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全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大全一
【教材分析】《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候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该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烛之武退秦师》是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该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及其在课文中的用法。课文安排在单元的首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实现“由教到不教”,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设计理念】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学生诵读、教师范读,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2、语言、动作,形象激情的教学方法。3、点拨词句方面的一些知识,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教学方法。
选择以上教法的理念: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我在教学本课时主要采用诵读的方法,使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同时通过个性化语言以及动作演示等形象激情的方法来辅助教学,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句。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
【学情分析】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A、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B、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C、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
【教材目标】
A、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解决几个生字,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B、基本能力目标: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C、思想教育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标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文章虽然作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末期,但内容生动有趣,语言也比较浅显,且新大纲对高中阶段文言文教学只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必对艺术特色等作过多的分析。因此,我把该文教学重点确定为:诵读复述课文,背诵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把理解词句与理解文章统一起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烛之武的说解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短短125个字,却说了四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语言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我把此定为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古代兵法著名的“三十六计”中有一计,大意是利用、制造敌人内部的矛盾,达到取胜的目的,这就是俗称的“离间计”,其实,在“三十六计”中称作“借刀杀人”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烛之武退秦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说退秦军,迫使晋军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那么,烛之武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是如何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的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学习新课《烛之武退秦师》。
二)预习指导:借助《高中语文词语手册》,参看提示、注释,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检测预习,出示练习:完成教学目标A中关于文学常识以及识记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要求,结合第一自然段,了解故事背景。教师小结,补充。
四)教学新课:
1、教师范读全文,进一步整体感知课文。这是教法一的再落实。
2、自读全文,提出要求:圈点勾画不理解的词句,批注有疑问的内容。
3、组织讨论找出的疑难词句,这是完成教学目标B的第一步。教师要顾及全体学生,尤其是文言文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指导学生动手(写)、动脑、动口,培养思考分析能力,对学法B进行初步指导。
4、着重根据“思考练一”,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内容,这是完成教学目标B的第二步。这步程序由中等学生来完成,以此带动两头。
五)教师小结以上内容。
六)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2、完成课后练习二、三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堂课内容,归纳要点,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的结果是烛之武说退了秦师没有?对,说退了秦师。那么烛之武在国家危急关头,是否是毛遂自荐,挺身而出,主动地担当起这个重任的?在大军压境,敌我双方剑拔弩张的紧张情势下,烛之武又是采取什么方法使一心想借此扩张自己势力的秦穆公改变态度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学习《烛之武退秦师》。
三)学习新课:
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出人物个性。
把本篇中所需要积累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加以归纳,再次落实教学目标A。概括课文情节,根据情节要点分析人物形象。这是完成教学目标C的第一步。
理清层次:
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课后练习题二,实际上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大全二
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并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B、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C、情感与态度目标:
1、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
1.课前预习指导。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第一课时
要点:熟读文章,以检查预习的方式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故事发生背景。
一、教学导入:
以古代兵法著名的“三十六计”中的“借刀杀人”计导入。引出疑问“烛之武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是如何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的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学习新课《烛之武退秦师》。
二、检测预习:
1、检查同学诵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2、检查部分文句翻译,帮助学生理清层次。
a、晋侯、秦伯围郑,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c、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d、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e、(晋文公)亦去之。
请学生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文章脉络:
秦晋围郑------- 烛之武临危受命--------- 烛之武退秦师--------晋师撤离。
3、结合背景,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解决学生疑难问题。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背景补充: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小结全文: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的故事。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候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三、听录音,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自读、领读等)读三遍。
