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写作议论文,难免会因为论述的特定语言特征而感觉不习惯,在具体写作中表现得畏手畏脚,语言僵化,更难说文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作文议论文如何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高中作文议论文如何写
一、学会安排文章的论证结构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文章的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既是议论文的一般结构,也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般过程,符合认知规律只要抓住这一结构,那么文章的思想就会清晰,说理就会充分,结构就会完整,给读者的印象就会深刻。
二、学会积累素材
素材的积累是高中生写好作文的重要因素之一。正像俗话所讲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样,对于写作而言,学生就是巧妇,素材就是大米,即使再聪明能干的厨师,也做不出没有米的米饭来。那么,如何积累素材呢?我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积累:
(1)从生活体验中去积累。文章就是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因此,我们要做生活的主人,多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悟生活,只要关爱生活的暖流经常流淌在心中,就会让这多股暖流激起朵朵夺目的浪花,奏响广大读者心中的和弦。如在写“压力”时,大多数同学都写到了一个共同的压力――考试,结果千人一面,千人一词,没有了新鲜感。一位考生灵机一动,他看到考场上的时钟,看到那分分秒秒不停转动跋涉的秒针时,他写到:啊,我难道不是这根长长的、瘦弱的、攀登不止、奋斗不息的坚强的秒针吗?虽然我要跋山涉水,上刀山下火海,冲破重重阻力,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只要我选择了坚强和刻苦,我就战胜了脆弱,化压力为动力。看到这些深情的、闪耀着生活灵光的话语,读者的心能不为之一动吗?
(2)从课外阅读中积累。当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要关注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热点话题,也可以调动自己所钟情的体育、影视、音乐等健康爱好。如每年“两会”的热点话题和焦点词语,中央电视台进行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评选活动等,都可以运用到我们的写作中去。
(3)从教材中挖掘积累。语文课堂其实就是一个丰富的知识宝库,其中的深刻观点,精彩句段,典型事例,奇妙构思都可以成为高中生作文的素材,高中生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无限潜力,活学活用,推陈出新,举一反三,恰当迁移,如烛之武的临危不惧,蔺相如的博大胸怀,司马迁的知难而进,屈原的正直忠诚等。
三、对论据的使用要做到“略叙详议”
有了素材,不等于就有了说服力,要让证据具有深刻的说服力,必须做到“略叙详议”。“略叙”即对论据不必面面俱到,把时间、地点、原因、经过、结果等一一说到,而只要与论点紧密相关的内容写出来就可以了;“详议”即详细地议论,要将论点与论据密切相关的内容作深入剖析,精细论证,充分挖掘,以使文章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如学生常用“文王拘而论《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这一段来论证“逆境中也能成功”,那么,就要将“拘”“厄”“放逐”“膑脚”“失明”等内容展开详议,以真正让读者明确逆境中确能成才的道理。
四、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要写好议论文,须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论证要揭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必然联系,论点的正确性和说服力才能得以展示。这里着重介绍两种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对比论证是在阐述和论证论点时,在本论部分选用论据进行对照比较,将论证内容构成正反对比或相关比较的关系,具体来说是把两种事物或意见加以正反对比,或者用一种事物或意思与另一种事物或意思作比较,对比论证展开的方式大体有两种:①正反对比。既可以是正反观点对比,也可以是正反例证作对比。比如,要写《要拥有博大的胸怀》一文,引论部分可指出胸怀宽广才能走向成功,斤斤计较必然干不成大事。本论部分用对照式,第一层次是正面说理,先说胸怀坦荡方能成大事,对事业有利,弥补自身的不足;第二层次是反面说理,指出心胸狭窄,锱铢必较的人是不会有所作为的。在具体选用事例时,既有正面事例,又有反面事理。
