七夕。

隔着时光对望,那些相遇的曾经是否也可以在七夕里等待,那些深藏的风景是否可以在一首诗中将你再次渲染。七夕,我在诗中等你。

记忆的长河,任时光之水潺潺从心底划过,寂静的夜轻吻着飘零的思绪,微微泛起的忧伤,合奏一曲静美的弦音。慢慢沉淀心底的往事缠绵着心灵的水草,卷进了漩涡,

上不了岸,便永远停留在人间最美的四月天。

你把名字种在我荒漠的心田,说要我记住你。我小心地用文字呵护,用唯美的诗情感恩滋养着,你盛开的模样,在这个夏季,在这个七月锦绣了一片桃花源。桃花源注定是今生里一场惊世的奇遇,没有尾声的曲子一样的动听,没有结局的故事一样的精彩,唱响的旋律继续在生命里流传。

桃花有意,落花为泥。相遇虽不能给予花开的际遇,却给了花落的美丽。又是七夕,牵牛织女有情天上见,你我无缘诗中有念。折字煮酒,遥祝天上人间。砌文字成墙,筑我坚城。倾一世痴念,独吟空城。焚烧相思,祭奠伊人。我在诗中等你,等你来与我当空舞长袖,挥墨写馨香。等你来与我邂逅文字的角落,慰藉心灵,将我独舞的灵魂,搁置一处得以安放。

七月未央,清新依旧,我的城内生长着思念的相思草。那些散开的小花跳跃在自己的春天,绽放着特有的姿态,只是经不起伤感的微风轻抚,便早已感动得洒落一地相思泪……

心头的影子是不死的香草,正是“野火烧不尽,春风一吹又重生。”是前世的缘,今生有瓜葛不完的缠绵。与君浅浅遇,徒留深深印,倾城痴痴恋,独吟碎碎念。

执笔素手敲下几许苍白的小字,点燃还不想入眠的深夜。灯火阑珊处,不知你是否遇见我潮湿的诗行,是否愿意牵着我的诗句,从远方踏歌而来。翩翩归来的飒爽,临风玉树,是我永远欣赏不完的风景。

夜很静,风很轻,静悄悄的,一切都在酝酿牵牛织女相逢的氛围。重逢的悲喜,感动着风,抽泣着沙哑,明月有些藕灰,星星湿润了眼眶。飘落的细雨打湿了倾诉相思的泪滴。

隔着幽深的夜如同与你深邃的目光对视,问君:今夕是何夕?谱一曲《等你》,遥寄明月,顾盼明月海上生,天涯你我共此时。今夕七夕夜,同在一片蓝天下,共睹牵牛织银河系,同题话七夕。滴落心扉的细雨,浇灌干涩的文字,滋润指尖美丽的诗情。我在诗中等你,等你来与我一起完成七夕的神话;等你来与我同去葡萄架下偷听仙人的私下物语……

七夕情感散文 篇5

金风送爽,江南荷碧桂香,月影星辉,疏影横斜,星火点点;异乡仰望夜空,思绪万千,皆因七夕而至,正如“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七夕里的一段情、一段经历、一个举动,也许会是一个故事而流传为佳话,从时光的银河里打捞出有关七夕的故事传说,一粒粒智慧珍珠熠熠生辉,仰望观止。乞巧本是七夕事,晒书晒衣虽各异,衣可蔽体书增智,唯独郝隆晒肚皮。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另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中的郁闷。他们藐视礼法,反对时俗。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他们就这样被铭刻在历史时光的七夕里。

七夕何惜,男男女女情缘几许,古往今来离愁别绪,年年岁岁寻寻觅觅,若遇知己何慕牛郎织女。情谊自惜当如濠梁观鱼,缘分有时如高山流水,姻缘有遇恰似牛郎织女,珍惜情缘,快乐自己。

七夕情感散文 篇6

就说王母娘娘不是没有爱过的妒忌,就是不懂情为何物的刽子手,天地动容的一对她却无动于衷地横生一条大河拆散他们,把道德、尊严、面子等世俗的东西凌驾别人的感情痛苦之上。

试想有一天王母娘娘一时高兴,大发仁慈,来个特许,天河抹平,牛郎织女得已白头偕老。经过生离死别的他们或许会格外珍惜这难得的团聚,也会更加珍惜现有的幸福吧?在穿越至今的路途中但愿不会如现在审美疲劳的大众夫妻一样,同床异梦,各人精计着各自心中的加减混和运算,把那份最初的纯情进行到老。

