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科研个人工作总结(精选3篇)
金牛踏雪去,瑞虎携春来。伴着新春的钟声,我们又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__年,回首过去的一学期。我校教科研工作以新课程改革要求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题研究为主线,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学相长,把教科研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确立问题即课题、成果即成长的意识,开拓进取,不断提高教科研水平。
一、业务学习方面,立足校本研究,科研教研一体化。
只有将教研与科研结合在一起,才能将科研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只有从学校的教育教学现象出发,为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而研究,才能使教师们对教科研工作看得见,摸得着,才能去掉教科研工作的神秘感,使教师们走近教科研,喜欢教科研,投身教科研,强化了教研组工作职能,同一教研组的教师在上公开课、示范课时,也要体现教研组研究的课题特色,听课评课时,要求老师们紧贴课题研究发表自己的看法。
每周三下午坚持组内研讨,做好单元集体备课并开展好业务学习活动。紧紧围绕专题,扎实单元备课,以课例为载体,做到“一课三讲”,探究不同课型的教学方法。我主讲的是第五单元,所选择的课例是识字课《识字五》,在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认识生字,学习谚语。最后的扩展,培养学生积累、搜集谚语的好习惯,把语文课堂向课外延伸,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外,在集体教研中学校领导和年级组长经常组织老师们阅读教育教学书籍、观看教学光盘、录像资料,交流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水平。
二、课题研究
教育科研工作仍以“有效教学”为核心,继续深化开展市级课题《指导小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策略。
低年级语文教学重点之一就是识字教学。每一个汉字都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要想真正掌握一个汉字,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不太容易的。
汉字是一字一诗,一字一画,一字一个故事。只有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学生才能够很好的记忆生字,运用生字,喜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以往学生只习惯于“加一加”、“数笔画”、“减一减”这些简单的识字方法,到了二年级,学生不仅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识字方法,还能够根据字的音、形、义来编字谜,编顺口溜来记忆生字,使识字的效率大大提高。如:“熊”,小熊小熊真能干,流了四滴汗。结合了熊字的音,能干的意义,还有它的偏旁“四点”。“雷”,大雨浇麦田,雷声隆隆响。“理”,里边有一个王,等等。不仅如此,学生还能够把一个生字,用多种方法记忆,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大,我们在识字教学中还尝试了让学生把这节课的生字连成一句话,看谁能够用上的生字多。这个教学环节,不仅巩固了生字,运用了生字,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效果很好。
三、专题研究
1、专题的提出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能正确地口述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我们组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语言训练规律,在上个学年的基础上,本学期制定了“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专题研究。
2、实施过程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中的情境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心理学界所公认的,如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设计的问题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它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好奇而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当然,这就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智能水平并遵守教学原则。所以我在进行问题情境教学时尽量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既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又能完成教学任务。
如在上《北京》一文时,设计了几个小问题开场:你知道北京在哪里?是怎样的?虽然北京离我们很远,但现在的信息是如此发达,电视、报纸、网络、以及各种刊物的介绍,所以,问题一提出,同学们都努力地搜寻记忆中的知识并进行小组交流,稍等片刻就有多个小组通过语言的方式将结果公之于众了。
(2)积累好词佳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不能用规范准确的语言表自己的所思所想,主要是积累的词汇量不够,教师平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积累,以备有用之需。平时要求学生把所学课文中的好词、好句用一个专门的“好词佳句本”记录下来,每天让学生用半小时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知识在课外),阅读的范围和内容不限,尊重其兴趣,并在读的过程中把好词佳句摘抄下来。平时拿出来看一看、读一读、背一背,并慢慢的学会在写作中做到学以致用。教师随时抽查他们的阅读情况。这样既积累了词汇量,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了知识面。使学生的在写作过程中的表达更加的准确、清楚。
(3)仿照课文例子,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固定的句式,我们就会把这样的句式写到黑板上,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内容进行说句子的训练,如:《我会变》一课中,( )有时候( ),有时候( )。《坐井观天》一课中,我一( ),就( )。这些句式的练习,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上好口语交际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口语交际课中进行听听说说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培养他们敏锐的反应能力和快捷的思维判断能力。如《保护有益的动物》一课,可引导学生将思路引向生活,启迪他们回忆哪些小动物对人类有益,怎么有益和自己是怎样保护有益的小动物,再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当某个同学自述时,要求其他同学们认真听,还可提出问题,学生在这种双方互动的交流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听说态度。
