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模板九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生活实际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培养学生默读课文、质疑、合作解疑的能力。
4、教育学生懂得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5、让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教育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引入课题
同学们,当你在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吃完带皮、带核的食物后,你是怎么做的?今天我们一块儿来学习
第21课——《清澈的湖水》,看看课文中的小姑娘是怎么做的。
板书课题《清澈的湖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
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②勾画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采取指读、齐读的方式。注意读准翘舌音“澈”,“卷”在本
课读juǎn,不要读成“juàn”波:读音是“bō”不要读成“bē”或“pō”。。
(三)默读课文
要求:把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和学习小组的同学讨论,如果本组解决不了,提出来在班上讨论、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课文叙述了小洁跟随爸爸妈妈出去游玩,被湖里美丽的景色所吸引,不忍心将面包纸扔进清澈的湖水里。当她正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时,一个小男孩把香蕉皮扔进水里,小洁对这种破坏环境的行为非常不满。最后当船*岸时,小洁把面包纸扔进垃圾箱里。选编本文,意在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教育学生要像小洁一样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
(四)理解课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抓住景物特点,读中体会景物的美。
(1)自读课文,用“____”画出文中描写景物优美的句子,以小组为单位先读一读自己勾画的句子,结合重点词句,再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景色怎么美。
(2)全班交流。
下面这些句子非常形象、生动,突出了景物的特点:
①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起跳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五角、石兔,好像正在赛跑呢。
(静止不动的山石仿佛成了一只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非常有意思。)
②她觉得自己像在天上飞,又像在水里游。
(自由自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多美呀!)
③一条银白色的小鱼跃出水面,又在浪花中消失,好像在给游人表演呢!
(鱼儿和游人嬉戏、玩耍,给游人带来了欢乐。)
(3)指导朗读,可采取指读、范读等方式,读出景色的美。
2、抓住文中表现小洁神态变化的词句,体会她的心理变化。
(1)用“﹏﹏”画出表现小洁神态变化的句子,说一说她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2)交流:先读句子,然后谈体会。
(3)小结:小洁先是沉浸在美丽的景色之中,当洁净的湖水被破坏后,她感到“不满”,最后看到垃圾箱,她“眼睛一亮”,这一神态变化反映了小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心理。
(4)指导朗读,要读出这种心理变化。
(五)朗读全文,深化教育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小洁跨上岸,四处张望什么;假如你是小洁,会对乱扔香蕉皮的小孩说些什么?
第二课时
(一)指读全文,谈感受
学了课文之后,你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同学听。
(二)进行识字、写字教学,读写词语
注意指导写好下列生字:
澈:要注意中间部分是“育”,不要写成“盲”。
波:可与“泼”比较音和字形。
丢:第一笔是横撇,下面是“去”字。
幻:注意左边是“幺”,不要写成“纟”,右边不要写成‘力”。
觉:上边是“”,不要写成“”。
演:右边中间不要丢短横,下边是“由、八”。
赏:上边是“]”,不能写成“”。
赛:中间部分笔顺是:。
丢:第一笔是横撇,下面是“去”字。
(三)完成课后第3课
可以两人一组,进行对话表演,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扩展练习
1、你家周围的环境怎样?如何劝说你的家人和邻居自觉保护环境?
2、列举一些有关环境污染的数字、事例,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随堂练习
1、填上合适的词。
白色的()长长的()美丽的()
()的山峦()的湖水()的雄鹰
2、想一想,把小洁与乱扔香蕉皮的小男孩的对话写下来。
小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男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男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句子里的关键词语,能用自己的说吃每个句子的意思,了解这首词所描写的情景。
2、 能借助图画,想像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培养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学过一首《清平乐村居》,是谁的作品,还记得吗?
2.齐背辛弃疾词《清平乐村居》。
3.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新词,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板书课题)
4. 讨论题意。
(1) 你从课题上读懂了什么?(夜,点明时间;行,点明事情;黄沙,点明地点。)
(2) 用自己的话说出题意。(夜间行进在黄沙岭的道路上。)
二、诗文了解
1.先翻开书本自由诵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这首词连课题在内共有59字,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读正确、流畅。愿意试一试吗?
(生读课文2分钟 ,然后自由读---个人读---小组读----听课件范读--全班跟读。)
2.通过读,也许同学们又有了新的感悟。别急,现在我们再细细品味品味,你将会有更多的收获。
三、诗文赏析,再次在读中感悟课文。
再读课文,看看你是否又有了新的发现?或从中又感悟到了什么?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详见课堂实录。)
四、诗文拓展 ,布置作业:
1、在这之前我们还曾学过和这首诗有相似意境的诗吗?课后对山水田园诗做一点研究,开个山水田园诗鉴赏会,看谁知道得多。
2、你可以课后去研究一下,看看辛弃疾的词《破阵子》这首词与我们今天学的风格有什么不同之处。
词文: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实录(片段):
生:我知道了这首次的词义,大概是这样的:
月光明亮,惊醒的鹊儿飞绕在树枝上。清风吹来,半夜里蝉儿鸣唱。稻花飘香,老农在谈论丰收的年景。蛙声如歌,引得行人入神聆听。遥望远天,尚七八个星儿闪烁。来到山前,已有两三点雨儿飘落。拐个弯儿,溪桥一过。就在土地庙旁,出现了曾住过的旅店茅屋。
师:对这位同学的解说有不同理解吗?
