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师情深师母谊更浓的散文(优秀7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应该都对散文很熟悉吧?散文的宗旨是文笔一定要优美,文章一定要流畅。“形散而神不散”。如何写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呢?这次为您整理了恩师情深师母谊更浓的散文(优秀7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高中时代 篇1

郭敬明曾写道:“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而我的青春是一塌糊涂的迷惘。这段充满压抑气息的学习时段,这个时段的老师都那么让人怀念,我最记忆深刻的老师之一是我高中三年的语文老师王莹莹,这个有着刘亦菲,刘诗诗一样气质的美女老师,从她进门时浑身散发着我的家在东北的寒意,不,应该是我来自北方,从她进门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一直盯着她看,一直等着她自我介绍,至少我是这样想,不过后来她一直冷着脸,所以我们直到下课也不知道她的名字。之后,我们八卦着这个老师的生活,就像狗仔追踪明星一样,我们觉得她太神秘了,上课就是老师,从不和我们吹牛,还有我们都不敢开罪她,因为她总是有事没事找班主任。上课不可以不专心,搞小动作,走神一秒钟,回答问题不可以“大合唱”,她会叫你“闭嘴”,“把嘴闭上”,她总能在第一时间发现你,然后叫你回答问题,你回答不了,她就开始询问你的不认真,甚至挖苦你,如果你敢回嘴,她就找班主任,还有可能叫家长。在她的教导下,我们逐渐开始习惯了她的一切教学方式,我们也习惯了经常有人被叫起来“询问”,经常有人被罚抄N遍课文,她说话算话,因为她和别的老师不一样,必须如期按量上交。还有让我最奇怪的是,她从第一节课就叫我回答了两次,然后以后就形成了每节课必叫我起来回答问题习惯,关键是我上课很认真。每次她提问时,一拿起名单,我可以听到所有人紊乱的心跳声,空气都停止了,因为知道她每节课必叫我回答一个问题的习惯,每次我都要等到她叫了我之后,我才可以放下心来,每次她问一个问题,我心里都会默想,”老师叫我吧,这个我会,不要这样折磨我“。我想在她的眼里,我的名字在名单上一定是涂上了荧光色的。就这样高一过了,之后分班,我和原班的两个同学分到了文A1班,当然我是很意外的,我更意外的是我们接下来的语文课还是她教,她们和我说高一时候的重点班就是她教的,所以以后还是她还是教我们的语文。好吧,我又一次见到了高一开始的状况,因为还有的学生不知道她的“规矩”。无数人都在抱怨,无数人都败下阵来。最后所有人都习惯了,我相信我3年的高中生涯里语文课是我最认真的,最提心吊胆的,思维经常打结的科目。

不过多亏了她让我们知道语文课不是用来调节压力的音乐课,语文是最博大精深的,永远都欠缺的科目。现在我才感受到她的文学功底,是很多人都无法企及的。

当然这个阶段,还有一个老师是这样的。他让每一个学生都回到小学一样崇拜老师,他是让我们为了和他和一张照等了他和二十多个毕业班合完照的老师,他就是我们最尊敬的教我们政治的金立平老师。记得当时他第一节课就迟到了,老班就来解释说我们老师脚不方便,还在路上,叫我们先自习。我当时还以为老师他的脚有毛病,后来他们告诉我这个老师就是我们的副校长,前次打篮球的时候崴了,骨头都出来了,我不禁打了个冷颤。他一来就是一副威严的样子,苦闷的说:“我本来不想接你们班的,我一直都只教补习班的课,平时事又多,你们班主任一直和我说,我就答应了他”。我以为他是架子大,后来我才发现他是为了我们,因为每节课都有人打电话给他,这电话又不能不接,很多事都要他管。我们才上高二,不能像高三那样。这个老师上课确实不一样,不照本宣科,不光讲课本,还和我们说影视,体育,新闻,这不是吹牛,这些都和我们的课本知识息息相关,自从他教我们的政治,我就从此摆脱了每上政治课必打盹的行为。

