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自强【优秀8篇】

自立自强 篇1

目标要求: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热情,懂得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主动地学会自立,培养自强精神。

2、  能力:克服依赖心理,懂得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会自立;立志进取,坚韧磨练,培养自强精神。

3、  知识:懂得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学会自立,培养自强精神

教学方法

测试法、讨论法、材料分析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思路设计

(一) 兴趣导入  

教师借用劳技课上的材料要求学生安装较为复杂的小车模型。时间限制很紧,工作有一定难度。学生在安装过程中可以讨论、可以翻看说明,可以参照其他同学的,还可以举手询问老师。

(学生操作)

教师小调查,学生在安装过程中自己翻看说明完成,参照其他同学的,举手询问老师的各占多少比例。

师:同学们,在刚才的活动中,有些同学一看时间那么紧,配件又那么复杂,干脆不去做了,有的同学动了一下手,觉得说明复杂,干脆就参照别人,要么就问老师。小小的活动可以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一个人的依赖性来。有些同学可能会不以为然:依赖点有什么关系啊?然而,近百年来,就是依赖和懦弱让中国蒙受了莫大的耻辱。

(二)自主探究

教师展示课件。背景音乐是《男儿当自强》,依次展示外国列强对我国羞辱的图片:如东亚病夫、“华人与狗不能进入”、美国珍珠港的中文告示“垃圾桶在此”等。

师:百年的屈辱让中国人在国外更加勤奋更加努力,面对法国学生的轻蔑,徐悲鸿用出色的画展赢回了尊严;面对美国邮递员的歧视,吉鸿昌将一块写有“我是中国人的”木板挂在了胸前……他们深深地明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先,才能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

日本在二战之后的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宽广胸怀的、的、在国际事务中能干的日本人。日本人是否胸怀宽广我们不知道,但是他们的确实为他们在国际上挣得了一席之地。

可见,关乎国家关乎民族关乎我们自身的发展。中学生应该培养的精神。

所谓自立,是指我们要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会独立,学会靠自己的力量创造生活。

活动一:依赖性小测试

你是一个处处依赖他人的人吗?你是否总是要别人帮你拿主意?你的学习是否总要人督促?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测试。翻开《阳光少年》P37—41,测一测自己的依赖性。

(学生测试)

教师现场调查,各个测试得分所占的人数比例。

师归纳:依赖性较强的同学,你们不必难受,因为自立精神和能力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识地逐步培养的。

活动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教师出示材料:《外国人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了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让会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

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了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

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了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力培养孩了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十六七岁的姑娘,从初中一毕业就去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劳动能力,寻求独立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一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于语言地区的人家当佣人。其中也有相当多的人还要到英国学习英语,办法同样是边当佣人边学习语言。掌握了三门语言后,就去办事处、银行或商店就职。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或可耻的。

在原西德,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从不包办代替。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要问为什么?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上学以后,许多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

提问:外国人是怎样教育自己孩子的?

外国的孩子是不是很苦?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有什么样的特点?

你们有尝试他们那样的劳动吗?你有什么感触?

(学生回答)

活动三:对面的男/女生看过来

男女学生讨论对方身上存在的比较依赖、不够自立的地方,并提出相应的增强独立性、培养自立的方法。组长归纳上台汇报。(教师作副板书)

师归纳: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归纳起来,学会自立的途径大概有两个:一个是克服依赖心理,另一个是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男生的建议很有道理,女生不可不听;女生的话也很中肯,男生得好好改改,争取早日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活动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师: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是学会自立最重要的一点。你是如何管理自己的压岁钱、零花钱的呢?

(学生发言交流)

师归纳: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好好继承,不该花钱的坚决不花。用钱要用在刀刃上,尽量让钱花得更有意义一些。

师:自立与自强总是结合在一块。自强,意味着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意味着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顽强拼搏。

自古以来,自强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周易》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自强是流淌在中华民族文明血管中的生生不息的血液,一个人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做到坚忍不拔,不畏困难与挫折;才能做到志存高远,为理想与目标执著追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曾经,中国人民在毛泽东“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号召的鼓励下,取得了伟大胜利。在今天,我们也必须发扬自强美德,去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

自强精神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作出努力。翻开课本P45—46,看看如何培养自强的精神。

(学生发言)

师归纳基本观点:(板书)

一、志存高远

二、勇于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

三、在磨砺意志中自强进取

(三)归纳小结

同学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让我们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在现代化信息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发扬的美德,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亮丽!

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很多的故事。翻开《阳光少年》P43,我们可以通过采访、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发掘你身边的故事。

自立自强 篇2

第六单元自强不息   6.3

目标要求: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热情,懂得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主动地学会自立,培养自强精神。

2、  能力:克服依赖心理,懂得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会自立;立志进取,坚韧磨练,培养自强精神。

3、  知识:懂得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学会自立,培养自强精神

教学方法

测试法、讨论法、材料分析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思路设计

(一) 兴趣导入  

教师借用劳技课上的材料要求学生安装较为复杂的小车模型。时间限制很紧,工作有一定难度。学生在安装过程中可以讨论、可以翻看说明,可以参照其他同学的,还可以举手询问老师。

(学生操作)

教师小调查,学生在安装过程中自己翻看说明完成,参照其他同学的,举手询问老师的各占多少比例。

师:同学们,在刚才的活动中,有些同学一看时间那么紧,配件又那么复杂,干脆不去做了,有的同学动了一下手,觉得说明复杂,干脆就参照别人,要么就问老师。小小的活动可以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一个人的依赖性来。有些同学可能会不以为然:依赖点有什么关系啊?然而,近百年来,就是依赖和懦弱让中国蒙受了莫大的耻辱。

(二)自主探究

教师展示课件。背景音乐是《男儿当自强》,依次展示外国列强对我国羞辱的图片:如东亚病夫、“华人与狗不能进入”、美国珍珠港的中文告示“垃圾桶在此”等。

师:百年的屈辱让中国人在国外更加勤奋更加努力,面对法国学生的轻蔑,徐悲鸿用出色的画展赢回了尊严;面对美国邮递员的歧视,吉鸿昌将一块写有“我是中国人的”木板挂在了胸前……他们深深地明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先,才能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

日本在二战之后的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宽广胸怀的、的、在国际事务中能干的日本人。日本人是否胸怀宽广我们不知道,但是他们的确实为他们在国际上挣得了一席之地。

可见,关乎国家关乎民族关乎我们自身的发展。中学生应该培养的精神。

所谓自立,是指我们要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会独立,学会靠自己的力量创造生活。

活动一:依赖性小测试

你是一个处处依赖他人的人吗?你是否总是要别人帮你拿主意?你的学习是否总要人督促?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测试。翻开《阳光少年》P37—41,测一测自己的依赖性。

(学生测试)

教师现场调查,各个测试得分所占的人数比例。

师归纳:依赖性较强的同学,你们不必难受,因为自立精神和能力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识地逐步培养的。

活动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教师出示材料:《外国人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了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让会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

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了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

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了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力培养孩了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十六七岁的姑娘,从初中一毕业就去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劳动能力,寻求独立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一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于语言地区的人家当佣人。其中也有相当多的人还要到英国学习英语,办法同样是边当佣人边学习语言。掌握了三门语言后,就去办事处、银行或商店就职。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或可耻的。

在原西德,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从不包办代替。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要问为什么?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上学以后,许多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

提问:外国人是怎样教育自己孩子的?

外国的孩子是不是很苦?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有什么样的特点?

你们有尝试他们那样的劳动吗?你有什么感触?