②相关比较。可以是主次、轻重的比较,也可以是利弊、得失的比较。例如,写《近墨者未必黑》一文,本论部分可以先指出近墨者黑的情况确实存在,但这不是主流,接着列举近墨者不黑的事实并分析其原因;还可以先论证近墨者不黑,然后以少量篇幅论证“近墨者黑”的人是存在的,但不是生活中主流。
(2)因果论证。运用因果展开论证,学生并不陌生,如要论证“骄傲必然失败”那我们得思考:为什么会产生骄傲?为什么有的人“骄傲”,有的人却很“谦虚”?再深入一下,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如果盲目自大,骄傲自满,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立足于“果”来求“因”,再立足于“因”来求“果”,文章的思路就很容易打开。
五、注意选用层进式结构
能做到以上几个方面,就可以写出符合要求的一般的议论文了,但是要使文章内容深刻,中心更为明确,还要注意选用层进式结构。所谓层进式结构,即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层进式的文章,一般有两种格式:
(1)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点到面,由简单到复杂的关系。层与层之间可以用诸如“不仅……而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又可以反映层次之间的递进关系。例如,论述“如何解剖自我”可用如下分论点:①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前提,不了解“病”在哪里,就无从下刀)。②光有自知之明还不够,还要勇于自我批评(这是解剖好自己的“途径”,不开刀,就无从去“病”)。③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这是解剖好自己的关键。不掌握开刀的规律,刀就开不好,也就难以真正去“病”)。
(2)针对某些不好的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并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基本模式是: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
六、要在语言上下工夫,突出文采
要写好议论文,要在语言上下工夫,突出文采,达到妙笔生花、才情无限的艺术效果。语言,犹如一朵娇艳欲滴的奇葩,若能让其在文章这块肥沃的土地里悄然绽放,就会把文章衬托得更为艳丽。只有运用了优美的语言才能在说理时准确鲜明,使文章展示出一种强烈的逻辑力量。那么,如何突出文采呢?
(1)用形象的语言表述抽象的事物,让文章生动形象。如2009年宁夏的一篇以“让世界充满善行”的作文这样写道:
善行,是焦裕禄看到兰考县低洼盐泽百姓背井离乡逃荒时,发出的我一定要改变这里贫瘠的面貌的铮铮誓言;善行,是丛飞用自己的积蓄帮助那些贫病幼弱者,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甚至到最后自己身患绝症而无钱治疗的时候,仍牵挂着他们而一生无怨无悔;善行,还是钟南山本已功成名就,但当“非典”来临时,他不顾生命危险亲自深入隔离区对病人问寒问暖;善行,更是当百年不遇的南方洪灾到来时,从中央到地方万众同心誓死保卫武汉长江大堤的雄心壮志……
在上述中,“善行”本是抽象的,但作者却用焦裕禄等人的事例来比喻,对它作了形象的诠释,表现出了极强的说服力,可见高中生在平常练习写作的时候,要有意识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灵活运用种句式,如对偶句、排比句、反问句等,这样就可以使文章语言多姿多彩,生动形象,文采彰显。
(2)写出自己真挚的情感,以真情拨动读者的心弦,与读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如《爱心?爱心!》一文这样写道:求求你们,不要再利用爱心了,心碎一次我们可以将它拾起,心碎十次呢?只剩下冰冷的将人拒之门外的面目了。没看见吗?一个个本应坚信“人之初,性本善”的孩子们,面对着无家可归的乞儿,冷漠地拒绝帮助,以一副小大人的口气说:“妈妈说这些人都是骗钱的。”爱心的光环已经在他们身上失去其夺目的色彩了。没听见吗?一个贫困得对自己孩子的病束手无策而只能拉下老脸,老泪纵横地乞求社会帮助的父亲得到的是什么?是那句“又是一个骗钱的”嘲讽!