多亏了他,我知道了斯洛克是什么东西,超级丹是打羽毛球的,还有我们的国球这么厉害,李娜这么与之不同。。。。。。他总是在说某件事,某句话的时候,流露出一种高级的喜感,因为这句话你觉得从他嘴里说出来这么幽默,搞笑,换做别人别人是不会有这样的效果的;他从不会给我们建筑象牙塔,他总是把最真实的情况和讯息告诉我们,就是这样让你不要在实验班里就可以飘飘然;他教导的,远远超越了书本,是对困境淡然,做事要认真。这个老师还很可爱,他经常提前来上我们的英语课,他不是来教英语,我们班主任每次到门口看到他都以为他走错了教室,记错了时间,然后默然离去,就这样我们老班的课就被他“霸占”了,为此我们班主任总和我们诉苦,好吧,老班你就认了吧,谁叫他曾经也是你的班主任。这个我们师傅的师傅师祖型的人物就这样在我们文A1班积累了超高人气,同时成为了我们最敬佩的老师。

恩师情深师母谊更浓的散文 篇2

冬至前夜,我没感到严寒来袭,象有一股暖流,在心中涌动。夜已深,在这静静的夜,记忆深处的恩师,一幕幕再现,我决定今晚把想了好久,为老师记点文字的事完成,天明便是冬至,正逢程丛冰老师八十寿辰,老师之恩,今生难忘桃李满园,硕果累累,难述详尽。所记不过是老师的一些极平凡的小事而已。

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美好l心灵的塑造者,是照亮人们前行的路灯。

步入社会,我才真正体会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深刻含义。

当我们在老师的培育中长大,步入社会,一些老师已经离开了人世,在众多的老师中,我对何祖端和程丛冰老师,思念更甚。

我五岁进入小学,我那幼小的心灵中,,总觉得何老师如父母般慈祥。每次头发长了,他就叫星期天在他住的地方,为我剪发。

那时候解放没几年,学校办在一个财神庙中,老师住在一家农户中,离我家很近,那破旧的房中,我和堂哥听何老师给我们讲过很多故事。小破屋,经何老师黄泥糊墙。,贴上他画的素描,还觉得漂亮,特别是看何老师倒立行走,对他是那样崇拜。

记得七四年县上搞文艺汇演,有幸选为乡宣传队,到县上演出,路过乃渠乡,那儿我见到了何老师,他见我咳得厉害,给了我感冒药,还给了我一些贝母,两天以后,何老师的药见了效。

打那以后,再未和何老师蒙过面。后来听说,何老师离了婚,退休回老家一直未再婚,独居到离世。

何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他教给了我人生笔直的“l”。程老师给我们搭了一座桥,这座桥使我从小学入初中,少年步入青年,步入社会,有了这座桥,我有了自学的能力。

从小听长辈、老师讲故事,特别是授课中。程老师信手拈来的文学常识,吸引我对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程老师博览群书,知识广博,听他讲课,“摆龙门阵”是一种享受。

四年级读完,告别了何老师,到桤木林读高小,步行要两个小时,山路崎岖,跑通学很辛苦,但心里很愉快,从未迟到和逃学,因为有一个红光满面充满朝气的二十几岁的大学生老师教我们,这是我们的幸运,那时,不要说大学生,中专生都少,我们班学生来自三个乡,只有七名学生,成绩都很好,得益于校长钟老师教数学,程老师教语文,都是全校的顶尖高手教师,我班满堂红考入初中。

那时候,我见到程老师的备课本上写着“程巴”二字,感到很好奇,一次问李致祥老师,方知程老师读了巴金的作品,对巴老很崇拜。,取的笔名,程老师爱好文学,阅读了许多古文学和现代文学,购书、藏书,读书。是他的爱好,不打牌。,餐时喝一点不醉的养生酒,身体好,无大病,总是红光满面。

程老师写过一些文学评论发表于报刊,还写过剧本,但未发表,按程老师的观点,写东西不一定就要发表,也算练笔,所以人到八十,他从未停过写日记,从未停过读书学习,这样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

在程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和学识。,这是我一生学不完的,人生中免不了个人、家庭会出现挫折。,有的人常挂在嘴上。程老师很少提及,当别人问起时,仅三言两语,甚至一笑至之。

到过程老师家中,感觉象进了一个阅览室。家里摆了很多书,有文学书,有法学书,有医学书。.。.。.包罗万象,按师娘所说,程老师是个“书虫”,我感觉是他嗜书如命。他告诉我,用眼过度,曾换过晶体。他总爱向人推荐好书,有一次上街,程老师带了几本书,并送上几元钱请年青人阅读,他认为那书太好了,年轻人应该学,对于我,他几次次赠书。,前前后后已赠我几十本了,全是我喜爱的那些文学大家的获奖l作品,我床头放书,睡前必读,