(学生回答)

活动三:对面的男/女生看过来

男女学生讨论对方身上存在的比较依赖、不够自立的地方,并提出相应的增强独立性、培养自立的方法。组长归纳上台汇报。(教师作副板书)

师归纳: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归纳起来,学会自立的途径大概有两个:一个是克服依赖心理,另一个是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男生的建议很有道理,女生不可不听;女生的话也很中肯,男生得好好改改,争取早日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活动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师: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是学会自立最重要的一点。你是如何管理自己的压岁钱、零花钱的呢?

(学生发言交流)

师归纳: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好好继承,不该花钱的坚决不花。用钱要用在刀刃上,尽量让钱花得更有意义一些。

师:自立与自强总是结合在一块。自强,意味着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意味着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顽强拼搏。

自古以来,自强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周易》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自强是流淌在中华民族文明血管中的生生不息的血液,一个人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做到坚忍不拔,不畏困难与挫折;才能做到志存高远,为理想与目标执著追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曾经,中国人民在毛泽东“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号召的鼓励下,取得了伟大胜利。在今天,我们也必须发扬自强美德,去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

自强精神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作出努力。翻开课本P45—46,看看如何培养自强的精神。

(学生发言)

师归纳基本观点:(板书)

一、志存高远

二、勇于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

三、在磨砺意志中自强进取

(三)归纳小结

同学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让我们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在现代化信息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发扬的美德,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亮丽!

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很多的故事。翻开《阳光少年》P43,我们可以通过采访、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发掘你身边的故事。

自立自强 篇3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做人应该。

2、懂得从小培养的精神,将来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娇生惯养害自己。

情感:

1、敬佩的人,并愿意做这样的人。

2、厌恶好逸恶劳,处处依赖别人的行为;对自己表现出来的依赖性感到害羞。

行为:

做到生活自理、学习自觉,不依赖父母。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按照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六年级“个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中第一框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而设置的。本课对学生进行的教育,主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懂得人不应该依赖别人生活,要、不甘落后、积极进取。本课侧重于独立意识的培养,教育学生从小就要,不依赖别人,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努力奋进。

本课课文主要讲了两层意思。

第一层:课文在简单说明的概念之后,结合苏州一女工事迹,通过实例让学生感悟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和可贵的精神,十分光荣的道理。

第二层:进一步启发学生产生从小培养精神的愿望。

本课共安排五个栏目

栏目一“思考”中引用了陶行知一段话,目的是由这一句话引起学生对本课所要讲的道理的思考。陶行知的这句话极富感情、通俗易懂地讲解了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学生从感情上初步体会所要学的道理。

栏目二 “述说”第一小题主要是以自强自立的人物为榜样,强化学生对自强自立观点的认识;第二小题是引导学生明白从小养成自强自立精神的重要性;第三小题旨在使学生懂得自强自立的品质需有意识地从点滴小事做起。

栏目三“评议”是让学生在观点的运用中对三种看法加以评述,从三个方面理解自强自立品质的培养从小做起、接受家长正确管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

栏目四“讨论”不要求学生得出统一的答案,只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到要有自强自立的意识即可。

栏目五“阅读”是使学生通过了解同龄人在这方面的的做法,引导学生向这些学生学习

教法建议:

1.以具体事例深入浅出地给学生讲清道理,切忌空洞的说教。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或社会中大量的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在探讨中提高认识。认识到从小培养独立意识和精神对个人成长的好处以及过分依赖父母,娇生惯养的危害。

2.注意教育过程应加强针对性。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教师应首先使学生敢于讲真心话,引导学生抓住实际问题进行朋友式的探讨,解决学生思想中的认识问题,逐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荣辱观。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引出话题

同学们,你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学习中遇到过自己感到十分困难的事情吗?你当时是怎么做的或有什么想法?

(引导学生简单谈自己的经历,把握学生的依赖与自立的两种表现,继续提问。)

那么在困难面前为什么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究竟哪种表现是应当受到肯定,值得我们学习的?哪种表现是应当及时改进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二、 听讲故事 引出观点

1、录音故事《遗产》

提问:女工面对10万元遗产,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

(引导学生清楚女工做法: 财富可观 毫不动心 )

小结语:像女工这样,靠自己的劳动生活,不依赖别人的做法,我们说她是"自立"的表现。(板书: 自立)

提问:当后来她遇到困难时,面对有人为她惋惜,有人主动为她捐钱时,她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女工: 面对困难 坚定信念)

小结语:女工遇到困难不是安于现状,勤奋、进取,依靠自己的努力不断向上。这正是一种自强的表现。(板书:自强)

小组讨论:听了这个女工的故事,你认为她是怎样的人,你有什么想法?

(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内心,了解思想是人行为的基础)

总结:从大家的发言中看出,你们都很佩服这个女工。这个女工的确实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她面对合法的巨额遗产,自己每月几十元的收入,仍旧是那样的毫不犹豫;后来面对困难,她不后悔,积极进修,努力提高自己素质,坚持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美好的明天。如果没有一颗的心,没有的精神,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这个女工的精神。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思想品德第一课。

(板书课题: 一 )

二、学习课文 理解观点

导语 :有的同学说,我没有这样的机会。如果有,我也会这样做的。同学们,我们今天听这个故事决不是学习女工的做法,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面对合法的巨额财产都可以表现得这样坚定,那么她在生活中对待其他事情会是什么样呢?

1、设想女工在参加电脑学习班、会计学习班时,会遇到什么困难?她会怎样做?

(引导学生进一步从生活小事上理解人物的思想认识基础,从而使观点进一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小结:对,只有在点滴小事上,自觉严格要求自己,能做到的人,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表现出坚定不移的觉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小中见大"。

2、说到小事,我想: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学习中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尤其是我们小学生,是这样吗?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与学习中有困难是正常的。)

小结:看来就是这样,每个人的生活与学习中都会遇到种种困难,凡是生活在社会上的人,无一例外。

3、谁愿意说一说自己在遇到难办的事时是怎样做的?当时你是怎样想的?你的做法给你带来什么后果?

(引导学生说真话,谈出自己依赖于别人或依靠自己自立解决问题的两种表现。同时抓住几种情况:生活条件好的依赖于别人的;生活条件好而有自立精神的;生活条件不好而有自立精神的;生活条件不好没有自立精神的。)

4、(分别抓住几个依赖别人的例子)你看,有的人依靠别人解决了问题,既解决了难题又不费自己吹灰之力,多痛快呀!你们同意我的看法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从表面看,一时使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从长远看,养成了依赖心理,一旦自己需要面对困难时,就会束手无策,将来自己就不能独立面对生活。)

小结:从小事上养成依赖性,遗害无穷呀!

(板书: 从小培养 )

5、(再抓住几个依靠自己想方设法解决困难,不断取得成功的实例)我想你们对于××同学一定是比较佩服的。请这个同学自己到前边来,说一说你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你是怎样想的?你觉得这样总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

(目的在于激励作法较好的学生,使学生产生愿意向他学习的愿望。)

谁来补充一下,他这样做对于他的将来会有什么好处?

(是学生懂得的做法不仅对于现在,而且对于将来都是大有用处的。)

小结:看来确实应当有远见呀!条件不是借口,面对同样的条件和不同样的条件都产生不同的做法。滴水穿石,只有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上不断磨炼自己的人,才会使自己形成坚强的性格,将来走向社会也才会成为一个面对困难轻易不屈服的人,才会取得成功。

(板书: 从点滴做起 )

6、我也有同感……(教师结合自己成长的体会,谈取得成功,或者由于自己从小依赖性较强而使自己走向社会后吃到苦头的实例)。你们听了有什么感想?

