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大全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的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大全

  课标解读:

  高中地理2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对于这个标准我的理解有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能够粗略了解这两个概念提出的背景。

  第二,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和提出的意义。

  近两千年来,世界人口一直在增长,而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公元初,全世界的人口也就是2亿到3亿,而目前已经达到了65亿,在约两千年的时间里,世界人口增长了20多倍。据预测,21世纪末全球人口可能达到100亿以上。目前,只有地球上有适合人类生存的条件,而地球的空间是有限的,因此,人们自然地关注人口增长与地球承载能力的关系问题。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是有限的,显然,它的承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地球承载力的极限之内。

  为了估算环境承载力的大小,通常用环境人口容量这个指标来衡量。环境人口容量表示环境能够容纳、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也称为适度人口,它是建立在环境人口容量的基础上,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理论于19世纪中期以后形成并流行于西方世界,尤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尤为盛行,研究者们旨在寻求一种处于“人口过剩”和“人口不足”状态之间的理想人口状态。

  由于人口合理容量的系列理论最初都是由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创造和宣扬的,并且还被用来解释资本主义社会所发生的诸种现象,因而有掩盖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之嫌。有许多学者对人口合理容量的理论实质产生了怀疑。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审视,人口合理容量是有可取之处的。尤其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保持一个合适的比例,探求人口合理容量和适度增长率无疑对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1)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它的确定对于解剖某个区域的人口过剩状况以及与之有关的人口现象有重要参考价值,所以区域人口合理容量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修编、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等都有重要意义。

  (2)就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而言,人口合理容量的确定是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它有利于更好地执行人口政策,有助于认识人口政策的科学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对现行人口政策的误解。

  (3)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而言,人口合理容量确定也有重要意义。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基本上都是在经济发达的条件下顺其自然地实现的;而发展中国家则完全不同,它们不仅经济落后,实际上大多数国家的人口已远远超过其人口合理容量。所以,只有及早确定科学的人口合理容量,才能采取政策手段,促进人口转变,并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以持续增长的经济实力保障人口转变的完成,这才是行之有效的策略。

  第三,学生能够认识到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这两个概念的影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第四,学生能够分析、比较、交流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异,明确这两个概念对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

  第五,学生能够体会这两个概念所蕴涵的人口观、资源观、消费观、环境观、发展观等方面。

  第六,学生能够关心、反思自己所在区域的生活、生产状况,知道一个公民对发展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教材分析:

  必修《地理 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在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人口的基本过程之后,用一节的篇幅阐述了“人口的合理容量”,重点说明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口观。教材设置“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这两个问题作为段落的标题,激发学生探求答案而进行学习,当然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得到这两个问题的精确答案。但是通过对“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问题的探究,知道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并了解到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有很大影响;通过对“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问题的探究,知道了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认识到人口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人类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教材最后安排了一个“活动”意在使学生领悟到人口剧增对环境所产生的巨大压力,认识到节制人类自身繁衍的必要性,明确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对我国的重要意义,知道个人应担负的责任。

  本节知识结构框架图:

  EMBED PBrush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人口剧增给予自然环境极大的压力,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理解环境人口容量两重性——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3、举例说明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说出这两个概念的现实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木桶效应”原理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讨论我国东西部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短板”。

  2、对“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的三种观点提出依据并进行小组辩论,交流自己的观点,学会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和变化。

  3、对比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事例说明人口合理容量的相对性以及探讨研究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人口合理容量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消费观、环境观、发展观看待问题。

  2、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念,逐步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关心、反思自己所在区域的生活、生产状况,知道一个公民对发展应担负的社会责任。

  教学重点: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教学难点: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探究法、小组辩论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1)学生收集人口数量增长过快给地球带来的种.种问题。(2)学生收集有关地球能够容纳最多的人口数据和地球最适宜容纳的人口数据。

  【读图提问】读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如果人类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口增长,世界人口增长的最大值将是多少人?

  【学生回答】

  【教师追问】有关科学家预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口增长,2025年世界人口将达85亿,2050年94亿,2100年108亿,2600年630亿,除南极洲外,地球的陆地都将挤满人。当然人类如果再这样繁衍下去,将是自我毁灭。如果在这个图中添加上资源数量曲线,随着时间推移,资源数量这条曲线将如何变化?

