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最新3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

小班音乐教案 1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辨别感受两种强弱不同的音乐。

2、幼儿投入情景表演,在欢乐的气氛下进行模仿律动,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一)环境创设:创设老鼠的家,包括猫的厨房等。

(二)物质准备:鼠妈妈头饰一个、小老鼠头饰若干、磁带(录有快慢节奏的音乐)、录音机、实物水果等、请配班老师表演猫。

(三)经验准备:幼儿知道“小老鼠上灯台”的故事,并会玩相应的律动游戏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老鼠上灯台》

1、师(戴上鼠妈妈的胸饰,给幼儿戴上鼠宝宝的胸饰):宝宝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嗯,我是鼠妈妈。你们是?(互相应答)

2、“鼠宝宝,妈妈带你们去吃油,好吗?(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律动《小老鼠上灯台》)

3、师:“哎呀,鼠宝宝肚子都饿了,可是又吃不到灯台上的油,那怎么办呀?”(教师做努力想办法的样子)

4、师:“哦,我知道在厨房里有许多的水果,我们去把水果拿来吃好不好?可是那边有一只老猫在守着,你们在这里等着,鼠妈妈先去看看。”

二、小老鼠拿水果

1、教师示范

音乐起,鼠妈妈跟音乐轻轻的走到厨房里拿起一样水果,音乐变强,鼠妈妈赶快跑回家里。

师:“鼠宝宝们,妈妈拿到了一个苹果,给妈妈鼓鼓掌。”

2、幼儿示范

师:“你们看到刚刚鼠妈妈是怎么过去拿水果的吗?”

师:“其实鼠妈妈过去拿水果是有方法的,(音乐起)你们听,当音乐轻轻的时候,就表示老猫睡着了,我们可以过去拿水果了,当音乐变的很响的时候,就表示老猫要醒了,我们要赶快跑回家里来了,知道这个方法鼠宝宝们也可以去拿水果了。哪位鼠宝宝愿意和鼠妈妈去拿水果呢?”

音乐起,教师请2位幼儿上前表演,提醒幼儿音乐的变化。

音乐变强,师:“老猫要醒来了,快跑呀。”教师带领幼儿跑回家里。

师:“我们又拿回来3块水果,给我们鼓鼓掌吧。”

三、幼儿集体表演《猫和老鼠》

1、教师在前面带领幼儿

师:“鼠宝宝和鼠妈妈一起去厨房拿水果吧。”

音乐起,教师在幼儿前面带领幼儿去拿水果,提醒幼儿音乐的变化。

音乐变强,师:“老猫要醒来了,快跑呀。”

教师带领幼儿跑回家里。

师:“哦,宝宝们真棒,拿到了那么多的水果,我们鼓鼓掌。”

2、教师跟在幼儿后面

师:“你们看厨房里还有那么多水果我们一起把它全都拿出来好不好啊?”

音乐起,老师在幼儿后面跟着幼儿去拿水果,重点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

四、结束

我们拿了那么多的水果够我们吃上好几天的了,鼠宝宝们我们回去吃水果喽(教师带领幼儿出教室)。

小班音乐教案《梦》 2

教学内容:

1、听《快乐王子的小船》 《进行曲》 《俄罗斯舞曲》

2、动《俄罗斯舞曲》

教学目标:

1、视:通过看春天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2、听:通过听赏三段不同风格的作品,让学生感受独唱形式,管弦乐演奏形式。

3、动:通过听赏音乐,能根据不同风格作出合适的律动。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理解音乐美,体验音乐给人带来的不同感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会折纸船吗?(生:会)[学生把准备好的白纸随老师一起折纸船]

师:现在正是春天,看!外边阳光明媚,老师知道小朋友最喜欢去郊外游玩了。所以老师把快乐王子找来当我们的导游,瞧!他正划着小船来载我们呢!

[播放音乐《快乐王子的小船》]

师:看了这幅画面,小朋友会联想到什么?你想象中小河两边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二)感受音乐,了解音乐。

1、[课件展示:美丽的小岛,播放《进行曲》,小动物敲着鼓的画面]

师:呀!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小岛,岛上的小动物还敲着鼓来迎接我们呢!听!他们踏着整齐的步子,真威武!(完整听音乐)小朋友,你们听了这首曲子,心情是怎样的?能说说它是首什么样的曲子吗?它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2、再次播放音乐,老师拿小鼓随节奏敲打,生随音乐踏步。

欢迎来到这美丽美丽的小岛上来

3、学生随老师朗读节奏,让学生按节奏敲鼓,其余学生随音乐律动。

4、师:岛上的小伙伴真是热情啊!瞧!他们还架起了火堆,邀请我们来跳舞呢!

