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人故事(优秀7篇)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大的抱负,无比坚强的毅力。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后世的人们作出了表率,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大的抱负,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里是整理的中国名人故事(优秀7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中国名人故事:孔门师徒各言志 篇1

    颜渊、子路侍奉在孔子身边。孔子对他们说:“何不各自说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希望可以把车马衣服皮袍等都和朋友一起分享共用,就算这些东西都破旧了也没有什么遗憾。”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也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对孔子说:“愿意听您的志向。”孔子说:“(希望我)能让老人过得安适,能让所有朋友的信任,能让年轻的人怀念。”

    原文:

    颜渊、季路伺。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中国名人故事:孙权喻吕蒙读书 篇2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担任要职,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辞了。孙权说:“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要您广泛阅读,见识从前的事情罢了,您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有很大的收获。”于是吕蒙开始学习。到等鲁肃经过寻阳时,跟吕蒙一道议论军事,非常惊讶地说:“您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别眼相看。大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辞别。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中国名人的故事 篇3

努力是没有尽头的,努力是无止境的,努力是匡衡凿壁借来的光线,努力是童第周凌晨三点起床读书的勤奋。

一定要努力!瞧,孟子之母为了让她的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学习,竟三次搬家:第一次搬到了墓地边,孟母发现孟子总爱学着大人哀丧;于是从墓地边搬到了市场附近,不久孟母又发现孟子学习商贩叫卖;就这样,孟母第三次带着孟子搬家,这一次他们住在了一所学校旁,孟子便学着读书人念书、写字。从那以后,孟子越来越勤奋,长大后孟子成了中国春秋时期赫赫有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合上这本书,我不禁心生感慨:就连古代的孟子尚且如此用功,如此努力,而我,身为一个现代人,一个有条件上兴趣班,有条件阅读各种书籍的人,又有什么理由不多读、多看、多学呢?杜甫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这种踏踏实实做学问的态度,的'确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啊。

一定要努力!瞧,童第周刚上初中时,期末考试考了平均35分的极差成绩。校长请他退学,老师要他换班,同学们也蔑视他,但他却顶着巨大的压力,诚恳地请求校长再让他读一个学期。第二学期开始,阳光还没起床,公鸡还没打鸣,可他却醒来了。干嘛?读书呗!他借着厕所边的一盏路灯发出的微弱的光来看书。他非常用心,非常努力,一学期后,他的期末成绩一下子提高了,数学还考了100分。看到这里,我百感交集:一个学期!35分到100分,他是怎么做到的呢?看来,成功贵在坚持,贵在努力。看来,没有什么事情是完不成,做不到的,只要你肯为之付出巨大的努力。

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满脑子都是这本书里的一个个历史人物,特别是司马迁。他身陷监狱,仍孜孜不倦,并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巨著《史记》。这股学习的劲头不也与孟子、童第周相类似吗?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我一定要努力!

中国名人故事:顾炎武手不释卷 篇4

    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用马、骡子载着书跟随自己。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叫退役的差役打探所到之处的详细情况,有时发现所到之处的情况和平日里知道的不相符,就走向街市客店中,打开书本核对校正它。有时直接行走地平坦的大路上,不值得停下来考察,就在马背上默默地诵读各种古代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尔有什么遗忘了,就到客店中打开书仔细认真地复习。

    原文: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中国名人的故事 篇5

说起王宝强,人们会自然想起那个扮演“傻根”、“许三多”、“顺溜”等形象的憨傻青年。估计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已成为一线明星的草根小子,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众所周知,王宝强来自河北邢台农村,父母都是极其朴实的农民。而他的妻子马蓉则是一个主持专业毕业的美女校花,一个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85后独生女。那么,王宝强与马蓉组建家庭后,农村土里土气的公婆与马蓉这个洋气的城市儿媳,能和谐相处吗?王宝强夹在中间,又如何处理父母与妻子之间的矛盾呢?