在上文中,作者以充满强烈感情的语言呼吁人们要充满爱心,文章言辞恳切,饱含真情,情动于衷,发而为文,只有运用感情化的语言,才能真实动人,用真情去拨动读者的心弦,以真情去感染读者,震撼读者。
七、以“凤头”展示文章的亮点
作文的开头要切合题意,简洁流畅,可开门见山,直表主旨;可妙用名言,先声夺人;可设置悬念,扣人心弦;可巧用修辞,增色添彩。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精心打造开头,让开篇成为作文的最大亮点。
八、以“豹尾”奏响文章的余音
俗话讲:“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作文结尾应遵循内容上卒彰显志,形式上结构圆合,语言上摄人魂魄的原则。或画龙点睛,收束全文;或照应开头,结构严谨;或引用诗文,点染升华;或抒情写意,余味无穷;或设问反问,启发心智。写好文章的结尾使其如豹尾扫地,余音无穷,回味无限,将会使文章结构缜密,大放异彩,收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
高中议论文如何写出文采
一、化用意境引诗文
包括名人名言、诗文、谚语等在内,都可以作为论据出现在议论文中。特别是引用或者化用诗文,能够将诗文中的优美意境和丰富哲理融入到议论文中去,既使得文章增加了文采,也会让文章在论证力度上得到提升。如在《不甘平凡》中,作者在开头就通过引用诗文来巧借意境:
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于是,当我看到了新日初升的第一缕华光的同时,也看到了星星陨落前的最后一丝光亮,这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不甘平凡。
作者巧妙引用诗人顾城的名言,将其中的意境形象化地描述出来,然后引出文章的主题,这样的写法使得议论文入题自然,意境显豁。同样,在具体的论述过程中,诗文还可以直接作为论据出现,如文中这样写道:
要有不屈不挠创造成功的魄力,但也要有苏轼甘于平凡等待成功的心态。也许苍鹰翱翔九天的姿态让人仰慕,但蝶儿在花丛间翩翩起舞的姿态一样使人着迷;也许可能会失去“一览众山小”的奇观,但却收获了“柳丝榆荚自芳菲”的胜景。
作者引用诗句,是直接取诗句中的意境来行文,诗文已经成为论述的一部分,使得文章论述也更有诗情画意的文采之美了。
二、铺陈华章善叙议
提高议论文语言文采关键在于词句之美,除了简单引用或化用诗文外,要引导学生学会在议论中叙述,在叙述中议论,将优美的语言融于论据中,将文采镌刻在具体论证中。如文中作者是这样来写苏轼的人生选择的:
当一个百姓爱戴、君王重视的政治家固然是一种精彩,可是谁能说寄情山水、泛舟江湖就不是一种成功?皇城下的君威没有培养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黄州的山水却造就了一个万古流芳的诗人。皇城的土地上已有日月的华光,更何况还有群星闪耀,苏轼这一点微弱的烛光怎么可能脱颖而出,那一丝光亮必然要掩盖在华光之下,但他遇到了黄州这一契机,一次贬谪反而成就了他,给了他作为诗人一个发光发热的机会。这抹微弱的烛光终于可以照进千万人的心中,绽放出他特别的光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正是这样不甘平凡的萧瑟才造就了他精彩一生。
作者为了突出苏轼人生选择的不甘平凡,将作为政治家、寄情山水的诗人、超越平凡的思想家三种身份娓娓道来,款款而叙,一边讲述苏轼三种人生选择的经过,一边论述不同人生选择的不平凡之处,特别是作者叙议结合,巧妙地将苏轼的人生选择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铺叙出来,贴切而有文采。
三、绘出画面精描摹
有不少学生错误地以为,议论文中的论据就应该实事求是地简洁描述,以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结果为主要要素,将论据客观描述出来即可。其实不然,不同的论据有不同的呈现方法。“五何”法贵在简练,其重点在后面的论据分析中。对于论据的呈现,特别是对人物事件论据的叙述,也可以将其现场的画面感描摹出来,激发读者内心的认同之情,使得论据更有说服力、感染力,同时也客观上让文章更加形象,更具文采。如文中作者这样写“无臂钢琴师刘伟”的:
当音乐从指头缓缓流过,这是一种优美,可是当生命一曲抗争的乐曲从脚下响起,这更是一种灿若烟花的绚丽。无臂钢琴手刘伟用不屈的奋斗创造出了人生的航向,当音乐响起的那一秒,一切灯光都因之黯淡,只有他能发出摄人心魄的光,让辉煌点燃每一个梦想。看,那是刘伟,没有双臂,他却用他灵巧而厚茧遍布的双脚轻盈地跳跃在黑白键盘上,用如水的音符击打在每个听众的心坎上,收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用行动证明了一句话:“只要有勇气、有毅力,人生在零度也能沸腾。”
