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详细的历史学习方法

学习历史就会有一颗平常心,才会慢慢的接受许多挫折,再冤你冤的过岳飞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最详细的历史学习方法(2023),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详细的历史学习方法【篇1】

从四个步骤学习

学习高中历史课程大致可分四个步骤:

第一步:史实。要求学生对基本史实和阶段特征的掌握必须准确、全面,建构清晰完整的历史体系。

第二步:史通。联系比较,触类旁通,古今中外融会贯通,形成立体思维。

第三步:史论。运用所掌握的一些理论,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对历史现象进行探索质疑,科学分析历史的因果关系,使历史学习上升到较高的理论层面。

第四步:史感。通过学习历史,感受历史、走进历史、体验历史,形成全新的历史时空观和历史新感受,增强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指导生活,引领人生。

最详细的历史学习方法【篇2】

1、整理背景

对于历史来说,高考文综肯定不会直接考察课本上的知识点,必然从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和思考分析着手,来考察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想要提高历史成绩,就要先读懂看透历史书,按照历史的时间脉络,将每个时代的背景梳理清楚;除了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以外,还应该整理出在课本上出现过的重大历史事件。

比如看到15至18世纪,我们应该马上在脑海中浮现出: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殖民掠夺、物种交流、文化交流、自然科学、启蒙思想、民主政治和工业革命等等,当然还应该包括每个事件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对于历史学习而言,对历史事件的背景认识,决定着我们思考问题的广度;而把历史试题和相关背景结合在一起的程度则决定着我们分析问题的深度。因此,不管我们是高一还是高三,我们都应该立即着手,把每个历史时代的背景整理出来。

然后怎么复习呢?在做题的时候,看到任意一个时代或事件,都应该问问自己,这个时代活时间的背景是什么,前后几十年都发生过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2、定位方向

政治、地理和历史,都需要在答题时定位方向。

政治需要首先定位是哪本书,然后确定主体思想和相关理论;地理需要快速定位地点,然后把相关的自然、人文和地理要素全都列出来。

历史需要快速定位时代,先确定背景,再结合背景去思考题设条件,确定答题思路。题目中可能说的是某时代的人、事物或是事件,不管看到什么,我们都必须像条件反射一样,想到这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才能在答题时找到头绪和方向。

3、审清题意

为什么要特意强调把题设材料看懂,审清题意呢?

因为对于历史题目来说,首先要抠字眼,把题设条件看明白,才能确定答题方向。

a、题设材料上的每句话和每个字词,都有可能隐藏着命题老师的深意。

b、题设材料中会明示或暗示很多限制条件,你如果看不懂、找不到,在答题时没有涉及,那就不得分。

c、题设材料会给出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如果我们在答题时没有把挖掘出的信息全部用到、用完,肯定得不了高分。

历史最难的是概括题,而且有固定招数和套路。

这个需要在平时做题时总结和思考,比如表示特点的词语有随意性、延续性、独立性、渐进性、必然性和偶然性;正面意义可以用稳定性、优越性、扩张性、进步性或是开放性来描述;而政治经济背景可以用法制化、民主化、现代化、科学化、工业化、集团化或区域化来阐述。

最详细的历史学习方法【篇3】

高中历史课本采用了政治、经济和文化按照模块化分册的组织方式,这样会让我们在学习时不容易走神或是出戏。但是我们在阅读和背诵历史课本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历史事件看做是一段又一段需要死记硬背的枯燥材料,而应该看作是一个个立体而生动的故事,就不会像直接拿着课本背那样感到枯燥乏味了。

1、分解内容

将高中历史课本从目录上分为大的模块和知识环节,诸如:中国古代史、古罗马史、古希腊史,或是中国现代史、世界现代史等等。

然后再将大模块细分为小模块,比如将汉朝分为东汉和西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分为三国、两晋和南北朝;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等等。

2、整理材料

先按照课本,依据时间顺序整理出历史事件年表,将页码标注在每个知识词条后面;然后将时间和事件从大模块细分到小模块,再结合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背景,串联起来做成历史关系思维导图,让材料活起来。

以历史事件年表和历史关系图为基础,找到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让不同的历史事件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知识链。

3、学会讲故事

先看着历史事件年表上的知识词条,试着把历史事件的故事梗概讲下来。如果感到非常吃力,就翻到我们前面整理细分的知识模块和思维导图,然后回过头去翻课本,查资料,通过查漏补缺,把不明白的地方挑出来做标记或是整理出来,一有时间就反复翻看记忆。

直到可以看着知识词条将高中历史的重大事件讲下来,而且越来越精细,能把历史事件的相关知识点、背景和影响全部讲出来,就可以进一步尝试以朝代或是国家,按照时间顺序来讲专题故事。

最详细的历史学习方法【篇4】

四轮学习法

第一轮:预习,查出障碍;

第二轮:听课,排除障碍;

第三轮:温习,打扫障碍;

第四轮:功课,学会运用。实在这四轮与上面了解进程的感知、理解、巩固、运用是对应符合的,固然所述的角度差别,但都有分阶段的4步,每一步的学习要求特别很是类似。预习就是为了对一节课初步感知,听课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温习是为了巩固,功课就是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4轮学习方略是近几年风行天下的一种学习方法,因为它吻合一样平常了解进程,故严厉坚持按这四个步骤学习每一节课,必能获得较好的结果。

