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财政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动员大会召开,省长助理兼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胡幼桃,省纪委纠风室主任王玮,省民调中心主任梁步新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厅领导胡强、毛祖逊、李梦胜、梁南江、程明龙、方明明及各设区市财政局局长、办公室主任,厅机关干部职工在南昌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市、县、区财政局干部职工在各地分会场参加会议。各位领导、各位行评代表: 今天,市纠风办召开市财政局行风评议“回头看”活动评议大会。借此机会,我代表市财政局党组和全体干部职工向关心、重视、支持财政工作的各位领导和各位行评代表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从20__年起,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我局行风评议活动在市纠风办和行评团的具体指导下,在各位领导和行评代表重视和监督下,按照“整体部署,分步实施,纠建并举,扎实推进”的工作思路,以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干群关系为目的,以提高队伍素质和行业形象为根本,以财源建设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主线,抓住热点,突出重点,攻破难点,扎实开展行风评议工作,财政行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今年以来,我局在开展行风评议“回头看”活动中,通过自己查、开门评、群众提等形式,我局共收集意见和建议条。面对这些意见和建议,我们始终坚持边查边改,狠抓各项整改的落实,确保整改取得实效。下面,我代表局党组就今年行风评议“回头查”工作汇报如下:
一、深化认识,精心部署,扎实开展行风评议“回头查”工作
我局开展这次行风评议“回头查”活动,再次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是巩固和扩大行风建设成果的客观需要,更是牢固树立财政“为民、务实、清廉、高效”形象的本质要求。今年以来,为了抓好这次行风评议“回头查”活动,我们在总结去年行风评议经验的基础上,注重坚持“五个结合”,即行风评议工作与认真搞好财政日常工作相结合,与财政各项改革相结合,与党员保持先进性教育和纪律学习教育活动月相结合,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财政队伍建设相结合,与创建文明服务窗口相结合。
(一)以宣传动员为切入点,增强做好“回头查”工作责任感。为了增强全局干部职工做好行风评议“回头查”工作的责任感,提高参与行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局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动员。一是局党组专门召开会议学习传达市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动员会议精神,认真学习了市政府副市长温文斐同志的动员讲话和《河源市20__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二是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参加的动员大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黎志强同志代表局党组作了全面的动员和部署。强调指出抓好民主评议行风“回头查”工作是打造“后发河源”,完成“三个不低于”工作目标的重要手段,全局上下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服务,树立一种“奋发有为、开拓进取、团结合作、清正廉洁”的新作风。三是局行评办又召开局机关各科室、下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会议,要求对照《河源市财政整改实施方案》,检查应该整改的内容是否整改和取得了实效;对照《河源市财政局行风评议“回头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回头查”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整改责任,完善整改措施。四是通过印发《行评简报》和悬挂宣传标语等进行宣传。通过广泛宣传学习,全局上下形成了人人积极参与行风“回头查”良好氛围,为行风评议“回头查”活动的深入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二)以落实责任为着力点,落实“回头查”工作的具体措施。为了增强“回头查”工作的针对性和计划性,局行风评议办公室根据实际细化了工作措施,制定了《河源市财政局行风评议“回头查”实施方案》,将我局行风评议“回头查”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个科室,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制定了《河源市财政局政风行风“回头查”整改计划》,对财政宣传力度不够、个别服务人员服务意识不强、调查研究不够深入、财政监督管理不够到位和财政改革有待深化等问题,制定了可行、具体的整改措施,突出了重点,明确了时限,并且建立了整改工作责任制,将每一项整改措施落实到具体环节,由局党组成员分工负责,监督抓落实,形成了“局长负总责,分管领导督促,直接责任人具体抓好落实”的上下联动工作机制。为了确保整改效果,我局把整改实绩和效果作为年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考核的重要内容来落实。同时,局行评办经常对各项整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督促,为整个行风评议“回头查”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以救灾复产为工作重点,全力支持参与灾后重建。今年6月,我市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灾害(以下简称6.20洪灾),全市灾情相当严重,各项直接经济损失11.64亿元。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度重视救灾复产工作,采取措施全力支持灾后重建工作。一是我们积极收集全市受灾资料,并专门到财政部和省财政厅汇报情况,引起了财政部和省财政厅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尽可能地争取了上级的救灾复产补助资金。同时,我们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及时分配和拨付各种救灾复产资金,确保了救灾复产工作的顺利进行。截止6月24日止,全市财政(不含乡镇财政投入)共筹集抗洪救灾资金万元。二是加强对抗洪救灾复产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根据法律法规制定《河源市救灾复产资金管理方案》,定期、不定期对救灾复产资金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抗洪救灾资金用到实处,取得实效。三是我们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宏观调控作用,积极实施财政贴息贷款政策,积极帮助企业融资恢复生产,巩固财源基础。目前,全市财政贴息贷款万元。四是我局驻村干部坚守在抗洪救灾第一线,高度负责,英勇无畏,身先士卒参与抗洪救灾复产。同时,我局领导多次深入挂点扶贫村了解灾后复产情况,共安排万元支持挂点扶贫村救灾复产,并给挂点扶贫村每个党员送上一本《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辅导读本)。
二、突出重点,抓好整改,确保行风评议“回头查”取得实效
为了以行风建设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取信于社会,我们坚持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地方查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特别是针对去年行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实施方案,突出整改重点,明确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了各项整改工作,坚持做到“三不五有”,“三不”即措施制定不到位不放过,问题改正不彻底不放过,群众认为不满意不放过;“五有”,即整改有布置,整改有措施,整改有重点,整改有行动,整改有效果。