生:我不认为是明月惊醒了鹊儿,从题目“夜行黄沙道中”可以推想可能是作者的脚步声惊飞鹊儿。
师:有道理,诗词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是很大的,还有不同见解吗?
生:前面那位同学说农民在谈论丰收的年景,夜已深,人们早就休息了。我认为是是青蛙在诉说丰收,因为稻花飘香预示着丰收在望,蛙声如歌说明害虫少,因此可理解为是青蛙在诉说丰收,是作者运用的拟人手法。……
师:老师为你们有这样独特的见解而感到自豪。你们都个性独特。同学们,你也可以细究词中的每个字,每句词。认为这首词中哪些字用得好的?你最喜欢哪句词?是因为什么?
生:“一片”这个字用得好,这个词说明蛙声多,害虫则少,预示丰收在望,也表现了作者因为农民丰收而高兴的心情。
生:“惊”用得好,说明月亮太亮了,使鸟鹊产生错觉,误以为天亮了。
生:我认为整个上片都很好,通过明月、鹊儿、清风、鸣蝉、稻花香、蛙声几个景物刻画了一幅美妙的农村夏夜图,表现了作者喜悦、陶醉的心情。(出示上阕课件)
师:大家能把欣喜的陶醉的情感读出来吗?
生:读。
师:要注意句间节奏,心情要高兴一点。
生:再次齐读。
生:我觉得作者能抓住夏夜农村有特点的事物,进行描述,而且各有特点。因为夜里的能见度是有限的,所以作者的感受主要不是靠眼睛来摄取,有时还要靠嗅觉和听觉这些器官来加以捕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就是从嗅觉和听觉这两方面来加以描写的。
生:还有上片虽然写的是夜晴,但却已经埋伏着雨意了。有丰富农村生活经验的人,似乎可以从“稻花香”里,从“蛙声一片”之中嗅到和听到骤雨将临的信息。
师:你的逻辑推理能力相当强,观察敏锐善于思考。老师不如你。表扬!
还有谁想说一说?
生:我最喜欢“路转溪桥怱见”,这一句写出了作者遇雨时,寻找躲雨的地方,先焦急后惊喜的心理变化,很生动。(如果学生不问,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
师:你为什么认为他的情绪是先焦急后惊喜?同学们能用两句诗表现出这种心理吗?
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师:请一个同学试一下,注意读出作者焦急、惊喜的感情变化。
生:读下阕。
师:请同学们点评一下。
生:感情变化把握住了,但“怱见”应重读,他没有重读。
师:同学们听老师朗读一下这首词,认真比较老师在上下片的读法上有何不同。
师:读这首词。
生:上片舒缓、喜悦,下片的节奏急促焦急。
师:同学们听得很认真,领会得很准确,就再模仿老师将这首词读一遍。
生:齐读。(投影词文)
师:你还想通过什么方式说明你读懂整首词了?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你对这首词的理解和欣赏
生:我想有感情地朗读。
师:好啊!
生:你能给我配上音乐吗?
生:我觉得这首乐曲应该把我们带到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师:那是个世外桃源,对吗?(生答:是!)
生:我觉得应该用琵琶曲。
师:好老师给你找段音乐。放音乐。
(这位学生读得很投入,读出了作者对村居生活的向往、喜爱和赞美。其他同学也纷纷要求读。)
师:除了读,还能通过什么方式说明你读懂了?
生:老师,我们同桌两个能表演吗?
师:(高兴地)这种学习方式好!演好了,就说明你读懂了
(两对学生分别兴致勃勃地演起来。其他同学也都跃跃欲试,老师干脆让他们自由结合演起来。同位的、座位靠近的、座位离得远的同学也纷纷扮演角色演了起来。课堂上顿时“乱”了起来。走动的、找“对子”的,以及演戏声、说话声、阵阵笑声“乱”成一团)
生:我想把这首词描绘的情景写下来。
生:我想把这首词描绘的情景画下来。
生:老师,这首词应该有歌谱吧?我想把它唱出来。(老师让自由编曲、“古词今唱”)生:用《虞美人》的曲调唱《西江月》。
师:唱得很抒情。特具有古代诗词的味道!掌声!
生:古人填词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用来唱的,我想将《西江月》的词填入别的歌曲中来给大家唱一唱,好吗?
