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东南亚知识点总结最新

知识是仅把书本和表象,摄入底片的照相机;智慧是洞悉穿刺事物,本质和内核的透视仪。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地理东南亚知识点总结最新,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种植业和热带种植园农业为主

中南半岛水稻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①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

②处河流中下游平原,土壤深厚肥沃;

③悠久的种植历史,丰富的传统经验;

④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经济作物:

天然橡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

油棕——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椰子——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焦麻——菲律宾;

金鸡纳霜、胡椒——印度尼西亚。

粮食作物:稻米——泰国、缅甸、越南。

城市分布

东南亚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平原、河口三角洲及岛屿沿海平原。

原因: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利于农业发展,为城市提供丰富的农产品;河流是水运通道,提供便利的对外交通;为城市工业生产和生活提供水源;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农业发达。

东南亚热点问题

1、东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前身是由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3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日至8日,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成为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并建立起一系列合作机制。东盟秘书处设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东盟共有10个成员国(截至2014年8月):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观察员国:东帝汶、巴布亚新几内亚。总面积约444万平方公里,人口6.01亿。

2、泛亚铁路

泛亚铁路起于新加坡,止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将可能途经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彻底使中国与东盟从交通运输上联为一体。“泛亚铁路”的概念最早是由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在东盟第5届首脑会议上提出的。当时共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种设想。

3、大湄公河的水能开发

澜沧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县出境后称为湄公河,再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注入南海。

澜沧江在云南境内河长1240公里,天然落差达1780米,它的中下游尤其具备大规模开发梯级水电站的优良条件。湄公河目前的开发主要在水利资源方面。

4、克拉地峡

设想中的克拉地峡运河将横贯泰南,初步测算需耗时10年,耗资280亿美元。运河开通后,船舶无须经马六甲海峡,可直接从印度洋的安达曼海进入太平洋的泰国湾,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程至少缩短约1200公里,大型轮船可节省2至5天时间,每趟航程预计可节省近30万美元。

中国(支持态度):开凿后可以使我国对欧洲、非洲贸易航程缩短,安全性提高。

新加坡(坚决反对):一旦开凿成功,将会影响马六甲海峡国际运输地位,进而影响新加坡经济。

泰国(积极态度):克拉地峡位于泰国南部,开凿后,不仅可以为泰国的石油贸易提供快捷,安全的路线,还可以带动泰国的经济发展。

方法

一、字头记忆法

【释义】即从同类地理知识中分别提取字头,编成简短话语进行记忆,这种字头法,简化知识,利于增强记忆。

二、综合法

【释义】认识地理特点的过程,绝大多数情况下,要在分析要素特征和各部分联系的基础上加以综合。

三、用地图学地理法

【做法】首先,要利用好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挂图。教师指图讲课时,学生一定要注意看图,不要自己看书,或是做别的事情。教师指图讲课,事先是经过充分备课的。他会把图中的知识直接指给学生,避免学生费时间走弯路地自己去查找。

四、谐音记忆法

【释义】即把枯燥的数据换成有趣的文字加以记忆。

五、识图记忆法

【释义】即通过看图、填图、用图来记忆地理知识。首先要掌握地图知识技巧,如辨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地势高低、熟悉主要图例、了解经纬网等,练好看图的基本功。

六、简化地图法

【释义】简化地图法是根据学习的需要,把地图作简化处理,删去大量繁杂的图例,只保留有关知识的信息的方法。通过简化图的构思设计,达到突出重点、有利记忆和反映动态、易于理解的目的,并更深刻地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

文章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