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高考复习工作计划制定(10篇)

怎么规划好各自的高考复习计划呢?如何进行有效的复习,大家都经常写复习计划吧,对自己的学情进行分析,找到自己的长处和缺陷部分,然后据此进行有目的的复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学生高考复习工作计划制定,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学生高考复习工作计划制定篇1

第二轮复习期间,和理科相比,文综科目尤其是政治科目有更大的成绩提升空间。在这段时间,还是要以课本为依据,把所有的考点梳理一遍。梳理先从宏观后从微观,例如政治学、哲学、经济学是宏观;在哲学里面有辩证法、人生观、价值观、唯物论、认识论,在辩证法里有联系、发展、全面、量变、质变、内外因等理论,这些是微观。实际上梳理一下没有多少内容,自己做有自己做的好处,可以增强记忆能力。在此基础上在同时进行热点进行专题研究,双管齐下。

在这个阶段切忌浮躁,不要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做什么都无所谓,这是很危险的。应对高考,此段时间是关键,作为科任教师其复习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加强理解《考试大纲》

要全面把握有关政治课各个知识点的内涵及其范围,各个知识点之间联系和区别。正确理解各个知识点,理清知识脉络,对于应对高考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大纲》中有关高考内容和要求毕竟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从历年高考来看,政治试卷试题内容覆盖了《大纲》中绝大部分知识点,其中有些试题是明确考查学生识记能力的,有些是明确考查学生理解能力的,尽管题干中材料相当部分引用的是一些社会热点现象。《大纲》还为我们去分析和解答更多的题目奠定了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

2、围绕热点问题分析思考

如果说上学期学习,主要是围绕知识点学习,使我们能在各种社会、政治、经济现象中予以再认和再现,那么第二轮复习则恰恰相反,应以社会重大时政热点为中心,去多角度、多层次地寻找与其相关的知识点,以便对此热点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因为政治学课是一门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学科,高考试题必然会反映国家意志,重大时政热点必然是高考试题的重要对象,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说明评价重大时政热点,是对应考学生的必然要求。当然在选择重大时政热点时,应进行筛选,主要依据是:中央在理论时间上的重大突破点,即与所学知识有关的新提法、新思路;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时效性,即谁最近热,谁最热;发生在我们周围似乎是小事,却又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找出这些热点背景材料,通过一定的切入角度,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评价。

3、主动关注高考动向

近两年来,政治高考试题更多出现开放式、研究性考核内容,考核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交流合作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考核学生思维过程的合理性,这又提醒我们要关注高考新动向。在此段时间内应多加训练、思考。还可以总结几年来参与研究性学习,参与社会实践方面的经验,以便更好地应对。

4、加大学生考前的心态培养

高考不仅仅是知识点考察,而且是各项能力的历练。所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应考态度和方法也是分重要,要让其能正确的面对高考,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学生高考复习工作计划制定篇2

一、时间安排:

1、第一阶段为重点知识的强化与巩固阶段,时间为3月1日-3月27日。

2、第二阶段是对于综合题型的解题方法与解题能力的训练,时间为3月28日-4月16日。

二、内容侧重点安排:

根据高考对知识点的考察我们可以归类为七大模块,并且针对每一个模块,新东方一对一胡凯丽老师为同学们一一详解:

专题一:函数与不等式,以函数为主线,不等式和函数综合题型是考点

函数的性质:着重掌握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这些性质通常会综合起来一起考察,并且有时会考察具体函数的这些性质,有时会考察抽象函数的这些性质。

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函数是贯穿中学阶段的一大函数,初中阶段主要对它的一些基础性质进行了了解,高中阶段更多的是将它与导数进行衔接,根据抛物线的开口方向,与x轴的交点位置,进而讨论与定义域在x轴上的摆放顺序,这样可以判断导数的正负,最终达到求出单调区间的目的,求出极值及最值。

不等式:这一类问题常常出现在恒成立,或存在性问题中,其实质是求函数的最值。当然关于不等式的解法,均值不等式,这些不等式的基础知识点需掌握,还有一类较难的综合性问题为不等式与数列的结合问题,掌握几种不等式的放缩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专题二:数列。以等差等比数列为载体,考察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的关系,求通项公式的几种常用方法,求前n项和的几种常用方法,这些知识点需要掌握。

