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家人们整编的15篇幼儿园中班说课稿,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一、说选材和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幼儿获得基本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掌握与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相关的学科的基础知识,促进幼儿身心等各方面得到充分而和谐的发展。我选择的内容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发展水平,为幼儿所能理解和接受。我选择的故事“树荫”,有助于幼儿发展智力和想象力,培养了幼儿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能听懂和学说普通话。从语言领域讲,“树荫”比较适合孩子早期阅读的,故事能引起幼儿的喜爱。从科学领域讲,故事中涵盖了光与影子的关系,通过设计更好的引发幼儿对影子与光的探索兴趣。
二、说目标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在感知故事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与教师、同伴交流和讨论,知道太阳位置的移动会导致树荫的变化。
三、说准备
为导入课题进行“小影子”游戏,我准备了实物手电筒、小闹钟、小茶杯。
为了更好地达到活动目标,我还准备了图片,语言磁带,小口袋书。
四、说教学方法
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相互渗透,根据《纲要》要求,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和游戏之中,如:采用实物教学法进行“小影子”游戏,直观教学法出示图片,注重学科整合,把数数、点数这种教学知识渗透到语言课中,将故事以口袋书的形式出现,做一本小书放在口袋里,想看的时候拿出来看,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创造性地讲述故事,潜移默化地进行识字教育,提高幼儿对文字符号的兴趣,通过不同形式训练了幼儿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五、说教学过程
1、以“小影子”游戏的形式出现,让幼儿观察灯光下物体的影子,让幼儿知道影子会随着光的移动而改变位置。
2、出示图片,让幼儿点数图片的张数,自己看画面、想内容、提问、交流、讨论。
3、播放磁带,听故事。
4、通过教师讲述、提问,帮助幼儿充分理解故事内容。
5、看口袋书,教幼儿认识书的页码、首页、故事的名称,复述故事情节。
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在感知故事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与教师,同伴交流和讨论。
2、知道太阳位置的移动会导致树荫的变化。
活动准备1、手电筒、小闹钟、小茶杯2、语言磁带3、图片4、小口袋书活动过程1、开启手电筒,进行“小影子”游戏,让幼儿观察灯光下物体的影子,让幼儿知道影子会随着光的移动而改变位置。
2、出示图片,让幼儿点数图片的张数,和图片上物体的个数,让幼儿自己看画面、想内容、提问、交流、讨论。
3、播放磁带教师:你们看到的图片,是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你们想听吗?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小熊在干什么?
4、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充分理解故事内容。
(1)故事中说了一件关于小熊的事,是什么事?
(2)小熊最后对着太阳说“你真坏”,太阳是真的坏吗?(幼儿根据经验,理解阳光是会变化的科学道理)
(3)你们喜欢故事中的小熊吗?为什么?小熊是被什么烫醒的?它想用什么方法将树荫留住的?它能留住树荫吗?为什么?
5、发放小口袋书,引导幼儿认识书的首页、页码,认识故事的名字,简单复述故事。(我拿的什么?跟别的书有什么不一样?我们一起来说这个故事。)
6、引导幼儿积极地为小熊想办法,怎样才能睡个又香又甜的凉爽觉?(到房间里、开空调、电扇……)
结束:今天小朋友们听课都很认真,小口袋书就送给小朋友们了,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把认识的“树荫”两个字教给爸爸、妈妈……活动延伸在故事角中放置《树荫》的录音带,请幼儿游戏时选听。课后玩“踩影子”游戏。
一、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nobody》是一首节奏鲜明,旋律活泼的歌曲,它欢快的节奏能够感染幼儿,使孩子有一起动一动、扭一扭的兴趣。在课件中选择了一款兔斯基的QQ表情,它可爱又显幽默的表情也贴近幼儿的审美。韵律活动是在音乐的伴随下通过人体有节奏的动作、姿态、生动的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对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根据乐曲特点和幼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想象之特点,我设计了中班韵律活动《会跳舞的身体》,主旨是通过与健身兔一起锻炼、运动身体,让幼儿在愉快、直观的教学环境中发挥想象创编动作。通过多媒体课件、欣赏、韵律动作模仿的形式来帮助幼儿对音乐情节的理解,激发了他们创编动作的兴趣,从而创造性的表现美。
2、教学目标
结合作品特点及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制定了以下目标:
(1)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大胆地模仿健身操做动作,并尝试创编一些简单的锻炼身体动作。
(2)能跟随音乐、掌握节奏合拍做动作并在相应节奏处转换动作。
(3)体验律动活动带来的互动的乐趣。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熟悉音乐旋律,跟随动画片段大胆模仿健身操动作。在活动中,通过带领幼儿完整欣赏视频,分段配乐欣赏,并在课件的直观展示下,幼儿深受卡通动漫形象的吸引,从而乐意自主地进行模仿。
难点是跟随音乐、掌握节奏合拍做动作并在相应节奏处转换动作。选择的这首律动歌曲旋律活泼、节奏欢快,为了更好地使幼儿能够合拍地做动作,并且在前后乐句中进行动作的转换,把课件设计成为了能够按照幼儿的经验回忆,分段欣赏,增强了活动的灵活性。
4、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本次活动,我做了以下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1)幼儿前期经验准备:与幼儿初步熟悉歌曲《nobody》,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特点。
(2)多媒体课件。在课件内容的选择上,采用卡通动漫这个深受小朋友喜欢的形象
(3)场地准备:幼儿围坐半圆形。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纲要》指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还应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这个活动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课件作为教学沟通的桥梁,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在活动中,通过操作演示课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故事、影音课件具有生动、具体、形象、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特点,多媒体特有的声像并茂、动静结合等优点,使教学成为有趣的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便于理解、易于记忆,从而使孩子们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同时运用了观察法、交流讨论法和启发提示法。
2、学法
在本次活动中我主要运用了多种感官参的方法。在活动中通过眼看(看课件)、耳听(听音乐),脑想(想象)、学一学、说一说(尝试),做一做(练习)等多种方法来获得知识体验。我让幼儿通过听音乐熟悉了歌曲的旋律,体验快乐的情绪,使活动更为丰富和有趣。
活动中还渗透着游戏操作法、观察法、归纳法来获得知识,并且在创造性游戏中,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情表现自己对音乐情节的理解,充分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
三、说教学过程
我将这次韵律活动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兴趣。二是欣赏音乐并创编动作,三是邀请同伴一起表演,最后是活动延伸。其中第二环节欣赏音乐并创编动作还分为:提问健身教练会做哪些动作、完整欣赏视频、分段创编模仿、完整创编模仿等。
下面我具体说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开场:跟音乐进场
一、引入活动,出示兔子健身教练图片
师:今天老师邀请了一位朋友,大家来看看它是谁好吗?健身教练和我们小朋友一起学本领,有谁知道健身教练会和我们做哪些锻炼身体的动作呢?(出示兔子图片)
(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活动的主题内容(),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想象锻炼身体的各种动作,为下面的活动开展做准备)
(二)欣赏视频,模仿创编动作
一、欣赏小兔子跳舞
师:小朋友们自己也做了做锻炼身体的动作,我们的兔斯基健身教练也忍不住想给我们表演一下,大家快来看它带来的运动操吧。(播放视频)
(顺着幼儿的讲述,自然地过渡到视频欣赏。在这一环节中,使幼儿初步了解今天所要模仿与创编的动作内容,并且感知音乐活泼、欢快的旋律和节奏)
二、引导幼儿回忆视频中出现的动作并进行模仿
