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在高考文综里是很重要的一个科目,文综的考试时间总共就两个半小时,要在这么短的时间把知识灵活答题时间有点紧迫,所以要掌握技巧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考高起点考试历史得分诀窍,欢迎大家阅读!
高考高起点考试历史得分诀窍
立足书本
考试题无论怎样灵活和新颖,总是万变不离课本的。对基本史实的掌握是学习历史必不可少的基本功,考前一定要回归课本,全面复习,多从原因、过程、评价、影响、本质等几方面来掌握。在平时的学习中则做到“温故知新”与“温新知故”相结合。
适量的习题
习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买一两本好的参考书,做上面既基础又新颖的选择题。
时间安排
复习备考阶段,大家的时间都很紧张,这就需要我们能合理地安排时间。首先要根据老师的课程安排拟订一个“宏观”计划:比如先复习古代史,再复习中国近现代史,最后再复习世界近现代史。其次根据“宏观”计划再制定一个符合自己时间的“微观”计划:例如,每天下午一点至一点半之间必须巩固历史基础知识。但记住:务必使自己每天的学习都在计划中进行。
记忆方法
不可否认,历史学习中要求记忆的东西确实很多。我建议在背诵时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是以历史时间为主轴,二是把同类性质的事件联系在一起比较记忆,形成知识的网络系统。
拓展阅读:高考历史试题分析
根据规定,历史部分考试内容有5部分,分别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地理部分考试内容有4部分,分别是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以及人文地理。
考试大纲的历史部分对考生提出了6方面能力要求,分别是再认历史知识,理解重要的历史事物、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掌握主要的历史术语和史学表达,能依据要求重构历史时序;阅读和解释材料,评价和运用材料;掌握比较、分析、归纳、考证等基本历史方法;组织论据,说明、论证和探究历史问题;表述清晰、史论结合。
高考历史高效复习的建议
1、坚持每天看教材,结合考试说明进行系统、专题复习,对考试点有必要进行认真领会和梳理,从教材中汲取知识养分。
2、在复习历史教材的过程中,要注重有关能力提炼的细节
例如:课本中带_号的注释、图表、黑体字、文献资料和信息等,尤其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各阶层人士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与追求方面的知识点。
3、注意关注历史热点问题,学习历史的功能之一,就是要以史为鉴,尤其是北京卷年年有热点问题。
例如:2008年粮食危机、奥运、改革开放等等。
2009年是五四运动至今的三个30年
①五四1919~1949
②1949~1978年底约30年
③改革开放至今30年
④建国60周年
⑤中美建交30年等等
⑥《告台湾同胞书》30年等等
既要注重从现实去追溯历史及当代文明的传承演变,以及重大
现实历史问题的由来;又要注重历史联系现实、以史为鉴、加强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解与认识。
热点问题一定要与历史专题有机结合,争取在复习历史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史料辨析能力、分析问题能力。
4、学会取舍
①中国近现代史以中国各阶层斗争与探索、中国民主政治、经济建设及工业化过程的努力及成就。
②世界历史以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两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世界市场形成及经济全球化、欧共体、多极化等方面的历史知识要结合考试说明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复习。
5、关于材料解析题
在复习历史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材料解析题,它是历史复习的重头戏,是难点也是得分点之一,要想取得理想成绩必须要做到三忌三要。
一忌照抄材料,做无用功。即不顾与材料相关的所学内容和题目的要求,只停留在解释材料的层面上作答。
二忌生搬教材,文不对题,即置材料于不顾而一味回归教材,将教材内容搬过来硬套。
三忌不假思索,白话连篇。即不注意语言的组织与表达,措词随便而无中心。
因此,除了三忌之外还要做到三要。
一要切割材料,阅读剖析。即大致浏览一下材料,找出关键线索,如时间、人物、关于时间的描述性语句等,据此初步判断其考察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有何历史背景,做到心中有数。
二要联系教材,滴水穿石。即在深刻分析材料的同时,找出材料与教材的关联点,以关联点为中心,将教材内容与材料观点联系起来分析与思考。
三要穿针引线,缜密缝合。即综合第一步、第二步的分析与思考,围绕题目所问、结合教材观点和材料内容来组织语言进行作答。
最后,请大家利用最后的30天的时间,把近几年来模拟试卷及考试说明的变化,结合五本历史教材,仔细看、认真看,在看字上下功夫,争取高考中取得良好成绩。
一、紧扣历史复习中的三个环节“基础知识、学科能力、应试能力”
首先,全面、系统、牢固、准确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任何时候都是历史复习的第一要务。历史学科《考试说明》强调的能力要求,第一条就是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用一句通俗的话就是考察是否记全、记牢、记准了历史《考试说明》规定的历史知识。从近几年的高考来看,虽然一再强调考察能力,而准确记忆性的基础知识的分数比重仍是相当可观,特别是第Ⅰ卷。我们知道,高考中简释题、问答题、材料分析题都是运用已知的知识解决未知问题的综合性较强的题型,但我们仍很难清楚划分基础知识所占的比重有多少,能力分数有几多,不掌握相关的历史基础知识,再有能力也只能是望题兴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人所皆知的至理名言。在日益重视能力训练、突出能力考察的今天,强调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防止矫枉过正,无疑是当前历史复习中特别值得认真反思的重要问题。
其次,在全面、系统、牢固、准确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学问思辩过程中,提高历史学科能力。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是历史思维能力,即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它不可能在简单的历史背诵中获得,只能在全面、系统、牢固、准确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学问思辩过程中逐步提高。全面就是对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点,全面掌握,不在所谓“重点”、“难点”的掩盖下,淡化“冷点”、“次点”,造成知识的盲点或糊涂点。系统就是历史知识在历史理论的“串通”下纵横一体,牢固就是对考点内容的记忆程度,准确就是对考点内容的准确性,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要在掌握知识中提高能力,在提高能力中进一步掌握知识。