(目的在于以教师真实的例子进一步激发学生情感,认识从小培养精神的重要性。)

你们的认识是非常正确的,课文中有一段话很好地总结了你们的认识,打开书p5页,齐读一下课文。

总结:我们从正反两个方面认识到了,一个人的精神必须从小养成,以及它的重要性。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在今后的生活中,处处自觉培养自己的的精神。

三、联系实际 深化观点

导语 :其实这样感人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

1、 提问:你能讲出一个这样的例子吗? www.

(是学生在大量的实例中感悟观点的重要性)

2、听录音故事《好孩子丁玉娟》《她没能如愿以偿》

小组讨论:丁玉娟、小华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怎样想的?他们取得的结果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会截然不同?你听了以后有什么想法?

(是学生在对比中进一步深化理解观点)

小结:事实进一步说明了,只有从小的人,才能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才会在生活与学习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3、你们一定十分爱看小品表演,下边大家看一个小品表演《还有20年怎么过?》

(学生表演课本剧)

议论:看了小品你有什么想法?你想对某甲说些什么?

小结:某甲其实也不是糊涂人,他显然知道自己在父亲去世后,自己面临着危机。只有从现在开始起来,后20年还是很有希望的。这一点启示我们一定会想到的。

4、一个的人是不是仅仅对自己有好处呢?这种做法对社会会有什么影响呢?

(先小组讨论,再集体交流)

总结:课文里有一句话很好地总结了你们的认识,请读一下课文第六小节。

四、辨析联系 运用观点

1、下边我们运用所学观点,对于几个同学进行帮助。看谁的认识水平高,能以理服人。

(电脑演示自制软件:课后练习中"评议"。学生边看边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可以将软件制作成交互式,由学生几个人一组,小组中边点击、边议论。然后推选小组发言人,在班级里交流认识。)

①小刚说:"成年人应当,我现在还没长大,只能让大人照顾,等我长大了才能。"

②小勇说:"我特别想,凡是我自己的事,我就想自己作主,不愿意让大人管。"

③小丽说:"爸爸妈妈对我可关心了,生活上的事不用我操心,都替我做了。我何必非要争着自己去做呢?"

小结:大家说得对,自强自立的品质应当从小抓起,小时不注意培养,长大很难弥补;当然,由于我们年龄还小,一些事上应当主动征求大人的意见,是自己的独立精神得到更好的结果;而对于父母出于对子女的喜爱关心,主动替你做事,你可以耐心讲清道理,得到他们的理解。

2、结合录像《假如你是……》说一说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结合课后"讨论",由本班学生参与制作情节录像。)

录像之一: ΧΧΧ、ΧΧΧ、ΧΧ刚刚转进这个学校,外语一时跟不上。三个人在一起议论,各有说法:

甲:"反正跟不上,随它去吧,作业 不会就不做了。"

乙:"我看应当向老师说明原因,得到老师的理解,请老师原谅自己。"

丙:"我看,不应当找各种理由原谅自己,我们应当发奋学习,应当尽快赶上去。"

录像之二:和同学发生口角,闹了别扭时,同学们有各种表现:

有的找老师告状、评理;有的同学求助他人的帮助;有的人委屈地哭了;有的人自己想一个妥善的办法解决问题。

(意在引导学生针对生活中实际问题,学会采取自主适当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引导时不应对每种做法给予肯定或否定,只要有利于促使学生培养精神即可给与肯定。)

小结:看来我们都已经懂得处处应当培养自己的精神。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自觉在学习与生活中做到这一点。

四、总结全文 布置作业

1、学习了今天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整理思维,培养理性表达能力。)

2、自己阅读读课后短文《广渠门中学的宏志班》

3、向家长了解他们小时候是怎样对待这一问题的?他们在这一方面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写成书面材料准备在班上交流)

4、总结全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一课,通过学习你们开始有了很大的收获,你们懂得了:一个人应当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懂得人不应该依赖别人生活,要、不甘落后、积极进取。从小培养独立意识,从小就要,不依赖别人,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努力奋进。

从个人的角度说,作为一个人如果没有的精神,将来就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就要被社会所淘汰;从国家、民族角度说,作为新时代的主人,如果没有的精神,国家、民族就不可能兴旺发达。

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将成为的人。

板书设计 

巨额财富 毫不动摇 面对困难 毫不动摇

从小时培养

从点滴做起

探究活动

1、围绕生活自理方面的内容开展竞赛活动,让获得优胜的同学谈做法和体会。

2、举办一次故事会,把自己最受感动的自强自立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3、回家与父母探讨如何培养自己的自立意识。

4、上网查找“宏志班”的事迹。

5.观察身边的同学,看看谁做到了。课下跟他交流这样做的原因和好处。

6.访问身边的父母、家人,请他们谈谈自己的事。

自立自强 篇4

八年级第一单元  自立自强

学习目标:

1. 了解习惯对人的影响;知道中学阶段必须养成的好习惯,掌握培养这些好习惯的方法。

2. 了解坚强意志的基本特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磨砺坚强意志。

学习过程:

知识梳理

1.了解习惯对人的影响;知道中学阶段必须养成的好习惯,掌握培养这些好习惯的方法。

(1)习惯的含义: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可以改变,但很难改变)

(2)习惯的分类:分为好习惯和坏习惯。好习惯与坏习惯区分的标准:是否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

(3)习惯对人的影响(重要性)

①习惯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对人的身体、思维、行为产生各种影响:习惯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习惯影响着人的思维发展;习惯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②习惯不是小问题,它反映着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与幸福。

(4)生活中必须养成的好习惯:有计划消费的习惯;勤于劳动的习惯;节约时间的习惯。

(5)中学生参加家庭劳动的意义?

可以减轻父母负担;掌握一些劳动技能,增强独立生活的能力。

(6)青少年为什么要从小培养好习惯?

①青少年时期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好习惯会对我们一生产生重要影响。②习惯对人的影响 (见上面第四小点)

(7)如何培养好习惯?

①有完善可行的计划;②必须有毅力;③必须改掉坏习惯;④必须有实际行动。

2.了解坚强意志的基本特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磨砺坚强意志。

(1)意志的含义: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2)坚强意志的基本特征:自觉性、果断性、坚忍性、自制性。不良意志的基本特征:盲从性、动摇性、寡断性、冲动性。

(3)如何培养坚强的意志?

①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②主动迎接挑战,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品质;③做自己不感兴趣却有长远意义的事;④制订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典型题例

1、与以往一样,6:30分,小明准时醒来,听完听力后就直接上学去了。

在校园里,小明主动和老师同学们打招呼,主动捡起校园里谁不小心掉下的纸屑。小组长来收作业时,小明打开整理得整整齐齐的书包,很快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叠要交的作业本交给小组长,自己安静地开始早读。上课时,小明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间小明也分秒必争,安静地在自己的座位上做练习。  中午吃饭时,小明在食堂打饭时只选荤菜不吃素菜。吃完饭,小明又回到座位开始做作业。下午上课时认真听课,课间继续看书做练习。

下午放学以后,小明回到家,根据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给自己安排的任务,与以往一样给自己列了一张计划表,安排自己晚上要完成的任务,然后到厨房帮助妈妈准备晚饭。吃晚饭时,小明只挑自己喜爱的荤菜,很少吃素菜。妈妈不停地夹素菜给他,小明很不乐意地吃了下去。吃完晚饭后,小明对照计划表完成预定任务。在洗脸睡觉前,小明检查了明天的课表,准备好明天要带的书籍和作业。

(1)以好习惯与坏习惯为标准,请你对小明一天的行为习惯进行分类,并列举分类理由。

(2)你认为怎样才能培养好习惯,改正坏习惯?

