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故事大全【优秀6篇】

在中华大地这个历史舞台上,上下五千年中来去匆匆走过了许多位帝王风云人物。这次为您整理了帝王故事大全【优秀6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帝王故事 篇1

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帝与心腹太监自尽,大明国灭。在自尽之前,走向末路的崇祯帝,对于自己的妻子儿女做出这样的安排。

后宫妃嫔及公主,全都赐自尽。如果不愿意殉国保节的,崇祯帝亲自持剑结束她们的生命。而对于皇子,则派遣心腹默默送出北京,以图东山再起。

这些四散逃出的皇子中,只有一位活到了康熙朝,平平安安的活到白发之时。其余的或不知所踪,或年幼早殇。这位平安活到康熙朝的皇子,就是朱慈焕。

明朝向清朝的政权交替,非常的惨烈。虽然清朝最终入主中原,但是许多明朝旧臣,却始终坚持反清复明。这些事情,在一些电视剧中都有所表现。

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就需要拥立一个“领头者”。这个领头者不需要多有才能,但是一定要同明朝皇室有着联系。

在大大小小的反清复明的反叛案件中,大名鼎鼎的就数“朱三太子”案。而本文的主角朱慈焕,被康熙亲笔定为朱三太子,然后就被斩头了。

这事儿说来其实与朱慈焕没有多大关系,因为他本身并没有反清复明的想法。朱慈焕是崇祯帝的第五子,北京城破之时,他与兄弟失散,最终沦落民间。

饥寒交迫中,他投靠了一户“王”姓人家。年轻单纯的朱慈焕没有想太多,将自己的身份据实告知。幸亏王姓人家的当家人是明朝旧臣,对明朝忠心,于是默默收留了他,并为其改名王士元。

朱慈焕开始以王士元的身份生活,几年之后收留他的当家人去世。王家人害怕受到牵连,于是将其赶走。

朱慈焕于是四处流浪,最后到江南当了和尚。朱慈焕长的十分好,又有才华,气质很好。一位胡姓乡绅很欣赏他,于是劝说他还俗,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朱慈焕因此成家立业,在岳父去世之后,以教书为业。虽然来历不凡,但朱慈焕自己也知道自己身份尴尬,恐为祸端。

所以一直隐瞒自己的身份,与妻子平平淡淡的生活。朝廷一有风吹草动,就主动避开,多年来搬家无数次。他的谨慎,使得他活到终老,生了三子两女,儿孙满堂。

不过人都有倾诉的欲望,有一次憋的狠了,朱慈焕就在小醉之时将自己的身份告诉给了老友。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一次松口终于给他惹来了杀身之祸。

康熙四十五年,一位叫念一的和尚打着朱三太子的名号,从事反清复明的活动。朱慈焕虽然主动避开,却到底在康熙四十八年被朝廷官兵抓到。

官员审问朱慈焕之时,将他与念一和尚对峙,两人皆不相识。而朱慈焕主动辩解说:“吾数十年来改易姓名,冀避祸耳……吾今年七十五岁,血气已衰,须发皆白,乃不反于三晋变乱之时,而反于清宁无事之日乎?且所谓谋反者,必占据城池,积草屯粮,招军买马,打造盔甲,吾曾有一于此乎?”

官员知道朱慈焕无辜,又想到康熙帝曾说:“朕意欲访察明代后裔,授以职衔,俾其世守祀事。”以为朱慈焕无事,以后可能还会做官,对他十分礼待。

却不想康熙帝直接一道命令,将朱慈焕一家斩首灭口。“朱三即王士元,著凌迟处死。伊子俱着立斩。”

朱慈焕活到76岁,原本以为可以安稳一生,却不料最后还是因为身份满门惨死。而朱慈焕去世后,崇祯帝自此绝后。

帝王故事大全5篇精选 篇2

汉景帝刘启:给百姓人人封官的好皇帝

汉景帝刘启从老爹手里接过国家重任和家族遗产的时候,老爹曾嘱咐他两句话,大概意思是:你当政以后,务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把国富民强的大好局面延续下去,切莫不要自己瞎折腾;万一哪天国家发生动乱,一定要让周亚夫统领军队去平息,他绝对能够保证江山社稷的安全。