那书中,程老师用红笔的勾画,使我受益匪浅,读书我总爱囫囵吞枣,老师又我上了一课。我知道老师的良苦用心。,他希望我能在文学上有所突破,鼓励我写长篇。自惭形秽。今生难成此事,辜负了老师的希望。设有程老师。,那荆棘丛生而坎坷的文学之路是不敢迈出一步的。尽管在这条路上难以达到目标,还是不自量力地坚持着。

每次会面,程老师总是叮嘱要查体,还给我推荐药。偶尔谈到,他教书几乎在乡下,那交通不便的八、九个乡,占了全县的一半。有次从县上到子耳乡,平时是四天的路,他两天就赶到了。程老师内调金堂,转行当了一名律师,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广博的知识,能说会道,这一职业他也做得很好。,办的案口碑很好。业余时间函授中医药大学,对学习他是那样精力充沛。

流沙河先生去世后几天,程老师叫我到他那儿“摆龙门阵”,他说太悲伤了,他去送了花圈,还搜集了不少纪念流沙河先生的文章。他眼里噙着泪,是一个极富感情的人。他已八十,记忆力仍很强,至今尚能说出,他教过的学生,的脾气,相貌及爱好。还思念着学生们。也许不少学生早巳把老师遗忘了。

如果人能返老还童,重新回到课堂,我定要再当程老师的学生,再聆听他的教诲。

大学时代 篇3

这个正处于进行时的阶段,这个阶段的老师很多,要用最典型的例子。曾经有同学告诉我,我们有三个老师最有代表了,那就是学者的代表周锦国老师,教育者的`代表何永福老师,领导的代表薛祖军老师,我认为她的说法恰如其分。

周锦国老师,这个浑身散发着文艺气息的老师,这个老师的作业是最多的,要求最严格的,他既严厉又温文儒雅,他是个十足的学者。他每天都要坚持读很多文章,古今中外都涉猎,他发表了很多论文,他会写诗,写文章,经常参加各种学术座谈会,他是对文学充满了追求,这是一种包含着喜爱的热情。对于这个老师我们总是仰望着,因为他好高啊。

说起何永福老师,最难忘的就是他上课时的特色,当然还有师母的厨艺了。 这个最具特色的班主任,才开学的时候,学姐学长只要知道我们班主任是何永福,眼神和嘴角都流露出羡慕的意味。是的,作为我们的班主任,最幸福的就是我们了。每次我们文学院的老师上我们课的时候,都和我宣传我们师母的厨艺,后来老班在有一次的时候叫我们早上去爬苍山,晚上来他家干饭。我们知道班主任很豪爽,但60个人,他家塞得下吗?他家有这么大的锅来煮东西吗?师母一个人可以吗?老班用他爽朗的说:“你们不用担心,只管放心来吃就可以了”。我们没去爬山,晚上去的时候,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确实坐得下,煮的了,香极了。师母很热情,很大气,很和善,总之我们很自在。老班就是一个十足的教师,他上课的时候,声音时而高昂,时而低沉,随内容的起伏而跌宕,他上课主打通俗,这样让很多人在捧腹大笑的时候也记住了故事的原本;在上他的选修课的时候,他对我们班有一种“特权”,在他好不容易点名的时候,他不点我们班的,当很多人在班群里吆喝老师要点名的时候,他在班群里说:“我们班不用点名”。这个老师不严厉,但我们自然而然的仔细听他讲课。

薛祖军老师,我的导师。当我们看到他的时候不相信他已经50多岁了,看着最多40出头,他上课从不点名,从不提问,说话算话,这样的老师是所有学生都喜欢的。他上课褒贬不一,有的人觉得很精彩,有的人说夸张。因为他教的是民俗方面的课程,本来就充满了神秘,以前读书的时候我们还看到校长们和一个穿着道家服饰的风水先生在学校里到处看 ,这是很常见的东西。他给我们讲了很多离奇的故事,我们都听得津津有味,有时候有些事情科学也解释不了。我们这个老师人际关系很好,说话又有作用。开导师会的时候,他分析了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部孰轻孰重的问题,我确实是被惊到了,还有这样的说法,看来是自己目光太短浅了。