(一)抓好学习教育,提高队伍素质。我们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严格贯彻执行局机关的干部学习制度和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每星期抽半天时间进行集中学习,随机抽查干部职工的学习笔记,在局机关形成了一种浓郁的学习气氛,干部职工学习的主动性有了进一步提高。今年以来,局每个干部职工都写了2篇以上心得体会,记了3000字以上的学习笔记。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强对干部职工教育: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邀请市委党校的老师作“理想、责任、能力、形象”专题辅导报告,组织全体党员观看《让红旗更鲜艳》等电教片和广东优秀共产党员钟南山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秦教授的先进事迹录像片;聆听吴锐成市长“重温入党誓词,牢记的党的宗旨”的党课,全体党员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以及开展清明祭扫烈士陵园活动等。二是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参加的党风廉政建设动员大会,传达学习中纪委、省纪委五次全会,市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全面安排部署局机关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积极学习《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贯彻落实《预算法》座谈会,开展会计执法专项检查和财政“四五”普法教育专项检查等。通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考核等形式,增强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三是加强财政业务教育。我局多次组织全市股级以上干部参加的财政业务知识培训班,如举办财政理论与改革培训班,围绕财政政策理论,财政各项改革等财政热点和难点问题,邀请省财政厅和省财经院校的学者教授进行讲课;举办财政改革班,围绕部门预算、财政国库改革、国库软件操作、财政监督等重点进行培训。
(二)抓好政务公开,提高财政工作透明度。
政务公开是社会各界了解、监督财政的一个重要窗口。为了抓好政务公开工作,切实为广大群众提供便利服务,我局成立了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指定一名副局长亲自抓,配备政务公开专职人员,制定实施了《河源市财政局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具体实施方案》,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在推行政务公开中坚持做到:一是紧抓一个“实”字,在一楼大堂专门设立了一个公开宣传栏,在大楼外墙的开辟政务公开栏,将我局主要职能、主要业务窗口的办事程序和财政对社会公开承诺制度等内容进行公开,方便群众了解办事程序,提高了便民、利民服务水平。二是突出一个“活”字,我局除根据市的统一要求外,还根据财政的实际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政务公开,如将日常办事较多、单位最需了解的内容制成小手册,分发到单位和服务对象手中,便于群众查看查阅;对重要工作、政策通过新闻媒体、文件、公告或举行座谈会等形式公开,如对今年实行的财政统一岗位津贴制度,我们就在河源日报上进行了宣传和公开,对今年部门预算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征求意见,我们就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宣传财政改革的政策、财政法律法规等。特别是积极利用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公开收集社会各界对财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给予及时答复。三是注重一个“畅”字,设置监督投诉电话,专设政务公开意见箱,配备专职政务公开监督员,定期检查局机关政务公开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政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工作不够落实的科室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把政务公开工作与年度考核和各种评优评先结合起来,凡被给予通报批评的个人年度考核不能被评为优秀,各种评比不能被评为优秀或先进个人,促进了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
(三)深化财政改革,提高管理水平。
财政各项改革因为涉及到单位和干部群众的利益,是广大干部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行风评议的活动中,各位代表和单位干部群众向我们提出了完善财政改革的具体意见和建议,如多与单位沟通,掌握更多情况,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等。我们对这些意见和建议高度重视,采取了有效措施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财政各项改革:一是抓好资产清理工作。从去年10月份开展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资产清理工作以来,通过前期准备、清理核查、建章立制和规范管理等几个阶段,基本摸清了单位的“家底”,制定了《河源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资产管理。
截止5月初,收缴单位资金4106.08万元,办理房地产面产权移交手续31户,房地产面积687150.41平方米,其中:自用房产面积154217.42平方米,自用地产面积444473.64平方米,经营性房产面积28025.42平方米,经营性地产面积550平方米,闲置地产面积59883.93平方米。二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为了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实现“一个部门一本预算”,我们将市直183个财政预算单位纳入20__年部门预算改革范围。严格按照部门预算编制的规定和要求,审核部门单位的收支预算草案,把部门单位的预算内外收入都纳入部门预算编制,实行综合财政预算。特别是在安排单位公用经费支出时,我们根据市直财力和单位财务支出实际,首先取消了预算外收入按固定比例返拨给单位做法,实行政府财政统筹安排。在此基础上,经过多次讨论并报市领导审定,制定了比较合理的公用经费支出标准。同时考虑到单位的具体实际,我们还按照公用经费一定比例安排业务经费,基本保障了单位的基本运转。在安排项目预算支出时,我们逐步引入了零基预算法,加强对项目预算的审核管理,要求将重要项目支出编列到“类、款、项”,甚至细化到具体的“目”,提高了预算支出的准确性。
在部门预算执行中,我局党组成员分工负责,带领业务科室人员到部门单位上门了解部门预算执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反馈,为进一步完善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奠定了基础。三是扩大国库改革试点。为加快国库改革步伐,我们在完善改革制度、改进操作软件和加强业务培训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国库改革试点范围。首先是扩大财政国库直接支付范围,从去年11月起,将个人工资纳入财政国库直接支付系统,不再经过工资专户;从今年4月起,将政府采购资金纳入财政国库直接支付系统,不再经过采购专户,直接由财政将款项支付到商品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其次是增加国库改革试点单位。在去年19个单位国库改革试点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扩大国库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将市直61个副处以上单位纳入今年国库改革试点范围。目前,改革国库试点单位增加到80个,改革面达到50%以上,通过财政国库支付资金9390万元,其中财政直接支付8208万元。