(5)通过指导学生的习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们二年级每周要求学生写一篇日记,由于是刚刚开始写日记,学生对日记的格式和内容都比较陌生,所以老师就不厌其烦地讲解写日记的格式和要求,开始几周,教师适当规定题目或者范围,如和爸爸妈妈去郊游观察秋天的景色,写一件发生在你们家里的趣事等等……每次批改日记之后都要有讲评,分出等级,并朗读写得好的同学的作业,让学生评价,积累好词、佳句。
另外,我们本学期还指导写了5篇看图写话。精心挑选图画内容。从图片的数量上来说,有单幅图、两幅图、多幅图的。从图片选材上来说,有描写景色的,如《秋天》;有观察动物的,如《观猴山》;有动脑筋想办法的,如《帮助小白兔过河》;有培养好品质的,如《贪玩的小猪》;也有关于生活常识编故事的类的《小猴开饭店》。每次看图写话的指导,教师都在详细指导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避免千篇一律。学生的看图写话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理论学习,是教师汲取精神食粮的必要途径之一,先进的理念,支撑着整个学校,而先进的教育观念,更能支撑起我们每个教师的精神世界。为了更好地推进校本培训的有序开展,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水平和丰富文化积淀,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丰厚文化的底蕴,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五、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让书香飘满校园。
“让读书成为习惯”一直是我们学校所倡导的读书理念,其实,我自认为是一个爱读书的人。每当遇到一本好书,就会爱不释手,非要一口气读完不可。我读书的内容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不拘一格。因为我始终相信,不管看什么书,只要开卷就有益。假期中,在书店买了很多书,除了《说文解字》这本比教难理解的书以外,其他的书籍都已经读完了,这些书,有关于教育问题孩子的《父母的教育为何没有效果》,有关于发现儿童才能的《特长早发现,天才早培养》,有学生的必读书目《爱的教育》、《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雷锋的故事》,还有现代长篇小说《中国虎》、《藏獒》。
读书不仅是为了增长知识,读书是为了给心灵一片宁静的天空,读书是为了自得其乐,作为我们教师,一份特殊的职业,这里面有太多压力与辛劳;也有太多的付出与心酸,如何以良好的心态来迎接这一切,将是一个长久的话题,也许你会发现,读书便会使你“禅定”, 你会从书中找到乐趣。
六、收获与反思
学生升入二年级了,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由于初次教学二年级,对于教材的内容不熟,所以在教学时,还要多请教、多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多多锤炼自己。
挥手之间,一学期就这样匆匆地过去了,仿佛我还沉浸在无尽的想象和欢乐中时,新的学期就已经向我们招手了。没有决心,只有行动!下一学期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开拓进取,为工作步上新的台阶而继续努力。
教育科研是学校未来发展的潜在动力。一年来,我校紧紧围绕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这一中心工作,突出教科研一体化,通过课堂微研究扎实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努力提升全体教师的教科研素质和能力,进一步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办学层次,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组织建设,形成校本研究体系
我校充分认识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教育科研摆在保证学校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地位上来,让教师有教育科研的责任感、紧迫感,引导大家从“教书匠型”走向“研究型”。今年虽然学校人事更替,但无论杨勇诚校长还是严卫林校长,都能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跳出来,带头进行教育科研,引领全体教师走上科研兴校的“阳光大道”,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
学校在保持原有教科室、科研工作小组、教科研课题组的基础上,新组建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小组,通过合理分工,有效合作,不仅定期组织学习,了解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结合教育热点问题和科研难点问题开展讨论研究,而且在大力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充实科研力量,培养科研骨干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学校的校本科研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二、研究苏式课堂,探索内涵发展新路
作为苏州市义务教育“苏式课堂”项目学校,二年多来主要在专家组的指导下从理论层面架构苏式课堂形态,从描述性定义、基本内涵、主要特征、文化隐喻、核心理念、教材观、师生观、研究内容、实施样式等九个方面,逐步建构“苏式课堂”基本框架,并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初步形成对“苏式课堂·项目学习”课程的实施策略。在6月参加了苏州市初中课堂教学改革暨“苏式课堂”教学研讨展示活动,与其他学校交流中,进一步提升了认识,拓宽了苏式课堂研究的新思路。本学期严卫林校长的到来,他致力于“主题情境教学”的教研课题给我校苏式课堂教学风格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带来了二者如何更好的融合等问题,相信这也是我校苏式课堂研究的新难点。
三、整合“听评议思”,落实教科研一体化
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科研工作的.着眼点应该在课堂上。为此,学校始终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多类型、多渠道、分层次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积极引导教师在教研组中主动、有效地开展“课堂微研究”“课堂观察”“一课三议”等研讨活动,把上课、听课、评课、议课、思课整合在一起,着力在课堂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围绕研究课题,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研究方法和策略,增强教师研究意识,检测研究成果。