还有一种老师叫于昊燕。有一姐妹说她是个男的,我还很郁闷这名字怎么可能是男的,明明是女的。后来想想也对,这个名字确实是很霸气侧漏,比如这个“昊”字,很多男生都取这个字,再比如,传说中五帝中的白帝叫少昊,伏羲也叫太昊,而燕字男女都有取名的,梁山好汉燕青,不是还有叫项燕的,所以这样想也很正常。她是一个像胡一菲一样的老师,但没有胡一菲的暴力。她上课的时候,语言就像无阻力流淌的河流,既体现文学的优美,又接地气。她还说着我们经常说的词汇,把一部作品里的男二说成猥琐男,同时她还说着我们爱看的节目,她上课每次问我们看过这本书吗?我们说没有,她很惊叹我们是学文的吗?其实不是第一个老师这么惊讶了,连我都在怀疑自己是学文的吗?我想说不是是每个学文的都是扎堆于图书馆的。

这个选修课是我这个学期听得最有感觉的,压力与自由并存,不枯燥,脑筋最活跃的了,最后我知道了很多东西,希区柯克悬疑电影的文学批判视角,知道了事情往往有很多个批判的角度,原来我们都在偷窥别人,事实并不是表面那样等待。这个老师还很顽皮,我们晚上上完课她就讲鬼故事吓我们,二教可是我们学校最阴森的地方,之后有一妹子自此上厕所就不敢关门,一个人在宿舍都不敢上厕所。当然我们回予这妹子的是眼神的鄙视,语言的挖苦,还有无情的嘲笑。当然这不是老师的错,因为她就是个胆小鬼,有一次,叫我去她们宿舍玩,没想到是因为她一个人不敢在宿舍,我瞬间无语了。

后来,老师见我们都不敢一个人去上厕所了,她就放过了我们,不在吓唬我们了。不过这个惊悚的故事,我也添油加醋的用来吓唬我的小堂妹,有一晚我们睡觉的时候,她说她要讲鬼故事吓我,然后我们协议一人讲一个看谁的厉害,说着说着最后我俩都不敢把头伸出来了,看来这个故事确实很吓这样的老师谁不喜欢。当然最让我最喜欢的就是她很真实,幽默,然后博学,独特,连最后布置作业都说:“不能写一些拍我马屁的话,不然到扣5分,我知道你们的小心思”。开始上课时她就介绍自己是“灭绝师太”,确实如此,记得第一节课我就萌生要退课的念头,还煽风点火的叫她们一起不要上课。不过最后拗不过大众,只得继续艰难前行,不过没想到后来就喜欢她的课了。

这就是我曾经以及现在的一部分老师们,因为有了他们,这漫长而又快速的读书生涯才有这么多美好的回忆,祝愿他们越来越好。。。

恩师情深师母谊更浓的散文 篇4

在这金秋丰收的季节里,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让我再次想起了上甘肃定西中学的时候,我的班主任曹雪清老师和张扶秀师母。

他那温和的笑容、睿智的目光、平易近人的态度、至今在脑海中闪现。老师,中等身材,带着高度近视眼镜的身影,身正为范、诲人不倦。师母心底善良,爱生如子。时隔多年,温馨的记忆深深地镌刻在一个游子心中。

我的班主任曹老师和师母,都是八十年代,全国重点高等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在那个人才缺乏的年代,他们都放弃了大城市工作的优越条件,选择了一心扎根在定西自己的家乡,这片贫瘠的黄土地,用渊博的知识,辛勤的耕耘,无悔无怨、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慢慢地来改变黄土地上世世代代生存的人们的命运。

我的班主任曹雪清老师,选择了三尺讲台,教人育人。用粉笔耕耘着年华,用一双睿智的眼睛,化作一把心灵的钥匙,为莘莘学子,开启了一扇扇智慧的大门,在这片贫瘠的黄土地上,播下了一颗颗知识的种子,今天,已经浇灌出了遍地桃李芬芳。

我的师母选择了工商局,“天地之间一杆秤,这杆秤永远装的是老百姓。”是我师母中作中的最真实写照。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甘肃定西商贸市场,是一片混乱,“坑、蒙、拐、骗,缺斤短两,以假乱真、欺市霸市”的复杂的市场经济下,我的师母一身正义,秉正执法,默默扎根在商贸市场的最前沿,打假、整顿、调解每个商贸市场,给定西广大消费者,交上了一份合格、满意的答卷。尤其是她对自己老公教的每个家庭贫困的学生,经常嘘寒问暖,无私地进行了帮助,给予了慈母般的关爱。

