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习要立即复习,复习并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简单回望,反而是在自己的大脑中考虑到新老知识的相互依存。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化学的模式化学习方法窍门,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勤于预习,善于听课做笔记。
课前一定要预习,预习时,除了要把新课内容仔细读一遍外,还应在不懂处作上记号,并试着做一做课本上的练习。这样带着疑问、难点,听课的效率就会大大地提高。初中化学内容比较多,知识比较零散,老师在讲课时,着重围绕重点内容进行讲授。因此要仔细听课,认真做笔记,这不仅有利于进行课后复习,掌握重点,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预防上课时“走神”。
二、常复习,多记忆。
课后应及时复习,认真做好作业,这是学好化学的重要环节。复习可采用课后复习、单元复习、章节复习、综合复习等。复习的方法有复述、默写、做联系等。只有通过多次复习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现行初中化学课本中有多个基本概念和原理,要求掌握的元素符号二十多个,还有许多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以及其他一些知识。要牢记化学的各个名词,定义,并且要仔细加以区分,比如化合物,纯净物,单质,混合物,它们的定义不但牢记,还要加以区分,比较,要扣定义里面字眼,谁包括谁都要搞清。常见的化学反应是必须牢记的,要会默写,条件(加热、光照、催化剂),箭头(可逆,不可逆)都需要注意,化学中的公式,就像记数学公式那样把它理解,记住,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三、吃透课本,联系实际。
以课本为主线,认真吃透课本,这是学好化学的根本。为此,必须善于阅读课本,做到课前预读、课后细读、经常选读等,既重视主要内容,也不忽视小字部分、一些图表、资料及选学内容。中学化学内容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化学的同时,应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化学,体味化学,这样就能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四、重视实验,培养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认真、细致地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认真做好每一次分组实验,对实验所用的仪器、药品、装置以及实验原理、步骤、现象和注意事项,都必须弄清、记熟。
五、注意记忆,准备“两本”。
化学有其“特殊的语言系统,”对化学用语及其他知识点,好学易忘,要注意运用一些有效的记忆方法如:韵语记忆、谐音记忆、歌诀记忆等方法把要求记住的内容,轻松记住,如学习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我们用歌诀帮助记忆:
先铺黑粉氧化铜,固定试管稍下倾;再通氢气半分钟,然后点燃酒精灯;
粉末变红停加热,试管冷却再停氢;若先点灯易爆炸,若先停氢易氧化。
1、善于观察,明辨是非。
化学课堂上,为了使物质之间的变化过程更直观、形象生动,老师往往会用演示实验或补充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就要学会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分清主次,争取迅速捕捉到不太明显的但又能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属性的现象。用鼻子分辨气味,用耳朵注意声响,用脑去分析和判断。充分调动眼、鼻、耳、心等器官协同作用,集中注意,增强视觉和听觉感受。例如:在做乙醇在铜丝作用下氧化成乙醛时,老师会将绕成螺旋状的铜丝反复多次的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后插入乙醇溶液中,在这个过程中应发现铜丝颜色由红色到黑色又到红色,溶液则产生了新的刺激性气味。从而可以得出铜丝只作催化剂,真正与乙醇作用的是氧气,它使乙醇变成了新的有机物。
2、超前思考,比较听课。
所谓“超前思考,比较听课”,即上课不仅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还要力争走在老师的前头。这样既能在听课中排除疑难、深化理解,还能通过听课检验和锻炼学生自己思维的敏捷性、准确性、全面性。例如:在学习“SO2的化学性质”时,在老师分析得出结论之前,应积极思考,从S(+4)的化合价入手,结合氧化还原部分中已知的中间价态可升可降规律,预测出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与课本上的相比,只漏下”有漂白性“这一条。听了老师的讲解后,对SO2性质的理解一定会更深刻,更全面。
对上述组同学就“老师提问后”的做法来看,选择“积极思考,在老师宣布之前一定要形成自己的思路”分别为74.1%,40.2%,13.1%,而选择“一旦思维受障碍就算了吧”的分别为25.8%,58.7%,77,1%。从中可以明显看出积极思维对成绩的影响。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言:无论谁想获得发展和教育,都要通过自己的活动,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自身的努力。否则他从外部得到的只能是刺激。
3、注意用目光和老师交流。
上课时,目光是看黑板抄板书、看老师听思路还是低头翻书翻资料呢?对此3种做法,化学成绩较优秀的选中率分别为7.0%,73.7%,19.3%。可见目光跟着老师转是做法。事实上,师生间积极的目光交流不仅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而且使老师也很容易从学生的表情里读出哪些地方学生已懂可略讲,哪些地方还需放慢速度重点讲。因此目光交流的过程实为师生间相互了解、感知的过程。
4、及时记录疑问。
当发现老师所讲的.一下子难以被自己理解吸收,与自己的观点有出入,而单独提问在时间上又不允许时,调查的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的办法是在笔记本上或课本上做个记号,待课后立即请老师或同学来解决它,而很少有同学认为可以不做记号、不必管它的。选择“宁可不听后面的课,也要将之弄懂的”各组均不超过10%,可见紧跟老师的思路还是最重要的。
5、善始善终,听好小结。