就说牛郎织女不可能每日都翘首相望着,靠在一起的朝朝夕夕的厮守来抚慰相思泪,离别苦吧?常规到人,活着就要吃穿住用,况且牛郎还要养活一对儿女,于是他在银河两岸发挥自己的特长,仍旧喂牛。社会在发展,物态在演化,大地日新月异,牛郎的智能在同步而进,闲时也会琢磨挣钱的门路,牛越养种类越多,规模越大,就开了养殖公司,出售鲜牛奶、牛肉,又参加学习,吸取高科技,把鲜牛奶加工成婴儿奶粉……成了赫赫有名的企业家,财源滚滚……

而织女在孤独寂寞中也不可能反锁房间无所事事地忧思成疾,她仍札札弄机杼。渐渐地,手工变成机械操作,也成立了公司,加工床上用品、衣物……与此同时还创建了纺织学校,生活丰富而又多彩。

起初,或许他们各自的动力就是排解煎熬,为儿女积攒些生存的本钱,缓解一年一度的相思之苦。然而,匆匆而聚,匆匆而别,漫漫人生,一年365天,这364天在工作之余何过?用现实的眼光来剖析,牛郎在灯红酒绿中形单影只,面对各种诱惑,七情六欲不着火才是怪异,除非他已修炼成佛。

织女呢?生活磨砺当中还会保守最初的纯情吗?除非他们的心已定格于曾经的永恒,以后的生活不是质的发展,而是量的重复增进,他们永远停留在圣洁织女痴情牛郎那一刻。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至美的意境,至美的情境。从汉代的《古诗十九首》出现至今,美化着全国的爱情幸福的拥有者,日夜渴求着的无爱者。更浪漫的是传说中的细雨霏霏,思泪滴滴,串串葡萄树下相依相偎互诉哀肠的真爱男女……

不管怎样,人人内心深处对牛郎织女般原初真挚的爱情吸引着,感动着,引导着千千万万真情男女,为他们兼为自己祝福,在七夕这一天演绎着一个个情丝飞扬的赞歌,点缀平淡而庸常的一日复一日的繁琐生活,也难怪这天男女老少都在庆祝中有的欢喜有的忧,失落盼望兼有,人们总有太多复杂情丝在牵动。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个悲剧,这也是人们总爱把撕裂的美展现出来,衬托出更美的爱情神州吧。反亦然,是人们腐蚀的心还腐蚀着完美的爱情,辛酸的祭奠,孤独的幻觉,爱得彻底的一天的祝愿。

不管怎样,对美好爱情的执著和热望是人之所向,心之所系,有这一天,世界增色多多,在这个烈日的夏日,清凉润喉。

七夕随笔散文 篇7

小时候的我,偎在妈妈的怀里,听她娓娓地讲着一个流传了千百年的凄美爱情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初初听着,懵懵懂懂,似曾他们就在身边,听着听着,就不知不觉地睡着了,第二天,便又什么也记不起来了。

直到长大了一些,我靠在妈妈的肩膀上,吵着她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她就用指尖点着我的鼻子说:“丫头,不是跟你说过了几次么?我都说腻了。”拗不过我的撒野,她又重新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听说很早很早以前,牛家庄里有个忠厚老实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一起生活,大嫂是个狠毒的人,待他不好,整天逼着他干活。.。.。.有一天,天上的织女和几个仙女一起下凡来玩,看到河水清冽冽的,便解了霞衣霓裳,到河里洗澡,老牛帮助牛郎认识了织女,两人情投意合,织女便偷偷下凡到人间嫁给牛郎。.。.。.

待到妈妈讲完,我的脑海里攸地现出一幅图:牛郎挑着两个大竹篓,竹篓里分别坐着一个可爱的小孩子,脚踏牛角踩着云朵飞奔到鹊桥,七仙女翩然而至,就在桥上,仙襟飘飘,霓裳飞舞,美伦美奂,就为了一年一度的相见和守候。.。.。.“说来也奇怪,每到七月七日,晚上总是下点小雨的,是不是传说中的七仙女的眼泪呢?”妈妈又说。她的话倒是有道理,也有根据的,对于这一点,我蛮注意的。

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钱买什么家用电器,更不用说电风扇了。天气比较酷热的晚上,我们一家人都在外面的竹床睡,兄妹几个睡成一堆,玩些稚气的游戏,比如猜谜,或是说些牛头不搭马嘴的笑话,每年的这个时候,妈妈总是这样叫我:“丫头,又七夕了,回到屋子里睡吧,你身子弱,淋不了雨,比不了哥姐们。”所以我记忆非常深刻,我还特别注意了一下,七夕那晚,七到九点这个时段,还真是有点雨呢,哎!不对,那是织女和牛郎的眼泪。