景帝这个人,自己虽然缺少治国韬略,拿不出更多好办法,但最大特点是听话,善于“萧规曹随”。对老爹的临终遗言,他始终牢记在心,念念不忘。他还把“休养生息”作为座右铭放置案头,作为他的工作方针。

景帝上任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大赦天下”。这体现了他为人宽厚的美德,这美德估计是他老爹遗传的。文帝当政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件能充分体现他宽大胸怀的故事。这个故事曾流传天下,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小女孩,她的名字叫缇萦。当人们谈起这个故事的时候,总是称赞缇萦救父的智慧和勇气,把作出最终决定的文帝放在一边,这显然有失公允,如果没有文帝的慈悲之心,怎么会刀下留情,又怎会有后来的修改刑典呢?

大赦天下在景帝之前早已有之,做法并不稀奇。但到了景帝这里,进一步发扬光大。景帝大赦天下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使用频率比较高,另一个是涉及对象比较宽。景帝在位总共16年,据不完全统计共7次大赦天下,接近平均两年一次。元年四月,大赦天下;三年正月,大赦天下,同年六月,大赦参与“七国之乱”的罪犯;四年六月,大赦天下;中元元年,大赦天下;中元五年六月,大赦天下;后元元年三月,大赦天下。他不仅大赦那些刑事犯罪,还大赦那些参与叛乱的政治犯,可以看出他的宽厚之心。景帝如此为之,小处看是为了给那些犯过错误的人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大处看是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以德治国,体现的是一种基本国策。

景帝上任之后的另一个雷人之举是给天下老百姓人人封官,而且享受一定的级别待遇。景帝元年四月,赐予百姓爵位一级。中元元年四月,赐予百姓爵位一级。后元元年三月,赐予百姓爵位一级。后元三年景帝临终遗言,赐予诸侯王至百姓作为户主的每人爵位一级。景帝这一做法,看似并无实际意义,但实际作用不可低估。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虽然有了官位以后,也只能自己管自己,但是至少有了“爵位”身份,有了某种自豪感,干起活来自然会干劲倍增。

景帝实施德政的另一个举措是经常给百姓减免税收,有时还发救济金和慰问金。元年五月,景帝下令,全国减免一半的田租。不要小看这个命令,减免一半,是个什么概念?这可不是个小数,如此关注民生、惠及民生的政策,老百姓能不拥护吗?

景帝临终之时念念不忘百姓的疾苦,在他的遗言里,有这么一条,给天下老百姓每户发一百钱。全国每户一百钱,这也不是个小数目。

景帝“以德化民”最富有代表性的举动,当属亲事躬耕。为了鼓励农民努力耕作,劝勉各级领导干部关心农业生产,每到春耕时节,景帝都带领皇后和太子到最艰苦的地区亲自种地。景帝亲事躬耕不是为了做样子,而是亲自上阵,来真的,干实的,每次都累得满头大汗,真正做到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连皇帝都如此重视农业生产,其他朝中百官又怎么敢忽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呢?

从以上方面可以看出,汉景帝刘启是个有德行的人,是个关心民众疾苦的人,总而言之一句话,是个好人。但是,好人有好人的弱点,那就是心地太善良,没有防人之心。这样的好人,做社会道德模范或慈善家可以,当皇帝有时难以驾驭大局。因为,一个称职的皇帝,必须文武兼备,既要厚德载物,又要铁腕治军,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在这个问题上,景帝曾经有过一次深刻的教训。

或许是由于景帝太善良了,致使有些诸侯国借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图谋不轨。这其中尤以吴王刘濞为甚。他不仅违反国家禁令,私自开采铜矿,还私自煮盐,而且招兵买马,日益骄横。景帝在位期间,刘濞从不到京城参见,完全不把皇帝放在眼里。这显然是欺负皇帝是老实人。