1、回忆动作并跟节奏模仿动作
师:健身教练的运动操做完了,谁来说一说,你看见它做了什么动作呀?(根据幼儿回答,点击课件中的分解动作)
师:我们看到了健身教练的这个动作是怎么做的呀?(与幼儿共同讨论并模仿,教师对于动作的难点做着重讲解。如:"邀请动作"右手叉腰,左手从身前画个半圆,接着左手自然挥动四下)
师:小朋友们,老师喊口令,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个动作吧。(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的口令,视幼儿掌握情况重复两到三次)兔斯基教练还为我们配上了音乐,大家和它一起跟着音乐来做动作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与幼儿的共同回忆,引导幼儿进行动作模仿,先是喊口令,让幼儿跟上节奏。接着是合乐进行模仿操,在背景音乐播放的同时,教师也会轻轻地跟着节奏喊口令,帮助幼儿手、耳协调地进行律动。在此是贯穿了活动的重点目标,也为解决活动的难点目标打下基础。)
2、出示完整的动作分解图,提示幼儿回忆
师:我们一起跟着健身教练做了这么多锻炼身体的动作,快来看看,还有哪些动作是我们没有做过的呢?(点击课件,出示全部分解的八个动作把幼儿没有进行模仿过的动作进行学习)
(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幼儿的回忆进行动作分解学习。课件从单个动作展示,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进行模仿。在此环节中,课件的特点是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自由地切换动作画面,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学习。)
三、幼儿完整欣赏律动并配乐律动
师:小朋友们和兔斯基教练学了这么多锻炼身体的动作,我们一起再来看看教练
完整地表演一次吧。(配上音乐,幼儿完整欣赏律动)
师:接下来轮到小朋友们表演给教练看了。(幼儿配乐律动,在这个环节中是让幼儿完整地欣赏并进行律动,由于前一个环节中,教师与幼儿对动作进行分解学习,且每段动作也进行了单独的合乐律动,幼儿会掌握地比较好。通过再次欣赏,课件也直观地展示了乐句与动作变化的关系,对幼儿起到暗示的作用,是活动难点得到解决。)
四、引导幼儿创编简单的锻炼动作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一想除了教练教我们的这些动作,还有哪些动作也可以锻炼身体呢?我们一起来动一动,做一做吧。
(根据幼儿的想象,创编动作,并配乐律动。在引导幼儿根据乐曲创编动作的时候,我注意活动中我的体态语言,注意了幼儿情绪调整。)
五、教师小结并邀请客人老师一起做健身操
师:我们今天跟兔子健身教练学会了很多本领,让我们的头、肩膀、身体都跟着音乐跳起了舞,那你想和兔子健身教练一样也来当一回小教练吗?想的话请你赶快去找一位客人老师教她一起跳这个健身操。(这时我只播放音乐,让小朋友们在轻松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当幼儿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时,也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他们对游戏特别感兴趣,其中办家家就是他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歌曲《办家家》就是根据这个游戏改编而来的。它来源于幼儿生活,充满儿童情趣,深受幼儿喜爱。歌曲旋律简单、重复,有很强的表演情节;歌曲中说唱结合及分角色表演唱方式,给歌曲增加了趣味性,充分体现了歌曲欢快的风格。
(二)、目标的确定及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中班幼儿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好问的特点,但缺乏生活经验、词汇贫乏。根据教材分析和幼儿年龄特点,从认知、情感、能力等方面制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绪并能根据角色进行对唱和齐唱。
(2)、根据角色情境及歌词创编表演动作。
(3)、在表演时尽量用眼睛看着同伴,体验目光交流带来的快乐。
2、在目标中提到“初步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中的说唱情绪并能根据角色进行对唱和齐唱”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教学,这就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同时,创编表演动作也是本次教学的难点。
(三)教具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幼儿已有办家家游戏的经验2、图谱3、游戏道具:眼镜、炊具、布娃娃等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主要运用了三种教学方法;1故事导入法:主要是激发幼儿兴趣唤起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幼儿愉快的参与到游戏当中。
2、提问法:主要是加深幼儿对歌词的记忆。
3、图谱演示法:通过形象的教具,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三、说学法:
四岁左右的幼儿更习惯形象思维,本节课我运用了角色表演这样一种方式,通过对唱和齐唱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游戏当中,在游戏过程中获取知识,在说唱部分通过把难点前置这样一种方式,解决了活动的重难点,
四、说活动过程
根据教材分析和幼儿年龄特点,结合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
(一)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首先是谈话导入:“你们喜欢做游戏么?你们玩过办家家的游戏么?是怎样玩的?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做这个游戏吧。”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是充分利用幼儿的兴趣点,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通过亲身体验来再现办家家游戏情境,运用感官感知游戏内容和动作。
(二)从游戏中提升歌词及动作,进行节奏训练。
教师提问:“刚才你们是怎样做游戏的?”有意识反馈并提升幼儿动作,引导幼儿学习学习说唱结合的部分并进行节奏训练:
切菜:χχχχ│χχ│χχχχ│χχ│炒菜:χχχ│χχχ│χχχχ│χχχ│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这一环节主要是把活动重点分解并前置,通过积极引导幼儿再现自己游戏的经验来练习节奏学习歌词,为下一步解决活动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打下基础。
(三)学唱歌曲
1、完整欣赏歌曲教师:“办家家不光是一个好玩的游戏还是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教师和幼儿一同听歌曲。
2、提问:“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歌曲内容,教师边贴图谱边唱出歌词。
3、看图,教师清唱歌曲。
4、幼儿边看图谱,边跟唱歌曲。
(时刻提醒幼儿用自然声音演唱,不要抢,不要喊)4、根据角色唱出歌曲中对唱和齐唱的部分。
“请男孩子当爸爸),女孩子当妈妈),想一想,可以怎样唱这首歌?什么地方男孩子唱?什么地方女孩子唱?什么地方大家一起唱?”看图谱,指导幼儿分角色唱,本环节是活动的重点,主要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学习歌词,借助图谱的帮助让幼儿听音乐自觉学唱歌曲,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
(四)创编表演动作
1、幼儿两两结伴,听音乐做游戏。(按幼儿扮演的角色分别进行打扮,进一步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他们全身心的融入到游戏当中去)
2、教师提升丰富幼儿动作,再次进行表演。
3、提高要求,表演时进行目光交流。
4、活动过程中注意要渗透热爱父母的思想教育。
(五)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提供歌曲伴奏带,让幼儿在玩“娃娃家”游戏中创编替换新的歌词进行表演唱。
一、说意图
新《纲要》提出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激发情趣、激活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赋于幼儿满足感和成就感。传统的幼儿艺术教育要求通过模仿掌握技能、技巧,现代幼儿艺术教育则强调精神创造的意义;强调艺术活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我选择了幼儿既感兴趣,又能充分动手动脑的美术创作活动--有趣的陀螺,让幼儿自由选择,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材料、宽松的环境,尊重个体差异,为不同水平的幼儿考虑。通过"目测、尺量、棉线、纸条"多种方法找出圆的中心点后来制作陀螺,让幼儿去体验、感受色彩变化的美丽以及活动带来的愉悦、满足感、成就感
二、说教材
1、内容分析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以及具体的美术活动能力,我为幼儿提供了不同的活动内容、材料。"用尺量、棉线量、纸条对折"这些在平常美术活动中是很少见的操作方法来进行制作陀螺,这就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好奇欲、积极性,最关建的是这些活动形式让孩子充分锻炼了他们的动脑、动手的能力,只要动脑、动手就能创作出漂亮有趣的作品。体验审美愉悦以及满足感、成功感。还给幼儿充分想象的空间,自由构图、用色;大胆表现自我;促进个性发展。
2、目标分析
知识性目标:
⑴让幼儿学习掌握用目测、尺、棉线量、纸条量的方法确定圆的中心点。
⑵体验色彩变化的美,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社会性目标:
