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把字写的正确、工整、规范、美观,可以提高运用汉字这一交际工具的准确性和效率。一手漂亮的字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能使人联想起美好的生活,得到美的享受。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握笔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小学生进行写字教育,不仅仅是培养他们写一手好字,更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意志毅力、智能素质、审美情操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大部分学生经过几年的写字学习,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写字习惯,能熟练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学生的书写工整率还算可以,但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还有待纠正,个别学生的书写比较潦草,书法基础较差。
三、工作重点
1、进一步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特别是各种不同的偏旁或同一偏旁在字形不同位置所占的空间大小及笔画的变化。
2、写字时做到字迹工整、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培养学生认真写字和爱惜写字用具的习惯。
3、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提高学生对汉字书法的鉴赏能力。
四、具体措施
1、在教学中以写字书为载体,适当向学生讲述一些有关汉字起源与发展的知识,介绍一些古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引导学生欣赏书法作品,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采用书法比赛、作品展览等方式鼓励学生好好写字,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写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起他们的写字兴趣。
2、抓汉字结构的矫正,充分发挥“写字歌诀”感染、激励作用,较大程度地矫正学生写字结构上的不足,美化写字形象,同时要加强坐姿的指导。
3、认真上好每周一节的写字指导课,优化写字课堂教学,在教学中要做到训练有度,在教学内容上注意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使学生体验到书写的乐趣,树立信心。
4、重视写字课教学,先讲后练,提示注意点,再让学生去练习,使学生的练习能够有章可循,从而提高写字水平。
5、要做到课堂指导和课后练习相结合,处理好写字教学与课外书法活动的关系。
6、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书法兴趣和特长,带动全班同学参与到写字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写字水平。
7、学生互评写字水平,交流写字经验,激发写字积极性。
8、开展各种书写竞赛活动,结合板报,展出学生优秀作品,鼓励认真书写。提高书写水平。
9、抓好表率,树立写字标兵,表彰写字能手,定期举行作业展览,请“能手”介绍经验,给予奖励,形成你追我赶,后浪推前浪的局势。
10、为孩子们搭建展示的平台,把好的字及时粘贴在墙上,要鼓励优秀的学生树立更高的目标,使他们更优秀,鼓励他们多练多写多展示。
11、要及时关注后进生的发展,多进行辅导,多给予自信,多给展示的机会,及时表扬,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五、教学进度
随课堂进行练习,对写字书进行一课一练。
一、教学理念
(一)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
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的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中学”和“学中做”。但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旨并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层面,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技术操作过程中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强调规范操作与技术创新意识的统一。学生的操作学习过程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的学习过程,是手脑并用的过程。
(二)用作品引导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顺应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术作品来引导、来组织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技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模型、一件工艺品,也可以是一盘菜、一个生长着的作物等。通过作品的制作,学生可以获得材料认识、工具运用、操作程序、技术要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通过作品引导学生的设计、评价以及作品宣传等活动。
二、教学目标
(一)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通过技术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劳动体验,形成对劳动的初步认识。
培养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团结互助、爱护公物以及爱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生活自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掌握生活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会生活自理。
建立生活中的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积极参与技术实践,掌握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
认识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常见材料,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工具。
了解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进行简单的工艺品和技术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三、教学原则
1、注重基础
小学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劳动与技术能力培养的基础,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劳动与技术方面基础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应以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服从且服务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生动活泼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2、体现综合
一是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各个实施途径的沟通与结合。劳动与技术的课堂学习要与课外活动、常规指导、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途径相沟通相结合,以实现其教育目标。如学校生活中的值日活动、环境整理,可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
二是注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各领域学习活动的统筹规划和有机协调。
三是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各个具体项目之间的联系与衔接。
3、讲究科学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在方式和内容上应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阶段特征。
4、注重实效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有一定的条件要求,而各地的现有条件和资源优势,千差万别。因此,应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育的实际效果出发,选取内容,确定方式, 安排实施计划。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形成本地区、本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传统和特色。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学习型班集体”创建活动为载体,以“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为己任,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以“教研促教改”,明确日常的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改革上,提高孩子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实际行动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作贡献。
二、工作目标:
在校党支部、校长室和教务处的指导下,本着“抓常规,创特色,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团结本组教师,勤奋工作,开拓创新,力争使本组各项工作位于学校各年级组前列,争创“优秀年级组”。
1、加强年级组的团队意识,培养优良的团队精神,充分发挥年级组的管理作用,强化年级组长负责制,完善管理制度,营造求真务实、团结向上的组风组貌,努力使全组教师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团结愉快、群策群力的集体。
2、把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安全教育作为年级组德育工作的重点。组织带领班主任认真学习学生自我发展模式的理论,共同研究“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具体措施。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方法,通过引导、教育、内化,使孩子们从小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逐步具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3、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和“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工作理念,坚持“轻负荷、高质量”教学指导思想,以“教研促教改”,明确日常的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改革上,提高孩子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注重阅读积累、丰富学生语言内涵和提升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加强教学常规考核,借助学校的校本研训工作,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
4、认真落实学校各职能部门安排的工作,认真及时地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工作,努力做到精益求精。及时协调学校与老师,老师与学生,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三、现状分析:
1、本年级组共有六个班,共有学生将近280名。全体学生有较好的集体主义荣誉感,良好的行为习惯;各班班风正,学风浓,整体素质高。本学期将进一步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一些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活动,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会学习,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在竞争中学会生活,在竞争中学会创新,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本年级组有两个教研组,分别是四年级语文组、英语组,共有教学人员12名。是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工作踏实、敢于创新的科研型教师队伍。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发扬以往“团结、愉快、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努力调动本年级组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年级组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四、工作重点:
1、充分体现年级组的管理作用,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热情饱满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2、加强法制教育、规章制度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确保师生零犯罪率。
3、根据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策划组织活动,力争做到德育效果明显。
4、配合德办、少队,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各项检查,要求班主任狠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养成教育。
5、继续将安全责任意识当作工作的重心,注重学生安全意识教育,调动老师们爱校爱生的热情,通过安全知识培训等丰富老师们事故防范经验,防止、减少事故的发生。
6、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组建快乐中队。主要目的是通过寓教于乐的这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与人交往、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7、关心组内教师的身心健康,积极营造团结协作、互相学习、互相关心的集体氛围。
8、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年级组全体教师会和召开一次年级组班主任工作例会,做好各项工作的布置、落实、检查、反思及总结,并将组内教师意见和建议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和领导。
9、加强学习型年级组、学习型班集体的建设,不断提升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班队工作能力、反思能力、科研能力和写作能力。
10、做好各项考核、督查和评比工作,使考核、督查和评比的过程成为教育的过程,反思的过程,改进的过程,提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