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三八红旗手事迹报道推荐4篇

浏览

7845

范文

4

篇1:公司党支部党组生活优秀报道材料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适用行业岗位:企业,党工团,全文共 783 字

+ 加入清单

公司党支部党组生活优秀报道材料

**部门支部秉承“让支部生活多样化,展现当代党员风采”宗旨,将“群众路线”引进到支部生活中来,坚持活动方案“从群众中来”,活动实施“到群众中去”,为支部生活探索出了一条好路子,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组织方式上增强民主性和互动性。打破过去支部生活自上而下的单一的组织方式,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充分体现党员的主体地位。

二是活动内容上兼顾政治性和娱乐性。**部门支部针对近年来党组织在展现当代党员风采的功能上出现了滞后和弱化趋势,与时俱进,主动出击,将侧重于政治教育的活动和侧重于娱乐生活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协调开展,设计和实施了一大批“又红又新”的活动。在今年列入计划的活动中,有突出政治性的形势任务教育、民主评议专题组织生活会、“七.一主题党日”,有侧重文体娱乐的“流淌的气质”主题音乐欣赏、“我的一天”摄影比赛、“欢乐家庭”羽毛球比赛、联合足球赛,有倡导低碳生活的《登高计划》、“热爱我们的城市”环保行动活动,还有令人向往的“触动心灵的瞬间”主题读书活动、弘扬传统美德的爱老敬老主题活动等等。这些活动有些已经成功开展,有些正在周密策划部署。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该支部民主和谐之气氛蔚然成风、生动活泼之局面渐渐显现。

三是活动创新上融入时代性和前瞻性。支部生活的开展贵在创新,这是支部工作永葆先进性的必然要求。该支部引进现代娱乐方式,以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体现出来,如已经开展的“触动心灵的瞬间”主题读书活动、“流淌的气质”主题音乐欣赏、“欢乐家庭”羽毛球比赛、“热爱我们的城市”环保行动等。尤其是最近支部组织党员走进位于浦东的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欣赏 “玫瑰与蝴蝶”陈歌辛、陈钢作品音乐会,近距离接触了一次高雅艺术,聆听“流动的旋律”,音乐家精湛的技巧和真切的情感让大家领略到了音乐殿堂的魅力,丰富了大家的精神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好媳妇先进事迹报道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304 字

+ 加入清单

媳妇先进事迹报道

医生通知她给丈夫准备后事。丈夫劝她早日改嫁。人生的十字路口,她毫不犹豫地坚守在丈夫身边,用无微不至的爱,照料病榻上的丈夫。7年过去了,爱心终于创造出人间奇迹。苦心人,天不负。在姚爱英悉心服侍、照料下,奇迹终于出现了。夏天,陈步先的下肢渐渐有了一点知觉。姚爱英甭提多高兴了。她尝试着让丈夫自己用筷子吃饭,搀扶他在屋内走动。两年多后,陈步先已能拄着双拐在庭院内走动,有时还走出庭院与邻居聊天。她的事迹故事在当地传为美谈被当地人称为好媳妇。

灾难突然降临

1987年,兴化市钓鱼镇春景村三组的陈步先在县城一家饭店当掌勺厨师,姚爱英在饭店当服务员。相处中,陈步先觉得姚爱英心地善良,勤劳贤惠。姚爱英感到陈步先处事认真,吃苦耐劳。1990年2月,姚爱英与陈步先由相爱而结婚。第二年,他们生了一个儿子,三口之家,其乐融融。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4年7月18日早晨,陈步先骑自行车到饭店上班,途中意外摔倒,当场昏迷不醒。姚爱英以为摔一下并不要紧,等到兴化市人民医院的诊断出来后,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陈步先脊椎中枢神经受伤,除头脑清醒外,颈部以下全都失去了知觉。当时,陈步先大小便失禁,正发着高烧,医生说,高位截瘫病人高烧不退,死亡率99%。医生让姚爱英尽快为丈夫准备后事。

医生的诊断和建议犹如晴天霹雳。姚爱英怎么也不能接受摔一下就无法治愈的事实。她跪在医生面前,请求医生再给丈夫治疗一段时间。实在治不好再抬回去。十多天后,医生建议姚爱英将丈夫转到大医院治疗。