⑴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在愉悦的情绪下自由想象及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⑵肯定每个幼儿的作品,让他们获得创造后的愉悦体验。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制作陀螺的方法。难点:找出圆的中心点。
三、说方法设计
1、谈话、提问法引出主题谈话法维护宽松的精神氛围和自主表现的时空,而提问的方式又能引导幼儿靠近主题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2、观察、学习法提高幼儿审美感受通过欣赏教师制作的陀螺,激发幼儿的兴趣。
3、探索法让幼儿了解、掌握找出圆的中心点的几种方法。幼儿自己动手尝试探索,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选择操作法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根据活动内容、材料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放置三个辅助材料:尺、纸条和棉线。让幼儿自己选择探索活动。给每个幼儿自由的想象空间。
5、个别指导法为幼儿创造更多获得成功的机会,幼儿美术活动虽然游戏性很强,又非常自由,但它并不是单纯的娱乐或消遣,老师在把握幼儿现有水平和每个孩子的特点的前提下,对个别幼儿适时、适当的指导才能出成果。
四、说教学准备
1、活动前两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从家中带来各种陀螺陈列在教室内。
2、教师制作多种图案的陀螺若干个。
3、陀螺画面色彩图一幅。
4、印有直径6厘米圆形的硬纸片和白色硬纸、牙签、彩笔、剪刀,供画圆用的圆形瓶盖、短尺、火柴棍等。
五、说教学
第一部分:谈话、提问引出主题
老师以谈话的方式,逐一提问①小兔玩具店又有新玩具,你们看这是什么?
第二部分:欣赏观察色彩组合图,体验色彩的美
老师逐一出示色彩组合图,幼儿欣赏观察,引导幼儿说出或表现出感受。
本环节中难点的突破主要通过老师的陀螺画面色彩图,让孩子了解掌握陀螺的画面设计及涂色方法。
第三部分:幼儿分组创作
第一步:示范创作方法
1、老师简单示范制作,让幼儿掌握制作陀螺的基本技能、常规。
2、个别幼儿上前来按老师的讲解操作,老师了解幼儿的掌握情况。
3、老师据幼儿掌握情况再示范1-2次。
第二步:介绍活动内容、材料,幼儿按意愿选择活动组。
第三步:鼓励幼儿大胆制作。幼儿在没有任何束缚和限制下,自由创作,老师巡回指导,对一些不够大胆的幼儿以积极的鼓励;对个别不会的幼儿做详细的讲解;对一些领悟强、制作较好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引导。
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环节,主要采用讲解和示范突出教学重点;通过幼儿的实际操作、老师个别指导突破难点。
第四部分:幼儿作品展示
本部分主要采用谈话法,通过讨论,让幼儿用语言将自己的作品内容表达出来,这是本次活动较重要的一环。老师要肯定每个幼儿的作品,让幼儿获得成功后的愉悦体验。
第五部分:结束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欣赏作品后,把自己的作品送到小兔的商店。
整个活动程序的安排,能遵循《纲要》中组织与实施中的教育性、互动性、针对性的原则,也符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因此,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制作陀螺,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及与同伴交流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说教材】
一、教材简介
《大自然的语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以科学为专题的,选编的都是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是学生系统学习说明文知识的单元。本册共编排了两个单元的说明文,第三单元的课文是事物说明文,第四单元的课文都是事理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是事理说明文的开篇之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他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
为了使青少年读者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易于接受本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作者在语言富于感染力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尽量使语言生动、形象、传神。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方法,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人格化,取得生动传神,引人入胜的`效果。真正做到了专门知识通俗化,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因此,根据课程标准七至九年级阶段目标提出的要求:“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本课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简介
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八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发展水平,我们组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按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了解物候的有关知识。
新课标中强调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能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这个目标的设定就是基于此。
(2)体会科普说明文语言具体生动、形象、准确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
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采用把词典中有关物候的解释与课文内容进行比较,初步感知本文语言特色,再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具有生动、形象、准确的特点语句,进行自主品味分析领悟,而后全班交流,朗读感受等方法步骤。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鼓励学生养成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这一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对课文及相关材料的解读感悟。
三、教学重点
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以下重点:
⑴学会按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
⑵体会科普说明文语言具体、生动、形象、准确的特点
依据: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只有了解了文章介绍的科学知识才算读懂了文章。而同时语言的生动性又是让文章饶有趣味,通俗易懂的根源。依据科普文章的特点:内容的科学性,通俗性以及语言的生动性,我们设计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品读语言,由表及里,真正让语文教学体现它自身的特点,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既丰富了科学知识,又增强了语言的感悟力。
四、教学难点
体会科普说明文语言具体生动、形象、准确的特点
依据:语言品味的过程是更好地解读语言,建构语言,丰满语言的过程,我们的教学旨在这过程中学习和吸纳语言文字的精髓,培养学生初步的语言鉴赏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喜爱和玩味的乐趣,使语文课堂充满浓郁的语文味。
八年级学生由于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以及语言积累等方面的原因,品味语言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
【说教法】
学生是语文学习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考虑到八年级学生的学习现状,我主要采用板块活动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活动,做学习的主人。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我们根据本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八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拟采用以下的教法:
1、故事导入法:教师在讲故事时,设置一个带有悬念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比较法:把《现代汉语词典》上有关物候的解释与课文内容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3、竞赛激励法。初中生有好胜心理,在新课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和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物候现象时,宜用此法,表现突出的学生将荣获“最佳小读者”“小科学家”等称号,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4、研讨点拨法:多媒体展现竺可桢的有关内容,点拨学生对文章的情感以及作者对科学的观察和追求精神作深层次探究,既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又注重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
