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快速提高数学成绩

  怎样快速提高数学成绩?在数学学习中,既扎扎实实地学好了数学知识和技能,又牢固地掌握了数学思想和方法,而且能灵活应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那么,我们就走在了一条数学学习成功的大道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怎样快速提高数学成绩,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怎样快速提高数学成绩

  认真学习课本,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课本是学习的根本,这是许多数学家、特级数学教师以及大量的一线教师所认可的,在平时的教学中也重视课本的讲解。但是由于教学压力的存在,部分老师忽视了对课本基本知识点的讲解,讲课时对课本一带而过,然后就是题海战术,通过大量的做题来提高,但是这样确实事倍功半。只要掌握了课本,掌握了基本知识点,高考中数学考150分完全不是问题。但为什么好多学生做了那么多题目,最后反而成绩不理想,甚至连该得的分也失掉了呢?关键的就是没有把握课本,没有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没有做到举一反三。学习课本,首先应该把定义和概念背熟,定义和概念是数学专家经过精心研究,通过精炼的语言对数学做的准确的总结,如果连这些定义和概念都不熟,还谈何做题。

  定义和概念就如同盖房子的砖瓦,如果连砖瓦都是劣质的,谈何盖起好的建筑。另外就是要重视课本例题,尤其要重视证明题,许多高考真题就是根据这些证明题命的题,真题源于课本。最后就是一定不能忽视课本的课后练习,要认真分析课后练习题的命题目的。课后练习题简单,但是每一道题目都是精心设计的。如果认真分析,都可以扩展,都可以总结,都可以做到举一反三。以简单的直线为例。X+Y=1,X-Y=1,-X+Y=1,-X-Y=1这四条直线的图形估计没有任何学生会觉得难,但是通过这四条直线还能总结出其他知识吗?如果熟练掌握了上面四条直线,那么aX+bY=1对于学生来说就太容易了,无非是将a、b分正负讨论而已。如果这条直线掌握了,那么aX+bY=-1也就会画了。同理,如果上面两条直线都会了,那么是不是aX+bY=c也就会了。高考也不过就是这样扩展的呀?其实高考真题很简单,我经常跟学生讲,高考题不可怕,高考题就是课本上的题换了个马甲,如果真的将课本掌握了,考试的时候就可以说“小样,换了个马甲我照样认识你”。

  平时细心总结,形成自己学习方法

  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不是老师的事情,古语讲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所起的作用只能是引路人,只能讲授基础的学习方法。而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因为这要靠学生自己去琢磨,所以在此不便多讲,但是还是有一些基本的规律是可以遵循的。

  第一是认真对待课本,不能因为例题和课后题简单就不做,其实这些题正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点,也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的最好导师。第二要建立错题本,对于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对于错误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要认真分析,同时要从每一道错题中引申出该知识点可能涉及的其他题目。第三是千万不要用计算器。要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口算的不动笔,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对数字的敏感度,同时也能提高做题速度。其实还有许多方法,这要在以后课本的教案中认真讲解,但最重要的还是学习自己。

  2数学教学方法

  (一)和谐师生关系是良好“教与学”的基础

  教师与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两大主体,是的实施者和参与者,因此,两者的关系直接影响着“教”与“学”的关系。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在“教”的过程中,如果教师改变以往严厉、高高在上的形象,给学生一种平易近人的姿态,在思想上尊重学生,在心理上视学生与自己平等,积极主动地谋取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那么,学生就愿意在思想上、心理上、情感上贴近教师、亲近教师,愿意尊重教师的“教”,从而最大程度体现出“教”的价值。同理,因为师生关系的和谐,学生的“学”也从被动变为主动,更容易发现一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便于教师查遗补缺。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小学数学课堂上良好“教与学”关系的重要基础

  (二)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是良好“教与学”的条件

  我们都知道,数学重视逻辑与思维能力,没有好的逻辑与思维能力是很难学好数学的。换句话说,要学好数学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果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就会对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进行很好地理解、吸收、融会贯通并学以致用,达到了“学”的最好效果。无疑,这时的“教”与“学”是最完美的。

  同时,小学是学生最重要的知识启蒙阶段,尤其是数学学科。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也有利于教师教学目的顺利达成。总之,数学素养的培养是小学数学课堂良好“教与学”的重要条件。

  (三)多元化数学教学是良好“教与学”的关键

  在小学数学的传统教学中,教师以自我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知识积累,整个教、学过程单调、枯燥、乏味,严重制约了“教与学”的实际收效,而且还导致了“教与学”的矛盾加剧。最近几年,随着教学现代化改革,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不断被颠覆,逐渐融入了启发教学、情境教学、生活实践教学等模式,极大丰富了“教”的形式,而且更具人性化、科学化。结果表明,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兴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成功缓解了小学数学课堂上“教与学”的矛盾,而且促使二者更加和谐统一。因此,现代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是小学数学课堂良好“教与学”的关键。

  3数学学习兴趣培养

  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理论曾提出过“三主”的观点: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创设游戏性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数学新知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数学新知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内容时,教师提前让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让学生试做每个图形的对折,使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操作后发现有些图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图形不能完全重合。

  4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与学习计算方法和掌握解题方法密不可分,同样需要练习进行,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紧密相联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习题设计的好坏则是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在教学中,一定要根据班级差异和学生特点进行合理布置课堂和课后习题,要做到训练题必须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激发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解决问题是数学的核心,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在教学时,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开启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波利亚曾说过,学生获得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与联系。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引领,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体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使其在探究中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维的概括性、问题性、逻辑性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表现。因此,在教学中抓住每一个环节,下工夫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问题解决的学习提供强有力的载体。学生的思维能力会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而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又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会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会使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更上一层楼。所以,我们要把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这种贯穿要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从低年级延伸到高年级,使之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从而达到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培养的目的,加强对学生思维策略的指导。


相关文章

1.如何学好数学提高数学成绩的小窍门

2.如何快速提高数学成绩?数学该如何复习?

3.提高数学成绩有哪些方法

4.如何提高数学成绩

5.提高数学成绩的方法:快准狠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