专题三:三角函数,平面向量,解三角形。三角函数是每年必考的知识点,难度较小,选择,填空,解答题中都有涉及,有时候考察三角函数的公式之间的互相转化,进而求单调区间或值域;有时候考察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向量的综合性问题,当然正弦,余弦定理是很好的工具。向量可以很好得实现数与形的转化,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衔接点,它还可以和数学的一大难点解析几何整合。

专题四:立体几何。立体几何中,三视图是每年必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填空题中。大题中的立体几何主要考察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向量这一手段求空间距离,线面角,二面角等。

另外,需要掌握棱锥,棱柱的性质,在棱锥中,着重掌握三棱锥,四棱锥,棱柱中,应该掌握三棱柱,长方体。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应以证明垂直为重点,当然常考察的方法为间接证明。

专题五:解析几何。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动点轨迹的探讨,求定值,定点,最值这些为近年来考的热点问题。解析几何是考生所公认的难点,它的难点不是对题目无思路,不是不知道如何化解所给已知条件,难点在于如何巧妙地_已知条件,如何巧妙地将复杂的运算量进行化简。当然这里边包含了一些常用方法,常用技巧,需要学生去记忆,体会。

专题六:概率统计,算法,复数。算发与复数一般会出现在选择题中,难度较小,概率与统计问题着重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与实际生活关系密切,学生需学会能有效得提取信息,翻译信息。做到这一点时,题目也就不攻自破了。

专题七: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几何证明。这部分所考察的题目比较简单,主要出现在选择,填空题中,学生需要熟记公式。

以上就是北京新东方中小学一对一胡凯丽老师为同学们列举的二轮复习中应该注意的常考知识点。

三、考试技能的培养:

二轮复习中需要训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解题速度。高考不仅是对数学知识的考察,而且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综合能力中解题速度能力尤为重要,学生应进行严格限时训练,在规定的时间内做规定的题量,有意识地训练,在保证题目正确率的前提下,提升做题速度,从而在高考中取胜。

学生高考复习工作计划制定篇3

一、 每天都要认真学英语

语言和其他学科不同,是需要一个累积的过程。每个星期一次性突击学习3-4个小时远不如每天学习半小时的效果好。因此,大家要把英语的复习纳入到每天的计划中去。如果你给英语一个小时的话,你可以把它分成若干个小单元。比如15分钟算一个单元,然后安排不同的任务。词汇、语法、听说、读写交替进行。英语要想学好必须掌握两个功夫,那就是背诵和练习。而这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并且不断反复的进行。

二、 找出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

在此之前,同学们可以先来做一个试卷分析。结合本学期所有测验中的失分项目,总结失分的原因,有错题本的同学可以再翻看一下。查出症结后,就要对症下药了。例如,有的学生语法不好,就应该把学过的语法项目重新学习一遍,并做一些针对性的训练。如果词汇量不够,就应该制定一个计划,每天背一定量的单词,并想方设法进行应用以稳固记忆。有的学生做题速度慢,尤其是在做阅读的时候,往往因为把限时阅读当成精读来做,那么除了需要改变阅读中一些不良习惯外,还应该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训练。

三、 借助各位老师的力量,梳理知识

当我们在学习时遇到困难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向他人求教。任何时候不要囤积问题。你可以问同学,也可以向老师求助。今年寒假北京四中网校的网络面授班的英语课将针对上学期知识的重难点,为学生做详尽的复习。在课堂上,既能够听到老师精辟的讲解,又可以借助对话框,音频,视频等实现时时互动。建议大家听课前先结合讲课知识做一个小小的热身训练,这样就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四、 多渠道的接触英语,体会语言的魅b力

语言的学习绝不仅限于课本。听一首英文好歌时,留意它的歌词;看一部好的英文电影时,试图明白它的台词;读一本英文小说,尽力体会书中人物的或喜或悲。外出时,关注街道上的英文标识。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你心里想着英语,它就会给你丰厚的回报。

学生高考复习工作计划制定篇4

1、黄金时间来记忆

我们首先要抓住记忆效果最佳的时间段来安排复习,相对而言,早上的6点到7点的这个时间断,头脑最清醒的,记忆的效率比较高;而上午和下午的课程安排会比较紧张,不宜去花时间在这个时间断内;晚上临睡前可以把白天所学习的内容重温一遍,提高复习效率。最后要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不然的话,记忆效果也会降低。