本课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
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说学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圈点勾画法。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强调:“教的最优化必须落实到学的最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们认为,教学中要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是要有机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通过“问题——探究”教学途径,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中达到“问题由学生思考,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由学生解决”的目的,把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
【说教学过程设计】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力求突出重点,做到思路清晰,环节紧凑,安排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设计了“导入新课——新课教学——激发志趣——与君共勉”等教学环节。其中,导入新课估计需要3—5分钟;新课教学需要20—25分钟;激发志趣需要5—13分钟;与君共勉需要1-2分钟。
一、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生� 月亮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他们喜欢了解、谈论有关月亮方面的知识。《月亮婆婆喜欢我》这首歌曲旋律宁静优美,给人以无限遐想。因此,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纲要精神,我选择了本次教学内容,以情境创设为切入点,让孩子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所包含的意境和情感,学习用语言、肢体来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学习演唱这首歌曲。
二、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认知特点和设计意图,我把目标设定为:
1.感受和表现歌曲的宁静、优美,学唱歌曲。
2.在游戏中,让幼儿学习利用教师的语言和动作提示理解歌词。
3.体验与月亮“走走、停停”游戏的乐趣。
本次活动确立的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
本次活动重点我定位为:感受歌曲的意境美,学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活动难点:指导幼儿唱好休止符的乐句。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月亮有一定的认知,有晚上在月光下走的经验。
2.物质准备:ppt课件、歌曲录音、钢琴、相关字卡。
四、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我用直观教学法、谈话法,通过猜谜语,引出月亮主题,再让幼儿观看ppt课件,听着优美的音乐,观赏着相关的动态画面,使幼儿感受月亮的美,引导交流、体验自己晚上在月亮下站立、行走的感受,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在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此,我用哼唱法、体验法让幼儿感受音乐旋律,尝试用动作表现对歌曲的感受。
第三环节:新《纲要》提出: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并能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因此,我利用字卡辅助法帮助幼儿巩固对歌词的记忆,并引导幼儿尝试用肢体语言大胆表现歌曲内容。
第四环节:教师的作用应在于启发幼儿感受美、表达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我设计游戏“走走停停”,通过玩游戏,让幼儿感受休止符的乐句,突破本课的难点。
结束部分,循环播放歌曲音乐。教师用语言给幼儿营造一个与心,与音乐,与他人,与环境之间整体协调的快乐、舒适的氛围。
本次的音乐活动,我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幼儿的同伴、朋友、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通过创设情景让幼儿感受和表现歌曲的宁静、优美,初步学唱歌曲。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我利用游戏、和孩子们一起商量用动作来表现歌曲,如:引导幼儿“喜欢”用什么动作表示;月亮“洒下”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月亮是怎么走、停的……整个活动我会以积极的态度关注幼儿的表现,灵活将听、看、说、想、玩等多种体验互相转换,促进幼儿在游戏中主动表达感受,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五、预期效果
通过实施《月亮婆婆喜欢我》这一音乐活动,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初步学会演唱歌曲、感受歌曲宁静、优美的意境,并学习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的内容,初步掌握休止符的唱法。
鉴于是借班活动,我对幼儿的实际能力、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等方面不了解,再者,由于准备时间仓促,在教学实践中可能存在许多不足,希望得到各位专家、老师的批评指正,谢谢大家!下面是我的活动组织。
一、设计意图
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是幼儿最熟悉的东西之一,水是幼儿每天都能接触到的、熟悉的、喜欢的东西,几乎每个幼儿都喜欢玩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水的透明感、流动性、等特点使幼儿对水产生浓厚的兴趣。《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与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我从幼儿的身边事物着手,抓住幼儿的兴趣点,设计了这一活动,活动前,我准备了丰富多样的材料,充分创造条件,让幼儿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幼儿主动学习,探索从而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中班幼儿已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分析,从认知情感技能三方面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在操作尝试中,了解水的特性。
2、能仔细观察,乐于尝试,在操作过程中了解水的变化(水的三个形态)。
3、引起阅读绘本《水会变哦》的兴趣。
我把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定在:尝试操作,了解水的基本特性(即透明的、无色无味的、流动的以及水会在温度的变化下发生变化,引起阅读绘本《水会变哦》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为了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更好的服务于本次活动达到活动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
1、课件《流水声》。
2、两个金鱼缸(或透明的玻璃缸),一个装有一缸水,水里放条鱼,一个装有一缸米,里面有个红色小积木。
3、每组一杯干净的水和一小杯醋。每组一桶水,有洞的纸杯、塑料袋、洗菜的筛子。
4、一个平底锅,一个碟子,一杯水,事先准备好的冰。大书封面。
四、活动过程
围绕目标,我把本次活动过程设计为四个环节:一、引出课题二、从三个方面发现水的秘密三、水的变化四、引出绘本第一环节,播放课件《流水声》引出课题。
第二环节,从三个方面发现水的秘密1、猜一猜,同时出示两个鱼缸,对比观察,引起探索欲望。
小朋友们,看老师带来了两个鱼缸,这两个鱼缸里有什么呢?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后说出一个鱼缸里有水,水里有鱼;另一个鱼缸里有米。开始部分开门见山,直接引导幼儿有针对性地观察两个鱼缸,简洁明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以及探索的愿望。老师提问:米里会有什么呢?请一名幼儿到米里找一找,找出一个塑料球来。老师继续提问:为什么你能看到鱼在水里游,却看不到米里面有塑料球呢?(根据老师的提问,先让幼儿自由表述自己的观点,随后老师小结提升:水是透明的。)通过两个物体鲜明的对比,让幼儿直观的感知到水是透明的,打破了以往教师给幼儿灌输知识的原则,而是幼儿自主观察探究得出结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则是作为一名引导者2、试一试,幼儿观察操作,了解水无色无味的特点。
刚才我们发现了水是透明的,现在老师这里有两杯都是透明的东西,我想请小朋友帮帮我,用你们的小鼻子小眼睛小嘴巴帮我找出哪杯是水,另一杯是什么?