作者并没有仔细地对刘伟的事实进行举例与分析,而是通过细节描摹将刘伟用双脚演奏音乐的画面写得生动形象,极具现场感,让读者为之心动,同时借此来类比说明,以“只要不甘平凡的心还在,用脚也可以奏出最华美的乐章”来直接论述“只要不甘平凡的心还在,再无望的梦想也能诠释不凡”的观点,直观生动,极具说服力,从而揭示了主题“不甘平凡”背后的意义就是要有追求,可以说这一段论述,画面的感染力和语言的文采对论证力度的提升至为重要。
四、内涵突出巧对比
议论文的文采不仅仅体现在语言的华美、词句的绚丽上,更体现在文章的内涵上。如果说辞藻的美只是一种浅层次的文采,那么内涵深刻的文字才是带有底蕴的真文采。在具体写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排比、比喻、类比等修辞手法,将文字中的内涵凸显和提升出来。作者是这样来对文题进行释义的:
最能打动人心的,不是白天如火的骄阳,而是夜幕下窗中透出的一抹摇曳的烛光;不是富人在捐款箱前的一掷千金,而是穷人小心翼翼地掏出手中的最后一枚铜板;不是巍峨宫殿庄严肃穆紧闭的大门,而是遮不住风挡不住雨的施粥棚……正是这些细微之处的平凡,才创造出了至美至爱至善。
文中,作者通过排比句式,将“白天如火的骄阳”与“夜幕下窗中透出的一抹摇曳的烛光”、“富人在捐款箱前的一掷千金”与“穷人小心翼翼地掏出手中的最后一枚铜板”、“巍峨宫殿庄严肃穆紧闭的大门”与“遮不住风挡不住雨的施粥棚”三组事物进行对比,突出“至爱至美至善”的深刻内涵,就是真正打动人心。这样的对比形象直观,比直接阐明道理要更加深刻也更有说服力,同时语言也显得有文采、有魅力。
高中生如何写好议论文
一、议论文的写作要求
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据基本要是: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须符合逻辑。
写议论文要考虑论点,考虑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它,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它可以是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也可以先引述一个故事,一段对话,或描写一个场面,再一层一层地从事实分析出道理,归纳引申出一个新的结论。这种写法叫总分式,是中学生经常采用的一种作文方式。也可以在文章开头先提出一个人们关心的疑问,然后一一作答,逐层深入,这是答难式的写法。还可以是作者有意把两个不同事物以对立的方式提出来加以比较、对照,然后得出结论,这是对比式写法。|
二、议论文的三要素
议论文不但要论说对某一议论对象的见解,表示作者的态度(即观点),而且要阐明为什么提出这种见解,为什么抱这种态度。这个阐述“为什么”的过程,就是证明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证明,必须由论题、论点、论据、论证(后三点为议论文三要素)几个部分组成。这几个部分也就是构成议论文特点的要素。它们各自担负着不同的任务。
论题,是指作者在文章中提出来要进行论述的问题,是论证的对象。
论题并不表明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个设问句,无所判定,不表示判断,只表达发问,等待回答。“论权威”、“青年运动的方向”,“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也不是判断。它们都规定和限制文章的论述范围和论述的重点,决定着议论展开的方向和途径,是贯穿全文内容、组织结构的线索。一篇文章论述的论题是全文论述的中心,不仅议论文的议论部分要围绕它,就是非议论性的内容也要服从它,它是全文内容的中心线索,起着统摄全文的作用。
1、序论
序论,是议论文的开头部分,即是提出问题,明确中心论点,使读者对文章所要论述的内容,首先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并引起注意。常见的序论写法有如下几种:
A直接申明自己的主张和看法,提出中心论点。
B交代背景,说明写作的目的和原因。
C提示内容,对全文作扼要的介绍。
D因事设问,启人思考。
E从日常生活现象落笔。
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它包含的内容也较多。
