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三生物伴性遗传优秀教学设计

  许多生物都有伴性遗传现象。人类了解最清楚的是红绿色盲和血友病的伴性遗传。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三生物伴性遗传优秀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有关高三生物伴性遗传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中图版生物必修二第二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第一章(基因的分离规律)的第四节内容,本节内容包括了性别决定、伴性遗传的概念和特点、人类红绿色盲症三个教学知识点。它是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从而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同时也为《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学习性别决定、伴性遗传的概念,为第二课时做铺垫;第二课时主要通过人类红绿色盲症的六种婚配方式遗传图解的分析,总结出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进一步分析出伴X显性遗传和伴Y遗传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以XY型性别决定为例,了解雌雄异体的生物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组成的差异决定的。

  ②概述伴性遗传的概念。

  ③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提出假设、设法求证的科学探究能力。

  ④能够推理出红绿色盲遗传的规律,总结出伴性遗传的特点,提高缜密的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人类染色体组型图和人类性别决定图解,培养学生合理判断、图文转换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②通过书写遗传图解规范遗传图解的书写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生物素养。

  ③通过分工推理出红绿色盲遗传的规律,提高善于与他人合作与沟通的工作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④通过引导学生对遗传系谱图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现象、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伴性遗传的故事激发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

  ②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③如何面对伴性遗传疾病,培养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融入生命教育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人类性别决定方式和伴行遗传的概念及特点。

  难点:1、人类的性别比例及原因。

  2、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遗传的规律。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减数分裂和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掌握了孟德尔的基因的分离规律,了解了遗传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新知识(伴性遗传)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高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教学方法

  1、教法:

  ①直观教学法:充分借助多媒体动画把性别决定,人类红绿色盲症的六种婚配方式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②点评法和点拔法: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中贯穿点评法和点拔法,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知识结构。

  2、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课时安排:2课时。

  4、教具的运用:多媒体课件。

  四、设计思路

  采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对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有深刻的领会。

  1、以十八世纪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故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并用这个科学小故事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尊重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2、“性别决定”的教学,通过让学生书写性别决定方式的遗传图解,规范正确书写要求,再利用遗传图解引导学生找关键点,分析总结出男女性别比例接近1:1的原因。

  3、“伴性遗传”教学中,先启发学生写出男女各种基因型和人类红绿色盲症的六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并分工合作讨论每种婚配类型色盲患者的比例,阐述出伴X隐性遗传的规律。再通过对课本探究活动中家庭遗传系谱图自主的分析,让学生充分利用统计数据真实地体会知识的产生过程,进一步揭示出伴X隐性遗传和伴X显性遗传,以及伴Y遗传的特点,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

  3、课堂习题检测和学案上的反馈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本节知识,并能运用所学,达到所学有所用的目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讲述十八世纪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故事。

  阅读,聆听。 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由道尔顿发现色盲这个科学小故事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尊重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出示图片,创设问题情景:

  同样是受精卵,为什么后来有的发育成雌性个体,有的发育成雄性个体?

  性别决定:

  1、染色体的类型:

  ①多媒体展示两幅人类染色体组型图(男性和女性),让学生观察、分析,找出两幅组型图的差异。

  ②在上一环节基础上,引导学生准确说出染色体的类型,及两种染色体的定义。

  ③引导学生笔记,划出关键词。

  ④创设问题情景:正常人体细胞有 条染色体,其中 为常染色体, 为常性色体,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性别决定方式:

  ①引导学生阅读课文37页,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学案【新知自学】部分填写。

  ②提问:生物界的性别决定方式有哪些?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是什么?

  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

  (1)设计问题串:

  ①人类的性别决有什么决定?正常情况下男性的染色体组成是?女性的组成是?

  ②男性可以产生几种精子?其染色体组成分别是?女性可以产生几种卵细胞?其染色体组成是?

  ③子代性别比例是多少?这种性别决定方式属于什么类型?

  书写遗传图解:

  ①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

  ②纠错、点拨。

  解释性别比例接近1:1的原因:

  提示学生将遗传图解转换成文字,找关键点。纠正学生叙述错误。

  了解其他性别决定方式:

  引导学生自学XO型、ZW型性别决定方式。

  伴性遗传:

  辨色能力测试:

  教师:你的辩色能力如何呢?展示辨色图片,请学生辨别图像。

  伴性遗传概念: 教师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引导学生总结概念,找关键词。

  思考、回答。

  观察、判断。

  描述。

  记笔记。

  思考,填空,

  回答。

  阅读,思考,自主学习。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一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学案上完成。

  学生讨论后准确描述。

  自学相关链接,总结阐述,书写图解。

  学生辨色,检查自己色觉。

  学生总结概念,划出键词。

  承上启下,引出性别决定。

  培养学生观察、判断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下一环节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能力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

  为学生书写遗传图解做铺垫。

  规范遗传图解的书写,为下节课书写色盲症六种婚配图解和分析做铺垫。

  培养学生图文转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自学和归纳总结能力。

  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引出伴性遗传概念。

  有关高三生物伴性遗传优秀教学设计二

  一、概述: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上安排的,其中性染色体及其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学习,是对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扩展、补充和深化。在学习了这节内容后,既复习基因分离规律也总结出伴性遗传特点。同时,遗传规律的不同形式传递特点也在对比、分析遗传系谱中得以应用和深化综合运用。显然,抓住这部分的内容教学,也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分析思维等能力的良机。并且本节内容如血友病形成原因等可为后面内容“变异”中的“基因突变”的学习埋下伏笔。