参考答案:⑴好习惯:①6:30分,准时醒来;②在校园里,小明主动和老师同学们打招呼,主动捡起校园里谁不小心掉下的纸屑。小组长来收作业时,小明打开整理得整整齐齐的书包,很快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叠要交的作业本自己安静地开始早读。③上课时,小明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④下午上课时认真听课  ⑤下午放学以后,小明回到家,根据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给自己安排的任务,与以往一样给自己列了一张计划表,安排自己晚上要完成的任务,然后到厨房帮助妈妈准备晚饭。⑥吃完晚饭后,小明对照计划表完成预定任务。在洗脸睡觉前,小明检查了明天的课表,准备好明天要带的书籍和作业。

好习惯的理由:有利于学习,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利于思维发展,有利于交往。

坏习惯:①听完听力后就直接上学去了。②课间小明也分秒必争,安静地在自己的座位上做练习。③中午吃饭时,小明在食堂打饭时只选荤菜不吃素菜。④吃完饭,小明又回到座位开始做作业⑤吃晚饭时,小明只挑自己喜爱的荤菜,很少吃素菜。妈妈不停地夹素菜给他,小明很不乐意地吃了下去。

坏习惯的理由:不利于身心健康,不利于思维发展, 不利于学习。

⑵必须有完善可行的计划;必须有毅力;必须改掉坏习惯;必须有实际行动。

2.汶川大地震已过去了一个多月,为了培养灾区孩子的坚强意志,记者特别采访了“飞天英雄”杨利伟,下面摘录了一段采访记录:

杨利伟平时在机场训练时,气温高达40摄氏度,飞行服安全带上的金属连接环被烈日晒得像在火中烤过一样,稍有不注意,皮肤就会被烫起血泡。到了冬季,这里寒气彻骨,冻得人手脚发麻,他却乐观地说:“作为一名飞行员,意志比技术更为重要,恶劣的环境正好磨砺坚强的意志。”为了保持良好的素质,他不抽烟、不喝酒、不吃辣椒。一年365天,天天坚持训练,不论严冬酷暑、刮风下雨。他能成为“中国飞天第一人”靠的不是运气。

(1)你从“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的身上看到了哪些可贵的品质?

(2)与“飞天英雄”相比,有许多青少年的意志比较薄弱,请你举例说明。

(3)从杨利伟的事迹中你受到了哪些启示?

简要分析:本题比较全面地考查了一个人所具有的良好习惯。在条件恶劣的环境中坚持训练的行为,说明了杨利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在艰苦的训练中仍然保持乐观的心态,说明他具有乐观开朗的性格。杨利伟不抽烟、不喝酒、不吃辣椒,天天坚持训练,说明他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另外,他献身于祖国的航天事业,说明他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与英雄人物相比,同学们中存在的问题及我们应怎么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答。

参考答案:(1)坚强的意志品质;乐观开朗的性格;良好的生活习惯;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2) 心理承受能力脆弱,一个中学生因为父母没有答应给他买一件她想要的玩具,竟自杀身之;做事没有恒心,在学习上,由于缺乏意志力,往往做事虎头蛇尾,原来为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碰到外界的一点或是挫折便放弃,计划就这样半途而废。(3)自觉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坚决改掉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正确面对挫折,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积极的一面,保持乐观的心态;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不断磨砺自己的意志;要把杨利伟那种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习惯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完善自我,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我们的学习。XX年4月2日,新华中学对全校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了问卷调查,下列行为习惯中属于良好学习习惯的有(    )

①爱动脑筋,爱观察,爱提问   ②集中精神,不受干扰   ③经常查阅工具书   ④学习拖拉,不按时交作业   ⑤平时不懂的问题经常请教老师或同学  ⑥平时不努力,考前抱佛脚

a、①②③⑥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2、下列诗句中歌颂坚强意志的是(    )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c、“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3、《三国演义》中刘禅遇事优柔寡断,患得患失,有时又不能听取诸葛亮的正确主张,草率行事,这是 (    )

a、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b、缺乏果断性的表现

c、坚强意志的表现         d、恒心和毅力的表现

二、材料分析题:

1998年,处于事业上升期的桑兰在美国举行的友好运动会上不慎摔伤,从而造成高位截瘫。面对这如同天塌地陷般的灾祸,桑兰却坚强的微笑面对。她坚持进行康复训练,仅用2个月的时间就达到了其他病人4个月才能达到的康复水平。她克服了生活上的种种不便,进入北京大学的新闻系学习,并且在星空卫视《桑兰》的节目中担任了主持人。银幕上的她始终以乐观、幽默、美丽而充满活力的形象展示在观众面前。

XX年7月21日是桑兰受伤整XX年,许多人面对桑兰有意回避那天发生的事情,但是桑兰说:“面对现实我必须要记住那一天,在那一天我获得新生,在那一天我懂得了人生的艰辛。”

阅读上述材料,回下列问题:

(1) 桑兰的事迹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桑兰的事迹令人感动的原因是什么?

(2)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打算怎样向她学习?

课后作业

见全品11、12页。

练习参考答案:

(1)对待挫折保持乐观心态的做法令人感动。在挫折面前表现出的坚强意志令人感动。

(2)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学会正确对待挫折,保持乐观的心态;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磨砺自己的意志;主动迎接挑战,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做自己不感兴趣却有长远意义的事,制订明确的目标和计划磨砺自己的意志。

自立自强 篇5

第六单元自强不息   6.3自立自强

目标要求: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自立自强的热情,懂得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主动地学会自立,培养自强精神。

2、  能力:克服依赖心理,懂得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会自立;立志进取,坚韧磨练,培养自强精神。

3、  知识:懂得自立自强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学会自立,培养自强精神

教学方法

测试法、讨论法、材料分析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思路设计

自立自强

(一) 兴趣导入  

教师借用劳技课上的材料要求学生安装较为复杂的小车模型。时间限制很紧,工作有一定难度。学生在安装过程中可以讨论、可以翻看说明,可以参照其他同学的,还可以举手询问老师。

(学生操作)

教师小调查,学生在安装过程中自己翻看说明完成,参照其他同学的,举手询问老师的各占多少比例。

师:同学们,在刚才的活动中,有些同学一看时间那么紧,配件又那么复杂,干脆不去做了,有的同学动了一下手,觉得说明复杂,干脆就参照别人,要么就问老师。小小的活动可以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一个人的依赖性来。有些同学可能会不以为然:依赖点有什么关系啊?然而,近百年来,就是依赖和懦弱让中国蒙受了莫大的耻辱。

(二)自主探究

教师展示课件。背景音乐是《男儿当自强》,依次展示外国列强对我国羞辱的图片:如东亚病夫、“华人与狗不能进入”、美国珍珠港的中文告示“垃圾桶在此”等。

师:百年的屈辱让中国人在国外更加勤奋更加努力,面对法国学生的轻蔑,徐悲鸿用出色的画展赢回了尊严;面对美国邮递员的歧视,吉鸿昌将一块写有“我是中国人的”木板挂在了胸前……他们深深地明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先自立自强,才能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

