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系统个人总结(合集24篇)

卫生系统个人总结(精选24篇)

卫生系统个人总结 篇1

一年来,卫生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忠实实践“一年”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卫生工作及我市三届三次全委会议精神,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重点项目建设、业务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一定成绩。现将上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卫生工作的全面发展

根据年初的卫生工作目标,我们一直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多次召开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和措施,对重点项目任务进行了分解下达,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包联领导,加快了工作进度。

1、疾控中心办公楼建设项目

此项工程已于x年10月竣工,现属工程验收申报阶段。

2、市医院传染病房建设项目

市医院传染病房于x年9月20日开工,今年4月26日进入内部装修阶段,目前尚有墙面刮大白和隔断没打,预计7月底工程全部完工。工程款总计90万元,目前财政专项已到位85万元,尚欠5万元,现支出总计670,775.00元。

(二)坚持实施创新工程,医疗卫生技术再上新台阶

今年,我们围绕卫生工作的主题,积极实施创新工程,努力探索在观念、管理、技术、资产运营等方面创新的有效实现形式,取得一些新成绩。一是开展新项目,拓宽技术领域。市医院妇产科开展了宫颈电锥环切术6例;骨科开展了股动脉损伤血管吻合术,小开窗腰椎间盘摘除术;神经外科成功抢救了重大开放性粉碎性全颅骨骨折伴失状窦破裂重度失血性休克清创术病人,这是牡丹江地区医疗单位近几年来成功抢救的第二例病人(因外伤造成此病历实属罕见);外二科成功开展了巨大卵巢囊肿摘除术。4月28日市医院与长春肖氏眼科合作成立了xx市青少年视力矫正康复中心,为确保青少年视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妇幼保健院大力开展无痛分娩新技术,改进剖宫产手术方式,使手术切口明显减少,手术创伤显著减轻,保证了母子安康。二是增添新设备,提高诊治水平。市医院投入3.1万元在住院处手术楼大厅设立电子显示屏;市二院购进“kx20__b/c”超声诊断仪,并投入使用;市中医院投入50余万元,购置彩超等设备17台(件),精良了技术设备。据统计,上一年全系统在设备添置上,共投入了400余万元。三是加强房屋维修,改善就医环境。妇幼保健院投资19万元更换了塑料窗、装修了病房及高档病房,并在高档病房内安装了电炕,同时增设了室内卫生间。中医院完成了住院处楼层的维修改造、办公室粉刷以及病房的改造,给患者创造了一个清洁、方便、舒适的就医环境。

(三)坚持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建设,农村卫生工作有新发展

以实施219595工程为切入点,切实加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建设。根据《黑龙江省卫生厅关于培训农村卫生人员暨实施219595工程的通知》精神,我们于5月20日召开了实施219595宣传动员会议,使乡镇卫生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充分了解219595工程的意义。配合做好219595工程,对全市276名在岗乡村医生进行了乡村医生资格认定。选聘杨晓明、李卫国等5名医生为任教老师,组织乡镇卫生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学习219595工程相关内容和黑龙江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教学大纲,按照要求认真准备教案,确保让乡村医生能够学到正确的诊疗方法和医疗预防技术。同时,制定乡村医生“拜师”培训计划等等,使农村卫生人员在医疗水平,诊疗规范,医学文书建管等方面得到大幅度提高。加强城市支农工作,巩固三下乡成果,坚持经常化、制度化。上一年各医疗单位开展三下乡活动30余次,诊疗人数达2万余人次,减免费用3万多元,促进了农村卫生工作的发展。

(四)坚持规范化管理,促进医疗业务发展

一是加强业务培训。举办“三基三严”培训班15期,培训500余人次。为增强医院业务水平和对疑难病症的诊治,医院自已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聘请知名教授为职工讲课,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服务于患者、群众。

二是急救工作进一步得到重视与加强。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医院急救工作制度、值班人员职责,建立急诊、会诊抢救制度;注重急救知识的更新与操作技术的培训;扩大120的抢救区域,不断提高抢救能力。上一年接急诊人437人次。

三是规范护理管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护理安全。各医院护理按照《医院护理工作管理规范》要求,结合本院实际,重新制定各项护理管理制度,提高专科护理水平和护士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完善质控程序,细化质控内容,每月对护理工作进行质量监控,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护理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5月份,卫生局对全市护士进行了再次执业注册,将护士的资料输入微机,实行微机化管理,共输入152名护士资料。

四是加强中医工作。继续学习、贯彻《黑龙江省发展中医条例》,在加强中医法制宣传、健全中医政策体系、加强中医基地建设等方面不懈努力,使全市中医事业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可喜局面。

(五)坚持齐头并进的方针,卫生防疫工作有新进步

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细则,在实际工作中加大防病工作力度,加强冷链管理和疫情控制,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主要传染病控制在指标内。上一年全市主要传染病发病数为522例,总发病率为165.75/十万。在我市发生“6.21”汛情后,防疫站派出15个小组,深入受灾住户,进行消毒、调查、发消毒药,卫生知识宣传,截止到6月23日,入户消毒930户,无传染病疫情发生。计划免疫工作继续巩固无脊灰质炎成果,完成了/x年度第六轮脊灰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漏种儿童接种率达98%以上,对1-7岁儿童进行了乙肝抗体测定,共抽查4个乡镇200名儿童。四苗接种率达到99.48%。

今年是食品卫生管理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决定》和《食品安全行动计划》要求,我们先后下发了规范整顿肉及肉制品、调味品、熟食加工、餐饮业市场卫生秩序等文件,加大了整治力度。上一年共取缔黑加工点11家,停业整顿26家,移交稽查案件24个,结案10个,换发卫生许可证59个,新发卫生许可证20个。举办大型宣传活动三次,发放宣传单6000余份。

(六)坚持打防结合的原则,行政执法工作有新成就

坚持贯彻《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执业医师法》,强化卫生行政执法,建立突出性执法的决速反应机制与长效防治机制相结合的执法体系,完善责任追究制度。按照年初制定的严格打击“四种行为”、建立“三项制度”、取缔“两种机构”的制度,今年上一年共查处非法行医21家,罚款3500元,没收药品30余种,价值10000万。按照《执业医师法》要求,具有医师资格但没有执业医师许可证的人员不允许进行医疗活动,今年的执业医师注册工作我市又有14名医师参加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使执业医师队伍有了整体提高。为进一步规范、整顿全市医疗市场,卫生局两次召开院长会议,对全市的医疗服务质量及医院外、妇科手术限价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卫生局联合市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医院的医务科长,于6月份对全市范围内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外科手术限价问题进行了一次全面彻底的清查。

(七)坚持实施“满意工程”,行业风气有所好转

各医疗卫生单位结合开展“正行风、促发展”活动,敞开大门正医风,普遍通过向社会进行公开承诺,设立公示板,并围绕医疗服务质量、态度、环境、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问题,结合推进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明确重点,落实措施,坚决杜绝收受“回扣”和“红包”的行业不正之风,收到了明显成效。如门诊建立导诊、接诊、办理入院手续的首诊负责制;开展24小时有医生值班和周六科主任查房制;病人选择医生制;大型诊断设备双管制、“双十”报告制等等,用制度和措施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促进了卫生行业风气的好转。据不完全统计,上一年各医疗单位拒收红包260余次,金额7000多元。

分页阅读第1页:乡镇卫生系统年终工作总结第2页:坚持先进性教育,卫生党建工作有新提高

(八)坚持先进性教育,卫生党建工作有新提高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党的先进性教育工作,从班子建设、队伍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努力强化了卫生党建工作。一是完成了卫生党委第一批党员先进性教育工作,参加活动工2个支部,40名党员,教育过程中处处体现了“严、实、细、活”工作氛围。二是召开系统班子建设研讨会,按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程序要求,重新调整了局机关、市医院、中医院等6个单位的领导班子,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活动力,促进了卫生工作的'发展。三是继续开展了“三创一树”、“党员挂牌服务”、争创“三最佳”等活动,不断赋予新的活动内容。四是充实党员队伍,新发展党员4名。

(九)发扬团结互助精神,共度“6.21”洪水灾情

今年6月21日晚,我市遭受了严重暴雨袭击,灾情十分严重,经济损失重大。在灾情面前,卫生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发扬团结互助、吃苦耐劳、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要求,在紧急做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工作的同时,迅速赶赴各个受灾地区抢险救灾,深入灾户清除淤泥,及时完成了救助任务。

一是紧急动员,周密步署。制定有效措施,使全系统上下集中精力立即进入防汛警戒状态,迅速、有序地投入到了防汛救灾的各个岗位和各项工作中。二是启动预案,落实责任。将防汛、救护、防疫等工作进行层层分解落实,真正做到任务分工到部门、责任落实到个人。三是加强防汛值班。在防汛期间,做到24小时值班,各单位领导及有关人员手机保证24小时不关机,保障了信息的畅通。四是加强卫生防疫,控制疫情发生。抽调防疫站55人组成15个防疫消毒小组,于22日清晨开始对全市范围内受灾的单位、学校、住户以及公厕等地方进行全面消毒。已发放消毒粉剂2.1万袋,消耗***1250斤、过氧乙酸430斤、氯制品粉剂消毒药120箱,帮助930余户灾民对过水房屋进行了消毒处理。五是加大宣传,群防群治。从6月22日起,由防疫站负责,赶制标语4幅,印发宣传单5000余张,自录卫生知识宣传磁带,用宣传车在街头反复播放。卫生局副局长巩艳梅在电视台作了电视讲话,向全市居民进行安全防病知识教育,增强居民防病意识,自觉落实预防措施。六是积极主动配合,投身抗洪抢险。从22日到28日,全系统出动人力500余人次,全力投入到一线抗洪抢险工作中,涌现出许多先进事迹。全系统共清理巷道20余条,20__多延长米,清除淤泥1100多立方米,花费资金1.2万元。七是慰问受灾户,做好安抚工作。在这次水灾中,卫生系统受灾户25户。为及时做好家人的安抚工作,卫生党委、工会于24日组成慰问组,对11户重灾户进行了慰问,为他们带去了大米、豆油、白面、被等慰问品。

(十)坚持做好包村扶持养牛,包扶养牛工作有新进展

制定《xx市卫生系统包扶养牛扶持方案》,对穆棱镇红旗村的养牛工作实施扶持计划,凡是穆棱镇红旗村村民向浩月集团输送一头牛,卫生党委补助50元钱,调动了村民的养牛积极性。

其它工会、综治、计生、义务共建等工作,都按照上级的要求,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二、存在问题

x年上一年我市卫生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卫生管理体制、医疗机构运行机制还不完善;防疫站分为疾病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工作不到位;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还相当大的距离;社会满意率不高,行风不正仍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药品招投标采购还不规范;全市医疗市场还将进一步整顿;人员普遍超编、杰出人才稀缺现象突出;经济效益差,工资问题、养老保险不到位等问题是我们下步工作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卫生系统个人总结 篇2

根据县委办、政府办工作安排,现将xx县卫生系统20xx年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计划上报如下:

一、xx县卫生系统基本情况

我县目前拥有医疗卫生机构33所。其中县人民医院1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县妇幼保健站1所,乡镇卫生院7所,村卫生室13所,社区卫生服务站3所,民营医院1所,计划生育指导站2所,个体诊所4所。 现在床位数252张,其中县医院床位数200张(实开放数150张),乡镇卫生院床位数32张(实开放数20张),民营医院床位数20张(实开放数0张)。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共有干部职工26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39人,占卫生系统总人数的92%;副高级以上职称32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13.4%,中级职称43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18%;执业医师67人,占医生总数的63.8%;执业助理医师29人,占医生总数的27.06%;执业护士100 人,占护理人员总数的100%。

二、20xx年xx县卫生系统工作情况

1、扎实开展新农合工作。20xx年全县新农合参合人数11260人,参合率99%。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人均855元,其中:中央268元,自治区61元,自治州30元,县级补助381元,个人缴纳115元。农牧民个人缴费仅占全年筹资总额的13%,县财政投入占全年筹资总额的45%。截止9月末,共筹集资金95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到位292万元,自治区财政到位71万元,州财政到位34万元,县财政到位430万元(含透支预算拨付资金300万元),个人缴费(含代缴人员)129万元,利息收入1万元。截止10月,我县共有参合患者16300人次享受医疗费用补偿,补偿总额为662万元,参合群众受益率144.76%。其中:门诊补偿支出(含普通门诊、慢性病门诊、结核病门诊)32万元元,住院补偿支出(含普通住院、住院分娩、特殊重大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住院补偿)630万元。

2、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所购药品全部通过自治区医药集中采购平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所配备使用的药品,均由自治区确定的4家药品配送企业,从自治区确定的基本药品目录中予以配送,并实行“零差率” 销售,新农合将基本药物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各基层医疗机构的取暖费、人员办公经费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一般诊疗费后全部由县财政负担。加大基本药物宣传力度,为各乡镇卫生院安装led电子显示屏。积极推行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确保临床合理使用,使基本药物真正成为看病首选药物,逐步改变以药养医、药价虚高等现象,让人民群众切实受益。截止目前共计采购目录内药品70多万元,直接让利各族干部群众达11万元。

3、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一是加快促进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1月份抽调乡镇卫生院业务人员成立三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xx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截止10月,我县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了健康体检,入户随访。建立健康档案28768份,建档率达95%以上,重点人群随访率达100%。二是健全县、乡、村三级疫情报告网络,实行24小时监测和报告制度,传染病月报率达100%。全县按属地化管理1-10月份全县按属地化管理共报告法定管理传染病254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183例;丙类传染病35例,其他传染病36例。每日4次及时审核传染病报告卡,并按要求每年对疫情网络进行系统维护。每月对辖区各级医疗机构进行传染病防控技术指导与督导,杜绝传染病漏报、迟报及瞒报。每月、每季度定期对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及传染病报告质量综合评价。加强对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人群的疫情监测和管理,每学期开学初对辖区所有中小学及托幼机构开展传染病防控技术指导与督导。对辖区中小学及托幼机构发生的传染病疫情进行有效、规范处置并做好消毒处理指导。加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对38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扎实做好地方病防治工作。积极开展人间鼠疫防治工作,培训宣传人数80人,发放地方病宣传材料900余张,受教育人数近300余人;入户碘盐随机抽样检测300人份、高危孕妇尿碘监测61人、学生甲状腺b超检查和尿样检测242人;开展犬驱虫督导检查工作,采集900份犬粪包虫病筛查样本,并对508名学生进行了b超检查与抽血检测,筛查200只羊,无疑似阳性样本; 58名学生进行了氟斑牙检测。截止目前可疑肺结核患者门诊登记127人,查痰80例,查出活动性肺结核病人33例,其中新发涂阳4例,新发涂阴29例,完成全年任务的 84.61%。及时追踪网络报告结核病患者,追踪到位率100%。发放结核病防治宣传宣传材料1000余份。三是开展免疫规划专项整治工作,截止7月30日,全县共摸底目标儿童3698人(常住2934、流动833人),自专项整治启动以来截至9月30日累计新入册636人(其中迁出189人)。1-10月全县出生儿童418人、建卡建证418人,建卡率100%。开展了两轮脊灰强化免疫活动,共计服苗4166人次。开展入托入学查验补种工作(3月),补种人数340人,各类疫苗416剂次。全县乙肝疫苗接种率98.4%、卡介苗接种率100%、脊灰疫苗接种率99.36%、百白破疫苗接种率96.52%。白破疫苗接种率85.58%。含麻类疫苗接种率99.43%。a群流脑疫苗接种率98.74%。a+c群流脑疫苗接种率90.16%。甲肝疫苗接种率98.64%。四是按照《xx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规定,为0-6岁儿童及孕产妇免费开展保健服务。开展一般的体格检查及合理营养及心理健康健康指导。截止目前,纳入规范管理的儿童数为7岁以下儿童3016人。孕产妇402人,活产数407人,住院分娩402人,办理出生医学证明104人。五是强化慢性病管理,对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指导。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截止目前,各医疗卫生单位已登记管理高血压患者1045人,登记管理糖尿病患者390人。

4、继续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扎实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新生儿疾病筛查、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两癌筛查等项目。截止目前为我辖区农村产妇178人发放住院分娩补助,发放金额8.9万元,全县414名待孕及早孕妇女发放叶酸1239瓶,新生儿疾病筛查112人,新生儿听力筛查101人,孕期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281人。对全县娱乐场所艾滋病防治高危人群干预人数达313人;随访管理艾滋病感染者10例,自愿咨询和检测共192人。看守所被监管人员中的高危人群免费检测112人,艾滋病扩大检测工作共检测5000人。

5、卫生监督工作。截至目前,截至目前,全县被监督单位130家,办理卫生许可证29户,公共场所持证率为100%。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平台上报日常性监督次数为281次,公共场所监督覆盖率为100%。出动监督人员230人次,监督车辆52次,下达整改意见书260份。抽检消毒餐饮具4次,检测样品100份,抽检合格率为100%。开展食品安全联合执法检查6次,对生活饮用水抽检3次,检测样品12份,抽检合格率为100%,对全县对31家公共场所进行量化评级,评得a级2家、b级23家,c级6家。查处违法案件9起,取缔黑诊所1个,罚款24100元。其中公共场所4起,处罚金额2900元;医疗卫生5起,处罚21200元,案件查处率及上报率均为100%。建立私立医院、诊所例会制度,召开例会2次。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制作宣传版面2幅,主题横幅1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300余份,现场咨询人次30人次。开展法律、法规培训班3期,培训达423人次。开展饮用水宣传周活动,制作宣传展板1块,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现场咨询人次26人次。开展涉水产品净水器专项检查,检查净水器经销店6家,共检查了6种品牌10余种型号的净水器,未发现媒体曝光的13个不合格产品。

6、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以巩固国家卫生县城为契机,加大爱国卫生工作力度。一是加大卫生基础设施投入,投资近千万元对县城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填埋场进行了升级改造。对县城西环路、文化路、590专线和团结路、胜利路进行改扩建,路两侧安装太阳能路灯,群众出行条件不断改善。加大了新苑市场、楼兰商贸城、楼兰果蔬市场的改造工程。对全县范围内的主次干道的人行道,包括城乡结合部以及10余条背街小巷进行了硬化改造升级。相继完成了道路、广场、小区的绿化建设任务。二是城乡环境卫生工作进一步提高。投入101万元新增果皮箱160个、垃圾箱250个,完成86个垃圾箱的更换,新增垃圾屋3座。全县垃圾容器以及主要街道果皮箱覆盖率均达91%以上,县城主次干道道路路面硬化率达100%,认真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城区乱摆、乱贴等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三是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投入资金在商业步行街建立健康教育一条街,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栏120块。各单位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卫生知识知晓率≥80%。四是开展以“灭鼠”为主的除四害工作。先后共计出动宣传车6次,展出宣传板百余块,发放病媒生物防制宣传资料1000余份、工作手册600余册,现场接受群众咨询1500千余人次,投入资金对全县辖区内鼠、蚊、蝇、蟑等病媒生物进行消杀。五是积极开展卫生先进单位创建活动。截止目前全县已创建自治区级卫生红旗单位 30个、州级46个、县级26个,州级卫生示范小区5个,州级卫生社区6个,获得各级卫生红旗单位称号的单位占全县单位总数的66%以上。六是加大农村改厕力度和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全年深入农村进行环境卫生检查35次,下发通报13期,推动了村容村貌的整洁。加大了农村改水、改厕工作。目前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以上,累计建计建成无害化卫生厕所680多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5%,无害化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农牧民的家庭卫生环境。

6、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今年自治州又将我县确定为20xx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县委、政府充分认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自《xx县办好人民满意医院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文件下发后,县人民医院于2月28日召开了动员大会,对实施内容进行了责任分解。医务科、护理部已制定详细的学习培训计划,远程会诊中心利用华西医科大学远程教育平台,已制定并下发了学习计划,全院医护人员每天根据自己的专业进行选择性培训,并制定严格的考勤和考核制度,每月进行“三基”考试考核。请医疗专家休息时间到我院查访、坐诊、开展手术、讲课等工作。加快推进远程会诊进程,截止目前,已进行疆内外远程会诊121例,其中疆外18例,疆内103例。按照二甲医院标准,积极购买超声高频外科集成系统、电动手术台、白内障超声乳化仪等医疗设备, 4月28日开通120急救中心,自120急救中心开展工作以来,已出诊146余次,成功抢救患者28人次,完善了运行病历质量监控。开展了新技术新项目工作,截至目前开展了50例腹腔镜手术,胃肠镜检查360人次。建立医疗教学培训基地,提升了住院医师的服务能力。引进专业技术人才10名,派出8人到区外进修学习。邀请解放军91中心医院著名眼科专家开展白内障手术58例;眼部整形手术22例。邀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XX市同济医院妇产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肠镜室五位专家在我县开展授课、大型义诊活动,共义诊人次235人;无痛胃肠镜检查20人次。积极引导专业医护人员参加职称考评,10名专业医护人员取得了高级职称。认真做好河北邢台、自治区三级医院、91部队医院、巴州人民医院与县人民医院长期对口协作关系,争取到援若和援疆医疗专家20名。逐步实行预约诊疗服务,优化门诊诊疗流程,推行电子病历和电子处方简化信息化建设,简化患者就医手续,缩短群众等候时间。继续做好“先住院后结算”服务模式及“药品零差率”销售制度,截止目前,药品销售859万元,共让利群众129万元。不断完善绩效管理方案,聘用医务人员与在岗在编人员实行同工同酬,绩效工资与医德医风、工作数量、质量、劳动纪律等挂钩。

7、完成乡、村二级医疗机构在线管理系统安装并切实发挥作用。为切实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解决我县农牧民群众看病

远、看病难等问题,县政府投资50万元为我县基层医疗机构购买安装医疗机构在线管理系统,目前设备已全部安装到位,his系统运行正常。

8、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体系基础设施条件。总投资189万元建筑面积1308平方米的xx县铁干里克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及周转宿舍新建项目,目前已完成主体建设、封顶验收工作,截止目前已付工程款30%,66万元,目前进行室内外装修,预计年内投入使用。疾控中心病毒核酸检测试验室建设项目,总投资30万元,目前完成招投标,合同资料正在准备中,近期可签订。鼠疫监测点建设项目,新建鼠疫监测实验室工作间(666.6平方米),投资100万元,目前已完成招投标、合同签定工作。

三、20xx年重点卫生工作计划

1、开展慢病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多部门行动综合控制慢性病社会和个体风险等手段,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早诊断早治、疾病规范化管理,以减少慢性病负担,总结经验,推广有效管理模式,全面推动我县慢性病防控工作,把我县建成自治区级综合慢病示范区。建立和完善慢性病防控工作体系,加强慢性病防治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规范开展慢性病综合检测、干预和评估,完善慢性病管理体系。探索适合我县的慢性病防控策略、措施和长效管理模式。

2、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扩大新农合参合覆盖面,使参合率始终不低于97%,特困人群、残疾人参合率力争保持100%。继续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和政府补助水平,推进支付方式改革,进一步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积极探索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门诊费用总额预付制等新的支付方式。完善新农合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经办管理水平。进一步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保证基金安全。

3、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继续加快县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发挥县医院的龙头作用。购置核磁共振设备(mri)、眼科oct、胃肠镜氩气刀、心电运动平板系列、发电机、体外碎石机等先进医疗设备,新建核磁共振室(mri室)、大型发电机房。建设630平米职工、病员食堂,计划投资126万元,建设一所630平米设备齐全、环境优雅的职工、病员食堂。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投入220万元,安装移动医疗、移动护理系统、移动护理信息发布平台、移动护理管理平台、临床路径系统、医学影像系统、三维重建、医生护士数字认证系统、移动门诊输液管理系统、协同办公系统、银医通等十二大系统。真正实现医院信息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基础设备采购工作,尽快发挥相应职能。二是加快建设城镇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督导,使城镇各族群众都能得到公共卫生的均等化服务。三是做好卫生项目建设工作。新建xx县铁干里克村卫生室、xx县吾塔木乡牧业村卫生室、xx县库尔干村卫生室,继续加快建设xx县疾控中心病毒核酸检测试验室、鼠疫监测点项目,争取年底投入使用。四是认真做好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加大培训进修和人才引进力度,以全科医生培养、乡村医生在岗培训为重点,加强基层卫生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业务培训,提高队伍整体医疗技术水平。以更优惠的条件招聘部分紧缺的专家型、管理型人才来我县工作,缓解紧缺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的需求。五是强化宣传教育工作,动员社会参与,提高全社会参与意识,多方面宣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六是大力实施县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继续做好面向农牧区高中起点专科层次医学学历教育毕业人员分配工作,充实乡镇医护人员队伍,满足乡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七是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

4、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一是逐步完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二是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引进医院急缺人才,合理配置科室人员结构,进一步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同时,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加强院内人员的培养力度,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综合服务水平。三是继续推进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绩效管理制度又是医院制度管理的重要平台,要加大推进力度。四是继续完善医疗服务价格的监管和控制,杜绝多收费、乱收费、漏收费现象,确实减轻患者的就诊负担,做到明明白白消费、清清楚楚就医。五是继续推进“先住院后结算”服务模式及“药品零差率”惠民政策。六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七是建立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县、乡、村三级网络建设,实现信息共享。八是进一步深化中层干部竞聘工作,实行“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九是实施远程会诊费用由新农合报销80%。

5、全面推进卫生工作全面发展:持续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完善基本药物网上集中采购工作。社区卫生服务站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开展,扎实做好重点人群的服务工作,对重点人群的规范随访管理率力争达100%。着力抓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加强常规疫苗和强化疫苗的接种工作,提高接种率。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农村孕产妇叶酸增补预防神经管缺陷、新生儿筛查、“两癌”筛查等项目,确保全县各族妇女儿童健康。继续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建立疾病预防控制医师培训、人员准入制度,完善岗位责任制。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管理,切实做好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各项应急预案,提高疾病防控和处置能力。持续推行等级卫生监督员管理制度,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水平。加大对“黑诊所”和非法行医打击力度,加大对医疗卫生机构操作规程、合理用药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各项卫生工作顺利开展。

卫生系统个人总结 篇3

1、妥善处理院邻关系,按时完成卫生院搬迁工作

按照xx区政府、xx镇政府相关会议精神,20xx年卫生院将进行整体搬迁,在此过程中,我们将在镇党委政府和xx区卫生局的指导下,妥善处理与宇仁投资公司的关系,全力配合项目建设,做好搬迁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按计划完成卫生院整体搬迁工作。

2、继续强化班子建设,完善岗位聘用管理与内部绩效考核

坚持树立“以人为本,不务虚、唯求实”的强化院领导班子建设的指导思想,确立以安全生产为基线,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医疗保障应急救护、志愿服务为基点,以推进医改、保障就医、服务民生、建立新形势下的和谐医患关系为基本面的点—线—面的管理模式,从而促进了团队协作,初步实现了管理科学化、决策民主化、信息公开化、服务多元化的目标。同时坚持“以岗定责、优绩优酬”原则,进一步细化岗位权责,量化内部绩效考核。完善院内各级管理组织,狠抓管理节点,提升管理水平,构成事事到人、权责对称、核心明确、团队推进的局面。在坚持推行评优评先的过程中,对于工作推诿的同志予以取消职称晋升、降级聘用、异地交流等方式树反面典型,逐步构成抓管理出效益,抓管理促团结的局面。