我们认为:教师从事研究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改进教育实践,还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在工作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质。我们从课堂出发,以课堂微研究为抓手,通过教科研一体化的培训把教学过程与教育科研过程统一起来。在问题即课题的思路上,引导教师积累日常工作中丰富的素材,也促进了教师反思意识与能力的发展,鼓舞了教师们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改善了课堂的教学效果,提升了学校的教学竞争力。
四、抓实课题研究,实现科研持续发展
20xx年随着人事的变动,教科研课题工作主要集中在前一阶段工作的收尾和下一阶段的规划,我校对20xx年申报成功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重点
自筹)《利用SWOT分析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研究》申请结题,也得到省教科所前任所长成尚荣先生的高度评价,并亲自执笔撰写了鉴定意见;严卫林校长承担的江苏省教研室第十期重点课题《主题式案例教学法在思品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通过现场结题的方式开展结题工作,获得评审组的高度评价。我校20xx年申报成功的省陶研课题《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的研究》也完成了结题工作。
与此同时,我校在12月中旬已完成新一轮省市课题的规划准备,大致希望申报一项省级、三到四项苏州市级,使课题研究层次更全,覆盖面更广,教师受益更多。区级课题申报工作也在进行中。
五、做好常规工作,保障科研稳定发展
1、组织各类征文。今年以来,在大家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组织了论文参加教海探航、五四杯、师陶杯等正规省级评比,也参加了省行知杯、市陶研会、省市教育学会和区片的一系列论文评比,目前教海探航、五四杯论文评比没有出结果,我校其他共获奖省级13篇(1篇省初中数学优秀论文、6篇“师陶杯”、6篇“行知杯”),
市级获奖5篇(苏州市教育学会论文)区级获奖2篇(1篇为区“行知杯”,1篇为区优秀教育论文)。教师发表论文也比较多,经学校推荐和个人联系,共在省级期刊发表50篇,市级发表1篇。
2、办好学校校刊。《红梨苑》是我校重要的校办刊物。及时推广教科研成果是科研工作的重点之一,本学期完成两期校刊的出版工作。还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出版了一期专刊。
3、协助做好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管理工作。
六、反思存在不足,期待20xx更丰硕
虽然教科研工作多年来一直在学校和大家的支持,发展很稳定,也获得教育行政部门的肯定,但我们依然觉得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1、教科研后备人才不足,发展不快(教科能手一名,新秀没有)。
2、教科研成果获得教师的覆盖率不高(50篇论文涉及28名教师)
3、教科研论文轻获奖重发表,参评论文大多集中在少量教师身上,发表论文层次有待提高,一些发表论文的教育期刊档次不高,省内重要比赛参赛论文的量和质都需要提高(今年省教育管理和园丁杯几乎找不到论文参评)
4、教科研课题研究制约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层次,建议部分骨干教师可以申报教研课题,多元化发展。
20xx年即将过去,在这万象更新的节点,回顾总结20xx年取得的成果和不足,期待20xx年的教科研工作更加红红火火。
学校教科室作为学校承担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一直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张继军主管。在张校长的大力倡导和督促下,我校教科室一直将工作重点放在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提升方面。本学期我校教科研工作开展顺利,教师的'教研积极性和科研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一)课题研究
1、20xx年xx月,我校市级课题-“基于校本的教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实施机制研究”顺利结题(负责人:林,核心组成员:张、于、杨、孟)
2、20xx年度xx区“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申报中我校成功立项2个,现已申请结题。20xx年xx区“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申报中我校共有27个课题获准立项,3个课题成为xx区“十三五”教育学会课题,本学期30个课题均已顺利进入中期总结阶段;
3、20xx年xx月我校加入人大附中翟小宁校长负责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重点课题--《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经验及改革研究》的子课题《如何超越传统、单一的人才评价模式——多元化、过程性评价机制研究》,20xx年xx月在xx大学附中举行子课题开题会议,顺利通过开题。
(二)我校教师参加市区级论文征文获奖情况
1、20xx年xx市智慧教师论文评选活动中,我校有30名教师获奖,其中有3名教师荣获一等奖,8名教师荣获二等奖,19名教师荣获三等奖。
2、20xx年xx月至xx月,我校有近100名教师参加xx市、xx区教育部门组织的各项论文评选。在xx区第十四届教育科研论文评比中,我校有52篇论文参评;9位老师参加xx区“我的评价故事”征集;43篇论文参加xx市第八届“京研杯”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征文;xx市中小学第十届“京美杯”征文中,39篇论文参评。
(三)我校加强教师培训力度
本学期我校继续开展全校、校区、教研组三级校本教师,每周一次。另外,学校还鼓励教师积极参加xx区教科院、xx区教委、北师大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清河学区、中国好老师五校共同体等单位主办的教师培训30多人次,使所有教师的专业能力得以不同程度的有效提升。
(四)教师考评工作
1、继续实施“北外附校教师日常考评办法”,进一步规范了评价方式和程序,在每次评价前向各学部提供具体实施方案、数据统计要求及报告撰写模板,使考评常态化、规范化;
2、每学期均完成了教师课堂教学基本能力考评、学生对教师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教师自评、学期末同年级教师互评及年级组学部领导评价等各项考核。
今后,学校教科室将不断完善教科研制度,进一步拓宽研究思路,丰富研究内容,将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科研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