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层的破坏使用制冷设备等消耗臭氧物质氟氯烃等太阳紫外辐射增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一地理学习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中心气压水平气流方向垂直气流方向中心天气状况举例其它影响
气旋低北逆南顺向上阴雨亚洲低压沿槽线形成锋面
反气旋高南顺北逆向下晴亚洲高压
锋面气旋(重要!)
要求:图上每一个天气系统的识别;
不同地点所受天气系统的控制及出现的天气现象
8、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因子分析
地理位置
A纬度位置:决定太阳辐射——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原因——决定热量或气温
B海陆位置:
例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温差小,湿度较大;大陆性反之
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形成是由于海陆之间的热力性质的差异
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
特点:双重性质——各纬度、海陆之间水热交换;直接控制某地气候特点(水热状况)
下垫面(地表状况);最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与水源
其它影响气候的因素:人类活动、洋流(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会判断气温降水图;会描述)
气候要素:气温、降水
以温定带——月均温在15度以上,为热带气候
月均温最低在0-15度,为亚热带气候
月均温最低在0以下,温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以水定型——热带气候分为四种: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干旱;
热带季风气候:旱雨两季
热带草原气候:旱雨两季
亚热带气候分为两种: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冬雨夏干
温带气候分为三种: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湿润
气候成因
季风气候成因:三种季风气候
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气候:
地中海气候(副高和西风);热带草原气候(信风和赤道低压)
单一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压);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
气候分布
大陆东岸气候:三种季风气候
大陆西岸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陆内部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9、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现象产生原因污染物危害对策
温室效应燃烧矿石燃料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二氧化碳
海平面上升(原因?)对沿海低地构成直接威胁引起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具体表现?)
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植树造林
臭氧层的破坏使用制冷设备等消耗臭氧物质氟氯烃等太阳紫外辐射增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全球合作,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
酸雨燃烧化石燃料(主要是燃煤);汽车尾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水体酸化,影响鱼类生长乃至死亡;酸化土壤,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及人体健康
最根本途径: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如清洁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废气再利用)燃烧低硫煤或其它清洁能源
高一地理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一、问题
高一新生处于初中和高中、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的衔接、过渡阶段,无论是生活上、学习上;还是心理和生理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困惑和问题。就高中地理学习方面,结合教学实际,笔者认为心理层面上的问题主要有:
1、中考形势对地理学习影响的思维惯性;
2、高一课程学习负担与学生学习精力的相对矛盾导致学生学习心理上的倦怠。
学习层面上的主要有:
1、“地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薄弱与高中地理必修1对空间思维能力要求的反差;
2、以上及“教育新政”背景下,课时安排与教学质量保证对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处理的影响;
3、高一新生自主学习的养成进度与高中地理学习效果的“马太效应”。
心理层面上的问题,可以在开学伊始进行教育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作为一门课程,高中地理的特点和地位,树立学生学好高中地理的信心和决心。而学习层面上的问题,就需要在开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当中,通过课堂教学、作业系统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管理等方面,从教学情境创设、学习方法指导、学习习惯培养等角度潜移默化,力图解决问题,令学生不以高中地理为畏途。否则,积重难返,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事倍功半,甚至丧失学习的兴趣。以下就学习层面上的问题谈一谈笔者的一些教学实践和思考,以抛砖引玉。