再次,加大勤学苦练的力度,在经典题型的解答中巩固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历史学科能力,提高应试能力。应该指出的是加大勤学苦练的力度并不等于题海战术。题海战术是缺乏选择性,不管题目优劣,效果好坏,一味地以练代学,以练代思,以数量代质量,这无疑是疲劳战术,也不会有什么效果。我们讲的勤学苦练,是在培养学生增加知识再现频率以加深记忆外,更侧重于历史理解,更着眼于知识运用和分析、综合、表述能力的提高。教师在复习中要培养学生把“厚”书读“薄”,即依照复习教学的进度,逐章逐节浓缩课本。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阅读、分析、概括、综合的过程,只要这样,才能梳理历史知识,强化历史记忆,掌握历史概念,建立完整的、科学的历史知识结构。在审题方面,要培养学生审清题意抓住题眼,掌握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整理答题思路和文字表述的高考应试能力,要使学生不仅懂得如何做,更重要的是在于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要让学生做到每做一题都要有所收获,以达到聚沙成塔的效果。
二、把握历史复习角度的三个层次“史实、史观、史法”
(一)史实,即要求学生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这包括两类,一类是史实性知识,另一类是结论性知识。史实性知识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历史现象的记录,结论性知识是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评价,如性质、意义、成败原因等。准确、系统地掌握教材知识(章节知识)是备考复习的基础。(1)导言:搭建了知识结构框架,并给具体的史实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个定位(定性),属宏观知识,对学生们形成历史结构框架极为有利,可以要求学生多加了解;(2)课文大、小字,是教材的主体内容,其中大字是复习的重中之重。掌握大字,首先是要求学生“记”,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但理解不能替代记忆,还是要“强记”、“死记”,我是定期或不定期要求学生背问题,加强督促与检查。其次,理解要深。要区分历史事件的表面现象和本质内涵,特别要告诉学生去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小字是大字的延伸和补充,它更具体、详实,可视情况掌握。(3)地图、图片和文献资料是复习的重要内容。总之,上述几种知识,复习时要注意各自的特点,不可偏废。
(二)史观,观察、分析历史事物的观点和基本理论。注重历史基本理论的考查,已成为高考命题的基本走向。历史基本理论主要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如2004年的《考试说明》思想教育部分规定,以历史事实,使学生形成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观点;必须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在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世界各国相互联系、共同发展而又国情各异,发展不平衡的辨证观点等等,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史观?(1)平时注意与政治学科相联系,灌输基本理论,使学生初步理解和运用历唯的几个基本观点和辨证的思维方法,提高思考能力。(2)注意中外历史比较,形成“大历史观”。平时复习时注意把握中国史和世界历史间的有机联系,把中国史放到国际大背景中掌握。在对比联系中提高学生的整体印象、全局观念以及对于“大历史”的宏观把握,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优化,思维能力逐步提高。
(三)史法,即分析、阐释历史事物的方法。从逻辑的角度分类有两种:第一,归纳史实得出结论的归纳法;第二,推演史实说明问题的演绎法。从历史认识论的角度分类,主要有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如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异同点的比较,可以分析两场改革成败的原因。此外,将上述方法具体化,可以衍生出人物事件评价法,观点材料论证法等。(1)史法主要通过平时的课堂教学和加大习题的训练力度来强化。(2)但要注意的是多做题不如巧做题,掌握好一些重要的思想和方法则更为重要。要求学生每做完一道题,或一套试卷,都要反复揣摩体会,这样的效果比“题海战术”要有效得多。教师在训练的同时根据学生的需求,对学生讲解自己的思路,传授解题的方法(也可让学生谈谈他们的思路,教师适时点拨)比如比较类问题,教师务必把如何确定比较项等比较的方法传授给学生。
三、要注意历史、地理、政治三个学科知识结合复习。
要注意借助相关学科知识。虽然各学科自成体系,但却又彼此相连。近年来,历史考察向地理、政治等学科渗透,成为高考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能将文史哲地等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为此,关于地理方面,我国历代疆域、重要古城,著名古战场、重大工程和当今各省区划分及简称,世界各国位置及首都等应存有活地图。关于政治方面,阶级、国家、国体、政体等概念,法律常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人民群众创造历史、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前进,必然和偶然、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形式和内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基本原因和基本观点,必须熟知,并善于结合具体事例加以阐释运用。此外、还要结合国际国内的热点、焦点问题。总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总之,高三历史科复习总的要求是讲求方法,提高效益。具体要求是打实基础,突出重点;独立思考,善于质疑;及时总结,触类旁通;循序渐进,效率第一。
高考高起点考试历史得分诀窍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