王宝强与马蓉相识于20xx年的一次采访。那时,21岁的马蓉还是西北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大三学生,在北京电视台实习。在采访中,王宝强对漂亮清纯的马蓉一见钟情,而马蓉对善良、朴实的“励志偶像”王宝强也颇有好感。不过,憨厚的王宝强从来没有谈过恋爱,他不但不敢向马蓉表白,甚至连正眼也不敢看人家。幸好,马蓉也不是特别爱说话,两个人很是默契。就这样不温不火地接触着,日久生情,两个慢性子的人终于水到渠成地走到了一起。

20xx年,马蓉大学毕业,从西安来到了北京发展,并进入北京电视台。工作和情感都稳定下来后,两人在父母的催促下,于当年10月在北京低调结婚。

蜜月刚过,王宝强就诚恳地与妻子商量:“我8岁去少林寺学武,10多年来与父母团聚的时间加起来不到365天。爸妈正一天天老去,我想把他们接到身边尽孝。”马蓉一口应承:“我赞成。你爸妈这辈子不容易,现在咱们条件好了,是该让老人享享清福了。”

11月3日,王宝强和马蓉一道赶赴老家河北邢台南和县。父亲王银生和母亲刘焕的刚从地里摘棉花回来。望着父母皲裂的双手和黝黑的面孔,王宝强情难自已:“爸妈,我和马蓉这次来,特意接你们去北京生活一段时间。” 王银生和老伴见儿子媳妇如此真挚,便爽快答应下来。

王宝强的家是一套200平米的复式楼。本来王宝强夫妇的卧室在楼下,担心父母年纪大了,爬楼不便,小两口便将卧室腾出来让父母居住,自己搬到了楼上。

朴实善良的`王宝强在演艺圈有着良好的口碑和人缘,片约不断。马蓉作为北京电视台的编导,也经常加班,因此,夫妇俩难免不时将父母抛在家里。

20xx年4月13日,王宝强从黑龙江拍完影片《冬天不冷》回到家,见父母站在阳台上争论不休,王宝强疑惑地问:“爸妈,你们在争什么呀?”王银生长叹一声:“唉,我和你妈一天到晚窝在家里没事干,在数小区里的汽车。我数了一共82辆,你妈非说是81辆。”

晚上,王宝强把父母数汽车的酸楚告诉了妻子。马蓉十分理解丈夫的心情,她告诉王宝强:“既然咱们将爸妈接来了,就得让老人过得舒坦、踏实些。你安心在外面拍戏吧,照顾爸妈的任务就交给我了。”

然而,马蓉一旦与公公婆婆紧密接触,矛盾就出来了。马蓉从小在城市长大,爱干净,公公婆婆的床单被罩她一个星期洗一次。刘焕的和老伴在农村生活时,床单至少两个月才换洗一次。媳妇的举止,让老两口以为儿媳妇嫌他们脏。等王宝强从外地拍戏回来,王银生对儿子说:“我和你妈在这里住不习惯,想回老家了。”王宝强忙问:“爸,你怎么了?”王银生于是将自己的猜测倾吐出来……

当晚,王宝强对妻子发火了。等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时,马蓉委屈地哭了起来,向丈夫解释:“这都是误会,是生活习惯造成的误会。宝强,你应该了解我,我不是那样的人啊……”王宝强冷静下来,是呀,自己土得掉渣,马蓉没说过半句嫌弃,怎么会嫌弃他的父母?作为丈夫和儿子,自己应做家庭的润滑剂,将这对农村公婆与城市儿媳黏合在一起。

于是,王宝强向父母解释:“她不是有意的,时间一长,你们就会了解她的为人。”见儿子“庇护”儿媳,老人不好再说什么。但在他们心里,总觉得与儿媳间多了一层隔膜。

儿子出生婆媳矛盾加剧怎么办幸好,就在这当口,马蓉怀孕了。一家人沉浸在喜悦中,也暂时放下了彼此的罅隙和矛盾。

然而,平和的表象下暗涌丛生。王银生和老伴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希望马蓉能为王家生个儿子。当天晚上老两口在卧室嘀嘀咕咕:“不知媳妇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刘焕的诡秘一笑:“我会看肚脐眼,孕妇肚脐眼凹进去,怀的就是男孩;凸出来怀的是女孩。”“那你一定找机会看个清楚。”

一天下午,马蓉躺在浴缸里洗澡。刘焕的一会儿借口送浴巾,一会儿又借口试水温,在浴室进进出出好几回,每次眼睛都偷偷往马蓉的肚脐眼上瞟,可马蓉身体被泡沫覆盖,根本看不清楚。马蓉不知婆婆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大为气恼:“妈,我在洗澡,你老进来干什么?”刘焕的尴尬一笑,悻悻离去。

老伴一进客厅,王银生就迫不及待地问:“到底是凹的还是凸的?”刘焕的一脸落寞:“没看清楚。”王银生遂埋怨老婆“没有用”。

这年10月,马蓉顺利产下一个健康男婴。这意外的惊喜让王银生夫妇喜极而泣,王银生抱着孙子左看右看:“果真是男孩,我们王家有孙子了!”婆婆刘焕的也眉开眼笑。

王宝强想请月嫂来家里照顾马蓉和儿子,可刘焕的却主动请缨:“我们手脚灵便,可以自己照顾马蓉和孙子。月嫂毕竟是外人,花钱多少不说,照顾起来不可能像我们一样贴心。”老两口每天乐呵呵地为孙子洗澡、换尿片,一边忙碌,还一边哼着河北梆子。

