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历史故事有何意义?可以以史为鉴,完善自己的学识。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一)
【白发红颜】是什么意思?
头发斑白而脸色红润。形容老年人容光焕发的样子。
【白发红颜】出自哪里?
宋·佚名《宣和画谱·道释四》:“(徐知常)旧尝有痼疾,遇异人得修炼之术,却药谢医,以至引年,白发红颜,真有所得。”
【白发红颜】词语辨析:
【白发红颜读音】:bái fà hóng yán
【白发红颜的近义词】:白发朱颜
【白发红颜的反义词】:老气横秋
【白发红颜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定语
【白发红颜】如何造句:
1、他白发红颜,身体柔软,平时不吃五谷杂粮,只靠西风饮露就能生活。
2、不过在修涅盘道的途中,身体会变得健康白发红颜等则是很好的伴生成果。
3、老太太白发红颜,气质高贵,举手投足间,带着一种飘逸,透露着一种独特神韵。
4、老人反而看起来神清气爽,白发红颜的样貌,别看她躺在病床上,身体其实健壮得很,打着点滴一边还抽吸着烟,果真宝刀未老。
5、这里有朝花夕拾的美丽,这里有铁马金戈的激情,这里有绮丽诡异的江湖,这里有白发红颜的相濡以沫。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二)
参与【十面埋伏】故事的主人公:
刘邦,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
项羽,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以勇武闻名的军事家,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十面埋伏】故事简介:
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重用淮阴人韩信,先后活捉魏王豹、赵王歇、燕王臧荼、齐王田广。他被刘邦封为齐王后率30万大军和彭越的军队会师,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东南[1]),他采取十面埋伏的战术,逼使项羽在乌江自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十面埋伏】是什么意思?
十面埋伏的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十面埋伏】出自哪里?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从今后跳出了九重围子连环寨,脱离了十面埋伏大会垓。”
出自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
【十面埋伏】词语辨析:
【十面埋伏读音】:shí miàn mái fú
【十面埋伏的近义词】:四面楚歌
【十面埋伏的反义词】:安然无恙
【十面埋伏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
【十面埋伏】如何造句:
1、琵琶演奏家吕培原"十面埋伏"
2、大手笔。包围。再包围。十面埋伏。
3、身陷十面埋伏的瑞士表示压力很大,甚至想给各进攻国打上“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标签。
4、十面埋伏双碟粤语版
5、十面埋伏电影原声大碟,包括章子怡主唱歌曲"佳人曲"!
6、何梅风去了北京的一家电影院看了《十面埋伏》,因为她一直喜欢章子仪。
7、由于琵琶的表现力丰富,它常担任独奏及伴奏。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众多名曲都是以琵琶独奏,例如十面埋伏等。
8、我只翻译和十面埋伏有关的,“十面埋伏”,这部新的大片,在5月的戛纳首映上赢得了巨大的赞扬和欢呼。
9、章说,随着中国电影在戛纳庆祝百年诞辰,会逐渐摆脱只能拍摄个性化的武打片(如《卧虎藏龙》和《十面埋伏》)的形象。
10、头套迷踪架,有对打二套又名十面埋伏拳,亦有对打三趟全系单招,以习实用。
11、张艺谋的十面埋伏制作全纪录
12、十面埋伏古曲改编:杨宝智
13、好吧,我还没看过《十面埋伏》呢
【十面埋伏】典故:
公元前202年10月,汉王刘邦率本部人马,追击向彭城撤退的项羽。追到阳夏的南边,刘邦下令暂停追击,派出使者与韩信、彭越等人联络,许诺日后与他们共分天下,并把临淄、大梁、淮南大片土地封给他们。果然,使者纷纷回报,诸侯即将发兵。不久,各路诸侯出兵,攻击项羽军队,韩信三十万兵马自齐南下,切断了项羽向彭城的退路;彭越率数万兵马到达固陵与刘邦会师,担任主攻;刘贾与英布自寿春率兵北进,切断项羽南逃之路。项羽军队不断收缩,退至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沱河北岸),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诸侯军队蜂拥而至,把项羽军队重重包围了起来。
汉军“十面埋伏”,形如天网,楚军固守垓下,势如鸟雀。此刻,项羽军的反击好似困兽犹斗;刘邦军的进攻捷报频传。垓下战场,杀声震天。两军拚搏,你死我活。著名的垓下之战就这样展开了。
为了进一步动摇和瓦解楚军,一天夜里,刘邦要汉军四面唱起楚歌。楚军听了,益发怀念自己的家乡。项羽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羽惶惶然不能入睡,深夜在军帐里喝酒。他—面喝酒、一边激昂慷慨地唱起歌来,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据说他的爱妾虞姬也起而和唱,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唱罢,拔剑自刎而死。项羽见大势已去,带了八百骑兵连夜突围南逃。第二天天亮,刘邦发觉项羽突围而去.便派灌婴带领五千骑兵追连赶。