2、复习要有时间限制

制定计划,目的是为了提高复习效率,要给自己适当添加压力,对每一个科目的复习要做到三限制:即限定时间、限定速度、限定准确率。

这样的做法使目标明确,有压力的学习方法,可以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复习效率。并且,每复习完一部分内容,都会有一种轻松愉悦感,使自己充满信心地复习下去。

3、对照计划复习

复习计划一旦制定,就要坚定执行,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完成的,应当在第二天及时补上。如:反省自己当天的复习计划完成了没有,明天要准备复习些什么知识,完成了怎样奖励自己,完成不了又如何惩罚。这样的做法,既有约束力又有可操作性,每天都会感到在进步。

过了一段时间后,应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对计划做出进一步完善,使其更好地促进复习。

学生高考复习工作计划制定篇5

一、复习什么

1.基础

高考试题中基础题(轻易题)、能力题(中档题)和选拔题(困难)的大致比例为3:5:2,很少出现超过考试说明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因此,不提倡花很多时间攻偏题难题。另外,冲刺阶段一定不要轻课本、重资料,轻基础、重困难,要轻试题变化、重传统模式,要留意补充内容的学习,不要迷信所谓的“捷径”、“宝典”、“真题”。考知识、方法和能力是高考永恒的主题。

2.自己的短板

(1)自己要对自己进行一个分析,首先要明确自己哪门学科上升空间还比较大,每门学科中的哪一部分上升空间比较大,从而进行重点突破

(2)高中以来的错题本、摘记本也应充分利用起来,针对自己的弱点进行查漏补缺

(3)如果还不明白自己的短板,请单独询问老师,请老师帮你分析

3.真题

主要是题目背后蕴涵的学科思想和题目设计思路

4.书写规范

强化自己的书写规范,不要因为书写的问题而无谓丢分

怎么复习

1.确定自己的目标定位,根据目标定位进行复习

2.这一阶段应该以查漏补缺为主,做题的量只要能达到保证手感就行,不追求题海战术

语文——减少盲点弥补弱项

语文是高考的第一科,考生要相信自己可以考个好成绩。关于最后的冲刺温习,建议如下:

分类整理理清脉络。通过专项温习和综合模拟练习考生积累了不少知识。现在是总结浓缩、梳理归类的时候了。要及时将所涉及的`知识进行整理回顾,做到针对每一种题型都储存一定量的知识(字音、字形、词语、病句、实词、虚词、句式修辞、表达技巧等)减少“盲点”,加强能力。

阅读题是拿分的关键。现代文阅读一卷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概念、推理、判定)能力。现代文阅读二卷部分,考查理解重点语句、筛选信息、分析作者观点态度情感等能力。解答时应把握步骤:第一,阅读全文,捉住关键语句,段首句、过渡句、段尾总结句等,分层把握内容,理清思路,把握作者情感。第二,阅读题干,按序做题。题干中涉及的语句要回归原文,位置确认要正确,切忌凭自己的主观印象答题。第三,整理答案,使语句通顺,符合题干的要求。

英语——耐心+细致=好成绩

语感练习不能停止。考生天天要坚持半个小时的听力和大声朗读的语感练习,同时阅读也不能放松。

每周最少练习两篇写作。练习写作时,一定要练习如何正确、快速地审题。高考写作内容都是与生活相关的,所以,考生不用担心出现怪诞的话题。

此外,高级词汇不是指大纲以外的词汇,更不是什么托福、雅思等考试词汇,而是指你把这些基本词汇用得如何地道。英语是个特殊的学科,假如你不坚持天天温习,很轻易就出现退步的现象。

数学——难点别死抠反思很重要

在温习方法上,一是练习题的选取要正确,题海战术是不可取的,但作为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适当练习是必要的。二是练习时的态度,很多同学为了能做很多题,往往对一些有思路的题不具体演算和书写,这是不可取的。

反思对于学数学非常重要,反思的作用,一要琢磨出题者的出题意图;二是要对相同类型的题进行比较,明确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三要对每道练习中所涉及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及时总结。

物理——分析能力强成绩就会好

每个同学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有所侧重对做过的习题进行再一次温习,使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把握得到加深、巩固和进步。