对于刘濞等人的行为,景帝一开始并没有在意,但手下的大臣晁错看出了问题。他认为,如果不及时削弱诸侯的势力,这些人早晚有一天会起兵造反,要想有效预防他们造反,必须主动出击,想办法削弱他们的实力。对于晁错的建议,只顾以德行治天下的景帝,缺乏最基本的政治敏锐性,总是担心一旦削地,会引起诸侯造反。殊不知,如果他们背后长着反骨,早有造反之心,削地会造反,不削地也会造反。造反只是迟早的事儿。

后来,在晁错等人的强力建议下,景帝勉强同意削地。没想到这次行动,让吴王刘濞找到了起兵造反的借口,他趁机串通楚、赵、胶西、胶东、菑川、济南六国的诸侯王,发动了联合叛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七国之乱”。

刘濞发兵二十万,号称五十万,为主力向皇帝发难。同时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用“清君侧,诛晁错”的名义,举兵西向进发。叛军顺利地打到河南东部。景帝一时没了主张,听说叛军不是反自己,而是反晁错,只要杀了晁错就天下太平,平安无事了,这位天真的皇帝大人居然真的把一代忠臣晁错给杀了。

景帝主动杀掉晁错后,并没有解除叛乱危机,叛军依然不退,公开声言要夺皇位。到了这时候,景帝才知道,吴王为了谋反,已经准备了十几年,与晁错削地毫无关系,只是他们找到了一个借口而已。景帝意识到自己遇到了真正的考验,如何保住皇位,如何保住家产,让他确实犯了难。

危难之际,景帝想起了老爹的临终遗言,想起了文帝死前曾经提到的那个人。于是,他命令周亚夫“将三十六将军”及大军全力镇压“七国之乱”,绝不能让他们谋取天下财富的野心得逞。周亚夫果然不负众望,以奇兵断绝了叛军的粮道,只用了十天的时间,就大破叛军。刘濞逃到东瓯,被人所杀。其余参与造反的六王全都畏罪自杀,天下重新回归。

由于景帝“富国有方”,文帝时期的繁荣景象得以进一步发展,历史上第一个盛世达到了巅峰时代。据史书记载,那时候的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最富裕的国家。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了仓外,那是“相当地壮观”;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了,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了。

帝王故事大全5篇精选 篇3

王与马共天下

司马睿刚到建康的时候,江南的一些大士族地主嫌他地位低,不怎么看得起他,也不来拜见他。为了这个,司马睿心里不踏实,要王导想个办法。

王导有个堂哥王敦,当时在扬州做刺史,很有点势力。王导把王敦请到建康,两个一商量,想出一个主意来。这年三月初三,按照当地的风俗是禊(音xì)节,百姓和官员都要到江边去“求福消灾”。这一天,王导让司马睿坐上华丽的轿子到江边去,前面有仪仗队鸣锣开道,王导、王敦和从北方来的大官、名士,一个个骑着高头大马跟在后面,排成一支十分威武的队伍。

这一天,在建康江边看热闹的人本来很多。大家看到这种从来没见到过的大排场,都轰动了。

江南有名的士族地主顾荣等听到这个消息,从门缝里偷偷张望。他们一看王导、王敦这些有声望的人对司马睿这样尊敬,大吃一惊,怕自己怠慢了司马睿,一个接一个地出来排在路旁,拜见司马睿。

这一来,提高了司马睿在江南士族地主中的威望。王导接着就劝司马睿说:“顾荣、贺循是这一带的名士。只要把这两人拉过来,就不怕别人不跟着我们走。”

司马睿派王导上门请顾荣、贺循出来做官,两个人都高兴地来拜见司马睿。司马睿殷勤地接见了他们,封他们做官。

打那以后,江南大族纷纷拥护司马睿,司马睿在建康就站稳了脚跟。

北方发生大乱以后,北方的士族地主纷纷逃到江南来避难。王导又劝说司马睿把他们中间有名望的人都吸收到王府来。司马睿听从王导的意见,前前后后吸收了一百零六个人,在王府里做官。

司马睿听从王导的安排,拉拢了江南的士族,又吸收了北方的人才,巩固了地位,心里

十分感激王导。他对王导说:

“你真是我的萧何啊!”