  教材处理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3节的内容,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性别决定、伴性遗传概念、红绿色盲遗传传递规律及应用。备课时,我根据课改课程标准中强调的“通过生命科学教育,让学生尽可能多的“经历”、“体验”,从而发展他们实践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的要求,对于红绿色盲遗传传递规律及应用采取多媒体课件加强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表达交流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采用了以下教学策略:

  (1)主动参与学习策略。

  概括性判断的形成,必须是在学生具体、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自主的思考,才能从大量具体的事实中抽象出所包含的共同因素,通过自我抽象概括过程,形成明确的判断,揭示规律。因此,教师创设实验、媒体情景、提供事实,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分析、推理、以形成正确的判断。本课的每一环节始终考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实验、科学思维、表达交流能力。

  (2)“师生交流-互动”策略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只是导演,学生不只是演员,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互动、互助、互联和互促。教师、学生、课程、环境双双相互作用,通过讨论交流反馈,师生都在在互动中建构新的“图式”。他们在以往的学习、生活等过程中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认识和理解,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的知识以验进行推理的智力潜能。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并不是直接以讲授法向学习传授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而是让学生随着源于生活的问题的探讨和解释来讨论、归纳和总结色盲伴性遗传传递规律;使学生的不断地改造脑中的旧图式,获得完整的伴性遗传规律的新“图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 知道伴性遗传的概念;

  ② 理解人类红绿色盲遗传原理和规律;

  2、过程能力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伴性遗传的信息传递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学习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行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主体参与意识和行为,得到自我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观察、讨论式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教学重点

  理解人类红绿色盲遗传原理和规律

  5、教学难点

  ①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 通过小组观察、讨论式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一、 提问,导入新课。 思考:

  1、人体细胞内有多少条染色体?

  2、男性和女性染色体有何不同?

  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知识

  人体细胞内有46条(23对)染色体

  22对相同的常染色体和1对不同的性染色体(_和XY)。

  二色盲的遗传规律

  过渡

  情境创设 展示几幅图,请同学们自己观察。 如

  观察,听讲

  知道这是色盲检查图。了解看不清楚这些图的人有可能就是红绿色盲。

  阅读一段有关道尔顿发现色盲遗传病过程的文章。(文章用英文翻译,意图是让理科班的同学对故事感兴趣同时也能学到一些新单词。)

  人类的红绿色盲是一种遗传病。通过社会调查,我国男性色盲患病率远远大于女性患者。请同学们思考:1、红绿色盲与哪种染色体有关?2、它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还是隐性基因控制?

  那怎么写出一个女性色盲患者的基因型?能用bb表示吗?请同学分别写出色觉正常男性、女性;色盲男性、女性的基因型。

  分析:

  1、 假设红绿色盲基因在常染色体上,那么男女患者换红绿色盲的几率应该一样。但是男性患者发病率是女性患者的14倍,说明该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2、 通过分析道尔顿的家庭图谱得知,控制该病的基因是隐性基因。

  学生巩固知识,填写色觉正常男性、女性;色盲男性、女性的基因型。

  分析不同婚配方式下子女的表现型和基因型。落实书本基础,强化伴性遗传基因型写法。写出下列几级婚配方式下子女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并用红笔圈出色盲的个体。

  ① XBXB × XBY

  ② XBXB × XbY

  ③ XBXb × XBY

  ④ XBXb × XbY

  有关高三生物伴性遗传优秀教学设计三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以及基因在染色体的实例后,是对上述两个定律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扩展、补充和深化。同时遗传规律不同形式传递特点也在对比、分析遗传系谱中得以应用和深化综合运用,显然,抓住这部分的内容教学,也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分析思维等能力的良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

  运用归纳方法,总结伴X隐性遗传规律及特点。

  2、过程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人类红绿色盲病遗传图解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识图、综合 分析能力;

  通过介绍伴性遗传的现象,使学生能从现象入手,运用遗传基本定律进行分析,培养分析问题

  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伴性遗传规律的学习,关注遗传病的预防,初步形成科学的优生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人类红绿色盲遗传原理和规律

  ?教学难点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观察、讨论式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法分析】

  新课程理念之一是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基于这种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表达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思考等能力的培养,能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家族中遗传病出现的原因和指导优生优育。

  【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观察、讨论、比较、分析、综合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一、色盲的遗传规律 调查班级学生是否有色盲患者 展示几幅图,请同学们自己观察。 如

  SHAPE MERGEFORMAT SHAPE MERGEFORMAT SHAPE MERGEFORMAT SHAPE MERGEFORMAT

  观察、检验 引导学习、观察、分析。 1、人类红绿色盲谁发现的?

  2、讨论:道尔顿的母亲正常,那么道尔顿的患病基因,由谁传给他?

  3、展示某家族遗传图,引导初步发现红绿色盲遗传规律

  SHAPE MERGEFORMAT

  3、展示人类红绿色盲调查结果:女性患者为0.5%左右、男性患者7%左右。

  1、阅读教材33-34页小文字 “色盲症的发现史”

  2、学生讨论:

  3、观察遗传图,初步总结红绿色盲规律

  指导学生分别写出人群中有关色觉的几种基因型 1、已知:色盲基因是隐性的(b),它与它的等位基因都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短小的Y染色体上没有。

  2、投影表格

  性别

  女

  男

  基因型

  表现型

  女正常

  女正常

  女色盲

  男正常

  男色盲

  3、视查学生填表情况,评价学生有关基因型的规范写法。

  填写表格内容,分别写出:

  色觉正常男性、女性;色盲男性、女性的基因型。 引导学生分析关于红绿色盲有关婚配方式及基因型 学生讨论婚配方式:六种即:

  ①男色盲与女正常:XBXB× XbY

  ②男正常与女携带:XBXb× XBY



有关高三生物伴性遗传优秀教学设计 相关文章: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