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写于1922年的短篇小说,发表于同年12月《小说月刊》第13卷12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社戏》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七年级语文《社戏》教案范文一
【教材分析】
《社戏》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就体裁而言,它属于小说。就内容而言,它是以“社戏”这一江南水乡文化活动为线索,表现了作者的一段童年生活经历。课文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上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生活经历,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所以本文定位在“文化生活”上,体现了语文同文化生活的密切关系。因此教学本文除教会学生使用语文工具外,还有就是培育学生对课外生活的关注。
【学情分析】
对鲁迅的文章,学生是比较熟悉的,本文所叙之事对学生来说也是感兴趣的,学习此文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让学生参与,对景物的描写一定要引导学生体会化作能力。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关键词语的意义,体会运用词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培养理清复杂结构的能力。
(3)感悟社戏之美(人物美、人情美、景色美)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品味文中的细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对话。
(1)理解景物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2)提高分析人物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启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感悟本文的人情美、风景美,从欢快活泼的写人、叙事,绘景中领悟作者对童年自由生活的留恋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法与学法】
教法:
1、导读法、问答法。
2、质疑法、精讲法。
3、赏析法和点拨法。
学法:
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掌握方法,在自学中提高能力。
【教学类型】
新授课、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童年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快乐美好的,是一段难忘的体验,长大后,回忆往事时,更是怀着一种浪漫情怀,大家的童年一定是丰富多彩的,下面我想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童年最喜欢的事情。
【此环节不让同学们阐发,只是说说就行,目的是勾起学生们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学生活动:
找四个学生回答】
问题简单,找四个成绩差的学生来答此问题。
【师小结并导入新课】:四位同学讲的很好。的确是,童年的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个欢快跳动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我们陪童年鲁迅走过了充满童趣的生活,今天我们将追寻鲁迅儿时乡村生活中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设计意图说明:由提问导入,揭示课题。通过提问学生,让学生身临其境,回忆童年生活,引发学生课堂对话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 检查预习:
1、生字注音
不惮dàn 潺潺chán 凫水fú 撺掇cuān duo 踱duó 颇pō
怠慢dài 吁气xū 宛转wǎn 絮叨xù dāo 磕kē 楫jí
归省xǐng行辈háng 舀水yǎo 蕴藻yùn zǎo 伊yī 篙gāo
2、作者介绍及题解。
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浙江绍兴人,有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都收在《鲁迅全集》里。1918年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又发表了中篇小说《阿Q正传》。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华盖集》、《二心集》等。
社戏: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社”是相当于“村庄”的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里每年在一定的时间所演的戏。
三.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1、学生速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全文内容。
【学生活动:
概括大意。学生的概括大意符合即可】
主要叙写“我”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时,夜晚航船去赵庄看戏。
2、 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涵:
思考:本文课题《社戏》,但真正写社戏的内容又不多,我们是否把标题改为《童年》或别的什么标题?为什么?
【学生活动: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在组内发言,说一说自己对这篇课文意图的感悟。然后组内推荐一位代表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根据学习需要,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是学习能力的培养、迁移的一个基本前提。探究、对话、交流、提高。教师适时点拨,充分体现自主学习的新理念。这里比较关键的是教师要视具体情况来点拨,既非灌输包办代替,更不是强加给学生,而是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一种指导。】
四、精读课文,分析情节
1、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围绕什么展开的?如果让你在“社戏”前面加一个动词的话,加什么好呢?
看。
2、课文中第一次出现“看戏”两个字是在第四段第一句话。这句话前面的三个自然段和主要情节“看戏”有没有联系?有什么联系?
有联系,这三段交代了看戏的时间、地点、看戏的人,还有看戏的机缘——由于我随母亲回外婆家消夏,所以才得以看戏。这些可以称为“看戏”前的“序幕”。结尾写第二天六一公公送豆。
3、看戏的过程按时间或事件的发展顺序可分为几部分?