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即位,重建晋朝。这就是晋元帝。在这以后,晋朝的国都在建康。为了和司马炎建立的晋朝(西晋)相区别,历史上把这个朝代称为东晋。

晋元帝登基的那天,王导和文武官员都进宫来朝见。

晋元帝见到王导,从御座站了起来,把王导拉住,要他一起坐在御座上接受百官朝拜。

这个意外的举动,使王导大为吃惊。因为在封建时代,是绝对不允许有这样的事的。王导忙不迭推辞,他说:“这怎么行。如果太阳跟普通的生物在一起,生物还怎么能得到阳光的照耀呢?”

王导这一番吹捧,使晋元帝十分高兴。晋元帝也不再勉强。但是他总认为他能够得到这个皇位,全靠王导、王敦兄弟的力量,所以,对他们特别尊重。他封王导担任尚书,掌管朝内的大权;又让王敦总管军事。王家的子弟中,很多人都封了重要官职。

当时,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叫做“王与马,共天下”。意思就是王氏同皇族司马氏共同掌握了东晋的大权。

王敦掌握军权,自以为了不起,把晋元帝不放在眼里。晋元帝也看出了王敦的骄横,另外重用了大巨刘隗和刁协,对王氏兄弟渐渐疏远起来。这样,刚刚建立的东晋王朝内部就出现了裂痕。

帝王故事 篇4

清朝有三个大陵,分别是关外陵、清东陵和清西陵,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清东陵。

这不仅是因为清东陵是清朝入关以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所选的万年吉地,更是因为这里面葬着多位名人,比如康熙、乾隆和慈禧。

关外陵里葬着的都是顺治之前的皇帝,比如努尔哈赤、皇太极以及爱新觉罗的老祖宗们。

当时,顺治觉得清东陵是一块风水宝地,便想着自己和自己之后的皇帝都葬在这里,那大清就能长盛不衰了!

可顺治的如意算盘打得再好,也没有想到,他的子孙后代里会出一个雍正,这个向来喜欢不走寻常路的皇帝。

雍正想着,清东陵一块好地方都没了,我葬哪儿啊!

于是,就有了清西陵。

原本,清朝皇帝都是子随父葬的,雍正之前的皇帝,都是遵循这一制度,在清东陵建造皇陵。偏偏雍正要作妖,打死不入清东陵!

最初,雍正老老实实按照祖训,相中了东陵的九朝阳山作为自己的万年吉地,谁知他最后竟然反悔了,不肯葬在此处,反而在易州另辟陵区,建起了清西陵中的泰陵。

雍正为什么不入清东陵,反而另起一陵区呢?

在《工科史书》的记载中,雍正是这样解释的:“此地(九朝阳山陵址)近依孝陵、景陵,与朕初意相合,及精通堪舆之人再加相度,以为规模虽大,而形局末全,穴中之士又带砂石,实不可用。”

下了这道旨以后,雍正就派和硕怡亲王允样和两江总督高其倬另选宝地去了。

最后,以易州太平峪为陵址,理由是:“乾坤聚秀之区,阴阳合会之所,龙穴砂石无美不收,山脉水法条理详明,形势理气诸吉咸备,淘为上吉之壤。”

通俗点来讲,就是风水好,风景好。

对于雍正另起一陵的事,世人众说纷纭,认为此事并不简单。

有人说,一定是雍正心虚害怕了,他是篡位当上皇帝的,不敢葬在康熙景陵旁边。

也有人说,雍正好大喜功,定是想借另辟陵区来突出他自己,显得他和别的皇帝不一样。

雍正是一位十分复杂而矛盾的历史人物,他在位期间有功亦有过,人们对他的评价有好也有坏,不论他为何不入清东陵,最后的结果都无法改变了。

雍正任性一回,心里很爽,可他的儿子乾隆就苦恼了,乾隆:皇阿玛,你跑了,我该住哪呀?

若按照子随父葬的制度,乾隆和他之后的皇帝都应该跟着雍正葬在清西陵,可这样一来,不就冷落了清东陵里的老祖宗?