四是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在进一步理顺政府采购管理与执行关系基础上,我们不断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如制定《河源市政府采购内部操作规程及资金拨付程序》,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明确了20__年政府采购目录,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特别是今年对市直单位公务车辆保险实行政府统一招标采购,通过专家公开、公平、公正招标评标,确定定点投保公司,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财政
资金节约率近50%。对全市卫生系统医疗器械实行公开招投标采购,这是我市历史上最大一宗单项采购项目,进一步扩大了政府采购影响。截止6月底,今年完成政府采购金额1797万元,同比增长32%,资金节约率为13.8%。五是继续完善财政统一发放岗位津贴改革。为了逐步解决实施财政统一发放岗位津贴改革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单位组织收入积极性下降等问题,我们在广泛开展调查和深入分析基础上,采取了相应政策措施。
一是制定实施了鼓励单位组织收入的奖励政策,对于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非税收入,单位超额完成预算任务的,给予一定奖励;没有完成预算任务的,相应扣减单位的专项资金。对争取省补助资金和兄弟市扶持资金,属于补充办公经费的,按100%的比例留给单位使用,属于专项经费的,视资金数额多少按比例安排奖励经费,并及时拨付到单位补充经费。二是修改制定了《关于河源市市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开支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新差旅费制度》),提高出差补助标准,基本保障了出差人员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此外,我们正着手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改革,加强对县区部门预算、国库改革等方面指导,促进各县区加快财政改革步伐。
(四)加强调查研究,转变工作作风。
针对统一岗位津贴改革、部门预算改革等财政改革给部门单位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我局党组成员按照分工负责的原则,各自带领相关业务科室的人员主动到预算单位去了解掌握情况,宣传财政改革的政策和意义,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得到了部门单位的充分肯定。针对今年来行政事业性收入增长缓慢、甚至有减收的问题,我局对照“精细化、科学化”的目标,积极到相关部门去调查了解情况,认真查找原因,并提出了强化非税收入管理的措施,逐步加大了管理力度。针对县乡财政困难的问题,我们拟定调研提纲,派出调研组深入到县区乡镇去掌握了解情况,分析县乡财政困难的原因及对策。特别是为了进一步了解掌握我市“6.20”特大洪灾对财政收支的影响,确保“三个不低于”目标的实现,我局及时拟定调研提纲发送到各县区,成立两个调研组深入县区进行调研。通过积极开展调研,我局干部职工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的多了,注重实际、积极思考的多了,正在逐步形成一种重调查、重实际、重分析、重实效的新作风。
(五)加强财政监督,保证资金安全。
针对财政监督管理不够有力的现象,我们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加以整改。一是加大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将检查的重点放到基层财政和基层单位。我局成立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党组其他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配合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检查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整个专项检查工作的组织、协调、指挥,并指定局长负总责。制定《配合省财政厅完成我市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检查工作方案》,明确检查的内容、时限、要求和步骤。目前,各县区自查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二是加强对财税收入监督。我们建立与国税、地税等部门的定期沟通联系工作机制,加强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和重点税种的监督管理。特别是在今年6月17日由市政府主持召开了第一次财税联席会议,加强对财税收入执行的分析,堵塞税收收入的流失漏洞,提出了加强财税征管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同时,我局党组成员按照分工,分别挂钩联系服务县区,建立完善分片抓收入的工作机制,督促大力县区组织财政收入。三是加大财政投资建设项目的监督。对财政资金投资建设的项目,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标准进行审核监督,控制高估冒算,节约工程成本。今年上半年,市直财政受理投资评审项目82个,受理评审资金6154万元,审定金额5513万元,资金节约率为10.41%。四是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特别是加强了对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收支的管理和财务监督。此外,我局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投入上也加大了整改力度,积极筹集资金支持河源市职业技术学院、河源市技工学校、城市防洪堤和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加大对政府十件实事、救灾复产和其他社会事业的投入,等等。
三、紧贴实际,创新服务,通过“回头查”"活动推进工作开展
通过扎实开展行风评议“回头查”活动,紧扣打造“后发河源”、加快发展这个主题,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三个不低于”目标要求来开展各项财政工作,努力创新服务形式,促进了财政事业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作风更加扎实了。
通过行风评议“回头查”的有效整改,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加深了对行风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作风更加扎实了。一是学习风气浓了。局机关除坚持每星期集中学习外,还组织专题辅导报告、学习心得交流和举办业务培训班等,营造了良好学习氛围,并做到了学以致用。二是服务水平好了。通过开展各种形式调研活动,我们掌握的情况多了,主动思考的多了,分析研究的多了,提出的对策建议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方便了领导参考决策。三是办事效率高了。通过狠抓教育整改,干部职工的办事工作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对群众前来办理业务,能办的即办,一时不能办的,按办事承诺尽快办,办不了的提请领导督办,力求减少办事环节,节省办事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
(二)管理水平提高了。