生:老师,我们一组想合作创作画下这首词。
生:三个学生到黑板上画,(一个画人,一个画茅店、社林、山,一个画稻田等)
师:下面的同学你可以单独用你的方式展示你对这首词的诠释,也可以小组合作作画, 4分钟。 (来得及就展示一下)
展示不同的表现风格。(写的书法/画的画,改写的记叙文……)
师:通过同学们的唱和画和写,我发现你们身上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洋溢着学习的激情,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是未来的辛弃疾,未来的唐伯虎。
师:好现在还没完成的,利用课余时间把它做完,作品我们将把它贴在后面的朝花夕拾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读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 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 说说皮巧根是怎样架桥的,为什么人们有了新桥,还喜欢叫“皮巧根桥?”
(4) 流利、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拼音认读练习,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
(2) 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3) 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只要是对人们有帮助的事情,都要热心去做,哪怕是一件很小,很平凡的事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说说皮巧根是怎样架桥的,为什么人们有了新桥,还喜欢叫“皮巧根桥?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
课时划分:1课时
教具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一定见到过许多桥吧,这里,老师准备了几张桥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放幻灯片1—5张)
2、图片里有木制的小桥,有坚固的石桥、混凝土桥。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也是与桥有关的,课题是《皮巧根桥》(放幻灯片第6张,第七张,并板书课题)。 这是一座什么桥呢?人们为什么把它叫“皮巧根桥”呢?你想了解它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皮巧根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先听录音朗读课文,边听边批明自然段。
2、请同学们先默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再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放幻灯片8)(学生默读课文)
3、刚才,你们听了录音朗读和默读课文,那么,你们能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口述:课文记叙了皮巧根在爷爷的帮助下,砍到一颗大柳树,在一条小河上造起一座木桥的事。)
4、那么本课的生字、新词你们能认读吗?(放幻灯片9,指名认读生字)放幻灯片10,先指名学生认读新词,再说词义,然后全班齐读。)
三、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1、明确任务。
师: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我们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根据课后的“细读感悟”提出的问题,去阅读,去交流解决。(放幻灯片11)请同学们读一读“细读感悟”,看看“细读感悟”给同学们提出了哪些学习任务。(指一名学生读)
2、合作学习。
师:现在,你们明确了学习任务,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吧。请同学们记住:“不动笔墨不读书”。你们读课文时,把描写皮巧根造桥原因的语句,画上横线;把描写造桥经过的重要语句画上波浪线;把人们为什么还喜欢叫皮巧根桥的有关语句画上圆点。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交流,找出答案,好吗?(学生读课文,做记号)
3、集体交流。
①师:现在,老师要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啦。问题(1):皮巧根为什么要架桥?
(生答:因为上学路远,跳过急水河比较近,可是水流湍急,两岸陡峭,人掉进河里,发生危险,家长也不允许,所以在河上架桥会方便些。)(放幻灯片12)
师归纳板书:架桥的原因 : 水流急、岸陡峭、不允许
②师:问题(2):皮巧根是怎样造桥的?你画了哪些句子?能读给大家听一听吗?
③指名学生读一读自己画出来的句子。根据学生读的句子,教师随机归
纳板书:架桥的经过:磨斧子——砍柳树——架柳桥——砍光枝——加栏杆
④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边读边想象皮巧根在造桥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学生朗读句子)
⑤师:你们从哪些地方读出了皮巧根造桥不容易?(学生回答后放幻灯片13)让学生读一读上面的句子。
⑥师:这座桥,人们称它为什么桥?(放幻灯片14)。有了皮巧根桥,人们,特别是孩子们过河会怎样?(放幻灯片15)
⑦师:问题(3):为什么后来有了新桥,人们还是那样喜欢叫“皮巧根桥?”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14—15自然段,再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学生汇报后,放幻灯片16)
⑧师:虽然皮巧根还是个孩子,但他用爱心为人们架起了一座安全方便的桥,受到人们的爱戴与敬仰,为了表示对皮巧根的无限感激,为了纪念他,所以人们一直用“皮巧根桥”。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师:皮巧根是一个富有爱心的孩子,他用爱心为人们架起了一座安全方便的桥,受到人们的爱戴与敬仰。
2、师:在生活中,像这样有爱心的人还有很多,你能说一两件事来体现人物的良好品质——爱心吗?(学生说实例,教师加以引导)
五、布置作业,指导完成
1、(放幻灯片17)师:请大家看看屏幕上的两个练习题,你们会做吗?(学生口答,师演示答案)
2、师:今天,同学们听讲认真,我希望你们以后继续保持这种学习习惯。(放幻灯片18)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复习与本课生字有关的部首和字:讠、口、犭、鸟、又、青、乞、身、寸、苗、句。
二、新课(以字词教学为主)
(一)出示图片《小山羊》,提问后贴在黑板上。
(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第21课《小山羊》(板书课题)。自己先学一学,想想这一课说的小山羊什么事。谁知道自学的要求是什么。
生:自觉的要求是:
1?读准字音,2?分析字形,3?想想词义,4?读读课文。
(三)开始自学:(5?分钟)老师默默听取和指导学生讨论和摆弄与生字有关的卡片。
(四)字词教学。
师:这一课写的什么事?