二、对策
问题1:“地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薄弱与高中地理必修1对空间思维能力要求的反差。
相对于高一新生,地理学习遇到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难点是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课程标准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那么,初中的“基础地理”部分中的经纬网知识的掌握是学好“地球的运动”的前提。因此,就有必要在课堂上进行系统性的回顾,并通过实物地球仪演示、FALSH动画播放、地理图表的读图分析、地理规律与原理的归纳、演绎和多媒体幻灯片投影等方法或形式形象直观而又不失理性的弱化该知识点对高二才学习的立体几何思维上的要求。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课时学习第一目“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之前先回顾经纬网知识。回顾经纬网应循序渐进,通过演示,由感性的引导过渡到理性的归纳再归为空间思维的建构,为第一目乃至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思维基础。
首先,从“次品”地球仪认知在地球基本运动中地轴北端的空间指向,动画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如此,学生对地球的运动有了一个基本的感性认识。
其次,按地轴→极点→经线→纬线的顺序在地球仪上逐一指示并通过同步的侧视图投影来明确经纬线在地球仪上和侧视图中形状、大小关系和指示方向等方面的特点及差异。简短的八个字的记忆,目的是能让学生再现经纬线的空间形态:地球自转轴——地轴→地轴与地球仪表面的交点——极点→地球仪上连接极点的线——经线→地球仪上与经线垂直的线——纬线。
再次,对照实物地球仪来认识俯视图。考虑到知识容量、难度以及教学进度,可暂时简化认知的过程,并提醒学生在课后复习时参照《地理图册》第10页上的俯视图。
最后,在经纬线认知的基础上示图认识经纬度并列表比较经纬线的形状、大小关系、指示方向、度数以及经纬度的分布规律。
第一目“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的学习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完成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异同的比较。通过演示,学生清楚地意识到在地球自转中,地表某点就是沿着其所在纬线圈运动,从而对地球自转角速度与线速度特点的掌握不仅仅是对教材图1.18“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上数据的归纳,而是更进一步的理解记忆。并且为第五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中昼夜长短变化本质上的理解埋下伏笔。至于公转速度特点也是从运行轨道着手,运用《地理图册》第10页上“日地距离与地球公转速度的关系”一图绘制的原理——开普勒面积定律去理解记忆。相对教材15页活动2的表格而言,添加“轨迹”一项,就能对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特点有个清晰的认识。
在第五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学习中,一方面,以动画演示、生活现象和图1.23“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的读图归纳的形式来认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另一方面,从变化的本质来理解。例如,在昼夜长短变化的学习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系统的、理性的去挖掘其变化的本质: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晨昏线空间位置摆动→昼弧/夜弧→昼长/夜长。其中“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晨昏线空间位置摆动”的理解,在之前“太阳直射点”与“晨昏线”的学习中已经做了铺垫。
“太阳直射点”部分的铺垫: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
如上图,L为地表A点地平面,与球半径R垂直于A点;若A点为太阳直射点,接受太阳垂直照射,则L与图示太阳光线(直射光线)垂直于A点。
所以,图示太阳直射光线与球半径R位于同一直线上。换句话说,太阳直射光线指向地心,与地表交点即为太阳直射点。
“晨昏线”部分的铺垫: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那么,晨昏线的空间位置符合哪两点才能作为昼夜半球的分界线?观察教材图1.19后,比较容易得出结论: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经过地心。
因此,学生容易接受“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直射光线始终垂直于地心”这一论断。那么,“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晨昏线空间位置摆动”就不难理解了。至于“昼弧/夜弧=昼长/夜长”,结合地球自转特点中增设的“轨迹”一项,一般不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并对地理现象及其规律既可以表象又可以本质的认知。
问题2:课时安排与教学质量保证对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处理的影响
江苏省“五严”新政背景下,高中地理课程课时的安排是固定的,习题的评讲、旧知的回顾、新知的学习就需要统筹规划好。为保证教学质量,除了对教学设计精心准备,还要正确、果断处理课堂生成。前者有效引导后者,而后者升华了前者,两者相辅相成,方能实现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学相长,没有或者未能引导学生高亢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正确的学习方向、恰当的学习方法,教学预设如同虚设,课堂生成徒劳无功,有效教学如同镜花水月。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预复习的督促与检查、学习评价的过程化是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措施。