3、推进支部建设,扎实推进医德医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新的一年,我们将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评先进、树典型、汇聚正能量,利用身边人、身边事进行感知教育,从而扎实推进医德医风教育深入开展,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团队凝聚力,作党的群众路线的践行者。

4、坚决贯彻执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

新医改后,x镇卫生院、卫生室已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为巩固新医改成果,我院将进一步完善日常监督协管,将药品零差率销售与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及村医补助资金直接挂钩,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管、督查力度,确保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落到实处。

5、继续推进新农合政策的贯彻落实

新农合政策已深入民心,广大群众十分拥护和支持,为了新农合政策更好的惠及百姓,合理转诊、从严把握住院指征、提高住院补偿比是我们今年的工作重点。

6、提升基础医疗水平和服务本事

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是卫生院发展的永恒主题,新的一年我院将派人参加全科培训、邀请上级专家来院授课、鼓励开展院内讲座、技能操作竞赛、参加专科会议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基本医疗水平,对于医疗质控节点管理薄弱,医疗安全隐患增加的现象,我们将经过帮扶医院来院指导加强医疗安全节点管理,从而提升医疗安全管理水平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及综合服务本事。

7、继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在现有全科团队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继续完善各项团队管理制度,职责到岗、任务到人,采取月度督查、季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继续执行公卫服务项目与院内职工绩效挂钩、与村医补助挂钩的分配制度,确保基本公共卫生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8、加强村卫生室管理,扎实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建设

按照卫生室五统一、两独立要求,加强人事管理、业务培训,督促卫生室落实新农合、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完成各项既定工作任务;实事求是审核、申报到龄退出村医,确保到龄退出村医能按时享受村医养老补助;对于不执行一体化管理政策、付服从日常管理的村卫生室实行管控结合、依法惩处的原则,绝不姑息。

9、继续做好卫生下乡服务,坚持开展各类医疗志愿服务,积极改善医患关系,全力推进卫生民生工程

在镇域内,除敬老院、学校按时体检巡诊外,坚持定期开展边远村民组义诊和健康宣教活动,增强群众的卫生知识的普及率,提升镇民健康素质,增进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

卫生系统个人总结 篇4

一、20xx年和“十三五”时期卫生健康工作回顾

20xx 年极不平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20xx 年也是极不容易、极其难忘的一年。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考验着卫生健康系统的政治担当和专业能力。在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下,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打好疫情防控、健康扶贫、公卫体系补短板三场硬仗,为夺取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作出重要贡献,交出合格答卷。

(一)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成果。

疫情防控救治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作为疫情防控主力军,我们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全系统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在救治和阻隔两个战场协同作战,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取得了全省地市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病亡率最低(1.19%),治愈率最高(98.81%)的优异战绩。卫生健康系统278名个人,108个集体获市以上表扬表彰,其中6名个人,1个集体获国家表彰。23名个人,15个集体和基层党组织受省表彰。市卫生健康委获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抗疫先进集体表彰。

常态化疫情防控成果进一步巩固拓展。我们因时因势、因地制宜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抓紧抓实抓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和秋、冬、春季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去年5月以来,已经9个多月没有发生本土新增确诊病例。系统开展“大培训、大练兵、大督查”活动提高专业防控能力,在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第四名,在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线上演练表现突出,省级专家认为我市应对突发事件统筹调度有力,部门衔接配合顺畅高效,疫情处置工作总体效果很好。

(二)疾控体制机制改革和公共体系补短板取得阶段性成效。

疾控体制机制改革稳步实施。全面启动疾控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急救机构公益一类保障和二类管理,全力推动市县卫生健康部门试行公共卫生总师,疾控中心主任由同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副职兼任,疾控中心设立首席公共卫生专家特设岗位等创新举措落地落实。初步建立多点预警触发机制,组建多部门协同的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开展了冬春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医防协同监测排查。优化疾控机构编制,提高公共卫生人员薪酬,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岗位设置,加强基层公卫人才队伍建设等改革政策正在逐项落地落实。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系统重构。着力打造“湖北样板、全省标杆”,细化制定(1+1+N)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建设四大医疗集团,建立六大中心。截至目前,六大中心相继挂牌运行。市西苑医院(市传染病医院)整体划转市太和医院,加挂十堰市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已建成启用的市传染病救治楼,具备负压病床224张,其中重症负压隔离病床12张,是全省率先利用抗疫国债项目资金建成的补短板项目,重症负压病床目前在全省市州医院中数量最多。

补短板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围绕补短板科学谋划一批 “畅链、增链、强链、补链”项目,着力建设“四体系一平台”,全市共谋划公共卫生补短板项目190个,规划总投资149.49亿元。确定使用抗疫特别国债项目76个,总投资52.9亿元,分配落实抗疫特别国债资金17.7645亿元。截至12月底,76个在建项目已竣工27个,竣工率35.5%。

(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得到持续性巩固。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深化。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医改试点、全国医联体试点、全市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省级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对20家参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单位开展绩效评价,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大力推进医联体建设。推进县域医共体提质工程,组建城市医疗集团4个、县域医共体9个、健康联合体6个、专科联盟29个、远程医疗协作网16个,覆盖全市165个医疗机构。

药品供应保障机制逐步健全。继续巩固完善网上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和零差率销售,购销“两票制”、高值医用耗材网上阳光采购等制度,促进科学合理用药。

全民医保制度不断完善。全面建立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型医保支付方式,开展“DIP”付费试点。

综合监管机制初步建立。健全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支持社会力量办医,全面实行网上审批。加强以18项核心制度为主的医疗质量安全监管。

(四)健康十堰建设实现整体性联动。

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开展了以环境卫生整治、清洁家园为重点的爱国卫生月系列活动。十堰市获评“湖北省除四害先进城区”。全市8个县市区全部创建成为健康促进县(市区),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7个。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39%。

重大疾病、慢性病和其他疾病防控防治成效明显。全市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95%以上。15家单位确认为市基层健康管理中心建设合格单位。

职业病防治效果明显。扎实做好职业健康体检、职业病诊断康复、职业卫生检测工作,首次开展健康企业创建并获好评。

医养结合工作扎实推进。加快医养结合机构重点项目建设。全市二、三级医院设置老年病科并开通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安宁疗护国家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持续深化。扎实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在张湾区、经济开发区试点家庭医生签约提升示范工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计生特殊困难对象全部应签尽签,并做好履约服务。

妇幼健康服务全面改善。20xx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为7.16/10万、婴儿死亡率为4.2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5.15‰,新生儿死亡率2.65‰,健康指标均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落实。

全面两孩政策稳妥实施。落实生育支持政策和幼儿养育政策,发展多种形式的托育服务。20xx年(20xx年10月1日至9月30日),全市出生人口29876人,出生率为7.76‰,一孩率36.11%,二孩率53.5%;全市开展托幼服务机构4家,共有410个托位;新建、改扩建8家,共690个托位。

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武当中医医疗集团挂牌启动,2家三级中医院,6家二级中医院复评工作顺利完成,建成国医堂131家,国医堂创建率达到97.8%。

(五)健康扶贫取得历史性成就。

健康扶贫政策严格落实。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扎实推进“三个一批”,持续深化健康扶贫荆楚行活动。贫困对象参保率100%、参保差异化补贴率100%,发放差异化补助资金8166.5万元;20xx年,全市累计认定33种慢性病12.18万人,占贫困人口的14.68%,组建1208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确保“应签尽签”;规范化村卫生室达100%。

“四位一体”工作机制继续实施。严格执行县域内、政策范围内“985”政策,贫困人口住院28.13万人次,住院总费用15.44亿元,住院实际报销比例为84.49%,其中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91.15%,门诊慢病定额内报销80%,县域内政策范围内年度自付费用控制在5000元以内。

(六)医疗服务质量得到系统性提升。

医疗服务改善和质量管理全面加强。深入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出院病人综合满意度稳定在90%以上。

人才队伍结构持续优化。着力开展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基层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招聘,实施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和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就业安置,“三支一扶”支医项目,公共卫生体系队伍的年龄和学历结构不断优化。

“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扎实开展。20xx年申报国家推荐标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家,基本标准30家。

应急网络体系健全高效。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急救体系全覆盖,率先建成120空中急救体系,建成中心城区10分钟、非中心城区15分钟、县(市、区)30分钟陆地救护车急救圈,十堰市列为国家航空医疗救援联合试点城市。20xx年累计报告一般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起,及时有效得到处置。

“互联网+医疗健康”全面覆盖。利用互联网+,建立以各县级医院为龙头的三大远程诊断中心(放射、心电、检验中心),两个平台(分级诊疗转诊平台、远程医疗会诊平台),至少建成1个有明显成效的医疗联合体,实现市县乡村全覆盖。

城市三级紧密型医联体社区医院建设全面提速。市城区(张湾区、茅箭区、十堰经济开发区)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4大医疗集团签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协议,实施强基护健工程,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级医院优质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无偿献血事业健康稳步发展。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城乡联动”无偿献血工作机制,“公务员无偿献血月”参与人数、采血量均创历年新高。20xx年,全市无偿献血参与率达13.62‰,高于全省乃至全国平均水平。

(七)卫生健康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性提高。

法治建设深入推进。完成“七五”普法验收,印发《十堰卫健系统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开展全市医疗卫生行业多元化综合监管和公共卫生监督检查。深化“放管服”改革,20xx年度市本级新批准设置医疗机构3家。

宣传工作成果丰硕。讲好卫生健系统抗疫故事,弘扬抗疫精神。20xx年,在省定33家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刊播发新闻稿件1200余篇,国家级媒体报道我系统抗疫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200余次。

综合治理及平安医院建设成效明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工作,全市平安医院创建暨信访维稳工作现场会成功召开。进一步强化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建设,通过医调委第三方调解处理72起,调解成功率99.55%。

安全生产和信访维稳总体平稳。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各项重大活动的疫情防控和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全年没有出现越级上访、群体性上访事件,没有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阳光信访平台、群众来信来访的合理诉求均得到及时处理。

(八)党的建设得到全面性加强。

强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纪律建设不断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开展了专项述职和集中评议。出台了《委党组议事规则》等规范性文件及制度5个。

党建活动载体不断丰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系统“三亮三比三评”党建活动品牌常创常新,“树典型、学先进、强党性、转作风”活动深入开展,“第二十一个党风廉政宣教月”和“十进十建”活动深入推进,开展卫生健康系统基层党组织能力强化提升行动,做实下沉社区工作。

公立医院党建工作不断深化。对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开展专题督导,推动《公立医院党的建设责任清单》落实见效。

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显著。开展“树新风、扬正气、正行风”“荆楚卫健清风行动”,对违规违纪违法、侵害服务对象合法权益、医德医风缺失等问题,对症下药、精准施策、重拳出击。

此外,“十四五”规划、卫生界学会、档案管理、机要保密、消防、南水北调对口协作、援疆援外、离退休干部管理、医疗保障、工青妇和机关后勤服务等工作也取得新成绩。

20xx年工作是“十三五”时期卫生健康改革发展五年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圆满完成了“十三五”期间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成就。一是秦巴山区域医疗中心初步形成。千人口床位数、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位居全省市州前列。累计创建市级以上临床重点专科290余个。生殖医学、器官移植、中医康复、心脑血管精准治疗等技术引领周边。30项医疗卫生领域项目获省级科学技术奖励。二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县域医共体建设全覆盖,县域内就诊率达90%,104个病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基本药物制度巩固完善,综合监管机制初步建立。三是“健康十堰”建设加快推进。《“健康十堰2030”行动方案》深入推进,健康管理中心、慢病防治、中医药服务、妇幼健康、医养结合和老年健康服务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全面两孩政策稳妥实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健全高效。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巩固。四是“健康扶贫”尽锐出战。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的要求,落实“四位一体”健康扶贫和985政策,全面开展“健康扶贫荆楚行”活动和健康扶贫“户户走到”补短板工作,贫困患者就医负担有效减轻。五是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便捷惠民。深入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出院病人对医疗服务的综合满意度稳定在90%以上。不断优化乡村医生队伍年龄和学历结构。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挂县带乡连村”对口支援,依托“互联网+”推动医疗服务模式转变。六是重大卫生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市太和医院太极湖院区、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等重大投资项目均已按时完工并投入使用;14个乡镇卫生院,855 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和100个贫困村卫生室建设全部竣工。七是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进展。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开展“三亮三比三评”活动,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回顾“十三五”,成绩来之不易,成之惟艰。这五年是卫生健康发展提速加力,改革纵深推进,能力稳步提升,群众获得感显著增长的五年,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在于市委、市政府和省卫生健康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于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部门、社会各界以及兄弟市州卫生健康委关心关怀倾力帮助,更得益于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顽强拼搏、奋力争先,成绩是干出来的、拼出来的,在此,我代表市卫生健康委向各级领导、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工作在卫生健康战线上的干部职工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五年的实践,我们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那就是,必须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必须始终坚持践行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维护和推进人民健康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始终坚持找准工作定位,自觉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发挥制度优势,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深化改革,科学决策,激发内生动力,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锲而不舍抓落实;必须始终坚持“三为”精神,抢抓机遇,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必须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这些宝贵经验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我们的工作也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疫情中暴露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还存在短板,公卫补短板项目建设推进进度不快,医防协同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二是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化建设在服务人民群众健康上还不能满足需求,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滞后,医疗卫生大数据互联互通共享不够,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与广大群众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三是城乡医疗卫生发展不平衡难题仍然存在,基层卫生仍然薄弱,农村医疗卫生、疾控人才短缺,边远山区留不住人才、医疗服务整体水平不高、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四是治理体系还不健全,治理能力有待加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廉政建设和医疗机构行业作风建设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对此,我们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在下一步工作中认真研究,集中力量、花大力气及时加以解决。

二、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形势任务

(一)牢牢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济运行压力较大,卫生健康事业要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一是疫情防控攻坚期。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扩散蔓延,国内疫情趋于稳定但节后返程期间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做好与病毒长期斗争的准备。二是战略机遇叠加期。各级党委政府将健康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内容,出台一系列纲领性文件。2月20日,刘运梅市长在开年第一站就是到卫生健康委调研工作,充分体现了党委政府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系统干部职工的关心厚爱。三是政策红利释放期。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意见》及5个配套文件,构建了“1+5”政策体系,释放了巨大政策红利。四是发展布局优化期。党委政府从更高层面推进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十大工程”和“四体系一平台”、“四大集团、六大中心”建设。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五是职能优势凸显期。卫健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抗疫中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无惧牺牲,无私奉献,赢得了社会广泛高度评价。六是健康治理提升期。公共卫生治理作为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牢牢把握新任务新举措。健康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服务十堰“现代新车城、绿色生态市”发展目标定位上体现卫生健康的担当作为。一是固化健康十堰建设体制机制。深入实施《“健康十堰2030”行动方案》,全力实施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 “323”攻坚行动。二是强化医防协同公卫体系建设。改革健全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快市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等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建设紧密型医联体,落实公卫项目。推进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工程三年行动。三是深化三医联动医改新格局。加快推进四大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县域医共体试点等各类试点建设。四是优化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布局。巩固提升秦巴山区域医疗中心地位,加快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建立医疗集团和专科联盟。积极推进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五是活化中医药事业守正传承。坚持中西医并重,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鼓励中医药科技创新合作。打造十堰武当中医药、武当康养品牌。六是催化健康服务发展新业态。建设一批社区医养结合中心。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到20__年基本形成覆盖全市城乡的托育服务体系。七是实化医养结合新需求。发展社会办医与多元化健康服务。创新健康养老服务模式,鼓励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与养老机构合作共建。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八是细化卫生健康治理管理水平。加强卫生健康法治建设。强化科技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强卫”工程,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兴技术与卫生健康行业融合发展。

三、扎实做好20xx年卫生健康工作

20xx年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常态化疫情防控为重点,以健康十堰建设为主线,以疾控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为抓手,以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卫生健康工作的政治属性和业务属性,聚焦聚力“十四五”规划、疫情防控、疾控体制机制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健康十堰”建设,深化医改,预防控制重大疾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医药守正传承创新等重点工作,全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后疫情”时代卫生健康事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链条、全方位、全周期地护佑人民群众健康,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精准施策抓防控。

坚持以严防输入为重点严防反弹,坚持底线思维,坚持“晴天带伞、撑伞避雨、打伞干活、修伞补强”,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坚持“四早”要求,确保疫情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

抓好两个严防,严防聚集性疫情和散发病例,严防春节返程期间疫情反弹,做到“早、快、准、实”,落实常态化监测、人物地同防、多病同防、多点触发等措施,盯住散发疫情,盯住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抓好境外返堰人员“回头看”工作。

深入开展明查暗访。继续开展以指挥部督查、医院自查、院间互查、质控抽查、卫监督查、县市区巡查为主要措施的明查暗访,压实防控责任。

加快推进应急疫苗采购,稳妥有序推进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在保证 8 类重点人群疫苗接种的基础上,尽快将接种服务扩展到服务业等疾病传播风险较高目标人群,做好有序衔接。积极争取增加疫苗供应量,严防因疫苗供应不足影响按时接种第二剂次的情况。加强对疫苗质量的监督管理,及时开展异常反应监测和调查处置。多方位、多措施、全方位推进疫苗接种进度。

(二)谋篇布局抓规划。

坚持规划引领,科学谋划“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继续积极推进“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和专项规划。

坚持项目支撑,主动谋划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举措,全力以赴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省级重大项目、政府债券项目等,做好卫生健康领域的项目谋划争取工作。作为大健康产业的牵头单位,要特别加大对健康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

下大力气争取项目落实落地,及时跟进抗疫特别国债项目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储备项目的进度,加快推进市卫健委智慧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中心、市太和医院西苑院区医疗救治综合建设项目和重大疫情救治基地项目、市中医医院传染病院区改造项目建设。加快支持我市P3实验室建设。

(三)立柱架梁抓体系。

接续推进“四大医疗集团”和“六大中心”建设。着力打造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十堰标杆”。

着力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全面落实设立公共卫生应急委员会、三类机构一类保障和二类管理,两个允许等重大政策创新举措,鼓励探索创新。优化疾控机构职能设置,明确功能定位,强化专职专责。优化哨点监测布局,健全多渠道疫情监测预警和快速反应体系,加强疾控体系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

加快实施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三年行动“十大工程”项目,20xx年底前,所有基层医疗机构规范设置发热门诊或诊室和设备配置,完成医疗机构可转换病区和重症监护病区建设,完成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继续推进市级120指挥中心建设。

做实做细基本公卫服务,总结丹江口市“医卫融合”试点经验,推进家医签约服务升级,加快试点建设,继续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强基护健”建设。继续实施县医院提标扩能工程,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向二级综合医院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社区医院发展。持续推进贫困地区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实施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稳定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加大乡村医生队伍的培养力度。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联合驻地高校建设鄂西北公共卫生人才培训基地,深化科卫、医教协同,加强专业型高素质的全科复合型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健全完善待遇、考核、评价和激励等相关政策。着力解决制约基层发展的人才问题。

(四)健康赋能抓民生。

坚持预防为主,全链条、全方位、全周期护佑人民群众健康,加快实施“健康十堰”战略,坚持目标导向,落实落细健康十堰各项考核指标。加强健康十堰建设,开展健康城市、健康乡村创建活动。

坚持政策支撑。推动“健康入万策”,将促进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全过程,建立覆盖各部门的健康促进工作协调和决策机制。巩固创卫成果,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坚持惠民利民。全面推进健康十堰建设15个专项行动,实施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应对和解决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着力推进贫困地区健康促进攻坚行动。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深入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全力做好应对老龄化工作,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继续推进“智慧助老”行动和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创建老年友好社区、城市。加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强化人口监测和研判,发展多种形式就近便捷托育服务,持续推进计生特殊家庭关怀关爱“三个全覆盖”。全面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巩固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扎实推进妇幼健康、职业健康、医养结合和老年健康等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服务,培育服务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产业项目。

抓好十堰武当中医医疗集团建设,创新中医医疗服务模式,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中医药强市战略。实施“时珍人才工程”,加快培养一批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和中青年骨干人才,提升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全面推进十堰中医药和武当道教医药融合发展,打造武当中医药品牌,提升影响力。

加强重大疾病防治。进一步扩大艾滋病检测覆盖面;继续扩大耐药结核病筛查范围,强化结核病患者全环节管理;做好重点急性传染病监测工作;开展慢性病、地方病预防控制工作。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服务管理工作。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社区(村)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持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深化健康教育、健康干预,实施全民健康教育计划,广泛普及健康生活,因地制宜开展“三减三健”行动,持续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五)提质增效抓医改。

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强化医联体网格化建设布局和规范化管理。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扎实推进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医院。充分发挥市级质控中心作用,推动县市区重点质控中心建设。提高平安医院建设水平。发挥医疗服务在全省典型引领作用,将医疗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继续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加快推进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持续开展医疗乱象专项整治。推进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和内涵建设。

继续巩固完善“3+2+1”分级诊疗制度,加快构建分级诊疗体系,深化城市紧密型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各项医疗健康服务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强化网络安全意识。

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行业全过程监管。

(六)有效衔接抓振兴。

保持现有的“基本医疗有保障”政策总体平稳,按照“一摘四不摘”的要求,及时谋划落实健康扶贫接续政策。

持续提高当地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建立防止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

(七)政治引领抓党建。

持续深化“三亮三比三评”活动,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

聚焦主题,围绕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大对抗击疫情、道医道药、优势工作等方面典型经验总结推广力度,加强整体联动,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工作。

带领全市卫健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开展党史教育,弘扬抗疫精神,做实党建品牌,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十进十建”活动。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卫生健康系统“清风行动”,自觉接受党内监督,配合完成巡视巡察工作。

今年还要统筹做好计生协会、无偿献血、征兵体检、信访维稳、安全生产、档案管理、综合治理、学会、保密、消防安全、平安创建、南水北调对口协作、援疆援外、离退休干部服务、工青妇和机关后勤服务等工作。

卫生系统个人总结 篇5

今年以来,全县卫生健康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卫生健康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全局之中谋划部署,以抓实抓细疫情防控为重点,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20xx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精准防控,进一步抓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是始终绷紧疫情防控之弦。按照“思想不松、队伍不散、机制不变”要求,全力做好了县委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日常工作,保证了指挥部高效运转。二是管控重点人员。对境外人员、中高风险地区来(返)辰人员地毯式摸排、包保式管理、闭环式接转,并严格按照现阶段疫情防控要求,实行集中定点隔离。1月1日以来,累计摸排境外、中高风险地区(返)辰等重点人员2257人,定点隔离2236人。三是提升综合防控能力。健全流行病学调查网络,组建了4个县级流行病学调查行动小组、30个乡镇流调小组、294个村级流调协查小组,县、乡、村三级流调网络基本形成,全县共储备流调人员1271人、检测人员40人、采样人员1149人;健全社区防控工作体系,在原来的“三包一”管理(即乡镇干部、社区网格管理员、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基础上增加了民警、志愿者,全面实施“五包一”管理,为提前摸清重点人员、社区人员底数,做好核酸筛查、流调溯源、人员转运、隔离管控、健康监测、服务保障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积极开展防控业务专题培训,以《全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一、二版)的通知)》为蓝本,分批次分业务组织了采样、检测、流调、消毒、信息登记、志愿服务等1000余人专题培训。四是增强核酸检测能力。在年初完成孝坪镇卫生院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县疾控中心增加采购一台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和全自动PCR分析系统,日最大检测量可增加768管,达到了5948管。五是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全县共设置31个接种点,配备63个接种台和接种工作人员248人,组建了30支由二级综合医院专业人员组成医疗救治保障队伍,配备医疗救治设备31套(11台件/每套)。截至12月31日,全县接种总剂754429次,第一针321790人,第二针3134949人,第三针119145人。12岁及以上人群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7.38%,加强针接种率为60.80%,3-11 岁人群第一剂接种率为84.24%,第二剂接种率为77.58%,60岁以上及人群接种覆盖率94.93%。六是提升医疗救治能力。规范发热门诊,按照“三区两通道”的要求,完成了人民医院、中医医院、红十字会医院和孝坪镇卫生院发热门诊改造,落实预检分诊各项措施。同时,乡镇卫生院均设置了预检分诊点和临时留观点,明确专人负责发热病人分流与接诊;健全完善院感防控机制。在医疗机构形成主要负责人负总责、亲自抓,各业务科室具体抓的.防院感领导机构,县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加强对全县院感工作开展巡查、点评、约谈、通报、处罚五项制度,全面压实院感防控措施;完善医疗救治体系,将县人民医院作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现有重症监护科编制床位16张,可扩展至24张;做好了县人民医院两个病区改造成重症监护室工作方案,一旦疫情发生,随时可进行改造投入使用,改造后重症监护床位可达114张;完成了后备医院(孝坪镇卫生院)建设,设置隔离病床83张。

(二)强化政策落实,全力推进重点民生实事建设工作。一是加大20xx年县1号民生实事工程—辰溪县第一人民医院项目建设力度。20xx年11月27日,经县编委同意设立辰溪县第一人民医院,并下发批准建设。工程总投资10.4亿,占地115.5亩,建筑面积11.47万平方米,项目编制床位规模1000张,分三年内建设完成,达到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规模。20xx年1月28日完成立项审批,2月10日挂网,3月10日完成招标,3月25日上午11点举行了开工仪式,6月1日完成施工合同签约。该项目共分三期进行,第一期的妇幼保健院迁建工程已经完工,第二期的医技楼、感染楼和第一栋住院楼的施工方案已经完成,预计20__年底可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第二期完工后继续投入第三期的第二栋住院楼、综合服务楼建设。当前,项目整体工程的基础挖土已经完成,康养中心和感染楼正在建设中。二是突出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服务。年内已落实3064人(目标任务3050人)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服务,完成率为100.46%;三是抓好中医馆建设。23个建制卫生院中医馆建设全面完成,完成率为100%;四是抓好黄溪口镇中心卫生院血透项目实施。目前,基建主体、设备采购已完成,设施设备安装、调式正在进行,待技术准入验收后可投入使用。