四、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一、整理文中特殊文言现象。
第二课时
要点: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特殊文言现象,翻译文中重点语句。
一 重点词讲解
之:1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2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3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4烛之武(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
5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以:1余船以次俱进。
2富国以农,拒敌恃卒。
3文以五月五日生。
4扶苏以数谏故,子使外将兵。
5以其无礼于晋。
贰:1且贰于楚也。
2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
鄙: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蜀之鄙有二僧。
3肉食者鄙,又何间焉。
4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既:1既东封郑
2又欲肆其西封
3封豕长蛇
微: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国事衰微
4见微知著
与:1失其所与,不知
2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
3与人刃我,宁自刃
4将欲夺之,必先予之
5蹇叔之子与师
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大全三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篇课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必修1第二单元的三篇课文全是古代记叙文,同时它也是高中语文中的第一篇文言文,更是历史名篇。《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两国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的故事。它虽然短小但内容十分丰富,主要体现在文中知识点众多,情节精彩,烛之武的人物形象鲜明。因此,在整个高中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设计课堂时既要抓住文中的知识点,又要引导学生体会烛之武的说辩艺术,使学生能够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做到纲举目张,化繁为简,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本课的学习还能为后面的文言文学习做好铺垫,提供一种学习思路,巩固已有的文言文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1. 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一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整体上表现为一种过渡性特点,在学生身心发展中,处以一个重要的变化阶段,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在课业学习中,他们刚刚经过中考的选拔,面临着初中知识结构向高中知识结构的过渡,面临着学习方法,学习思维的转换;但他们的注意力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记忆以有意记忆为主,能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初步完成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思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参加讨论交流更能发散他们的思维。。
2. 学习需要分析: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学生进入高中,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及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由于《烛之武退秦师》是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学生升入高中后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在教材中的地位重要具有示范的作用,所以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对于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文言文的信心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标主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基于这种理念,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读探究,疏通词句,质疑问难,合作研讨;然后再重点突破,发现创新。同时要指导学生动脑动手编制语文知识卡片,积累语言知识。
3. 学习环境分析
高一学生刚刚从初中进入高中,面临着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校管理氛围,在心理上会产生陌生感和不适应;另外,高一的学生大多是原初中的学习尖子和主要班干部,在这种强手如林的情况下,多数同学因地位的变化会产生挫折感;以至于会使很多学生留恋初中的学习生活,对高中的学习和生活不适应。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应多组织一些既有趣又有意义的小组讨论和交流发言,来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使学生能尽快摆脱陌生感,适应新环境下的学习生活。
三、学习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与《左传》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史书体例。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在本文中的用法,如“无礼于晋”、“贰于楚”、“军”、“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寡人之过也”、“敢以烦执事”、“夫晋,何厌之有”、“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说,与郑人盟”、“吾其还也”等句子中蕴含的文言文知识。
(3)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借助工具书及网络资源,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来辅助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发言,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活跃学生的思维,更深入的理解文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充分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理解他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军,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办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四、学习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重要文言文知识的掌握,如理解“贰、军、辞、鄙、济、阙”等词语的含义,归纳“军、师、舍、辞、微、鄙”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烛之武人物形象和波澜起伏的叙事情节的把握。
2、难点:领会春秋外交辞令的特点。
五、教学思路设计:
1、学习目标的确立上:
除了原有目标外,着眼与社会的需求,重点突出了学生学习知识时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有关学习资料的能力和快速删选信息的能力,并能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熟练地应运这一能力,拓宽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2、学习过程的调整上:在已有的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发展水平,在知识的学习结束之后才组织学生集中进行讨论交流,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可以形成学生对文章更深层次的个性化的解读。
3、教法的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信息化在教学中逐渐普及。因为本文蕴含了很多典故,这将对学生正确理解文本有很大的阻碍。所以将丰富快捷的网络服务与本节课的学习相结合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有关背景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自己动手上网查找资料,不仅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助于提高他们搜集和删选信息的能力,辅助学生快速深入地理解文本。