今天,每当提起我的老师,永远对我定西中学上学期间的班主任曹老师,有一种崇高的敬意。同时,也想起了心底善良,宽厚仁慈的师母,从肺腑永远荡漾着感激之情。

有人说,老师是人桥,为每个学生连起了一道道被割断的山峦,让他们走向收获的巅峰。有人说,老师是根青藤,坚韧而修长,指引着学生,采集到了山顶的灵芝和人参。而我认为,老师,是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了我艰辛的求学路;师母,无私的给予了我慈母般的关怀,在上学那个最困难的年代,让我迈出了一个个坚实的脚步,勇敢的向上攀登。

在改革开放的八、九十年代,地处于大西北古老而文明的黄土地,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遍那些偏僻、贫困、落后的山区,世世代代以农为本的农民,还挣扎在国家刚改革开放,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亩三分地上。艰辛的劳作,为只能解决一家人一日三餐的温饱,没有经济富余,家家依然勒紧裤带过日子。

在那个贫困年代,每个农民家庭,为了供一个中学生读书,全家人要省吃俭用,节衣缩食,东借西凑,想尽一切办法,凑够一个学生的学习费用,几乎压垮了每个中学生家长的脊梁。

记得我一九九三年上定西中学的时候,家里一共给我凑了50元,还是我的父亲从家里比较宽裕的亲戚家借来的。要到50多公里的县城上学,那个时候社会治安秩序也不太好,小偷小摸特别多,再加上路途遥远,我又是第一次走出山里,母亲怕我把上学的钱弄丢,就把钱装在一件洗的发黄,布满补丁的衬衣袋里,然后一针一线的把衣服的袋口,缝补的严严实实。

当我骑着一辆破旧不堪的自行车,在自行车的行李架上,捆绑着一条我母亲用捡来的鸡毛做的褥子和旧棉花做的被子,背上够吃一周的干馍馍,经过七八个小时的骑自行车的路程,踏进了甘肃省定西中学的校门。逢人就打听报名的地方,终于找见并且来到我的班主任曹雪清老师的办公室。

曹老师给我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开始登记给我报名,记得那一年的书本费、学费一共加起来共45元左右,在掏出缝在衬衣兜里钱的时候,我先得解开外面上衣的纽扣,然后还得把母亲缝的严严实实的线,慢慢的拆去,才能把钱取出来,当老师看到一个穿着破烂、寒颤,急着满脸通红的乡下学生,窘迫的样子,他不但没有责怪我,而且脸带微笑,亲切地对我说道:“不要紧张,慢慢来,我们都是下乡人,那个钱来的真不容易……”,也同时向我询问了家庭方面的状况,我也简单的做了回答。

当我把一撘面值5元,被汗水早浸透了的钱,递给他的时候,他双手接过了钱,并小心翼翼、慢慢地展开、铺平,一张一张的放在桌面上让晾干,他又从自己的上衣兜里,重新拿出了一张面值10元的人民币,递给了我,并且说道:“我们收的费用一共是45块钱,你的钱一共是50元,你先把这10元钱拿上,5元钱是我给你找的,另外5元钱我给你的,你先拿去花去,5元钱不够一周学校食堂的饭菜钱,乡下学生真不容易!困难时暂时的,将来一定会慢慢的好起来,以后有困难给我说一声。我用颤抖的双手,接到那十元钱,感觉到了沉甸甸的重量。从入学的第一天起,我便认识了我的恩师,班主任曹老师,也是在定西一中学习的生活中,我认识了心底善良,爱生如子的师母,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今天回想起那个艰辛、贫困的学生时代,往事仿佛如昨天发生一样,历历在目。那个年代,来自乡下到县城上学的大部分乡下学生,都吃不起6角钱一份素菜和2角钱的一个馒头的学校食堂饭菜,一日三餐几乎都是用开水泡干馍馍充饥,学校集体宿舍,不让学生用煤油炉子自己做饭。乡下大部分学生,开始联合几个同学,实行AA制,在外面合租一间民房,住宿和做饭,消除每天开水泡干馍馍带来的厌食感,做的饭也是白开水里煮面片放几片土豆。就连大白菜都买不起;相对来说,简单的一碗素面片的味道,要比开水泡干馍好吃的多。为了让我好好学习,减轻家庭的负担,我的班主任老师,每学期给我在班里评上了20元的助学金。