(三)强化成果运用,进一步巩固健康扶贫与振兴乡村有序对接。一是落实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配备。23个建制乡镇卫生院按照每个卫生院不少于2名全科医生的标准全部配备到位。二是深入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成常住人口签约服务216952人,签约率为45.53%,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了省、市30%以上的要求。其中,在管高血压患者家庭医生签约率为98.56%,糖尿病患者签约率为97.89%,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签约率为95.12%,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均达到省市60%以上的要求;完成脱贫人口签约数73183人,签约率达100%。三是进一步规范村级卫生室建设。在去年建设全面达标的基础上,对239个村卫生室(卫生院所在地和行政区域内的除外)的功能设置和设备配置进行进一步完善,并将卫生室的经常性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四)强化遗留问题化解,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突出县级公立医院租赁整改。针对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租赁经营的问题,进一步加强了对两医院的监管,成立了工作专班,由分管副局长任组长,财务、监察、人事、医政、医改、办公室等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督促两家医院落实财务月报制、备案制,实行财务有效监管。二是全面清理医院职工“五险一金”。积极与税务部门衔接,对各医疗机构近几年来职工“五险一金”缴纳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对未缴或缴纳困难的,采取分批、分险种缴纳等方式,逐步化解,解决了医院职工后顾之忧。三是突出卫生院项目建设后续问题的处理。20xx—20xx年,全县17个乡镇卫生院18个公租房、业务用房项目因建设时未办理报建手续,导致工程不能进行竣工验收、财政投资评审和结算。针对此情况,局党委积极与住建、财政、设计单位、项目施工单位对接,商定采取第三方质量监测,合格后由财政进行投资评审和结算。目前,第三方质量监测正在落实中。

(五)强化公共服务,进一步加强重大公共卫生风险防范工作。一是扎实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加强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与卫生应急工作,开展脊髓灰质炎相关病例、疑似麻疹病例、霍乱、新生儿破伤风、手足口病、流行性出血热、疟疾等重点传染病预警和监测,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和疫情报告、管理。全面实施免疫规划策略,适龄儿童建卡、建证率达100%,“五苗”接种率达95%以上,麻疹疫情控制保持在较低水平。大力推进艾滋病防治、学校结核病普查和重性精神病监测与管理,协助乡镇卫生院落实相关人员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加强城乡居民生活饮水监测工作,城乡居民生活饮水监测合格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二是狠抓妇女儿童保健工作质量。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将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叶酸增补,并向特定人群免费提供服务,截止到11月底,已为1941对夫妇提供了免费孕前优生检测服务,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3418人;保障母婴安全,积极实施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20xx年,成功救治危重孕产妇6例,成功转诊孕产妇18例;对全县66所托幼机构进行了儿童体检,体检总人数14248人,门诊完成儿童体检7103 人次,同时,定期对全县托幼机构开展卫生保健培训和督导,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

(六)强化综合执法,进一步保障公众安全。一是加大医疗执业执法力度。开展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加大对“游医”、非法执业的整治,年内立案51件,结案51件,经济处罚22万元。二是突出职业和放射卫生监督。对县内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50家用人单位现场均下达监督意见书80份;督促35家用人单位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督促38家用人单位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督促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岗中、离岗后职业健康体检683余人次;职业卫生健康卫生监督立案11件,结案10件,未结案1件,正在办理中,拟经济处罚10000元;三是突出公共场所、学校及生活饮用水监管。对全县297家各类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督检查,下达监督意见书178余份,立案41件,结案41件,经济处罚金9.01元;对142家学校(托幼机构)、生活饮用水进行专项监督,给各乡镇人民政府交办各乡镇供水厂的问题交办件23件,学校卫生立案3件、生活饮用水卫生立案4件,结案7件,经济处罚7000元。同时,完成了县域所有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废水的全面清理整顿。

(七)强化日常管理,进一步落实各项常规工作。一是继续落实安全生产和综合治理工作。完成了全系统的安全生产巡查、危化品专项整治、打非治违、毒麻精药管理、消防安全整治等安全生产督查20余次,无医疗安全事故及其他安全生产事故;开展肇事肇祸精神病管理、矛盾纠纷排查等日常工作,受理各类信访件、网络舆情三十余起。二是深入推进爱卫和健康辰溪工作。积极开展创建全县机关单位无烟党政机关、第33个爱卫月、病媒生物防制、卫生乡村创建等工作,扎实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全力推进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合理膳食行动、全民健身行动等15项健康行动。三是积极开展无偿献血工作。全县分两批次完成无偿献血人数2678人,总血量819900毫升,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八)强化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和招录医卫人才。一是抓好国家免费订单定向培养。年内落实5名本科学历、16名专科学历定向培养医学生。二是招聘事业单位编制人员。按照岗位设置,县属各医疗卫生单位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才96名。三是加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在完成20xx年度8名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基础上,今年又落实了6名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已全部到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有效地缓解了基层医技力量不足问题。

(九)强化医德医风,深入推进“清廉医院”建设。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医药购销收受回扣、欺诈骗取医保、过度诊疗和不合理用药、检查、治疗、收费以及医德医风问题、违法执业等问题的整治,共排查上报线索125个,已全部整治,优化了医疗执业环境,保障了群众就医权益。

(十)强化党史教育,进一步推进为民办实事工作落实。一是以党史教育为引领,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要求,严格执行党员发展工作程序,今年卫健系统共13名预备党员转正,15名入党积极分子转为发展对象;在春节、七一分别对17名生活困难党员进行了帮扶;严格规范党费收缴工作,全年及时足额上缴党费共计145306.5元。二是深入开展党史教育。紧密结合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聚焦关键重点,抓好专题学习,局党委带头分4次进行专题学习并就如何结合党史教育引领各卫生院高质量发展进行研讨,普通党员依托主题党日、“三会一课”、每月一次的“全院学习日”广泛展开党史教育。并通过参观红色基地和8小时以外组织党员群众集中观看学习红色电影《南征北战》、《长津湖》等影片等系列活动,激励广大党员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中永葆先进性、纯洁性,进一步强化党员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三是强化学习成果运用。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卫生健康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督促各医疗机构从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就医环境等方面入手,简化流程、规范“一站式”服务。利用节假日期间开展各项“健康行”和疫情防控活动,发放宣传品3万余份,设咨询台70余次个,悬挂宣传横幅500余条,健康咨询达5万余人及送医送药上门等,将为民办实事工作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二、存在的问题

(一)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当前,奥密克戎疫情来势汹汹,元旦、春节假期临近和冬奥会的即将举办,人员的流动性将进一步增强,疫情防控风险和不确定性也将进一步增大。

(二)公立医院改革瓶颈没有突破。20xx年,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租赁模式改革被省委巡视组列入我县“民生问题短板”整改内容后,我县积极整改,前后开展了几轮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等相关工作,但由于两家医院资不抵债,终止租赁难度较大。目前,医院运行艰难,职工工资待遇、福利难落实,医护人员工作不安心,人才流失严重,职工上访诉求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稳定压力较大。

(三)医疗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基层医技人才缺乏、医疗服务能力不足、乡村医生老龄化问题仍然凸显。

(四)乡镇卫生院运行艰难。一方面,财政资金拨付不及时。近几年县级财政不能按照时序进度拨付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药物、能力建设等项目补助资金。另一方面,现行医保政策支持不够。乡镇卫生院住院人次、次均费用控制指标过低,与群众就医需求实际不符,制约了乡镇卫生院医疗业务的开展;同时,基金流向结构不科学。乡镇卫生院占比在15%左右,主要流向了县级医院、市级医院和民营医院,没有体现医保基金稳基层的初衷。

三、20__年工作打算

(一)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以人民健康确保社会稳定。进一步坚定信心决心,加大防控力度,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是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四方责任,确保不出现输入病例。二是积极推进疫苗接种工作,重点抓好新冠疫苗二三针剂、加强针、3—11岁人群疫苗接种工作。三是完善常态化疫情监测预警,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哨点作用,坚决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四是完善预案制定与工作推演,做好定点医院、救治床位等资源储备。五是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正常医疗服务工作。

(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夯实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根基。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引领,加强意识形态管理,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健全完善舆情监控网络,强化巡查督导。健全完善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一岗双责”,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要求,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严肃查处医疗领域违规违纪违法行为。

(三)推进健康辰溪建设,全面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有序、持续发展。贯彻落实《辰溪县全面推进大卫生大健康事业发展实施方案》,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重大疫情救治、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完善县、乡两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加快健全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制度,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药品采购供应保障制度;推进辰溪县第一人民医院项目建设,完成妇女儿童医院建设,力争20__年底前全部投入使用;抓好疾控中心整体搬迁项目实施,进一步健全健康保障体系,提升健康服务水平。

(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促进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稳步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积极推进乡镇(中心)卫生院创建一级、二级综合医院,逐步提高县域就诊率和服务水平。加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做好今年招聘后续相关工作。

(五)抓实抓细民生工程,促进健康辰溪提质增效。抓好妇幼健康服务,切实做好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产前筛查、新生儿筛查等工作;强化孕产妇、新生儿医疗急救能力建设,确保孕产妇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提供优生优育服务,开展关爱女孩、创建幸福家庭等活动,落实出生缺陷三级综合防治措施。抓好国家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继续实行家庭医生签约、集中履约服务,重点做好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的签约服务。切实做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重点落实急性传染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应对和处置。抓好老龄健康保障服务,完善健康老龄化政策体系,加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医养结合服务试点。抓好职业健康保障服务,大力推进综合医院职业病专科建设,强化尘肺病等职业病防治和保障。积极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阵地,全面推进中医药服务基层全覆盖。

卫生系统个人总结 篇6

全区卫生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卫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全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取得新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取得新突破,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各项工作成效明显,为全区广大群众的健康安全提供了坚实的卫生服务保障,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使得全区的医疗卫生事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全年工作情况回顾

今年以来,卫生系统紧紧围绕医改五项重点工作,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和让所有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工作目标,以实现“四个转变”为工作指导思想,以推进公立医院优化工程,公共卫生强化工程,基层卫生完善工程,全民健康促进工程,人才、科技强卫工程,卫生文化提升工程等“六项工程”为重点,充分发挥医疗卫生工作对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纵深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惠民力度让百姓更安心。

1.强化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让人民群众能看得好病。一是实施区域影像诊断中心建设,实现医疗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机制,提高医务人员的阅片水平,减轻老百姓的就医负担。二是深化医疗协作机制,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专家。区人民医院通过开展“名医点将”手术活动,根据患者病情,由患者与主管医生协商选择浙大一院知名专家来院手术,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点将”手术服务。区二院继续深入加强与宁波眼科医院、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医疗合作,深化与宁波妇儿医院课题、基层适宜技术合作项目,并成立与宁波大学附属医院的对口支援新的联合体,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区中医院进一步深入与浙江省中医院、宁波市中医院、市李惠利医院、市六院开展医疗合作,邀请相关专家来院坐诊,使群众不出便能得到省、市级专家的医疗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同时与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展开合作,成为该学院的实习基地。小港医院与宁波市李惠利医院建立整体协作关系,多科室达成紧密合作,通过人才交流、专业进修、远程会诊、协助重点专科建设等一系列举措,合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不断提升医疗科研水平。

2.新农合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让人民群众能看得起病。一是进一步扩大我区新农合覆盖人群,基本实现我区新农合全人群覆盖,x年全区共受理参合12.94万人,应参合人口参合率达到99.49%。二是进一步扩大我区筹资与保障水平,广大参合群众的受益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今年我区人均筹资856元。截至今年9月份,x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对10930例住院人次和63.95万例门诊人次进行了补偿,共支付住院补偿资金5130.81万元,门诊补偿资金2503.42万元,人均补偿分别为4694.24元和39.15元,住院和门诊费用的实际补偿率分别达到50.65%和34.99%。三是进一步扩大农民群众医疗保障面,全区今年农意险累计获赔参合群众404人次,总赔付金额达100.18万元。四是进一步扩大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范围,近年来我区先后将“农村儿童双病”、“终末期肾病”及“重症精神病”等重大疾病的参合患者纳入到新农合优先重点保障范围,有效缓解了农村患病家庭的医疗负担。

3.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稳步实施,让人民群众看病有实惠。一是稳步推动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政策与财政补偿机制的有效对接,同时重点调研分析公立医院改革政策实施后医院在收费环节、医院业务收入结构调整、医院补偿机制等存在的问题,确保改革医院经济稳定、有序的运行;二是继续深化我区基本药物制度,今年目前全区基层医疗单位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品种203只,省增补药物品种109只,区增过渡药物品种76只,截至今年10月份,全区共零差价销售药品29369万元,让利近11965万元。三是持续推进“医疗服务阳光用药”政策,将“阳光用药”公示制度拓展至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另外,开发区中心医院经我局与区医改办、物价部门研究,批复了其参与公立医院改革的方案。

4.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有效落实,让人民群众能提早防病。有效推进全区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妇幼保健、传染病防治等11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落实,不断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实现。一是居民健康档案以宁波市“今年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85%”为推进目标,至9月份全区已建立户籍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313738份,建档率为88.23%。二是健康教育以深入深入千家万户为主旨,大力发展宣传阵地,开展社会性健康教育,今年《x新区时刊》每周一刊“祝您健康”专栏深受读者喜爱。三是继续深入做好全区重大妇幼卫生项目,今年新一轮“两癌”筛查项目开展宫颈癌筛查23526例,乳腺癌筛查23936人;全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894人,补助925人,补助率103.46%;农村户籍产妇叶酸增补服用率98.88%,依从率96.98%,知晓率97.17%。四是继续优化婚检一站式服务,全区全年应检3680人,实检3545人,婚检率91.84%。

(二)重点突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改善民生需求让百姓更放心。

1.着力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水平。一是继续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监管体系建设。以质控组织为依托,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今年新成立超声影像质控中心,至此全区共有12个专业质控中心进行常态化运作,对全区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大力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严格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度,杜绝医师违规越级现象。三是组织实施医院感染专项检查和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治工作,深入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加强控费管理,严控均次费用增长,避免过度治疗现象。四是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组织系统内优秀护理人员赴中国台湾学习先进的护理管理经验,并举行了护理出境学习心得交流活动,积极推广护理品管圈活动,不断提高优质护理内涵质量。

2.着力提升医疗安全管理能力。一是加强医疗安全、医患沟通等安全培训。今年,全区开展相关培训共计二十余次,接受培训的医务人员达到5000余人。二是进一步加强医疗纠纷的预防与处置工作。今年全区共发生医疗纠纷事件176起;其中重大纠纷事件73起;公安介入18起。针对医疗纠纷有所增加的形势,组织召开了由各综合性医院分管院长、市理赔中心、区医调委共同参与的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座谈会,共同探讨医疗纠纷的预防、重大医疗纠纷的应急处置等相关话题,对全区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着力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一是多渠道培养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才,成功举办第一期国家健康管理师培训班,全区共有238名社区全科医生参加培训。组织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人员参加复旦大学与宁波市卫生局合办的社区卫生管理高级研修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二是多载体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创建活动,今年我区戚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3家五站,7家四站顺利通过评审验收,全区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回头看”复评。三是全铺开家庭医生签约制服务工作,在借鉴前期试点经验基础上,家庭医生签约制服务工作在全区推广,截止目前,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签约家庭总户数为17928户,签约人数达46421人。

4.着力完善急诊急救体系建设。一是重视全区急诊急救的规范管理,通过分管领导带队突击检查和针对性的指导,进一步提高了绿色通道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治能力。二是重视各综合性医院的急救管理和能力水平建设,人民医院急诊转院的病人逐步减少;中医院的急诊演练持续开展,急诊考核和管理不断加强;二院和小港医院重视急诊科管理,引入5s急诊急救管理。全区的急救能力进一步提高,在8.18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坍塌事故以及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应急救治工作中就充分体现出我区医疗急诊急救的综合能力和水平上有显著提升。

5.着力巩固中医药事业发展成果。一是继续加强中医药发展经费的投入,积极推进区域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今年组织举办了《中医适宜技术在慢性病中的应用》市级继续教育班。二是加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通过加强第二届西学中班的学习管理、启动区中医院的首批名师带徒等工作,为中医药人才培养重要助推力量。三是稳步推进我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根据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的要求,重点加强了对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进工作,一方面通过我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开展社区中心和服务站的适宜技术推广和应用;另一方面利用中医药学会的专家对乡村医生进行面对面的传授,以及通过村会结对的形式,推动基层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和应用。

6.着力保障用血管理和用血安全。加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推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保护血液资源,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和医疗质量。一是无偿献血工作再掀高潮。截止x年9月底,我区完成无偿献血3330人次,献血量1012.7升,成分献血155人次,成分献血量1890u。二是科学推进临床合理用血。我区今年医疗救治用血375人,临床用血量达834升;开展自体输血95例,回输血量89100毫升,有效缓解临床用血的压力。三是广泛宣传无偿献血。开展了如2.14“情人节”献血活动、学雷锋日献血活动、宁职院“无偿献血”海报设计比赛等大型无偿献血活动,同时深入到学校、深入到社区、农村,将无偿献血知识从城区延升到了社区、农村,提高群众献血意识。四是无偿献血工作再获肯定。今年,我区荣获宁波市20xx-20xx年度无偿献血先进区,我局被授予20xx-20xx年度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

(三)统筹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享受就医便捷让百姓更省心。

1、切实保障卫生重大基本建设项目进度。今年,我区滨海新城医院功能定位、管理模式及建设方案进行了调整,项目目前已进入专业工程招标阶段。区二院改扩建项目目前正实施各项室内专业安装工程,预计住院楼将于明年上半年竣工。白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已进入各专业工程招标阶段。宗瑞医院门诊楼局部改造项目、春晓卫生院改造项目完成项目立项并进入到施工阶段,项目建设顺利。

2、切实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进程。我区卫生信息化建设紧跟宁波市智慧健康保障体系步伐,稳步推进我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一是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水平,接受了市级对我区社区卫生信息化组织保障、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应用评价及信息安全五大体系建设和基层医疗信息系统、基层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和社区卫生行政管理四大平台建设评审验收。二是进一步提升数字化医院建设水平。区人民医院已经完成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建设。区二院升级病案统计软件和社区医生服务管理系统,完善功能需求。小港医院作为宁波市首批“新首页”的试点医疗单位,对收费系统、医生桌面系统进行整合,扎实推进试点工作。三是进一步提升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水平,宁波市智慧健康保障体系x项目一期工程增补列入政府投资项目,并获得区发改局项目批复,工程总投入约797万元,现已进入项目采购阶段。

3、切实支持和引导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一是严格按标准设置民营医疗机构。按照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规范设置口腔医院和宁波海尔施医学检验所,口腔医院经过审核验收已准予依法执业。宁波海尔施医学检验经前期的准备,现处执业验收申请,我们将进一步做好实地检查与审核及相关验收工作。二是强化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监管。将民营医疗机构纳入各种质量监管体系,依托各质控中心定期或不定期对民营医疗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专业检查,结合医疗机构校验、换证及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顿工作,对民营医疗机构执业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和审核,并依法进行不良执业行为扣分处理。

(四)科学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医疗水平提升让百姓更称心。

1.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保障。拟订下发了《进一步加强x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若干意见》,该意见体现了一系列如人才引进安家费补助、科研经费、职称补助、学历补助、进修补助、特殊岗位津贴、引进人才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诸多方面的优惠政策。二是拓宽高级人才引进渠道。采取网络宣传、公开招考以及实地考察相互结合的形式,深入挖掘实用型人才。截止目前,我区共引进中、高级卫生人才5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3人。三是创新医学毕业生招聘程序。由陆亚芬副区长带队,区人力社保局、区卫生局和基层医疗单位参与的招聘团队赴浙江中医药大学设专场招聘,并首次采取网络报名以及将考点设在区外(浙江中医药大学)的方式,大大方便了考试报考。该次招聘共推出22个岗位36个招聘指标,报名资格初审通过人数131人,最终录用6名优秀毕业生。

2.卫生科研项目建设取得新成绩。一是新一轮重点学科建设筹备完成。起草修订了《x区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草案)》,按照优势突出、平衡发展、专业互补等原则适时启动第二轮区级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二是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有效提升。x年我区卫生系统新增厅局级科研立项5项。获得x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发表各级各类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一级杂志9篇,二级60余篇。今年全区共举办各类继教项目14项,其中主办省继教项目4项,承办项目3项,主办市级继教项目7项。

3.医疗卫生技术发展取得新进展。我区各医院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同时,持续做到高新技术的发展、完善和提高。今年,区人民医院设立第一个跨学科综合治疗中心—颈腰痛诊治中心,对颈腰痛患者开展规范化“三阶梯”治疗,新开展输尿管软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等新技术,急性肺栓塞的溶栓治疗等新项目。小港医院新开展消化内科内镜下定标准活检和康复医学科“浮针”疗法等新技术。

(五)深入巩固公卫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公众健康让百姓更贴心。

1.不断巩固发展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成果。一是建立了分工明确、工作高效的组织网络。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成立了x区国家卫生城市复查迎检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全面协调国家卫生城市复查迎检整体工作。通过日常督查、专项检查,进一步提升我区在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健康教育、市容环境整治、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取得良好效果。二是在全区开展以“美丽中国,健康生活—摒弃乱吐乱扔陋习”为主题的“爱卫月”活动和秋季除“四害”活动。活动期间共投放各类灭鼠药11.62吨,灭蚊蝇药1.5吨,全年全区投入除“四害”药物经费39.07万元元。三是巩固提升各级卫生创建成果,春晓镇作为我区今年一家成功申报浙江省省级卫生镇创建的单位,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创建工作顺利推进。今年全区卫生创建复评,共有2家街道乡镇迎接市级卫生街道(乡镇)复评,有10家单位申报省、市、区级卫生先进单位,8个行政村申报省、市级卫生村,还有145家单位、35个行政村申报省、市、区级卫生单位、卫生村复评。

2.不断提升基层卫生应急工作水平。一是强化能力建设,全面做好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科学组织开展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x年我区首例霍乱病例疫情、驰援余姚台风“菲特”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特别是余姚灾后卫生防疫工作上,我区卫生应急队伍响应迅速,准备充分,勇敢奋战,获得余姚市政府、市卫生局等领导高度赞赏并获赠“无私奉献施大爱、抗洪防疫惠百姓”锦旗。二是以创建为抓手,提升基层卫生应急工作水平。组织开展了市级卫生应急示范街道(乡镇)创建活动,全区8家街道、乡镇申报,工作有序开展。

3.不断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一是认真开展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工作。今年共对各类监管单位实施监督检查8200余户次,行政许可688户次,受理立案各类案件130起,受理并查处群众投诉举报148起。二是积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深化监督成效。今年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打击专项工作、公共场所禁烟专项监督、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公共场所艾滋病防治监督检查等10余个专项行动。三是大力创新卫生监督监管手段。新开发许可系统应对新的工作内容、需求的变化;利用远程监控、二维码识别等手段强化对消毒服务企业的监管;实施医疗机构在线监控项目、落实医疗机构信息公示制度等办法强化民营医疗机构监管;组建打击非法行医专职科室以化解我区打非难题。

4.不断加强疾病防治和宣传教育工作。一是不断提高疫情监测报告质量,落实人感染h7n9禽流感、手足口病、霍乱、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措施,法定传染病报告、审核及时率达100%。二是加强免疫规划安全接种和疫苗冷链管理,全各接种门诊按操作规范接种,提高接种质量。1-10月全区接种一类疫苗18.4万人次(流动儿童13.6万人次),接种二类疫苗5.9万人次。三是积极开展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强化死因报告和精神卫生工作,巩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省级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示范区。四是精心组织区人民医院开展市级医防整合示范医院创建工作。通过以创促建,积极探索创新县区级公立医院管理运行模式,提高区域医防整合协作水平。

5.不断提升妇幼保健工作质量。一是全力保障母婴安全,通过倡导自然分娩,落实危重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进一步加强产科质量管理,我区已连续16年无本地孕产妇死亡,全区发生的新生儿窒息72例,均抢救成功。二是大力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妇儿保门诊、妇幼保健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质量体系建设,全区今年孕产妇保健覆盖率99.96%;本地户籍围产儿死亡率3.07‰;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98.25%;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74‰。三是倾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进一步规范产前筛查工作,进一步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和ddst、儿童孤独症筛查管理工作,今年全区活产数为7272人,筛查7233人,开展行为发育筛查共15581例,开展孤独症筛查2621余例。

(六)准确定位卫生行业形象建设,推动行风转变让百姓更暖心。

1.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成效,保障卫生行业健康发展。一是扎实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工作,今年分批组织局管领导干部及配偶、关键岗位人员、局机关干部、赴区警示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组织参加x区庭审警示教育活动,提升反腐倡廉意识。二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定下发《x区卫生局x年反腐倡廉建设工作要点》、《x区卫生局党政领导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工》和《x区卫生局x年反腐倡廉建设组织领导与责任范围》,并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问责制,并列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三是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医院、进科室活动,局机关及卫生监督所、戚家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不断加强廉政文化宣传阵地建设。

2.抓实行业作风建设举措,提升卫生行业优良形象。一是进一步深化“医疗服务阳光用药工程”,重点对药品采购、配备、销售等环节实施监控,目前,对11家医疗机构、5个季度的药品收入占比、基本药物使用金额比、抗菌药物占药品使用比等28项重点指标进行上网公示。二是进一步推动“三好一满意”活动不断深入,积极开展“人民满意医院”创建,全区各医疗单位将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作为加强医疗服务工作的创新点和突破点,从优化就医环境、就医流程等环节入手,努力使人民满意医院创建落到实处。今年区内5家综合性医院参加全市创建评议,区妇幼保健院、7家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7家民营医疗单位参加区级创建评议。

3.推进干部作风建设活动,凝聚卫生行业发展能量。一是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个严禁”及区委作风建设相关规定,在卫生系统纪检干部和全体干部职工中分别开展了会员卡清退活动和违章建筑排除活动。二是加大机关效能建设和行政效能监察力度,严肃查处违反行为,严格落实责任追究,督促整改存在问题,规范“三公”管理,严格落实厉行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各类浪费现象。

4.重视党建工作建设水平,承担卫生行业发展责任。一是进一步弘扬“三思三创”精神,努力实现市委王辉忠书记提出的“看病不太贵,看病有良医”的目标,在全区卫生系统开展以“双联”“双带”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品牌创建活动。二是坚持走群众路线教育,成立了机关党员志愿服务队并开展人民医院晨曦志愿活动。三是注重党员思想教育工作,邀请区委党校老师开展党的十八大精神讲座。四是传递行业文明正能量,开展我身边的“民医”评选活动,自8月份开展活动推选以来,共产生了23名“民医”候选人,将通过网络、短信等方式进行公开投票,并最终结合选票数和评委会意见,评选出群众认可、信任的"我身边的民医"。

5.扩大信息宣传建设力度,构建卫生行业和谐环境。一是进一步拓展思路,通过各类主题宣传活动传递医疗卫生行业正能量。今年通过继续制作《健康》栏目,加大了卫生改革与发展中典型经验和典型人物的宣传力度;通过依托区海享大舞台举行“医扬风采”卫生系统专场文艺演出,以艺术的表现形式向公众宣传卫生改革发展的各项成果;通过组织开展“从医意愿”大讨论,让社会了解医务人员的工作、体会医务人员的处境和理解医务人员的心境,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二是进一步强化网络舆情应对处置能力,加强对新论坛、腾讯新浪微博等主流信息平台的舆情收集、研判和处置工作,及时主动引导社会舆论走向。今年在h7n9疫情事件中,及时有效回应了网民疫情传言,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外部环境看,随着社会建设转型、经济模式转轨、发展方式转变,在政府财力有限、卫生运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x区卫生工作必须通过深化投入机制、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释放内在潜力来全面提升自主“造血”能力。从卫生自身来看,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难以适应x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卫生资源基础依旧薄弱,服务人口不断增长与千人医护配比不足的矛盾依旧突出。二是医学学科与人才梯队建设相对薄弱,人才引进难、毕业生招录不足、人员编制不足等问题制约全区医疗卫生核心竞争力。三是医患形式依旧严峻,从患者聚众闹事、纠缠不休向袭击医务工作者转变,今年我区发生多起患者殴打医务人员事件,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得到不有效保障。