通过一系列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财政资金的分配、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第一,在预算的编制上,市直单位全面铺开部门预算改革,逐步引入因素分析法和零基预算法编制预算,预算编制的方法更加科学合理;统筹预算内外财力,实行一个部门一本预算,预算编制更加完整;细化预算编制,制定公用支出的初步标准,预算编制更加规范、透明。第二,在预算的执行上,严格按照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政府预算收支计划,及时将资金拨付到用款单位。扩大国库改革试点范围,对各项专项资金实行国库直接支付,大大减少了资金拨款环节和在途时间,提高资金的拨付效率,减少了资金被挪用、被截留的机会,方便了单位用款。第三,在预算的监督上,通过加强对重点项目、重点税源和重点税种的监管,加大对各种专项资金的监督以及开展支出绩效评价,政府财政收支行为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第四,在预算管理上,我们根据财政工作的实际,先后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基本建立起了一整套的,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了资金分配、拨付和管理使用等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通过简化预算内资金审核拨付程序,从今年4月1日起取消过去对预算内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含未列入财政统发的个人经费)要求部门预算单位填报请拨单的做法,减少了部门单位的办事程序和时间,方便了单位及时用款。
今年,财政系统是省、市、区三级联动实施政风行风评议工作,我局在市财政局和区纠风办的领导下,按照市财政局行评办、区纠风办的具体部署,周密组织,精心实施,有力地推动了行风建设,使我区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一、政风行风建设的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财政的领导下,以开展文明执法教育、预警防控、“五个基本”的党建工作及十个全覆盖等活动为契机,规范了办事规则及程序,充分调动了全局干部职工创先争优的进取精神,促进我区财政事业的全面发展。在本次行风评议活动强有力的推动下,行风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基本形成了“敬业为民、优质服务、文明执法、廉洁高效”的行业风气。二是行风建设的保障机制逐步健全。三是行风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执行力建设。
二、行风建设和行风评议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是领导上阵,组成强有力的班子。在开展行评活动之初,我们成立了局民主评议领导小组,领导上阵、全员参与,局党支部书记、局长阮梦罴同志任领导小组组长,局班子成员及各科室负责为成员。领导小组在宣传发动、自查自纠、征求意见、问题整改、意见反馈等活动中起着引导和骨干作用,保证了我局行风建设和行评工作一步步推向深入。 二是开好“四会”,高度统一思想。为了统一干职工思想,我们重点开好四个会。即意见征求会,广泛听取各界对本系统和单位行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全体干部职工动员会,分配工作任务,培训行风建设和行评工作的骨干力量;党员民主生活会,主要是统一班子成员思想,专题研究部署行风建设和行评工作,研究具体措施和方案;自查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认真查摆本单位、本部门存在的问题;梳理问题整改会议,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要认真进行梳理、剖析,找准问题,查清原因,落实整改。
三是多种方式,宣传推向纵深。我们通过标语、横幅、简报、短信等各种方式广泛地开展宣传活动。为确保宣传发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我们在室外重要地段拉宣传横幅,政务公开栏并发放评议问卷调查表100余份,并通过印发简报及时总结第二阶段工作,报道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工作进展及动态。强大的宣传活动有效地扩大了本次行风评议工作的影响力。
四是明确任务,精心制定方案。为保证行风评议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我局精心制定了《实施方案》,方案制定中力求任务明确到人,把握工作进度,以确保顺利转段。 五是开展活动,促进评议。我们主要开展了征求意见、聘请行风评议员等活动,促进了我局行风评议工作的开展。我们印发了100余份征求意见表,分别向有关单位干部群众征求对我财政工作的意见、批评及建议;聘请了5位行风建设督察员,并进行了互动,并请他们广泛收集辖区群众对我局行风建设的意见。
六是联系实际,自查自纠。我们一方面在局内抓内强素质,按照局领导班子、局中层以上干部和局属各单位三个层次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查找行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请上级主管部门、辖区管理服务对象、区内兄弟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帮我们查找问题。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研究措施自查自纠,并制定我局行风建设规划。 七是采取措施,建立完善机制。为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我们采取了应对措施。明确了行评工作责任,采取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办法,把责任落实到部门,把任务分解到个人。
三、行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通过问卷调查、自查自纠、走访调研、集中座谈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我们共收集到17条意见和建议,经梳理形成四个方面。
一是依法理财方面。理财水平需进一步提高,财政监督管理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二是少数同志思想上有“三多三少”意识,即看成绩多,看缺点少,比待遇多,比贡献少,讲客观多,讲主观少;工作上“三不够”问题,既工作标准不高,业务知识不够熟,对待群众不够热情。
三是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客观上,虽然人少事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有效开展。但在主观上,仍然有少数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够高,甚至工作态度不够好,工作效率不够高。
以上三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反映了我们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体现了广大干部群众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我们以积极和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各项建议和意见,逐条研究了解决方案,制定了整改措施,着力提高财政内部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一是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在服务方面我们向社会郑重承诺:有请必到,有求必应,上门服务,实地指导。
二是建立完善财政管理制度。区财政部门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借鉴其他地市、区县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区财政实际,制定出台了多项财政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了财政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三是科学规范财政工作流程。结合预警防控工作,提高财政工作的效率和服务质量,确保资金安全有效,区财政局拟印发工作规程手册,对一般预算支出流程、非税收入管理工作流程、政府采购工作流程、财政专户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流程、财政监督工作流程、非资金类文件和经费上划或下划工作流程等作了科学细致的规定,做到既提高效率,又有利于内部控制。