项羽渡过淮河,继续跟随他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项羽到阴陵(在今安徽定远县四北),迷了路,陷进湖沼地带,被汉军追及。项羽领兵且战且退,退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浦),只剩下二十八名士兵。河边正停靠着一条小船。乌江亭长请他上船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羽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接着对亭长说:“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于是命令骑马的都下马步行,手拿短小轻便的刀剑交战,仅项羽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忽然回头看见了汉军骑兵司马吕马童,说:“若非吾故人乎?”吕马童面向项羽,指项羽给王翳看,说道:“此项王也。”项羽便说道:“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说完就自刎而死了。
有的学者认为,“十面埋伏”发生在徐州的九里山。因为《水浒传》中分明写着:“九里山前摆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所以时至今日,徐州人仍然认为城北“九里山”为汉兵“十面埋伏”的战场。在“九里山”的山上,曾经有“磨旗石”,传说是刘邦的大将樊哙插旗、指挥军队的地方。在“九里山”的山下,有村名“八里屯”,传说是汉王屯兵的地方。而徐州的城东,有一座子房山,相传,是以刘邦的大臣张良的名字命名,张良在这儿深夜吹箫,瓦解了楚军斗志。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三)
【枕戈待旦】故事的主人公: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东晋军事家。
刘琨(271年—318年6月22日),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晋朝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和军事家。
【枕戈待旦】是什么意思?
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旦:早晨。意思是立志杀敌,枕着武器睡觉等天亮。形容时刻准备作战。
【枕戈待旦】出自哪里?
《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
【枕戈待旦】词语辨析:
【枕戈待旦读音】:zhěn gē dài dàn
【枕戈待旦的近义词】:危在旦夕、常备不懈
【枕戈待旦的反义词】:醉生梦死、高枕而卧、高枕无忧
【枕戈待旦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枕戈待旦】如何造句:
1、这也将使穆夫提把阿拉伯人组织起来枕戈待旦的奥秘工作加倍轻易。
2、可是,任何战斗的方针都不是无休无止的殛毙,追求和平才是每个好汉枕戈待旦时最明确的梦。
3、为了找出动物流传的病毒若何变得对人类更有致命性,研究者枕戈待旦。
4、全球枕戈待旦最好的编制,就是打疫苗预防针。
5、在奋斗的死活关头,击水中流,枕戈待旦是需要的,是显示民族精力的。
6、南有珠江誓师,北有嘉铭三全处事主意,还有华润置地换将不变调,还有武汉连系置业枕戈待旦。
7、我知道,我们已经枕戈待旦情愿宁可为此宗规支出我们的生命和财产,由于它确保一个政府可以寻求更大的好处。
8、当我们睁大眼睛枕戈待旦之时,风暴却像迟归的羊群,不知在哪里盘桓。
9、我先前只知道武将简陋通文,当“枕戈待旦”的时辰,就会做骈体电报,这回才大白虽是文官,也有深谙韬略的了。
10、2004年对国内企业来讲将是枕戈待旦的一年,而对外资则意味着更多的机缘。
【枕戈待旦】典故:
西晋人祖逖和刘琨,都是性格开朗、仗义好侠的志士。年轻时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都喜欢练武健身,决心报效祖国。当时,晋朝表面上还管辖着中原大地,但实际上已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了。祖逖和刘琨一谈起国家局势,总是慷慨万分,常常聊到深夜。
一天,祖逖又和刘琨谈得十分兴奋,刘琨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祖逖却久久沉浸在谈话的兴奋之中,不能入睡。“喔,喔,喔--”荒原上的雄鸡叫了起来,祖逖一跃而起,踢醒了刘琨:“听,这雄鸡啼鸣多么振奋人心呀,快起来练剑吧!”于是,两人操起剑来,在高坡上对舞。从此,他俩每天清早听到头一声鸣叫,一定来到荒原上抖擞神练起剑来。
刘琨被祖逖的爱国热情深深感动,决心献身于祖。一次他给家人的信中写道:“在国家危难时刻,我经常‘枕戈待旦’(枕着兵器睡觉一直到天明),立志报国,常担心落在祖逖后边,不想他到底走到我的前头了!……”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四)
【别有天地】故事的主人公: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别有天地】是什么意思?