4、评价量规
? 初始水平--1 发展中水平--2 完成水平--3 范例级水--4 课前预
习和搜
集信息 没有预习和收集与该课题相关的任何信息 简单预习,收集少量信息,和课题部分相关 基本预习,收集一些基本的信息,大部分和课题相关认真预习,收集大量的信息,所有的都跟课题相关 分组讨
论交流 不做任何讨论交流,依赖性强,不与同学合作 少量的交流,经常需要别的同学来提醒,很少与同学合作 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相互沟通能很好的与同学交流讨论,而且自己的观点也很完整正确 展示
理解 几乎不能提供任何建议或理解,只是观看 对提出的问题能给出部分信息,参与少量展示,显示对问题的初步理解,对综合性或概括性问题不理解或理解有错误能给出足够的信息,使听者了解问题的意图和内容,表明对问题基本理解,但有少量错误 非常简明,讲解清晰,原理正确,触类旁通,表明对问题的深刻理解课程结束后学生的掌握情况 错误非常多,几乎没有理解本节课的内容 错误较多,知识结构不完整,理解问题有一定困难错误较少,知识结构基本合理,基本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 几乎没有错误,知识结构严谨规范,解释问题简洁、科学,很好的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 六 、学法指导 :
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性,自主性。打破课内外的约束,将课内外学习活动相结合。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活动中,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收集资料,在全班交流发言,充分体现了学生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的主动性学习;而通过讨论交流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从中不断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形成自己特有的思想。
七、课时安排:两课时
八、学习程序设计:
(一)详细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2′)
古往今来,有许多凭一己之力而力挽狂澜的英雄人物,如在秦王威风八面的朝堂,蔺相如轻启三寸不烂之舌,挫败秦王夺璧的阴谋,使宝璧平安归赵;在群儒唇枪舌剑的进攻面前,诸葛亮轻动三寸不烂之舌,折服东吴的饱学之士,使孙刘迅速结盟。兵法曰:“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战之上策”,前面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凭着勇猛之力而达到了这样的目的,而今天我们所要接触的烛之武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是如何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护郑国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
2、《左转》简介及史书体例
(1)师:同学们,请看课文下面的注释 eq oac(○,1),这篇课文选自《左转·僖公三十年》,那么有谁对《左转》有所了解,给大家分享一下。也可以利用你们现有的网络资源进行查找。(4′)
明确:《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2)师:《左转》是一部编年体史书,那么大家还知道其他史书体例吗?也可以利用你们现有的网络资源进行查找。(′4)
明确: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3、听课文录音,注意重点字的读音。(5′)
汜(fá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 共(gōng)其乏困
阙(quē)秦 函(hán)陵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解题(2′)
师:同学们,我们先集体看一下题目,《烛之武退秦师》,谁能解释一下题目的意思?
明确:退:使动用法,使-----撤退;师:军队;烛之武使秦军撤退,
讲解新课,研读第一段。
师: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烛之武为什么要退秦师,又是怎样退的秦师,带着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注意,一定要读准字音。(5′)
明确: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第一段,其他同学思考一下,第一段给我们提供了那些信息?并结合以前的文言文知识,尝试准确翻译这段文字。(5′)
明确:用PPT展示准确的译文,根据学生的回答,着重讲解“以”、“于”、“贰”、“军”等文言词汇及其相关句型。然后展示秦、晋围郑图:
师:同学们不难看出秦、晋围郑的原因是郑国“无礼于晋”且“贰于楚”,那谁知道这其中蕴含的典故呢?也可以利用你们现有的网络资源进行查找。(8′)
明确:(1)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住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2)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3)“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阐明原因: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阐述两军驻扎位置: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研读第二段
(1)男生齐读本段,找出不能理解的字词句。(1′)
(2)根据学生预习的反馈情况,老师有重点的进行字词句的讲解:(3′)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
②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
③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
(3)齐读本段,并进行组内讨论,分析佚之狐、郑伯、烛之武的人物形象,然后说说你最喜欢谁,为什么?(7′)
明确:①“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A、从侧面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②辞曰:“臣之壮……也已。” 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③公曰:“……”许之。
A、郑伯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体现了明君风范,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
B、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4)引导学生迅速背诵本段。
布置作业: 疏通剩余文本的文意,找出不能理解的字词句。
第二课时
1、复习式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左转》和史书体例的知识,谁能给大家复述一下?老师用PPT展示一道相关的填空题,请同学来回答,帮助学生回忆和记忆。(1′)
师:除了这些知识我们还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信息?以烛之武“ 怎么退——为什么退——退的结果”三个问题引出文章相关语句。
2、研读第三段:
(1)全班齐读本段,检验预习效果,提出问题。(2′)
(2) 根据学生预习的反馈情况,老师有重点的进行字词句的讲解:(4′)
①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③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A.何陋之有?B.莲之爱,陶后鲜有闻。C.菊之爱,同予者何人?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④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3)同学们,本段也蕴含了两个典故,谁能找出来,并给大家解释一下?也可以利用你们现有的网络资源进行查找。(5′)
明确:①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②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3)自由读本段,回忆上节课老师给你们展示的“秦、晋围郑图”,并思考烛之武是如何使秦军撤退的。(8′)
明确:①“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②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大全相关文章:
1.高中必修三《烛之武退秦师》精选教案范文3篇
2.高中必修三《烛之武退秦师》精选教案范文3篇
3.高三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梳理
4.高一语文课文《烛之武退秦师》译文
5.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译文
6.高一语文人教版《烛之武退秦师》课文解读
7.语文教师《烛之武退秦师》解读:神奇的郑国商人
8.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
9.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
10.高中语文人教版《烛之武退秦师》特色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