例如,在“时差”教学中,播放电影《环游地球80天》片段(01:50:54~01:52:06),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每经过一个时区,路路通(成龙 饰)就要把福特先生的手表调快一个小时?为什么福特先生最后意识到只是过去79天而不是起先的80天?从而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再如,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教学中,我用两张硬纸板、一只铅笔和一根尼龙绳来代表黄道平面、赤道平面、地轴和直射光线让学生演示地球“斜着身子”、“站直着”和“平躺着”三种情况下的绕日公转,使之感性认识黄赤交角的存在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关系。在学生动手参与、用心观察和动脑思考的多感官的活动中意识到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并制约着移动的范围,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学生预复习的督促与检查的效果在于持之以恒的决心。督促是前提,是保障,而检查是催化剂。发挥催化剂的功效,一是名至实归,二是讲究技巧。其精髓在于检查本身的多样化、综合化和人性化,不能令学生反感,不能让学生疲于应付,应针对实际情况,因地、因时制宜。对于重难点知识,预先告知学生,要求预复习,并要求完成以知识结构为形式的预复习作业。至于检查,我一般是采取校信通告知家长督查、课前收查、课上抽查、课后询问等方式,点、线、面相结合,有层次、有重点的去检查。
问题3:高一新生自主学习的养成进度与高中地理学习效果的“马太效应”
“教”是为了“不教”,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是高效学习的保障,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主要行为方式之一。对于这一点,我们教师应该有着清醒的认识:“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片面一点说,学习主体意识的存在不仅仅是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引导和指导,而在于课余是否有自主学习的兴趣、习惯和意愿。
从高一新生的角度来看,教师的正确引导至关重要。没有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杂乱无序,最终流于形式,收效甚微;错误的引导,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变相违背了自主学习的初衷。我目前的方案是设计一份“周末自主学习资料”,力图从读、思、练的角度,分层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借助校信通联系家长,从而取得家长的协助、支持与关心,督促学生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以填补校外管理的漏洞。
“周末自主学习资料”设计的框架如下:以节为单位设置“课程标准”、“学习要求”和“要点回顾”;以章为单位设置“巩固练习”和“能力提高”。“课程标准”和“学习要求”以读为主,便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要点回顾”以思为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巩固练习”以“学业水平测试”(小高考)真题和模拟题为主,用以自检和反馈;“能力提高”采用高考真题和模拟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更上一层楼。以下摘录“周末自主学习资料”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要点回顾”中的第9点和第12点:
9、昼夜长短的变化(图1.23部分)
a,此变化是时空变化,从本质上去理解为宜:昼长/夜长=昼弧/夜弧,其来龙去脉:自转和公转→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运动→晨昏线空间位置摆动→昼弧/夜弧→昼长/夜长。
b,极值的时间与范围
c,昼长的比较(以同一时刻,两地的比较为例):
其一:读图,见a(纬线和晨昏线→昼、夜弧→昼弧/夜弧=昼长/夜长);
其二:日期→季节(冬?夏?)→昼长是长?短?(生活经验,有木有。注意,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如果是同半球地点的比较,那么请继续→纬度越高,昼长越长或者越短(童靴,你想:赤道永远是昼夜等长滴,而极地是出现极昼或者极夜现象滴,也就是说由赤道到极地,随着纬度的增加,昼夜长短状况由“昼夜等长”过渡为“极昼或者极夜”。好吧,我承认我有点唐僧,我还要举例解释。今天是 9月7日 ,比较下面2组城市的昼长:上海和悉尼、北京和上海。今天是 9月7日 ,位于春分3.21到秋分9.23之间,处于北半球夏半年当中,夏季嘛,北京当然昼长夜短咯;而南半球澳大利亚的悉尼是冬半年,昼短夜长。故,昼长北京﹥悉尼。再看第二组,北京、上海都在北半球,都是昼长夜短,既然北半球昼长夜短,那么极地出现的是极昼还是极夜现象呢?!对!你的智商很正常,昼长夜短的极致当然是极昼了!从赤道的昼夜等长向北过渡到北极地区的极昼,昼长由12小时过渡到24小时。故,北方北京的昼长比南方的上海更长。终于解释完了,o(∩_∩)o)
12、在第9点昼长比较的举例中,我尝试在文字表述上贴近学生,至于是否得体有效,有待实践的检验。而在第12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中,虽然没有细化,甚至于“区时计算(换算)”、“偏移的规律”诸如此类的考察重点都没有标注其中,但个人觉得已经初步达成我的目的:言简意赅,一目了然。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正视高一新生在地理学习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积极探索、研究,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一些措施,并有意识的系统化和规范化。以此为契机,在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两个方面,努力构建有效教学,推动新课改的深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