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土地问题决定中国古代政治走向

  在中国古代风起云涌的政治变革浪潮中,土地问题总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小编整理了相关知识,快来学习学习吧!

  纵观土地问题决定中国古代政治走向

  地权与君权的一体化

  纵观中国古代政治史,土地所有权和君权很早就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诗经·小雅·北山》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此诗背景虽是周代推行的分封制与井田制,但用来描述后世君主集权日益加强的皇帝时代也非常合适,因此成为被历代学者广泛称引的经典诗句。为君者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把土地和附着在土地上的人民牢牢控制在手中,而这就需要通过一系列制度的推行来实现。西周建立后推行分封制与井田制,使得王权和土地开始真正结合在一起,周天子由此实现了由“诸侯之长”到“诸侯之君”的飞跃。后世更以郡县制加强君主对土地和人民的控制,促进了中国古代政治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可以说,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与土地分配制度的发展史,也就是历代帝王强化自己土地所有权与支配权的历史。

  与此相适应,中国古代的政治变革往往伴随着以土地为核心的经济变革。商末周初的政治变革在历史上影响甚巨,其以“授民授疆土”为核心的封建体制便是最重要的代表。面对空前辽阔的疆域,周人采取了适应形势需要的政治体制,实现了中国古代国家形态演进史上的一次飞跃。周初重器大盂鼎铭文中记载了周康王封赐给一位名盂的贵族土地、人民的情形,就是这一制度的生动写照。作为配套制度而行的井田制在当时也举足轻重,被后人评价为“量地画野,经国大式;邑地相参,致治之本”。春秋中期以后,以井田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走向瓦解,新的土地关系与生产关系开始出现,由此引发了政治领域内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周天子权力衰微,列国内部权力下移,新兴势力开始夺取政权,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确立,国家走向更高层次上的统一。商鞅在秦国推行的变法,便抓住了土地这一关键问题,在地方行政和土地分配两方面完成了新旧制度的更替。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的两千多年间,以皇帝为主导的中央集权体制日益巩固,土地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稳定。由此可见,政治体制与土地制度在本质上密切关联,二者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

  土地问题诱发政治变革

  纵观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可以获得具有一定规律性的认识:政权更迭往往以土地问题为诱因,而几次比较重要的地方行政体制、土地分配与赋税制度改革都发生在政权更迭或统治者面临严重政治危机的时候。

  西汉中期以后,聚敛了大量土地与财富的地方豪强严重危及了中央的统治。对此,大儒董仲舒曾建议通过“限民名田”来抑制土地兼并,但未被采纳。哀帝时由师丹等人提出的限田限奴方案也因为外戚、宠臣的阻挠而流产。西汉政府对土地兼并反应迟缓,在一定程度上为王莽夺权埋下了伏笔。自此以后,严重依赖地方豪强的中央政权无心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最终形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延续达数百年的门阀政治。中央对所辖区域内土地与行政权力的控制越来越弱,反过来又促使中央政权采取改革措施,对土地关系、地方行政运行机制进行调节与整顿。于是,在隋唐北宋时期,中国历史上又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政治与土地变革。

  隋朝建立并统一后,将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均田制。这些本应在打击豪强大族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方面效果显著的措施,在当时的情况下却稍嫌操之过急,根基未稳的隋王朝也迅速覆亡。随后崛起的李唐政权延续了隋朝时期的改革,在地方行政管理方面开创了中国政区沿革史上道和府的建制,又设羁縻州加强对边疆的管理,在土地分配方面延续并完善了已经推行两百多年的均田制。唐代对土地行政权力和分配制度的变革取得了巨大成功,也把中国古代社会经济与文化推进到更高的水平。但自天宝之后,中央政权失去了对地方行政的主导权,出现了藩镇割据、边疆不守的局面,以此为依托的均田制度也随之走向消亡,继之而起的两税法由于没有国家对土地的绝对控制这一基础,因此并不能挽回唐王朝的发展颓势。此后,北宋政权在国家基本统一后所进行的改革仍然是以土地的控制与分配为中心,通过知州、转运使等的设置,将地方权力大都收归中央,改变了地方势力“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的局面。