曹老师家,住的是一个独院,院子里开辟了一块菜地,种下了韭菜、菠菜、白菜、萝卜等各种蔬菜,每当蔬菜刚下来的季节,他一直给我送他自家菜园里长的蔬菜,大大的提高了我的生活水平。遇到阴雨天或者大雪封山,我还不去家,无法带不回来下周的干粮,我的老师,会把我带到他家让师母给我们做牛肉面吃,在定西中学上学的期间,我在我的班主任曹老师家,吃饭的次数是最多的学生,师母做的那个饭菜的味道,是最香、最好吃的,至今留有余香。

几寸光阴几度秋,丰盈桃李杏坛收。经年恩师、师母的情谊,在记忆深处重现,眼窝里含着泪,再次打湿了我的脸颊,我是一名乡下的贫困学生,可是在老师和师母的眼光里,让我读到了父母般的关心和照。是他们在我春天的季节里,用惠风鼓满了我艰辛拼搏的希翼;在夏日的季节里,用细雨润泽了我心灵的贫瘠;在秋天里,让我有丰厚的收获;在严寒的冬天里,他们用人间最厚重情谊,温暖了我的生命!

恩师、师母用他们那种无私的情怀,铭记成我一个乡下贫困学生,今天一生的牵挂!

今天,当我每次探亲休假回国,我一定都要专程去看望我上定西中学时候,我的班主任曹老师和师母,感觉到他们明显的变老了,背驼了,唯一没变的是他们的目光,依旧是那样有神、清澈、慈祥!我和班主任曹老师、师母坐在一起谈理想、谈人生、谈工作、谈生活,无所不谈,他们依旧牵挂着我今天的工作和生活!

老师,是您淳淳的教导,为我点燃了艰辛的求学路灯,指引着我看到了世界的美丽;师母,是您用那慈母般的关爱,让我感激绚丽多彩的人生,感觉到世界上最温暖的真情。是您们用无私的胸怀,真诚的拨动了我一个乡下学生的心弦,铭记了了一段求学路上的辛酸,成功的路上离不开您们无私的帮助和恩情!

我永远感谢您我的老师、师母,您们的深恩厚德,我终生难忘!并让我的儿孙,永远铭记住我的曾今的班主任曹老师和心底善良的师母。祝您们永远健康、长寿!

初中时代 篇5

这个让我巨变的读书经历,这期间我最感谢的老师就是我初一初二的班主任邹享科老师,这个像土豆一样的老师,他教书一年后的变化就像我从一个活泼顽皮的小学生变成一个多愁善感的中学生一样,总之太变,太快,记得第一次看见他是教书费的时候,我们一群小朋友背着大书包站在教室门口,小学生就是这样明知开学不会发教材,但毅然背着书包上学校,这样才体现出学生的气势,他回头笑问我们是不是四班的,我们点头,他说他是我们的班主任。他和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你是第一个带零钱来教书费的学生,我说是我老妈叫我带零钱的。因为我们学校是新建的学校,所以在这个新学校里全是一批的刚毕业的老师,他们刚开始充满了自信的笑容,他们对于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充满了激情,立志要把学生都塑造成才,可现实太残酷,一年后的我们班简直是从未有过的乱,你可以想象老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就在下面打成一团,连我这个别人眼里的乖学生在物理课的时候也嗨翻了天,这样的状况我发誓你没见过。

这个老师,我曾经对着耍脾气,我只有在家的时候才会对我妈这样的无理。他是第一个关心我学习的老师,在我的作业上写过“不错,有想法”,“我很看好你”等鼓励我的话语,对于一个从未被簇拥的学生来说,一个尊敬的人的鼓励是很有作用的,就像我的英语老师赞扬我读得不错之后,我就对英语走火入魔,有事没事背单词,所以我初中的英语基础还是不错的,所以对于一个处于青春期的人要鼓励。我还用语言报复过这个老师,记得有一次上课的时候我在下面看类似于格林童话的故事书,他一声不响的把它拿走了,说:“下课来找我”,我当时又怕又怒,怕他教训我一通,怒的是他凭什么管我,害我没有面子。没想到他拿给我一本伊索寓言,我就看一个农夫与蛇的故事就拿去

