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

  以史为鉴,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小故事大道理,希望能帮助到你。

  小故事大道理一

  西施是战国时期越国有名的美女。她经常患心痛的毛病,病时总是用手按住胸口,紧紧地皱着眉头。人家看到她这副病态的表情,觉得比平日另有一种妩媚的风姿,显得可爱。

  邻居有一位东施,虽然其丑无比,却不甘示弱,她看到西施的动作很美,也照样模仿西施的病态表情:用手按住胸口,紧紧地皱着眉头,就自以为同西施一样的美丽。

  可是看见东施这副怪模样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不作呕的。

  小故事大道理:不知别人好在哪里,不顾自身条件如何,只在形式上模仿,往往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小故事大道理二

  公元221 年,刘备正式在蜀中称帝,首都为成都,年号为章武,百姓都称刘备为“先主。”

  先主自从二弟关羽被孙权杀害以后,每天都是以泪洗面、眼中流血。由于思念关羽,又想着光复汉家天下,所以好几天都没有进食,面容逐渐消瘦,后来在诸葛亮的劝谏下,才肯吃饭,过了几天身体也逐渐好了起来。

  过了两天,先主上朝聚文武议事。

  先主痛哭流涕地说:“朕自从与二弟关羽、三弟张飞桃园结义以来,一直是同甘共苦,现在,朕做皇帝了,正准备和两弟共享天下,谁想二弟竟被吴狗孙权所杀,朕若不报此仇,死后有什么脸面见云长?”说罢,掩面大哭。

  丞相诸葛亮上奏:“臣以为不可,现在三分天下,魏、吴三年都不曾进兵,他们是怕万一打不赢,那就有损自己的实力,如果三国有一国打了败仗,那么其他的两个国家就会一同攻打那个国家,所以,其他两国都在等待时机,陛下千万不可因仇恨而妄动干戈,其中利害还请陛下明察。”

  先主低头不语,虎胆将军赵云又奏道:“国家之仇,是公;兄弟之仇,是私。国贼是曹操而不是孙权,陛下应该率领精兵讨伐曹操,到时,百姓们一定都拿着粮食以迎王师;倘若陛下兴兵东征孙权,路途险阻,况且有大江为屏障,恐怕不好拿下,请陛下明察!”

  其他的大臣们也都纷纷谏阻,先主稍微有点回心转意,就在先主回心转意的时候,车骑将军张飞哭着跑进金銮殿,一进殿内就跪下对先主说:“陛下现在做了皇帝,早就忘了以前桃园结义之情了吧?二哥被吴狗所害,陛下却不为二哥报仇。”说罢,就放声大哭。

  先主叹了一口气,说道:“朕怎么会忘记以前的盟约呢?只是百官劝阻。”

  张飞说道:“他人怎么知道昔日之盟呢?”说完又哭。

  先主也哭,愤愤地说道:“朕决定三日后起倾国之兵为二弟报仇,再有劝谏者斩。三弟,你赶快回去准备一下,三日后出兵伐吴,你为先锋。”

  张飞说道:“臣领旨,三日后,定将吴狗杀尽,才能够雪我心头之恨。”

  可是,当天晚上张飞也被害了,这使得先主更痛心,发誓:不踏平东吴,誓不还国。昭和三年春三月先主大兴蜀兵70 万,又借得羌兵5 万,共75 万,号称百万大军,都大喊着“踏平东吴”的口号,令关羽的儿子关兴和张飞的儿子张苞为左先锋;令老将黄忠为右先锋。

  百万大军就这样浩浩荡荡向东吴开来。吴将看到这样的气势早吓得屁滚尿流了,一连十几场仗都输给了蜀兵,孙权吓得胆都快破了,后来有人向孙权推荐了一员叫陆逊的将领,统帅十万精兵用火烧连营的计策把先主打败了,75 万军队,最后只剩下几百名受伤的骑兵,老将黄忠也战死了。

  先主回到白帝城感叹不已。每天忧心忡忡,积劳成疾,不久就驾崩了。

  小故事大道理:讲义气,“为朋友两肋叉刀”本事一件让人敬佩的事情,但是不能太固执、意气用事,要多听听别人的意见

  小故事大道理三

  公元前684 年春天,齐国重兵进犯鲁国。

  当时,齐强鲁弱,鲁国大将曹刿与鲁庄公坐一辆战车来到长勺迎战,到了长勺安营扎寨。

  第二天,探子回报:齐军旌旗森严,刀戟如林,一派杀气腾腾,准备厮杀。

  齐将首先下令进军。刹那间,鼓声动地,杀声四起。鲁庄公正准备擂鼓出营迎战,曹刿拦住说:“主公且稍安勿躁,时机未到。”

  齐军数万大军冲到鲁营寨前,见鲁营没有反应,好像没有要出兵的意思,于是便平静下来。稍过一阵,齐军又战鼓大作,可是曹刿仍阻止鲁军出战。

  待齐军三鼓擂过,曹刿才回头对庄公说:“时机已到,可以出击!”