5、听赏音乐

听了这首歌曲后,你有什么感受?情绪?它的演奏形式是怎样的?

6、再次听赏:让学生带上动物头饰。

师:看他们玩得那么高兴,我们也参加吧!(学生随老师跳起了拉手舞)

(三)师生总结:

师:和快乐王子出游,不知不觉一天过去了,看!月亮都出来了,我们也该回家了,Let’s go!(播放《快乐王子的小船》,学生划着小船离开教室)。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3

一、活动目标:

1、学唱儿歌《找朋友》。

2、能用身体动作来表演出歌词的内容。

3、体验到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喜爱参加集体活动。

4、能理解歌词的含义,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

二、活动准备

音乐动画视频《找朋友》,幻灯片

三、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形式导入,让幼儿熟悉歌词内容

老师:“小朋

友们能不能回答老师一个问题,谁是你的好朋友?”请小朋友用完整句回答:***是我的好朋友。

老师:“哦,***是你的好朋友?”

老师:“小朋友在幼儿园都有好朋友,可是啊老师没有好朋友,老师现在想去找一个好朋友,小朋友能不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找到好朋友的呢?请幼儿回答。

老师:“***说可以这样找好朋友,那我们看看这个小朋友是怎样找好朋友的呢?我们一起学一下”。

出示幻灯片。

2、小朋友们观看幻灯片并请小朋友回答问题

老师:“小女孩也在找自己的好朋友,看看她碰见了谁?”请小朋友回答:小女孩遇见了小男孩。

老师:“他们找到朋友的时候都是怎么做的呢?”

请小朋友回答:他们敬礼、握手、拥抱、说再见。

3、老师:“哦,原来呀,认识了新朋友要跟新的好朋友敬礼、握手,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现在老师学会了,小朋友们学会没有呢?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去找好朋友,其他小朋友跟我们加油,一起念儿歌,好不好?”

4、老师:“我和***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其他小朋友想不想找自己的好朋友,那我们一起去找吧。”。

5、播放音乐视频,让幼儿跟唱表演。

四、结束部分

老师:“现在小朋友们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跟好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你的玩具要不要给好朋友玩,能不能去用嘴巴咬,用手指抓自己好朋友?”请小朋友回答。

和老师约定不能用嘴巴咬,用手指抓自己好朋友。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4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秋天》的旋律,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2、在观察落叶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同伴的启发,尝试创编树叶飞舞的`不同姿态。

3、体验与教师、同伴扮演角色进行互动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围坐成半圆形

2、落叶视频

3、音乐磁带、录音机,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引起兴趣。

二、创编树叶飞舞的动作

1、师引导幼儿自由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树叶飞舞的姿态,师播放秋风1

2、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师出示相应图,引导幼儿看图跟着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

3、请创编出不同动作的幼儿上台展示,并引导全体幼儿学习

4、师带领幼儿看图示练习小树叶飞的不同样子。

三、学习歌曲,感受歌曲旋律与歌词,并将创编树叶飘落的动作表演到歌曲中。

1、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整首欣赏

2、倾听后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3、再次倾听歌曲后轻声学唱

4、师引导幼儿看图边做动作边唱歌曲三遍

5、引导幼儿再次创编小树叶的另外飞舞动作,创编好后引导幼儿用新创编的动作边唱边表演

四、结束活动

放歌曲引导幼儿跟着音乐边唱边飞舞出教室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5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不同性质的音乐,尝试联想相关的生活情景。

2、愿意听音乐,对不同风格的音乐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打电话》、相关视频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孩子们,我们都有耳朵吧,耳朵在哪儿摸一摸?那耳朵有什么用?是啊,耳朵可以听声音,本领很大!你们喜不喜欢听音乐?今天我要和你们来玩听音乐的游戏。

二、观看课件,记忆电话号码。

1、出示课件:四幢房子。

师:看看有什么?(房子、数字)告诉你们哦,这些都是音乐小屋,在一座座音乐小屋上的数字可能是什么意思呢?(请2、3名幼儿回答)没错,这些就是电话号码。你们打过电话吧?和对方打电话时要先……拨号码。

2、师:一起看看蓝色房子的电话号码是……,绿色房子的电话号码……,红色房子……。(蓝色、绿色)记在心里,等会我们来打电话,打通电话就有好听的音乐哦!