(4——30)看社戏
戏前波折(4——9)
月夜行船(10——13)
船头看戏(14——21)
月下归航、偷豆(22----30)
4、作者写来真麻烦!要是我们写可能就简单多啦。“一年夏天,我住在姥姥家,正赶上赵庄演戏,于是一天晚上,我就和一群小伙伴架着船去看戏了。”一句话,多简单!连下面的情节也省了。这样写好不好?
不好。比方说我们逗小孩的时候,拿着一块糖,总是东藏藏、西藏藏,要么举得高高的,就是不一上来就给他。看戏却先让你看不上,就是为了有意思啊!这在写作上有个术语叫“蓄势”。就是为了调人胃口,使文章有波澜,让人爱看。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写这看戏之前的一波三折。
5.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
(1)A写了我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B.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C.看社戏前的波折;D.夜航去看社戏途中;E.去赵庄看社戏;F.看社戏后归航偷豆;G.六一公公送豆。
(2)详写的是:C D E F
(3)略写的是:A B G
6.提问: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
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所以赵庄着社戏,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前的波折,看社戏后归航偷豆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五、教师小结
突出平桥村的乐土乐事,点明看社戏的过程是事件的重点,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是三个重点情节。
《社戏》教学设计
初二语文组
【教材分析】
《社戏》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就体裁而言,它属于小说。就内容而言,它是以“社戏”这一江南水乡文化活动为线索,表现了作者的一段童年生活经历。课文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上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生活经历,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所以本文定位在“文化生活”上,体现了语文同文化生活的密切关系。因此教学本文除教会学生使用语文工具外,还有就是培育学生对课外生活的关注。
【学情分析】
对鲁迅的文章,学生是比较熟悉的,本文所叙之事对学生来说也是感兴趣的,学习此文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让学生参与,对景物的描写一定要引导学生体会化作能力。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关键词语的意义,体会运用词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培养理清复杂结构的能力。
(3)感悟社戏之美(人物美、人情美、景色美)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品味文中的细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开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对话。
(1)理解景物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2)提高分析人物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启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感悟本文的人情美、风景美,从欢快活泼的写人、叙事,绘景中领悟作者对童年自由生活的留恋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法与学法】
教法:
1、导读法、问答法。
2、质疑法、精讲法。
3、赏析法和点拨法。
学法:
七年级语文《社戏》教案范文二
知识目标
1、掌握本课重点词语
2、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3、理解作者如何把自然美和人性美融合为“乐土”的美;
4、揣摩本文情景交融的描写方法;
5、抄录文中优美词句、精彩语段,增加语言积累。
能力目标
尝试鉴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德育目标
分析六一公公、双喜、阿发三个人物的性格,体会农民及孩子们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和分析《社戏》中夏夜行船、赵庄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体会景物、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的好处,一同分享作者童年与乡村少年玩耍的乐趣;
2、简要分析六一公公、双喜、阿发等人的性格特征,归纳文章主旨;
3、分析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思考和认识。
教学难点