4轮学习方法中还介绍了一些具体的法子,如四轮温习法:①通读,进行体系温习;②精读,进行重点温习;③演练,进行解题温习;④回想,进行磨练温习。4步解题法:①审题,搞清是什么;②构想,搞清为何;③解答,搞清怎么办;④磨练,验证怎样。4步记忆法:记忆、维持、再认、再现。这些看似常见的步骤,但一旦可以或许照步履行,学习结果就会当即表现出来。

最详细的历史学习方法【篇5】

有史必有时间,历史时间是串连历史知识的网络。掌握历史时间是学习历史的一大难题,兹就高中生掌握历史时间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作一简述。

一。中国古代史教材叙述历史时间的阶段特殊性

(1)凡是原始社会阶段的时间,都使用“距今__万年”、“距今__千年”的提法,而未采取“公元前多少年”的提法。(2)从夏朝建立到“国人一”这一阶段,教材一律使用“公元前__世纪”的提法,而不再用“距今”的提法,更不可能有“公元前__年”的说法,因这时的中国历史尚无确切纪年。(3)从“周召共和”到西汉末年,教材一般采用“公元前__年”的说法。因从“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开始,中国历史有了确切纪年。书写这一时期的历史时间,务必在年代数据前冠以“公元前”三字,切忌省去不用。(4)教材从“公元8年王莽称帝”开始,以后的历史时间不再冠以“距今”、“公元前”等字样,而是直书年代数据。如唐朝建立于618年。王莽称帝虽非公元前后的分水岭,但“公元8年”是教材上出现的第一个公元后的时间。(5)西汉是中国古代史上,惟一的一个跨越公元前后的朝代。

二。记忆历史时间的策略性

首先,应把历史时间放到教材上的具体语言环境中去记忆,时间与史实相即。最好不要抛开教材的章节内容,而孤立地机械背诵书后所附的《历史大事年表》。因背大事年表更枯燥难记,所记的知识又孤立零散,易于忘却。其次,历史时间应在学习过程中分散记忆,随时记忆,循序渐进,而不宜堆垒于后集中背诵。此外,还需探求方法、诀窍。

三。历史时间的计算与对换

(1)如果同是公元前或公元后的历史时间,计算时间差直接用“减法”。如果有月份差,一般是月差在半年及其以上者,就在年差上增加一年。如:太平天国运动(1851.1—1864.7)年差13年,月差6个月,故谓“坚持战斗14年”。如果月差小于半年,则舍去不提。如“一”(1966.5—1976.10)月差不足半年,故舍去月份而称“十年内乱”。(2)如果计算公元前后的时间差,则以公元前与公元后的时间直接相加,所得之和再减去一年。因公元前1年过后就是公元后1年,中间无“公元0年”的时界。(3)民国纪元与公元纪年的时间对换。若将民国年对换为公元年,则是“1911年+民国年”;若将公元年对换为民国年,则为“公元年-1911年”。切忌以1912年相加减,因1912年已经是民国元年了。(4)切莫将距今约4000多年的黄帝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建立误解为相距近20__年。因公元前后相加,夏朝距今已有4000年左右了。

四。世纪、年代及阶段的划分

(1)世纪。一般是100年为一个世纪,只有公元前1世纪和公元后1世纪分别为99年。因无“公元0年”,因此,从公元1年到99年为1世纪,而公元100年则为2世纪的开始。(2)年代。一般是10年为一个年代。如:1870—1879年为19世纪70年代。但每个世纪的最初20年,不称“__年代”而称“__世纪初”,如1905年同盟会建立,可说“建立于20世纪初”,不能说“建立于20世纪10年代”。(3)一个世纪内的阶段划分。一种是二分法,即把一个世纪分为前半期和后半期两个阶段(亦称上半期和下半期)。另一种是三分法,即把一个世纪分为早、中、晚三期。以19世纪为例;1800—1829年为早期;1830—1869年为中期;1870—1899年为晚期。(4)两个世纪之交的特殊称谓。一般把上一世纪的最后20年到下个世纪的最初20年称为“__世纪末__世纪初”。由于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教材上,很多大事集中于19世纪的最后10年和20世纪的最初10年,故习惯上把1890—1909年称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

五。中国历史教材涉及的几种纪年法

(1)公元纪年。教材上的历史时间,多采用公元纪年,但中国历史上正式采用公元纪年是从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开始的。(2)干支纪年。教材上多有“甲子”、“戊戌”、“辛亥”等提法。但需注意,可以说1898年是戊戌年,不能说戊戌年是1898年。因干支纪年每隔60年又是戊戌年。(3)以皇帝年号纪年。如贞观元年、康熙年间等。中国以年号纪年开始于汉武帝时期,但中学历史教材上出现的第一个用年号纪年的时间是“汉灵帝中平元年,即184年”。(4)民国纪元。1912年孙中山宣布“以中华民国纪元”。(5)以黄帝纪元。1911年湖北军政府成立时,宣布“废除宣统年号,改为黄帝纪元”。1911年是黄帝纪元4609年。

上述各条,都是高中生掌握历史时间应注意的问题或遵循的原理。要真正把握好历史时间,还需科学地使用《历史大事年表》,还需探究记忆的方法,更需投入相应的时间和精力。

今天就和大家就分享到这,祝愿同学们用辛勤的汗水去收获美好的未来吧!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