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中班数学教案(7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目标:
学习1-10的序数,会从不同方向辨别数序。
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过程:
(一)小朋友排队:幼儿分组排队,看一看谁排在第几位,从左面数第几位是谁,从右面数第几位是谁?
(二)小动物找家
1、摆若干个弓形门当作动物的家,每个家门口挂一种动物头饰,幼儿分别戴这几种头饰。
2、看一看第几号房子是谁的家?
3、"小动物"听音乐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音乐停,迅速跑回自己家,问:"你住在第几号房子里?
(三)找座位
1、***车:在火车票上写上数字,幼儿要根据数字上第几号车箱找座位。
2、小剧院:不同颜色的票代表不同的排,不同数字代表不同的号,幼儿购票入场坐相应的排与号。老师查票,幼儿说出自己是几排几号。
(四)住楼房
1、老师与幼儿每人带一张照片。
2、画一座楼房,共四层,每层十个窗户可以开关,将楼房画贴在墙上。
3、幼儿自选一个窗口,将照片插在窗户里。
4、看一看某某住在第几层,第几号。
5、看一看第几层,第几号住的是谁?
教学反思:
这次的数学活动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对孩子的教育要来源于生活,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整个活动依据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以“开火车”游戏情景贯穿始终。在活动中,仔细倾听他们的想法,尊重孩子们的意见,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对孩子讲“列”“排”等比较抽象的'概念时,不能只停留在“有丰富的玩教具”上。更有效,更直观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在情境中,真正的参与到活动中,从生活中认识“数”。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是是幼儿掌握数学概念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活动意图: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结合低幼个性特点开展了此次活动《8的组成与分解》,激发幼儿的思维,激起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巩固8的。分解与组成,为计算打基础。
2、培养幼儿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演示板、数启操作盒(雪花片)白纸、铅笔。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有序地取智慧盒入座。
二、回忆8的组成
1、碰球游戏,碰数字8
1球碰几球?
1球碰7球。
3球碰几球?
3球碰5球……
2、游戏复习8的组成。
三、学习8的分解与组成
1、 出示数启演示板,利用演示板的方格,分别将两种颜色进行摆放。
2、 根据不同的分法,将它们念一念。
3、在黑板上写出相应的算式,以此类推。
4、 公园里有8只小兔,被请走了3只,剩下来还有几只小兔?
5、 这道题先告诉我们什么?后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算什么?用分解怎么去分?8可以分成3和5 请个别幼儿列式:8 3 5 以此类推。
6、观察8的分解与组成示意图,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递增、递减、互补、互换的关系。
四、幼儿操作,提升经验
幼儿开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尝试在白纸上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列出正确的算式。
活动反思:
幼儿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上幼儿唱“主角”,教师只是一个“配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幼儿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关注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活动穿插游戏或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得到提高。
【活动目标】
1、在操作实物的基础上,理解5的分合,并能用语言清楚的表达。
2、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
3、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活动准备】
记录单,笔,种子、扑克。
【活动过程】
1、游戏:分种子,引出题目。
(1)一共有5颗种子,要分成2份,应该怎么办,一共有几种分法?请你去试一试。
(2)幼儿从盘子里取5粒种子进行尝试,并把分好的结果记录下来。
2、学习5的分合。
(1)交流操作结果,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怎么分的?教师记录。
(2)小结5一共有几种分法?
3、用数字记录5的分合。
尝试用数字来记录操作结果,记录完成后念念分合式。
4、游戏:“扑克数字碰碰碰”。
复习5的组成。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活动围绕着给小动物分房子进行,形象可爱的教具,如:可爱的小动物、小猫、小狗、大象等,还有漂亮的小房子的图。再加上幼儿乐于帮助小动物分房子的喜悦心情,充分调动了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在第一次给小动物分房子并记录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操作、探索,找出了“5”的4种分法,在展示幼儿分房记录时,有的孩子没有找出了“5”的4种分法,还有的分出的一组数字合起来不是“5”,但大多数幼儿都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分合操作。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记录,对没有掌握好的在下一个环节中我会多给予关注。接下来引导幼儿学习有序进行“5”的分合,幼儿观察“5”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5”的分合,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幼儿在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时,掌握了有序的进行“5”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房的结果。活动在游戏《找朋友》的欢快气氛中结束,幼儿通过探索、操作、交流、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孩子们对活动兴趣浓厚,积极参与到操作活动中去,体验分合活动的乐趣。游戏是幼儿的最爱,是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最佳手段,于是,在教学中我便为幼儿创设了宽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幼儿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一边游戏一边学习,玩中学、做中学,寓教于乐。
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层层递进,每个环节发散幼儿思维,从而知道了5的分与合,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并创设了较好的生生互动的环境。
教学目的:
1.初步感知5以内数与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2.发展比较、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
动物头饰:猫、狗、猪、熊、兔子;黑板画;点子卡片每人一套。
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拍手游戏,用动作感知数的实际意义,如看点子卡片拍手,边拍手边数数,最后说出点数。幼儿还可根据点子的数量模仿拍几下皮球的动作,边拍边数,并说出总数。
2.小动物去商店买气球,它们都买几只呀?(请幼儿扮演商店售货员,幼儿戴头饰扮演小动物买气球。5以内数字自由说)在黑板上摆出来小动物买的气球,让小朋友数,"每个动物各有几个气球?