生:这一课写的是小山羊请客的事。
师:我们很快把生字学一学,再看小山羊是怎样请客的。谁来说说你都学会了哪些生字?
生:我学会了jī(鸡),小鸡的“鸡”。鸡有两只翅膀像小鸟,所以是“鸟字旁”;左边加“又一次”的“又”,把“捺”变成“点”,就是公鸡、母鸡的“鸡”。
生:我是用换一部分的方法来记的:小鸭子的“鸭”把左边的“甲、乙”的“甲”换成“又说一遍”的“又”,把“捺”变成“点”,就是鸡蛋、烤鸡的“鸡”。
师:(边听边板书“鸡”,“捺点”用红粉笔标出。)谁还学会了什么字?
生:我学会了吃饭的“吃”,吃字是“乞丐”的“乞”加上“口字旁”。
师:(板书“吃”)。“吃”的右边为什么是乞丐的“乞”呢?
生:乞丐没有钱跟别人要饭吃,所以右边是乞丐的“乞”。
师:对。我们接着往下学吧!
生:我学会了māo(猫)和gǒu(狗)两个字,因为猫和狗都是动物,表示动物的字差不多是“反犬旁”,所以猫字是麦苗的“苗”加上“反犬旁”,“狗”字是一句话的“句”加上“反犬旁”。
师:举起“猫”和“狗”字的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生:我知道因为猫是喵、喵地叫(学猫叫声)所以右边是“秧苗”的“苗”。
师:大家觉得这课书的生字哪个是最难写的?
生:我觉得谢谢的“谢”最难,要是用分析结构的方法来分析字形就不难了。
师:好,请你分析一下,看看是不是就不觉得难了。(举起“谢”字卡片)
生:“谢”字是左、中、右结构的字,左边是“言字旁”(这时老师把折叠的“谢”字卡片翻出言字旁),中间是“身体”的“身”(这时老师打开卡片的中间部分,露出身字),右边是“尺寸”的“寸”。(老师打开右边的折叠部分,出现“谢”字),组成感谢的“谢”。
生:我还有个好办法来记谢谢的“谢”,言字旁加上“射箭”的“射”就是“谢谢你”的“谢”字。
师:你说得也对,但是得认识并且会写射箭的“射”,“谢”字才不会写错。
生:我有个办法比??说的好记。因为要说谢谢,就得发言说话,所以左边是言字旁,说谢谢时要点点头表示感谢,一点头身子就得动,所以中间是身体的“身”字,点头的时候,头动得不大,也就有一寸,所以右边是一寸的“寸”。(大家笑了)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你这个方法更好记,请大家一齐写一遍。(全班同学书空。)
生:还有一个难记的字是骨头的“骨”,老师,“骨”字可以说是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吗?
师:你先说说看。
生:(接着说)上边是“竖、横折、横折”中间是“秃宝盖”,下边是月字底,“月”字把“撇”变成“竖”。
师:我认为可以这样记(边说边板书“骨”第二个“横折”用红笔突出。)
生:我给老师提个意见,“骨”字不应该说成是“月”字底,我,“月”字部里没有这个字,妈妈说它是自己成一个部首的。
师:好!你说得很好,不但学前做了准备,还敢于在课堂上提出不同意见,我觉得在单独分析“骨”字的时候,也可以说是月字底,我们以后再研究好吗?这课的最后一个字谁来分析一下?
生:最后一个字是qǐng(请),请客的“请”,“请”字是青草的“青”加上“言字旁”。
生:请喝酒的“请”,我是用换一部分的方法来分析的。“清洁”的“清”把“三点水旁”换成“言字旁”。
生:“请坐”的“请”是形声字,要请人家坐下,就要说话,所以言字旁给请字标义,青年的青和请字的读音差不多,所以青字给它标声。
师:你能用形声字的方法来分析“请”字,很好,奖励你一朵红花!(大家鼓掌),谁会用“请”来组成词语,说句子?
生:请坐、请进、请问。
生:“请”字是礼貌用语,是“请走好”,“请进去”的“请”。
生:小红说:“老奶奶,请您坐在我这儿吧!”
