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还有你 歌词【最新4篇】

歌词是诗歌的一种,入乐的叫歌,不入乐的叫诗(或词)。入乐的歌在感情抒发、形象塑造上和诗没有任何区别,但在结构上、节奏上要受音乐的制约,在韵律上要照顾演唱的方便,在遣词炼字上要考虑听觉艺术的特点,因为它要入乐歌唱。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至少还有你 歌词【最新4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至少还有你 同学 篇1

至少还有你心情随笔

爱你,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爱你,就是当我下车,关上车门,你徐徐开车渐离我的视野,牵挂与想念并已将我淹灭。

你信吗?

远去了那么多时光,很多东西已不再见,而我依然如初地爱着你。

你只是要离开我一天半的时间,可刚过去半日,我便忍受不了酸酸涩涩的想念。

于是你答应我,尽快赶回,第一时间在猪婆眼前出现。

爱情是什么?曾经为了它,写了太多仿佛梦游一样的文字。也在别人的爱情故事里,拼命地流眼泪。可到最后,仍然说不清,那眼泪是为别人,还是为了自己。

不管怎样,爱情,曾经对于自己来说,始终是在怀疑中树立信心,在相信中克制消极的一种东西。

直到你的出现。

你的出现,让我肯定了爱情的真实,肯定了我们把它当作一种神圣信仰的坚持。

你抱着我说:“你知道我对你有多好吗?我觉得我对你的好,就像一个老人对孩子那样的好。”

这样一句简单的话,没有任何诗情画意,没有一丝珠光宝气。我只是闻到了人间烟火的味道。风来自山野,暖来自日光,爱来自炉火上煲着的浓酽的汤。

你说,只怪时运不济,好多事情总是不顺,真希望早一点能具备实力,去实现我的`那个梦想。

你又说:“一人不能占尽所有的好。是不是因为我有了你,所以老天不再让我得到其他更多?”

亲爱的,我想对你说,即使眼前有太多困难和磨砺,对未来的忧虑仍然大可不必。

因为对于我们彼此来说,无论有怎样的事情发生,我们都可以安心地把对方的手放在自己怀里,告诉自己说——这样的人生,至少还有你!

至少还有你歌词 篇2

林忆莲,香港著名女歌手,是香港地区80年代中期最具代表性的实力派天后级歌手之一。

她在1985年推出个人首张专辑大获成功,迅速成为香港新生代艺人中窜红最快、最受瞩目的一位。为了打开知名度,林忆莲积极参加各种宣传和社会公益活动,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1992年开始,林忆莲的歌曲由都市触觉中快、慢相结合转型为以抒情歌为主,激情而曲高人寡的演驿。林忆莲是被公认的香港史上艺术成就最高的女歌手之一。她的音乐走向以好听动人的'旋律为主轴,歌词感性,不刻意局限曲风,不唱高调的音乐,她温暖、细腻的嗓音和自然不刻意修饰的唱腔,呈现出多样悦耳的清新姿态。

这首歌 至少还有你从歌词中不仅仅可以作为情侣之间传情的歌曲,也可以代表对母亲的感谢之情, 对闺蜜好关系密切。

至少还有你高三作文 篇3

至少还有你作文600字

我是一个高中生,一日生活无非就是学校与家两点一线,日子无非睡觉与学习。可是,我心中总有一小簇不灭的小火苗,它是我的梦我的醉,它是我最为钟爱的事――写作。

遇见她之前,我写作的世界就只有我一个人。我像是独立在音乐厅中舞台上的指挥家,对着空无一人的观众席,独自指挥着无声的乐章。我写过许多故事,动人的,虐心的,缠绵的,深刻的,都是我自己认为的动人伤心,我认为的缠绵悱恻。因为无没有读者,我贴在lofter上的文章没有一个人浏览。渐渐地,我开始怀疑自己,究竟有没有讲故事的能力。我,到底有没有资格讲给别人听。

然后她来了,在许多个长夜之后,在耀眼的黎明之前,她来了。

“喜欢你的故事,加油!”后面是一个笑脸的表情,这是她给我的'第一条回复。

我在一个夜晚打开手机看到她的留言,当时那样激动的心情现在回忆起来仍然如火一般在燃烧。读者,我的读者,属于我的。

我焦急的发了一长串感谢的话来表达我的激动之情,随即我又问了她一大堆关于我故事情节的问题,结构上的设计,以后人物性格的发展,她都一一向我耐心地作出了回应。从此,我的更新里多了一个“赞”,我的评论里多了一个笑脸的表情。我曾向她表白我前段时间内心的抑郁,她回应的文字中,语中带笑,笑得那么亲切。