四是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创建学习型机关,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坐下来”,通过合理统筹政治理论知识与财政业务知识的比例,使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实现了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了财政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增强了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坚持不懈地抓好下一步政风行风建设
政风行风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建设“敬业为民,优质服务,依法理财,廉洁高效”的部门行风是我们行风建设的最终目标。我们将以这次民主评议行风为契机,以纠促建,纠建并举,将行风建设长抓不懈,努力实现群众满意的奋斗目标。
一是巩固行风评议成果,完善行风基础建设。按照行风建设规划,着重抓好行风建设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监督机制、考评机制、奖惩机制等五大机制完善,不管把行风建设引向深入。
二是针对再次调查和集中评议提出的行风问题和行风建设的薄弱环节,层层动员制定整改计划。重点科室要写出详尽的自查自纠报告。突出问题要集中全局力量会诊,狠抓落实,一抓到底;不解决问题,不分清原因,不处理到人,不接受教训,不制定防范措施就决不放过。
三是推行政务共开,从源头抓起,全面建立我局行评建设岗位责任制,目标考核制,监督长效制,从而实现我局行风建设的轨范化和常效化。
四是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整改落到实处。一是实行责任人“四包”责任制:包整改落实,包情况反馈,包回头看,包长期定点联系。二是抓好情况反馈,把群众对整改情况的意见作为评判整改效果的依据,凡群众不满意 的,一律重新整改。
五是为确保行风建设健康发展,我们将根据本次行评活动暴露出的问题,着手从源头治理,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管人,确立行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总之,我们决心在市财政局的正确领导下,在行评代表的监督帮助下,深入扎实持久地抓好我局行风建设,树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诚信、文明”的行业风范,为全面完成全年各项财政任务作出我局应尽的贡献。
全省财政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动员大会召开,省长助理兼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胡幼桃,省纪委纠风室主任王玮,省民调中心主任梁步新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厅领导胡强、毛祖逊、李梦胜、梁南江、程明龙、方明明及各设区市财政局局长、办公室主任,厅机关干部职工在南昌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市、县、区财政局干部职工在各地分会场参加会议。各位领导、各位行评代表: 今天,市纠风办召开市财政局行风评议“回头看”活动评议大会。借此机会,我代表市财政局党组和全体干部职工向关心、重视、支持财政工作的各位领导和各位行评代表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从20xx年起,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我局行风评议活动在市纠风办和行评团的具体指导下,在各位领导和行评代表重视和监督下,按照“整体部署,分步实施,纠建并举,扎实推进”的工作思路,以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干群关系为目的,以提高队伍素质和行业形象为根本,以财源建设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主线,抓住热点,突出重点,攻破难点,扎实开展行风评议工作,财政行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今年以来,我局在开展行风评议“回头看”活动中,通过自己查、开门评、群众提等形式,我局共收集意见和建议条。面对这些意见和建议,我们始终坚持边查边改,狠抓各项整改的落实,确保整改取得实效。下面,我代表局党组就今年行风评议“回头查”工作汇报如下:
一、深化认识,精心部署,扎实开展行风评议“回头查”工作
我局开展这次行风评议“回头查”活动,再次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是巩固和扩大行风建设成果的客观需要,更是牢固树立财政“为民、务实、清廉、高效”形象的本质要求。今年以来,为了抓好这次行风评议“回头查”活动,我们在总结去年行风评议经验的基础上,注重坚持“五个结合”,即行风评议工作与认真搞好财政日常工作相结合,与财政各项改革相结合,与党员保持先进性教育和纪律学习教育活动月相结合,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财政队伍建设相结合,与创建文明服务窗口相结合。
(一)以宣传动员为切入点,增强做好“回头查”工作责任感。为了增强全局干部职工做好行风评议“回头查”工作的责任感,提高参与行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局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动员。一是局党组专门召开会议学习传达市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动员会议精神,认真学习了市政府副市长温文斐同志的动员讲话和《河源市20xx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二是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参加的动员大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黎志强同志代表局党组作了全面的动员和部署。强调指出抓好民主评议行风“回头查”工作是打造“后发河源”,完成“三个不低于”工作目标的重要手段,全局上下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服务,树立一种“奋发有为、开拓进取、团结合作、清正廉洁”的新作风。三是局行评办又召开局机关各科室、下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会议,要求对照《河源市财政整改实施方案》,检查应该整改的内容是否整改和取得了实效;对照《河源市财政局行风评议“回头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回头查”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整改责任,完善整改措施。四是通过印发《行评简报》和悬挂宣传标语等进行宣传。通过广泛宣传学习,全局上下形成了人人积极参与行风“回头查”良好氛围,为行风评议“回头查”活动的深入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二)以落实责任为着力点,落实“回头查”工作的具体措施。为了增强“回头查”工作的针对性和计划性,局行风评议办公室根据实际细化了工作措施,制定了《河源市财政局行风评议“回头查”实施方案》,将我局行风评议“回头查”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个科室,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制定了《河源市财政局政风行风“回头查”整改计划》,对财政宣传力度不够、个别服务人员服务意识不强、调查研究不够深入、财政监督管理不够到位和财政改革有待深化等问题,制定了可行、具体的整改措施,突出了重点,明确了时限,并且建立了整改工作责任制,将每一项整改措施落实到具体环节,由局党组成员分工负责,监督抓落实,形成了“局长负总责,分管领导督促,直接责任人具体抓好落实”的上下联动工作机制。为了确保整改效果,我局把整改实绩和效果作为年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考核的重要内容来落实。同时,局行评办经常对各项整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督促,为整个行风评议“回头查”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以救灾复产为工作重点,全力支持参与灾后重建。