日本在二战之后的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宽广胸怀的、自立自强的、在国际事务中能干的日本人。日本人是否胸怀宽广我们不知道,但是他们的自立自强确实为他们在国际上挣得了一席之地。

可见,自立自强关乎国家关乎民族关乎我们自身的发展。中学生应该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

所谓自立,是指我们要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会独立,学会靠自己的力量创造生活。

活动一:依赖性小测试

你是一个处处依赖他人的人吗?你是否总是要别人帮你拿主意?你的学习是否总要人督促?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测试。翻开《阳光少年》P37—41,测一测自己的依赖性。

(学生测试)

教师现场调查,各个测试得分所占的人数比例。

师归纳:依赖性较强的同学,你们不必难受,因为自立精神和能力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识地逐步培养的。

活动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教师出示材料:《外国人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了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让会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

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了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

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了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力培养孩了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十六七岁的姑娘,从初中一毕业就去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劳动能力,寻求独立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一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于语言地区的人家当佣人。其中也有相当多的人还要到英国学习英语,办法同样是边当佣人边学习语言。掌握了三门语言后,就去办事处、银行或商店就职。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或可耻的。

在原西德,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从不包办代替。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要问为什么?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上学以后,许多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

提问:外国人是怎样教育自己孩子的?

外国的孩子是不是很苦?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有什么样的特点?

你们有尝试他们那样的劳动吗?你有什么感触?

(学生回答)

活动三:对面的男/女生看过来

男女学生讨论对方身上存在的比较依赖、不够自立的地方,并提出相应的增强独立性、培养自立的方法。组长归纳上台汇报。(教师作副板书)

师归纳: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归纳起来,学会自立的途径大概有两个:一个是克服依赖心理,另一个是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男生的建议很有道理,女生不可不听;女生的话也很中肯,男生得好好改改,争取早日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活动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师: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是学会自立最重要的一点。你是如何管理自己的压岁钱、零花钱的呢?

(学生发言交流)

师归纳: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好好继承,不该花钱的坚决不花。用钱要用在刀刃上,尽量让钱花得更有意义一些。

师:自立与自强总是结合在一块。自强,意味着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意味着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顽强拼搏。

自古以来,自强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周易》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自强是流淌在中华民族文明血管中的生生不息的血液,一个人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做到坚忍不拔,不畏困难与挫折;才能做到志存高远,为理想与目标执著追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曾经,中国人民在毛泽东“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号召的鼓励下,取得了伟大胜利。在今天,我们也必须发扬自强美德,去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

自强精神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作出努力。翻开课本P45—46,看看如何培养自强的精神。

(学生发言)

师归纳基本观点:(板书)

一、志存高远

二、勇于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

三、在磨砺意志中自强进取

(三)归纳小结

同学们,自立自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让我们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在现代化信息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发扬自立自强的美德,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亮丽!

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很多自立自强的故事。翻开《阳光少年》P43,我们可以通过采访、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发掘你身边自立自强的故事。

自立自强 篇6

6.3 自立自强

第一课时  树立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

自立自强

(一)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两幅彩色画照,一幅是一棵直立的大树,另一幅是一株爬墙的藤萝。

2.幻灯片或事例

(1)“这样真省事!”:小李做作业,从不愿自己思考,总是偷偷抄同桌的作业。

(2)“请投我一票!”:小陈积极准备参加了七年级学生会干部的竞选。

(3)“上课多累啊——睡觉!”:小殷上课喜欢睡觉,别人说他。他总说:“我爸有的是钱!我学不学都可以上大学!”

(4)“妈妈,我能自己洗衣服了!”:新学期,住进学校宿舍的小帆学会了自己洗衣服。

(二)兴趣引入

展示多媒体课件:两幅彩色画照,一幅是一棵直立的大树,另一幅是一株爬墙的藤萝。

师提问:这两幅画中的两种植物,它们的生长状态是截然不同的。你能说说。由此我们联想到人在生活中的哪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吗?  (提示:直立的大树,攀附的藤萝。)

学生回答,教师副板书:

大树——直立——自立自强

藤萝——攀附——依赖他人

师:同学们,你们是愿意做像大树一样的人,还是愿意做像藤一样的人呢?

师归纳:对,我们要做像大树一样直立生长,自立自强,不依赖他人的人。

出示课题(板书):树立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

: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态度不同,所以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下面,先让我们一起看看老师拍摄到的某些同学的生活场景,并评论一下,哪些是自立自强的表现。哪些是依赖他人的表现?

1.出示幻灯片

2.学生讨论、评价

3.师小结:小李抄作业及小殷上课睡觉,把学习当作别人的事,总想靠同学,靠父母。这是对自己不负责的行为,属于依赖他人的生活态度;小陈竞选学生会干部,希望能锻炼、培养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这是一种自强自立的表现;小帆自己学习洗衣服,实现生活的自理,也是一种自立自强的表现。

基本结论:(板书)

自立自强是一种不依赖别人,学会独立,学会靠自己的力量创造生活,努力向上的负责的生活态度。

4.让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是自立自强的表现。(略)

师:非常好。确实在生活中我们做的很多事情都是自立自强的表现:我的衣服自己洗;自己做作业,不用父母督促陪伴:自己骑自行车上学;自己坐火车去外地的亲戚家;家里打扫卫生、饭后洗碗,由我负责;东西丢了,我知道去哪里报失。还有比如自己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靠自己的双手开创自己的事业,创造多彩的生活,这些都是自立自强的表现。

活动四:自立箴言

教师出示“自立箴言”,并把它送给学生。

“月亮虽然能靠太阳的光芒照耀自己,但它本身并不会发光,等到太阳消失的时候,月亮再也无光彩可言了。这就正如生活中只有那些自强自立的人才能拥有生活一样,因为他们知道,仅仅靠别人的荣耀而自己不懂得付出的人,永远不可能真正拥有生活。”

(四)歌曲小结

同学们,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随随便便的,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不经历风雨的,让我们一起在歌声中,点燃一盏自立自强的心灯,照亮我们生命的前程吧!

播放歌曲:《真心英雄》,全班合唱。

1、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1)自立和自强的含义(2)成就伟大事业的人,都是自立自强的人(3)自强不息是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

2、学会自立

(1)自立精神和能力需要在生活中培养(2)克服依赖心理(3)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

3、培养自强精神

(1)志存高远(2)勇于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3)在磨砺意志中自强进取

第二课时   走自立自强之路

(一)兴趣导入

教师借用劳技课上的材料要求学生安装较为复杂的小车模型。时间限制很紧,工作有一定难度。学生在安装过程中可以讨论、可以翻看说明,可以参照其他同学的,还可以举手询问老。

(学生操作)

教师小调查,学生在安装过程中自己翻看说明完成,参照其他同学的,举手询问老师的各占多少比例。

师:同学们,在刚才的活动中,有些同学一看时间那么紧,配件又那么复杂,干脆不去做了,有的同学动了一下手,觉得说明复杂,干脆就参照别人,要么就问老师。小小的活动可以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一个人的依赖性来。有些同学可能会不以为然:依赖点有什么关系啊?然而,近百年来,就是依赖和懦弱让中国蒙受了莫大的耻辱。

(二)自主探究

教师展示课件。背景音乐是《男儿当自强》,依次展示外国列强对我国羞辱的图片:如东亚病夫、“华人与狗不能进入”、美国珍珠港的中文告示“垃圾桶在此”等。

师:百年的屈辱让中国人在国外更加勤奋更加努力,面对法国学生的轻蔑,徐悲鸿用出色的画展赢回了尊严;面对美国邮递员的歧视,吉鸿昌将一块写有“我是中国人的”木板挂在了胸前……他们深深地明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先自立自强,才能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

日本在二战之后的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宽广胸怀的、自立自强的、在国际事务中能干的日本人。日本人是否胸怀宽广我们不知道,但是他们的自立自强确实为他们在国际上挣得了一席之地。

可见,自立自强关乎国家关乎民族关乎我们自身的发展。中学生应该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

所谓自立,是指我们要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会独立,学会靠自己的力量创造生活。

活动一:依赖性小测试

你是一个处处依赖他人的人吗?你是否总是要别人帮你拿主意?你的学习是否总要人督促?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测试。翻开《阳光少年》p37—41,测一测自己的依赖性。

(学生测试)

教师现场调查,各个测试得分所占的人数比例。

师归纳:依赖性较强的同学,你们不必难受,因为自立精神和能力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识地逐步培养的。

活动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教师出示材料:《外国人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了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让会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

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了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

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要问为什么?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上学以后,许多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

提问:外国人是怎样教育自己孩子的?