为了平衡东西二陵的关系,乾隆想出了“昭穆相建”的办法,东陵为昭,西陵为穆。如果父陵在昭,子陵则在穆,以此类推。乾隆不愧是乾隆,放个大招就解决了难题。

帝王故事大全5篇精选 篇5

汉文帝刘恒:一位孝顺节俭的皇帝

薄姬与刘邦是半路夫妻。

这个女人,原是吴国人,貌美。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吴国的魏豹自立为王,强娶了这个女人。后来魏豹战败,做了刘邦的俘虏,这个女人也作为战利品被刘邦纳入后宫,但刘邦并没有马上宠幸她,她只好终日埋头做针线活。

一次,刘邦在宫中遇见了她,很喜欢,便提拔她为“姬”。也该她走运,她很快为刘邦生了个儿子,就是刘恒。当时的后宫,笼罩在吕后的阴影之下,如果吕后对哪个妃子不满,这个妃子就要倒霉了。可以想象得出,薄姬和庶出的刘恒,处在这样的氛围之中,可谓终日忧心忡忡,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薄姬很明智,她看刘恒已经7岁,就打算远离后宫,避开吕后。

她说服了刘邦,让其封刘恒为代地之王,即代王。

代地,包括现在的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属寒冷地带,是防御匈奴进犯的要塞。其他皇子都嫌此地艰苦,不愿意去。薄姬看透了宫廷的险恶,就对儿子说:“先贤孔子曾说‘贤者避世,其次避地’。虽然现在世道安宁,但宫内风生水起,很不平静,咱娘俩需要‘避地’,跑得远一点儿才安全哪。”她又恳求刘邦,让她与刘恒一道去代地戍边,刘邦答应了。

可是代地怎比京城的繁华?所到之处满目苍凉,刘恒很伤感,整日唉声叹气。薄姬发现儿子思想有问题,就及时做他的思想工作。她对儿子说“我平生最信服老子的哲学。老子的‘无为’和‘不争’,是避免灾祸的处世法宝。你不要沮丧,要好好学习老子的智慧才是。”

为让儿子走出沮丧、自卑的低谷,她运用“赏识教育法”,对刘恒的点滴进步都予以表扬,使儿子渐渐恢复了自信。

后来的事实证明,由于远离宫廷,他们母子俩得以逃脱吕后的打击,在戚夫人和其子赵王如意被害时,刘恒在代地自由自在地成长着,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英俊少年。

光阴荏苒。刘邦死后,汉惠帝刘盈接班做了皇帝,不久也死了。然后是吕后临朝称制。吕后死后,刘邦的旧臣陈平、周勃诛灭了吕氏集团成员,并商议由谁继承皇位,取代此前吕后立的小皇帝刘弘。因为刘弘不是惠帝的后代,不应继承皇位。讨论的结果是,大家选中了有宽厚仁慈之名的代王刘恒,于是派使者前去迎接。

刘恒见到朝廷派来的使者,并无半点儿高兴之意,反而起了疑心:这是不是一个阴谋呢?如果贸然赴京,会不会遭到暗算?刘恒决定占卜吉凶。占卜的结果非常吉利,于是他离开代地前往京城长安。为防不测,刘恒让舅舅薄昭先至长安探听虚实。在走到离长安城五十里的时候,他又派属下进城打探。当看到大臣们都在那里迎接,他才放心地入宫,时为公元前179年。

文帝当政之初,就运用母亲教给他的黄老之术治理天下,与民休息,惠及百姓。他登基后连发两道诏书,表示要做亲民的皇帝,大力发展经济。当时管理民政的中央机关发布通告:凡8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可以到当地政府领取米、肉、酒等;9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再加赐帛、棉絮等。通告还要求:赐给90岁以上老人的慰问品,必须由县丞或者县尉亲自送达。

文帝提倡节俭,并要求官员不得以任何形式扰民。在他继位的第二年,他就责成审计部门清点长安的公用马匹,将多余的畜力划拨到驿站。他自己则身体力行,厉行节约,宫殿是旧的,不再装修;苑林很小,不再扩建。当时的宴游之所,地方不够用,需要再建一个露台,但他一看预算,需用“百金”,眉头就皱了起来,说:“这等于十户中等人家的财产,太奢侈了,不建了。”