辗转于盐城、扬州等地医院,陈步先的病情丝毫不见好转。不久,家中仅有的一点积蓄就花光了。姚爱英含泪将丈夫带回家中。

双肩挑起重担

陈步先回到家里后,邻居们都吓了一跳。以往身体健壮的陈步先,现在躺在床上连一个手指都不能动弹。不少村邻以为,姚爱英很可能离开这个家。姚爱英的父母见女儿瘦了一圈,十分心疼。劝女儿回娘家过一段时间。

姚爱英一筹莫展。一想到这个来之不易的家,特别是与自己朝夕相处、相亲相爱的丈夫,她就不忍离去。她想: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自己也要拼命努力,决不放弃。她要让自己的丈夫活下来,即使不能活下来,也要让他幸福地离开人世。从此,姚爱英用自己稚嫩的双肩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每到大忙时节,姚爱英就心慌。以往,重体力活都由丈夫做,自己仅配合丈夫干些较轻的体力活。现在丈夫瘫痪在床,大忙时节请工又特别难,所有的体力活,不论轻重只能由她一个人去做。

兴化河道纵横,庄稼收获后以船运为主。不会撑船的姚爱英学会了撑船。1995年夏收的一天,姚爱英把麦子装上了船。船刚动身,狂风大作。刚学会撑船的她,篙子一别掉到了水里,姚爱英拼命游上岸。儿子急着跑来喊她回家:爸爸把大便解在了床上。姚爱英落汤鸡一样跑回家,把丈夫身上收拾干净后,又急忙跑去挑麦把。电闪雷鸣中,姚爱英一边挑,一边哭,脸上分不清哪是雨水,哪是泪水。

也在这一年,姚爱英77岁的婆婆病危在床。想到媳妇为照顾儿子忙里忙外,婆婆坚决不让姚爱英服侍自己。但姚爱英仍抽空去照料。婆婆小便困难,姚爱英便按照顾丈夫的方法,到医院买来导尿管。婆婆在临终前老泪纵横,夸姚爱英是世上难得的好媳妇。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记迁西县范、史夫妇抗震救灾事迹报道_事迹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365 字

+ 加入清单

迁西县范、史夫妇抗震救灾事迹报道

端午节过后,正是栗乡栗花怒放的时节,浓郁的花香弥漫在栗乡上空,好像在欢迎这位从四川灾区赶回的抗震英雄,同时也在传颂着这位共产党员和他妻子的先进事迹。

范和史夫妇家住迁西县三屯营镇王寺峪村,夫妻二人都曾当过代课教师,在教育事业上辛勤耕耘了十几年。下岗后没有任何怨言,不等不靠自己创业,经过一番拼搏奋斗过着幸福的生活。夫妻二人都非常有爱心,谁有了困难那他们都主动帮助,作为共产党员的范,更是时刻不忘为党旗增辉。

XX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了8.0级强震,震情非常严重,电视台对震后灾情进行了24小时的滚动式报道。范,时刻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他看到电视上的报道,再也坐不住了。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去四川抗震救灾。这个想法萌生后他没有片刻的耽搁,马上和妻子史商量,妻子看出了丈夫的心思,语重心长的对丈夫说:“文军,我知道你的心思,放心去吧,我不会拖你的后退”。丈夫感动地流下了眼泪,他什么也没说,只是紧紧地握住了妻子的手。妻子当即为丈夫筹集资金3万元,并和丈夫商量怎样去救灾。