说到七夕,我家乡还有一个比较经典的民俗,按照我们家乡的民俗,七夕这一天晚上八点,村子里的女人就去打井水回来倒进一个大缸里,或是放木桶在外面接些雨水,再倒进缸里,然后将洗干净的整个带皮的冬瓜放到缸里浸泡,然后密封,待到冬瓜融化才取出来喝,起了个名,叫“七月七水”,是用牛郎织女的眼泪做成的,喝了会清热解毒,中暑后可解暑的良方。不过,是不是牛郎织女的眼泪我就不知道,但是只知道那个“七月七水”还真的有上面所说的那些功效。

许多年过去了,我已身为人母,而我的妈妈又老了,而她的皱纹夹缝里还藏着当年给我讲过的故事,想着当年她给我讲的牛郎织女故事,现在儿子也缠着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我只好又重复当年我妈的口吻:“听说很早很早以前,牛家庄里有个忠厚老实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一起生活,大嫂是个狠毒的人,待他不好,整天逼着他干活。.。.。.有一天,天上的织女和几个仙女一起下凡来玩,看到河水清冽冽的,便解了霞衣霓裳,到河里洗澡,老牛帮助牛郎认识了织女,二人情投意合,织女便偷偷下凡到人间嫁给牛郎。.。.。.

七夕优秀散文200字 篇8

今天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的来历你知道吗?还是让我来告诉你吧!

相传有个美丽的故事:有一对男女,男的叫牛郎,女的。叫织女,他们男耕女织,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要知道他们这幸福的生活是多么得来之不易呀!织女是天上的仙女,在姐妹中数她最小,她在天上经常看见牛郎不是在田里耕地就是上山砍柴,非常勤劳能干,就背着王母下了人间,和牛郎生活在了一起。王母知道了这件事大发雷霆,命令天兵天将强行将他们分开了。牛郎和织女隔着天河两岸,不能相见,只能相对哭泣流泪。终于,他们的真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王母无奈只好让他们每年阴历7月7日在鹊桥上相见。

这就是七夕节的来历,多么感人的故事啊!

关于七夕节散文 篇9

斗柄轮转,四季交替,不觉间又临七夕。身居中国七夕乞巧文化之乡,从小耳濡目染家乡的七夕文化,对此文化渊源却知之甚少。以致有了追根溯源的欲望,然稚思拙笔、资料匮乏,加之学浅识薄而从不涉历史之河等缘故,多年之愿竟成难圆之梦。今又临七夕,竟顾不得诸多困惑,握秃笔、蘸淡墨,斗胆溯此文化之源,以了初愿。

盛行于甘肃陇南西和、礼县的七夕乞巧活动。史称始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那末,乞巧节这仅次于春节的热闹节日,其渊源又于何求?何于汉代盛行于世?广博国土为何仅陇南西和、礼县有此遗风?

笔者认为,此节日与秦人东迁有极大关联。乞巧节的起源不应是汉代,应该起源于秦。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人首领中燏最初居住在西垂之地,“在西戎,保西垂”。其后人蜚廉、恶来、女妨、旁皋、大几、大骆、非子、秦侯、公伯、秦仲、庄公、襄公皆居于此。西垂当时水草丰茂,又有盐井,是非常理想的繁畜之地。非子在此为周孝王牧马,因其所养的马匹高大雄健,耐力持久而被“分土为附庸”,邑于秦。后来,“周幽王用曪姒废太子,立曪姒子为适,数欺诸侯,诸侯叛之。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郦山下。而秦襄公将兵救周,战甚力,有功。周避犬戎难,东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始得以建国。西垂无疑是秦人东迁前建立的第一都邑。上世纪90年代初,礼县大堡子山两座秦公等级大墓被盗后,专家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后附《秦纪》中“襄公立,享国十二年,初为西,葬西垂。”和《史记·秦本纪》记载:“文公卒,葬西山。”等有关史料的记载,考证确认这里就是秦人早期发祥地的秦西垂陵园。

如果说西和、礼县是秦发源之地,秦人东迁带走的不仅仅是统治的权力和统治者所拥有的奇珍异宝。诸如,今陕西境内的汉水和今西和、礼县境内的西汉水等地名的相似,就不难推断出这乞巧文化也是秦人东迁带走的民俗文化之一。

综上所述,七夕乞巧文化应始于秦,盛于汉,源于今陇南西和、礼县。此见实鄙人一管之窥,非深研之谈,不到之处敬请指正。文中引用史料均源于网络,如有雷同,从属偶然,敬请见谅。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