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须理清思路、鼓足干劲,科学谋划今年乃至未来一段较长时间的发展目标和路径,以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技术服务创新来突破发展瓶颈、破解发展难题、弥补发展差距,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开创x区卫生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加快建立健全符合x区情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满足x区人民新的更高期待。

三、明年工作思路

x年,全区卫生工作继续把牢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工作纲领,把为民办事作为一切卫生工作的出发点,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咬定深化医改不放松,紧盯我区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各项目标不回头。今年卫生工作的重点继续放在为民办事上,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出成效,重在成效取信于民;公共卫生服务建设有实力,重在实力服务于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保质量,重在质量保障于民;卫生人才科技建设强内涵,重在内涵惠及于民;基层党建工作机制顺民意,重在民意问需于民的工作思路,继续开创我区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出成效,重在成效取信于民。

1.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一是继续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落实区级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和自主经营管理权。二是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院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继续深化和完善院长收入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三是加强医院监管力度。加强对医疗质量安全的监管,通过各种方式提升医院服务质量,规范医院诊疗行为,控制医疗事故的发生。加强对医药费用增长的监管,定期或不定期对医院费用进行监测,建立控制医药费用增长的有效机制,巩固公立医院改革成效。四是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机制。目前医院收入来源主要通过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积极推动政府继续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是保障我区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

2.积极稳妥推进区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调整和功能定位。一是依托人民医院软、硬件和浙医一院技术优势,加快滨海新城分院开业进程。二是继续促进医疗资源的优化和共享,深入探索和调研区消毒供应中心、检验诊断中心及放射诊断中心等各类专业中心设置可行性,争取年内完成1个专业中心的建设。三是准确定位我区新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白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大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在做好前期调研的基础上,考虑试点社区康复中心。四是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通过与省、市综合性医院开展学科、技术协作,充分挥发自身资源优势,在学科技术上有创新,实现我区各综合医院的错位发展。

3.积极稳妥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综合配套改革。一是继续深化用人机制改革。落实区级医院用人自主权,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坚持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择优聘用。二是继续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全员聘用、合同管理,建立绩效考核、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三是继续落实医院内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加强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健全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内部分配机制,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收入分配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有突出贡献人员倾斜。

4.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平稳移交。一是强化工作移交的组织网络,要根据市、区政府要求成立相应领导机构,组织实施新农合移交的各项具体工作。二是认真落实制定移交方案,确保移交工作期间工作不断、队伍不乱、政策不变、待遇不减,圆满实现新农合管理职能的顺利移交。三是确保经费、基金、固定资产、档案全面移交,将需移交的资产、档案及业务资料要求整理、归档、编目后编制移交清单,准确移交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5.积极稳妥推进民营医疗机构的健康规范发展。一是积极加强现有民营医疗机构的行业管理,严格执行医疗机构管理法律、法规;继续促进开发区中心医院参与公立医院价格改革工作。二是继续改善民营医疗机构的执业环境,在医疗服务价格、医保定点、技术职称评定、医疗技术准入、科研立项、学术交流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政策上平等对待,引导和规范民营医院持续健康发展。

(二)公共卫生服务建设有实力,重在实力服务于民。

1.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一是进一步拓展政府免费向全人群提供基本公共卫生的服务内涵,将浙江省公共卫生服务十一大类项目,按照“分项管理、分类指导”的原则,规范项目管理,严格服务标准,科学确定项目任务目标,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职责。二是进一步强化各级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技术指导职责,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实施。

2.扎实推进重大疾病防控工作。一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疾病预防控制策略,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能力建设,认真组织实施精神病、艾滋病防控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继续积极探索符合区域实情的公共卫生项目服务新模式,实现治疗、随访、康复全程管理。二是大力加强重大传染病卫生应急工作,完善疾病监测网络,提高综合防治水平。三是进一步加强儿童计划免疫接种门诊规范化管理,深入开展计划免疫信息化管理工作,巩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成果,进一步提高接种质量和接种率,加强成人麻疹控制工作。

3.扎实推进妇幼卫生保健工作。一是继续推进妇儿保门诊创建工作,通过创建持续规范基层妇幼保健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强产科管理和儿童早期干预与分级管理工作,努力降低剖宫产率。三是继续深入做好妇女惠民工作,扎实推进“两癌”筛查工作。四是进一步规范妇幼保健家庭医生签约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孕产妇、0-6岁儿童签约率均达到80%以上。

4.扎实推进卫生应急能力建设。一是进一步健全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加强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建设,提高正确处理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二是进一步加大卫生应急演练和培训工作,增强卫生应急实战能力,注重演练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战性,坚持科学指导、科学组织、科学实施,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开发运用先进手段,不断提高卫生应急人员层次和质量。三是进一步落实应急储备,提高保障能力,各单位要进一步充实卫生应急救援队伍,加强人员培训,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认真做好卫生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我区各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在13年余姚救灾中表现出“拉得出,打的响”气势,今年我们要能够总结提高。

5.扎实推进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一是加强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重点突出医疗卫生(重点是民营医疗机构)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加大对无证行医的打击力度。二是抓好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要全面落实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形成覆盖城乡的卫生监督网络体系,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卫生监督协管员队伍。三是加强卫生监督执法信息化手段,提高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水平,适应新形势下卫生执法形式。

6.扎实推进爱国卫生工作。一是进一步强化爱国卫生工作长效管理,加强全区爱卫组织建设,夯实爱国卫生工作基础。二是继续深入开展多项卫生创建活动,通过创建促进城乡爱国卫生工作协调发展。三是认真开展好“爱国卫生月”活动,集中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

(三)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保质量,重在质量保障于民。

1.加快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上狠下功夫。有序推进区人民医院滨海新城医院项目、区二院扩建项目、白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项目、春晓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建项目的建设进度,进一步改善我区整体医疗卫生条件;继续争取对小港医院扩建项目的立项工作。二是在医疗设备配套上狠下功夫,确保x年医疗设备采购计划稳步实施,要在各类改扩建项目建设中积极向上争取更多的设备配套项目,增加医院硬件的投入,在全区范围内进一步更新先进医疗设备,提高诊疗技术水平。

2.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进程。一是推动区域信息化建设力度。深入实施“宁波市智慧健康保障体系建设”x项目一期工程,初步实现区域影像、区域心电、双向转诊等协同医疗服务的开展,实现区域临床诊疗信息的共享,以及开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居民诊疗信息查询等公众服务平台功能。二是推动医院数字化建设力度。要积极建设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建设,不断探索构建符合卫生部和宁波市电子病历标准的医院数据中心,将医院信息化与区域信息化整合。

3.加快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一要继续完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网底建设,确保规划内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公有业务用房比例、紧密型一体化管理率、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率均达到60%以上。二要继续推动各项社区卫生服务创建工作。开展宁波市数字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家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创建,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要进一步塑造社区卫生服务服务品牌。在社区卫生服务保健、康复等内容形成特色服务,增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我造血功能。四要进一步拓展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全面实施“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确保在15年底全区家庭医生制服务签约率达到65%,全区家庭医生制服务覆盖率达到85%。

4.加快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一是进一步加强医疗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通过多种平台,强化基础医疗质量的培训、检查和考核,努力基础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通过12个质控中心加强对全区各医疗机构的质量监管。通入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提升全区护理质量。二是继续深入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积极扩大临床路径管理的覆盖面,不断增加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数。建立我区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综合评估机制。三是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督察。促进以抗菌药物为重点的临床合理用药,继续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组织做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四是进一步控制医疗均次费用,全区医疗机构要以控制药品费用增长幅度和均次费用增长幅度为重点,进一步降低药品收入占医药总收入比重,优化医药收入结构。

5.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进程。一是继续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确保全区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5%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将中医药服务运用在最基层。二是继续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区级基地建设,抓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项目建设。三是进一步强化中医药理念传播。加强中医“治未病”建设,组织推广常见疾病高危人群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与膏方、贴服等中医医疗技术的使用管理。

(四)卫生人才科技建设强内涵,重在内涵惠及于民。

1.坚持卫生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一是做好现有人才培养、考核工作。鼓励系统内人才走出去学习、培训,通过与上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联系,增加带教、培训机会。二是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优先引进高职称领军人才、成熟实用型人才以及我区学科建设急需人才。三是做好人才结构调整。继续通过岗位设置、岗位聘任等办法形成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

2.坚持卫生科教科研工作创新发展。一是重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以区域重点学科为发力点,以重大疾病防治为主攻方向,外引内联,群策群力,合力打造一批高水平、高层次的科技项目和成果。二是继续做好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工作,支持和引导基层卫技人员积极参加提升学历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培养终身教育的观念,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三是深入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过程监管,完善培训基地的制度、带教师资,加强对学员的管理和考核评价,确保培训质量。

(五)基层党建工作机制顺民意,重在民意问需于民。

1.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工作,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一是要继续加大防腐工作力度,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廉政法规教育、医德医风教育和警示教育,做好反腐倡廉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应对处置和引导工作,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导向,及时化解矛盾。二是要高度重视信访案件办理,认真办理区长信箱、区长电话和媒体曝光事件。三是要继续深入落实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贯彻落实廉政风险防控有关规定。四是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各项工作任务,担负起防腐倡廉的政治任务。

2.重点解决职业精神建设和满意度提升中的热点难点。一是持续改善服务水平,开展医院优质服务活动。多渠道查找和整改服务环节存在的问题,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开展明察暗访,帮助查找问题、改进存在问题。二是持续改进服务管理,提升巾帼文明岗、青年文明号等服务品牌的内涵,进一步改善窗口环境,优化服务流程,重点加强窗口服务人员的服务沟通培训。三是大力推进预约诊疗服务,逐步形成“开放、方便、顺畅”的门诊预约服务体系。四是持续深入开展医德医风教育,促使医务人员职业精神风貌显著提升,医疗服务行为更加规范、文明。

3.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营造良好的医疗执业环境。一是加强自身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建设,通过服务环境和服务流程的改善,通过医疗差错的减少,通过医德医风建设的建设,营造自身优良的卫生工作风气。二是加强外部投入、法制、正面宣传力度,通过缓解群众越来越高的卫生健康需求与现有的医疗服务供应严重不足的矛盾,通过公民法制宣传教育和对扰乱正常医疗秩序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通过对医务工作者真实、情感的正面宣传,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更是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

4.突出卫生信息宣传要点,重点提升我区卫生行业形象。一是进一步健全卫生宣传工作网络。要组建一支专人负责的宣传工作队伍,配置一套适宜的宣传器材,制订一个年度宣传计划。二是进一步健全宣传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开展信息工作交流会议、研讨会,形成统一的宣传计划和要点。三是进一步明确卫生宣传工作定位,坚持正面宣传,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宣传卫生改革发展大局和各级各类先进典型,客观宣传生命医学科学,让群众了解临床医学的特殊性、高科技性和高风险性,增进社会各界对医学和医疗卫生工作的尊重、理解和支持。

卫生系统个人总结 篇7

全市卫生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大力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突出重大疾病防治,促进中医事业发展,强化医疗卫生服务监管,不断加强卫生行风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推动各项卫生工作健康发展。

一、继续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和能力建设。

截止10月,全市进一步完善了疾病防治、卫生监督、医疗救治、紧急救援四大体系和市、镇(乡、街)、村(居)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了公共卫生应急队伍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网上直报,提升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处置能力。

二、切实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以民生工程为契机,以重大疾病防治为重点,全面落实重大传染病病人医疗救治与艾滋病防控工作;全面推行结核病防治政策,继续保持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100%。加强疫情监测,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按照早、小、严、实的原则,认真组织麻疹、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重点呼吸道感染疾病疫情监测和主动搜索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有效控制了疫情传播流行。

三、大力加强农村卫生工作。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完善农村卫生机构服务功能和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为核心,以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项目建设为重点,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为基础,切实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总计达15人,参合率达95.33%,已覆盖全市农村居民95%以上,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居民看病就医和因病致贫问题。

四、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认真组织实施“艾滋病母婴阻断”项目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开展全市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任务,加强了基层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加强市直医院、乡镇卫生院产儿科建设,依法规范母婴保健技术管理。加快社区卫生发展步伐,认真贯彻落实《市—20xx年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得到发展,为城镇居民提供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康复、基本医疗”六位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

五、大力推进卫生依法行政工作。

深入贯彻《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全面开展了卫生监督行动;继续推进食品量化分级管理;依法对涉及公共卫生安全的食品、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消毒产品、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传染病管理等进行执法检查;与教育部门联合大力整治学校周边饮食卫生保障学生饮食安全;组织了春节、“五一”黄金周及全市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继续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和打击“两非”行动。今年1~10月份,共出动卫生监督人员1830人次,出动车辆218辆次,检查各类医疗机构537家次。其中警告92家次,发出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限期整改97家次,立案查处79起,罚款24.75万元,取缔无证诊所64家(户),没收非法行医的药品64箱(件)、医疗器械261件,查处群众投诉案件33件,其中上级交办的投诉举报件5件,查处违法组织义诊活动6起,查处违法违规医疗广告并责令改正2件。10月17日,我局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将以来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中罚没的伪劣、过期失效的药品177箱予以集中销毁。认真组织采供血机构执法检查,确保血液安全。

六、加大卫生改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积极探索医疗机构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继续实施医疗机构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和药品集中投标采购工作,建立医院药品用量动态监测、预警机制,进一步规范合理用药行为;实行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切实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收费;以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岗位责任,严格诊疗规程,规范执业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优化就医环境,强化医疗安全,努力为病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积极开展卫生下乡活动,今年1-10月,卫生局组织开展卫生下乡活动共17次,接待群众义诊咨询12653人次,免费发放药品约1.6万元,发放防病宣传单(册)2万多份。大力推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进一步开展卫生支农工作,积极实施市直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及对口支援闽北山区乡镇卫生院活动。

七、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卫生行风建设。

今年以来,卫生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重点围绕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难点,加强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和行业作风建设,制定了《市卫生系统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长效机制》,继续认真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宣传教育、自查自纠活动,严格控制医院医药费用增长,减轻群众医药费用。卫生局抓住政风行风评议的.机遇,针对政风行风评议中的问题,在医疗机构集中开展乱检查、乱用药、乱收费、开单提成、收受“红包”、医疗服务态度差等不正之风治理活动,组织广大医护人员认真开展自查自纠、谈认识、摆问题、找差距、抓整改、订措施、促提高,进一步加强卫生行风建设。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进一步加强领导,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卫生行业形象改变,强化政务、院务公开工作,继续组织医疗机构做好全省第五批、第六批药品集中招标(跟标)采购工作,从源头上控制价格虚高,减轻群众负担,减少购销中的不正之风。继续加大投入,添置医疗设备和美化绿化环境,实行院长“接待日”活动,建立健全医疗质量评估制度、医疗咨询制度、合理用药监督制度、院务公开制度、医生外出会诊制度、医疗收费和财务管理制度、行风评议制度等,规范就医、便民程序,方便了群众的就医需求,切实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医院为他们提供了周到、便捷的服务,促进了我市卫生行业作风的好转。

八、继续推进中医事业发展和科技兴医战略。

继续加强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和中医名科、名医战略,突出中医特色优势,推进中医事业发展。抓好现有卫生人才培养,组织招募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大力引进高层次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

卫生系统个人总结 篇8

20xx年,全面加强健康分宜建设,努力推动卫生与健康各方面工作实现大变样,现将20xx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特色工作

(一)常态化精准化开展疫情防控,全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党建+疫情防控”特别行动组和县长任指挥长的应急指挥部的指挥体系始终保持不变。二是坚持精准施策。全面落实“四早”防控措施和“四个集中”救治原则,从1月26日出现首例确诊病例,到2月21日确诊病例实现“清零”,仅用时27天便实现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逆袭”。对境外、重点地区以及中高风险等地区来钤返钤人员做到应查尽查,截至目前,共摸排自境外、边疆省份及湖北、北京、云南、青岛、喀什等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来钤返钤人员1585人次。对所有治愈出院患者、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群实行追踪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做到应隔尽隔,累计集中隔离240人。对中高风险地区来钤返钤人员、密切接触者、发热门诊患者等重点人群做到“应检尽检”,对有检测意愿的一般人群实行“愿检尽检”,累计核酸检测34438人次,血清抗体检测3716人次。三是提升防疫能力。按照国家标准,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钤东医院重新规范建设发热门诊。县人民医院在全市县(区)率先改建核酸实验室,5月29日正式投入使用。新建或改建的6家核酸检测实验室已成功开展了核酸模拟检测,全县建有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医疗机构已达7家,单日最大检测量可达5000人份,具备5天完成全员核酸检测能力。加强物资储备,为各医疗卫生机构储备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量的防疫物资。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以不同场景开展应急演练5次。

(二)标准化信息化促进医疗体制改革,不断优化医疗服务体系。一是理顺管理机制。组建由县长担任组长的县域综合医改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医共体管理委员会、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理事会和监事会,完善县医管委、县医管办工作规则和医共体章程。构建医共体“1+6+6”模式,建设以医共体理事会办公室为内部管理总调度中心,人力资源管理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等6个调度管理机构和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影像中心等6个业务共享机构。二是推行智慧医疗。在县人民医院设立远程调度中心,各成员单位设立远程会诊室,实现龙头单位、成员单位与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专家开展远程会诊。整合县、乡、村医疗卫生信息资源,搭建覆盖医共体所有成员单位的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三是推进对口支援。选派21名县级医院专家定期到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学科建设水平。

(三)高质量高标准推进户厕建设,助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是坚持高位推动。成立县长任组长的农村“厕所革命”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分宜县农村“厕所革命”整改方案,从组织领导、任务细化、资金保障、加强督导等方面作了全面部署和安排。二是营造浓厚氛围。通过入户上门、电子显示屏、横幅标语、折页宣传单等方式广泛宣传政策和意义,切实增强农村群众的改厕主体意识,摒弃“等、靠、要”思想。三是加大政策扶持。按照每户1000元标准由财政奖补给乡镇,用于各乡镇统筹安排使用新建改建户厕、拆除旱厕等工作专项经费。截至目前,今年全县共新建改建10500座农户户厕,任务完成率155.60%;历年累计建设完成55496座农户户厕,改厕率达97.79%,超额完成了二类县85%的农村户厕建设目标。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改善医疗基础设施。一是投入1.01亿元实施县中医院整体搬迁项目一期,7月份完成搬迁并投入使用。二是推进县人民医院儿科大楼新建项目,争取到地方政府债券6000万元,已完成前期初设工作和招标文件制作。三是打造县妇幼保健院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已争取地方政府债券140万元,已完成可研评审。四是投入25余万元为每所晓康诊所统一更换了门牌,为村医配备夏、冬工作服四套及病房被子、枕头一套;投入30余万元为每所晓康诊所安装了壁挂式空调;投入7万元对钤山镇苑坑卫生院进行房屋维修及环境改造,有效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环境和群众就医体验。

(二)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一是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确保贫困患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0%适度要求。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患者补偿住院医疗费用1541.48万元,实际补偿比达到90.86%;“六免除”政策惠及1992人次,减免费用12.33万元。二是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及时调整部分重大疾病救治病种,截止现在,累计救治儿童先天性心脏病13人,儿童白血病3人,为37名尿毒症患者免费实施血透13092次,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病免费救治477人,白内障免费手术121例。城乡贫困人口重大疾病289人。三是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标准提至65元,截至目前,累计管理0-6岁儿童、孕产妇、65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71692人次。四是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9所乡镇卫生院通过了省、市优质服务基层评审,其中分宜镇卫生院通过推荐标准评审,杨桥镇中心卫生院等8家乡镇卫生院通过基本标准评审。五是开展城区夜间看病就医服务能力提升。出台《分宜县提升城区夜间看病就医服务能力实施方案》,县人民医院打造急诊一站式服务,县中医院进一步健全夜间专科会诊制度,县妇幼保健院安排副主任医师负责夜间的二线、三线医师值班。六是严格按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要求,在全县组建144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与群众“一对一”签约。截止目前,全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37.63%,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72.06%,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应签尽签。

(三)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一是实施“乐龄陪伴农村留守老人关爱工程”。投入100万元洞村乡程家坊村、钤山镇下田村、双林镇青竹村、湖泽镇闹洲村开展“乐龄陪伴工程”试点,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管理、心理关爱等服务。二是不断促进医养融合。各乡镇卫生院与所在地乡镇敬老院签订《医养结合协议》,为入住老人提供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三是保障母婴安全。与市妇幼保健院、市人民医院建立了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转诊绿色通道,形成了医院专案管理、乡镇随访管理、孕管中心统一协调的高危孕产妇三级管理体制。8月份,县人民医院和分宜钤东医院双双通过产前筛查省级评审。

(四)打造惠民服务项目。一是投入18万元在府前社区为计生特殊家庭打造一个“暖心家园”,于10月23日正式揭牌启用,目前已开展了2次讲座,1次重阳节连心联谊活动。二是落实计生利导政策。发放国家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农村47周岁计生纯女户一次性生产生活补助、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等资金1044.7余万元,惠及群众6883人次。

(五)实施健康分宜行动。全面启动健康分宜行动和全国健康促进县创建工作,制定出台《健康分宜行动实施方案》《“健康分宜2030”规划纲要》《分宜县健康促进县试点项目工作方案》。统筹健康环境促进等6类健康促进行动,累计投入2500多万元用于钤山公园、体育中心体育馆等健康环境建设,实现了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在统筹4类慢病防治要求的基础上,同步加强健康社区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累计建成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食堂、健康餐厅酒店共计28家。

(六)强化卫生监督管理。一是对全县近200个经营单位和公共场所的进行了卫生监督,督促47家公共场所办理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二是严厉打击违法、非法行医。查处2起无证非法医疗行为,对5家超权限开具抗菌药物的医疗机构进行了处罚,对67个违法单位进行警告、罚款,共罚没款人民币近9万元。三是健全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制定年度“双随机”抽查计划,已基本完成70家涉及单位的检查。四是对全县29家重点职业健康用人单位实行卫生监管,督促8家新改扩职业健康单位开展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目前已完成5家。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今年以来,县卫健委坚持疫情防控与卫生健康工作两手抓,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因疫情影响,对照年初工作要点,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是:县域医共体建设还没有全面铺开,目前很多工作还停留在方案上,没有落到实处。乡镇卫生院运转困难,2月至3月疫情严重期间,乡镇卫生院基本没有业务收入,作为差额补款单位,让效益本身就不好的乡镇卫生院更加雪上加霜,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发放职工工资都困难。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由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全县农村常住人口锐减,人口流动性加大,对重点人群特别是孕产妇、0-6岁儿童规范化管理造成很大困扰。

四、20xx年工作计划

1.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把爱国卫生运动与疫情防控结合起来,有效发挥爱国卫生运动对促进和保护人民健康的重要作用。科学研判疫情形势,常态化精准化落实新冠肺炎各项防控措施,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工作,全面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预警、监测和处置能力。

2.加快推进县域综合医改工作。按照县域综合医改省级试点和医共体国家试点工作要求,全面推进“1+6+6”改革模式。

3.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将全部审批事项纳入服务中心窗口集中办理。扩大“一次不跑”“只跑一次”事项办理范畴,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全省通办”力度,扩大“赣服通”办事服务覆盖面,通过“政务服务+邮政”的方式,达到企业和群众“在家可办”目标。

4.增强“三争”工作质量与项目建设。计划争取地方债券资金5亿元,用于县域医共体建设。计划争取地方债券6.5亿元,用于县中医医院二期项目建设。争取中央计划内5000万元用于县人民医院儿科大楼,年度完成完成主体封顶。完成县妇幼保健院托育示范机构建设并投入使用,完成县中医院救治服务能力项目建设。

5.优化人口环境。着力推进全面两孩政策、奖扶政策和各项服务政策的落实,完成省、市下达的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各项工作任务。

卫生系统个人总结 篇9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全力以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统筹推进“健康临泉”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阶段性任务,现报告如下:

一、20xx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党建引领发展。不断夯实理论武装,规范组织生活,做好党员发展和管理,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绝对领导。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认真履行党组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和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责任。集中开展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持续正风肃纪,优化医疗环境。今年共组织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会30余次,开展研讨会7次。

(二)疫情防控成效显著

1.落实“四早”措施,做实做细健康管理。一是统筹医疗资源。全县统一调配医疗资源,最大程度发动民营医院、私人诊所医疗力量,县乡村共投入4203名医务人员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二是及时发现风险。全面加强预检分诊点,规范设置发热门诊设置,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做好分诊分流和风险管控的第一步。目前全县规范设置发热门诊的二级以上医院医疗机构2家,留观病床40余张,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置了预检分诊。三是快速处置疫情。对确诊、疑似病患及时流调,精准掌握活动轨迹,及时查明可能的感染源及感染人群,并进行核酸检测,及时阻断传染源。四是精准调整管控。针对不同时期疫情风险等级,及时落实调整防控措施,督促做好宣传引导、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五是强化健康管理。对确诊病例实施集中救治,定期复诊,专人专车接送,以防交叉感染。同时,纳入社区管理后,进行健康随访三个月。

2.突出重点环节和场所,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一是做好入院常态化疫情防控。严格落实“一患一陪护”,加强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管理。对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及其陪护人员落实核验“安康码”、测量体温、戴口罩及核酸检测。二是做好重点场所防控措施。加强校园、农贸市场、企业等疫情防控,建立师生员工健康档案,进行动态管理,落实“晨午晚检”制度,积极筹备防护物资,做好消毒、通风、戴口罩等日常防护工作。三是持续做好冷链食品的风险排查。做好农贸大市场、大型超市、冷冻食品、外部环境和从业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截至10月底,外环境采样1782个,从业人员采样1492个,采集冷冻食品样品5295个,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同时,定期对冷链食品、农贸(批发)市场、水产品(海鲜)以及相关从业人员进行核酸检测,落实落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3.强化支撑保障,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是推进县级核酸检测能力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具备检测核酸能力的医疗机构有县医院、疾控中心,县中医院正积极推进实验室建设,预计年底可建成。二是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全县组建35人检测队,培训800余人采样人员,设置437个临时采样点,可覆盖常住人口约42万。三是做实应检尽检。对密切接触者、境外返临来临人员、发热门诊患者等重点人群实行“应检尽检”,截至目前,累计核酸检测86695人。

4.加强督导检查,压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责任。加强督导检查。抽调1046名人员组建疫情防控指导组,累计指导企业461家、指导24217人次,学校860所、指导17658人次,整改问题1884个。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实施经常性督导和至少每半月集中督导一次的制度,发现问题,限时整改。