要加强综合练习,正确把握基本概念,加深对主干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强综合分析题目的能力,这是考好物理的关键。

要认真分析找出自己的薄弱点,根据自己的实际有侧重地找出自己可进步的环节,对知识、方法进一步查缺补漏,使高中物理知识在脑海里进一步更系统、更清楚。

利用好考前一周的时间,回归教材,回忆高中物理知识体系,回忆高中物理的解题思想和解题方法,预备上阵,迎接挑战。

化学——联系时势学以致用

高考题,突出对学科内知识综合能力的考查。从高考实行3+X综合能力测试以来,高考化学试题淡化了死记硬背的内容,弱化了解题技巧,对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逐渐升高。试题的内容考生很熟悉,进门容易,但要获得高分并不容易。

注重基础知识的练习,注重知识网络化。首先对中学化学应把握的内容融会贯通,将知识横向和纵向梳理归纳,使之网络化、系统化,有序地贮存。加强化学实验的温习。

化学试卷具有时代气味,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以现实题目立意。如以“非典”时的过氧乙酸,“神船五号”升空后的航天飞行器及20_年“苏丹红”为题材的试题均出现在高考化学卷中。因此在温习备考过程中,关注社会热门,关注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用化学视角、化学方法往观察、思考日常生活、生产、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典型题目,将所学过的有关知识联系并应用于新情景中,解决新题目,学以致用。

生物——点面兼顾纵横联系

生物学到冲刺阶段,已经完成了生物知识的梳理和总结工作。目前,需要在综合学科内知识和进一步提高答题正确性等方面做出努力。

学科内知识综合:高考试题选择命题材料的原则是:“依据大纲,但不拘泥于大纲”,“源于教材,不拘泥于教材”,“能力层次不同,材料来源不同”,“突出学科的主干知识”。需要考生在解题时,能运用学得的学科知识回答学科内综合题。所以考生在温习时要捉住知识主干,以单元课题知识为纵向联系,以相关专题内容为横向联系。

进一步增强答题正确性:首先要留意使用恰当的专业术语阐述学过的生物学现象、方法、概念和原理;要想争取个好成绩,还要有应用生物学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有关现实题目的能力。

学生高考复习工作计划制定篇6

一、指导思想

高三地理复习必须以提高学生高考应试能力为目标,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联系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夯实基础,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题技巧,以适应新课改后的高考形式和要求。

二、学科复习目标

主要目标:夯实基础,重视能力;图文转换,提取信息;注重整合,突出人文;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具体目标:

1、经验课程标准、掌握考纲规定的基本知识,通过归纳、总结、内化,把握教材知识主干,形成双基的系统化、网络化。

2、能学会画图、填图、记图、读图、用图,培养学生熟练应用地图的能力。

3、训练答题的规范化、高效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重视纠错,在失败中积累经验,使知识活化。

4、加强地理知识解决生活实例的培养,做到学以致用。

5、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

三、复习进度安排

1、第一轮复习(__年8月-__年2月底)

教学内容:世界地理部分(高二下学期已完成)、中国地理部分(__年6-8月)、选修1-3(__、8、29—9、17)、必修1(__、9、18-__、12、3)、必修2(__年12、4-__、12、31)、必修3(__年1-2月)。教学进度见附表。

2、第二轮复习(__年3-4月)--专题整合、强化主干、构建体系、提升能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多练图表、扩展思维、控制深度。

3、第三轮复习(__年5月)--套题训练、热身训练、查漏补缺、关注热点、留心细节、多思多问、调整状态。

4、第四轮复习(__年5月25—6月5日)回归课本,通过系统的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完善知识体系。做好考前提醒,引起重视,让学生以良好的状态进入考场。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分析学情,准确把握实验班、平行班学生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教学难度、深度、作业布置上应有所区别,分类推进。

2、坚持备课组活动,教研活动重在考点分析,确定教学重点,研究教法学法,优化教学方案,精心设计作业,做到备课组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上的统一。

3、钻研考纲和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着眼教材,建立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

a、分析考纲,把握考纲变化。b、全面了解教材,把握重点。

c、突出主干,落实基础。d、注重总结,知识系统化。

4、研究历年高考试题,每位教师都要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特别是课改区的考题进行研究,要将高考题做全,做透、做通。要注意搜集高考信息,了解高考动态。

5、教学质量摆第一:

1)、备课: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要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备课,要在把握高考方向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备课。

2)、上课: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上好每一堂课,上课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因材施教,补差提优。要注意做到讲练结合。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3)、课后反思:认真总结每堂课的得失,养成每课一反思的习惯,并能记录下来。本学期每篇讲读课文的备课中都能体现课后随笔。在反思中求进步。

6、完善听课制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7、精选、精练、精评进入高三,练习越来越多了。怎么样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好的题目,掌握最多的知识,往往成了成败的关键。

首先,教师对试题要精心挑选。所以老师要多做题,要分析试题,要把握高考题的特征,要学会自己命题。然后,老师将自己精心挑选的试题在合适的时间布置下去。有的可能适合做课堂练习,有的可以做例题,有的适合做考试试题。而且要注意时间上的安排,要做到短、频、快。题不在多,关键要精。试题讲解要及时,要讲透,要注重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的培养,还要强调答题的规范化,用词的专业化。

8、课外辅导要灵活。多种方式,多种时间,多种场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辅导。关注学习困难学生,重视补缺补差,重点班有希望的地理单科偏差的同学要个别辅导,对重点、普通班同学要分层指导,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五、复习内容与方法

(一)一轮复习目标: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巩固,学科基础能力过关

1、要求:

(1)确定复习范围,夯实基础不遗漏,扫清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对地理知识都进行梳理和归纳,使之系统化;

(2)分析近年高考的新变化,把握高考脉搏;

(3)实行滚动复习,做到适当回顾,合理练习(复习过的),提升应用能力;

(4)全面阅读教材,掌握灵活运用地理原理的能力。

2、复习建议:

(1)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

a、自然地理:偏重原理、规律的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技巧,熟记规律原理的内容,并体验其形成过程。

基本过程:理清概念---掌握法则—熟记基本原理---变式训练(先做后讲或教师示范学生尝试---学生介绍思路---教师归纳总结解题思路和技巧—同类题型训练),这块教学内容较难,教学时应由易至难递进,不能在难度上一步到位。

b、人文地理: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熟记某一内容的要素,注重思维的建模,尝试根据实例进行综合(多维)分析,注重回答问题的基本方式方法。

c、区域地理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强调区域特征的概括,区域内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区域整治的发展方向。

(2)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关训练。上课时要明确学生掌握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训练目标,不能教师一厢情愿,高估教学实际效果,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基本知识要落实,基本技能(如图像图表的判读技能)培养做到细微处人人过关。

(3)建议每节课40分钟分二阶段,第一阶段5分钟,主要检查某一区域地理的复习情况,第二阶段35分钟上必修地理部分。主要考虑区域地理的复习特别是空间定位问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复习周期。教师应建立一个复习的模板,分解整个区域地理的知识块,通过模板的形式,让学生天天对局部区域进行空间定位,地理特征概括,上课5分钟着重于检测纠正。

(4)建立联系线索,为二轮复习提升能力作铺垫。

例如:空间分布的接近联系和对比联系、地理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联系、地理事物间的平行并列关系联系、地理事物间的主次从属关系联系、地理事物间的大小包含关系联系等。

(二)二轮复习目标: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能力提高,实现综合能力突破

1、要求:以主干知识为载体,以专题为基础,以区域为平台,通过加强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全面提高学科思维能力。要明确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同时进行解题训练,提升应战能力。

2、复习建议

(1)自然地理原理的图式化:自然地理的很多原理,其实都蕴涵在某些图式中,而图就在课本上;

(2)人文地理思维的模式化;

(3)热点区域联系的自然化:不盲目追逐热点;多联系自然地理特征,少联系人文特征。

(4)重点、难点的专题复习之专题划分,建议以四大系统为基础,掺入题型(尤其是解答题)专题:

①地理运动系统。包括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水体的运动、地表物质的运动、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

②人地关系系统。包括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区域发展问题。

③区域地理系统。包括自然区域、农业区域、工业区域、城市区域等。

④地理图表系统。包括日照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地理计算等。

⑤题型专题。地球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区域地理,共五个方面。

(5)在总结一轮复习效果检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题复习。

(三)三轮复习目标:主要是提高应试能力

1、要求:注重查漏补缺和解题技巧的培养。做到:精选练题,回归课本,强化个别辅导。

2、复习建议

(1)抓主干知识,纲举目张。如:自然地理部分要在“懂”字上下功夫,一通百通。人文地理要“精”,用最简单的话记住要点。

(2)重地图,抓地理核心。地图是地理独有的知识载体,地理知识、原理、规律,以及考核形式都集于地图一身,掌握了图就把握了地理脉络。复习可从地图入手,把地理分布、原理规律都落实在地图上。