在这一环节,我给幼儿准备了干净的水和醋,让他们自由操作,自己想办法,用小鼻子小嘴巴小眼睛帮助老师找出水,自己去发现水是没有气味,也没有味道的。孩子不 刚开始可能会有些孩子不敢用嘴巴去尝,我就暗示提醒孩子,并适时表扬敢于尝试的。幼儿,让其他孩子也跃跃欲试,大胆进行尝试。
(3)流动性实验,幼儿人手一个塑料篮子、有洞的塑料袋、有洞的小容器、半桶清水,教师通过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用来盛水,让幼儿操作,并说说看:刚才的小实验你成功了吗?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状况)在幼儿讲述过程中,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幼儿想说,敢说。这一环节,教师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和主人翁意识。在操作的过程中,由于提供的都是一些会漏水的材料,因此幼儿就更能充分的体会到水是具有流动性的。
最后,老师加以小结:我们通过实验发现,水是会流动的。加深了对水的特性的认识第三环节,水的变化(水的三种形态)。在这一环节,我把课前放进冰柜里的水拿出来,请幼儿观察,水发生了什么变化。然后让幼儿想办法让冰也变变魔术,想出各种办法让冰也发生变化,并一一展示,再对冰进行加热,冰变成了水,再加热,水又发生了什么。直观的让幼儿观察到水变成冰,再经过加热变成水,再加热变成水蒸气的整个过程。然后又通过动作表演水的三个形态,加强幼儿对水的三个形态不同特点的了解。
第四环节,最后教师给幼儿留下悬念,原来水还有更多好玩而且大家不知道的秘密呢!勾起了幼儿迫不急待想要阅读这本书的欲望。
本次活动中,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
一、以幼儿为主的操作实验。
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充分与材料互动,在操作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
二、以教师为导的小结提升。
在活动中,教师的小结非常重要,能帮助幼儿提炼、加深印象。在每一个观察、实验后,我都注意简明地小结,提高活动的严谨性。
中班科学说课稿:趣识面粉
一、设计思路:
近来我发现我班幼儿对于面点比较喜欢,但对于面粉却一无所知。面粉是一种可塑性较大,探索性较大的物品,具有较大操作性和探索性。中班幼儿喜欢操作,喜欢自己动手,并且做一些能吃的东西就更为愉快,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幼儿的身边取材,我这次活动的选材就来源于生活所以我设计了关于面粉的活动。
二、教学目标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新《纲要》中指出:目标要注重全面性,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根据我们青豆班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我确立了包含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目标:
1、通过玩玩、说说、做做的活动,初步感知面粉外部及内部的特性及各种类型的面粉制品。
2、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巩固捏、团、搓、压等技能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
3、激发幼儿喜欢吃面粉制品,及爱惜粮食的情感。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初步感知面粉外部及各种类型的面粉制品。
难点是:尝试用加水的方法把面粉变成面团感知面粉内部粘的特性。
为了有效地突破重点和难点,我还采用了一定的方法,如让幼儿观察、尝试、探索,在实际操作中解决问题,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等。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教师不光要与孩子平等地参与活动,更应该具备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观察、研究和指导的技能,同时顺应幼儿的创造性思维,采取相应的适宜的教法与学法,我将在活动过程中具体为大家介绍一下。
总之,目标的定位遵循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注重科学教育内容的趣味性、方法的灵活性、手段的多样性,以游戏操作为基本活动方式,寓教于乐,动静交替,为此我还做了如下活动准备:
三、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面粉、水、盘子、抹布(人手一份)、各类点心若干布置在流动小商店 经验准备:活动前丰富大量好吃的面粉制品的食物,奠定此次活动的基础。
四、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活动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就提了以下一些问题:流动小商店来了,商店里放着什么?你认识这些糕点吗?它们都用什么原料做的?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法引出活动的主题面粉。
(二)初步感知面粉外特性,活动的重点在这一环节中,我给予幼儿一定的探索机会,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去初步感知面粉的外部特性,主要采用独立探究法 :新的科学教育观强调让孩子独立探究,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在本次活动中,我放手让幼儿独立去尝试、探索,事先不做示范,不直接告诉他们结果如何,而是让孩子感到他们有新发现,自己得到结果和找到答案,主动建构知识经验。幼儿通过看、摸、闻的方式感知面粉的外部特征:白色、无味、会粘在身上手上,再通过实验法与米粒比较感知面粉轻的特点。
(三)了解面粉粘的内部特性 这一环节是活动的难点,根据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这个环节我安排了孩子们自由探索和操作。充足的材料保证了每个孩子都有探索操作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参与者。幼儿动脑筋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使面粉变成面团。在设计中教师注重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从无目的地操作,到点出重点加水操作,加以指导,其中基本由幼儿主动发现,主动解答,极大的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教师随机地进一步感知面粉粘的特性。此环节探索性较大,幼儿兴趣极高。在讨论有哪些好吃的食品是用面粉做出来的呢?这一环节中我利用幼儿已有的经验来感知各类面粉制品的同时也进行了爱惜粮食的教育,目标三在这一小环节中得到落实。
(四)学做小厨师这一环节中面团的可塑性给予幼儿极大空间的想象,发散性思维,再度让幼儿表现展示的机会,把自己的想象付诸于行动,把想象的内容展现出来。此环节让幼儿产生极大的成功感,体验到活动的乐趣所在。目标二在这一环节中得以落实。
一、说教材:
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的各环节都渗透着数学知识,如:早晨入园时可以问问幼儿:“今天几点起床的?几点上幼儿园的?”又如,在幼儿做操排队时,问问幼儿:“谁排在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让幼儿形成了序数的概念;分午饭时,碗与筷子的一一对应、小朋友的人数与所搬的小椅子的个数的对应与比较,既提高了幼儿的点数能力,又将对应、比较知识融合其中。生活中的数学教育随处都有,而这些活动,都离不开数字。因此,我设计了活动《找数字》,来巩固幼儿对数字的认识。
根据幼儿的认知,理解水平,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
(1)幼儿寻找生活中的数字,体验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幼儿对数字感兴趣,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数字的认识。
二、说难点,重点