在论点与论据的安排中展开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安排得好与差直接关系到文章的中心论点能否得到突出,能否有说服力量。安排得好,不但思路顺畅,层次分明,而且富有逻辑说服效果;相反,不但思路滞涩,层次不清,而且缺乏逻辑说服力量。可见,富有逻辑效果地安排论点、论据展开论证,在议论文的写作中是多么的不可忽视。
常见的论证结构有总分总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四种。一篇文章中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灵活地运用多种论证结构层次会使议论文更具活动性。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喻证法、对比论证、引证法等。
三、要善于选择论据
1、吻合性原则
即要注意各个材料之间的侧重点,正确把握材料的中心,努力做到与观点的一致。必须对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辨析,区别不同材料所蕴含的要旨的细微差异。
2、新颖性原则
选择最恰当的论据,包含了要选择新颖的时代感较强的新鲜材料。论据求新,要注意从时间上、空间上、角度上的求新。
新鲜材料从哪儿来?一是从生活中积累,二是从阅读中积累。
3、分析性原则
同学们在写作议论文时,常走入“观点+材料”的误区,认为有了事实,就能自然地证明观点了,其实不然。有了论点和论据,还须进行论证,阐述论点与论证的内在联系,使论点统领论椐,论据支撑论点,这样才能使你的文章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更具说服力。
4、充分性原则
(1)正反例结合
如: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霸王之败,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2)不同时空事例组合
文中常用“纵贯历史长河”“古今中外”等字句。也可用现实生活中日常现象作为论据来写以强化论证效果。
(3)详略事例组合
四、议论文见解新颖四法
高考《考试说明》规定作文发展等级第四项“有创新”,其中有一条“见解新颖”。何为“见解新颖”?就是“见人之所未见,道人之所未道”,而不是人云亦云,老生常谈,这确实体现了写作上的创新精神。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见解新颖”呢?
1、逆视法。就是在思考问题时,运用逆向思维,反弹琵琶,从相反的角度思考,勇敢地打破认识常规,得出全新的见解。
2、侧视法。就是运用发散思维,另辟蹊径,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往往会引发新的认识,得出不同的结果,产生新的见解。
3、透视法。即在人们普遍认同的认知习惯或传统观念基础上,继续深入挖掘,就象做x光透视一样,揭示出事物的本质,从而形成全新的见解。
4、统览法。即在思考问题时,不能执于一端,非此即彼,而应统览全局,全盘考虑,善于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抓住主要矛盾,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形成新颖独特的见解。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鱼,让两人选择——可能马上就有人说,选择鱼竿好,或是选择鱼好,其实这两种见解都失之偏颇:因为选择了鱼,很快就会吃光,如果不能到达目的地,还是会饿死;若选择鱼竿,在到达水边之前,也有可能饿死。可见,这两种选择都是不明智的。那么,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呢?其实,只要我们通观全局,分析形势,综合考虑,新的见解自然会产生——两个人合作起来,先填饱肚子,再带上鱼竿去赶路,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如何写讲理类的议论文
一、 切忌非驴非马,就水和泥
今年在江苏高考的评分标准中,特意分列了记叙文和议论文的评分标准。其中还重点说明“文体模糊不明,最高不超过41分;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有的考生在文章的开头先写了将近400字的议论文字,然后笔锋一转,变成“我想起了初中的一件事――”,接着开始叙述,又写了将近400多字,这样的文章非驴非马四不像,在评卷时,只能得到五、六类卷的低分。所以,写议论文叙例一定要概括简洁,不可用描述性的语言来写议论文的例子。