1、(1)看戏时间;(2)平桥乐土、寻船周折等与赵庄看戏的关系(铺垫);(3)有关京剧的常识(例如,老生、小旦、小生、老旦等,学生缺乏积累);(4)由于作品容量大,所以课时紧,任务重:既要培养学生默读、速读、朗读的能力,又要训练思考、理解及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还要把课上得有滋有味;
2、分析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思考和认识。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童年对许多人来说,都是美好快乐的。在成人后回忆往事,对当时的人和事,更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是一段永生难忘的体验。
2、作者介绍及题解:
(1)鲁迅家乡:浙江 绍兴
(2)评价: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3)学过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叙事散文 —《朝花夕拾》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4)鲁迅在谈到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和思想时曾说:“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这一种十分可贵的“亲近”,对鲁迅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鲁迅虽然出生在城市绍兴,但从小就同农民和农村保持密切的联系。少年时代的鲁迅接触长妈妈等贫苦善良的农民,受到他们的启发和教育。特别是鲁迅家庭破落以后,他更了解农民痛苦的生活,更同情他们悲惨的命运。这些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中。《社戏》就形象地表现了迅哥儿和农民少年的美好友情,热情地歌颂了农民孩子高尚、淳朴的品质。
3、课文体裁:小说这篇小说写得也很精彩。作品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文中的“我”叫什么名字?(迅哥儿)这个人物是根据童年“鲁迅”的经历而虚构的。
介绍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二、初读课文
1、正音:
归省、行辈、掘、钳、惮、絮叨、伊、撺掇、凫水、驳回、篙、橹、潺潺、脊、舀、瓢、踱、撮、桕树、 楫
2.在文中圈划出自己最欣赏的词、句、段。
3.自由诵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中心情节)?根据线索划分课文部分。
本文的线索是到赵庄看戏。
(1)看戏前(1—3段)——(2)看戏中(4—30段)——(3)看戏后(3l一49段)
看戏中:(5—16)戏前波折(开端)----(17—21)夏夜行船(发展)----船头看戏(发展)---(22—30)月夜归航(看戏后的欢乐)(高潮,结局)
三、分析课文
1、我是在什么时令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的?
答:“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只得在扫墓完毕之后,抽空去住几天”——春末夏初的时令,所以能够看到“春赛”、社戏,吃到罗汉豆。
2.平桥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明确:“离海不远”,“偏僻”,’‘临河”,“不满三十家”,以“种田”“打鱼”为业,“只
有一个杂货店”。
3.这样一个偏僻不打眼的小村庄,为什么是“我”的“乐土”呢?
明确(1)我在这里是公共的客,可以得到优待;
(2)“我”可以免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一类难懂的书,可以自由欢乐地生活
(3)这里有许多年龄相仿的小朋友陪着“我”玩,彼此平等,没有封建礼教的约束。
(4)每天可以钓虾,放牛,生活丰富多彩,并充满了友爱和情趣。
4. 我在平桥村得到了什么样的优待?表明了村民的什么特点?
答: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5、本篇题为“社戏”,为什么要写在平桥村的乐事?可否去掉呢?
交代看戏的缘由、时间和平桥村的地理环境,小伙伴们的亲密、友好,乡间农民的勤劳、善良,为后文写看戏及偷豆等内容作铺垫。这一部分为中心情节的展开作好铺垫,如果去掉,后文的情节会显得过于突兀,且显得过于单调。
5、看戏之前遇到了什么波折,后来是如何解决的?为什么这样写?
答:(1)看一时叫不到船,母亲不准“我”和别人一同去,又怕外祖母担心等;然而,这些“困难”又逐一地被小伙伴们解决了:首先解决了船的问题,接着又摆三条理由:一是船大;二是“我”不乱跑;三是大家又懂水性。并且还用写包票的话作了保证,让外祖母放心,实现了“我”去看社戏的愿望。(2)这样写既烘托了“我”看戏前的急切心情,又突出了双喜等小伙伴的友爱、聪慧的品德,同时也显得文笔曲折,文意跌岩。
第二课时
欣赏“夏夜行船”部分:
1、学生朗读课文10到12段,并体会:去赵庄看戏的途中,我和小伙伴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答:一是急切的心情,原因是怕晚了;二是惬意、舒服、欢快、愉悦的心情,原因是看戏如愿以偿了。
2、第10 段中对于孩子开船时是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什么?
