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期末试卷

八年级历史期末考之际,放松压力。提前进场,以免拥挤。答题技巧,心中默记。仔细读题,后难先易。这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历史上期末试卷,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1853年,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市场 D.争取外交平等

2.法国艾德拍卖行于2012年12月17日拍卖了一枚中国清朝乾隆玉玺,被一名身份神秘的电话竟拍者以1 12万欧元的价格拍走。关于该国宝怎样流出国门众说纷纭,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A.***战争时英军从北京抢走 B.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时流出

C.甲午中日战争日军攻占北京时流出 D.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流出

3.右图为19世纪末西方人绘制的时事漫画《日本人进了中国店》。

日本人在“中国店”获得的好处是

A.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须同日本商定

B.日本军队可在北京到山海关沿线驻扎

C.反对日本的官吏都得到严格惩处

D.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在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政

府最终沦为右图所示的情形。这种情形出现在下面哪个条

约签订之后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下列历史人物中,既在军事上捍卫了国家主权,又兴办工业推动了近代化进程的是

A.左宗棠 B.侯德榜

C.谭嗣同 D.邓世昌

6.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A.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B.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 D.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7.光绪皇帝曾发布诏令,允许创办报纸,并且说:报纸“宣国是而达民情,必须官为提倡”,“各报体例,自应以胪陈(陈述)利弊,开广见闻为主,中外时事,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光绪皇帝此举

A.开启了工业化序幕

B.倡导了出版、言论自由

C.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

D.使民主 科学观念深入人心

8.武昌起义前社会上流行一首歌谣:“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两年半,今年猪吃羊,明年种田不纳粮。”下列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A.武昌起义前,革命党人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

B.清朝统治的结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C.清朝的反动统治已经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极度愤慨

D.命里注定,清政府就要覆亡了

9.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下列报刊杂志与“第三期”有关的是

A.《申报》 B.《万国公报》 C.《民报》 D.《新青年》

10.“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材料所反映的这一历史事件体现出的核心精神是

A.爱国主义 B.艰苦奋斗

C.开拓创新 D.乐观主义

11.下图中的历史人物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其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12.2010年5月23日,孙中山铜像回迁揭幕仪式在南京市新街口广场隆重举行。孙中山先生以其丰功伟绩备受世人敬仰,其 中有

①发起“公车上书”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成立中华民国 ④创办黄埔军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下列通商口岸位于今天西部大开发的是﹙ ﹚

A、重庆 B、沙市 C、苏州 D、杭州

14、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战争的目的是﹙ ﹚

A、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攻占天津,进攻北京

C、与清政府勾结,镇压太平天国 D、攻占圆明园,掠夺金银珠宝

15、哪一个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6、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有( )

A.戊戌变法历时103天,谈不上有什么影响

B.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戊戌变法裁撤了冗官,减少了财政开支,提高了政府效率

D.戊戌变法训练了新式军队,建立了三支海军

17、维新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

A.变法的目的不是维护清朝的统治,所以不能得到广泛支持

B.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遭到顽固派的破坏

C.变法不够彻底

D.变法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18、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国国民党 D、中国共产党

19、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不包括( )

A.民主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20、下列事件,发生在1912年的是( )

①中华民国成立 ②武昌起义 ③宣统帝下诏退位 ④中国同盟会成立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

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与人民充分的民主自由的权利

D、促进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

22、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推翻了清朝统治 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 度

2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B.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C.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24、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是( )

①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②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25、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B.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

C.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D.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二、非选择题

26归纳整理,回答问题(10分)

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②义和团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 ③中国的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④慈禧太后挟持光绪皇帝仓皇逃离北京 ⑤俄国乘清政府内外交困之机,攫取了中国东北和西北的大片领土

(1) 上面这组资料均与列强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发动的侵华战争有关。请你按“战争与史实”的对应关系填全下面的空格,只填序号。(4 分)

(2)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最终与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2)这一条约中的哪一内容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分)

(3)从这部屈辱的历史中,你看到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1分)以史为鉴,你认为目前我国政府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2分)

27.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向西方学习,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道路的历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战争时期,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谁?(1分)《海国图志》的作者是谁?(1分)他提出了怎样的主张?(1分)

(2)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向西方学习先进生产技术,提出了什么口号? (2分)洋务派在教育上有何举措? (1分)

(3)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思想上的大解放” 指的是什么? (1分)

(4)新文化运动中,“Democracy” 和“Science”这两个英文单词使用频率较高,你知道它们的中文含义是什么吗?(2分)

⑸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可看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有什么特点? (1分)

28.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从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主席亲自奠基,直至1958年5月1日正式落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耗时最长的大型艺术项目。历史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了其中的三幅浮雕。(10分)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为虎门销烟。请问这件事件发生在哪一年?(1分)领导者是谁?(1分)为什么把它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系列浮雕中的第一个内容? (1分)

(2)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战争。请问英国发动战争的真正意图是什么?(1分)

(3) 图二再现了金田起义的壮丽场景,领导这场起义的历史人物是谁?(1分)美丽的南京被誉为六朝古都,历史上它曾有多个名字,太平天国在这里定都后,将其称作为什么?(1分)

(4)图三为武昌起 义,发生在哪一年?(1分)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表现。这次革命的旗帜是什么?(1分)

(5) 起义胜利后全国各地纷纷独立,不久成立了哪一政 权?该政权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什么?(1分)

三、材料解析题:(20分。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

29.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西近代化探素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快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就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 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说中国历史》

材料二 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而其存在和发展,亦必有相当的条件。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谈及的“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些仁人志士作出了怎样的探索?(6分)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彻底改变中国人的思想”是通过哪次运动实现的?(2分)这次运动的性质是什么?(4分)

(3)据材料二中所说的“红色政权”最早实践指什么?(2分)它发生在哪一年?(2分)

(4)中国梦是“强国梦“‘富民梦”!回顾 历程,展望未来,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的认识。(至少两点,6分)

八年级历史上期末试卷相关文章

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2.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

3.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4.关于初二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与学习方法

5.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总复习题及答案

6.八年级历史上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7.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8.八年级上历史期末试卷

9.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

10.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