今年6月,我市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灾害(以下简称6.20洪灾),全市灾情相当严重,各项直接经济损失11.64亿元。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度重视救灾复产工作,采取措施全力支持灾后重建工作。一是我们积极收集全市受灾资料,并专门到财政部和省财政厅汇报情况,引起了财政部和省财政厅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尽可能地争取了上级的救灾复产补助资金。同时,我们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及时分配和拨付各种救灾复产资金,确保了救灾复产工作的顺利进行。截止6月24日止,全市财政(不含乡镇财政投入)共筹集抗洪救灾资金万元。二是加强对抗洪救灾复产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根据法律法规制定《河源市救灾复产资金管理方案》,定期、不定期对救灾复产资金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抗洪救灾资金用到实处,取得实效。三是我们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宏观调控作用,积极实施财政贴息贷款政策,积极帮助企业融资恢复生产,巩固财源基础。目前,全市财政贴息贷款万元。四是我局驻村干部坚守在抗洪救灾第一线,高度负责,英勇无畏,身先士卒参与抗洪救灾复产。同时,我局领导多次深入挂点扶贫村了解灾后复产情况,共安排万元支持挂点扶贫村救灾复产,并给挂点扶贫村每个党员送上一本《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辅导读本)。
二、突出重点,抓好整改,确保行风评议“回头查”取得实效
为了以行风建设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取信于社会,我们坚持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地方查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特别是针对去年行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实施方案,突出整改重点,明确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了各项整改工作,坚持做到“三不五有”,“三不”即措施制定不到位不放过,问题改正不彻底不放过,群众认为不满意不放过;“五有”,即整改有布置,整改有措施,整改有重点,整改有行动,整改有效果。
(一)抓好学习教育,提高队伍素质。我们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严格贯彻执行局机关的干部学习制度和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每星期抽半天时间进行集中学习,随机抽查干部职工的学习笔记,在局机关形成了一种浓郁的学习气氛,干部职工学习的主动性有了进一步提高。今年以来,局每个干部职工都写了2篇以上心得体会,记了3000字以上的学习笔记。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强对干部职工教育: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邀请市委党校的老师作“理想、责任、能力、形象”专题辅导报告,组织全体党员观看《让红旗更鲜艳》等电教片和广东优秀共产党员钟南山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秦教授的先进事迹录像片;聆听吴锐成市长“重温入党誓词,牢记的党的宗旨”的党课,全体党员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以及开展清明祭扫烈士陵园活动等。二是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参加的党风廉政建设动员大会,传达学习中纪委、省纪委五次全会,市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全面安排部署局机关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积极学习《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贯彻落实《预算法》座谈会,开展会计执法专项检查和财政“四五”普法教育专项检查等。通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考核等形式,增强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三是加强财政业务教育。我局多次组织全市股级以上干部参加的财政业务知识培训班,如举办财政理论与改革培训班,围绕财政政策理论,财政各项改革等财政热点和难点问题,邀请省财政厅和省财经院校的学者教授进行讲课;举办财政改革班,围绕部门预算、财政国库改革、国库软件操作、财政监督等重点进行培训。
(二)抓好政务公开,提高财政工作透明度。
政务公开是社会各界了解、监督财政的一个重要窗口。为了抓好政务公开工作,切实为广大群众提供便利服务,我局成立了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指定一名副局长亲自抓,配备政务公开专职人员,制定实施了《河源市财政局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具体实施方案》,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在推行政务公开中坚持做到:一是紧抓一个“实”字,在一楼大堂专门设立了一个公开宣传栏,在大楼外墙的开辟政务公开栏,将我局主要职能、主要业务窗口的办事程序和财政对社会公开承诺制度等内容进行公开,方便群众了解办事程序,提高了便民、利民服务水平。二是突出一个“活”字,我局除根据市的统一要求外,还根据财政的实际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政务公开,如将日常办事较多、单位最需了解的内容制成小手册,分发到单位和服务对象手中,便于群众查看查阅;对重要工作、政策通过新闻媒体、文件、公告或举行座谈会等形式公开,如对今年实行的财政统一岗位津贴制度,我们就在河源日报上进行了宣传和公开,对今年部门预算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征求意见,我们就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宣传财政改革的政策、财政法律法规等。特别是积极利用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公开收集社会各界对财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给予及时答复。三是注重一个“畅”字,设置监督投诉电话,专设政务公开意见箱,配备专职政务公开监督员,定期检查局机关政务公开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政务公开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工作不够落实的科室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把政务公开工作与年度考核和各种评优评先结合起来,凡被给予通报批评的个人年度考核不能被评为优秀,各种评比不能被评为优秀或先进个人,促进了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
(三)深化财政改革,提高管理水平。
财政各项改革因为涉及到单位和干部群众的利益,是广大干部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行风评议的活动中,各位代表和单位干部群众向我们提出了完善财政改革的具体意见和建议,如多与单位沟通,掌握更多情况,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等。我们对这些意见和建议高度重视,采取了有效措施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财政各项改革:一是抓好资产清理工作。从去年10月份开展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资产清理工作以来,通过前期准备、清理核查、建章立制和规范管理等几个阶段,基本摸清了单位的“家底”,制定了《河源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资产管理。