天地:境界。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别有天地】出自哪里?
唐·李白《答山中人》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别有天地】词语辨析:
【别有天地读音】:bié yǒu tiān dì
【别有天地的近义词】:别有洞天、引人入胜、流连忘返
【别有天地的反义词】:索然寡味
【别有天地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风景或艺术创作等
【别有天地】如何造句:
1、来到这座别有天地的庭园,看着满目的奇石异卉,好似已经远离尘世。
2、山上的桃花随着流水悠悠地向远方流去,这里就像别有天地的桃花源一样,不是凡尘世界所能比拟的。
3、沿溪而下,尽头竟有一个美丽的湖泊,湖面碧波粼粼,别有天地。
4、收藏石头的人都觉得石头世界别有天地,这是外人难以领会的。
5、霎时花园山庄显得绚丽多彩,别有天地,使她感到赏心悦目。
6、如果你愿细细品味这部小说,你将会觉得别有天地。
7、绕过那个山坳之后,你就会发现后方别有天地。
8、进入这地面的裂缝之后,杨林才发现,这裂缝下面居然别有天地。
9、石门打开,叶荣毫无畏惧的大步踏入,里面别有天地,是一间敞亮的大厅。
10、五一节的时候我们去了大峡谷,谷中飞瀑流泉,野花成片,鸟儿成群,别有天地。
【别有天地】典故:
李白,字太白,自号背莲居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祖籍是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因罪迁居西域,出生在碎叶(今独联体境内),在绵州(今四川绵阳)的青莲乡长大。
李白年轻的时候,爱好剑术,轻财仗义,善于作诗。25岁那年,他身佩宝剑,辞别亲人,离开故乡,出外远游。几年间,漫游了现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的许多地方。他才能出众,抱负远大,渴望参加政治活动,但是在黑暗的官场里,他光明磊落的胸怀和正直不屈的性格是不受欢迎的,所以十多年没有结果。
四十一岁那一年,李白受到唐玄宗召见,他的才能在京中轰动一时。但当时的唐玄宗是个一心追求享乐的“太平天子”,国家政务操纵在奸相李林甫和宦官高力士手中。唐玄宗只希望李白做一个歌功颂德的御用文人。但李白性情孤傲,在皇帝和权贵面前没有丝毫媚态,因而遭到高力士等人的诽谤,逐渐不受唐玄宗信任。
当李白看清唐玄宗确实没有重用自己的意思之后,他担心会因小人的诽谤而遭祸害,就自动要求离开朝廷。在长安的三年生活中,他认清了现实的黑暗和统治者的腐败,写出了许多有深刻思想内容的诗篇。
离开长安之后,李白又开始了十年的漫游生活。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屡遭挫折,他产生了求仙访道的想法,希望摆脱丑恶的现实追求美好生活。《山中问答》就是他写的一首追求美好境界的诗,诗意是这样的:有人问我为什么栖宿在碧山,我微笑着没有回答,心中自在悠闲。且看那桃花随着流水自由自在地飘向远方,这里另有一种境界,不同于黑暗、污浊的人间。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五)
【如释重负】故事的主人公:
鲁昭公(前560年—前510年),姬姓,名裯,一名稠、袑,鲁襄公之子,母齐归,春秋时期鲁国第二十四位国君,前542年―前510年在位。
【如释重负】是什么意思?
释:放下;重负:重担子。象放下重担那样轻松。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
【如释重负】出自哪里?