王银生夫妇毕竟是农村人,卫生习惯远远达不到马蓉的要求。孩子一出生,马蓉就一再叮嘱婆婆:“妈,你冲牛奶时每次都得给奶嘴消毒。”刘焕的嘴上答应了,可她不是忙忘记了,就是用自来水将奶嘴草草一冲了事。起初,听见马蓉数落自己 “妈,你也太不上心了。孩子小、身体免疫力弱,奶嘴不消毒,他会得病的。”刘焕的开始还顺从地答应着,见马蓉的态度越来越不耐烦,她忍不住回敬起来:“我3个孩子都是这么带大的,个个都健康,你哪来那么多规矩?”婆媳俩争执了几句。

此后,马蓉“剥夺”了刘焕的照顾孩子的权利,这让刘焕的更不满了。20xx年6月中旬,王宝强结束电影《最爱》的拍摄返回北京,进家门没多久,马蓉就在他面前数落婆婆的不是。王宝强本来想回家放松一下疲惫的身心,他皱着眉头训妻子:“老人千错万错也是长辈,你就不能多迁就她?没想到你也这么狭隘俗气!”马蓉生气地收拾行李就要住到单位去。王银生狠命将她拉了回来……

中国名人故事:陆游筑书巢 篇6

    我的屋子里,有的书堆在木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放在床上,抬头低头,四周环顾,没有不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呻 吟,感到悲伤,忧愁,愤怒,感叹,不曾不与书在一起的。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相见,而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气)变化,也不知道。偶尔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好像积着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是我说的鸟窝吗?”于是邀请客人走近看。客人开始不能够进入,已进屋的,也不能出来,于是(客人)也大笑着说:“确实啊,这像鸟窝。”

    原文: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 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中国名人的故事 篇7

场下沉默场上主动教练夸她“拼劲足”

林莉,1992年7月出生,身高1.71米,体重65公斤,从17岁起就是福建阳光城女排的主力自由人。这个踏实内向的女孩,在小学时候就表现出出色的身体素质和不一般的运动天赋。在五六年级的时候,被选入福州市体校进行排球训练。当时,她的教练周国琴第一眼看见林莉,觉得“这个小女孩体能条件很好,尤其是她的弹跳力,简直太好了!”在教练和队友们看来,林莉脱颖而出是实力使然。领队池桃莲曾把林从福州市体校带到省青年队。那时林莉给她的印象是“训练、生活都很踏实的一个小孩”。队友对她的评价是——“她的争强好胜绝不会用在吃穿这些事上。上了球场,要见输赢的时刻,她不会胆怯。”

在开始排球生涯的时候,林莉并不是作为自由人出场的。相反地,她是担任着主攻的角色。第一次的比赛,她主攻。但她频频失误,扣球就扣了8个失误。在周国琴的眼里,即使这样,林莉进入比赛状态之后,“拼劲很足”。

林莉17岁就已经是福建女排的自由人了,曾经入选20xx届国少队和20xx届国青队。上上个联赛,林莉在自由人数据榜上非常突出,332个一传仅失误5球,其失误率和失误数量是最低的。

赛场上的林莉,不苟言笑,似乎还有些“闷”。但是到了训练场和赛场,林莉绝对是最主动的一个。队里做单兵防守练习,别的队员做50个一组,林莉做100个一组,有时她还会要求加量,自己琢磨一些技术,加量都能坚持下来,没有怨言。

林莉是真正意义上的“郎之队”招纳的新人,郎平挖掘了她。20xx年年初,林莉被郎平看中,第一次入选国家队。由于之前的主力自由人单丹娜腿部拉伤,主教练郎平放手锻炼林莉,她坦言:“林莉在一传方面比较有天赋,特别是很多球到位的'质量非常高,另外身体素质也不错,反应和移动速度都比较快。”

20xx年第一次亮相女排世界杯,这位23岁的福清姑娘场场表现稳定凭借出色的一传为中国女排时隔11年重夺世界杯冠军立下战功,奠定了国家队主力自由人的身份。

20xx年5月3日,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其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失误少,作为自由人再好不过