生:我请爸爸吃苹果。
师:你们都说得好,也说得好,每人得一朵小红花。(大家鼓掌)
巩固复习(略)
论文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识字教学,又要注意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能读、能写又必须多识字,这是一对相互制约的矛盾。读比较容易,学生只要掌握字音,理解词义即可解决;写,就要注意字的准确性,否则就会出现大量错别字,影响意思的表达,造成一个难以克服的缺点。
学生在识字中,音、形、义三方面,字形是难点,解决了这个问题就为提前读写创造了条件。因此,关于字形教学必需进行改革,突破难点。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很快了解和掌握字形特点,从中摸索规律,正确书写和运用,这样会终生受益,下面主要谈谈字形教学方法的改革体会。
一、集中学习,分散巩固
教学方法的改革有时必然牵动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之一,尤其是低年级不宜大动,因此在改革教学中,对教材只是稍做修改。
(一)集中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
汉语拼音三周结束后即开始集中学习一二两册的27种基本笔画。两天学完。学习量大,时间少,初入学的孩子记忆有困难,所以要求适当降低。集中学习时只要留有深刻印象,能正确书写即可,以后在学习各课生字时再复习巩固,达到牢固掌握的目的。比如:学习“九、牙、女、手、角、这、那”等字时,在检查复习中强调“乙”等笔画名称和写法。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解决了新课难点。
(二)增加独体字
加大教材中独体字部分的学习量,增加一些必要的在汉字中做为偏旁部首的独体字,也有些是把课文中的独体字提到前边来学。如增加和提前了“父、巴、工、厂、文、化、王、玉……”约五六十个字。这些字的字义、字形简单易学,好记好写,减轻了学生今后学习合体字的困难。在学习独体字中,又便于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使学生做直呼音节的练习,基本笔画复现的机会也增多了。所学独体字以后又在合体字中不断出现,为自学生字打下基础。可谓一举多得。
(三)集中学习常见的偏旁部首
很多偏旁部首的写法和名称已在独体字中学过,认写很容易。六年制一册共50个部首,约四节课完成,教学时着重指导书写时一般所占的格位和几种部首笔画的变化。例如:“王、土、女”等在做偏旁时,最后一笔变成“提”。“足”作偏旁,“撇”变成“竖”,“捺”变成“提”。“舟”作偏旁,“横”右边不出头。“车、牛”做偏旁时,“横”变成“提”,而且笔顺也随之变化等。
综上所述,提前集中学习即使难点分散、任务单一,又为学生自学打下基础。所学知识逐渐巩固,步步加深,减少六岁儿童学习上的困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二、引导学生在识字过程中认识汉字的构字规律
提高教学质量,贵在得法。识字教学方法适当,才能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汉字的构字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引导学生在识字中逐渐了解、体会和总结汉字本身的规律,对于解决字形的难点是十分有利的。
开始识字时就要重视字形的分析,把常见的几种汉字组成的特点教给学生。比如:像形字等,除去让学生细致观察图画以外,还要把它们演变到“日、牛、木、弓”等方块字的过程告诉学生。又如:人、苗、尖等会意字也要直观、形象地指给学生,帮他们记忆字形,了解词义。尤其是形声字在低年级出现较多,教学时强调形旁标义,声旁标音的特点。(一
年级只让学生认识声旁尚能起标音作用的形声字。随着年级的升高再提高认识。)除此,结合合体字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汉字一般是:一个字加一部分、去一部分或换一部分成为另一个字。学生懂得这些后就要求他们独立分析字形。开始时,让学习好的同学说,其他同学听、学;然后中等生说,其他同学听;最后稍差的同学在大家带动下,自然而然地能够自己分析字形了,至此,可以说字形教学的难点就突破了。比如,“鱼”字,可以在独体字“田”的上边加“■■”,下边加“一”。“花”字可用加部首,换部首和形声字三种方法记忆字形。坚持用以上方法分析字形、记忆字形,不但可以活跃学生思维,也训练了他们的听、说能力。
三、教学生在自学中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
过去的教学一般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改证明学生在充分自学中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分析字形,是培养识字能力的捷径。当然自学不等于老师不教,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提出疑点,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解决问题,获得知识,这样的所获才扎实牢固,还可从中摸索体会汉字的规律。
汉语拼音教学开始即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试着从形象具体的图画中观察思考所学字母的读音和字形,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练习,学生初步了解了如何自学,自学的好处,对自学产生了兴趣。学生学习独体字时已会用汉语拼音识字,教学要求就以分析字形、思考词义为主,大部分独体字学生能用笔画组成的方法分析字形,少部分教给学生用笔画和构字部件来分析。自学要求也随着教学的逐步深入不断提高。
教学目标:
1、感受中华民族丰富的语言的魅力,理解对联的意思,体会对联的巧妙之处,积累对联。
2、进一步品味反问句和设问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懂得同一个意思因为表达的句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3、领悟文化的精深,增强民族责任感,树立远大抱负。
4、了解成语的来历,理解成语的意思,积累成语,从成语中悟出做人的道理。
5、通过诵读感悟对联的建筑美、对称美、语言美、节奏美的特点。
6、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意识,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7、训练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初步学习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多种手法的结合运用。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品味反问句和设问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懂得同一个意思因为表达的句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2、领悟文化的精深,增强民族责任感,树立远大抱负。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意识,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4、写清引发愿望的原因,和如何实现这个愿望。不说空话,写出真情实感,注意合乎逻辑、合理布局。
教学准备:搜集有趣的对联、搜集表现报效祖国或者民族气节的名句、收集你喜欢的对联。
教学时间: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我们过春节,家家户户门口贴了什么?(对联、春联)谁能向大家说说你喜欢的对联?