截止5月初,收缴单位资金4106.08万元,办理房地产面产权移交手续31户,房地产面积687150.41平方米,其中:自用房产面积154217.42平方米,自用地产面积444473.64平方米,经营性房产面积28025.42平方米,经营性地产面积550平方米,闲置地产面积59883.93平方米。二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为了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实现“一个部门一本预算”,我们将市直183个财政预算单位纳入20xx年部门预算改革范围。严格按照部门预算编制的规定和要求,审核部门单位的收支预算草案,把部门单位的预算内外收入都纳入部门预算编制,实行综合财政预算。特别是在安排单位公用经费支出时,我们根据市直财力和单位财务支出实际,首先取消了预算外收入按固定比例返拨给单位做法,实行政府财政统筹安排。在此基础上,经过多次讨论并报市领导审定,制定了比较合理的公用经费支出标准。同时考虑到单位的具体实际,我们还按照公用经费一定比例安排业务经费,基本保障了单位的基本运转。在安排项目预算支出时,我们逐步引入了零基预算法,加强对项目预算的审核管理,要求将重要项目支出编列到“类、款、项”,甚至细化到具体的“目”,提高了预算支出的准确性。
在部门预算执行中,我局党组成员分工负责,带领业务科室人员到部门单位上门了解部门预算执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反馈,为进一步完善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奠定了基础。三是扩大国库改革试点。为加快国库改革步伐,我们在完善改革制度、改进操作软件和加强业务培训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国库改革试点范围。首先是扩大财政国库直接支付范围,从去年11月起,将个人工资纳入财政国库直接支付系统,不再经过工资专户;从今年4月起,将政府采购资金纳入财政国库直接支付系统,不再经过采购专户,直接由财政将款项支付到商品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其次是增加国库改革试点单位。在去年19个单位国库改革试点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扩大国库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将市直61个副处以上单位纳入今年国库改革试点范围。目前,改革国库试点单位增加到80个,改革面达到50%以上,通过财政国库支付资金9390万元,其中财政直接支付8208万元。
四是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在进一步理顺政府采购管理与执行关系基础上,我们不断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如制定《河源市政府采购内部操作规程及资金拨付程序》,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明确了20xx年政府采购目录,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特别是今年对市直单位公务车辆保险实行政府统一招标采购,通过专家公开、公平、公正招标评标,确定定点投保公司,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财政
资金节约率近50%。对全市卫生系统医疗器械实行公开招投标采购,这是我市历史上最大一宗单项采购项目,进一步扩大了政府采购影响。截止6月底,今年完成政府采购金额1797万元,同比增长32%,资金节约率为13.8%。五是继续完善财政统一发放岗位津贴改革。为了逐步解决实施财政统一发放岗位津贴改革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单位组织收入积极性下降等问题,我们在广泛开展调查和深入分析基础上,采取了相应政策措施。
一是制定实施了鼓励单位组织收入的奖励政策,对于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非税收入,单位超额完成预算任务的,给予一定奖励;没有完成预算任务的,相应扣减单位的专项资金。对争取省补助资金和兄弟市扶持资金,属于补充办公经费的,按100%的比例留给单位使用,属于专项经费的,视资金数额多少按比例安排奖励经费,并及时拨付到单位补充经费。二是修改制定了《关于河源市市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开支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新差旅费制度》),提高出差补助标准,基本保障了出差人员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此外,我们正着手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改革,加强对县区部门预算、国库改革等方面指导,促进各县区加快财政改革步伐。
(四)加强调查研究,转变工作作风。
针对统一岗位津贴改革、部门预算改革等财政改革给部门单位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我局党组成员按照分工负责的原则,各自带领相关业务科室的人员主动到预算单位去了解掌握情况,宣传财政改革的政策和意义,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得到了部门单位的充分肯定。针对今年来行政事业性收入增长缓慢、甚至有减收的问题,我局对照“精细化、科学化”的目标,积极到相关部门去调查了解情况,认真查找原因,并提出了强化非税收入管理的措施,逐步加大了管理力度。针对县乡财政困难的问题,我们拟定调研提纲,派出调研组深入到县区乡镇去掌握了解情况,分析县乡财政困难的原因及对策。特别是为了进一步了解掌握我市“6.20”特大洪灾对财政收支的影响,确保“三个不低于”目标的实现,我局及时拟定调研提纲发送到各县区,成立两个调研组深入县区进行调研。通过积极开展调研,我局干部职工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的多了,注重实际、积极思考的多了,正在逐步形成一种重调查、重实际、重分析、重实效的新作风。
(五)加强财政监督,保证资金安全。
针对财政监督管理不够有力的现象,我们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加以整改。一是加大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将检查的重点放到基层财政和基层单位。我局成立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党组其他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配合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检查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整个专项检查工作的组织、协调、指挥,并指定局长负总责。制定《配合省财政厅完成我市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检查工作方案》,明确检查的内容、时限、要求和步骤。目前,各县区自查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二是加强对财税收入监督。我们建立与国税、地税等部门的定期沟通联系工作机制,加强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和重点税种的监督管理。特别是在今年6月17日由市政府主持召开了第一次财税联席会议,加强对财税收入执行的分析,堵塞税收收入的流失漏洞,提出了加强财税征管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同时,我局党组成员按照分工,分别挂钩联系服务县区,建立完善分片抓收入的工作机制,督促大力县区组织财政收入。三是加大财政投资建设项目的监督。对财政资金投资建设的项目,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标准进行审核监督,控制高估冒算,节约工程成本。今年上半年,市直财政受理投资评审项目82个,受理评审资金6154万元,审定金额5513万元,资金节约率为10.41%。四是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特别是加强了对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收支的管理和财务监督。此外,我局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投入上也加大了整改力度,积极筹集资金支持河源市职业技术学院、河源市技工学校、城市防洪堤和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加大对政府十件实事、救灾复产和其他社会事业的投入,等等。