难点:中班幼儿的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主要依靠动作进行,需要亲身体验,在操作探索中发现事物的特征。他们对数字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每个数字的形状不同”这一点上,数字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有什么用处,幼儿的概念是模糊的。虽然他们在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数字,但他们几乎没有去思考,理解过这些数字究竟代表什么意义,因此,让幼儿“体验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是本次活动中的难点。
重点:在幼儿的眼中,“数字”与“图画”没有太多的区别,所以,常常有幼儿把“5”写成了“ζ ”,把“9”画成“ ”像一个气球。因此,如何加深幼儿对数字的认识,是本次活动的重点,这对幼儿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说活动准备。
教师的准备工作:
(1)一座没有门牌号的楼房,分别住着小鸡,小鸭,小狗,小羊,小牛等十个小动物。没有数字的钟面,没有数字的称,汽车等。
(2)带有数字的其他实物,图片。
幼儿的准备工作:
请幼儿收集写有数字的常见物品或图片。(手表,闹钟,日历,温度计等。)并布置在教室的四周,成为“数字世界”。
四、说教学方法。
根据新《纲要》中要求,让孩子们在情景中学习,在探索中学习。围绕教学目标,本次活动采用了情景学习法,观察法,操作法,游戏法等。
1、情景学习法:把幼儿收集来的各种有数字的物品布置在教室四周,形成一个有趣的“数字世界”。
2、观察法:通过幼儿观察他们带来的物品,理解“数字”和“物品”之间的关系,并引起幼儿的思考。
3、操作法:通过幼儿为各种物品编号码,加深幼儿对“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的理解。
4、游戏法:在本次活动中,游戏是一条主线,通过幼儿“游数字世界”“猜数字”“找数字”“编数字”等小游戏来达到预设的活动目标。
五、说教学过程。
本次活动我将分成:游“数字世界”——猜数字——找数字——游“粗心王国”这四个环节来进行。
第一个环节是:游“数字世界”。
带领幼儿来到“数字世界”,请幼儿注意观察,这些物品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什么?教师用神秘的语调说:“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来到了一个神秘世界,这里的东西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请你找一找,是什么?”引导幼儿寻找数字,发现钟,表,日历,称等物品上都有数字。这样问题导入,一下子就能调动孩子的兴趣。这一环节大约进行4分钟。
第二环节是:猜数字。
请幼儿猜想物品上数字的意义及他们的功用。教师说:“刚才,我们逛了数字世界,发现这里的东西上都有数字,请你们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用处呢?”教师逐一取出钟,日历,称等物品,请幼儿分别说一说他们的用处。这一环节大约进行6分钟。
第三个环节是:找数字。
请幼儿寻找生活中的数字。教师说:“原来,数字有这么大的用处!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我们今天收集来的这些物品上有数字外,还有哪些物品上也有数字呢?”请幼儿自由发言,谈谈他们还在那里见到过数字,有什么用处。这一环节大约进行4分钟。
第四环节:游“粗心王国”。
请幼儿为空白的物品添上数字。教师说:“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粗心王国’游玩,请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粗心王国’的物品上,少了什么?”“他们的生活方便吗?为什么?”“小朋友,请你们来帮助他们,为这些物品添上数字,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好吗?”这一环节大约进行8分钟。
在整个活动中,我依据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内容及形式,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中,达到我在活动前预设的目标。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是中班的语言活动,名叫微笑。
一、说教材
《微笑》选自山东省省编教材中班下学期《我的朋友》。这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书中形象的将蜗牛拟人化,蜗牛用自己特有的微笑的方式带给了大家很多的快乐,并且自己也变得快乐起来的童话故事,故事告诉小朋友们蜗牛的热心肠使自己得到了真挚的友情,让小朋友们充分体会助人为乐的那份感动和快乐。
二、说教学目标
《纲要》指出: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要求,也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语言发展水平和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需要,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知道故事的名字,其中的角色和故事中蜗牛的主要事迹。
情感目标:认识到虽然小朋友能力有限,但只要乐于助人,肯去帮助别人,那么就可以带给别人和自己很多快乐。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发展幼儿的感受能力以及自由发挥时的表达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由于教授的是中班小朋友,所以他们的情感认知能力着实有限,并且想要让他们理解故事中隐藏的寓意是有一点困难的,所以让幼儿感受体验到蜗牛虽然小但是只要他愿意帮别人就可以获得快乐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是让孩子们可以理解故事的内容并且了解故事的隐藏的深刻含义。难点是通过这节课可以让孩子们能主动愿意帮助别人,并体会帮助别人带给自己和别人的快乐。
四、说教学准备
1、教师要自己制作微笑的课件,ppt要符合故事的情节,图片为主,形象生动以吸引幼儿,好激发他们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2、用卡纸制作多个微笑和愤怒的表情,对比着告诉小朋友微笑的优势,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3、提前用相机给小朋友拍下他们平时帮助他人的照片,和他们的甜美微笑。都一块放到ppt中。
五、说教学教法
学法传统的教师说教的方法早已不适应当代孩子们的上课需求,因此,我觉得满堂灌的上课方式也不适合孩子,成功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共同的探讨,并且可以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此我采取了适宜幼儿学习的直观教学法,讨论谈话法,讲述法和提问法的教法,课堂中,通过ppt中形象直观的图片开启孩子的思维想象力,也会让他们动手去做一做,对幼儿提一些开放值得思考的问题,让幼儿在谈话中,自己的动手中获得知识。为了体现幼儿的主题地位和“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我引导幼儿通过看,说,想,做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主要采用欣赏法,讲述法,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使师生在互动中学会观察,思考,并且很好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出示ppt,出来一只微笑的蜗牛,还有一封信,让小朋友们说一说,蜗牛是什么表情。
(二)展开部分
1、理解故事播放课件的同时,图片会有小鸟,小白兔蓝天,大象等各种事物,鲜明的颜色,直接刺激吸引幼儿的视觉,根据图片一边讲述一边提问。这是在什么地方?怎么会有这么多小兔子呀?这都是些什么动物呢?他们都是怎样说话的?再接着假设性的问,如果你是小鸟,你怎么打招呼,什么样的声音,语气呢?(注意引导微笑这个表情),接着再找出蜗牛的图片,让幼儿组对讨论,说一说他为什么不高兴?什么样的表情呢?再告诉大家他不高兴的原因,通过提问讨论推动故事发展,实现认知目标。
2、完整欣赏故事完整看完听完故事,以递进的方式提问,小蜗牛为小朋友们做了什么事情呢?小蜗牛为什么会给大家送信?大家喜欢他的微笑吗?为什么?大家为什么都认为小蜗牛很了不起?回答完后,慢慢给大家渗透:虽然他很小,只会爬,但是他有一颗爱大家的心,他愿意帮助他人,因为帮助别人,所以大家都觉得他很了不起。这个环节对幼儿进行了情感上的深刻教育指导,放在课堂中间部分就是为了能够将重点难点让幼儿接受了解。
3、自由讨论鼓励大家大胆发挥想象力,看看森林的每个小小兔子能帮其他人做些什么事情呢?那么每个小朋友又能为其他人做什么呢?