  【学生作图回答】随着人类对资源的消费,资源逐渐减少。

  【教师评点】人类生活的地球,空间是有限的,矿产是有限的,土地是有限的、淡水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养有限的人口。地球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一个国家或地区又能容纳多少人口?因此,人们自然地关注人口增长与地球承载能力的关系问题。那么什么是环境承载力?

  【投影展示】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案例分析】如果人类的人口增长不考虑环境承载力,会有什么后果呢?阅读复活节岛的悲剧一文,我们从中能吸取到什么教训?

  复活节岛的悲剧

  复活节岛位于东南太平洋上,在南纬28°和西经108°交会点附近,面积约l17平方千米,它离南美大陆智利约3000千米,离太平洋上其它岛屿距离也很远,所以它是东南太平洋上一个孤零零的小岛。

  早期拉帕努伊人发现的这是一块物产丰富的丰饶的土地。他们的人口在岛屿上快速地增长,在大约1680年人口膨胀到了大约8千到2万人。但是这个岛上可提供的食物,最多只能养活2000人。为了养活增长的人口,他们无节制地开发、使用资源。早在公元800年,森林的毁灭已经开始。随着森林的消失,所有的陆地鸟类和半数以上的海鸟种类全都灭绝了,人们已找不到木头建造船只,也就再也无法出海捕捉海豚。他们只能在浅海捕鱼,使得浅海的生态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甚至连海贝也基本被吃光,而只能吃些小海螺。拉帕努伊人从渔民变成了农民:他们开始注重养鸡,鸡成了主要的蛋白来源;他们种植甘薯、芋、甘蔗,但是产量越来越低,因为森林的消失造成了水土流失,在风吹雨打日晒之下,土壤变得越来越贫瘠。人们普遍处于饥饿之中,吃他们所能找到的任何东西,这除了老鼠,还包括岛上最大的动物:人。为了补充蛋白质拉帕努伊人开始吃人肉。原来颇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崩溃了,整个社会处于战乱之中。在1700年左右,历经饥馑、混乱,岛上的人口只剩下了两千人左右。在19世纪70年代幸存的拉帕努伊人纷纷搬到塔希提岛,到1877年,由于种.种原因岛上人口只剩下了111人。

  【学生总结教训】

  【教师点评】

  在叹惜复活节岛的悲剧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因为复活节岛就是地球的缩影。就象复活节岛一样,我们的地球也是茫茫宇宙中一个孤独的岛屿,而我们也在一点一点地、越来越快地破坏着地球的资源。

  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是有限的,显然,它的承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地球承载力的极限之内。为了估算环境承载力的大小,通常用环境人口容量这个指标来衡量。那么什么是环境人口容量?

  【投影展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环境人口容量下了一个较为精确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案例分析】清朝以前,中国人口一直保持在一亿之内,一般在7000万之下,康熙初年,有记载的人口为1900万,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人口猛增到3亿,清朝时期的人口高峰出现了。开发边疆,推广种植高产作物番薯、玉米,中国人多食粮食少食肉的生活习惯等等,都有助于极大限度地养活人口。

  (1)乾隆年间的中国能否养活今天中国的13亿人口?

  (2)中国人若是有少食粮食多食肉的生活习惯,乾隆年间的3亿人口可能会怎样变化?

  【案例分析】深圳25年前是一个3万多人的边陲小镇。至2004年末,户籍人口165万,居住一年以上的有432万,还有居住一年以下、三天以上的有470多万,加起来深圳有统计的人口总共是1071万,还有一些流动的,加起来管理人口称1200万。

  (1)深圳依赖自己的耕地生产出来的粮食能养活25年一下子增加的1000多万人口吗?

  (2)深圳是如何养活这多出来的1000多万人口?

  【学生回答】

  【读图思考】

  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内陆地区,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短板”分别什么?

  3、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会不会变化?其变化与哪个因素的关系最密切?资源的数量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有什么影响?

  【学生归纳】根据上述定义和同学们的讨论可以看出,环境人口容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其影响最大。

  (1)资源──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生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就越多。

  (2)科技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获取资源在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提高。今天地球上的65亿人口,如在原始条件下,是不可能的。

  (3)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人是社会性动物,除了生理方面的需求外,还有精神生活的需求。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的变化,对环境人口容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环境人口容量总是相对应一定的生活消费水平而言的,相同的环境对于不同生活水平所供养的人口数量是不同的。例如,温饱型、小康型和富裕型三种消费水平,都有与它们相对应的环境人口容量。

  (4)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封闭地区,其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本地的各种资源和其他条件,受到较大的限制;开放地区,外部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得到利用,其环境人口容量比封闭时就会大得多。

  【问题讨论】

  (1)如果让你估算未来20年内南京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你会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2) 未来20年内南京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会是多少呢?