(三)健康脱贫扎实开展

1.固牢脱贫攻坚整改成效。持续开展全县395个行政村(社区)基本医疗情况再排查、再整改工作,落实预警实时报告和包保制度,开展常态化摸底排查,实现村医和村卫生室“空白点”动态清零。完成桃花等10个重点督战村卫生室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建设和健康扶贫提标升级工作。为基层医疗机构购置了83.8万元的医疗设备等。

2.实现贫困人口大病、慢病精准救治。截至20xx年11月底,32种大病确诊21424人,救治率100%;贫困慢性病管理58579人,其中,高血压患者30148人、糖尿病患者7290人,重性精神病患者2965人。

3.慢病服务保障到位。一是做实做细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工作。为在家且有诊疗需求的及65岁以上贫困人口70294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前完成年度履约任务的91.08%。使用“两卡制”方式服务贫困人口87923人。二是落实慢病用药服务。常见慢性病用药配送到村卫生室,常用药品达100种以上,方便群众购药。对160名行动不便且无人照料的慢性病患者实行“长处方”管理,开展送药上门服务。三是定期开展《慢性病就诊证》查漏补缺。截至目前,全县5.89万名贫困人口办理了慢病证,实现了“应办尽办”。四是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循环播放健康影音资料636种2200余次;发布健康知识短信17.58万条;更新健康临泉专题专栏、健康临泉微信公众号、微博健康知识宣传信息约900条;免费发放健康教育及疫情防控宣传资料共35类210.3万份。开展健康教育“六进”活动1877场,受益100261人次。

(四)医疗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1.积极推进等级医院创建。县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综合医院,县中医院通过二甲中医综合医院评审并挂牌,老集、宋集、鲖城中心卫生院成功创建二级综合医院。县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通过国家授牌认证,新生儿和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通过市级认证。

2.持续开展医联体建设。通过北大医院帮扶县人民医院、省妇幼保健医院托管县妇幼保健院、市人民医院托管宋集中心卫生院三个医联体,县中医院与省中医院成功达成托管协议,选派骨干专家来临开展新技术、拓展新业务、培养新人才,增强了我县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引进优质医疗资源,让广大群众就近享受到三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

3.优化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积极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宋集等两个中心卫生院达到“推荐标准”,杨桥等十一个卫生院达到“基本标准”。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强化质量安全风险意识。成立5个医疗质量检查组,对55家医疗机构进行检查,不断建立和完善全县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实施紧密型医共体绩效考核,提高“智医助理”的使用率和规范率,外呼接通率达62.86%,病历规范率达97.64%。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4.加强人才队伍梯队建设。公开招聘300名专业技术人才,新增中高职称257人,落实10名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工作岗位。县级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使用编制566个,督促医共体牵头单位开展乡镇卫生院使用20xx年“县管乡用”编制纳入县级医院统筹管理。开展乡村两级医务人员业务培训90次,受训2781人次。对有从事中医服务意向的228名村医分8批次进行医疗技术培训;对253名村医进行学历提升。

5.持续均衡双基项目建设。今年,计划实施建设项目9个,其中:政府投资项目8个,社会投资1个。项目总投资额17.32亿元(其中:政府总投资额为6.32亿元),当年计划投资额6亿元。人民医院三期、妇幼保健院、第五人民医院及中医院病房大楼等四个县级建设项目建成后,可新增病床1762张;陶老、艾亭等四个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建成后,可新增348张床位。

6.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开展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处置检查,监督检查264家,责令整改83家,立案处罚10家,罚款人民币3.5万元。打击非法行医456家(次),立案处罚取缔234家,罚款人民币186万元,移送公安机关8人,依法销毁非法行医违规药品430余箱;处理各类信访案件共55件,其中信访局、信访平台转交24件,热线、信箱、来访28件,纪委、巡查组交办案件3件。

(五)强化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

1.加强慢病管理工作。全县常住人口165万人,共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677905份,规范化电子档案1510325份,扎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履约,20xx年,我县共签约524942人,签约率为31.81%,有偿签约178523人,有偿签约率10.82%;截至11月底,共履约2419729人次,履约率为90.77%。

2.落实计划免疫和疾病防控。截至目前,全县常规预防接种免疫330325剂次,各种疫苗的接种率均保持在90%以上。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结核病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54例,积极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加强传染病信息报告和管理力度,做好传染病疫情监测。积极应对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处置7起学校传染病疑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遏制了校园疫情的暴发。

3.保障妇幼保健服务。婚前健康检查21730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8587对,规范管理各类高危孕妇1417人,提供儿童保健服务123925人次,全县孕产妇死亡率为零,5岁以下死亡率4.27‰。全面开展“两癌”筛查、产前筛查、新筛等工作。

4.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家庭发展服务中心和新家庭计划创建工作,累计创建11家。做好人口监测工作,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积极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今年,共使用奖扶资金2828.23万元。

二、存在问题

20xx年,临泉县在面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巨大压力和严峻考验下,不辱使命较好的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卫生健康工作任务,但由于我县医疗卫生基础薄弱,欠账较大,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和薄弱环节。如医疗救治能力不足,公共卫生体系不够完善,应急处置能力相对较弱,卫生人才队伍仍需加强,基层医疗专技人员年龄老化、能力相对不足等问题十分突出,仍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卫生系统个人总结 篇10

今年,全区卫生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卫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全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取得新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取得新突破,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各项工作成效明显,为全区广大群众的健康安全提供了坚实的卫生服务保障,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使得全区的医疗卫生事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全年工作情况回顾

今年以来,卫生系统紧紧围绕医改五项重点工作,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和让所有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工作目标,以实现“四个转变”为工作指导思想,以推进公立医院优化工程,公共卫生强化工程,基层卫生完善工程,全民健康促进工程,人才、科技强卫工程,卫生文化提升工程等“六项工程”为重点,充分发挥医疗卫生工作对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纵深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惠民力度让百姓更安心。

1.强化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让人民群众能看得好病。一是实施区域影像诊断中心建设,实现医疗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机制,提高医务人员的阅片水平,减轻老百姓的就医负担。二是深化医疗协作机制,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专家。区人民医院通过开展“名医点将”手术活动,根据患者病情,由患者与主管医生协商选择浙大一院知名专家来院手术,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点将”手术服务。区二院继续深入加强与宁波眼科医院、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医疗合作,深化与宁波妇儿医院课题、基层适宜技术合作项目,并成立与宁波大学附属医院的对口支援新的联合体,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区中医院进一步深入与浙江省中医院、宁波市中医院、市李惠利医院、市六院开展医疗合作,邀请相关专家来院坐诊,使群众不出便能得到省、市级专家的医疗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同时与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展开合作,成为该学院的实习基地。小港医院与宁波市李惠利医院建立整体协作关系,多科室达成紧密合作,通过人才交流、专业进修、远程会诊、协助重点专科建设等一系列举措,合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不断提升医疗科研水平。

2.新农合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让人民群众能看得起病。一是进一步扩大我区新农合覆盖人群,基本实现我区新农合全人群覆盖,x年全区共受理参合12.94万人,应参合人口参合率达到99.49%。二是进一步扩大我区筹资与保障水平,广大参合群众的受益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今年我区人均筹资856元。截至今年9月份,x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对10930例住院人次和63.95万例门诊人次进行了补偿,共支付住院补偿资金5130.81万元,门诊补偿资金2503.42万元,人均补偿分别为4694.24元和39.15元,住院和门诊费用的实际补偿率分别达到50.65%和34.99%。三是进一步扩大农民群众医疗保障面,全区今年农意险累计获赔参合群众404人次,总赔付金额达100.18万元。四是进一步扩大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范围,近年来我区先后将“农村儿童双病”、“终末期肾病”及“重症精神病”等重大疾病的参合患者纳入到新农合优先重点保障范围,有效缓解了农村患病家庭的医疗负担。

3.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稳步实施,让人民群众看病有实惠。一是稳步推动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政策与财政补偿机制的有效对接,同时重点调研分析公立医院改革政策实施后医院在收费环节、医院业务收入结构调整、医院补偿机制等存在的问题,确保改革医院经济稳定、有序的运行;二是继续深化我区基本药物制度,今年目前全区基层医疗单位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品种203只,省增补药物品种109只,区增过渡药物品种76只,截至今年10月份,全区共零差价销售药品29369万元,让利近11965万元。三是持续推进“医疗服务阳光用药”政策,将“阳光用药”公示制度拓展至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另外,开发区中心医院经我局与区医改办、物价部门研究,批复了其参与公立医院改革的方案。

4.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有效落实,让人民群众能提早防病。有效推进全区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妇幼保健、传染病防治等11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落实,不断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实现。一是居民健康档案以宁波市“今年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85%”为推进目标,至9月份全区已建立户籍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313738份,建档率为88.23%。二是健康教育以深入深入千家万户为主旨,大力发展宣传阵地,开展社会性健康教育,今年《x新区时刊》每周一刊“祝您健康”专栏深受读者喜爱。三是继续深入做好全区重大妇幼卫生项目,今年新一轮“两癌”筛查项目开展宫颈癌筛查23526例,乳腺癌筛查23936人;全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894人,补助925人,补助率103.46%;农村户籍产妇叶酸增补服用率98.88%,依从率96.98%,知晓率97.17%。四是继续优化婚检一站式服务,全区全年应检3680人,实检3545人,婚检率91.84%。

(二)重点突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改善民生需求让百姓更放心。

1.着力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水平。一是继续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监管体系建设。以质控组织为依托,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今年新成立超声影像质控中心,至此全区共有12个专业质控中心进行常态化运作,对全区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大力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严格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度,杜绝医师违规越级现象。三是组织实施医院感染专项检查和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治工作,深入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加强控费管理,严控均次费用增长,避免过度治疗现象。四是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组织系统内优秀护理人员赴中国台湾学习先进的护理管理经验,并举行了护理出境学习心得交流活动,积极推广护理品管圈活动,不断提高优质护理内涵质量。

2.着力提升医疗安全管理能力。一是加强医疗安全、医患沟通等安全培训。今年,全区开展相关培训共计二十余次,接受培训的医务人员达到5000余人。二是进一步加强医疗纠纷的预防与处置工作。今年全区共发生医疗纠纷事件176起;其中重大纠纷事件73起;公安介入18起。针对医疗纠纷有所增加的形势,组织召开了由各综合性医院分管院长、市理赔中心、区医调委共同参与的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座谈会,共同探讨医疗纠纷的预防、重大医疗纠纷的应急处置等相关话题,对全区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着力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一是多渠道培养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才,成功举办第一期国家健康管理师培训班,全区共有238名社区全科医生参加培训。组织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人员参加复旦大学与宁波市卫生局合办的社区卫生管理高级研修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二是多载体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创建活动,今年我区戚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3家五站,7家四站顺利通过评审验收,全区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回头看”复评。三是全铺开家庭医生签约制服务工作,在借鉴前期试点经验基础上,家庭医生签约制服务工作在全区推广,截止目前,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签约家庭总户数为17928户,签约人数达46421人。

4.着力完善急诊急救体系建设。一是重视全区急诊急救的规范管理,通过分管领导带队突击检查和针对性的指导,进一步提高了绿色通道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治能力。二是重视各综合性医院的急救管理和能力水平建设,人民医院急诊转院的病人逐步减少;中医院的急诊演练持续开展,急诊考核和管理不断加强;二院和小港医院重视急诊科管理,引入5s急诊急救管理。全区的急救能力进一步提高,在8.18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坍塌事故以及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应急救治工作中就充分体现出我区医疗急诊急救的综合能力和水平上有显著提升。

5.着力巩固中医药事业发展成果。一是继续加强中医药发展经费的投入,积极推进区域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今年组织举办了《中医适宜技术在慢性病中的应用》市级继续教育班。二是加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通过加强第二届西学中班的学习管理、启动区中医院的首批名师带徒等工作,为中医药人才培养重要助推力量。三是稳步推进我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根据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的要求,重点加强了对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进工作,一方面通过我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开展社区中心和服务站的适宜技术推广和应用;另一方面利用中医药学会的专家对乡村医生进行面对面的传授,以及通过村会结对的形式,推动基层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和应用。

6.着力保障用血管理和用血安全。加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推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保护血液资源,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和医疗质量。一是无偿献血工作再掀高潮。截止x年9月底,我区完成无偿献血3330人次,献血量1012.7升,成分献血155人次,成分献血量1890u。二是科学推进临床合理用血。我区今年医疗救治用血375人,临床用血量达834升;开展自体输血95例,回输血量89100毫升,有效缓解临床用血的压力。三是广泛宣传无偿献血。开展了如2.14“情人节”献血活动、学雷锋日献血活动、宁职院“无偿献血”海报设计比赛等大型无偿献血活动,同时深入到学校、深入到社区、农村,将无偿献血知识从城区延升到了社区、农村,提高群众献血意识。四是无偿献血工作再获肯定。今年,我区荣获宁波市20xx-20xx年度无偿献血先进区,我局被授予20xx-20xx年度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

(三)统筹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享受就医便捷让百姓更省心。

1、切实保障卫生重大基本建设项目进度。今年,我区滨海新城医院功能定位、管理模式及建设方案进行了调整,项目目前已进入专业工程招标阶段。区二院改扩建项目目前正实施各项室内专业安装工程,预计住院楼将于明年上半年竣工。白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已进入各专业工程招标阶段。宗瑞医院门诊楼局部改造项目、春晓卫生院改造项目完成项目立项并进入到施工阶段,项目建设顺利。

2、切实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进程。我区卫生信息化建设紧跟宁波市智慧健康保障体系步伐,稳步推进我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一是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水平,接受了市级对我区社区卫生信息化组织保障、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应用评价及信息安全五大体系建设和基层医疗信息系统、基层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和社区卫生行政管理四大平台建设评审验收。二是进一步提升数字化医院建设水平。区人民医院已经完成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建设。区二院升级病案统计软件和社区医生服务管理系统,完善功能需求。小港医院作为宁波市首批“新首页”的试点医疗单位,对收费系统、医生桌面系统进行整合,扎实推进试点工作。三是进一步提升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水平,宁波市智慧健康保障体系x项目一期工程增补列入政府投资项目,并获得区发改局项目批复,工程总投入约797万元,现已进入项目采购阶段。

3、切实支持和引导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一是严格按标准设置民营医疗机构。按照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规范设置口腔医院和宁波海尔施医学检验所,口腔医院经过审核验收已准予依法执业。宁波海尔施医学检验经前期的准备,现处执业验收申请,我们将进一步做好实地检查与审核及相关验收工作。二是强化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监管。将民营医疗机构纳入各种质量监管体系,依托各质控中心定期或不定期对民营医疗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专业检查,结合医疗机构校验、换证及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顿工作,对民营医疗机构执业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和审核,并依法进行不良执业行为扣分处理。

(四)科学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医疗水平提升让百姓更称心。

1.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保障。拟订下发了《进一步加强x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若干意见》,该意见体现了一系列如人才引进安家费补助、科研经费、职称补助、学历补助、进修补助、特殊岗位津贴、引进人才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诸多方面的优惠政策。二是拓宽高级人才引进渠道。采取网络宣传、公开招考以及实地考察相互结合的形式,深入挖掘实用型人才。截止目前,我区共引进中、高级卫生人才5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3人。三是创新医学毕业生招聘程序。由陆亚芬副区长带队,区人力社保局、区卫生局和基层医疗单位参与的招聘团队赴浙江中医药大学设专场招聘,并首次采取网络报名以及将考点设在区外(浙江中医药大学)的方式,大大方便了考试报考。该次招聘共推出22个岗位36个招聘指标,报名资格初审通过人数131人,最终录用6名优秀毕业生。

2.卫生科研项目建设取得新成绩。一是新一轮重点学科建设筹备完成。起草修订了《x区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草案)》,按照优势突出、平衡发展、专业互补等原则适时启动第二轮区级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二是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有效提升。x年我区卫生系统新增厅局级科研立项5项。获得x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发表各级各类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8篇,一级杂志9篇,二级60余篇。今年全区共举办各类继教项目14项,其中主办省继教项目4项,承办项目3项,主办市级继教项目7项。

3.医疗卫生技术发展取得新进展。我区各医院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同时,持续做到高新技术的发展、完善和提高。今年,区人民医院设立第一个跨学科综合治疗中心—颈腰痛诊治中心,对颈腰痛患者开展规范化“三阶梯”治疗,新开展输尿管软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等新技术,急性肺栓塞的溶栓治疗等新项目。小港医院新开展消化内科内镜下定标准活检和康复医学科“浮针”疗法等新技术。

(五)深入巩固公卫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公众健康让百姓更贴心。

1.不断巩固发展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成果。一是建立了分工明确、工作高效的组织网络。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成立了x区国家卫生城市复查迎检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全面协调国家卫生城市复查迎检整体工作。通过日常督查、专项检查,进一步提升我区在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健康教育、市容环境整治、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取得良好效果。二是在全区开展以“美丽中国,健康生活—摒弃乱吐乱扔陋习”为主题的“爱卫月”活动和秋季除“四害”活动。活动期间共投放各类灭鼠药11.62吨,灭蚊蝇药1.5吨,全年全区投入除“四害”药物经费39.07万元元。三是巩固提升各级卫生创建成果,春晓镇作为我区今年一家成功申报浙江省省级卫生镇创建的单位,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创建工作顺利推进。今年全区卫生创建复评,共有2家街道乡镇迎接市级卫生街道(乡镇)复评,有10家单位申报省、市、区级卫生先进单位,8个行政村申报省、市级卫生村,还有145家单位、35个行政村申报省、市、区级卫生单位、卫生村复评。

2.不断提升基层卫生应急工作水平。一是强化能力建设,全面做好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科学组织开展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x年我区首例霍乱病例疫情、驰援余姚台风“菲特”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特别是余姚灾后卫生防疫工作上,我区卫生应急队伍响应迅速,准备充分,勇敢奋战,获得余姚市政府、市卫生局等领导高度赞赏并获赠“无私奉献施大爱、抗洪防疫惠百姓”锦旗。二是以创建为抓手,提升基层卫生应急工作水平。组织开展了市级卫生应急示范街道(乡镇)创建活动,全区8家街道、乡镇申报,工作有序开展。

3.不断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一是认真开展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工作。今年共对各类监管单位实施监督检查8200余户次,行政许可688户次,受理立案各类案件130起,受理并查处群众投诉举报148起。二是积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深化监督成效。今年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打击专项工作、公共场所禁烟专项监督、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督、公共场所艾滋病防治监督检查等10余个专项行动。三是大力创新卫生监督监管手段。新开发许可系统应对新的工作内容、需求的变化;利用远程监控、二维码识别等手段强化对消毒服务企业的监管;实施医疗机构在线监控项目、落实医疗机构信息公示制度等办法强化民营医疗机构监管;组建打击非法行医专职科室以化解我区打非难题。

4.不断加强疾病防治和宣传教育工作。一是不断提高疫情监测报告质量,落实人感染h7n9禽流感、手足口病、霍乱、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措施,法定传染病报告、审核及时率达100%。二是加强免疫规划安全接种和疫苗冷链管理,全各接种门诊按操作规范接种,提高接种质量。1-10月全区接种一类疫苗18.4万人次(流动儿童13.6万人次),接种二类疫苗5.9万人次。三是积极开展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强化死因报告和精神卫生工作,巩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省级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示范区。四是精心组织区人民医院开展市级医防整合示范医院创建工作。通过以创促建,积极探索创新县区级公立医院管理运行模式,提高区域医防整合协作水平。

5.不断提升妇幼保健工作质量。一是全力保障母婴安全,通过倡导自然分娩,落实危重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进一步加强产科质量管理,我区已连续16年无本地孕产妇死亡,全区发生的新生儿窒息72例,均抢救成功。二是大力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妇儿保门诊、妇幼保健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质量体系建设,全区今年孕产妇保健覆盖率99.96%;本地户籍围产儿死亡率3.07‰;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98.25%;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74‰。三是倾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进一步规范产前筛查工作,进一步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和ddst、儿童孤独症筛查管理工作,今年全区活产数为7272人,筛查7233人,开展行为发育筛查共15581例,开展孤独症筛查2621余例。

(六)准确定位卫生行业形象建设,推动行风转变让百姓更暖心。

1.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成效,保障卫生行业健康发展。一是扎实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工作,今年分批组织局管领导干部及配偶、关键岗位人员、局机关干部、赴区警示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组织参加x区庭审警示教育活动,提升反腐倡廉意识。二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定下发《x区卫生局x年反腐倡廉建设工作要点》、《x区卫生局党政领导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工》和《x区卫生局x年反腐倡廉建设组织领导与责任范围》,并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问责制,并列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三是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医院、进科室活动,局机关及卫生监督所、戚家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不断加强廉政文化宣传阵地建设。

2.抓实行业作风建设举措,提升卫生行业优良形象。一是进一步深化“医疗服务阳光用药工程”,重点对药品采购、配备、销售等环节实施监控,目前,对11家医疗机构、5个季度的药品收入占比、基本药物使用金额比、抗菌药物占药品使用比等28项重点指标进行上网公示。二是进一步推动“三好一满意”活动不断深入,积极开展“人民满意医院”创建,全区各医疗单位将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作为加强医疗服务工作的创新点和突破点,从优化就医环境、就医流程等环节入手,努力使人民满意医院创建落到实处。今年区内5家综合性医院参加全市创建评议,区妇幼保健院、7家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7家民营医疗单位参加区级创建评议。

3.推进干部作风建设活动,凝聚卫生行业发展能量。一是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个严禁”及区委作风建设相关规定,在卫生系统纪检干部和全体干部职工中分别开展了会员卡清退活动和违章建筑排除活动。二是加大机关效能建设和行政效能监察力度,严肃查处违反行为,严格落实责任追究,督促整改存在问题,规范“三公”管理,严格落实厉行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各类浪费现象。

4.重视党建工作建设水平,承担卫生行业发展责任。一是进一步弘扬“三思三创”精神,努力实现市委王辉忠书记提出的“看病不太贵,看病有良医”的目标,在全区卫生系统开展以“双联”“双带”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品牌创建活动。二是坚持走群众路线教育,成立了机关党员志愿服务队并开展人民医院晨曦志愿活动。三是注重党员思想教育工作,邀请区委党校老师开展党的十八大精神讲座。四是传递行业文明正能量,开展我身边的“民医”评选活动,自8月份开展活动推选以来,共产生了23名“民医”候选人,将通过网络、短信等方式进行公开投票,并最终结合选票数和评委会意见,评选出群众认可、信任的"我身边的民医"。

5.扩大信息宣传建设力度,构建卫生行业和谐环境。一是进一步拓展思路,通过各类主题宣传活动传递医疗卫生行业正能量。今年通过继续制作《健康》栏目,加大了卫生改革与发展中典型经验和典型人物的宣传力度;通过依托区海享大舞台举行“医扬风采”卫生系统专场文艺演出,以艺术的表现形式向公众宣传卫生改革发展的各项成果;通过组织开展“从医意愿”大讨论,让社会了解医务人员的工作、体会医务人员的处境和理解医务人员的心境,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二是进一步强化网络舆情应对处置能力,加强对新论坛、腾讯新浪微博等主流信息平台的舆情收集、研判和处置工作,及时主动引导社会舆论走向。今年在h7n9疫情事件中,及时有效回应了网民疫情传言,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外部环境看,随着社会建设转型、经济模式转轨、发展方式转变,在政府财力有限、卫生运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x区卫生工作必须通过深化投入机制、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释放内在潜力来全面提升自主“造血”能力。从卫生自身来看,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难以适应x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卫生资源基础依旧薄弱,服务人口不断增长与千人医护配比不足的矛盾依旧突出。二是医学学科与人才梯队建设相对薄弱,人才引进难、毕业生招录不足、人员编制不足等问题制约全区医疗卫生核心竞争力。三是医患形式依旧严峻,从患者聚众闹事、纠缠不休向袭击医务工作者转变,今年我区发生多起患者殴打医务人员事件,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得到不有效保障。

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须理清思路、鼓足干劲,科学谋划今年乃至未来一段较长时间的发展目标和路径,以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技术服务创新来突破发展瓶颈、破解发展难题、弥补发展差距,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开创x区卫生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加快建立健全符合x区情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满足x区人民新的更高期待。

三、明年工作思路

x年,全区卫生工作继续把牢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工作纲领,把为民办事作为一切卫生工作的出发点,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咬定深化医改不放松,紧盯我区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各项目标不回头。今年卫生工作的重点继续放在为民办事上,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出成效,重在成效取信于民;公共卫生服务建设有实力,重在实力服务于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保质量,重在质量保障于民;卫生人才科技建设强内涵,重在内涵惠及于民;基层党建工作机制顺民意,重在民意问需于民的工作思路,继续开创我区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出成效,重在成效取信于民。

1.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一是继续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落实区级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和自主经营管理权。二是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院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继续深化和完善院长收入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三是加强医院监管力度。加强对医疗质量安全的监管,通过各种方式提升医院服务质量,规范医院诊疗行为,控制医疗事故的发生。加强对医药费用增长的监管,定期或不定期对医院费用进行监测,建立控制医药费用增长的有效机制,巩固公立医院改革成效。四是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机制。目前医院收入来源主要通过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积极推动政府继续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是保障我区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

2.积极稳妥推进区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调整和功能定位。一是依托人民医院软、硬件和浙医一院技术优势,加快滨海新城分院开业进程。二是继续促进医疗资源的优化和共享,深入探索和调研区消毒供应中心、检验诊断中心及放射诊断中心等各类专业中心设置可行性,争取年内完成1个专业中心的建设。三是准确定位我区新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白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大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在做好前期调研的基础上,考虑试点社区康复中心。四是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通过与省、市综合性医院开展学科、技术协作,充分挥发自身资源优势,在学科技术上有创新,实现我区各综合医院的错位发展。

3.积极稳妥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综合配套改革。一是继续深化用人机制改革。落实区级医院用人自主权,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坚持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择优聘用。二是继续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全员聘用、合同管理,建立绩效考核、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三是继续落实医院内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加强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健全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内部分配机制,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收入分配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有突出贡献人员倾斜。

4.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平稳移交。一是强化工作移交的组织网络,要根据市、区政府要求成立相应领导机构,组织实施新农合移交的各项具体工作。二是认真落实制定移交方案,确保移交工作期间工作不断、队伍不乱、政策不变、待遇不减,圆满实现新农合管理职能的顺利移交。三是确保经费、基金、固定资产、档案全面移交,将需移交的资产、档案及业务资料要求整理、归档、编目后编制移交清单,准确移交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5.积极稳妥推进民营医疗机构的健康规范发展。一是积极加强现有民营医疗机构的行业管理,严格执行医疗机构管理法律、法规;继续促进开发区中心医院参与公立医院价格改革工作。二是继续改善民营医疗机构的执业环境,在医疗服务价格、医保定点、技术职称评定、医疗技术准入、科研立项、学术交流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政策上平等对待,引导和规范民营医院持续健康发展。