2、指名学生回答。
3、师:大家的记性可真好呀!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两副对联,请翻开书语文乐园二,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二、学习“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1、指名学生读每副对联,想想能发现什么?
2、小组讨论。
3、交流与提示:
①第一副里有好多相同的字,它们的意思一样吗?第二副里的字虽然不一样,但是字音却有很多相同的,它们是什么意思?(结论:这两副对联非常巧妙地运用了相同的字或者同音字来表达不同的意思。)
②对联是讲求对仗的,仔细看看它们是不是对仗的?(结论:的语言文字具有独特的魅力,也只有才有对对子的语言交流活动,古代文人精湛的文字功底值得我们自豪。)
4、多种形式朗读背诵。
5、拓展:你还能搜集到哪些有趣的对联?
6、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对联。
三、学习“读一读,体会下列句子的语气和表达的感情”。
1、多种形式读这三句话,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引导体会句子的语气和表达的感情。
①出示用第一句话改编的陈述句“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没有哪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一样拥有这么丰富的书法瑰宝。”并将两句话进行对比,看看哪一句表达的感情更强烈更肯定。(结论:看来,反问句更能表达强烈的情感。)
②以此方法,要学生自己体会后面两句,看看它们是什么句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论:同一个意思因为表达的句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我们在过程中也可
以用这样的句式来表情达意。)
3、进一步朗读,体会。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读一读,记一记”。
1、请同学们读读本题的两个句子,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结合注释或字典,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名垂竹帛,功标青史”即一个人如果能给国家做出贡献,就能将自己的名字和功绩永远记在史册上,这是非常光荣的事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就是国家的兴衰成败,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只有每一个人都积极努力地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国家才会兴旺发达。
3、可联系课前搜集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4、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背得快。
5、小组交流搜集表现报效祖国或者民族气节的名句。
二、学习“成语故事”。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个故事,看看这个故事写了什么?
2、指名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3、谁能结合故事内容说说“奉公守法”的意思?
4、小组讨论:赵奢的做法对不对、好不好?你觉得赵奢是个怎样的人?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5、指名回答。
6、讲故事比赛:《奉公守法》
要求:讲故事的时候,运用文中特别能表达赵奢品质的词句,如“依法惩治”“毫不畏惧”“奉公守法”等。
7、学生评。
第三课时(探究与实践:了解对联)
一、引“联”导入,营造活动氛围。
(出示几副对联)同学们,这些对联写得多好呀!对联是汉语园地中的一朵奇葩。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对联。请你和同学们一起探究把!
二、明确探究的内容。
1、你在那些地方看到过对联?
2、对联有哪些特点?
3、从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到有关对联的知识?
三、自主合作,完成探究。
1、自由组合形成探究小组,选出组长。
2、分配探究任务:整个小组研究一个主题,或者小组成员各自研究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一起交流。
3、讨论探究途径。
师指导:《四库全书》,通过络搜索,百度、谷歌,键入你的主题。
4、展开探究活动,各小组成员注重合作,小组间保持联系,互通信息。
师适时指导。
四、交流探究成果。
1、小组内部交流,准备好在全班交流的发言稿。
2、小组间相互交流,彼此借鉴。
3、全班集体交流,师从内容、方法上进行。
五、拓展延伸。
开展“接对联比赛”“互赠对联增友谊”活动,让这朵奇葩开在学生心里,深入人心。
第四课时(习作:心愿)
一、引生入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在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就有了一个美好的心愿,那就是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桃李满天下。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美好的心愿呢?那是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充满了爱心的好老师,使很多顽皮的孩子有了进步,所以我也想像我的老师那样,于是我就认真学习,终于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现在我还在为自己”当优秀教师“这个心愿而努力呢!同学们,你们有怎样的心愿?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又怎样为它而努力着呢?
二、自由交谈,开阔思路。
1、结合“想一想“的环节,思考里面提出的问题。
2、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
3、指名交流,要求:心愿的由来要合乎逻辑,纠正牵强附会引导学生要言之有理;实现愿望的过程要说得真实,具体,可行,要切合实际做到言之有物;“心愿“的价值取向应该是达到某种美好、有意义的目的。
引导学生区别“心愿”和“梦想”,二者都有“希望将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这层意思,但梦想的程度深,梦想是对更高更远目标的期待,一个人会有一个或两个梦想,而“心愿”可能只是对一个小小的目的的期待,你可以拥有许许多多的心愿。注重引导学生对“心愿”和“梦想”的区别目的是启发学生从小处着手,从生活中的小事,小现象,遗憾中去思考材料,避免学生一味选取大、假、空的素材。
4、教师根据学生发言适时,结合学生生成相机启发,拓展学生思维。
三、明确要求,片断引路。
1、学生就三个问题写片断。
A、你有怎样的心愿?
B、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
C、怎样为它努力?