文帝非常有孝心,母亲重病3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须亲口尝过才放心地让母亲服用。在汉代帝王中,他是最勤勉、最节俭的一位,他要求皇后亲事蚕桑;他宠爱的嫔妃,衣裙上连刺绣都没有。而他自己呢,一件衣服要穿好几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影响了不少官员,他们也基本能够做到勤政和节俭,这对当时经济的恢复,尤其是农业的发展颇有好处。

文帝对农业非常重视,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为了劝农耕种,他在春日亲自扶犁耕地,以作表率。他还采纳晁错的建议,允许天下人以粮食换取爵位,或者用粮食来赎罪,大幅度减轻徭役,并在公元前167年,即文帝十三年,免除了农民的赋税,赢得万民称颂。

当时,南方有一个南越郡,统治者是赵佗,原是秦始皇派过去的官员。西汉初期,刘邦尚没有力量降服赵佗,就采取了缓兵之计,封他为南越王,让他治理南越各部。吕后当政时,既收复不了南越,又想制裁南越,就下令不准向那里输出铁器,卖给他们的马、牛、羊等都是公的,没有母的,想让南越的生产资料“绝后”。赵佗见吕后如此行事,干脆宣布独立,自称南武帝,并派兵攻打长沙郡。吕后多次派兵镇压,都被赵佗打败。

到文帝执政时,他提笔给“老赵”写了一封信,表示要和平解决南越问题。他命人跑到赵佗的老家河北,修好了“老赵”家的祖坟,这使“老赵”大为感动。然后文帝提出条件:只要赵佗取消帝号,就恢复他南越王的称号,依旧让他负责当地政务。

这样一来,当文帝派出的使者带着诏书和礼品来到南越的时候,赵佗就很配合地归附了汉朝。你看,汉文帝就是这样子,用从母亲那里学来的“厚道”,用从老子那里学到的“不争”,用一封措词委婉、充满真诚的信,不费一刀一枪就解决了大问题,避免了一场战争。

对于北方的匈奴,他采取的办法也是“不争”,即“和亲”,将汉朝的公主嫁给匈奴王,还将内地人口迁往边疆,发展当地经济,保证边疆的兵力补给。

古代的刑罚中有多种肉刑,譬如割掉人的鼻子、砍去双脚、破坏生殖器等。而连坐法最不公平,一人犯罪,其家族成员一起受罚,或被处死,或沦为奴隶。文帝天性仁厚,他认为连坐法不合理,应该废除。

可是,大臣陈平、周勃不同意,说:连坐法是平民之间相互制约和杜绝犯罪的最好的法律,历朝历代沿用,怎能废除呢?但文帝一直坚持自己的意见,陈平、周勃只好执行,将连坐法废除了。文帝还说:“肉刑太残忍,改为笞刑和杖刑吧。”于是就改了。可是,执行笞刑和杖刑的人,往往下手太重,经常把人打死了。文帝知道后,说:一次打300下甚至500下,量刑太重了,打三五十下也就行了,不要打死人。

文帝当政期间,以他的仁政,使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为他的接班人景帝再创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他自己也成为一代明君,名垂青史。

可是,优点再多的人,也会有缺点。文帝喜欢男宠。据史书记载,他的男宠有3人,一个是赵谈,一个是北宫伯子,另一个是邓通。赵谈与北宫伯子都是宦官,他俩与文帝的“爱情故事”不多,且撇开不谈,这里单说说邓通。邓通出生于蜀郡,也就是今天的四川,那里出美女也出美男,邓通长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已经貌美如玉。一天夜里,文帝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正在登天,却怎么也登不上去,正着急时,来了一个美貌少年,扶着他一步一步登上了天。文帝很感激这个少年,就在梦中记下了他的模样,对他的美色十分动心。

梦醒之后,文帝抚摸着面颊,感觉那少年的衣带还在面前拂动。不久,文帝巡游时遇到邓通,一看邓通的模样和衣着,与梦中的少年一模一样,特别是他的名字“邓通”,不就是“登通天路”的意思吗?文帝大喜,将邓通带回皇宫,从此与他同吃同睡,形影不离,并封邓通为上大夫。