议论文侧重的是对例子的分析,而对例子的分析一定要紧密结合论点。新材料作文有别于话题作文,具有多义性。因而今年有的考生害怕偏离材料的核心含义,于是,写作时就这些水和这堆泥,就材料而材料,不敢越雷池一步,没有对原材料的联想生发,更不善于引申推敲,这样就导致文章缺乏必要的广度和深度,自然也就沦为平庸之作。
二、 切忌油水分离,隔靴搔痒
议论文的论证有两大支柱,即事实论证(例证法)和理论论证(因果论证等)。其中例证法的使用频率又为最高。因为好的例证说服力强,能增加文章的力度,效果明显。而有的议论文在运用例证法时油水分离,显得空疏贫弱。例如:一位考生在文中写道,“卓越的成就固然需要一件辉煌大事的支撑,但也不该忘记是一件件小事汇成了大事。人生便是如此。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苏轼在庭中看月,在林中拄杖徐行,汇成了他豁达开朗的性格;叶诗文从小勤练游泳,日夜不疲,16岁女孩方勇夺金牌”。
文中例子完全不能证明观点,只是为了举例而举例。而有的议论文举的例子,虽然可以论证观点,但是作者根本不分析,或只是隔靴搔痒地略作分析,这样都不能很好地发挥议论文论证的作用。应该明确,议论文中的言之有据和言之成理,即摆事实与讲道理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举例是议论的手段,明理才是议论的目的。
因此,要力求做到精选事实与深入说理相互结合,做到事与理之间的契合、呼应与阐发。例如,一位高分考生在文中是这样分析兵马俑的例子的:“世人观兵马俑,往往感叹其规模宏大,令人震撼。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兵马俑并不总是这样‘灰头土脸’的――在刚出土的时候,他们色泽光鲜,如山洞中那些美得使人屏息的彩蝶。然而,人们惊叹和羡艳的目光惊扰了那华美的色彩。一夜之间,彩色尽数褪去,留给世人的只有灰色的惋惜和遗憾。一连挖了几个坑洞,一边收获了几万声叹息。
终于,科学家们放弃了挖掘,像失落的旅者们一样,默默地退出。何必挖掘呢?与其一次次被美攫住呼吸再一次次顿足于美的消逝,不如还美一个宁静而适宜的栖身之所――我们知道在那里,在厚厚的黄土下,有一群美的精灵,这就够了。”在这段例证中,我们可以把这个议论过程概括为:“事例――评析――事理”,即通过对所举事例的评价,使事实上升到理论,通过现象揭示本质,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可见,恰当而深入的评析是契合事与理的榫子,切中时弊的阐发能使事实得以升华,增强文章的力度,而那些油水分离的举例和隔靴搔痒的议论,只能削弱文章的力度。
三、 切忌逻辑混乱,平行议例
在议论文写作中,很多学生不会深入“分析”,不能对某一“观点”进行“分解”和“剖析”,不能对“观点”多问几个为什么。而就算在写作的时候有评析,也写得不伦不类,因果倒置,逻辑混乱。诸如“在困境中生存,可以扬起自信的风帆”“刘伟如果没有残废,他不会如此自立自强”此类的评析在文章中比比皆是。相类似的则是在论证的过程中,一些同学满足于简单“解读”材料,或一味“例证”,用大同小异的几个事例证明某一“观点”,整篇文章完全就是浮于表层的平行议例。
而优秀的议论文则是能够直击一点,层层拓展。例如一篇高分的优秀作文,谈当今人们改造自然过程中对自然的干预、影响乃至破坏,以及产生的严重后果。文章分为三个层次。首先谈到人类出于利己的目的对自然的破坏殃及自身,其次,谈到人类出于“利他”的目的猎狼护鹿干预自然而带来的破坏,最后,谈到人类出于“利自然”的目的而建立的保护区其实也是某种程度的破坏。三个层次逐层递进,环环相扣,表达严密,体现了作者缜密的思路和深入的思考,自然也就获得了评卷老师的青睐。
综上所述,要在考场议论文中避免以上问题,则需我们在平时的议论文训练中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在平时的议论文训练中,多做一些论证的片段练习,让学生养成紧扣论点分析例子的习惯。2.可以让学生多尝试用多个例子论证同一论点,或尝试用一个例子论证多个论点,以提高学生剖析例子的能力。3.多训练一些具有辩证思维的论题,正反都让学生写一写,以提高学生议例的思辨能力。4. 可以在平时就某一时事让学生分别点评,以训练学生的议例针对性。
总之,就近几年各省的新材料作文写作情况而言,三分之二以上的同学写的是议论文,江苏今年也不例外,而新材料作文又比较适合议论文这种写作形式。另外,从我们高中同学的心理发展来看,这时的思维特点是抽象思维为主。因此,议论文往往适应了高中同学的那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需要,而如何训练好同学们议论文写作的能力,却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深思的。
高中语文作文议论文如何写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