2、学生写片断,教师巡视。留意写得好的,备于讲评有针对性和示范性。
3、赏析片断。
第五课时(习作赏析)
一、写法指导,整合成。
1、做到言之有序,可开门见山表达自己的心愿,再谈心愿的由来;可先叙述引发心愿的事情再表达自己的心愿。
2、应把引发心愿的事情作为重点写详细、具体,注意写好自己的内心活动,流露真情。
3、在叙述中适当穿插议论、抒情的语句。
二、自评自改,完善习作。
修改要求:
1、是否按照一定的顺序,详略得当,语言表达是否清楚具体。
2、是否具有真情实感。
三、指导品赏,成就激励。
1、小组评析。同学们,习作稿已初步形成,愿不愿意和伙伴交流交流,倾听一下好的建议?请自由组成四人小组,一人读,三人评,看看是否达到本次习作要求。
2、抽样导评。展示学生的习作(好、中、差各一份),引导全班同学评议,欣赏成功之处,提出建议,修改不足之处,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修改完善。同学们,一习作的成功还有待于反复地修改。课后,你可以找信得过的伙伴评一评,也可以让爸爸妈妈给你提提意见,然后自己认真地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这是一篇韵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月儿是小船,“我”正坐在“船”上看着蓝蓝的天空和闪闪的星星……想象奇特,易于激发儿童朗读的兴趣,驱遣他们的想象。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朗读、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
1、9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一)识字写字
(1)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船、弯、看、见、闪、蓝”是前鼻音;“船、闪、只”是翘舌音,要指导学生读准这些生字的字音(可以将生字隐藏在课件中的小星星里面,以“说说这些星星叫什么名字”的方式呈现生字)。
(2)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如:
会意识记:“土”代表地,两“人”背靠背坐在地上──坐。
熟字加偏旁:“人”+“门”=“闪”。
组词识记:见──再见、看见、见面。
找反义词:弯──直;坐──立。(可在课件中用动画演示)
有些字不宜拆分识记,如,“船、弯、蓝、看”,要整体识记字形。
(3)结合“闪”的教学,学习偏旁“门”。
(4)生字的巩固。将本课生字编成一段短文(没认过的字要注音),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复习巩固生字,如:
星期天,我和妈妈去划船。我看见湖水很蓝很蓝,湖面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光,可漂亮了。我坐在小船里,看见湖边的游人特别多,有弯着腰的老爷爷,有可爱的小妹妹,还有高鼻子的外国朋友呢……
写字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下笔前,让学生学会观察生字的特点,找出需要注意的地方,再让学生在自己描红的基础上对要书写的字进行比较,发现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如,“白、田、电”这三个字的“口”都要写得上宽下略窄。“田”要写得略宽一些,“电”中的“口”要扁一些。“见”字的第四笔是竖弯钩,起笔时要低于撇。
(二)朗读感悟
1、最大的特色在于用了许多叠词描写景物的形状和色彩。在指导朗读时,可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美丽的插图,读好有修饰的词语,如,“弯弯的月儿”、“蓝蓝的天”,进而读好诗句,读好韵文。
2、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韵文所描绘的画面,让脑中的画面丰满生动起来,在轻柔的《小小的船》的音乐伴奏下有感而发,读出韵味。
3、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边读边做动作。
(三)课后练习
启发想象,完成课后练习。要启发学生由描写的对象的色彩、形状等方面去想象。如,“弯弯的月亮像镰刀”、“蓝蓝的天空像大海”、“闪闪的星星像宝石”,鼓励学生说出与别的同学不一样的内容。还可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形象鲜明的事物,说说“像”。
(四)实践活动
1、了解有关月亮的传说或故事。
2、观看一段有关月球知识的录像。
3、小小辩论会:月亮上面真的有嫦娥吗?
(五)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优美的歌曲,听完以后大家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读好课文,想象中创新
1、读一、二行,说说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弯弯的?
2、学生闭眼想象:听着乐曲,你的脑子里出现了什么?你觉得蓝蓝的天空像什么,闪闪的星星又像什么?
3、哼唱《小小的船》这首歌,并自配简单的动作。
(四)趣味识字
(五)写字
1、提示要点:“白、田、电”三个字的“口”,都要写得上宽下略窄。“田”要写得略宽一些,“电”中的“口”要扁一些。
2、描红,并认真临写。
3、作业,让学生评一评,发现优缺点。
(六)课外作业
我会画:把你看到或想象到的星空画下来。
。
教学目标:
1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的意思。
3 积累中华经典文化,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记忆背诵。
难点:感受朋友间的真挚友谊。
教学资源:
《高山流水》的乐曲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古往今来有关交友的名言很多,而我们今天要学习一个有关知音的千古流传的故事《伯牙绝弦》。相信同学们学习了这篇文章会对友谊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二 初读课文,读正确流利
1 自由读放声读,读准字音。
2齐读,注意感受节奏和韵味。师范读,进行指导。
3 同桌互读,互相评议,指出不足。
三认识伯牙,理解题目
1听伯牙学琴的故事,了解伯牙。(俞伯牙:楚国著名的音乐家,天下操琴的高手)
2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
3默读课文,思考:伯牙为什么要绝弦?