临近下课,经历了紧张一节课的大脑往往感到疲惫倦怠,往往会对小结部分引不起足够的重视。但事实上,结尾的话虽然不多,却常常是一节课精要的提炼和复习的提示,是点睛之笔,“文眼”、“核心”所在,它对我们进一步理解课本内容、掌握知识要领、领会知识的实质,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有否用好小结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着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大小。如:选择“支起耳朵仔细听”这种做法的在A、B、C三组中有着较明显的区别,分别为43.10%,38.04%,32.78%.而“嫌老师啰索、麻烦、不如早下课”的同学在C组中相对最多。所以同学们在今后的听课中,要努力克服消极情绪,发扬“愈战愈勇”精神,为每一节课划上完美的休止符号。
1.认识清楚化学并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但是它却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一年才开设的一门科学,所以我们首先应该知道什么事化学,它是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它编入了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间的关系等知识;它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原理和内容,它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的衣、食、注行样样离不开化学。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化学课的学习,要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为今后搞科学实验打下基础。 通过初中化学课的学习,初三学生还应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外化学家的爱国主义思想、行为和对科学的不断进娶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科学态度及严谨学风的教育,并且还能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今后学习高中化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2.勤于预习,善于听课做笔记
上课前一天,一定要抽出时间自觉地预习老师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学会先预习,后听课这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方法是:(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要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或用铅笔在书上作一些记号,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自己不懂的问题。(2)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在对新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思考课文后的习题,试着解答,在此过程中找出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要学好化学,记笔记也是重要的一环。记笔记除了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听课的效率外,对课后复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要学会记笔记,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因此,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还应该记好笔记。
3.吃透课本,联系实际
同学们必须善于阅读课本,做到课前预读、课后细读、经常选读等,既重视主要内容,也不忽视小字部分和一些图表及选学内容,因为这些内容有助于加深对主要内容的理解及拓宽知识面。课后细读时要边读边记边思考,争取能将预习、听课中未解决的问题全部解决。
4.听好每堂课
听课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学会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功在课堂,利在课后,如果在课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后复习和做作业都不会发生困难;如果上课时不注意听讲,当堂没听懂,在课堂上几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课后可能要花费几倍的时间才能补上。所以,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好每一堂课,是学习好功课的关键。要跟着老师的讲述和所做的演示实验,积极地思考,仔细地观察,踊跃发言,及时记忆,抓紧课堂上老师所给的时间认真做好课堂练习,努力把所学内容当堂消化,当堂记住。
5.重视实验,培养兴趣
在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中编入了81个演示实验、10个必做的学生实验和9个学生选做实验,还安排了13个家庭小实验。因此,通过这些演示和学生实验,学会观察老师演示实验的操作、现象,独立地做好学生实验,上好实验课,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首先,在课堂上要认真观察老师所做的每一个演示实验的操作和实验现象。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实验前,要明确观察的内容是什么?范围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这就叫做明确观察的目的,目的明确了才能抓住观察的重点进行观察。观察时还要仔细、全面。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实验目的是验证氧化还原反应,氧化铜被氢气还原成铜。观察时先看清反应物是无色的氢气和黑色的氧化铜粉末,反应的条件是加热,生成物是水和亮红色的铜。 其次,要上好实验课,要在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后,自己要亲自动手,不做旁观者,认真做好实验内容里所安排的每一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严格按实验要求操作,对基本操作要反复进行练习,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耐心细致地观察,认真思考,准确如实地记录。
6.课后及时复习与练习
一堂课的内容,十多分钟就可以复习完,有时也可以像过“电影”一样地过一遍。复习能加深理解,复习能巩固知识。 复习要及时,不能拖。复习中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然后就是要勤于练习,做作业要在复习好了以后做,才能事半功倍。一定要主动地、独立地完成每次作业,多思多问,不留疑点,并尽可能地把做过的作业都记在脑子里,因为没有记忆就没有牢固的知识,只有用心记忆才会熟能生巧,才能在勤练的基础上“巧”起来。