(二)公共卫生服务建设有实力,重在实力服务于民。

1.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一是进一步拓展政府免费向全人群提供基本公共卫生的服务内涵,将浙江省公共卫生服务十一大类项目,按照“分项管理、分类指导”的原则,规范项目管理,严格服务标准,科学确定项目任务目标,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职责。二是进一步强化各级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技术指导职责,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实施。

2.扎实推进重大疾病防控工作。一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疾病预防控制策略,进一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能力建设,认真组织实施精神病、艾滋病防控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继续积极探索符合区域实情的公共卫生项目服务新模式,实现治疗、随访、康复全程管理。二是大力加强重大传染病卫生应急工作,完善疾病监测网络,提高综合防治水平。三是进一步加强儿童计划免疫接种门诊规范化管理,深入开展计划免疫信息化管理工作,巩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成果,进一步提高接种质量和接种率,加强成人麻疹控制工作。

3.扎实推进妇幼卫生保健工作。一是继续推进妇儿保门诊创建工作,通过创建持续规范基层妇幼保健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强产科管理和儿童早期干预与分级管理工作,努力降低剖宫产率。三是继续深入做好妇女惠民工作,扎实推进“两癌”筛查工作。四是进一步规范妇幼保健家庭医生签约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孕产妇、0-6岁儿童签约率均达到80%以上。

4.扎实推进卫生应急能力建设。一是进一步健全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加强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建设,提高正确处理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二是进一步加大卫生应急演练和培训工作,增强卫生应急实战能力,注重演练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战性,坚持科学指导、科学组织、科学实施,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开发运用先进手段,不断提高卫生应急人员层次和质量。三是进一步落实应急储备,提高保障能力,各单位要进一步充实卫生应急救援队伍,加强人员培训,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认真做好卫生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我区各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在13年余姚救灾中表现出“拉得出,打的响”气势,今年我们要能够总结提高。

5.扎实推进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一是加强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重点突出医疗卫生(重点是民营医疗机构)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加大对无证行医的打击力度。二是抓好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要全面落实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形成覆盖城乡的卫生监督网络体系,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卫生监督协管员队伍。三是加强卫生监督执法信息化手段,提高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水平,适应新形势下卫生执法形式。

6.扎实推进爱国卫生工作。一是进一步强化爱国卫生工作长效管理,加强全区爱卫组织建设,夯实爱国卫生工作基础。二是继续深入开展多项卫生创建活动,通过创建促进城乡爱国卫生工作协调发展。三是认真开展好“爱国卫生月”活动,集中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

(三)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保质量,重在质量保障于民。

1.加快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上狠下功夫。有序推进区人民医院滨海新城医院项目、区二院扩建项目、白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项目、春晓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建项目的建设进度,进一步改善我区整体医疗卫生条件;继续争取对小港医院扩建项目的立项工作。二是在医疗设备配套上狠下功夫,确保x年医疗设备采购计划稳步实施,要在各类改扩建项目建设中积极向上争取更多的设备配套项目,增加医院硬件的投入,在全区范围内进一步更新先进医疗设备,提高诊疗技术水平。

2.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进程。一是推动区域信息化建设力度。深入实施“宁波市智慧健康保障体系建设”x项目一期工程,初步实现区域影像、区域心电、双向转诊等协同医疗服务的开展,实现区域临床诊疗信息的共享,以及开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居民诊疗信息查询等公众服务平台功能。二是推动医院数字化建设力度。要积极建设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建设,不断探索构建符合卫生部和宁波市电子病历标准的医院数据中心,将医院信息化与区域信息化整合。

3.加快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一要继续完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网底建设,确保规划内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公有业务用房比例、紧密型一体化管理率、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率均达到60%以上。二要继续推动各项社区卫生服务创建工作。开展宁波市数字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家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创建,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要进一步塑造社区卫生服务服务品牌。在社区卫生服务保健、康复等内容形成特色服务,增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我造血功能。四要进一步拓展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全面实施“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确保在15年底全区家庭医生制服务签约率达到65%,全区家庭医生制服务覆盖率达到85%。

4.加快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一是进一步加强医疗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通过多种平台,强化基础医疗质量的培训、检查和考核,努力基础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通过12个质控中心加强对全区各医疗机构的质量监管。通入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提升全区护理质量。二是继续深入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积极扩大临床路径管理的覆盖面,不断增加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数。建立我区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综合评估机制。三是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督察。促进以抗菌药物为重点的临床合理用药,继续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组织做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四是进一步控制医疗均次费用,全区医疗机构要以控制药品费用增长幅度和均次费用增长幅度为重点,进一步降低药品收入占医药总收入比重,优化医药收入结构。

5.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进程。一是继续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确保全区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5%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将中医药服务运用在最基层。二是继续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区级基地建设,抓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项目建设。三是进一步强化中医药理念传播。加强中医“治未病”建设,组织推广常见疾病高危人群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技术与膏方、贴服等中医医疗技术的使用管理。

(四)卫生人才科技建设强内涵,重在内涵惠及于民。

1.坚持卫生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一是做好现有人才培养、考核工作。鼓励系统内人才走出去学习、培训,通过与上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联系,增加带教、培训机会。二是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优先引进高职称领军人才、成熟实用型人才以及我区学科建设急需人才。三是做好人才结构调整。继续通过岗位设置、岗位聘任等办法形成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

2.坚持卫生科教科研工作创新发展。一是重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以区域重点学科为发力点,以重大疾病防治为主攻方向,外引内联,群策群力,合力打造一批高水平、高层次的科技项目和成果。二是继续做好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工作,支持和引导基层卫技人员积极参加提升学历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培养终身教育的观念,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三是深入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过程监管,完善培训基地的制度、带教师资,加强对学员的管理和考核评价,确保培训质量。

(五)基层党建工作机制顺民意,重在民意问需于民。

1.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工作,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一是要继续加大防腐工作力度,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廉政法规教育、医德医风教育和警示教育,做好反腐倡廉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应对处置和引导工作,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导向,及时化解矛盾。二是要高度重视信访案件办理,认真办理区长信箱、区长电话和媒体曝光事件。三是要继续深入落实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贯彻落实廉政风险防控有关规定。四是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各项工作任务,担负起防腐倡廉的政治任务。

2.重点解决职业精神建设和满意度提升中的热点难点。一是持续改善服务水平,开展医院优质服务活动。多渠道查找和整改服务环节存在的问题,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开展明察暗访,帮助查找问题、改进存在问题。二是持续改进服务管理,提升巾帼文明岗、青年文明号等服务品牌的内涵,进一步改善窗口环境,优化服务流程,重点加强窗口服务人员的服务沟通培训。三是大力推进预约诊疗服务,逐步形成“开放、方便、顺畅”的门诊预约服务体系。四是持续深入开展医德医风教育,促使医务人员职业精神风貌显著提升,医疗服务行为更加规范、文明。

3.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营造良好的医疗执业环境。一是加强自身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建设,通过服务环境和服务流程的改善,通过医疗差错的减少,通过医德医风建设的建设,营造自身优良的卫生工作风气。二是加强外部投入、法制、正面宣传力度,通过缓解群众越来越高的卫生健康需求与现有的医疗服务供应严重不足的矛盾,通过公民法制宣传教育和对扰乱正常医疗秩序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通过对医务工作者真实、情感的正面宣传,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更是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

4.突出卫生信息宣传要点,重点提升我区卫生行业形象。一是进一步健全卫生宣传工作网络。要组建一支专人负责的宣传工作队伍,配置一套适宜的宣传器材,制订一个年度宣传计划。二是进一步健全宣传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开展信息工作交流会议、研讨会,形成统一的宣传计划和要点。三是进一步明确卫生宣传工作定位,坚持正面宣传,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宣传卫生改革发展大局和各级各类先进典型,客观宣传生命医学科学,让群众了解临床医学的特殊性、高科技性和高风险性,增进社会各界对医学和医疗卫生工作的尊重、理解和支持。

卫生系统个人总结 篇11

一、严格行政许可,把好准入关

(一)业务量完成情况。截止今年10月31日,共完成行政许可883件:其中,医疗机构执业登记注册3件(锦屏康济精神病医院、麻江宜康精神病医院和黔东南雅康精神病医院)、医疗机构执业变更登记20件、医疗机构校验16件、放射诊疗建设项目预评价4件、放射诊疗建设项目竣工验收2件、放射诊疗许可(新办)1件、放射诊疗许可变更2件、放射诊疗许可校验4件、护士执业注册许可(首次注册、重新注册、延续注册、变更注册、注销)574件、医师执业许可(注册、变更、备案、注销)257件;共完成行政确认9件,其中保健用品生产企业现场审查2件、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鉴定7件。

(二)及时更新办理事项。一是精准办理事项,及时“下架”有关事项。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通知》(国发〔20xx〕7号)及时调整贵州政务服务网事项,撤销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新办、校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事项。二是精准办事指南,及时调整申请材料。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修订的《护士注册管理办法》,及时调整护士执业注册申请材料,将护士首次注册和延续注册取消体检材料。

(三)推进各项政务服务改革。一是推进“一窗通办”。授权政务服务中心纳入“一窗通办”共62项(根据相关规定取消5项后实际为57项),编制事项审查要点和答疑手册。二是推进“全省通办”。根据州政务服务中心安排,关联全省通办事项25项,及时完善事项本级个性化设置,确保办事指南紧跟省级,全省保持总体一致。三是推进“跨省通办”。根据跨省通办工作要求和安排,我局将“义诊活动备案”事项纳入“跨省通办”事项目录,及时编制和公布办事指南。四是推进营商环境工作。第一,压缩办理时限。根据事项办理实际情况,压缩事项办理时限,从原来64%时限压缩率提升到86%。第二,增加即办件数量。从20xx年即办件9件,提升到目前49件,即办件占比提升为总办件的76.6%。第三,推进容缺受理。以推进材料共享、网上核验、现场核查等方式,推进事项容缺受理,提升申请人便利,避免申请人“多跑腿”。五是提升服务满意度。以开展“好差评”系统评价为抓手,推进政务服务水平提升,目前我局窗口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中差评率为0件,未接到投诉和举报,第三季度获得州政务服务中心红旗窗口称号。

(四)开展医师、护士清理排查工作。根据《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护士执业注册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为进一步精准医师、护士队伍注册数据,促进医疗机构和医师、护士依法执业,我局开展全州医师、护士注册排查清理工作,对符合注销条件的医师、护士按程序进行注销。

(五)开展医师、护士信息修改和补录工作。20xx年共完成医师资格考试合格考生信息修改15人、护士注册信息修改3人、老人老办法医师信息补录和修改108人。

二、加强法治建设,规范行政执法

(一)强化组织保障,促进法治能力建设。

1.加强领导干部的学法工作。每年积极组织领导干部参加法宣在线平台法律知识学习和考试,学法用法考试的参加率与合格率均达到100%。日常工作中,利用国家卫生健康监督信息平台进行网络执法学习,人均网络学习达48学时以上,把平台学习工与日常监督工作结合起来,切实提高了执法人员的实践能力和业务水平。

2.开展卫生健康执法人员能力提升培训。根据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20xx年4月,法规稽查科制定《20xx年全州卫生健康执法能力提升培训班筹备方案》和《会议手册》,在各科室的支持帮助下,举办20xx年全州卫生健康执法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全州16家县(市)卫生健康监督机构主要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州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全体人员共计98人参加培训。培训邀请了苏州、四川、广东及省卫生监督局等省内外卫生健康监督领域的4位专家老师开展授课,授课老师围绕《全国卫生行政执法案例评查标准解读》、《医疗质量与技术监督》、《职业卫生监督要点》、《卫生行政执法文书书写规范》等课程设置进行了精彩解读和分享。通过培训,进一步强化了干部队伍建设,极大的提升了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办案能力。

3.做好执法证和监督员证换证工作。根据《省卫生计生监督局关于办理卫生监督员证的通知》要求,法规稽查科及时下发《关于办理监督员证的工作提示》至各县市,通知有新进人员或机构改革更名的各县卫生监督机构办理卫生监督员证,共汇总上报需要办理监督员证人员156名,并按要求对56名新进执法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及考试。目前156名新进人员监督员证换证工作已完成。

20xx年5 月 14 日《省司法厅关于做好全国统一行政执法证标准样式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印发后,全省各级行政执法部门正积极配合省司法厅开展全国统一行政执法证件标准样式实施工作。法规稽查科及时组织支队32名执法人员进行考试、照片采集、相关材料上传等执法证办理送审工作,目前已取得第一批次执法证27个,均已发至执法人员手中,确保了执法主体的合法性。

(二)规范执法程序,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不断推进卫生健康监督机构法治建设,按照《州卫生健康局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通知》和《州卫生健康局关于印发<黔东南州卫生健康局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通知》(州卫健办发〔20xx〕4号)文件要求,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根据单位职责,修改完善支队《权力清单》报卫健局公开公布,确保在法定职权范围内执法。按照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二、二十三条的规定,起草《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委托书》,经领导审核同意后,及时与卫健局签订执法委托书。起草并按时与贵州贵信律师事务所续签《常年法律顾问合同》,以《聘书》形式一年一聘聘请法律顾问开展法制审核。

在执法过程中,全面落实卫生健康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截止9月30日,全州共查办案件数量1541件,罚款金额198.87万元,其中涉及公共场所907件,生活饮用水42件、放射卫生36件、学校卫生53件、医疗卫生95件、传染病防治324件、消毒产品40件。所有案件全部使用执法终端打印执法文书,基本实现了执法全过程记录,采用贵州省双公示系统和州卫健局网站相结合的方式全部公示,有10个案件经过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

(三)抓好优秀案例报送工作提高案件质量。为不断提高了卫生健康行政执法案卷质量,支队严格按照《卫生行政处罚程序》要求,以《卫生行政执法文书规范》为基本标准,20xx年继续开展案卷评查工作及优秀案例征集工作,支队领导高度重视,制定全州典型案例征集工作方案,专门成立了案例征集工作领导小组,从全州16县市中征集典型案例21件,经过州级初筛、评定,优中选优,上报6件典型案例至省局参加全国优秀案例评选,通过省级初评、专家会评等多轮评选方式,国家卫生健康委监督局评选出全国“案件办得好、案件写得好、社会效果好”,并具有典型示范引导的优秀案例67件。其中,州卫健执法支队承办的“某医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擅自接诊发热病人等案”入选“20xx年度全国卫生健康行政执法优秀典型案例”,也是我州连续五年成为贵州唯一获奖的案例。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努力推进“全省通办、一窗通办、跨省通办”等重点改革工作。

二是开展县级卫生健康系统政务服务能力水平提升工作。

三是加强窗口与单位相关业务科室的联系,建立和完善指导监督机制。

四是紧盯营商环境考核指标,加强向其他地州市学习提升。

五是继续用好社会力量,聘请法律顾问开展法治工作。持续加强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

卫生系统个人总结 篇12

20xx年,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健康池州建设,连续5届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称号,圆满完成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出生人口性别比、千常住人口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等“十三五”规划卫生健康核心指标,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列全省第五,获省政府通报表扬。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以党建为统领,卫生健康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坚持高位推动。研究卫生健康、疫情防控工作19次,市政府常务会议组织专题研究26次,市委深改委、市医改领导小组研究部署医改工作5次,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多次进行调研、评议。市级层面出台《关于健康池州行动实施方案》《关于着力加强卫生健康行业党的建设推进医药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具体举措任务清单》等规范性文件,推动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加大卫生健康工作投入,全市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10.52%。

(二)强化品牌塑造。严格落实《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意见》,全市11家公立医院章程均设立党建工作专章。打造“健康池州·党员先行”“倾情疾控·防病卫士”等党建服务品牌,5个单位、23名党务工作者获通报表扬。市卫生健康委被评为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机关党委先后被市委、市直机关工委评为“池州市先进党组织”,1名党员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多名党员获全国、省、市抗疫先进个人、五一劳动奖章、青年五四奖章。市卫生健康委荣获第十二届省级文明单位。

(三)深化行风建设。讲好卫生健康故事,在池州日报专版宣传50期、广播电视台专栏宣传200期,开通微信公众号宣传180期。制定《池州市20xx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方案》《池州市20xx年医疗行业作风建设工作专项行动方案》,深化“环境脏乱、设施破损、服务生冷、管理粗放五大专项整治,对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处理458条。建立综合监管结果协同运用机制,把医疗卫生机构校验、等级评审、医保定点协议管理、重点专科设置、财政投入、评先评优等与综合监管结果相挂钩。积极推广预约诊疗、诊间结算、床边结算等便民服务,市、县(区)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均实现临床病房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二级以上医院群众总体满意率93.5%,市人民医院群众满意度跃至全省前列。

二、深化综合医改,医疗服务整体能力稳步提高

(一)综合医改不断深化。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提质扩面,在市人民医院、东至县人民医院试点基础上,将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到二级公立医院。按照“两包三单六贯通”路径,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县区全覆盖。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不断深入,市人民医院帮扶石台县人民医院开展49项新技术新项目,目前该院在省临床路径考核的排名从多年末位上升至第11位。优化公立医院收入结构,及时调整公立医院护理、重症监护、神经阻滞麻醉等10个医疗服务价格标准。建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结余留用、超支合理负担新机制,推进基本医疗保险按病种付费病种达358种(目标值>200),执行按病种付费县区占比100%,按病种付费执行率达到52.7%(目标值>50%),居于全省前列。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和人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两个允许”“两取消一简化”措施。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合理确定薪酬水平,医务人员收入明显提高,公立医院人员支出占比达41.5%(目标值>40%)的要求。加强医改核心指标监测,公立医院下转病人占比为0.72%,县域内就诊率为80.3%,药占比控制在30%以内,耗占比逐年下降,各项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5.85张、执业(助理)医师数2.25人、注册护士数2.6人,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居民人均诊疗次数为4.94次,平均住院率为14.8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比为77.48%,诊疗人次增长率为18%,住院人次增长率为3.5%。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成运行,市级远程会诊、病理、影像三大中心上线运行,胸痛、卒中、创伤中心建成,3家卒中防治中心通过国家认证,基层医疗机构实现“智医助理”全覆盖。市第二人民医院、青阳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级医院已通过省卫生健康委拟设置公示。临床路径考核位居全省第三,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均达到3级,东至县人民医院达到5级,东至县中医院、青阳县人民医院达到4级。市红十字中心血站业务用房、贵池区人民医院住院楼、东至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东至县中医医院门急诊医技综合大楼、石台县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改建、石台县中医院整体搬迁等项目建成。市人民医院外科综合楼、市儿童医院暨妇幼保健院、市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市三院精神卫生防治中心、贵池区中医医院医技综合楼、东至县第三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青阳县人民医院南区住院综合楼等项目加快推进。

(三)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建成省基层名中医工作室2家、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3家。新、改建中医馆28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设置比例分别为86.44%、100%。中医院床位数达到1390张,每千常住人口公立中医院床位数达到0.849张,中医院诊疗人次占医院诊疗人次比重为21.38%、出院人数占医院出院人数比重为25.60%,超过国家、省中医药“十三五”规划预期目标值。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均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组织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420人,乡村两级掌握6类、4类中医药适宜技术覆盖率均达到100%。积极开展“十大皖药”九华黄精及其产业示范基地宣传推广工作。

(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立了76人的长三角地区池州籍医学人才库,推动5家医院与省内6家、省外5家医院建立专科联盟。市人民医院引入上海交大附属六院和九院、中科大附属一院、南京医科大附属妇产医院等6名教授成立知名专家工作室,开展疑难复杂手术32例。市疾控中心与上海市长宁区、南京市雨花台区等6家疾控中心建立合作共建机制并常态开展合作。

三、前移防控关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断拓展

(一)基层卫生提质增效。大力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2所乡镇中心卫生院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通报表扬,建成“推荐标准”乡镇卫生院6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基本标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所。乡镇卫生院达二级综合标准6家、一级甲等标准12家、一级标准41家,14所乡镇卫生院完成特色专科建设。完成遭受洪涝灾害的5所乡镇卫生院、28所村卫生室受损修复工作,累计修缮房屋5805平方米、配置物资设备价值48.6万元。

(二)疾病防控扎实有效。出台健康池州行动实施方案,全民健康素养农村、城市分别达到23%、25%。贵池区创成省级慢病示范区,青阳县创成省级健康促进县,东至县健康促进县创建积极推进,6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创成健康促进医院。以卫生城市创建为抓手,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通过省级卫生城市评估验收,创成2个省级卫生城镇、25个省级卫生村、65个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和6个市级卫生镇、45个市级卫生村(社区)、82个市级先进单位。重大传染病、地方病防治及精神卫生“十三五”规划目标圆满完成,结核病防治各项指标进入全省前列,艾滋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县区均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碘缺乏病防治、重点传染病监测等项目均优于省考核指标,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综合评分位居全省第5。推进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建立尘肺病患者档案79人,创建绿色矿山54家、绿色工厂62家。全市82个预防接种门诊全部达到规范化标准,疫苗追溯系统建成运行。处置突发公卫事件8起,及时报告和处置率均为100%,无死亡病例。

(三)健康脱贫精准实施。主动认领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1个,建立问题、任务、责任、时限“四项清单”,问题整改和健康脱贫重点工作一体推进、同步提升。“百医驻村”安排3名、“县医驻乡、乡医驻村”安排28名、委托培养28名村医,消除17个村无卫生室、11个村无村医“空白点”。投入3326.6万元,新改扩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23个、村卫生室356个。规范开展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医生签约率为76%。新增卵巢癌、肾癌等4个病种纳入专项救治范围,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至34种。全市贫困住院患者医疗费用个人平均自付比例控制在15%以内,慢病门诊医疗费用实际平均补偿比达95%,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大健康产业稳步发展。启动大健康产业统计监测工作,建立大健康重点项目建设月调度机制,推进的陌上星空特色民宿文化旅游综合体等15个在建项目总投资达106.45亿元。出台《池州市医养结合机构筹建指南》,简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程序,创成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基地1家(九华山健康文化园)、示范项目机构3家(东至县中医院、青阳县蓉城镇养老服务中心、青阳城西医院医疗养老康复中心)、示范中心4家(秋江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援通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小河镇中心卫生院、秋浦颐养照护中心)。完成首批4家省级健康小镇(青阳九华运动休闲小镇、石台富硒氧吧小镇、朱备镇文化养生健康小镇、杏花村智慧康疗小镇)评估工作。启动全国首批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

四、促进家庭发展,计划生育转型发展加快推进

(一)增强家庭发展能力。扎实推进家庭发展“十百千”工程,创成省级新家庭计划示范单位1家、家庭发展服务中心示范单位7家。持续推进母婴设施建设,全市公共场所配置母婴室41个,用人单位女职工休息哺乳室20个。“三项制度”惠及计生家庭2.57万人、发放资金3235.9万元,人口健康基金帮扶计生家庭1.1万户、发放资金87.34万元。

(二)提升计生服务水平。大力推进“24523”池州特色计生转型发展新机制建设,新建示范点181个、累计663个,村居覆盖率达97.79%。完善两孩政策配套措施,在全省率先出台《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指导意见》,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打造5个优生优育指导中心示范点,依法注册登记托育机构13家、备案6家、托位575个,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在建示范性托育机构4家。

(三)延伸计生服务平台。推进新市民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把健康带回家”、贫困母亲慰问以及新市民孕妇产前检查等服务项目,惠及新市民4730余人次。扎实推进流动人口区域协作服务平台建设5年计划,在上海市奉贤区、宁波市新建2个流动人口计生协,组织近6000名池州籍外出务工人员就近接受免费预防接种和孕产期保健等基本公共服务。

五、主动担当作为,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

(一)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疫情防控主要部门,我们义无反顾扛起政治责任,从大年三十开始,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干部职工主动放弃春节假期,进入抗疫状态。疫情暴发期间委机关全体人员每天工作14-15个小时。第一时间对湖北来(返)池人员进行全面排查,均规范落实隔离、核酸检测等措施。提请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严格阻断、严密管控,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全力精准救治,按照“一人一方案”集中规范救治,没有出现死亡病例和危重病例。对出院患者实行全流程闭环管理,无一例复阳,实现“零”感染和“零”传染。规范流调工作,追踪溯源的密接者、次密接者全部规范隔离观察并进行核酸检测。规范集中隔离,在全省率先出台集中医学观察点设置与管理规范,集中隔离点无一例感染。先后选派4批30名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驰援武汉,以“最美逆行”抒写了医者仁心,以“硬核担当”诠释了使命初心。我市1月24日报告首例输入性确诊病例,2月14日报告最后一例确诊病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7例,3月5日前全部治愈出院,平均每万人感染0.105人,较全省平均水平低25%。

(二)助力打胜经济复苏主动战。及时开展风险评估,分析研判疫情形势,提请市委市政府将疫情防控响应级别于2月26日调至二级、3月16日调至三级,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在全省率先组建43支146人的疫情防控技术指导组,编印《池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词汇编》《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集体场所防控100问》《池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导手册》和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消毒规程宣传折页等宣传材料,上门指导复工复产企业1932家。在市卫生健康委网站开设“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栏、在“健康池州”微信公众号开设“疫情防控工作”专题,规范发布疫情防控信息,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推动复工复产复市企业及职工科学精准防控,促进尽快恢复生产。

(三)助力打好常态防控持久战。制定关于加强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意见和7个具体方案,及时出台池州市局部地区新冠疫情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实施方案、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方案、20xx年元旦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任务清单、池州市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等,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一年来,制发疫情防控文件570份,撰写91次疫情防控会议材料,编写《疫情防控情况报告》359期等,完成指挥部办公室综合协调、医疗救治、防控指导、人员排查、信息报送、会议准备、重点人群管理等各项工作。

突出源头防控,织密外防输入关口,根据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变化,对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池人员全面排查,先后排查北京新发地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池人员2548人,并规范落实隔离、核酸检测等措施。坚持人物同防,先后开展冻南美白虾、冷冻鲳鱼、冷冻肉等冷链食品排查,坚持每周开展物品监测、环境监测和人员监测,累计采样、检测样本2578份,其中冷链食品1338份、环境516份、从业人员724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全面落实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和其他人群“愿检尽检”,截至20xx年底,全市共检测10.64万例。

全面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市(县区)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市中医院核酸实验室预计本月下旬建成】、疾控中心等13家医疗卫生机构均具备核酸检测能力。我市城市检测基地已通过省级验收,目前全市最大日单检能力可达到20260份,能保证出现突发情况实现全员核酸检测。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医疗救治准备,建成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临时板房,完成各县区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升级改造,目前全市传染病病床1303张,负压病房2间,配备呼吸、重症、感染科专业医师118人、专业护士150人。组建流调专班10个46人、心理救援专家组6支62人;投入2600万元储备医用防护服、医用隔离衣、医用口罩和药品等应急医用物资,能够满足医疗机构30天满负荷运转需要。