(3)重原理,讲解题思路。认真理解地理重要的原理、规律。答题时不能就事论事,关键是掌握解题思路。如:分析区位因素都要从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方面着手;阐述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量多少、水位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

(4)辨析概念,做到所问所答。在最后阶段应有意识地将一些近似的概念进行比较,直正弄懂其内涵和外延,在考试时才不会所答非所问。如:地形、地势、地貌、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之间的联系及差异。

(5)训练解题能力。对解题能力和技巧进行训练。对题目要做到“一题三吃”,即命题意图、解题思路、纠错分析补救,重视答题语言的组织和表述。

学生高考复习工作计划制定篇7

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主要是补习过去学习中的弱科、弱点,并搞清楚各知识点、串点连线,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最主要的是记住知识点中的公式、定律、定义、性质等重要结论,同时总结归纳各知识点的重要题型,最好是以往高考出现的常考点。

第二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结束以后,基本上完成了所有科目的基础复习,而第二轮复习的重点就要转移到高考各个学科的命题方向进行专题复习。以英语为例,可按高考英语卷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阅读题”等进行针对性复习。通过专题复习训练,目的是总结和记忆高考各科可能出题的规律和各类题型。

第三轮复习

这轮复习主要是按高考题的模式进行适应性练习。首先要求按规定时间完成练习,并调整各学科的题目解题时间。最好不要超过所限定的时间,即高考中的15分题就不要超出15分钟的作答时间,并且3分钟之内还没有解题思路、5分钟之内还写不出开头,就要停止作答,做下一题。如果考试的时间觉得不够,则需要现在就开始进行速度训练。

第四轮复习

最后一轮复习建议一天一门整理做过的练习卷,特别是模考卷,总结高考出题规律。认清自己所做过的错题,并及时进行补救。

学生高考复习工作计划制定篇8

生物

1.仔细理解课本知识,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可根据每单元的学习目标,联系各个概念进行学习。切记:不要只记忆核心事项,要一步一步进行深入的学习。

2.要正确把握课本上的图像、表格、相片所表示的意思。

3.把所学的知识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理解。把知识用图或表格表述后,再进行整理和理解。

4.实验整理以后跟概念联系起来理解。把握实验目的,把结果跟自己的想法做比较,找出差距,并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

5.以学习资料的解释部分和习题集的整理部分为中心进行记忆。这样才可以提升相关知识的记忆深刻性。

6.把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整理进行记忆。把中心主题写在中间位置,按照知识间的相互关系用线或图连接起来完成地图。

7.不懂的题必须解决。先给自己提问,把握自己具体不懂哪部分后再请教其他人。

8.经过解题确认所学知识。整理做错的题,下次考试前重点复习。不太明白的题查课本和学习资料弄清楚。可以以基本题---中等难度题----难题的顺序做题,理解知识。

化学

1.掌握原理,灵活应用,注重解题思路。

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规律,在解题中灵活应用,拓宽解题思路,增强解题的技巧性。如应用守恒法、差量法、讨论法解一些计算题,可以提高解题的速率和准确性。化学原理如元素守

恒原则、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守恒、化学平衡、物质结构、有机反应中断键成键的一般规律,要重点回顾。推断有机物的结构,要抓住有机物功能团的转化规律和反应的基本类型。如有机物抓住烃、卤代烃、醇、醛、酸、酯的一系列变化关系。要注重实验原理,高考化学实验题的比重较大,实验的复习要侧重于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的分析、设计和评价,重视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学会”比较。

2.循序渐进,打好基础,辨析理清概念。

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较好的学习计划,使复习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要走出“越基础的知识越易出错”的怪圈,导致这个问题的出现,其实绝大部分是因为基础知识不牢固,再加上几分粗心,就会出现这个现象。因此,既要全面复习,更要又要坚实基础。要多看书,抓住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精髓,特别是中学化学的核心知识,如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元素化合物知识、电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复习要注重基础,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力求做到“记住-理解-会用。要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复习。