三、紧贴实际,创新服务,通过“回头查”"活动推进工作开展
通过扎实开展行风评议“回头查”活动,紧扣打造“后发河源”、加快发展这个主题,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三个不低于”目标要求来开展各项财政工作,努力创新服务形式,促进了财政事业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作风更加扎实了。
通过行风评议“回头查”的有效整改,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加深了对行风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作风更加扎实了。一是学习风气浓了。局机关除坚持每星期集中学习外,还组织专题辅导报告、学习心得交流和举办业务培训班等,营造了良好学习氛围,并做到了学以致用。二是服务水平好了。通过开展各种形式调研活动,我们掌握的情况多了,主动思考的多了,分析研究的多了,提出的对策建议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方便了领导参考决策。三是办事效率高了。通过狠抓教育整改,干部职工的办事工作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对群众前来办理业务,能办的即办,一时不能办的,按办事承诺尽快办,办不了的提请领导督办,力求减少办事环节,节省办事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
(二)管理水平提高了。
通过一系列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财政资金的分配、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第一,在预算的编制上,市直单位全面铺开部门预算改革,逐步引入因素分析法和零基预算法编制预算,预算编制的方法更加科学合理;统筹预算内外财力,实行一个部门一本预算,预算编制更加完整;细化预算编制,制定公用支出的初步标准,预算编制更加规范、透明。第二,在预算的执行上,严格按照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政府预算收支计划,及时将资金拨付到用款单位。扩大国库改革试点范围,对各项专项资金实行国库直接支付,大大减少了资金拨款环节和在途时间,提高资金的拨付效率,减少了资金被挪用、被截留的机会,方便了单位用款。第三,在预算的监督上,通过加强对重点项目、重点税源和重点税种的监管,加大对各种专项资金的监督以及开展支出绩效评价,政府财政收支行为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第四,在预算管理上,我们根据财政工作的实际,先后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基本建立起了一整套的,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了资金分配、拨付和管理使用等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通过简化预算内资金审核拨付程序,从今年4月1日起取消过去对预算内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含未列入财政统发的个人经费)要求部门预算单位填报请拨单的做法,减少了部门单位的办事程序和时间,方便了单位及时用款。
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以来,国库处和国库收付中心针对征求意见和自查自纠查找出来的国库集中支付存在的审批环节多、时间较长、系统不够稳定、数据传输速度慢等问题,牢固树立服务观念,采取积极措施,切实加以整改,收到了显著成效。
一、优化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加快数据传输速度 一是进行国库支付系统增容,实施软件升级。增加了系统交换主机2台,对系统主机和预算单位电脑进行版本升级,增容升级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明显提高。
二是更改上网方式,配备杀毒软件。对30家重点预算部门和二级单位较多的预算部门,改拨号上网为光纤专线,全面提升上网速度。同时,为预算单位统一配置正版杀毒软件,加强电脑维护和人员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电脑操作水平。
三是开通预算单位集中支付信息查询系统。开通了预算单位支付信息查询平台,为预算单位提供财政端用户的各项查询功能,预算单位可在网上查询本单位最新的指标、计划、支付等各项业务的执行进度情况及有关指标数据。
二、简化国库集中支付流程,缩短用款审核时间
一是优化用款计划报送模式。变按月报送用款计划为按季报送用款计划,每年预算单位只需报送计划4次;变基本支出计划由预算单位编制报批,为财政部门编制下达,预算单位只需编制季度项目支出计划,尽量减轻预算单位财务人员工作负荷。
二是明确国库集中支付财政内部处室职责。各归口财务管理处室统一行使对外服务、综合协调和信息反馈等职责,为预算部门单位实行“一站式”全程服务。
三是简化国库集中支付审核业务流程。变序列审核为并行审核,业务处室履行实质性审核,主要对照部门预算和部门单位实际工作需要行使审核项目支出计划;国库、收付中心履行程序性审核,主要检查授权支付、直接支付是否符合国库集中支付的规定和季度计划的要求。实行财政审核“权限向下兼容”,各业务处室处长或副处长可以向下兼容履行审核手续。同时,规定审核时限,业务处室和国库处、国库收付中心审核时限均不得超过2个工作日。
四是设立热线电话和实行值班制度。国库收付中心设立热线值班电话,实行专人每日值班制度,通过强化国库集中支付入口和出口双向服务,为预算单位排忧解难,提供优质服务。
三、规范代理银行办公时间,强化集中支付清算管理 经与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业部认真研究,联合各商业银行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库集中支付有关工作的通知》,规范代理银行受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时间,确保国库集中支付资金及时支付和清算。
一是规范代理银行办公时间。各商业银行及其网点受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时间一律与银行网点对公工作时间一致,由下午3:00延长至下午5:00,确保银行对公营业时间内预算单位正常用款需要。
二是及时办理财政资金支付和清算业务。督促代理银行进一步规范财政性资金银行支付清算行为,准确、及时地办理财政性资金的支付与清算业务,杜绝支付与清理过程中出现滞压财政资金或支付不及时的现象。
三是增补财政直接支付凭证。为提高办事效率,减轻代理银行实际操作的工作量,代理银行办理直接支付业务后,不再开具《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单》,现改由代理银行增补财政直接支付凭证第六联替代。
四是强化国库集中支付监督检查。会同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管部,加大对商业银行经办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监督检查力度,建立业务办理绩效考评体系,凡年度内代理银行有3次支付业务不及时、服务不到位的,给予代理银行通报批评并扣减业务手续费,超过5次或预算单位反复投诉的,取消其经办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资格。
四、开设往来收入零余额账户,方便预算单位资金核算 为解决市级预算单位银行账户清理规范后,预算单位资金核算的问题,规定有往来资金发生的预算单位可以申请开设1个“往来收入零余额账户”,该账户实行零余额管理,只能用于收款,不能用于支付。市级预算单位专项资金财政专户收到预算单位划缴资金后,市财政局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增加并下达预算单位往来专项指标。预算单位根据工作需要使用往来专项资金时,须按国库集中支付的程序,按季度上报用款计划,预算指标性质选择往来专项指标,按集中支付程序审核后办理支付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