制定《池州市重点人群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方案》及四个保障方案,严格规范做好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工作,全市摸排疫苗接种重点人群36844人,设置新冠疫苗接种门诊23个、接种台38个。规范疫苗储运、使用等环节管理,对每个点配足接种人员及工作人员,配置急救药品、急救车辆等保障物资,做到“三查七对一验证”。截至今年1月5日,全市累计采购疫苗5.89万剂,到货5300剂,累计接种3463剂次,未发现一例异常反应者。

虽然全市卫生健康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公共卫生体系亟待完善、管理机制亟待健全等。20xx年,我委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树牢“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推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贡献池州力量。

卫生系统个人总结 篇13

20xx年,认真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及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常态化疫情防控为重点,以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全面推进健康安徽建设,稳步有序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

一、着力精准施策,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与突发疫情应急处置

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卫生健康系统抓紧抓实抓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各项措施,成功打赢裕安、肥西、和县、鸠江等4地2起突发疫情阻击战,有效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全省所有二级以上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疾控机构均已具备采样检测能力,现有核酸检测实验室453个、移动实验室18个、移动方舱8个,单检最大检测能力达86.6万份/天。强化医疗卫生机构常态化防控,制定定点医院和发热门诊(诊室)设置管理规范,建立“一单四制”问题整改机制。强化监测预警,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哨点”作用,加强社会办和基层医疗机构监管,严格规范发热患者就诊管理,确保“逢阳必报、逢阳即报”。依规安全有序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截至12月25日24时,全省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1.7亿剂次,全程接种率达82.03%,全民免疫屏障加快构建。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以来,全省实现“五个没有”:没有境外输入导致的本土疫情,没有突发外部关联疫情引发的省内外传播,没有隔离点交叉感染事件,没有院内感染事件,没有“从物到人”感染事件。

二、致力赶超跨越,科学谋划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思路举措

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委领导班子赴沪苏浙卫生健康部门对标学习,深入直属单位、部分市县实地调研,认真撰写调研报告。结合我省实际突出抓好“三个三”:疾病预防控制、重大疫情救治、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三大体系”建设;医疗卫生资源补短板、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三大工程”;规范诊疗行为、改善医疗服务、强化行业综合监管“三大行动”。科学谋划编制“十四五”卫生健康规划,提出“3312”总体思路:以健康安徽建设为统领,以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三条主线”,以健全专科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妇女儿童健康服务能力、完善“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体系为“三条辅线”,以筑牢基层服务网底为“一大抓手”,以加强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为“两项支撑”,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三、聚力补短强弱,加快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医疗资源提质扩容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意见》,细化分解任务,推动政策措施落实。建立重点项目班子成员联系制度,每月调度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及时协调解决具体问题。推进“1+5+N”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设,在安医大四附院基础上建设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省级传染病救治基地),在合肥、蚌埠、芜湖、阜阳、安庆市建设区域救治中心,推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传染病独立院区(病区)建设。稳步推进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肥西新院区建设项目今年年底主体封顶。加快推动卫生健康领域补短板,省医改领导小组印发医疗卫生资源及解决跨省就医问题、托育服务三个补短板工作方案。

四、倾力难题破解,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着力加强卫生健康行业党的建设推进医药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作为试点省份,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制定我省实施方案。建立三医联动机制平台,积极探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防融合”试点,创新城市医联体“五包十统一”建设路径,我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监测评价排名全国第二名。加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双挂钩试点推进绩效结果运用。实施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百千万”工程,市县级医院选派1000名中青年技术骨干,在乡镇卫生院长期驻点帮扶。在濉溪、泗县等7个县(市、区)开展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智医助理配备全覆盖。

五、鼎力传承创新,加快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

完善中医药发展支持政策,制定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行动方案,出台深化医教协同推进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医疗联合体内调剂使用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新安医学传承创新发展、长三角名医工作室等政策措施。加快中医药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开工建设4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基地项目,布局建设10个省级中医医疗中心,积极推动省中医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合作共建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强化学科人才建设,建设全国及省名中医、基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38个;开展第四届国医大师、第二届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等人才项目遴选推荐。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标准化建设,在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推广“十病十方”和“银针试点行动”,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规范化水平。

六、合力健康保障,统筹抓好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推动健康脱贫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因病返贫致贫动态监测预警,脱贫人口大病专项救治2.20万例。全面推进村(居)委员会下设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全省共设2039个公共卫生委员会。实施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民生工程,完成建设6961个,完成率达100%。全省60岁以下在岗村医养老保险参保35850人、参保率达98.3%。抓好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普惠托育服务纳入省民生工程,全省累计新增托位32384个,千人口托位数提高到1.46个。落实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44个。开展强化行业综合监管专项行动,扎实抓好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国家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加快推进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成立生命健康产业推进工作专班,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对接项目137个,签约74个,总投资额788.46亿元。

七、笃力行业党建,不断增强卫生健康治理能力

健全完善全省行业党建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制定指导委员会议事规则、成员单位职责和年度工作要点,召开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16个市全部成立卫生健康行业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全面加强医疗机构党的建设,持续推进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举办全省公立医院党建工作专题培训班,研究制定加强民营医院党的建设工作指导意见。推深做实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针对太和县医疗机构骗保事件,举一反三,制定印发开展定点医疗机构专项治理“回头看”、民营医院规范医疗服务专项执法检查、规范医疗机构诊疗服务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专项行动等工作方案,强化监管。扎实开展党史教育,组织开展“健康服务基层行”活动。强化卫生健康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以“零容忍”的态度,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卫生系统个人总结 篇14

今年来,市住建局和各镇(乡)党委、政府认真落实xx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落实省住建厅《关于全面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工作的通知》的(20xx-20xx)三年行动工作任务,认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工作,为了确保我市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达标并顺利通过省验收,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强化工作措施,坚持长抓不懈,继续完善“农村保洁和垃圾收运处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全市农村保洁和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工作正常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各镇(乡)的配合下,到目前止,全市农村保洁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收效处理率达到90%,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基本达到50%,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有所突破。已基本完成了省下达的目标任务,6月6日通过了清远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市级审核验收。

一、主要做法

1、加强农村保洁和垃圾收运处理监督管理,确保农村保洁和垃圾处理常态化。一是结合我市的实际,制定了《20xx年xx市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方案》和《xx市20xx年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考核评分标准》等工作方案考核制度。二是对各镇(乡)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实行动态监督管理,市农村环境整治办公室人员坚持不定期到各镇(乡)对农村保洁和垃圾收运处理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向镇、村提出整改意见,限时整改,并通报整改情况。三是各镇(乡)政府落实干部包村、组进行检查督促,确保各镇(乡)农村保洁正常化和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的常态化。四是抓好节日期间农村保洁和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工作,春节前后,对全市12个镇(乡)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督促各镇(乡)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镇区和农村村庄保洁和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让人民群众过上清洁卫生的春节;四是改进检查督导方式,3月对全市12个镇(乡)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存在问题进行一次暗访检查,并制作暗访片在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时播放,6月对各镇(乡)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半年情况进行检查,9月会同市委办督查室对全市12个镇(乡)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进行督查,今年我们对全市各镇(乡)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共开展了三次大检查。

2、加大资金投入和工作考核力度,推进农村保洁和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正常化。一是根据各镇(乡)要求和现阶段各镇(乡)垃圾运输车辆缺乏,难以应付垃圾收集处理量大的问题,去年投入255万元购置9辆垃圾压缩车配给各镇(乡)使用,解决镇(乡)垃圾收运车辆缺乏、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不及时等问题,缓解了镇(乡)垃圾收运压力。今年上半年投入165万元采购了3辆垃圾收集压缩车和1620只垃圾桶配置到各镇(乡)使用,解决大路边、星子、龙坪3个镇垃圾收运车辆缺乏问题,增加了农村垃圾收集点。二是对全市各个镇(乡)分上下半年进行考核,按完成指标情况对镇(乡)镇、村两级进行资金奖补,去年发放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农村清洁和垃圾收运处理)奖补资514.18万元,今年上半年发放了223.163万元。为完成我市农村保洁和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覆盖率达到90%打下良好基础。

3、落实省住建厅工作要求,切实做好乡镇简易垃圾填埋场整治工作。按照省住建厅和中央环保督查的工作要求,我市有9个镇级垃圾场列入整治任务,因此,投入100万元,从上半年开始整治了西岸、星子、保安、东陂等镇4个简易垃圾场,下半年整治了丰阳、大路边两镇简易垃圾场;并封闭西岸镇(另一个)和瑶安乡2个简易垃圾填埋场,全年治理垃圾填埋存量4.8万立方米,为迎接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奠定基础。

4、落实措施推进环境卫生整治,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市场化管理体制。今年初以星子、东陂等有条件的镇为先行试点,引入企业市场化(外包)管理,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新模式,收到了比效明显的效果。其余镇(乡)也根据本镇实际情况,以半外包的方式也逐步推向市场化管理。

5、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有所突破。一是我市高度重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三水乡试点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加大农村垃圾分类为抓手,达到降低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和垃圾运输处理成本目的。20xx年1月市委、市政府在三水乡召开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全面推广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全市各镇(乡)以1至2个村委会为试点全力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各镇(乡)以1至2个村委会为试点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在年底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达到50%。二是各镇(乡)建成区按照所住地户数每月每户征收垃圾处理费3元以上,年垃圾处理费收缴率90%以上;农村则以行政村为单位人均年征收垃圾处理费2元,要求年收缴率达80%以上的,以行政村统一缴交到镇政府为依据。

今年,全市自然村总数有1404个,12个镇(乡)申报保洁奖补自然村1340个。目前,全市12个镇(乡)配备有中大型压缩式垃圾收运车29辆,农村配备手推式垃圾收集车子1800辆,镇级垃圾中转站正常运行3个,设置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1340个,覆盖面达到95%,农村保洁覆盖面达到90%以上;全市已基本建立了“户收集、村集中、镇(乡)收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垃圾处理模式,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已常态化,有效处理率已达到90%;农村村民的环境保卫生意识不断加强,乱扔垃圾、乱倒垃圾的现象基本得到控制。

在总体上讲,20xx年我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全面建成,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奖补实行了长效机制,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有所突破,全市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已上新台阶。

二、今后的工作计划

1、继续加大对各镇(乡)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费的投入,稳定农村保洁队伍,使农村保洁常态化、镇(乡)垃圾收运处理正常化,确保农村保洁覆盖面和垃圾处理巩固在90%以上。

2、继续加强对各镇(乡)环境卫生工作的'督促检查,坚持每月至少到各镇(乡)和农村检查一次,督促镇(乡)政府切实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3、按照《广东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办法》的相关要求,切实做好农村保洁和生活垃圾处理各项工作,争取顺利通过省的验收。

今后,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团结奋进,采取措施,扎实工作,进一步加大农村保洁和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力度,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整洁、和谐的而努力奋斗,以优越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卫生系统个人总结 篇15

一、全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针对六安、合肥、上海、内蒙、河北、宿州等地区零散疫情暴发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短板,县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迅速安排布置,开展自查自纠工作,把“外防输入”作为重中之重,坚持“人”“物”同防,严格中高风险来濉人员管控,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的检测和消毒。狠抓院感防控不放松,规范设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提升“早发现”能力,加强重点场所、重点环节防控和重点人员筛查。严格重点人员隔离管控,对入境解除人员、高中风险地区要进行入户“拉网式”排查,确保追踪到位,对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应隔尽隔”。截止12月,累计接收入境解除隔离1158人,累计解除1149人,人在隔离点隔离观察。重点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构建全面免疫屏障,各单位、各部门、各镇(园区)全面宣传动员,精准组织摸排,规范有序接种,采取增设接种点、延长接种时间、预约接种、错峰接种、流动接种等措施,推动接种工作高效开展,截止到12月2日18:00时,12岁以上人群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728499人,1472943剂次,3-11岁人群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18572人,完成率85.03%。未发现严重疑似异常反应。

(二)持续深化综合医改工作。一是以全省医防融合座谈会精神为契机,推动融合方案落地见效,全面构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参与医共体建设的权责利共享机制。二是有条不紊的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和公立医院院长年薪制。三是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共有 30022名脱贫人口优先享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项目执行进度90.84%。四是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继续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和医疗保险工作,今年以来累计调解处理各类信访、医疗纠纷68起。五是切实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今年组织657名乡村医生线下培训,组织49名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线上基础培训。六是落实医师培训统筹基金,截止目前,聘请院外专家95人次,专家授课92人次,外出进修237人次,合计支出912.2万元。七是做好中医药工作。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计划今年内培训135人,已培训115人。八是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省级给予达标村卫生室奖补1.6万元/个。共应拨付137.6万元,实际拨付137.6万元,截至目前,86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

(三)继续做好已脱贫人口医疗保障工作。按照“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健康脱贫政策的总体稳定,精准监测已脱贫人口和边缘人口的健康状况,确保稳定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的目标。截至目前,我县贫困人口慢性病人员11336人。20xx年我县共签约已脱贫人口30848人,均按照序时进度履约。1-12月份,营养包共发放335人,1200盒,已脱贫人口综合医保共补偿105851人次,综合医保支出10358.16万元,其中基本医保补偿8195.87万元,大病保险补偿1101.66万元,医疗救助补偿717.72万元,“351”兜底补偿73.2万元,“180”补充医保补偿269.71万元。

(四)构建卫生应急管理及体系建设。一是出台文件。自疫情暴发后暴露出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存在的短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濉溪县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xx-20__年)》,明确了疾病预防控制、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应急物资保障、信息化支撑等内容。二是提高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县卫健委印发了《濉溪县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结合疫情防控需要,设立6个疫情小分队,第一时间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样品采集和检测、消毒指导实施,开展现场评估,确保在24小时完成流行病学调查,病例报告率及审核及时率均100%。三是开展应急推演、演练。20xx年5月,在孙疃镇开展了霍乱疫情应急演练,20xx年12月,在县开发区举行了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20xx年2月,在县会议中心举行了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桌面演练,通过推演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应急防控能力。四是优化应急资源配置。建设启用了县紧急医疗救援(120急救)中心,加快推进县医院感染科楼补短板能力提升项目及县中医医院传染病区项目建设。20xx年投入330余万元用于标准化核酸检测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含设备),投入53万元修建了样本运送通道。投入40余万元购置疫情处置车、负压样本转运车各一辆。五是构建医防融合机制。印发了《濉溪县公共卫生专业机构融入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将县保健院、县疾控中心、县卫健执法大队基本公共卫生职能融入医共体建设,分享结余资金。六是加强采样队伍培训。由县疾控中心牵头,对乡镇卫生院、村室具有检测资质700多人进行核酸检测能力培训,对乡镇卫生院100多人进行采集信息录入培训,提高了应急采集能力和水平。七是强化应急物资保障。专门成立物资保障组,实行统一调配。在优先保障一线防疫人员的基础上,对重点物资进行统筹管理、调配,积极组织防控物资采购,目前,疫情防控指挥部共采购口罩76万只支,防护服、隔离衣11万套,各种消杀药品7万余斤,有力保障了全县疫情防控工作正常开展。

(五)强化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一是组织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1至11月共检查各类医疗机构650余家次,取缔涉嫌非法行医场所16处,立案处罚16件,罚款638950元,查处并移交涉嫌构成非医师行医罪 2起;开展医疗机构医疗废物专项检查,立案处罚16件,罚款28800元;开展建筑 、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职业病防治检查81家次,共查出问题 83份意见书,立案处罚4家,行政警告3 家,罚款 5100元。二是强化部门联动。联合市场局对28家疫苗接种单位开展了全覆盖检查,开展药品医疗器械专项检查279次,查处案件15个,罚款9.819万元,物价案件1件,罚款4.119万元。联合医保局开展规范医疗机构诊疗服务行为专项整治及打击欺诈骗保行动,追缴医保基金192.01万元万元,约谈整改76家,移交案件20家。三是落实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全县涉医双公示行政许可10149条,行政处罚577条,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不良执业行为累计31次,累计记分92分。四是落实国家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反馈问题整改。县政府及时召开了整改部署会,明确部门整改职责和整改任务,所有问题全部整改到位,整改方案及整改落实情况及时报市卫健委。五是迎接了省市开展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系统督查,督查反馈整体情况较好。

(六)加快推进医疗卫生项目建设。一是继续推动融资3.8亿乡村医养结合3P项目建设,按照计划今年底要全部完成基础设施、基本设备和信息化建设三个方面建设任务,目前已投入1.3亿元,完成了医疗设备采购、信息化工作,目前正在开展基建工作。二是加快推进政府专项债18.89亿元六个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针对工程进展缓慢、拖拉作业问题,及时约谈承建方中建八局、中铁十六局。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按照序时进度任务有序推进。

(七)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开展集中大环境消杀4次,毒饵站换药5轮,捕蝇笼换药3轮,“五小”行业5轮,水体防护2次。推荐全县5个行政村创建省级卫生村,5个行政村创建市级卫生村。结合疫情防控、爱国卫生月进村进社区进行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开展科普宣传活动6次,发放宣传材料约2万份,媒体报道3篇,开展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2次,总共参与实践活动人员约1.3万人次。针对10月底省爱卫办委托暗访组对我县卫生县城复核暗访反馈的问题,制定了《濉溪县省级卫生县城暗访反馈问题的整改方案》,下发了《濉溪县卫健系统医疗机构卫生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方案》。加强与县文明办协作,把卫生县城问题整改与全国文明县城创建相结合,建立了督查检查、定期调度、考核评估、及时通报等机制,一体推进卫生县城复审整改、全国文明县城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在淮海路显著位置、时代之光商业街共计制作公共卫生健康素养、卫生县城创建、文明县城创佳彩色喷绘28幅。

(八)民生工程项目有序推进。一是幼儿托育民生工程项目年度目标任务为新增托位180张,全年全县共有托育机构11家,已备案11家,托位360张,已招收3岁以下婴幼儿148人,解决了部分家庭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难问题。二是婚前健康检查项目1-12月份共计婚前检查12129人,完成民生序时进度的 119 %。同期婚姻登记共计13586 人,婚检率 89.2 %。其中男性疾病 674 例,女性疾病 1283例,疾病检出率16 %。三是免疫规划项目1-12月份共接种免疫规划疫苗207869剂次,完成民生进度的78.61%。第一类疫苗接种率除AC结合流脑疫苗因供应不足未达标,其它疫苗接种均达到90%以上。建立儿童预防接种电子档案 8562 人,建卡率 100%。四是煤尘(煤矽尘)等28种职业病监测信息任务数4000条,全年实际上报完成5445条,完成率136 %。五是出生缺陷项目1-12月份全县免费产前筛查 5284人,产前筛查率77.72 %,咨询随访率 100 %,同期建册数 6798 人。六是两癌筛查项目截至12月2日,宫颈初筛 10000,任务完成率100%。乳腺初筛3000,任务完成率100%。城镇低保任务数232人,初筛242人,完成104.3%。

(九)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召开多次推进会,有序推进濉溪县乡村医养结合PPP项目信息化二期建设工作,基本完成濉溪县电子健康卡应用建设以及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工作,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层卫生院业务支撑系统、区域三大中心系统建设、互联互通外部接口改造等工作。认真开展系统对接工作,实现与县医保局、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医院、县疾控中心的系统互联互通。大力推进医疗智能化服务,完成日常工作和考核任务,提升居民服务满意度,我县全年病历规范率达到98.76%,AI病例辅诊达到2463409次,外呼人次2810686。

(十)大力推进基层卫生健康试验区建设。自今年8月份我县被列为全国八大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试点单位后,按照国家基层卫生健康试验区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省卫健委召开的座谈会意见建议和国家卫健委基层司调研关于基层卫生健康试验区意见建议,结合居民健康需求基线调查情况以及国家卫健委反馈的方案框架结构、主要内容建议,制定完善了《濉溪县基层卫生健康试验区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目前已上报国家、省卫健委审阅。

二、存在问题

一是医疗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体系碎片化,服务能力不强,学科建设存在短板,县域内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仍然不足。二是基层医疗队伍薄弱,医疗服务人员短缺且不稳定,服务能力、技术水平,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三是重大公共卫生防控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存在短板。

卫生系统个人总结 篇16

20xx年x职业卫生防治工作在安全科,大队党委、主管领导及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职责要求,以加大职业卫生监督、宣传、培训力度为重点,通过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

为了有的放矢地做好职业病防治知识的普及、职业卫生的宣传教育,4月27日下午生产会后召集相关组室召开了一次职业病防治座谈会并对宣传周做了安排。经过一周的宣传活动,在各领导、各基层负责人的协同配合之下,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各项活动都圆满完成,通过宣传,培训学习等了解了职业病防治法的基本内容、自身的基本权益,提高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认识和重视性。结合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有针对性地对《职业病防治法》进行了教育培训,并进行了考试,经培训合格率100%,通过此次宣传周活动,使我们自身又受到了一次良好的教育和提高,认识到劳动者对职业病防护知识的缺乏和迫切需求,同时也看到劳动者对健康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存在潜在的危害。

二、贯彻落实《中国石化第十次职业健康工作会议》会议精神

为贯彻落实《中国石化第十次职业健康工作会议》会议精神,6月17日下午由大队主要领导牵头传送会议精神,并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成员、杨元元副局长,集团公司党组成员、股份公司副董事长、总裁王天普等领导讲话召开专题会议,并组织学习讨论会议精神。主管领导特别就杨元元副局长对中国石化职业卫生健康工作提出的三点希望、及王天普对下一步的职业健康工作提出的'五点要求进行讨论。经过学习、讨论汇总后,大队决定就对下一步如何抓好职业健康工作做了具体的要求。

三、健立健全职业卫生各项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大队卫生管理工作,按照中石化集团公司《职业卫生管理规定》,大队要求各基层要严格按照《中国石化安[20xx]46号》文件要求建立职业卫生“四案”的现时,真正做到把职业健康工作融入到“打造高度负责任、高度受尊敬企业”活动中去,对职业卫生工作要像安全工作一样,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有岗必责,有责必须加强考核,做到车间、班组、作业场所层层有人抓,将具体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四、认真落实开展职业卫生健康监督检查

为近一步宣传贯彻落实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加大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大队定期组织人员对各基层监督检查。紧紧抓住职业危害防治薄弱环节,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保障职工生命安全与健康,努力防范和减少职业危害事故。如:每次作业前,严格按照要求监测施工现场是否存在有毒有害介质,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并要求各基层,在工业动火施工现场作业区域拉警戒线、工作场所入口处设置警示标识及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包括职业危害种类、后果、预防及急救措施等内容,时刻告知和提醒员工。

五、落实新入厂员工的三、四级安全教育

对新入厂工人和在岗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这样单位才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职业禁忌症的人员和及早发现危害场所、危险物质等对健康的损害,通过调换患员工的工作岗位和治理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危害,避免发生职业病发生。8月16日、17日、18日,以多媒体方式对6名新员工进行了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学习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采取事故安全教育等,并指导职工正确使用职业卫生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卫生防护用品,来提高广大员工职业危害防控意识和技能。

六、20xx年工作思路:

1、对职业卫生的相关工作进一步细化和规范化,按照要求建立职业卫生“四档”,规范基础资料,健全HSE管理体制。

2、继续加强职业病的防治宣传教育,对接触有毒有害职业者进行上岗培训。

卫生系统个人总结 篇17

我校在朝阳教委的直接领导下,在保健所的大力支持下,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确保学生生命安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师生的健康水平,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一、制定可行性计划,发挥组织机构作用,确保各项工作目标的实施。

为确保《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贯彻落实,学校充分发挥了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使小组成员责任清楚,分工明确。

针对学校卫生工作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了卫生工作制度,并制定相应的卫生工作计划。如:“学校卫生管理制度”、“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体检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学生午休管理制度”、“通风换气制度”、“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制度”等等,还有“第一学期学校卫生工作计划”、“传染病预防控制专项工作计划”、“常见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第二学期学校卫生工作计划”等相应工作计划。

二、做好卫生宣传与普及工作。

1、搞好宣传,普及卫生知识本学年,我校采取了多种形式进行卫生知识的宣传,在全校师生中广泛普及卫生知识,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采用校内广播、板报、展板、发放宣传材料、宣传画展示、视频、家长信等宣传方式,开展经常性的卫生宣传工作。每学年宣传活动达到20次以上。使卫生宣传工作从校内走向校外。

(2)结合每月的卫生宣传主题进行主题宣传,开阔视野。三月以结核病防治为主题,我校以班级为单位,观看了结核病防治的视频,并选出三名学生参加了区里举办的结核病知识竞赛,获得了片小组第二名。

四月以爱国卫生运动为主题,提出了爱国卫生工作及工作方针,做了一期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春季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宣传专栏,同学们在红旗下宣誓、志愿者走进校园捡拾白色垃圾、清洁公共卫生等小组活动。

五月以营养为主题,宣传营养健康知识,并针对超重、肥胖的学生开展一期“健康饮食,我承诺”活动,让学生针对自身的健康程度设计符合自己的健康饮食的手抄报或者食谱,写下健康饮食承诺书,并把家长同孩子一起参加户外运动的相关影响资料留下。这样既达到了宣传教育与运动锻炼相结合的目的,也巩固了家校联合防肥胖的模式。

六月以爱眼为主题,卫生室举办了一期“关爱眼部健康、减缓近视发展”宣传活动之用眼卫生的专栏;选取100名学生参加了校内“爱眼知识考考你”知识竞赛;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护眼意识,提高护眼效果,控制学生视力不良率的上升,开展了一次全校学生眼保健操评比活动,通过比赛提高了学生做眼保健操的积极性和准确性。

2、加强教学卫生的监督、指导,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1)、通过会议提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随时提醒学生用正确的读写姿势学习,并负责监督学生眼保健操的质量,注意养成学生正确的用眼卫生习惯。

(2)、重视学生教室及宿舍的开窗通风及室内消毒工作,改善教室内空气质量,对呼吸道传染病起到预防作用。

(3)、对每班教室卫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与班主任或年级组长沟通并找到解决的办法。

(4)、每日对学生眼保健操的巡视检查,督促学生专时专用,注意穴位的准确性,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学生。

3、加强对卫生委员的培训

本学期,加强对卫生委员的培训、管理。定期组织卫生委员开会,内容是与卫生工作实际联系起来的。比如:眼保健操怎样取穴、每日晨午检表如何填写、如何观察疑似传染病的症状、监督本班教室卫生的打扫与保持等等。

通过这些培训活动,挖掘了同学们的潜能,对学校卫生工作能够扎扎实实的开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进行疾病预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加强卫生监督,搞好常见病的防治(近视、肥胖)

(1)、针对我校近视检出率偏高的实际情况,加大宣传、监督力度。要求课堂上学生必须做到用眼卫生“三个一”,每天对学生进行眼保健操检查。有针对性的发放视力保护宣传及防近家长信,采取家校联盟方式指导学生日常用眼卫生。

(2)、本学期完成了对肥胖学生的血压及体重的监测工作。对超重、肥胖学生家长进行宣传教育,动员家长周末带学生进行户外运动,既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又达到了锻炼健身的目的。