外国的孩子是不是很苦?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有什么样的特点?

你们有尝试他们那样的劳动吗?你有什么感触?

(学生回答)

活动三:对面的男/女生看过来

男女学生讨论对方身上存在的比较依赖、不够自立的地方,并提出相应的增强独立性、培养自立的方法。组长归纳上台汇报。(教师作副板书)

师归纳: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归纳起来,学会自立的途径大概有两个:一个是克服依赖心理,另一个是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男生的建议很有道理,女生不可不听;女生的话也很中肯,男生得好好改改,争取早日成为真正的男子汉!

活动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师: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是学会自立最重要的一点。你是如何管理自己的压岁钱、零花钱的呢?

(学生发言交流)

师归纳: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好好继承,不该花钱的坚决不花。用钱要用在刀刃上,尽量让钱花得更有意义一些。

师:自立与自强总是结合在一块。自强,意味着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意味着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顽强拼搏。

自古以来,自强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周易》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自强是流淌在中华民族文明血管中的生生不息的血液,一个人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做到坚忍不拔,不畏困难与挫折;才能做到志存高远,为理想与目标执著追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曾经,中国人民在毛泽东“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号召的鼓励下,取得了伟大胜利。在今天,我们也必须发扬自强美德,去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

自强精神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作出努力。翻开课本p45—46,看看如何培养自强的精神。

(学生发言)

师归纳基本观点:(板书)

一、志存高远

二、勇于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

三、在磨砺意志中自强进

(三)归纳小结

同学们,自立自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让我们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在现代化信息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发扬自立自强的美德,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亮丽!

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很多自立自强的故事。翻开《阳光少年》p43,我们可以通过采访、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发掘你身边自立自强的故事。

自立自强 篇7

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内容标准

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在学习、生活及事业成功中的意义,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以自立自强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克服依赖心理,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强者。

(二)能力:提高自理自立的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安排;面对遇到的困难,学着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逐步培养独立克服困难的能力。

(三)知识:认识自立的重要作用,懂得只有自立才能走向自强的道理;学会走上自立之路。

教学内容分析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第四单元第八课的第一项目内容,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自立品质的重要作用,自觉克服依赖心理,养成自立的生活态度;培养自立精神,勇于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进入中学以后,学生遇到的最大的不适应,就是在自立能力上。由于小学的教育、教学方式和中学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自我管理方式等都发生了变化,这就给学生的自立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及时对学生进行自立教育非常重要。

本项目分两个层次内容:一是少年需自立,主要是讲解自立的重要作用;二是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主要是讲解如何走向自立。前一层次是教学的重点,因为只有认识到自立的重要性,才能自觉走自立之路;后一层次是教学的难点,因为初一学生年龄较小,又大多是独生子,依赖性较强,要在学习生活中真正克服依赖心理,走向自立难度较大。道理好明白,但做起来较难。

教学活动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投放:人生是一顿自助餐

一位朋友的祖父当年从东欧来到美国。他通过爱利斯岛,然后走进曼哈顿的一间餐馆,想找点东西吃。他坐在空无一物的餐桌旁,等着有人拿来菜谱请他点菜,但是没有人来。他等了很久,最后有一个女人端着满满一盘食物过来,坐在了他的对面。

朋友的祖父问:“这里怎么没有侍者?”

那女人告诉他,这是一家自助餐馆。果然,他看见有许多食物陈列在台子上,排成长长的一行。“从一头开始,”女人说,“你挨个地拣你想吃的菜。等你拣完,到另一头他们会告诉你该付多少钱。”

“我很快就知道了,这就是在美国做事的法则。”朋友的祖父后来对人讲,“在这里,人生就是一顿自助餐。只要你愿意付费,你想要什么都可以。你可以获得成功。但是,如果你只是一味地等着别人把它拿给你,你将永远也成功不了。你必须站起身来,自己去拿。”

这也是所有成功者的法则。

提出问题:人生是一顿自助餐,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总结:人生像一顿自助餐,不能一味地等别人,“你必须站起来,自己去拿”。只有自立才能开创自己的事业,获得成功。

多媒体投放课题:自立的事情自己做

(二)共同探讨

多媒体播放视频或投放文本:年少有志,勇挑生活重担

安琳是青岛胶南滨海街道中心中学的一名15岁女学生

豆蔻年华的她,本应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但病重的母亲,却让她小小年纪便挑起生活的重担。每天天刚蒙蒙亮安琳就起床了,然后穿好衣服、洗脸做饭,再把做好的饭端到妈妈的床头,给妈妈倒好水,放好药,等妈妈醒来后吃饭、服药。为了减少生活开支,她又学会了蒸馒头、包水饺、炒小菜。生活的重负下,她一直勤于学业,科科成绩名列前茅。

提出问题;安琳最值得我学习的品质是什么?它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材料,思考回答。

然后教师总结:安琳是一个具有自立精神的孩子。他小小年纪克服困难,洗衣做饭照顾妈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多媒体投放:

继续多媒体投放:年少有志,勇挑生活重担

安琳6岁那年,她的妈妈突患神经元损伤,最终导致下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为了给妈妈看病,不但家里的积蓄花光了,还欠下了十几万元的债务。为了能多挣点钱给妈妈治病,爸爸早出晚归外出打工,从此照顾妈妈的任务,便压在了刚刚上学的安琳身上。她伺候妈妈吃饭、洗头、洗脚、给妈妈熬药,收拾家务,管理菜园,有时做点荤菜,她总是仔细的把肉片挑出来,端给妈妈吃。她说:“如果我能替妈妈分担一点痛苦,我心里也会变得高兴一点……”为了让妈妈高兴,她一有时间就和妈妈聊天,学校的新事、趣事都和妈妈说说。拳拳孝心受到了邻里和学校老师的一致称赞。

困难并没有让小安琳屈服,反而让她更坚强和乐观。为使家务料理与学习两不误,她学会了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当同龄人在妈妈的陪伴下悄悄进入梦乡的时候,安琳却刚刚做完家务,开始写作业,从来没有因为家务劳动而影响学习。XX年,安琳被评为青岛市“春蕾之星”,XX年被评为全国“十佳春蕾女童”、感动青岛十佳人物。

提出问题:读了安琳的事迹,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了解各组讨论情况,对学生认识水平和个别观点做到心中有数。讨论2-3分钟后,请各组推选代表发表本组意见。

在学生发表意见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抓住学生发言中的精彩之处,及时给予归纳、引导和点拨。