三、欣赏感受不同音乐并能进行联想。

1、绿色的房子(5555),音乐:《加油歌!》

(1)师:看,这是什么?(电话)那我们先打哪一幢房子的电话啊?(幼儿讨论)那好,我们就打绿色的吧,绿色小屋的号码是什么?几个5?谁能告诉我5在哪里?5的前面是?后面是?按几下五?帮我一起数好吗?

听听他家的声音。——播放音乐(半分钟左右)

(2师:听到这个音乐你们想干什么呀?想做什么运动?(走路、跳、跑、做操)

(3)原来听到这个音乐,会让人想动起来,一起看看哥哥姐姐是怎么运动的!(观看视频)给哥哥姐姐加加油!你们能不能跟着音乐、跟着节奏像哥哥姐姐一样动起来,试一试!来到中间找一个空的地方。(带领幼儿走走、扩胸、甩手、跳跃、打拳)

(4)小结:真棒!你们运动起来也很神气!平时你们运动时有没有听过这么有力气的音乐。是的,听到这种有力气的音乐会让人想动起来。

2、蓝色的房子:1234。音乐《摇篮曲》

(1)师:还记得蓝色房子的电话号码吗?是吗?我们来打个电话听一听!/真棒,你记住了!——播放音乐

(2)(音乐调轻)师:都休息啦!(你在休息啊,你也在休息,好舒服啊)刚才听到音乐你们都在休息,这是为什么呀?谁来说说?(……)你听到音乐想睡觉了,原来是这种感觉/你呢?觉得很安静、很美所以想睡觉了/你也是一样的,想睡觉。那我们就来抱个娃娃哄她睡觉行不行?。(边走边说,你的娃娃睡觉啦!你的也睡着了!xx很会哄娃娃的)

(3)小结:原来,听着安静的,舒服的音乐是会让人有想睡觉、休息的感觉。

3、红色的房子:(9966)音乐《扮家家》

(1)师:还有哪家电话没打过?记得电话号码吗?(9966)9和6好像啊,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圈在上面的是?在下面是?现在你们分清楚了吧!那我们来打电话,听听这幢音乐小屋有什么好听的音乐。——播放音乐(教师变唱边做做动作)

(2)他们在玩什么游戏?你们有没有做过娃娃家,喜欢当谁?(3、4名幼儿)

(3)一起看看爸爸妈妈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呀?(炒菜、喂娃娃)你们想不想来做爸爸妈妈?小手伸出来一起试一试!真棒!

(4)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做动作。

师:那我们跟着音乐唱一唱、做一做。(放音乐)

师:看来,你们真的都很会玩娃娃家游戏。

4、刚才我们听了几段音乐?这三段音乐听上去一样吗?(不一样)

与幼儿一起小结:是啊,第一段音乐听上去很带劲,感觉好像要做运动。第二段音乐听上去很安静、很舒服,都想睡觉了。第三段音乐听上去怎么样?是啊,这段音乐听上去很快乐很高兴。是啊,不同的音乐给我们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

四、倾听音乐,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1、我这儿还有一个声音?要不要听?播放音乐

2、刚才你听到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呢?

3、小结:是啊,天空、树林、草地、河流,鸟叫、虫鸣,大自然中的声音可真美妙啊!

好了,孩子们下次我们再来玩听音乐的游戏好吗?

小班音乐教案 6

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认识并学习使用蛙鸣筒。

2、能根据图谱拍出相应的节奏性,并创编身体动作。

3、根据身体动作图谱来迁移配器,学习看指挥演奏乐器。

准备:

1、乐器:木鱼,铃鼓,鸣蛙筒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磁带

过程: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请幼儿边听音乐边观察,讲述歌曲的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群小客人,你们看看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教师用稍慢的速度弹奏乐曲,请幼儿学一学小乌龟的动作,感受歌曲的意境。