《谷梁传·昭公二十九年》:“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
【如释重负】词语辨析:
【如释重负读音】:rú shì zhòng fù
【如释重负的近义词】:轻装上阵、轻松自如
【如释重负的反义词】:如牛负重、重任在肩、泰山压顶
【如释重负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状语
【如释重负】如何造句:
1、指导员见到通信员安全地通过日本人的哨卡时,才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2、当听说手术非常成功,他才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3、他拿走我替他保管的珠宝,我一时如释重负。
4、他辞去了所有的社会兼职,如释重负,可以一心一意地教书了。
5、我已感到精疲力尽,同时也感到如释重负,然而,我并不抱盲目乐观的态度。
6、本以为到最后一天我会如释重负,但我现在却决定,我要让原本不受重视的性爱成为生活中的重头戏。
7、豪言一出,人人欢欣鼓舞如释重负,连这句话至少说早两天都无暇顾及了。
8、虽然整个城市如释重负,但是那些期待翻天覆地变化的人要失望了。
9、这个阶段的妈妈们经常骄傲的谈论起她们的孩子,传达出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以及看着孩子们自己成长的愉悦快感。
10、就在两人争论不休的时候,抱着孩子的女人却却如释重负般的松了一口气。
【如释重负】典故:
公元前542年,鲁襄公病死,公子稠(chou)继位,史称鲁昭公。当时,鲁国的实际权力,掌握在季孙宿、叔孙豹和孟孙三个卿手里,其中以季孙宿的权力最大,昭公不过是个傀儡。昭公这个国君也不争气,只知游乐,不理国政。生母去世后,他在丧葬期间面无愁容,谈笑自若,还外出打猎取乐。这样,就使他更在国内失去民心。
大夫子家羁见昭公越来越不像样,非常担心,几次当面向昭公进谏,希望他巩固王室的力量,免得被外人夺了政权。但是,昭公不听他的劝告,照样我行我素。日子久了,昭公终于觉察到,季孙宿等三卿在不断壮大势力,对自己已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于是,他在大臣中暗暗物色反对三卿的大臣,寻找机会打击三卿。
不久,季孙宿死去,他的孙子意如继续执政。大夫公若、郈(hou)孙、藏孙与季孙意如有矛盾,打算除掉季孙氏。
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17年),季氏、郈氏两家因斗鸡而产生矛盾,昭公便约长子公为密谈除掉季孙氏的办法。公为就回宫和两个弟弟商量后,认为父亲昭公肯定怨恨季孙氏专权,因此劝说昭公除掉季孙氏。昭公听说郈孙、藏孙等大夫与季孙氏有矛盾,心里很高兴,就秘密把他们两人召进宫内,要他们一起来诛灭季孙氏。接着,又把子家羁召来,告诉了他这一密谋。不料,子家羁反对说:“这可千万使不得!如果这是进谗者利用大王去侥幸行事,万一事情失败,大王就要留下无法洗刷的罪名。”
昭公见他坚决反对,喝令他离去。但子家羁表示,现在他已经知道了这件事的内幕,就不能离宫了,否则泄露出去,就不能摆脱责任。于是,他就在宫中住了下来。
这年的秋天,三卿之一的叔孙豹因故离开都城,把府里的事情托给家臣騣戾掌管。昭公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没有人会去支援季孙氏,便使郈孙、藏孙率军包围了季孙氏的府第。季孙意如来不及调集军队反击,又不能得到叔孙豹的救援,只好固守府第。他向昭公请求,愿意辞去卿的职务回封地去,或者流亡到国外去。子家羁建议昭公答应季孙意如的请求,但是,郈孙坚持非把他杀掉不可。昭公觉得郈孙的意见对,就听从他的。
再说叔孙豹的家臣騣戾得知季孙氏被围的消息,和部属商量后认为,如果季孙氏被消灭,那么接下来会轮到叔孙氏,所以马上调集军队救援季孙氏。昭公的军队没有什么战斗力,见叔孙氏的军队冲过来,马上四散逃走。三卿中还有一家孟孙,见叔孙氏家已经出兵救援季孙氏,也马上派兵前往。路上,正好遇到逃退过来的郈孙,便把他抓住杀死。
昭公见三卿的军队已经联合起来,知道大势已去,只好和藏孙一起出奔齐国避难。由于昭公早就失去了民众,所以百姓对他的出奔并不表示同情,倒反觉得减轻了他们身上的重担。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出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