当范好友王立春、王金东和管会军得知他要去救灾的消息后,也都积极要求一同前去。4人经过一番商量,决定于5月14日自费赶往重灾区之一的绵阳市安县秀水镇去送救灾物资。范出资3万元,连同其余三人共同筹集了10万元,购买了矿泉水、方便面、棉被、帐篷等救灾物资。又凑了14000元用于租车和路途的费用。经过50多个小时的星夜兼程,4人带着物资带着对灾区人民的爱来到了秀水镇灾区。到达以后,范一行人不顾长途赶路的疲惫,马上投入到当地的救灾工作中。搬货物、运物资、搭帐篷、护理伤员、清除废墟,他们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争取每一分每一秒尽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丈夫去现场抗震救灾了,家里的妻子却时刻地牵挂着丈夫的安危。他能吃上一口热饭吗?能睡上一宿踏实觉吗?平时呆惯了的身子还能熬得住吗?惦念归惦念,有一点她非常清楚。现在国家有难,正是党和人民需要他的时候,丈夫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又怎能不冲在前面为党和国家分忧,为灾区人民解难?他深深地理解丈夫,同时又天天祈盼丈夫把救灾物资送到地震灾区后平安归来。丈夫去灾区现场救灾了,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也以自己的方式为灾区奉献了爱心。在当地还没有提倡捐款时,听说唐山红十字会正在组织抗震救灾捐款,就马不停蹄地带着在迁西一中上学的儿子范大伟一起来到唐山红十字会,为灾区捐款1000元。5月21日在电视上看见县妇联号召全县人民献爱心的报道后,又带着一位朋友来到迁西县妇联,拿出1000元,又拿出200元替儿子捐上,将这1200元交到县妇联人员手中的时候,她说,咱们妇联号召捐款,我必须得响应。在她影响下,其朋友也在捐过一次(1000元)的情况下又捐款500元。没过几天,学校也开始号召捐款,儿子范大伟又在学校捐款200元。用史话说:我是一名党员的妻子,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按照当地救灾指挥部的要求,范等人几天后返回迁西。当他得知县委组织缴纳的抗震救灾“特殊党费”的事后,连家都没顾得上回,直接来到镇里又交纳了“特殊党费”5000元。此讯传开,附近的村民在范带动下纷纷来到镇里捐款。

四川余震不断,灾情时刻在发生。一个个扣人心弦的场面,一双双无助的眼睛,让这个铁睁睁的汉子一次又一次热泪直流。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年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先进单位集体申报材料_申报材料_网

范文类型:材料案例,全文共 1185 字

+ 加入清单

2018年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先进单位集体申报材料

海事局指挥中心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三个服务,建设四型海事”为主线,不断增强宣传工作主动性、实效性,促进了海事中心工作开展,树立了单位良好社会形象,为海事快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一、强化责任落实,推动新闻宣传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部门不断完善内部机制建设,始终把新闻宣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派员参加上级单位组织的新闻宣传培训班,不断提高宣传队伍的整体素质。明确内部分工,提高信息报送率,扩大宣传面,每月对新闻宣传报道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做到在日常海事工作中全体人员“勤动眼、勤动脑、勤动腿”,捕捉最有价值的“闪光点”。深入现场、取之实践,围绕难点、精心提炼,追求特色、打造品牌。

二、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宣传海事抢险救助事迹。深挖新闻内涵,扩大宣传声势,强化政治敏感性,在挖掘海上搜救新闻特色基础上,宣传先进典型,充分展示了海事部门在海上搜救取得的成果。围绕“科学搜救年”活动,深入宣传海上搜救工作成效。如《石狮渔民鼻梁骨被钢缆打断直升机紧急出动救援脱险》刊登于新华网、《中国水运报》、东南网等各级媒体;《XX年救助海上遇险人员320人》被中新网、人民网、网易、21等采用;《台渔船在深沪湾主机故障遇险两名船员获救》被新华社、中新社、《中国水运报》、《海都报》、xx人民广播电台、《石狮日报》等各级各类媒体广泛报道,提高了海上搜救社会影响力。

三、注重沟通协调,确保媒体通联。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协作,定期联络新华社、中新社、《中国交通报》、《中国水运报》、《xx日报》、《xx晚报》等中央、地方、行业媒体记者,积极学习新闻媒体记者先进经验和写作技巧,提高采编人员素养。打造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健全新闻稿件的报送渠道。对上报的每条信息、撰写的每篇新闻稿件都进行严格审核把关,确保在全方位宣传的同时,不涉密、不泄密。邀请网络、电视台、报纸新闻记者对海事执法工作、群众关心的热点进行跟踪报道,引起社会反响。

四、加强舆论引导,增强新闻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让人民群众更加了解海事,主动参与海事安全监管,积极配合海事中心工作,自觉遵守海上交通法律法规。突出时效性,坚持“好信息不过夜,重要信息马上报”的原则,及时将有新闻价值的重要信息发出,不断提升新闻宣传工作的层次、质量和水平,促进海事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树立了海事执法为民、服务社会形象。

XX年,该部门通过各大网站、报纸、广播等媒介发表新闻宣传报道377篇次,其中中央级59篇次,全国级70篇次,省部级98篇次,地市级150篇次,充分反映了各项海事监管服务工作成效,展现了海事队伍良好社会形象。今后,我们将继续围绕海事工作大局,努力开创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为海事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