相比叱咤风云的主攻手,排球赛场上自由人相对较少受到关注。中国女排的自由人人选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在奥运赛前,中国女排主帅郎平破天荒地在大名单中划定6名自由人,并征召5人集训,最终选定了年轻的林莉。林莉被选中,是实力使然。之前打过主攻的她基本功扎实,对防守的套路、走位都有一定了解。这是林莉的优势。“林莉平时训练扎实,她的技术动作堪称教科书;在比赛中她善于动脑,拼劲十足。从这次比赛来看,她发挥非常稳定,一传到位率高。”福建篮排管理中心副主任、前女排国手王子凌这样评价林莉。

谈及林莉目前最大的短板,郎平表示,“国际大型比赛打得少一点”。和先后参加过世界杯、奥运会和世锦赛的单丹娜相比,林莉的国际比赛经验无疑是欠缺的,但她也有自己的优点——身体素质好,伤病较少,比赛中发挥冷静。

参加奥运会之前,林莉和周国琴坦言,“她要拼,一定要取得一个好成绩。”

果然,在里约奥运会上,福清妹林莉以主力自由人身份打满全场,灵活跑动,准确预判,盘活了中国队的攻防转换。

林莉,凌厉出击,虽然她在球场上一点都不张扬,不那么霸气,但是我们相信属于她的时刻正在悄然绽放!

林莉是福建女排近几个赛季的主力自由人

林莉,凌厉出击。第一次亮相女排世界杯,这位23岁的福清姑娘凭借出色的一传不仅坐稳了主力自由人的宝座,而且为中国女排时隔11年重夺世界杯冠军立下战功,她也成为福建历史上第五位女排世界冠军。

林莉是福建女排近几个赛季的主力自由人,曾入选国青女排,20xx年与姚迪等队友合作获得世青赛季军。作为福建阳光城女排的后防中坚,林莉与队友合作在20xx~20xx赛季帮助福建女排获得联赛第六名,这也是福建女排的历史最好成绩。

相比叱咤风云的主攻手,排球赛场上自由人相对较少受到关注。中国女排的自由人人选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赛前,中国女排主帅郎平破天荒地在大名单中划定6名自由人,并征召5人集训,最终选定了年轻的林莉。林莉脱颖而出是实力使然,她是个脚踏实地的人,训练、生活都一丝不苟,而在赛场上,林莉绝对是拼劲十足,“林莉平时训练扎实,她的技术动作堪称教科书;在比赛中她善于动脑,拼劲十足。从这次比赛来看,她发挥非常稳定,一传到位率高。”福建篮排管理中心副主任、前女排国手王子凌昨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自己的首个世界杯之旅,林莉扛起了防守核心的大旗,成为让主教练郎平最省心的环节,用自己出色的表现征服了球迷们的心,郎平指导也给予了很高评价,“林莉在一传方面比较有天赋,另外身体素质也不错,反应和移动速度都比较快。应该说这几场比赛进步很大,将来会给她更多的机会。”

福建作为我国著名女排之乡,为中国女排贡献了多位世界冠军队员及教练。在林莉之前,福建排球女队历史上曾有陈亚琼、郑美珠、侯玉珠和林国清随国家队获得过世界冠军。现任福建省体育局副局长陈忠和,曾在20xx年雅典奥运会上率领中国女排以3∶2逆转俄罗斯,获得奥运会冠军。

脱颖而出

竞技体育就是这样残酷,如果没有单丹娜的因伤休整,可能就没有自由人15号林莉的首发登场,而23岁的林莉没有辜负主帅郎平的期望——脱颖而出。

多年以来中国女排自由人位置总是让多位主帅头疼,今年郎平组队时挑选了6名很年轻的自由人,也开创了国家队历史上的先河,可见郎平对于20xx年国际大赛进行人才储备的远见卓识,更体现出郎平对一传和防守这些保障环节的不满。

林莉的表现可圈可点。林莉带着闽南的乡音说,这几场比赛只给自己打一个及格分,只不过防守卡位好一些,但一传还有阶段性起伏。国家集训队6名自由人,林莉却杀了出来。她说:“我最大的优势是一传好一些,脚步移动比较快。自己在福建队胡进指导下,手上技术细腻了,到郎指导这边之后,自己技术上全面进步了。”

林莉说自己第一次代表中国女排打国际比赛很兴奋,但自己离优秀球员的差距还很大,希望能够在郎指导麾下进步更快。郎平这样评价林莉:“她拥有一传的天赋,防守卡位不错,脚下移动也比较快,是一名很有潜力的自由人,但需要时间和比赛磨练。”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