3.加强练习,温故知新,提高解题能力。

练习的方法较多,首先可以将做过的习题再有重点有选择地做一部分。其次要选好一本化学参考书,根据复习的进展,选做其中同步的习题。不要做一题对一题答案,应把一节或一单元做完再对答案,检查对错,加以订正,遇有不懂之处应向同学或老师请教。还可以把今年各地的高考化学试题作为练习,检测一下自己目前的化学水平。练习时要注意分析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如针对物质结构之间的关系、等效平衡的应用、离子共存的条件、用守恒法解计算题等。做题可以检查对知识的把握程度,能开阔解题思路。要经过复习提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适当做一些综合性题,并储存在头脑中,高考时可以启发思维。

4.把握重点,消除盲点,切实做好纠错。

复习需要突出重点、扫除盲点、加强弱点。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即疑点和盲点;除了思想上要予以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与经常犯的错误,自己要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原因。让自己对错题的记忆深刻,以后就不会犯相似的错误。

物理

(一)独立做题。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二)做好笔记。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错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学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终生保存。

(三)三个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关于基本概念、基本规律要熟悉它们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引入?它有什么用?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和那些其他物理量相似或类同?与谁有联系?怎样记忆它?等等。再谈一个问题,属于三个基本之外的问题。就是我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简练易记实用的推论或论断,对帮助解题和学好物理是非常有用的。

(四)物理学习的过程。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 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五)认真上课和听课。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思或尽量少走思。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学习。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

(六)学习相关的资料。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作记号是指,比方说对练习题吧,一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以备今后阅读,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七)知识的整体结构。要重视知识结构,要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系统起来。大到整个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章,如静力学的知识结构等等。

(八)请教同学。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同学们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看人家是怎样学习的,经常与他们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千万不能自以为是。也不能保守,有了好方法要告诉别人,这样别人有了好方法也会告诉你。在学习方面要有几个好朋友。

(九)数学的学习能力。物理的计算要依靠数学,对学物理来说数学太重要了。没有数学这个计算工具物理学是步难行的。大学里物理系的数学课与物理课是并重的。要学好数学,利用好数学这个强有力的工具。

(十)珍惜自己的时间。时间是宝贵的,没有了时间就什么也来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时间,而利用时间是一门非常高超的艺术。比方说,可以利用“回忆”的学习方法以节省时间,睡觉前、等车时、走在路上等这些时间,我们可以把当天讲的课一节一节地回忆,这样重复地再学一次,能达到强化的目的。物理题有的比较难,有的题可能是在散步时想到它的解法的。学习物理的人脑子里会经常有几道做不出来的题贮存着,念念不忘,不知何时会有所突破,找到问题的答案。

学生高考复习工作计划制定篇9

我把高三的复习计划分为三大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不同的目标和不同的学习方法。

第一阶段,是整个高三第一学期时间。这个阶段时间大约五个月,约占整个高三复习的一半时间左右。这个阶段可以称为基础复习阶段。学校里每一个科目都在逐册逐章节地进行复习,我自己也应该和学校的教师步伐一致,进行各科的细致复习。我要充分利用这五个月,把每一科在高考范围内的每个知识点都逐章逐节、逐篇逐段,甚至农字逐句地复习到,应做到毫无遗漏。这个阶段,复习中切忌急躁、浮躁,要知道“万丈高楼增地起”,只有这时候循序渐进、查缺被漏、巩固基础,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这个阶段,还有一项重要任务,这就是高三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考试十分重要,它既可这次以检验自己一学期来的复习效果,又可以查找自己急待解决的问题漏洞,还可以提出新的挑战。因此,我把它戏称为一次“小高考”。这次考试还有一层特殊的涵义:它是高校招生中保送、推荐、评选市级三好学生的重要依据。我这里,特别提醒学习较好的高三同学,要格外重视这次考试。

第二阶段从寒假至第一次模拟考试前,时间大约四个月。这个阶段是复习工作中的最宝贵的时期,堪称复习的“黄金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个时期复习任务最重,也最应该达到高效率的复习。也可以将这个阶段称为全面复习阶段。我的任务是把前一个阶段中较为零乱、繁杂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找到每科中的一条宏观的线索,提纲挈领,全面复习。