教师归纳总结,多媒体投放结论:

自立的重要意义:

1、自立的过程是我们锻炼和提高生活能力的过程,也是我们不断提高心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

2、自立才能走向自强。

异域采风:奥巴马的家规

奥巴马夫妇共育两个女儿,为了培育两个乖女儿更加健康成长,夫妇俩对女儿制定了几条既简单观念性很强的家规。

1、不能有无理的抱怨、争吵或者惹人讨厌的取笑。

2、一定要铺床,不能只是看上去整洁而已。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冲麦片或倒牛奶,自己叠被子,自己设置闹钟,自己起床并穿衣服。

4、保持玩具房的干净。

5、帮父母分担家务,每周1美元。

6、每逢生日或是圣诞节,没有豪华的礼物和华丽的聚会。

7、每晚8点30分准时熄灯。

8、安排充实的课余生活:玛莉亚跳舞、排戏、弹钢琴、打网球、玩橄榄球;萨莎练体操、弹钢琴、打网球、跳踢踏舞。

9、不准追星。

提出问题: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也可以利用古代的“虎父犬子”、今天的“富二代”、“啃老族”等启发学生,让他们充分地认识到自立的重要性,从而要做有自立能力的人,顺利地过渡到下一个内容。

多媒体投放: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多媒体播放动画片:《小马过河》或投放这个故事的文本。

小马和他的妈妈住在绿草茵茵的小河边,他总跟在妈妈身边寸步不离。只有在妈妈过河给对岸村子送粮食时,他才不跟着妈妈。小马过得很快乐,时光飞快地过去了,小马渐渐长大了。

有一天,小马妈妈把小马叫到身边说:“小马,你已经长大了,可以帮妈妈做事了。今天你把这袋粮食送到河对岸的村子里去吧。”小马非常高兴地答应了。他驮着粮食飞快地来到了小河边。可是河上没有桥,只能自己淌过去。可又不知道河水有多深呢?

正在犹豫中,小马一抬头,看见了正在不远处吃草的牛伯伯。小马赶紧跑过去问到:“牛伯伯,这河里的水深不深呀?”牛伯伯挺起他那高大的身体笑着说:“不深,不深。才到我的小腿。”

小马高兴地跑回河边,准备淌过河去。他刚一迈腿,忽然听见一个声音:“小马,小马,别下去!这河可深啦。”小马低头一看,原来是小松鼠。小松鼠翘着她的漂亮的尾巴,睁者圆圆的眼睛,很认真地说:“前两天我的一个伙伴不小心掉进了河里,河水就把他卷走了。”小马一听没主意了。

牛伯伯说河水很浅,小松鼠却说这河水很深,这可怎么办呢?小马只好回去问妈妈。马妈妈老远地就看见小马低着头,驮着粮食又回来了。心想他一定是遇到困难了,就迎过去问小马。小马哭着把牛伯伯和小松鼠的话告诉了妈妈,妈妈安慰小马说:“你为什么不自己到河里去试试呢?做什么事只有自己试过了,才能知道是否能成功。”

小马听了妈妈的话,红着脸说:“妈妈,我知道怎么做了。”说完小马转身就向河边跑去。

又来到河边,他小心地试探着,一步一步地向河心走去。这时小松鼠又在大叫“小马!河水很深,会淹死你的!”小马再也不听小松鼠的话了,继续一步一步向前走去,终于淌过了河。

原来,河水既没有牛伯伯说的那么浅,也没有小松鼠说的那么深。

提出问题:小马为什么第一次没有渡过河?第二次为什么能成功渡河?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多媒体投放:

怎样成为一个有自立精神的人?

1、要克服依赖性

2、独立思考,自主做出决定(重要标志)

3、积极锻炼,提高自立能力(最基本途径)

然后教师可以用超链接的形式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过度依赖的危害及“自主做出决定”和“积极实践和锻炼”的重要性。

多媒体投放:警钟长鸣

在一个招聘会上,曾出现这样一幕:一个老人在各个摊位前忙个不停,填了六十多份各类求职应聘表,并且不断向招聘单位咨询。许多人以为她是来找工作的,一打听才知道,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26岁的儿子。此时此刻,他的儿子正在家“赋闲”。他一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聊天、玩牌、上网。

提出问题:

如果你是招聘者,你会聘用这个年轻人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之后,教师归纳总结。因为他的自立意识、自我管理和自理能力都比较差,依赖心理比较严重。这样的人是很难获得事业的成功的,所以不能聘用他。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在父母的呵护之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我们长期处于这种优越的环境下,必将会丧失斗志和自立的能力,严重阻碍了我们将来成功的事业道路。所以我们一定要克服依赖心理,独立地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多媒体投放:j8峰会上一鸣惊人的中国男生

XX年7月6日,意大利罗马一所高等消防学院的会议室内,青少年八国峰会(以下简称j8峰会)正在进行,几十位各种肤色的青少年热烈地讨论非洲的经济发展问题。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青少年尤其活跃,一位美国代表频频发言:“要解决非洲的贫困问题,我觉得应该建立一家专业银行,向非洲国家提供小额贷款,让他们逐步摆脱穷困的境地。”

“没错!只有给他们提供贷款,才有可能将经济发展起来。”

在座的青少年代表纷纷表示同意。这时,一位个子高高的、戴着眼镜的亚洲男孩说:“我觉得应该务实一点。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应该制订切实的政策,向非洲国家提供农业方面的援助。还有,由于非洲饮水比较困难,我们还应该想办法解决他们的饮水问题。只有让他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才能谈经济问题。最重要的是,这些建议不能流于形式。”

他流利的英文和不跟随潮流的观点引起一片热烈的掌声,他就是梁晓天,来自中国北京二中。

提出问题:梁晓天为什么会赢得热烈的掌声?

学生思考回答之后,教师总结: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不要让自己的脑袋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梁晓天遇事独立思考,决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既维护了国家利益,又展示了中国当代青年的风采,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多媒体投放:名言赏析

不依赖别人,是少数强者的特权。  ——尼采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两则名言告诉我们要培养自立能力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只有投身社会实践,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积极实践和锻炼是培养自立能力的基本最基本途径。

(三)走进生活,体验自立

多媒体投放:遇到下列情境,“我”该怎么办呢?

情境一:爸爸妈妈因公外出,我要到奶奶家住几天

情境二:做数学题时,遇到难题了

情境三:爸爸出差,妈妈生病了,我该

情境四:学校要组织艺术节,可妈妈担心参加艺术节会影响学习,不让我参加

教师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知识结构:

多媒体投放:收获与感悟

通过学习,我感悟到这些道理

生活中,我要这样做

在舒缓的乐曲声中,教师小结,表达期望:生活是一本厚厚的书,需要我们仔细阅读,他教给我们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在风风雨雨中成熟长大;生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他要求我们从小自立自强,像海燕一样顶风冒雨,翱翔于天际之间。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问题自己想,自己的路要自己走!愿同学们搏击长空,翱翔千里!

自立自强 篇8

第六讲  做自立自强的人

 考点梳理

一、对应考点

1.养成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2.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二、知识网络图

自立人生少年始

自己的事自己干

第三课                              人生需要自立

做     走向自立人生                           不能再有依赖

自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自立与自主

立                                            多实践,多锻炼

自                                            自强,进取的动力

强                     人生自强少年始

的         第四课                             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

人      人生当自强                            理想,自强的航标

少年能自强             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

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

三、常见考点问答

1.什么是自立?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立就意味着要独立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意味着要离开父母、老师的庇护,自主地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意味着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创造多彩的生活。

2.自立的表现有哪些?