(三)结束部分给大家看一下那些微笑的愤怒的表情,让大家看看说说哪个更好看,大家更喜欢哪个?拿出纸和笔,照着老师做的微笑或者自己发挥,做两个微笑回家送给爸爸妈妈,在这个时候可以放一些有关微笑的儿歌。
七、教学延伸
教师可以给孩子们拍照,几个孩子们组一队,做出最美的微笑的表情,拍好照片拿回家给爸妈看,并讲讲自己可以为其他人做哪些事情让别人微笑。
老师们,今天我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希望在做老师能够予以批评指导指正,我也会继续改进和努力。谢谢大家!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表情歌》这首歌曲是一首旋律生动活泼,节奏感强的幼儿能够表现自我的一个音乐教材。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每个人又有不同的外在表现方式,有的高兴了就拍手,就大笑,就跳起来,而幼儿处在一个模仿力很强,对刺激很敏感的时期,让他们在学习歌曲时模仿各种表情和动作,幼儿是很有兴趣的。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儿童教育实践中,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在这首歌曲中还反复出现一个节奏XX|XXX|,因为幼儿刚从小班升入中班,节奏方面的接触还比较少,而幼儿这个年龄对节奏十分敏感,所以这个教材是很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特点的。
2.目标定位师幼互动是本活动的教法学法的最大特点,希望幼儿带着对音乐教育活动的期盼,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自由地与音乐交流、大胆地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体验。为此,我为《表情歌》确定了以下的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能边唱边表演。
(2)掌握节奏型。
(3)乐意创编新的歌词。
3.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根据目标,活动重点定位是:在学会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尝试创编新的歌词。难点是掌握XX|XXX|节奏型。
4.活动准备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作了以下准备:
(1)、自制了节奏图谱。
(2)、制作了《表情歌》ppt。
二.说教法
本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节奏谱、以游戏,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1.游戏法:在幼儿园的各种活动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有所收获。在这个活动中我设计了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这个游戏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但是在这里有了新的内容就是学习节奏型,在不知不觉中幼儿一遍一遍的通过各种动作掌握了这个节奏。
2.图谱教学法: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语言本身特点来看,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以看图谱上形象的图案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有难变易,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3.提问法: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生活经验和看到的具体形象的图谱联系在一起,是解决活动重点和难点的有效方法。
三.说学法
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唱唱、听听、看看、想想、动动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将运用观察法、讨论法等学法。
观察法:幼儿通过观看歌曲图谱了解了歌曲内容,掌握了相应的节奏。
讨论法:幼儿在讨论、谈话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和做法,是幼儿改编歌词的好机会。
四.说活动过程
1.以游戏开始,引发幼儿兴趣。
教师做夸张的表情让幼儿猜猜老师的心情
2.学习歌曲,重点学习节奏
3.仿编歌曲,根据表情的不同创编相应的歌词。
4.集体表演,形成学习歌曲的高潮。
说教材:
本活动是一节语言活动——《香甜的小溪》。
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思维、社会参与水平、交流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发展 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教育应当渗透在活动中。在活动中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本次活动也是一节环境教育活动。我们赖以生存的 生态环境屡遭破坏,为了让我们生活幸福、美好环境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入。要让幼儿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并在活动中鼓励幼 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说目标:
本活动我预设了以下两个目标:
1、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能完整的讲述故事。
2、培养环保的初步意识。
说准备:
为活动准备了以下教具:
1、故事录音带、录音机。
2、小兔毛绒玩具一个。
3、挂图投影、图片投影、环保小短片。
说活动流程:
活动一开始我和小朋友门一起说儿歌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再出示小兔子,孩子们对小动物十分偏爱。以解决小兔子的苦恼来让孩子们集中精神听故事。
第二个环节是倾听故事。孩子们听完故事录音后教师再绘声绘色讲述故事,边讲边提问。根据故事情节变换语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生动形象的表达故事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第三个环节是幼儿复述故事。以小兔子想听听小朋友们给它讲这个好听的故事来激起幼儿的表演欲。让幼儿完整的复述故事。
第四个环节扩展思维 通过看短片和图片让幼儿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巩固对环保的认识。
第五个环节活动延伸 让幼儿在音乐声中与幼儿园小树交朋友,用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并结束本活动。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早期阅读《能干的嘴巴》选自五大领域中班下学期语言活动。早期阅读是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象、文字或凭借着成人形象、生动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过程。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期阅读《能干的嘴巴》是通过幼儿操作、探索嘴巴的用途,从而引出“吃”、“喝”、“唱”、“吹”四个“口”字旁的字,初步了解汉字的构成规律。本活动利用游戏、儿歌的形式贯穿,不仅提高了幼儿对早期阅读的兴趣,更能形象深刻地掌握好四个“口”字旁的字。
(二)目标定位:
美国国家研究院早期阅读委员会研究报告提出:“阅读能力是当今社会人们获得成功的基础。”研究者还大声疾呼:“阅读是学习的基础。”而今天的有幼儿是新世纪的主人,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对幼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学会到会学,即通过学习,不仅仅只局限于学到某些知识、记住某些东西,而是更应通过自身的努力,掌握学习方法。
根据《纲要》中语言活动提出的要求: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和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目标为:
1、在创编并表演的过程中,认识“吃”、“喝”、“唱”、“吹”四个“口”字旁的字。
2、通过比较“吃”、“喝”、“唱”、“吹”的共同特征,初步了解汉字的构成规律。
3、体验识字带来的快乐。
(三)教材的重、难点活动的重点是:认识“吃”、“喝”、“唱”、“吹”四个“口”字旁的字。
活动的难点是:初步了解汉字的构成规律。
总之,我树立了目标的整和观、科学观、系统观,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标程式,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中。为此,我作了如下准备:
1、吃、喝、唱、吹的字卡各一张(教具)四个字的字卡各四份(学具)
2、喇叭、饮料、米饭、话筒等。
3、照相机
二、说教法新
《纲要》提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本次活动我除了以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以自己的形态感染孩子外,还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方法有:
1、操作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就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操作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在本次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探讨嘴巴的用途中,我利用了这种方法。我为幼儿准备了喇叭、饮料、话筒等,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了嘴巴的用途。
2、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本次活动我利用一首儿歌贯穿全过程,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学到本领。
3、直观法:直观法具体形象,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幼儿在操作活动探索嘴巴的本领时,我用照相机把“吃”、“喝”、“唱”、“吹”四个动作拍了下来,一一呈现在黑板上,然后和汉字相互对应。因为幼儿在照片中直接看到了自己做的动作。这样能使幼儿更加感兴趣,而且印象较为深刻,掌握的效果也较好!