看颜色,说一说,几里面有几个1?
3.看黑板画,数一数,小动物一样多吗?谁多,谁少?怎样才能一样多?(添画少的小动物,观察谁比谁多1?谁比谁少1?教师讲完,幼儿动手画)4.运用听觉感知数,比比谁的耳朵灵。如老师请个别幼儿学动物叫声(数量是5以内),其他幼儿回答:"是哪种小动物的叫声?共叫了几声?"5.游戏《乒乓球》结束活动。
课下延伸:
点子卡片练习,添画小动物。
认识粗细活动要求:认识、比较物体的粗细,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
活动准备:教师演示用的4种不同粗细的物体(小棒、牙签、蜡笔和水彩笔)幼儿标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强的为7种不同粗细的物体,能力中等的为5种不向粗细的物体,能力差的为3中不同粗细的物体)(牙签、小棒、蜡笔、记号笔、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认识粗细1.请幼儿用自己盒内的东西穿木珠提问:你在玩木珠的过程中发现什么了?(牙签、小棒穿进,蜡笔等没穿进)
2.寻找原即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小棒、牙签细,蜡笔粗)
3.小结:原来东西有粗和细之分。
二、比较粗细
1、出示小棒师:
刚才我们玩了穿木珠的游戏,有的东西穿进去了,而有的东西没有穿进,那么小棒刚刚穿进了,它是粗的还是细的?
(1)若回答细的,则出示牙签,让幼儿比较
(2)若回答粗的,则出示蜡笔,让幼儿比较那么这支笔到底是粗还是细。
2.得出结论:
一样东西是无法比较粗细的,要两样东西才能比较出租和细。
三、利用粗细不同的物体排序师:你们盒子里的东西有粗有细,那么我们来帮他们排上队
幼儿操作任意排
2.提问
1)你是怎么排的?(从粗一细,从细一粗)
(2)你是怎么排出来的?
3、师生共同小结
(1)先找出最细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两个进行比较、依次排队。
(2)从盒中先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一,然后再在盒中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二,反复运用这个方法依次排队
4、请幼儿采用互换方法比较一种方法排列。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初步理解5的概念,认识数字5。
2、能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会按一定规律进行点数排序。
3、体验数字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
2、在信封的正反两面分别贴有图案和圆点个数一致的和不一致的各若干个,5个信封当中装有数字1、2、3、4、5,其他都是小小的数字5。
3、若干个箩筐,若干糖果。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谁呀?(播放课件)原来是喜羊羊(喜羊羊:嗨,大家好,我是喜羊羊,我有一个很漂亮的密码箱,可是我把密码忘记了,你们能帮助我找到密码吗?密码就藏在三个神奇的箱子里)(出示密码箱与三个神奇的盒子)
二、回忆旧知复习巩固数字1、2、3、4。
1、教师打开第一个盒子,寻找实物图与圆点图一致的信封。
师:这里有一张提示的纸条,上面说,密码就藏在圆点和图案的数量一样多的信封里。
2、请全体幼儿拿出信封,观察实物图和圆点图的对应情况。
师:请小朋友拿出椅子底下的信封,如果是一样多的到老师这边来,如果不一样多,放回椅子底下(幼儿第一次操作)。
3、请图案和圆点一致的幼儿打开信封查看密码。找到数字:1、2、3、4。
师:你们信封上的圆点有几个?图案有几个?一样多吗?你是怎么数的?打开信封看一看里面有什么?
密码箱的密码一共由5个数字组成,我们已找到4个数字,还有1个数字藏在哪里呢?