汉初,人们都很迷信,对相士十分崇拜,文帝就召来一位有名的相士,为心爱的邓通看相。出乎意料的是,相士居然说邓通的富贵只是暂时的,他日后定会因贫困而饿死。文帝一听,似信非信,为了帮助心爱的人避开这句不祥的偈语,文帝干脆将邓通老家蜀郡的一座铜山送给他,让他随意开采铸钱。一时间,邓氏钱币遍天下。原来靠摆渡度日的邓通,终于富得流油了。

后来文帝得了重病,身上长了脓包,痛苦不堪。邓通在一旁侍候,用嘴将脓血吮吸干净,以减轻其痛苦。文帝十分感动,说:普天之下,最爱我的人就是你了。邓通谦逊地说:最爱陛下的,应该是您的太子才对,因为我做的这些,实在算不得什么。于是文帝叫来太子刘启,让他照样为自己吮吸脓血。太子面露难色,文帝便将邓通的言行告诉了他。太子羞愧难当,但从此开始嫉恨邓通,继位后立即将邓通贬为庶民,让他滚回四川老家去了,并将其家产抄没。后来邓通贫病交加,活活饿死了。

公元前157年,文帝去世,终年46岁。在他之后,又经汉景帝、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等的统治,因他们的陵墓不在洛阳,在此略去不谈。下篇就让王莽出场,以引出东汉诸位皇帝。

帝王故事大全5篇精选 篇6

汉献帝刘协:结局最好的亡国皇帝

破巢之下几完卵?亡国之君多悲惨。在历史上,亡国皇帝被毒害、刺杀、砍头的例子不胜枚举;而那些有幸能够委曲求全、苟活性命的,其结局自然又是另一番境地。相比之下,汉献帝刘协不仅享受天伦,寿终正寝,死后以天子规格和礼仪下葬,而且他在有生之年还广施仁政,悬壶济世,造福一方,为民传颂,堪称中国历史上结局最好的亡国皇帝。

刘协(181—234),汉灵帝之子,东汉最后一位皇帝。因为皇权软弱,朝臣跋扈,刘协从即位之初就注定要充当傀儡,他先后见识了董卓的淫威,目睹了郭汜的无礼,领教了曹操父子的霸道,事事仰人鼻息,处处受制于人,可谓命运多舛。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曹操病死,曹丕于同年十月逼迫刘协逊位,以魏代汉,刘协成为亡国皇帝。

曹丕称帝后,将刘协降为山阳公,“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都山阳之浊鹿城”(《后汉书》),并言称“天下之珍,吾与山阳共之”(《三国志》),对刘协还算优待。接到逐客令后,刘协搬出了那座充斥着血腥,弥漫着权诈,没给他带来多少荣耀却给他带来无尽屈辱的皇宫。

曹丕为何没有杀掉刘协?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刘协长期充当傀儡,近臣被诛殆尽,威望势力不足以对曹魏政权构成威胁,曹丕没把他放在眼里;二是曹操将三个女儿嫁给刘协,二女儿曹节是刘协的皇后,为人性格刚烈,忠心护夫,曹丕敬畏曹节,对刘协也未太敢造次。为此,曹丕采取折中的办法,把刘协贬到离曹魏首都洛阳不远的山阳,便于监视。

山阳城(今河南焦作)是山阳公衙门所在,但刘协大部分时间居住在浊鹿城(今河南修武)。刘协做山阳公的事迹,正史不载,但修武一带却至今流传着他广施仁政、亲民爱民之事。刘协来到浊鹿后,四处巡察民情,看到民不聊生,便派人四处张贴榜文,宣布所有赋税一概减半,垦荒种植者免交三年赋税。消息传出,饱受苦难的山阳百姓奔走相告,无不称颂。

除了轻徭薄赋,刘协还利用自己的精湛医术救死扶伤。东汉末年,由于连年征战,致使百姓多患痈疮,疫病流行,张仲景、华佗等一代名医也应时而生。刘协当皇帝时,曾有幸拜华佗为师,向他学习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正骨等医术。刘协本身聪明睿智,也很有学问,再加上宫中所保存的医疗图籍甚多,所以掌握了比一般人更多的医药知识。