三、说学法
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纲要》新理念的指导下,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玩玩、想想、说说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本次活动幼儿主要采用的方法有:
1、发现法:在活动中,我提供了一些教具,在让幼儿玩的过程中发现了嘴巴的用处,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体验法: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为了让幼儿对识字活动更感兴趣,我采用了游戏体验法,让幼儿在说说、演演中体验了识字的乐趣。
在活动中,幼儿还用了多种感官,在观察、讨论中了解汉字的构成规律。整个过程幼儿都是在积极主动中进行学习的。
四、说活动程序
早期阅读是一个独具规律的语言教育。根据《纲要》提出的语言教育指导要点及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次活动设为四个环节。第一环节是激发兴趣。第二环节是探讨嘴巴的用途,建构儿歌。第三环节是拓展练习。第四环节是完善儿歌并表演。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第一环节:激发兴趣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的关键。在开始部分,我抓住幼儿好奇这一点,通过师生互相打招呼提问:“嘴巴除了用来说话,还能用来干什么?”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为第二个环节做准备。
第二环节:探索嘴巴的用途,建构儿歌这一环节是为解决重点设置的。这一环节我分三个步骤,第一步骤:幼儿通过操作,吹吹喇叭、吃吃东西、喝喝饮料、拿着话筒唱唱歌,自然而然发现嘴巴的用途。在幼儿操作时当场拍下幼儿活动的照片。第二步骤:出示拍的照片,运用直观法及启发性提问建构儿歌,认识吃、喝、唱、吹四个汉字。第三步骤:通过游戏法师幼完整念一念儿歌,做一做动作,加深印象。这一环节完成了目标1。
第三环节:拓展练习这一环节是突破难点的关键。这一环节我分两个步骤。第一步骤,根据幼儿的直接体验,提问:“吃、喝、唱、吹这四个字宝宝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为什么它们身旁都有一个“口”字呢?”第二步骤:加深巩固对四个汉字的认识。我让幼儿先拿出椅子底下的字宝宝读一读、做一做,最后把字宝宝送到相应的照片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这一环节落实了目标2。
第四环节:完善儿歌并表演在突破重难点后,使学有所用。结合当代幼儿语言教育的整和观念,我设置了此环节。帮儿歌加上开头,编上结尾,完整的表演。在轻松、愉快的表演中,体验了识字的乐趣。到这一环节,目标3就自然完成了。
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贯彻《纲要》精神,寓教育于游戏中。整个活动符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早期教育独具的学习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顺利地完成了活动及制定的目标。
一、设计意图
《春天的电话》是一则童话故事,用小动物打电话的形式向幼儿报告了春天来临的信息和春天万物的美好景象。选取《春天的电话》这一教材是因为:
1、故事结构简单,语句重复,符合中班幼儿的认识特点。动物形象鲜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2、通过游戏,既能激发幼儿观察春天变化的兴趣,又能通过学习掌握电话内容达到练习说话的目的。
二、说目标
《纲要》指出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制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动物实际生活与电话内容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感知春天的季节特征。
2.借助图谱学说故事中的对话,体验小动物们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分享的快乐。(重点、难点)
三、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孩子们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 制作多媒体课件。
2. 小熊、松鼠、小兔、青蛙、和小公鸡的头饰。
3. 1——5数字卡片5套,道具电话。
四、活动流程
谈话导入——分段讲述——学说句子——情景游戏——延伸点题
(一)组织幼儿进活动室,开着火车带幼儿去玩,引出故事内容,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二)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中的内容。
(三)学说故事对话。
(四)出示课件,完整欣赏故事,体验角色。
(五)戴上动物头饰,表演故事。
活动延伸,教育幼儿懂得与同伴之间要相互友爱、关心。
一、说设计意图
《彩色牛奶》是一篇奇妙的,充满想象力的童话故事。牛大叔带来的奶牛很神奇,喂它吃什么颜色的蔬菜,就会挤出什么颜色的牛奶,小动物们喝了,纷纷变了样。小白兔变成了小黄兔,小黑猫变成了小绿猫。故事中大胆的想象引领幼儿走进神奇的童趣世界,幼儿会更加注意蔬菜的颜色特征,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想象还有哪些小动物来喂奶牛吃蔬菜,小朋友们也来喂奶牛吃蔬菜,在讲述、游戏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想象能力。
二、说活动目标、准备、重难点
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所带来的乐趣;
2、借助故事中的神奇想象,引导幼儿关注蔬菜的颜色特征;
3、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大奶牛图片,小兔、小猫、小鹿、狐狸双面图片;
2、故事动画片;录音、音乐磁带。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积极进行讲述;
难点:用故事中的句式进行讲述;仿编故事情节;
三、说教法、学法
《纲要》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1、讲解法
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幼儿讲解某方面的知识。例如讲故事、组织幼儿复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诗歌、故事内容,解释词语概念等。
2、形象教学法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配上夸张的表情、通过动作进行讲述小动物们的神奇变化。
3、情境教学法
根据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情节创设表演情景,激发幼儿去表现,表达,从而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在故事《彩色牛奶》教学中,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之后,老师便带领幼儿到牛大叔家的农场去做客。创设了相应的表演情景,在活动室周围的墙上贴上了大奶牛,篮子里摆满了各种颜色的蔬菜,让幼儿自己选择蔬菜去喂奶牛,一边喂奶牛,一边大声地告诉它蔬菜的颜色,幼儿说道:奶牛奶牛,我给你吃黄黄的大南瓜,快挤出黄黄的牛奶。喂完奶牛后,小朋友们又模仿挤牛奶。
4、游戏法
游戏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幼儿在游戏中既学得快,而且效果明显。老师可选择趣味性强的发音游戏,游戏中要注意倾听幼儿的发音,发现错误,立即进行纠正,示范正确的发音。
四、说活动过程
一、开展关于奶牛的谈话,引入故事。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客人,小朋友们听听,它是谁?(播放录音牛叫)
2、师:看,它来了?(出示奶牛图片)
师:这可不是一头普通的奶牛,是一头神奇的奶牛。(幼儿观察)
它挤出的牛奶和我们喝的牛奶不一样。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奇妙的故事--《彩色牛奶》。出示故事题目,认读。
二、欣赏故事,听老师讲述故事,初步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师: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都有谁?
三、操作活动图片,看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用故事中的语言讲述故事。
师:故事中讲的真有趣,我们仔细看看、听听这头奶牛究竟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一)操作活动图片,提问理解故事内容。
1、(师指着兔子)提问:小白兔给奶牛吃了什么颜色的什么蔬菜?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小白兔变成了一只什么颜色的兔子?
2、提问:小黑猫给奶牛吃了什么蔬菜?挤出了什么颜色的牛奶?小黑猫变成了一只什么颜色的小猫?
3、提问:小花鹿、灰狐狸发生了什么变化?谁来讲一讲。
教师小结前面部分故事:喝了彩色牛奶,小动物们都变了样,小白兔变成了***,小黑猫变成了***,小花鹿变成了……
4、提问:小动物们变成了新的自己,可它们要想变回原来的自己,怎么办呢?
(二)观看动画片,完整欣赏故事。
(三)引导幼儿仿编故事情节,还有哪些小动物来喂奶牛吃蔬菜。
师:看到小动物们都变了样,小青蛙也赶来了,它想变成一只……
四、游戏:我喂奶牛吃蔬菜
师:看着这彩色牛奶,老师也想喝一杯,小朋友们你们想喝吗?牛大叔请我们到他家农场去做客。
1、播放音乐开汽车,小朋友们坐汽车到农场。
2、认识各种蔬菜,描述各种蔬菜。
师:牛大叔的菜地里种了许许多多的蔬菜,我们一起看看。请幼儿说出各种蔬菜:红红的辣椒,绿绿的黄瓜。
3、请幼儿喂奶牛吃蔬菜。
师:你想喝什么颜色的牛奶,那你应该选什么蔬菜?大声地告诉奶牛。
3、幼儿游戏:喂奶牛吃蔬菜。
师:喂奶牛时小朋友不要慌,先选好蔬菜再去喂。
4、幼儿游戏。
5、听音乐挤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