三、探究新知初步感知数字5。
1、教师打开第二个盒子,请全体幼儿寻找实物图和圆点图都是5的信封。
师:让我们一起打开第二个神秘盒哦,这张纸条上说,还有一个数字藏在圆点和图案的数量都比4多1的信封里,比4多1是几?我们去找一找,到后面的桌子上去找(幼儿第二次操作)2、教师与幼儿一同出示数字5。
师:你们找的信封上的圆点有几个?图案有几个?一样多吗?我们一起打开信封,看看是数字几?
3、理解5的概念:5可以表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师:刚才老师的数字5表示5个萝卜,小朋友的5表示什么?
4、尝试打开保险箱,了解1-5的排列顺序。
师:我们把五个密码数全找到了,根据5个数字的顺序播放多媒体,出现错误,怎么办?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个神秘盒到底告诉我们些什么?(请幼儿按要求进行密码排序)。
四、巩固练习进一步感知5的数量。
1、打开保险箱,请每位幼儿拿对5颗糖果。
师:密码箱终于打开了!哇,出现了好多糖果(激发幼儿快乐情绪),刚才喜羊羊悄悄跟我说了一句话:为了庆祝我们的成功,请小朋友吃糖,每个人拿5颗。
五、结束部分:随音乐跳舞庆祝。
活动目标:
1、在猜测、证实桔瓤数量的过程中,积累估算的初步经验与不同的数数方法。
2、喜欢观察生活中熟悉事物,并乐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桔子、果盘、塑料筐、小碗、擦手毛巾、笔、统计表。
活动过程:
一、比较讨论大小桔子的数量。
1、教师语言导入:今天很冷,小朋友都吃早饭了吗?吃的什么?(请个别幼儿讲述,还可以请旁边的幼儿说刚才同伴说的答案,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2、你能把喜欢吃的东西用动作表示出来吗?(一幼儿做动作,其余孩子来猜,看谁猜的最接近。)
3、猜猜老师最喜欢吃什么?(幼儿猜测)看看,我最喜欢吃什么呀(出示大小两个桔子)他们有什么不一样?(提示孩子把话说长了,我们就会听的更清楚)教师小结:原来有的大,有的小,而且颜色也不一样。
4、出示大小两盘桔子小朋友来猜一猜,两盘桔子一样多吗?哪个多,哪个少?
你猜大桔子有几个?小桔子有几个?(引导孩子用目测的方法进行判断)怎样就知道盘子里究竟有几个桔子了?(数一数)教师带领孩子一边数一边排成一排,然后进行记录(大桔子有X,小桔子有X)。
5、刚才一个一个数,数了几次(12次)。
(1)还可以怎么数,就能快一点(两个两个数,2、4、6、8、10、12,带领孩子一起数一数,是不是快一点?)
(2)还可以怎么数?再快一点?(3、6、9、12、)
(3)还有没有更快的呢?(6、12)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找到了比一个一个数快的方法,可以两个一数或3个一数,其实还有更多办法,以后小朋友可以和爸爸妈妈去找一找,你会发现其中更多的奥秘。
6、刚才我们这个盘子里的大桔子多少个,小桔子呢?看看这两个盘子一样大吗?为什么一样大的盘子,装的桔子数量不一样呢?那我们把它装满,看谁装的多谁装的少(教师演示操作)咦,同样大的盘子为什么大桔子装的少,小桔子装的多呢?(幼儿讨论)教师小结:原来大桔子长的大,占的位置比较多,几个就把盘子装满了,而小桔子长的小占得位置比较少,所以就能多装一些。
二、猜测记录大小桔子里的瓤数。
1、你们吃过桔子了吗?桔子里有什么?(肉、汁、籽)
2、桔子里面那一片一片的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瓤,你来猜猜大桔子里有几片瓤?(幼儿猜,教师用红笔进行记录,提醒孩子把话说长。)
3、小桔子里有几片瓤(幼儿猜,教师用红笔进行记录,提醒孩子把话说长。)
4、教师:你们猜的好像都是大桔子里的瓤多,小桔子的瓤少,究竟是不是这样的呢?想不想知道答案?那我们怎样来找答案?(剥开来)
三、验证大小桔子里的瓤数
1、桔子老师已经洗干净了,小朋友先把小手擦一擦,然后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桔子剥开来,把桔子皮放在中间的篓子里,保持桌面干净才像中班的哥哥姐姐哦!
2、幼儿自己动手剥桔子。
3、剥好的小朋友先数一数,有多少片瓤?你是用什么办法数出来的?