4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四 解读绝弦之因
1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思考:伯牙乃著名音乐家身边不缺乏欣赏赞美的人,为何子期死后就再也不鼓琴了呢?
2从何处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3出示课件,由钟子期的赞叹,想象一下那琴声再现时的场景。师播放高山流水乐曲。
4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假如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琴声,你听到了徐徐的清风,你会如何赞叹?还会有那些场景呢,你又会如何赞叹?
5是啊“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心中所念,朋友必得之而赞之,这就叫--知音啊,难怪如此擅长音乐的伯牙会绝弦呢
6再次聆听高山流水,再读课文,试着背诵。
五 深悟绝弦,感悟知音
1再次聆听高山流水,再读课文试着背诵。
1钟子期死后,伯牙在子期墓前写下了一首短诗,出示短诗,学生读并体会。
2面对伯牙的痛苦绝望,你想对他说什么?
3交流交友名言佳句,体会人们对友情的珍视。
4同学们,学习了这篇文言文,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对待自己的朋友呢?
5小结:知音难觅,如果你有幸遇到了,希望大家向伯牙对钟子期那样去珍爱。
教学内容:
小学第三册语文第14课 P63-64
设计理念:
本课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独立孤立的看问题,设计本节课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具为课堂教学提供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乐趣,进入爱学、乐学的活动中。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的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具准备:
实物葫芦、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认读生字词。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与第四自然段。
1、出示教学挂图1并说说挂图的内容。
2、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并填空。
(种葫芦) ( ) ( ) ( )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积累词汇。
( )的小花 ( )的葫芦藤
( )的小葫芦 ( )的叶子
5、这些葫芦后来收获了吗?这课文哪一段写了这个情况?
6、读第4自然段,质疑:小葫芦为什么变黄?为什么一个一个都落了?
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读2、3自然段。
2、葫芦的叶子有什么变化?种葫芦的人对待叶子和葫芦的态度是怎样的?把有关的句子做上记号。
3、理解“自言自语、赛过、邻居、光、盯着”这几个词语。
4、指导朗读2、3自然段。
5、解疑:因为不治蚜虫,小葫芦变黄了,所以一个一个都落了。
四、理解文脉。
1、齐读全文。
2、说一说葫芦先长得怎样?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怎样?
3、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五、巩固延伸。
回家后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目标:认识15歌声字,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热爱大熊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识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识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挂图、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熊猫吗?大熊猫长的什么样?喜欢吃什么?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去公园参观大熊猫好吗?
二、活动过程:
1、出示大熊猫吃竹子图。
2、学生观察大熊猫是什么样的?
3、读课文,找到那一段是描写大熊猫样子的。
4、指名读第二段后说一说大熊猫的样子。
5、让学生用铅笔轻轻地在30页的.白描图中涂上应该是黑色的部位。
6、认识:熊 许 物 最 乎 短 黑 圈(方法同前)
7、师说大熊猫的一些生活习性。
8、对照课文找到描写大熊猫习性的段落。
9、生读课文,熟读后清学生会大大熊猫有那些生活习性。
10、提问:大熊猫喜欢吃什么?
11、指名读最后一段。
12、学习生字:侯 爬 爪 抱 睁 香 (方法同前)
13、同学们通过学习你喜欢大熊猫吗?让我们齐读第一段。
14、自己读课文,喜欢哪段读哪段。
三、课堂总结: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它特产于我国,也是全世界的珍奇动物。
板书设计 身子 胖乎乎 白
尾巴 短
大熊猫 皮毛 光滑
头白 黑耳朵 黑眼圈
四肢 黑
熊 许 物 最 乎 短 黑 圈 侯 爬 爪 抱 睁 香
第四课时 大熊猫
教学目标:学习写字。
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1。请学生说一说大熊猫的样子。生活习性。
2、指名读词语。熊猫 许多 动物 最胖 胖乎乎 很短 黑眼圈 时候
爬过来 爪子 抱着 睁眼 多香
二、学习写字。
1、出示生字:国 物 爱 毛 四 耳 两 爪
2、指名读。
3、学生分析字的结构、笔画、笔顺。
4、认识竖弯。
5、师知道“四、爪”。
(1) 先示范“四”的写法。并用红笔标出竖弯这一笔。
(2) 写“爪”字时,先课件演示,让学生说出笔顺再书空一遍。
6、学生在田字格里书写。
7、评比,奖励进步的同学。
教学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写了8个字,写时一定要注意“四”字中间一笔是竖弯,“爪”字第三笔是竖。
板书设计: 大熊猫
国 物 爱 毛 四 耳 两 爪
第五课时 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抄写音节,积累abb立的形容词,初步感知这类词语的形式。学习成对使用几组单音反义词。
教具准备:小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