  (3)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是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值?

  【师生讨论】

  【教师总结】

  从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估计环境人口容量必须充分考虑影响因素。但各种制约因素是不确定的。比如现有的资源总数不确定,科技发展水平、地区与外界的交流程度及人口消费水平都在不断变化。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必然发生变化,造成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因此,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它不是一个具体明确的数值,而是一个取值范围或估计值。

  但在一定历史阶段,由于技术水平、资源基础相对稳定,生活消费水平变化不大,环境人口容量又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可以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的估计。这说明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高中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大全二

  【设计思想】

  以高中地理新课标的精神为指导,牢牢抓住高中地理新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这条主线,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本课以“人口合理容量”为突破口让学生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公民。

  【学情分析】

  本教材内容对于高中年龄阶段的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智力发展水平来说难度不大,所以本节教学主要考虑针对高中学生以问题形式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以及以思考问题的逻辑起点、看待问题的角度、方法入手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结构明确,主要讲述三部分内容:一是“人口爆炸”的现实。二是环境的限制性,着重分析土地、矿产、水资源以及环境对人口的制约。三是人口的合理容量,介绍了地球的环境承载力以及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人口容量的特点。

  课程标准: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人口爆炸的事实。

  (2)了解地球的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以及人口容量的特点。

  (3)理解资源、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

  (4)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5)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思维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众多文字材料、照片、图表、录像等,采用感觉上强烈的对比冲击让学生比较和综合分析地球人口爆炸的事实、原因以及后果,引导学生得出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提高学生阅读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2)尝试让学生从众多资料和自己的知识积累,发现人口爆炸、环境对人口如何限制、地球能容纳多少人、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切实弄清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培养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能力。

  (3)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学习过程要增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使其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通过对各自见解的对话、协商,完善对事物的理解,构建起新知识。所以本节课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每位学生在融洽的氛围中成为学习和探索的主体。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学会用可持续发展的目光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2)通过观察图片、影象资料、动手计算等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3)关心我国和自己家乡基本人口国情,从内心树立起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

  2、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

  3、人口容量的三特点。

  难点:1、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

  2、人口容量的三特点。

  【教学策略与手段】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合作教学的研究者们认为:“在教学目标上,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教学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合作教学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只有创造条件,尤其是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既充满温情和友爱,又像课外活动那样充满互助与竞赛。同时,又通过互相关心而满足了归属的需要。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结合起来

  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三者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间相互之间融合、相互渗透。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有些方面的内容,在采用合作学习时必须以自主学习为基础,而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的探究过程。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前准备:

  (1)综合各要素认真落实好学生的四分组及组内分工,明确责职。

  高中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大全三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2.使学生了解和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和它们各自在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影响力;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知道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几种观点以及这些不同观点形成的原因。

  3.使学生了解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估算和前景,结合我国实例,了解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意义。

  4.使学生理解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相应措施。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推理、分析找出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这三个概念,明确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通过读图分析对比,使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如何估计,理解对某一国家(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算结果为什么会出现多种数值,以及这些数值甚至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的原因。

  3.结合中国当前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进一步认识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这两大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具体实施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

  2.树立人口可持续发展观念,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的认识。

  二、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1.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因素。

  2.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的理解。

  3.由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和解决措施结合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认识我国人

  口政策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

  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三、教学方法

  综合分析法、图表分析法和归纳推理法

  教学过程设计

  课堂进程 教师安排 学生活动 设计目标 导入课堂 介绍: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人口13.4亿,全球人口大于70亿。

  提问:这么多人地球养活得了吗? 记住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 学生提高对时事的关注度 新课讲解

  人口容量

  1. 环境人口容量及其制约因素、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

  资源和科技发展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 正相关

  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 负相关

  活动

  讨论

  过渡:

  合理人口容量

  案例分析 指导: [读图思考]读课本12页“木桶效应” 图,提问:(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2)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会不会变化?其变化与哪个因素的关系最密切?资源的数量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有何影响?

  以美国和中国为例分析在不同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相同么? 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提问: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是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值?环境人口容量能否确定



高中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大全相关文章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