她说:“人间行事,逆风而行。”

她说:“别怕,向前去吧,至少还有我。”

如今我的关注者已经破千,我的更新里会有几百个“赞”,评论里有许多个“喜欢”,而她能会在我的更新的第一时间给我一个笑脸表情。每次看见她的评论,我都会想,或许最令作者欣喜的,不是诺贝尔文学奖,而是他知道,世界上总有人凝神注视着他的作品,他有他的读者。

最幸福,莫过于,我知道,至少还有你。

至少还有你作文 篇4

至少还有你 同学 -资料

不知什么因素,一种时尚正在快速地扩张,那就是同学聚会

十来岁的儿子与同伴们已常有聚会;母亲,七十多了,一回老家,最盼的也是老同学聚会。而我,也经历过,昨天晚上刚刚和高中同学喝完大酒,今天上午十点,小学同学已经在家门口守候,中午喝之前,还要趁清醒提醒自己晚上还有初中同学的聚会,万万不可被酒冲昏了头脑,可酒杯一端,誓言烟消云散。

一个班级,是否可以常常聚会,一来要看上学时期班级的气氛和友情的密切程度;二来要有几个热心张罗的人,用他们的辛苦与热情点燃那些半推半就欲走还留的同学;第三,还需要组织者拥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智慧,总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聚会的理由。

比如我的高中班级,十年一大聚,五年一中聚,有同学从外地回了老家就是一小聚。而在北京的中学同学,在日常聚会之外,还开创了每年九月一日必聚的传统,因为“开学了”。

有一次在飞机上,看杂志上一篇对导演康洪雷的访问。他和我一样,也是内蒙人,每年,他都会回草原,和同学们在一起,不用说《士兵突击》,不用说《激情燃烧的岁月》,大家就说过去,就是大口大口地喝酒。

看到这里,我热泪盈眶,只好合上杂志,再没看剩下的`半本。没办法,感同身受。

我的大学同学不在草原,聚会不用拼喝酒,但也不少喝。我的一位天津同学如马三立般留下一个经典感慨:每次咱们班聚会,我都只记得前半截,后半截都是下次聚会时同学们讲给我听的,

资料

因为每次后半截,我都喝多不记事了。

其实,好多人恐怕都和他一样。

大学入学二十年,我们组织聚会,起名“至少还有你”,用意十分明显,不管怎样世事无常,不管路途顺还是不顺,不管眼泪多于笑容又或者相反,值得欣慰的是:至少还有你。

在聚会的开场,我们几十个中年男女,重新汇聚在校园内原来的教室里,老师们也都请了回来。

一开始,就是老照片播放,二十年的岁月,不要说有时认不出别人,估计连自己都难以辨认,在一片“这是谁”“这是我吗”的七嘴八舌中,慢慢地,开始“老泪长流”,师生都如此。

这时,看著有人带来的孩子依然快乐地在课桌间游戏,突然产生了一种巨大的错觉,这是过去,还是现在?二十年时光真的消失了吗?

在同学的聚会中,常常会有笑话。比如一位男同学对一位女同学敬酒,真诚地借着酒劲说道:“上学时,我一直暗恋你,你叫什么名字来着?”满座哄堂大笑,男同学只好干杯为敬。

聚会时,同学们的惯常语是“没变没变”,大家互相陪着慢慢变老,自然觉得彼此没变。

但隔一会儿走进校园,看着校园里年轻的师弟师妹们,正和自己当初上学时年龄一样,大家才哑然失笑,“没变没变”,纯属自欺欺人。并且岁数越大越是如此,甚至让你产生幻想:人世间,为什么不能一直上学到永远?

对于我们,同学聚会已经像一个信仰,而且有趣的是,分开之后,反而似乎比大学校园里还亲,还互相牵挂。

聚会多了,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在岁月的催化下,我们的友情已经变成亲情,每一次聚会,都使得亲情的成分进一步发酵。

也因同学在那里,聚会在那里,平日里一些日子才不那么难耐,起码都知道,不必担心岁月匆匆,过去的一切都会模糊,没关系,想不起来的,同学替我们记住。当然,更重要的是,哪怕未来不再让人期待,至少我们还共同拥有一个温暖的过去。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