2、本学期由于H7N9禽流感的出现,卫生工作在传染病防控这方面以H7N9禽流感的防控为重点。

(1)、加大宣传力度,消除恐慌心理。通过校内广播、板报、家长信等形式集中进行宣传上级有关部门关于H7N9禽流感防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具体要求,让广大师生及学生家长了解、掌握预防H7N9禽流感的知识,消除恐慌心理。

(2)、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学校设立一间隔离室,远离其他学生,避免交叉,由专人负责。对在校生病有发烧、咽痛、咳嗽、食欲不振、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乏力等症状的学生,马上进行隔离观察,并通知其家长及时送到正规医院就诊。

(3)、认真做好各处室、各班级、各寝室人员的晨、午检工作,特别是体温的监测。

(4)、学校严格执行开窗通风制度,保证空气的流通。

3、疫苗接种和预防接种证的登记、查验工作

(1)、每学期及时收取新初一学生的预防接种证并查验,对未完成计划免疫的学生及时进行补种。

(2)、配合社区服务中心,积极动员学生参加计划免疫或非计划免疫的各种预防注射。

(3)、及时整理好登记表、接种小结,以备查验。

四、注重材料的积累,建立规范的档案。

我平时注意卫生资料的积累,本学期档案已分类整理,按规定要求装订。卫生资料基本齐全,有制度、计划、总结、方案、预案、广播稿、学生健康体检卡等,每次大的活动都有方案、活动小结及活动照片等。今后将进一步全面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精神,结合示范校评比,自查自纠,认真做好学校卫生保健工作,不断提高卫生工作质量,为培养优秀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卫生系统个人总结 篇18

20xx年度我村卫生室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依法开展有关执业活动,完满的完成了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并能保障了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基本上做到小病不出村,获得了村民的认可,现将本年度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健全,科学管理

我村创卫组团结一致,高度重视、积极带头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思想素质、卫生意识和保健能力:

1、领导重视。村级主要领导参加并亲自指导本村的卫生创卫工作,把创卫工作以及新农合工作纳入村委会议事日程。

2、组织、制度落实。有分管卫生工作的村干部,有健康教育、除四害防病、环境卫生等工作制度,并认真落实。

3、有切合实际的卫生村建设规划或计划,各项创建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合理。

(二)健康教育效果明显

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创卫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村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的健康形为,不定期地举办卫生知识讲座,提高村民对健康卫生知识的认识。

(三)村容整洁、环境优美

1、配备专(兼)职的环境卫生保洁人员,落实清扫保洁责任制。

2、主要街道、巷道路面砂石化平整、沟渠畅通,生活污水有监管措施,绿化美化好。

3、环境清洁,村内无乱堆乱放、乱倒垃圾现象。村内设有垃圾池,及时清运或简易填埋垃圾。

4、村民住宅的院落、住室、厨房整洁卫生。

5、禽、畜圈养,圈舍清洁。

(四)除害防病

卫生系统个人总结 篇19

一、坚持科学规范化防控,全力构筑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一是保持指挥体系高效运行。始终坚持“闻声而动”和“闻令而动”相结合,统筹指挥、协调疫情应急处置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定期会商研判等工作制度,确保应急指挥体系和迅速响应机制始终处于激活状态。二是强化重点人群排查管控。充分发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优势,建立来海涉疫人员全程追踪机制,精准开展中高风险地区来海人员比对追踪。截至目前,全年共接236批协查函,共排查密接286人,次密接727人,一般接触者151人。全年排查重点地区来海返海人员2.35万人。指导各区镇按照分类管控要求做好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工作,全年集中隔离9455人,核酸采样97.96万人次。三是加快应急能力建设。全区共有9家核酸检测机构,1个区级核酸检测基地,日最大核酸检测能力达11万份,6家发热门诊均配备核酸快检设备。全区共有33辆救护车,其中14辆负压救护车,储备救治床位224张,储备隔离场所30个2319个房间。组建2325人的采样队伍,13支分队121人的流调队伍、590人的区镇两级消毒队伍。各医疗机构应急物资按照满负荷运转60天进行动态储备。开展区级应急演练4次,各医疗机构开展培训演练405次。四是推进常态化监测机制。坚持“人、物、环境”同防,持续推进以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场所环境和冷链食品为主要监测内容的多渠道、多点触发的常态化监测机制。全年共完成重点人群核酸检测97.2万例,冷链食品相关环节样本7297份,进口非冷链货物相关环节样本1325份,农村环境样本4059份。2天时间完成全区97.6万人的全员核酸检测压力测试。五是高效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快速建成固定接种点22个,移动接种点2个,接种台达163张,日接种能力突破3万剂次。截至20__年1月5日,全区新冠疫苗累计接种203.8万剂次,其中,3-11岁人群首针接种率96.88%,在南通排名第4。6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79.08%,在南通排名第4。已全程接种满6月人群的加强免疫接种率为60.60%,低于南通市加强针平均接种率63.60%,在南通排名第6。

二、优化医疗资源布局,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水平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中医院异地新建项目4月初顺利开工,已提前完成年底建设出“正负零”的目标。精神卫生中心10月11日正式投入运营,门诊和住院人次分别提升62.3%和66.1%,精神科住院人次提升23.8%。包场中心卫生院异地新建项目已竣工验收,并完成了搬迁。四甲中心卫生院改造项目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四甲卫生院国强分院医养结合改造项目完成门诊综合楼、住院楼的结构加固和装修,准备于20__年5月启用。稳步推进医共体建设。全年医共体共下派专家3600人次,开展督查75次,培训52次,教学查房427人次。根据医共体架构,将三星镇卫生院试点成为区人民医院分院,让基层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三级医院的服务。对接沪苏优质资源。区人民医院与上海中山医院、华山医院、复旦大学儿科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等医院深度对接;区中医院与上海第一人民医院、上海龙华医院、香山医院对接,并与上海龙华医院续签托管协议,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医文化节;其他二级医院与上海大医院科室进行对接,两地对接签约医疗机构18家。全年沪苏专家来海坐诊250人次,教学查房200人次,手术示教350例,开展讲座30次。另外还充分运用“互联网+医疗”,开通远程会诊平台,实现远程会诊、信息共享,促进两地协作联动。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全年组织14场次招聘会,共招录人才264人;系统内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及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累计培训208人次;人民医院与扬州大学联合举办硕士学位研修班,首次开班45人;选派17人到沪苏三甲医院进修学习。中医院制定《“十四五”期间中医人才队伍及学科建设实施意见》。创新医疗技术服务。今年我区人民医院、中医院新开设甲状腺、医疗美容、房颤诊疗、代谢疾病管理及康复医学等5个诊疗中心,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达35项,让海门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上海等先进地区同质化的医疗服务。

三、聚焦公共服务能力,全面实施健康保障民生项目

一是发展多元化养老托育服务。通过在全区68家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及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等方式,实现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全覆盖。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实现辖区内全覆盖。创新托育机构兴办模式,我区托育服务机构34家,托位数达2790个,目前已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365万元,创成1家省级示范性普惠托育机构和3家省级普惠托育机构。二是高质量完成老年人健康体检及肺炎疫苗接种。今年全区老年人体检完成达14.6万人,年度任务完成率104.28%。完成60至8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肺炎疫苗2万人。三是扎实推进城乡妇女“两癌”筛查。全区累计宫颈癌筛查29198人、乳腺癌筛查29400人,分别完成任务数的102.90%和103.61%。四是建成“一主四中心”疾控体系。9月10日,我区疾控中心下设四个分中心正式揭牌,标志着我区疾控体系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并顺利通过“江苏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有效巩固了我区疾病预防控制成果。五是家庭医生信息化建设。通过系统升级改造,实现了签约基础数据维护、签约管理、履约管理、服务质量与绩效管理等功能。同时,居民可以查询个人健康档案、体检报告、签约服务包执行情况,并可对随访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六是体医结合创新试点。今年在三厂街道进行体医结合创新试点,发挥体育运动在治疗和预防疾病、延长健康寿命方面的重要作用,项目已于9月15日启动,获得了社区百姓的一致认可。

四、聚焦党建业务融合,提升党史教育成效

攻坚有我项目化。6月22日,区卫健系统在“百年风华 医路前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活动现场发布了“攻坚有我”行动十大项目清单,向区委区政府、全区广大人民群众递交了“攻坚战书”。党史教育品牌化。秉承“学党史守初心、挑重担勇冲锋”的理念,以“五比一提升”行动为抓手,开展“倾心办好实事 领航健康海门”优秀党建实事创评,切实解决群众就医过程中的麻烦事,操心事。创建“天使在身边 同心共抗疫”服务品牌,把党史教育成果转化为疫情防控的“红色引擎”,将为民服务的初心体现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政治本色上,筑起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坚强堡垒。志愿服务常态化。组织开展“便民义诊”“健康直通车”“健康大讲堂”等形式多样的基层义诊服务,截至目前全区各医疗单位共开展200余场义诊活动,惠及群众近1.5万人。

在总结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我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还不够完善;医共体建设还不够紧密;医疗卫生人才队伍还不够强大(现有基层卫技人员1661人;启东96.73万人口,卫技人员达2768人,仅达60%。);基层诊疗服务能力还不够有效;“一老一少”健康服务还不够充分等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践行人民至上的发展思路,创新实干、勇攀高峰,高质量推进“健康海门”建设,为百姓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健康保障。

20__年全区卫生健康工作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固根基、补短板、扬优势、求创新,不断深化“健康海门”建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具体来说,20__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坚决果断、科学精准,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强化应急指挥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区防指办统筹协调的作用,按照“闻声而动、闻令而动”的工作要求,加强应急指挥队伍建设,确保应急指挥体系时刻响应,不断提升应急指挥体系运行的高效性、科学性和精准性。提升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对照180项应急处置能力清单,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做好隔离场所设置、物资储备、发热门诊规范改造、洗消站建设等工作,加强溯源流调、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社区管控、消毒消杀等9支应急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全流程全要素的演练和拉练。筑牢全民免疫屏障。持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有序开展加强免疫,加快提升全人群免疫接种覆盖率,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构筑牢不可破的防线。

二是聚焦重点、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项目建设加速度。加快推动中医院项目建设,确保土建施工按序时高效推进,落实设施设备采购计划。积极推进妇保院新建筹备工作,统筹推进三厂街道中心卫生院、滨江一社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改扩建工程,使全区医疗资源不断优化、提档升级。接轨沪苏促提升。人民医院、中医院对接沪苏知名医疗机构不少于15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沪苏三甲医院优势科室对接,协作打造重点科室、专科联盟不少于25个,辖区内体现差异化发展,形成优势互补,确保做出医院特色和区域亮点。举办分级诊疗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论坛、中医药文化节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区域影响力。医共体建设更紧密。通过优质资源共享、检测结果互认、质控中心一体化、人才技术双下沉等方式进一步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在做实做优海门区人民医院三星分院的基础上,拟增设海门区人民医院临江分院。人才培养有路径。采取院外引进和院内培育相结合的方式,破解高层次医学人才缺乏的困境;实施“3040”优秀人才培育计划,解决人才梯队建设不足的问题;通过增加农村订单医学生名额,化解青年人才流失较快的矛盾。筹建南通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海门校区,为海门卫生健康事业提供人才储备。现代化管理出绩效。推动各医疗机构在管理模式上由粗放的行政化管理转向全方位的绩效管理,通过指标考核医院运行管理情况,促进医院内部管理更加规范,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落地见效。信息化建设有亮点。对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平台达到省评价标准,首次实现省内医疗服务信息跨区域共享查询,不断优化区域远程影像、心电诊疗和检验数据共享的成果运用,更好满足居民健康保健、慢病管理的需要。

三是预防为主、医防融合,健全优化公卫服务体系

构建医防融合体系。推动医防融合中心和疾控分中心实质化运作,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以上医院、疾控中心的“三位一体”的高血压、糖尿病防治医防融合工作体系,实现“防、控、治”联动发展。实施健康保障工程。做实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的指导,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做优城乡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强化母婴安全管理,提升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全力保障妇幼健康。做优家庭医生项目。加快家庭医生签约创新试点项目建设,力争建成5家省星级标准的家庭医生工作室。深化健康促进行动。积极推进“国家卫生镇”创建,20__年底国家卫生镇覆盖率达80%以上,不断营造健康环境,构建健康社会。

四是主动作为、整合资源,做实做优一老一小服务

多维度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强化与民政部门合作,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实现全覆盖,鼓励医疗单位开展养老服务,积极探索乡镇卫生院分院“一床两用”模式,提供医疗、护理、康复和养老一体化服务。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医养康养产业,推进医共体和康养联合体有机结合。完善城乡托育体系建设。构建生育友好社会,落实国家三胎生育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兴办托育机构,积极探索“1+N”托育模式,改扩建一批嵌入式、分布式、连锁化、专业化的托育项目,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网络,20__年区每千人婴幼儿照护托位数达3个以上。

卫生系统个人总结 篇20

20xx年,我担任卫生局防疫科科长职务,负责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一年来,在局领导的指导下,在全局职工的帮助及科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使自己在政治思想、精神面貌和工作方面都有所提高。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和个人思想建设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途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前提和基础。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工作的需要,一年来,我始终注重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加深对党的执政理论、党的思想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把握和思考,了解我党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和我国深化改革的具体内容,明确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发展模式的内容和目标,使自己的理论基础和政治素质得到了加强。同时把廉政建设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同政治理论学习有机结合,不断提高自身业务工作能力和拒腐防变的能力,为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奠定了基础。

二、履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一是组织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对辖区内334户公共场所实施监督检查,累计监督户次达1336户次,监督覆盖率达100%;

二是组织开展了学校教学卫生、生活饮用水和住宿场所卫生安全监管工作,组织实施了全县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工作,共体检学校37所,体检学生28000人,体检率达到95%以上,体检结果及时向教育部门和学生家长进行了反馈并提出合理性建议;

三是强化了对放射诊疗单位的监管,全县放射诊疗单位建档率和监督覆盖率均达到了100%,放射诊疗许可证发证率和发证合格率达到100%。协调上级部门对放射工作人员接受照射剂量进行了监测,有效防止了放射诊疗事故发生;

四是以手足口病、流行性出血热等重点传染病防控以及艾滋病、结核病、地方病防治工作为重点,从领导组织、宣传导向、物资储备、监测检测、措施落实等方面形成机制,不断加大督导检查工作力度,使我县传染病继续保持稳中有降趋势,20xx年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较上一年下降13.51%;

五是继续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措施,不断提高常规疫苗接种率,截止今年9月份我县小儿麻痹糖丸、百白破、麻疹、卡介苗、新生儿乙肝、流脑A群、乙脑、甲肝疫苗接种率分别达到99.05%、 98.42%、 98.42%、 100%、99.61%、97.83%、98.02%、96.36%;

六是组织实施了300户居民盐样进行现场半定量检测和实验室定量检测工作,检测结果合格率99.33%。完成布病流行病学调查300人,血清学检查120人,检测结果发现阳性感染者3例,较上一年下降40%;

七是组织开展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备案及检测工作,工作检测336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组织开展高危人群干预工作,全年共干预高危场所127家、干预暗娼926人次,干预覆盖率达95%以上,发放各类宣传材料、宣传品2426份,安全套3000只。

八是组织完成一次全县8月龄—4周岁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共实施接种儿童数9245人,接种率为96.14%。

虽然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深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能力、工作方式方法上还存在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加倍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业务,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为卫生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为全力打造长白山第一门户,实现辉南经济跨越赶超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卫生系统个人总结 篇2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式双球菌引起,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病后常有严重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冬春季为发病高峰,按照合卫发【20xx】201号文件精神;我院于20xx年11月21日—12月3日开展了流脑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

我院按照合卫发【20xx】201号文件精神制定《自怀镇卫生院20xx年流脑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并成立了以院长杨刚同志为组长的流脑疫苗查漏补种领导小组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诊断小组;以杜元平为组长的群流脑疫苗查漏补种技术指导小组,以张静为组长的群流脑疫苗查漏补种后勤保障小组,确保接种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二、宣传发动及人员培训

我院把本次宣传工作放在疫苗接种工作的首位,公共卫生科发放宣传单共计4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1条。卫生院于11月17日召开群流脑疫苗查漏补种动员及培训会议,对各村群流脑疫苗查漏补种工作进行具体安排,从组织领导、宣传动员、人员培训、现场接种等具体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将工作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务必将接种工作落到实处。积极和学校合作,核对补种儿童。

三、流脑疫苗查漏补种强化免疫督导检查

我院派出督导人员3人对辖区内流脑疫苗查漏补种都摸底、冷链运转、接种实施、资料汇总、接种后快速接种率调查等工作进行全程督导检查。在摸底督导过程中没发现有漏摸底登记及漏种、重种现象。接种后利用对30名儿童进行快速接种率调查结果100%。确保了流脑强化免疫接种科学、规范、安全的进行。

四、接种方式及接种结果

在此次流脑疫苗查漏补种中我院采取固定接种点接种进行接种。全院共设立固定接种点3个,经过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全镇15岁以下儿童摸底2252人,应种人数为642人,实种642人,接种率100%。

卫生系统个人总结 篇22

20xx年,我在院领导的正确指导和科室同志的帮助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年初全院整体工作安排和部署,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工作思路,抢抓重点,突破难点,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这一年来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向各位简要汇报如下:

一、政治思想

古语说:“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要做好麻醉科主任工作,必须要有正确的政治思想。我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特别是学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用党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在思想上与医院保持一致,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做到无私奉献。

在工作上我带领全科室同志大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开拓进取、文明行医”的行业作风,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维护医院的利益和荣誉。

二、业务能力

20xx年麻醉科业务量仍不断增大,危重疑难病人手术的麻醉明显增多,门诊无痛技术和外科系统新项目的广泛开展,给我科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作为科室负责人,首先要作的是加强自身建设,不仅自己具备娴熟的技能,而且还要要求全科人员熟练基本功,充分意识到麻醉工作的风险和责任,做到日常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可依,确保麻醉工作每一环节的安全性。

我除了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国家方针政策外,重点是学习麻醉术临床应用及麻醉科管理知识,关注新知识、新动态,订阅有关麻醉杂志,并组织科室人员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外出参观学习、短期培训等,把知识做到学深学透,掌握在脑海中,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自己做好麻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年,我撰写的论文《腰-硬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中的应用》和《臂丛加颈丛阻滞麻醉在肩部、锁骨手术中的应用》分别发表于《医学》和《医学》。

三、工作态度

实际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的原则。具有很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奋发进取,一心扑在工作上;每件小事都会当成大事来做;当天事当天完成,不拖拉;不计名利和得失、乐于奉献。面对日益增多的医疗纠纷,我仍能大胆探索,勇于承担责任。

四、工作业绩

(一)创新技术,填补科室技术空白

随着科室制度、目标、任务的完善,我组织全科同志对手术麻醉适应症,危重病人术前工作进行讨论,并拟订麻醉实施方案,以准确处理术中发生的意外情况。我科室今年相继推广小儿骶管阻滞技术、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和喉罩置入麻醉技术、术中控制性降压、术前血液稀释技术、动、静脉穿刺置管行有创血压和中心静脉压监测等技术,填补了我科在该方面的空白。

全年共完成麻醉3950例,其中手术室内麻醉1562例,门诊人流麻醉930例,门诊胃、肠镜检查麻醉例,另外门诊疼痛治疗病人例,术后及癌性镇痛376例。全年收入x元,其中手术室内麻醉收入x元,门诊收入(人流、胃、肠镜、疼痛治疗费),术后镇痛收入x元,全年人均创收x元。

(二)加强监督,防范医疗事故发生

注重本科室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教育,加强监督检查,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充分调动全科室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极力营造团结、和谐、快乐的工作氛围,提高全科同志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

全年无事故及麻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麻醉引起的医疗纠纷,使麻醉科工作上了一个台阶。

五、廉洁工作

我坚持做到了“四自”,即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一是自重。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珍重自己的言行、人格和名誉。二是自省。古语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只有坚持自我反省,才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三是自警。就是用党纪、国法、条规和反面典型时刻告诫自己,在大是大非面前要保持头脑清醒。四是自励。生活与工作中,我始终做到成绩面前不满足,失败面前不气馁;工作上高标准,生活上低要求,始终保持一股旺盛的斗志。

六、工作中的不足

回顾一年的工作,工作中的风风雨雨时时在眼前隐现,我不仅能在工作时埋下头去忘我地工作,吃苦耐劳,富有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交际能力,且面对困难从不气馁,能够冷静、果断和全面的去处理,有着强烈的上进心和永不服输的干劲。虽然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弥补自己的不足!

卫生系统个人总结 篇23

20xx年我院在县卫生局和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上级工作精神,全院职工团结一致、努力、积极进取。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认真落实各项工作。现将我院08年各项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院医疗服务各项工作的整体形象。为此,我院加强职工政治思想素质教育,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制定严格的制度;医院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杜绝医疗差错。

2、加强医锝医风建设,杜绝行业不正之风;

3、加强业务技术学习;我院今年派出一名职工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二、医疗服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截止20xx年12.25日我院各项财政收入310万元,其中医疗业务收入260万元。全年门诊总数约31500人次,年住院总数约150人次。和去年相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很大幅度提高。

三、医院基础设施建设

我院职工集资住宿楼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分院现已征地4亩投资60余万元建设门诊综合楼,目前正在紧张施工,争取09年4月投入使用。已征地5亩拟投资1万元建设住院楼,目前正在进行项目立项、预审,准备09年5月开工。

四、农村三级医疗网络建设

为进一步推进民生工程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卫生服务水平。我院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现已投资96万元建成八个村卫生室。在村卫生室的选址工作中,乡党委书记和乡土地所所长高度重视。会同村干部共同考察,在充分尊重民意、因地制宜条件下,村卫生室建设得到很快落实。对已建成的卫生室我院将尽快投入使用,规范管理。加快与新农合工作对接,早日启动门诊补偿工作。扩大广大参和农民的受益面。(目前已有村、村两所卫生室投入使用、运转正常。)

五、预防保健工作

(一)计划免疫工作

我院以村为单位进行定点安全接种,计划免疫任务保质保量完成。“五苗”接种率达96%。

(二)妇幼保健工作

1、孕产妇系统管理

按县保健所要求,我院对186名孕产妇进行建卡管理,建卡率达82%。加强孕期保健工作,进行高危筛查34人。

2、贫困孕产妇救助工作今年我院有住院分娩产妇162人次,其中对本乡133人进行救助,(每人补助150200元)。我乡外院分娩产妇救助96人次。

3、儿童保健工作

今年我院在全乡范围内07岁儿童进行建卡管理,建卡率达81%。同时进行营养评价,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营养干预。

回顾一年的工作,我院在县卫生局和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我们清楚的认识到我们和先进乡镇的一些差距。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我院将继续深化改革、努力为发展我乡卫生事业而!

卫生系统个人总结 篇24

根据《关于开展20xx年度医疗卫生单位班子成员述职述廉暨廉洁从医承诺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和2月12日下午县卫生局的工作部署,结合实际,现将本人一年来在政治思想、业务学习、主管工作、民主决策、个人廉价自律、行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向在座的各位汇报如下:

一、政治思想

本人身为卫生院的一名党员,一年来严格履行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积极做好党员的骨干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经常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保持党的先进性。

二、业务学习

作为基层卫生院的一名医生和非严格意义上的管理者,业务学习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一年来本人不但要学习医院内部管理知识、统筹协调知识、人际关系知识、心理沟通方面的知识,还要每天浏览一下县卫生局、省卫生厅甚至卫生部的网站,学习我本人认为有用的相关知识,还积极参加医学、药学、管理方面的业务培训班及继续教育培训。

三、主管工作

1、财务管理工作:本人一直关注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作为卫生院管理的核心,一年来本人积极学习财务相关知识,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口上。把好卫生院重大物资采购的申请审批工作。对卫生院的各项资产,都建立电子文档资料存档备查。对会计不清楚的服务业统计报表和财务报表本人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本人还亲自参与辖区服务站的工资计算和资金运行情况分析,指导卫生院出纳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

2、公共卫生工作:近几年来,本人一直非常重视公共卫生工作。特别对12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各类报表:如访视数据汇总表、访视总结报告等,本人一般都要参与汇总、逻辑审查或语言表达方面的修改,对各类报表严格把关,尽可能做到防保、妇儿保与综合办资料的统一。对个别不熟悉业务知识的责任医生给予力所能及的指导。

3、门诊工作:本人除开会、学习、下村检查工作外就是在全科门诊工作。门诊工作无论是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书写病历、传染病报告、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等都认真仔细负责,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对那些病情较重的,在输液结束时,还把病人送到门外,再三嘱咐病情要注意的地方,并耐心向病人交待回去后病情可能要出现的一些变化。有时候在白天或晚上值班的时候还打电话对昨天就诊过的较重病人进行了解回访。我个人认为从种意义上说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医疗服务水平要更多地体现在人文关怀和心理支持方面。本人20xx年全年接诊门诊人次,门诊处方平均额x元,低于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金额。

四、民主决策方面

本人作为卫生院领导班子的班长,积极做好带头作用。在平时工作中尊重班子其他成员。对于单位内重大问题(违规情况的处理、人员调动、先进评比、大额资金的使用、卫生院重大设备的采购、大型基建项目的预决算等)都按照卫[20xx]156号文件规定执行,实行重大问题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制和院长负责制,对涉及到全体职工利益方面的事还广泛征求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在卫生院职工大会上或工会的会议上表决。

五、个人廉价自律方面

本人一年来严格要求自己,从不借单位名义宴请自己的亲朋好友;也从不到下属服务站报销应由个人承担;本人平时不抽烟,卫生院接待用的茶叶也是自己家中带来的,也没有私车乱报销的情况。开会或办事用车,因时间比较紧迫外,能用自己电瓶车或坐中巴、搭便车的尽量不包车。努力给单位减少支出。

六、行风建设方面

一年来我院行风建设总体较好。在工作中我们注重公平分配,既体现效益优先,又兼顾公平。把调动业务技术骨干积极性与注重公平分配相结合。努力使每个人都有事做,每天都很踏实,并自己带好头。其次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使每个人都能在较好的环境中工作。不断加强平时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学习,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不断强化思想教育至关重要。平时的业务学习多了,人的内心世界充实了,就会形成一种兴趣,这样另一类的庸俗的兴趣就会荡然无存。再者职工与职工之间平时沟通与交流也比较多。领导与职工也经常谈心交流,听一听他们的所思所想。作为一个单位核心层的领导班子的团结很重要,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也很关键,本人时刻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对待患者要求职工必须做到文明用语“十讲”和服务忌语“十禁”。

一年来本人以“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的心态来对待、处理身边的每一件事,始终把职工的利益、医院的发展和构建和谐的内部环境作为三件大事来抓。并以“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紧迫感来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和政治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七、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虽然卫生院这几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我们注意到卫生院的医疗卫生整体服务水平仍然不能满足当地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特别在医院管理的各项工作上还需要进一步抓细,还没有完全建立起一套管理比较严密、运行机制比较完善、考核机制比较健全、又能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卫生院运作体系。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