7.读化学课外读物与利用网络化学
学好化学,要重视阅读课外读物,并且利用网络来学习,例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生数理化》、《课堂内外》等杂志和科普读物,它们的内容紧扣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其针对性和适用性很强,配合教学进度,指导解析疑难,注意智力开发,重视能力培养;它们的题材广泛新颖,内容丰富多彩,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它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透彻理解教材,灵活运用知识,培养探索精神,它们是学生的好朋友。
随着社会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难以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开展教与学。探究性学习有两个含义:一是教师提供必要的专业引领,使学生在探究中有明确的方向;另一方面是学生自主去思考、探究,而不是被教师直接引向问题的答案。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许多教育工作者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主要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并对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概念
目前关于探究的具体含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方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作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做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从上述的定义可知,探究性学习是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围绕特定的研究问题展开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探究性学习方法来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1.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育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师根据考试要点进行讲解,学生被动地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作为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实验教学,学生只是机械、被动地记下所有的实验操作过程,然后进实验室做实验,而对为什么这么做实验;为什么这样设计每一步的操作步骤;如果改变了步骤会出现什么后果等情况缺乏一个总体的认识。如果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可以事先让学生找准目标,然后再去思考解决该目标的方法,这样就能促使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甚至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探究性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力来源就是兴趣与爱好。教师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调整和改变。探究性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中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现实中的化学现象或者通过多媒体演示一些化学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布置一些具有探究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做这些探究性作业,提高自身对化学的兴趣。
3.探究性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
教师作为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调控者,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其做到在分析和思考的过程中改善学习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的学习设置具体的探究问题,创设探究的情境,把握探究的深度,针对探究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状况有一个预先的判断,通过总结和评价探究的结果,对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因此,在实施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和调控者。探究性学习的实施也能促使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师通过吸纳新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和方法
1.开展探究性实验。
实验在化学课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化学教材现有的实验主要以验证性实验和演示实验为主,而探究性实验很少。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多开设一些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实验问题、确定实验方案、验证实验方案、具体实验操作验证的整体思维能力。其具体操作可以按以下方式进行:首先,任课教师可以将班级的所有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给定一个问题,由各个小组设计一个能解决该问题的实验方案。根据实验方案,进行相应的实验,通过对比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最后,各个小组对自己的实验思路、实验方案、实验过程进行演示汇报,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进行总体评价。这种全方位的能力培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效。可以在一个学期中开设2~3个这样的实验,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而不只是要求学生记住操作过程,然后像机器一样照程序操作。