还他了,他疑惑怎么这么快,我趾高气昂的说:“这书没意思,故事一点,道理一大篇,就像老师和我妈一样”。之后我分到了快班,他依然教我们的政治,没有了当初自信的笑容。他结婚后,我买了一个礼物打算送他,我不敢去送,一个玩的较好的哥们就和我去,他在老师们办公室门口就说:“邹老师,龚雪找你,你出来一下”。我忐忑的听见我初三班主任说:“这只有老师叫学生出去的,还没见过学生叫老师出去的”,还好老师出来了,我把礼物递给了他,然后像风一样离去,这几年变了,我不似以前那样孩子气,变成一个胆小,内向的人,不敢再像以前那样了,虽然我们这个班打击到了老师的热情,但我相信所有人都会记住这些老师曾经付出的努力,只能怪当时的我们年少轻狂不懂事了。。。。。。

恩师情深师母谊更浓的散文 篇6

我不擅长歌功颂德,我的'老师也听腻了花言巧语。他们之所以值得我尊敬,是因为他们都是实事求是的人。因此我才认为我有感谢他们的必要。

首先我认清了一个现实——老师始终赋予不了我们今天所拥有的知识水平。而他们所做的,就是帮助我们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和学习方法。以语文为例,在这两项上,语文老师的作用应是首当其冲。语文学习的是汉语,汉语是我们唯一的母语。我们可以忘却其他知识,唯独不能忘却自己的母语。尤其是此中蕴含的数千年璀璨缤纷的中华文明文学,应当由我们当代中国人来传承并将其发扬光大。

在我们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中,老师们无非是把我们带进了某门学术的“坑”中,然后我们要做的是从“坑”中跳出去。一旦跳出去,那就是“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跳不出去,就陷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窘境之中。那就有一个问题,从“坑”中跳出来和根本没入过“坑”是否是同一种状态呢?显然不是,因为这不是位移那样的矢量,而是类似于路程那样的标量。跳出来的人已然拥有了跳出来的经历,以及学会了跳出来的方法。

上述之言尚且只是在陈述客观事实,而对于我本人,则有新的领悟。一直以来,我处在“好学生”与“坏学生”的夹缝之间。其实这并非舛错,而是我较为信奉的中庸之道的一种体现。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我又何必做得太绝呢?对于师言,并非完全言听计从,而是秉承一种带批判精神的拿来主义去处理之,这也是为何老师们对我忧爱有加了。只要是教材,正面也好,反面也罢,能让我们有所启发就可以体现其存在意义了。因此,我得出了第二条需要感谢老师的结论: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褒扬贬斥皆是教育。

曾见某类学霸,一向尽是平步青云***,殊不料人有失手马有失蹄,一试落第则呼天抢地,旁人嘲之则死去活来。对于此类学霸的教育引导尤为关键,然而其父母与授业教师仅以学习成果为重,无视其心理,导致其之崩坏易如反掌,实在是可悲可叹!

然而吾辈与世无争,在学习道路上一向是“何妨吟啸且徐行”,因为我觉得如此甚为欢乐,便有如此行事之价值。同时我亦保持清醒警觉,也不至于到了“生于安乐死于忧患”的思想程度。“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学习乃是使命,不履行使命,则无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授业之情。唯有这点是我一贯坚持的,无论我是否在意学习之后的结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此言如是。

我有我感谢老师的方式,我就不说他们是如何兢兢业业呕心沥血最后终于功德圆满桃李满天下,这都是除了客套就毫无意义的空话。因为我要学习知识,不需要从他们身上得到。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通过他们的授课,我逐渐知晓了,我为何学习,我怎样学习。我的自身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也是仰赖了我的老师。当我回首起风尘往事,许多人情已变调,而这份温暖却得以留存。谢谢,我爱你们。

小学时代 篇7

这个让我最快乐的读书生涯,这个阶段让我记忆最深刻的老师就是俗称“老改”的敖学亮老师,因为他足以让人印象深刻。对于这个“厉害”的老师,我们总是怀着恨,怕,喜欢,崇拜的复杂心情,他创造了无数惩罚学生的招术来折磨我们,最频繁使用的就是“掐莎”,此招只针对男生,不要以为女生就可以无忧了,对待女生他就用打手心的常见方式,由此,他就这样让全班的人都不敢得罪,我们最欢快的时候就是换座位时可以坐在靠墙的里面。他是第一个夸我字的老师,但后来态度不认真,字写得越来越差了,让我最难忘的是有一次在走廊打闹的时候,我不小心踩到了他,当时小伙伴们惊恐地拉着我退到了一边,我怀着忐忑的心看着他,他就回予我慈祥的笑容和幽默的语言,瞬间消除了我们的恐惧,其实他就是一个慈祥并且参杂着严厉的老头子。。。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