自己的衣服自己洗;独立完成作业,不用父母督促、陪伴;自己去超市或书店购买生活、学习用品;父母外出时能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等。

3.为什么要自立?(自立的必要性)

我们不可能永远生活在家庭和学校这个摇篮和温室中,终究要离开家庭和学校的呵护,走进社会、经风雨、见世面;自立的过程是我们锻炼和提高生活能力的过程,也是我们锻炼和提高心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如果不能从现在起自觉储备自立的知识,培养自立的精神,将来就难以在社会中立足和发展。

4.怎样培养自立的能力?

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学会独立思考,尝试自主作出决定;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或:告别依赖;学会自主,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多实践,多锻炼。

5.自强的含义、意义是什么?

自强就是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意义: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个人价值的必备品质,是我们健康成长、搞好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倍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6.自强有哪些表现?

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自尊自爱,不卑不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着追求等。

7.怎样做到自强?

树立坚定的理想(航标);战胜自我(关键);扬长避短(捷径);不自卑等。

 背景材料

 命题探究

1.应注意结合身边的现象去了解自立的表现体现在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题型有选择题、简答题。

2.自立的必要性。常常考查我们的自立意识和自立对我们成长的意义。题型可能有选择题、案例分析题和活动与探索题,容易和依赖心理相结合出题。

3.培养自强的方法是考试的重点:应注意联系实际,如自强不息的人物事迹,结合自身实际,理解分析培养自强品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寻找适合自己的培养自强品质的好方法。题型主要有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索题。

 典例精析

 模拟精练

一、请你选择

单选题

1、XX年9月12日中国教育新闻网报道,河南省20岁的女大学生小亚(化名)起诉父亲,要求父亲支付其读大学吃喝生活费及教育费,结果两级法院均驳回了她的诉讼请求。上述材料对我们的启示是     【       】

a.父母应当承担对子女的抚养义务

b.父母应当承担对子女的教育义务

c.上大学靠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

d.子女应当树立自立自强的精神

2、大学生打工挣钱是不务正业,会影响学习,这种观点【      】

a.是正确的,它指明了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

b.是错误的,大学生就是应该从大学时期就能努力挣钱

c.是正确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怎么能够随便打工

d.是片面的,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打工可以锻炼他们适应社会的自理能力

d.面对困难,我们应该自强不息,想办法克服困难,积极进取

二、请你概括

3、皮尔•卡丹是世界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他从小就对服装感兴趣,然而,他的父亲却希望他成为药剂师,结果药剂学不好的他选择了在服装方面发展自己,走上了服装设计道路,并取得巨大成功。

4、邓亚萍身高不到1.5米,曾因“个子低、胳膊短、没有有发展前途”,被省乒乓球集训队劝退。但她并没有认为自己不行,而是暗下决心,一定要用坚强的毅力,加强锻炼,弥补自己生理上的缺憾。 她刻苦训练,以男子拼搏的精神,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在奥运会上一举夺得4枚金牌,成为奥运会冠军。

三、请你简答

5、富豪洛克菲勒家账本扉页上印着孩子零用钱的规定:7-8岁每周30美分;11 - 12周岁每周l 美元;12周岁以上每周3美元。零用钱每周发放一次。要求子女记着每笔支出的用途,待下次领钱时交父亲检查洛克菲勒认为“过多的财富会给子女带来灾难”。

(1)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

(2)联系当前中学生的零用钱,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零用钱?

四、请你辨析

6、自立就是要拒绝别人的帮助特别是父母的帮助。

五、请你进行观察与思考

7、陈志华,出生于江西省东乡市的一个贫困地区,1996年考入浙江省宁波大学机械系,18岁那年刚入校,父亲就不幸去世,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对家中母亲无固定收入,弟弟尚在读高中,经济异常艰难的困境,陈志华勇敢地挑起了学习与资助家庭的负担。三年多来,她通过平时勤工俭学,做家教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用, 还资助弟弟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克服生活困难的同时,她还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并取得了优异成绩,1998年在全国英语四级统考中,她以98.5分的成绩获全校第一,后来,她不仅通过了全国英语六级考试,而且还获得了奖学金,并被授予校“十佳学生”的荣誉称号。她不仅自立自强,还热心为大家服务,在担任院文艺部部长时,因工作出色受到全院师生的好评。XX年,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她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浙江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现在,她已毕业分配,正开创美好的未来。

读完材料,请你回答:

(1)请联系材料,谈谈陈志华具有什么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2)相信你也是一位学习和生活中的强者,你如何提高这方面能力?

六、请你参加活动与探索

8、进入初中,学习的科目增多了,难度加大了,老师讲课的方法也变了,学校、家长对同学的要求也高了。有的同学不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慢慢自暴自弃,丧失学习的信心,开始变得厌学,甚至旷课、逃学,经常违反校规校纪,为了引导同学们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战胜困难,迎头赶上,班主任决定在班上开展 一次以“自强从‘心’开始”为主题的座谈会。

(1)请你对那些厌学,甚至旷课、逃学的同学的行为作出评析。

(2)造成部分同学行为散漫的主要心理是什么?

(3)针对部分同学的心理,你最想对他们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4)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要提高学习成绩,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呢?

参考答案

一、请你选择

1、d     2、d     3、bcd     4、abcd

二、请你概括

5、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

6、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

三、简答题

7、(1)不要让孩子对父母形成依赖心理,让孩子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事情自己管。

(2)学会自己挣零用钱,安排自己的零用钱。

四、请你辨析

8、(l)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我们在社会中生活,需要相互帮助,相互依靠。自立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也不是依赖。

(2)因为,父母、长辈的知识、经验 毕竟较多,生活阅历也比较丰富,看问题全面一 些,我们青少年在遇到升学、就业等重大问题时要多征求和昕取他们的意见,作为自己解决重大问题的参考,对自己的成长是很有好处的。那种认为自立就是拒绝别人的帮助,甚至跟父母长辈对着干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利自己的成长的。

(3) 自立应该是既有自己的主见,也妥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帮助。善于接受别人的帮助不是依赖。

五、请你进行材料分析

9、(1)自立自强精神,从材料中至少找出三个。

(2)培养自立能力;立足于自己当前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大胆的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去;培养自强能力,理想是自强的航标,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扬长避短是自强的关键。

六、请你参与活动与探索。

(1)部分学生不能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甚至违反校规校纪,其行为是不对的。我国义务教育法 明确规定,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基本义务。作为青少年学生通过受教育掌学文化知识,既是青少年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法律对每个公民提出的基本要求。因为,公民的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遵纪守法,也是我国法律对公民义务的基本要求,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遵守法律法规,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十分关键。

(2)主要心理有:学习有什么意思,不读书将来照样可以挣大钱;读了书,也不一定能挣大钱;不是 我不想学,而是我实在学不了,我太笨了;反正我的学习已经搞不好了,不如痛痛快快地玩个高兴。

(3)我最想说的---句话: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科技领域时代,早日立志成才;努力,就有希望;男儿当自强;自强不息,不言放弃;相信自己,从“零”开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年不知勤为早,白首方恨读书迟;为学须及早,人生容易老等等。

(4)第一,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生活观,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理想 使自己有前进的不竭动力;第二,对学习充满信心,有信心就有希望。相信自己,从头再来;第三,发奋努力,自强不息。平时勤奋努力,学习大胆主动,虚心地向成绩优秀的同学请教,遇到困难一定要战胜它;第四,增强自律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