2.布置探究性作业。
作业是学生用来发现自己课堂学习不足,巩固课堂知识的最好方式之一。学生只有通过课后作业,才能深刻理解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才能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没有掌握的内容进行重点复习和解决。传统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往往侧重于一些概念性内容,而对一些创新性和探究性内容的作业明显设计不足。因此,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些既能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内容,又能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探究性作业。如:我们可以通过布置一些阅读课外资料的作业,提高学生的课外探究能力。讲授金属材料时,介绍现在的超疏水材料是一种非常前沿的科技材料,因为它有自清洁效应,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让学生自己回去查找相关的报道和资料,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课外知识量。还可以通过布置一些与化学相关的社会调查和实验类作业,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去学习探究,以增强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
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便捷性,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然后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探究性学习的效率。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基于WEB和移动便捷设备的网络式教学和探究性学习的研究,也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强大资源,开展一些探究性学习活动。利用现有的网络学习资源,或者搭建自主的学习的平台,设计富有探究性的学习题目,由学生通过网络搜集资料,提出解决方法,提交所设计的方案。
探究性学____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注重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对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概念以及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一些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和方法。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和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和解决。
化学反应图像题的解题方法
01.离子反应图像
考查知识点:根据图像考查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分析溶液的成分、离子的共存与推断、计算反应物的量或由离子反应画出相应的图像等。
实质:离子反应图像问题,归根结底,考查的实质仍然是离子反应和离子共存问题。
1.离子反应图像
溶液中存在多种还原剂(或氧化剂),加入同一种氧化剂(或还原剂)时,必须按照“强者先行”的原则,考虑反应的先后顺序。只有当“强”的反应完后,“弱”的才能发生反应。
2.离子共存及离子计算图像
离子共存图像要谨防离子共存的陷阱,特别要注意一些隐含条件和隐性关系;离子计算的前提是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特别要注意物质间量的关系,遵循三大守恒原则和溶液电中性原则。
02.化学平衡图像
化学平衡图像是中学化学基础图像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把抽象的化学平衡理论形象直观地表述出来。化学平衡图像题是高考必考题型之一,根据图像坐标表示的意义,将常考的化学平衡图像分成如下三类。
1.量值-时间图像
图像中的纵、横轴分别代表物质的数量(如浓度、百分含量、转化率、产率等)与反应时间(过程),将可逆反应中物质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体现在图像中。
该类题解答时要明确曲线“走势”代表的意义,并由此确定反应进行的方向,再进一步确定改变的条件。千万要注意此类图像中可能出现的“交点”并不代表平衡点,只有某种量值不随时间改变时的点才是平衡点。
2.量值-条件图像
将物质或反应体系的某种量值与温度、压强、浓度、催化剂中的某一种之间的关系,反映在图像中。解答时首先要仔细观察图像,找出相关量值间的变化关系,然后将图像中的这种对应关系与理论知识进行对照,分析其是否符合理论上推导出来的关系,最后确定答案。
3.量值-时间-条件图像
该类图像反映的是某一物质的量值(如浓度、转化率、产率、百分含量等)与一种或两种外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其图像构成的特征是图像中有一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突变点(平衡点、最大值、最小值)。
解题思路:依建立平衡所需时间的长短→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时间短速率大)→确定影响反应速率的不同条件间的关系(反应速率大条件强)→再根据物质量值的变化判断平衡的移动方向,由此得出的移动方向应与由勒夏特列原理确定的方向一致。
03.电化学图像
近年高考中对电化学的考查出现了新的变化,以装置图为载体来考查电化学的相关知识,成为近年高考的新亮点。
1.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破-解关键:正、负极或阴、阳极的判断。
2.原电池与电解池的互变
原电池与电解池可以相互转化,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制造二次电池。二次电池中,放电时是原电池,充电时是电解池,放电时的负极反应与充电时的阴极反应相反,放电时的正极反应与充电时的阳极反应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