逊位之后,刘协不以政治为意,而是融入民间,关切民生,体会百姓之苦;以医为业,悬壶济世,为病人解除痛苦。刘协当皇帝时虽然窝囊,但退位后却是个称职的乡村医生,深受百姓爱戴,民众敬之如父母。刘协为山阳老百姓免费治病,走到哪里,就看病在哪里。经刘协所救治,存活者甚众,百姓皆感激涕零,山阳不少地方都为他立碑,以示爱戴。

刘协在山阳期间,曾多次到云台山附近采药,在今天百家岩上嵇山亭内的石刻画像中,就有“山阳公行医图”。对于从云台山上挖下来的中草药,刘协从不收费,扎针、艾灸、拔罐、刮痧都不要钱,只有对购来的药物,才酌收成本。刘协的这种行医方式,流传至今。在农村,“中药不还价,针灸不要钱”等民俗,据说就是从刘协那时留下来的千年老规矩。

刘协被贬到山阳后,皇后曹节拼死相争,也得以来到刘协身边。刘协和曹节二人携手到云台山采药,施医救民,虽无法与宫中生活相比,却也成就了一段佳话。百姓出于对他俩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们为“龙凤医家”。另外,刘协的子孙中有不少也居山阳。有娇妻子孙陪伴身边,得享天伦,处于亲情、人情、民情的温馨围绕中,这也是刘协不幸中之大幸。

兴办义学,是刘协在山阳的又一大贡献。黄初五年(224),刘协、曹节夫妇看到山阳旧的校舍残垣断壁,处处是危房,便倾其所有,捐钱修校舍,并聘请有名望、有学问的卜商前来任教,宣布不论贫富人家的子弟,都可以接受教育,贫穷人家的孩子也有了读书的机会。可以说,刘协任山阳公国时期,是山阳继魏文侯建立山阳邑校以来的又一个繁荣时期。

当皇帝,刘协无法施展个人才华;当山阳公,刘协却可以一展身手。经过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山阳人民安居乐业,百业兴旺。空闲时,刘协喜欢到浊鹿城北的小山上登高远眺。盛夏季节,他常到国北的百家岩游玩,一边纳凉,一边观赏吼声如雷、喷珠溅玉的天门瀑布,在那里留下了“避暑台”的遗迹,现在该处尚有宋人石刻“汉献帝避暑台”六个大字。

曹魏青龙二年(234)三月,刘协病逝,享年五十四岁。魏明帝曹睿闻讯后,“素服发哀,遣使持节典护丧事……追谥山阳公曰孝献皇帝,册赠玺绂……车旗服章丧葬礼仪,一如汉氏故事”,紧接着又宣布大赦天下。八月,刘协被安葬于山阳国,陵曰禅陵,置园邑。

刘协下葬之日,山阳百姓纷纷含泪前去送葬,用衣帽包上黄土,在墓地上堆成了一座古汉山,成为见证刘协造福山阳的一座不朽的丰碑。山阳百姓还在古汉山村东修建了山阳公庙便于祭祀,清明节前来凭吊的人更多。二十六年后,也就是甘露五年(260),曹节去世,与汉献帝合葬禅陵。因百姓护陵有方,禅陵成为豫北地区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寝。

九岁登基,四十岁下台,三十二年间,刘协在一拨拨权臣的挟持下,过得窝囊,活得憋屈。逊位后,刘协没有像某些得以活命的亡国皇帝那样万念俱灰,自甘堕落,碌碌无为,消极度日,而是及时调整心态,在山阳公的位子上实现了价值,活出了精彩,并且永远活在了山阳百姓心中。有所建树,有所作为,与其他亡国皇帝相比,刘协的结局是最好的。

刘协死后,后人刘康、刘瑾、刘秋先后嗣袭山阳公。据日本史书《日本书记》、《古语拾遗》、《续日本纪》记载,刘秋为山阳公时期,刘协的后人刘阿知率领族众两千余人移居日本,成为日本社会中地位尊高的新贵族,并在日本繁衍生息。日本的坂上、大藏、原田三姓家族据说都源于修武,是刘协的后裔。近年来,不少坂上、大藏、原田三姓后人到中国祭祖,其中不少人专程到修武寻根谒祖,祭拜汉献帝刘协。这是后话。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