4、交流数的方法和结果。
请你回答我三个问题:
1、你剥得是大桔子还是小桔子?
2、有多少片瓤?是怎么数出来的?请你用一句长长的话一起告诉我。
(1)请若干个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方法、(以一片为中心开始数、一片一片数)谁剥大桔子的,有几片瓤?是怎么数的?还有谁的结果和他不一样?你是几片?(教师记录结果)剥小桔子的小朋友来告诉大家,有几片瓤?怎么数出来的?(记录结果)
(2)我是怎样数的呢?(教师演示分成两半,先数一半,再数一半)
(3)我还有一种数桔子的好办法,你们肯定会喜欢。(一片一片吃,边吃边数)
(4)你们想这样做吗?请小朋友用这个办法再数一次,边吃边数记在心里。
5、教师:桔子吃完了,刚才我们都猜大桔子的瓤多,小桔子的瓤少,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记录结果。
大桔子最多多少片?(12)最少多少片?(9)小桔子最多多少片?。(11)最少多少片?(9)那是不是桔子大瓤就多,桔子小瓤就少呀?对了,桔子瓤的多少和桔子大小没有太大关系。如果小朋友还不相信的话,回家后还可以再来试一试,看看我们今天找到的答案对不对。
教学反思:
1、活动中通过猜一猜的形式,运用多种感官让孩子们来感受桔子的外形特征及颜色,能够更积极的激发孩子的思考同时更直观的帮助了孩子们积累巩固对于桔子的经验,活动形式比较“活”调动了兴趣,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了进来,整个活动过程更自主,更活泼了。
2、在活动中给与了每个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操作中体验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同时也让孩子感受了成功的愉悦感,在剥一剥数一数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非常的认真投入,也很乐意把自己的发现来告诉大家。
3、最后分桔子的环节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和同伴互相分享,让孩子们在和同伴的交往中逐步感受到分享的快乐,做中学的活动给与了孩子们充分的自主空间,在这样的活动形式中让孩子们更积极的参与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之间的友情。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的序数。
2、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不同的房子(有五间房子的平方一座;高五层,每层有一个房间的高楼一座;高三层,每屋有两间房子的高楼一座。)
(2)小猴、小羊、小鸡、小猪、小兔的图片各1张。
(3)写有门牌号的小动物若干。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小动物们今天也要盖房子了,我们一起看看它们盖的房子吧。
2、学习5以内的'序数:
(1)出示五间平房,请幼儿帮小动物找新房。
小猴、小羊、小鸡、小猪、小兔住在从左往右数1——5的房间,依次是:第一间、第二间、、、、、、,请小朋友送动物回家。
小动物们觉得新房子虽然很宽敞,可是却看不到远处的风景,于是小动物们商量了一下,又盖起了第二座房子。
(2)出示高五层,每层只有一个房间的高楼,请幼儿帮小动物们搬进第二层房子。
小猴、小羊、小鸡、小猪、小兔住在从下往上数1——5的楼层,依次是:第一层、第二层、、、、、、,请小朋友送动物回家。
小动物觉得这栋楼房虽然很高,可是每一层就一家,找好朋友一起玩,还要上上下下,真不方便。于是小动物们又商量着要盖第三座房子。
师:小朋友猜猜小动物们盖得第三座房子会是怎样的?(引导幼儿说出每层有两个或三个房子)
(3)出示高三层,每层有两个房间的楼房。小猴子看到这样的楼房真想立刻住进去,谁来帮小猴子搬新家?
小兔子看到这样的楼房也想立刻住进去,谁来帮小兔子搬新家?
出示门牌号码102,请幼儿尝试理解含义。教师小结:原来门牌号码的第一个数字表示第几层,第三个数字表示第几间。
3、结束:体验帮助小动物的快乐
小动物都搬进了新楼房,很开心,我们一起来祝贺它们吧。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大家一起跳舞,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小动物搬新居》这一数学活动让我体会到,在数学活动中,教师一环扣一环的问题起着引领幼儿、支持幼儿活动的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幼儿在问题中思考,在问题中操作,使他们的大脑和双手都与教师积极互动,以达到最佳效果。
在活动第一环节我便向幼儿提出了“你们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这一问题,虽然很简单,却是这一活动的基础,它起着引导和激发幼儿兴趣的作用,为整个活动能够自然而顺利地进行做了教好铺垫。
从活动效果来看,层层递进的问题式教学,确实起到了较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