这个阶段的复习,直接目的就是第一次模拟考试。第一次模拟教育是高考前最重要的一次学习检验和阅兵,是选报志愿的重要依据。一模成功,可以使自己信心倍增,但不要沾沾自喜;一模受挫,也不要恢心丧气,妄自菲薄。应该为一模恰当定位,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

第三阶段从一模结束至高考前,时间大约两个月。这是高考前最后的一段复习时间,也可以称为综合复习阶段。随着高考的日益迫近,有些同学可能心理压力会越来越重。因此,这个时期应当以卸包袱为一个重要任务。要善于调节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节奏,放松一下绷得紧紧的神经。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此时,第天不必复习得太晚,要赶快调整高三一年紧张复习中形成的不当的生物钟,以保证充沛的精力。

另外,这个时期不必再做过多的过量的习题,更不应死抠难题和偏题,应该做少而精的练习。比如,花些工夫研究研究历年高考的题目,因为这些题目既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精品,又是高考命题人意志的直接体现,可谓字字珠玑。在复习中,我中做题应先易后难,选择题拿不准也不要放弃,选一个最可能的空填上等等。

在高三一年的复习中,我注意合理安排每一天的复习时间。在紧张的复习过程中,每天可供我自己利用的时间并不多,其中最长的一段时间大约就是每天晚饭后至睡觉前的三个多小时时间。能否利用好这段时间,是高三复习成败的关键。在这方面,我的体会是不要在一个晚上把五科全复习到,这样做只会不分主次、自找麻烦。

学生高考复习工作计划制定篇10

一、要有固定的复习时间

时间是学好历史的必要保证。要提高历史学科的复习效率,首先要有固定的复习时间,以每天不少于50分钟为佳,太多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复习,太少又没效果;时间宜安排在就寝前的一小时(这段时间是一天中大脑的四次记忆高潮之一);而且应在50分钟的时间内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三本教材的复习时间进行合理再分配。记忆是历史学科要求的最基本的能力,复习周期越短、记忆效果越佳。有些同学每天虽有固定的时间复习历史,但往往是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今天中国古代史、明天世界近现代史,或者连续一段时间或复习中国古代史、或复习中国近现代史、或复习世界近现代史,周期相对较长,结果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复习到前面又忘了后面。因此无序或周期很长的复习效率很低,谈不上对教材理解的深度。一般来说,在每天固定的复习时间里,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都要有明确的量的规定,具体办法如下:

1.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段里对教材的复习遍次,再根据每册教材内容的多少确定每天对三本教材的复习量(即每天复习多少页)。

2.针对中国古代史内容相对较少,而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较多且理论性较强;在固定的50分钟时间里,安排中国古代史的复习时间可用10分钟,另两本教材各用20分钟,再根据每天所规定每本教材的复习时间、所要复习的量来确定每天每本教材要复习多少页。

3.在《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上册复习完后,再复习这两本教材的下册,每天所用时间、复习量、方法与上册相同。但此时《中国古代史》已经复习了一遍,是否还要接着再复习?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中国古代史》的史实记忆相对较多,而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侧重于理解,因此中国古代史的复习遍次应多一些,且每天分配的时间只有10分钟,要记住并理解其内容也应多看。

二、每一遍复习都要有侧重点

教学中我们常听到有些学生反映:我已经将教材看了好几遍,但还是记不住;有些同学认为每天面对的都是熟悉的内容,感到很枯燥。固然,时间是记忆的保证,但记忆效果的高低与投入的时间量并不完全成正比。就记忆而言,以理解为前提的记忆效果比单纯的记忆要好;为此,要掌握知识应注重理解,而且每一遍次的复习不能简单地循环往复,要有侧重点、针对性;这样可使复习以及对知识的了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终达到理解并记住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遍复习以教材内容为主,包括教材标题、大小子目及具体的内容,做到事无大小、轻重,均一一过目,理清各标题之间的关系。目录是知识的框架,只有把握了历史框架,才能将零碎、非有序的具体知识点归属弄清楚。另外,每天看完规定的内容后,临睡前应将白天复习过的内容在大脑里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不要求将所有的内容都回忆出来(其实这也是不可能的),主要是将当天复习过的大小标题及彼此间的关系回忆出来,这样既能巩固主干知识,又不至于因精力过于集中而使大脑兴奋影响睡眠。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