  土地的绝对控制与支配是核心

  由上可见,无论是战国秦汉还是唐宋时期的变革,关注的核心都是土地问题,强调的都是以帝王为首的中央政权对土地的绝对控制权与支配权,由此而实行的地方权力机制、土地分配与赋役征发制度决定着这些王朝的政治走向。之后的元明清三代,虽然最高统治者的民族身份不同,但他们采取的政策在本质上却是一致的,元代的行省、明代的三司都体现了这一点。与两宋时期边患屡兴相比,元明清对边疆的控制也明显加强,而黄册和鱼鳞图册、“摊丁入亩”等政策之所以能够推行,依靠的正是国家对土地所有与分配体系的绝对控制。

  中国古代政治变革与土地权力发展的关联使我们认识到,土地与中央集权抑或君权的一体化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政治与经济发展的高度统一,对国家政权、民族融合与交流都有影响。土地与君权的联动机制也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较为固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的政治因素的萌生与发展。而当二者出现矛盾冲突时,往往会出现政治危机甚至政权更迭,这又促使掌权者采取措施进行协调或局部调整,以缓解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易错点

  49. 科学文化修养提高了,思想道德修养也就相应提高了。(×)

  分析: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有利于促进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但它不是促进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的充分条件。

  50. 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

  分析:文化有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之分,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51. 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

  分析:在综合国力中,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物质力量是基础,具有重要地位,文化软实力不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52. 当前的国际竞争以文化竞争为主。 (×)

  分析: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是并不是以文化竞争为主,而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主。

  53.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无法选择的。(×)

  分析:人有主观能动性,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54. 文化的多样性就是指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完全不同。(×)

  分析:文化的多样性不是指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完全不同。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55. 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承认和保护一切文化。 (×)

  分析: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但不等于说所有文化的存在都是合理的。一些腐朽的、庸俗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行为,将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阻碍社会的进步。

  56. 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 (×)

  分析: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旧的传媒在今天的文化传播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拥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57. 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文化传播的手段是一致的。 (×)

  分析:文化传播的途径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文化传播的手段有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文化传播的途径要借助一定的文化传播手段。

  58. 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 (×)

  分析:文化的过时与否,取决于它能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那么它就不会过时。

  59.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是一样的。(×)

  分析:传统文化落脚在文化,是相对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的。文化传统落脚在传统,是指存在于一切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中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

  60.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过程,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

  分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没有先后之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61. 各种新生的文化现象都是文化创新的结果。 (×)

  分析:文化创新是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成果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精神的、适应现实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产品。某些新生的文化现象,如电脑算命,实质上是愚昧落后的旧文化在当今的新的表现形式,它不是文化创新的结果。

  62. 中华文化就是各民族文化之和,各民族文化寓于中华文化之中,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分析: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但它并不是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因此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华文化寓于各民族文化之中,通过各民族文化表现出来。

  6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的延续。(×)

  分析:(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有其合理性。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史书典籍的出现,能够使大量的历史经验、资料史实记载流传下来。

  (2)但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它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64. 中华文化是中国这一古老土地上孕育的文明,因此各地区文化都是相同的。 (×)

  分析:(1)中华文化是中国各地区、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65.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抵制外来文化。(×)

  分析:民族精神与外来文化并不矛盾,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要注意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又要警惕外来腐朽文化的侵蚀。

  66.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关键在于与时俱进,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

  分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作用。

  67. 大众文化都应得到提倡。 (×)

  分析: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要强调两方面:一是文化要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二是文化的内容必须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而不能是庸俗的、低级趣味的。并不是所有的大众文化都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都应得到提倡。

  68. 流行文化是经典文化。 (×)

  分析:流行文化不一定是经典文化。经典文化是经过历史考验的,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经典文化可以流行,但流行的不一定是经典。

  69. 传统习俗等于落后文化。 (×)

  分析: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但落后文化并非仅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而通过传统习俗表现出来的也并非都是落后文化。我国传统习俗中既有前人积累的精华,也有糟粕。

  7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因此,我们不能把两者混淆起来。

  71.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回事。(×)

  分析:(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彼此相辅相成,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2)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文化建设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是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知识能力的条件,还是传播革命理想、道德和纪律观念的文化形式和手段。

  (3)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文化建设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发展,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主要内容,而且是全部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还为文化建设提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促进文化建设的发展。

  72. 思想道德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 (×)

  分析: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不能简单地认为哪一个更重要。题目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行为上是有害的,两个修养都应该提高。


纵观土地问题决定中国古代政治走向相关文章:

1.2018年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复习 - 学习啦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