答:跳、拔、拔、点、磕、退、上、飞——显现了农村孩子驾船的熟练技术,生动地表现了少年朋友们的兴致和活力。
3、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夏夜行船的美景的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
答:嗅觉:(清香、水气)
视觉:(淡黑的起伏的群山,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听觉:(似乎听到了歌吹;大概横笛……宛转、悠扬)
感觉: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由远而近描写夜色,写出了我为乡村景色陶醉的情态,并表现了我兴奋愉悦、急切期待的心情
七年级语文《社戏》教案范文三
【教学目标】:
一 、学习运用情节结构分析小说,并理解文中叙事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
二、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三、 学习虚词的用法,识别偏正短语。
四 、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一 、本课教学重点应放在叙事的详略上,至于人物性格特点只要稍作了解。
二 、本文开头和结尾是学习的难点,二者对表达中心又很有作用,可引导学生分析这两段与看“社戏”这一主要情节有何关。三、本文篇幅较长,可以用讲读研讨之法突出重点,再加进课堂练习,深化巩固,以达到教学目的。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过鲁迅先生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是鲁迅回忆童年时代生活的文章,内容基本上是真人真事。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他写的文章《社戏》。(板书并解释课题)《社戏》:“社”原指土地庙。从前,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社戏》虽然也是写童年生活,不过这是一篇小说,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的艺术创作,因此,文中的“我”(迅哥儿)以及其他一些人物都是作者塑造出来的。
二 预习课文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见预习提示)
(归)省:xǐng 行辈:háng 惮:dàn 絮叨: xùdāo 怠(慢):dài 撺掇:cuānduō 凫(水):fú 潺潺:chán(歌)吹:chūi 蕴藻:yùnzǎo (家)眷:juòn 皎(洁):jiǒo 漂渺:piāomiǎo 纠葛:jiūgé
2.根据课后练习一所提示的内容,快读课文。再按课文叙述的先后重新编排顺序。
明确:课文叙述顺序是:G、F、C、B、A、D、E
3.讨论课文段落层次。
(1)课题为《社戏》,由此可见小说的中心情节是“看社戏”。提问: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写了哪些事?
(2)除了看社戏以外,前前后后还写了哪些活动?
提示:
开头写:随母亲省亲小住平桥村;钓鱼放牛的乡间生活。(平桥村是“我”的乐土。)
结尾写:六一公公送豆。
小结: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时间、地点的转移,因此,本篇小说内容可分为三段。
三 研习课文
着重理解前后两部分与中心情节的关系。
1.平桥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答案在第一节里可以找到:“离海不远”,“偏僻”,“临河”,“不满三十家”,都是“种田”,“打鱼”的,“只有一个杂货店”。
2.这样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为什么是“我”的“乐土”呢?
讨论归纳:
(1)“我”可以免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一类难懂的书,来到自由天地欢乐地生活。
(2)这里有许多年龄相仿的小朋友陪着“我”玩,彼此平等,没有封建礼教的约束。
(3)每天可以钓虾,放牛,生活丰富多彩,并充满了友爱和情趣。
3.这一部分与中心情节有什么关系?
这一部分为中心情节的展开作了重要的铺垫。
4.在中心情节“看社戏”叙述完之后,为什么又写“六一公公送豆”呢?
孩子们“偷”了六一公公的豆,第二天六一公公“不料竟非常感激起来”,并又送上一大碗罗汉豆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人的宽厚慈爱,进一步说明“我”之所以爱平桥村,正是因为平桥村的人善良可爱,从而深化了主题。
四 、课堂练习:习题七 1、2(了解连词的作用)
五 、布置作业
根据课后练习习题三2、3,四、五、六预习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平桥村之所以“在我是乐土”是因为什么?
1.可免读难懂的书,过着自由快乐的生活。
2.没有封建礼教的约束,人人平等。
3.有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钓虾、放牛)。
小说还写了一个什么生活内容呢?
与孩子们一块去看社戏。
七年级语文《社戏》教案范文相关文章:
1.初中七年级语文《社戏》精品教案范文
2.初中八年级语文《社戏》经典教案范本
3.初中七年级语文《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案范本
4.7年级下册语文书16 社戏
5.七年级下册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范文3篇
6.初中七年级语文《阿长与山海经》经典教案模板
7.语文阅读理解《社戏》
8.初一语文课文社戏教材视频
9.社戏读后感优秀范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