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书关于语典的释文即“引用”“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必须再加上一层限定,这个限定就是“离开源出语言环境即无法理解”。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历史典故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典故(一)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东汉末年,天下呈现魏、蜀、吴三足鼎立之势。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虽然偏安西南,却一直想北伐魏国,一统天下,恢复汉室基业。可惜,刘备生前没有实现这个愿望。丞相诸葛亮为了完成先帝的遗志,率领大军北伐。
北伐开始后,蜀军将领马谡[sù]自告奋勇,请求出兵镇守战略要地街亭。马谡虽然深受诸葛亮赏识,但缺少实战经验,诸葛亮对他不太放心。但马谡表示愿立军令状,诸葛亮才勉强同意,并指派王平将军随行,交代在安置完营寨后须立刻回报,有事要与王平商量,马谡一一答应。
可是待军队到了街亭,马谡执意扎营在山上,完全不听王平的建议。而且他没有遵守约定将安营的阵图送回本部。司马懿派兵进攻街亭,围兵在山下切断粮食及水的供应,使得马谡兵败如山倒,重要据点街亭失守。
诸葛亮分析了这次战败的原因,认为最大的错误在于派马谡去镇守街亭。
他召见马谡,当面斥责他的刚愎自用和骄傲自大,并申明若不斩马谡,难以正军纪,立军威。马谡哭着说:“您将我看做自己的儿子,我将您当做自己的父亲。如今我死罪难逃,只求您能照顾好我的家人,我就死也没有遗憾了。”诸葛亮也落泪道:“我会好好照顾你的家人,不需要多嘱咐。”他挥挥手,手下人将马谡推出辕门,斩首示众。
诸葛亮斩了马谡,准备棺材将他厚葬,还好好抚恤他的妻子儿女。然后,诸葛亮嘉奖奋力死战的王平,擢升他为讨寇将军。明定赏罚后,诸葛亮上表请求自贬三级,由丞相贬为三品官员。
小编解读
纪律是一切制度的基石,组织与团队要想长久存在,靠得就是纪律。一个好的领导者必定是能自律的人,而且也一定是能严格执行团队纪律的人。所谓“火炉面前人人平等,谁摸谁挨烫。”
历史典故(二)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春秋时期有位出色的琴师名叫俞伯牙。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据说连吃草的马也会抬头倾听。伯牙创造出许多优美的乐曲。其中他最满意的是《高山流水》。虽然人们都喜欢听这首曲子,但是却不能理解它的含义。
后来,伯牙遇到了一个能听懂高深音乐的人。他就是钟子期。一次,伯牙向钟子期弹起了这首曲子。钟子期闭上眼睛,静心聆听。当弹完一个段落后,钟子期赞叹道:“真妙啊,气势磅礴,就像挺拔雄伟的泰山!”
伯牙没有答话,继续弹下去。琴声一会儿高一会儿低,演奏停止后余音袅袅。钟子期深情地说:“真妙啊,我仿佛看见了烟波浩渺、宽广无边的江河流水啊!”
伯牙激动地说:“你真是我的知音啊!”
分别时两人相约,一年后的今天再到这里来相会。但到了那一天,钟子期却爽约了。几经打听,伯牙才知道,原来钟子期在不久前去世了。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小编解读
因为这则故事,后世人们用“知音”代指理解自己的知心朋友;用“高山流水”来形容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用“伯牙绝弦”来形容由于知音逝世,从而弃绝某种特长或爱好,表示悼念。
历史典故(三)
王莽谦恭未篡时
西汉时期,朝廷重用外戚。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王家子弟几乎人人官居高位,个个骄奢淫逸。唯独王皇后的侄子王莽,生活俭朴,待人谦和礼让,朝野上下广为称赞。后来,王莽“翅膀”逐渐丰满,终于在一片称颂声中露出其庐山真面目,他毒杀了十四岁的平帝,挑选了两岁的刘婴做儿皇帝,自己当起摄政王。这还嫌不够,最后干脆篡位,做了十五年的皇帝。
周公的故事却正好相反。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武王病逝后,他辅佐十三岁的侄子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实际上是代理天子的职权。虽然他尽职尽责为成王着想,但是满天下都是流言蜚语,说他欲取而代之。不过周公旦对流言泰然处之,把国家管理得井井有条,等到成王长大成人后就把权力都了交回去。
为此,白居易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小编解读
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个人的真伪,一件事的对错,得经过相当时间的考察和分析才能下结论。如果只凭短期观察或者直观印象就对人和事下定论,容易造成误会甚至犯下错误。
历史典故(四)
戴震难师
戴震是清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戴震治学广博,见解独到,他对理学家“去人欲,存天理”的学说进行了质疑和抨击,梁启超称之为“前清学者第一人”。
戴震十岁才会说话,但他能“过目成诵”,学习知识喜欢追根究底,敢于怀疑和批判传统的经典。他在私塾学习时,听老师讲授《大学章句》。讲完《右经一章》,老师说:“这一章是孔子的话,由曾子记述的,下十章是曾子的话,由曾子的学生执笔记录的。”
戴震问道:“老师,凭什么说这一章是孔子的话又由曾子记录的?又凭什么知道以下十章是曾子的话,由曾子的学生执笔记录的?”
老师告诉他:“这是先儒朱熹的注释里写的。”
他又问:“朱熹是什么时代的人?”
老师答:“南宋。”
他追问:“孔子和曾子又是什么时代的人?”
老师答:“东周。”
他又追问:“周与宋相距多少时间?”
老师答:“大约两千年吧!”
戴震接着又问:“既然时间相距这么远,那朱熹怎么会知道两千年以前的事情呢?”
老师无言以对。
小编解读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就必须勤于动脑,独立思考,这样才能有自己的见解,学为所用。戴震不迷信老师,不迷信先贤朱熹,正是这种批判精神和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才使他最终取得非凡的成就。
历史典故(五)
立木为信战国初期,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比中原各国落后。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决心发愤图强,于是委派商鞅实施变法。
商鞅起草了一系列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就想了一个办法,他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十两金。”
不一会儿,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人们都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赏金?准是有人在开玩笑呢。”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上去扛木头的。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商鞅立刻兑现了他的诺言,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金。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老百姓都说:“商鞅的命令不含糊。”有了这种信任基础,商鞅的新法得到了有效的贯彻和执行。
自从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的农业生产增加了,军事力量也强大了,各方面实力逐步超过了其它各国,于是才有了后来的吞并六国,一统华夏。
小编解读
老子说的好:“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大到治国理政,小到朋友相处,信用是做人做事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