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重要知识点

对知识的渴求是人类的自然意向,任何头脑健全的人都会为获取知识而不惜一切。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三历史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历史重要知识1

早期国家的形成

1.禅让制和世袭制的比较:

统治者产生方式特点

禅让制民主选举“天下为公”

世袭制父死子继“家天下”

2.为什么说《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

①法典规定了奴隶主对平民和奴隶所享有的特权;

②法典规定了奴隶可以买卖、抵债,使奴隶买卖合法化;

③在法典中,奴隶的生命和安全毫无保障;

④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⑤法典保护商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

3.《汉谟拉比法典》对当时的意义:是国家出现后的产物,是镇压劳动人民反抗、加强和巩固王权统治的工具,是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工具。

现在意义: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便于我们全面了解古巴比伦当时的社会情况,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文物,是人类由史前时代向农耕文明时代过渡时期的重要文明成果。

地位: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

实质:法典是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的工具。

与现代法律精神的不同:汉谟拉比法典体现了当时刑法的残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同现代法律所弘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平等精神是不同的。

初三历史重要知识2

统一国家的建立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及意义。

2.陈胜吴广起义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3.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西汉时期,汉武帝时为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

4.丝绸之路:在这条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是丝绸。(识图:丝绸之路示意图)

作用: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至今仍发挥着重大作用。

5.汉武帝大一统措施:采纳董仲舒建议,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强化监察制度。

结论:汉武帝时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初三历史重要知识3

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根本原因:奴隶制的存在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缺乏生产力)

核心矛盾: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时间:1861—1865

战争目的:维护国家统一

领导者:美国总统林肯文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革命中颁布)

作用:调动了人民群众,特别是黑人奴隶的革命积极性;使战争局面开始有利于北方,为北方取胜创造了条件。

性质: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

北方胜利的原因:

(1)内战中,北方政府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支持。

(2)北方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顺应了历史潮流。

(3)北方政府维护国家的统一,具有正义性。

初三历史重要知识4

俄国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

①时间:1917年3月

②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③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④二月革命后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主要政权)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1914年4月列宁回国。——8月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十月革命:

①时间:1917年11月6日到7日,

②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建立了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采取的措施:

①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②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

③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④同德国和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迁都:彼得格勒——莫斯科

1920年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十月革命的意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推到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初三历史重要知识5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1)背景:

①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②国家经济情况有了根本的好转。党和政府参照苏联的建设经验,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

(2)过程:

①一五计划

②实施:1953-1957年

③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④成就:超额完成:工矿业、农业、交通运输(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建成、1954年青藏、康藏、新藏公路建成等。)

2.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1)制定宪法:1954年一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贯穿着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

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953年,党和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和手工业者通过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通过赎买等多种形式进行的。到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初三历史重要知识点相关文章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