  庄公下令擂战鼓出寨迎敌,方才鲁国兵将只见齐军骄横的气焰,早就憋着满腔怒火,此时一听战鼓擂响,便如同下山猛虎一般,呐喊着掩杀过去。齐军猝不及防,顿时大乱,漫山遍野地溃逃。

  鲁庄公大喜,便下令追击,曹刿又拦住说:“不行。”

  说完后他跳下战车,仔细地观察着泥地上齐军脚印和车辙,又站在车栏上远眺一番,随后说:“可以追击了!”战役结束,鲁国大获全胜。

  班师回朝的路上,鲁庄公向曹刿询问得胜的原因。

  曹刿回答:“打仗依靠士兵的勇气,齐军擂一鼓的时候,士气正旺,第二鼓有所低落,第三鼓则精疲力竭,而我军严阵以待,士气却逐渐充盈,所以能够战胜齐军。同时,齐国是大国,狡诈多端,我们要防备他们佯装败走,埋下伏兵,因此我要观察一番,发现齐军车辙狼藉,旌旗靡乱,这是真正败逃的迹象,所以才能下令追击。”

  小故事大道理: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中,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同时也要看清对手的弱点,然后采取致命一击。

  小故事大道理四

  公元前260 年,秦、赵长平一战,赵国40 万人马全军覆没。主将赵括也被乱箭射死,强悍的秦军长驱直入,公元前257 年秦军又率兵重重包围赵国首都邯郸。

  赵国危在旦夕,赵孝成王焦愁万分,急忙委派他弟弟平原君到楚国去商讨救兵。赵国存亡,在此一举。

  事关重大,平原君准备带20 个最精干的文武官员同往。他在自己的数千名门客中横挑竖拣,只选中19 名,还差1 人,却再也挑不出来了。

  这时候,有个名叫毛遂的门客站出来,对平原君说:“请让我跟您同去吧。”

  平原君对这张面孔很陌生,问:“先生来我门下几年了?”

  “三年了。”毛遂回答。

  “三年?”平原君摇摇头说,“不行。一个有才能的人处在世上,就好比把锥子装进口袋,立刻可以看到锥尖从袋里钻出来。你来了已经三年,可是我从来没有听见有人称赞过你,可见你不够优秀,没有什么本事。你不能去。”

  “不对!”毛遂争辩道,“我从来就没有能够像锥子那样放进您的口袋里。要是早就放进口袋的话,我敢说,不光是锥尖露出口袋,就连整个锥子都会像禾穗一般挺出来”。

  平原君想想,觉得毛遂的话也有道理,就决定带他去了。同行的19 个门客,一开始都很轻视毛遂,但在一路的交谈中,他们才发觉毛遂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果然,当赵、楚谈判陷入僵局的时候,毛遂冒着生命危险,手按宝剑,挺身而出,在盛气凌人的楚王面前慷慨陈词,申明大义。他凛然的正气使楚王惊慑,精辟深刻的分析使满朝大臣莫不叹服。毛遂打开了新的局面,促使楚王和平原君当场缔结盟约。不久,楚国和魏国的援军两路进击,终于解开了邯郸之围。

  事后,平原君感慨地说,“毛遂以三寸之舌,胜百万军队,他一到楚国,我们赵国的威望就大大提高。我观察的人才不算少了,但竟然错看了毛先生。”

  小故事大道理:人才,即是指在某一专业领域有着超越一般的研究和创造能力的人。这种能力,只有放在与之相适应的环境条件下,才能脱颖而出,充分发挥作用。

  小故事大道理五

  春秋时期,有一年齐国发生大旱,好长时间旱情也没有解除。

  齐景公特别犯愁,他召来众大臣商议说:“天不下雨已经有好长时间了,庄稼不能生长,老百姓将要挨饿了。我让人算了一卦,卦上说鬼祟在高山大河中作怪。寡人打算向民间征收些钱财,作为祭祀灵山的费用,众爱卿以为怎么样?”

  众大臣不敢提出反对意见,都默不作声。

  这时候,宰相晏婴站出来对景公说:“这样做不可以!”

  齐景公说:“以前你口口声声让我关心民众疾苦,现在天旱得这么严重,我祭祀求雨,难道不是关心百姓吗?你为什么说不可以!”

  晏婴说:“祭祀灵山没有什么益处。那灵山本来是以石头为身躯,以草木为头发。长期不下雨,它的头发都枯焦了,它的身体都发烫了,它不想得到雨水吗?它如果有办法早就让天下雨了,可见它也没有办法,祭祀灵山会有什么用处呢!”

  齐景公说:“不然的话,我要祭祀河伯,你看可以吗?”

  晏婴说:“也不可以。君王您再想想看,河伯是把黄河水当做国家,把鱼鳖当做臣民的。天不下雨,泉水下降,百川干涸,它的国家就要灭亡了,它的臣民就要死光了,它能不着急吗?天不下雨,它也没有办法,祭祀河伯会有什么用处呢!”

  齐景公说:“我该怎么办呢?”

  晏婴看到齐景公着急的样子,为了安慰他,让他心理得到平衡,就顺水推舟地说:“君侯您实在觉得过意不去的话,就从宫殿里搬出来,睡在露天地里,与灵山、河伯共同忧虑,或许天上就能下雨。”

  齐景公就听了晏子的话,搬到野外去住宿。

  说来也巧,三天以后下了一场透雨,齐国的旱情解除了,百姓也能安心种庄稼了,举国上下一片欢喜。

  齐景公高兴地说:“好啊!相国的话可真灵验!”

  晏子并没有说什么,只是为自己的一番话,使齐国的老百姓减轻了一笔额外负担而感到高兴。

  小故事大道理:在自然灾害面前,不应该迷信,这样只会劳民伤财。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