2、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为乐曲伴奏。

教师提问:“你听了这首乐曲自己有什么感觉啊?“

幼儿跟随教师随音乐做动作,感受乐曲节奏两遍。

3、引导幼儿感受图谱,将图谱转化为身体动过。

教师:“我们来看着图谱做一做身体动作。“

4、引导幼儿进行配器练习。

教师引导幼儿将图谱与乐器匹配,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坐在相应的位置上。教师介绍蛙鸣筒。

5、 看教师指挥,按顺序集体演奏。

教师放慢速度演奏乐曲的旋律,幼儿学习迅速的对教师的身体暗示做出节的反应。

6、幼儿自由选择,交换乐器演奏。

小班音乐教案 7

活动目标

1、幼儿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唱准曲调、吐字清楚。

2、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创编歌词,并表演。

3、幼儿初步感受生活、艺术的美,体验活动的乐趣。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创编歌词,并表演。

活动准备

背景图、大桥图片、鸭子图片若干、其它图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听小鸭子叫的声音,引出小鸭。

2、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谈谈对鸭子的了解,认识鸭子。

3、学学小鸭走路,引出课题。

二、学习歌曲

1、逐步出示图片(如;当唱到“大桥下”时出示图片大桥;当 唱到“一群鸭”的时候,出示图片小鸭。)帮助幼儿记忆歌词,也为歌曲创编做好铺垫。

2、请“小老师”教唱。

三、歌词创编

1、谈话活动(请幼儿谈谈生活中,你们还看到哪里又什么?)

2、请幼儿将自己想到的加到歌曲中,应该怎么样加。

3、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创编歌词,请孩子们表演。

四、活动结束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出教室找一找,幼儿园里有什么,能加到歌词中去。

五、活动延伸

请孩子们将自己想到的歌词场景画出来。

活动反思

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我要求自己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听众和观众,如:当孩子们想到了一些东西,但不知道自己该这么表达的时候,我要和孩子们一起想办法,该怎么样把它加到适当的地方去;当孩子们唱歌、跳舞时,我要细心观察他们的表情、感觉等,进而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幼儿在和谐的气氛中发展。该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激发了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但是,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我发现孩子们的语言词汇积累不多,语言表达力不是很好,在一会的活动中有待加强培养。

小百科:鸭是雁形目鸭科和鸭亚科水禽的统称,或称真鸭。鸭的体型相对较小,颈短,一些属的嘴要大些。腿位于身体后方(如同天鹅一样),因而步态蹒跚。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8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能较自然地唱弱起拍。

2、借助动作的提示,理解记忆歌词。并尝试体验创编活动。

3、在找“懒惰虫”游戏中,感受歌曲的诙谐情趣;对“懒惰虫”产生否定情绪。

活动准备:

1、学会“点兵点将”的游戏。

2、幼儿围坐成圆形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导入活动,熟悉歌曲节奏。

1、根据歌曲《懒惰虫》的音乐节奏,复习游戏:《找小小鸭》

2、同上玩游戏“找孙悟空”。(引导被点到的幼儿举起手大声地说:我是某某某)

(二)学唱歌曲《懒惰虫》。

1、教师范唱歌曲第一遍。(教师清唱一遍歌曲)

引导语:现在老师不找小小鸭也不找小小鸡了,听听看我要找谁呀?

2、范唱第二遍,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①师:刚才老师在找谁呀?

②师:什么样的人叫懒惰虫?

③师:他的身上哪里痛?

3、学唱歌曲并引导幼儿用简单的动作表示“痛”。

4、边玩游戏《找懒惰虫》边唱歌,帮助幼儿熟悉记忆歌词。

引导语:请你们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找找懒惰虫。(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

(三)尝试体验创编活动。

引导语:懒惰虫的全身都痛,那除了我们唱的眼睛痛,肚子痛,哪里还会痛呢?

(四)结束活动。

1、哦,我们这里找不到懒惰虫,那现在我们就一起到客人老师那里找一找,看一看有没有懒惰虫吧!

2、客人老师这里也找不到懒惰虫,那就让我们一起到活动室外面去找一找,看一看有没有懒惰虫吧!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9

设计意图:

《大猫小猫》这首歌曲鲜明的形象,结构简单,节奏工整,非常适合小班孩子演唱。而小班的孩子对音乐倾听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但感受音乐,特别是表现音乐才刚刚起步,其经验是缺乏的,音乐节奏的敏感性也不强。为此,在活动过程中,我采用游戏的方式,利用歌曲本身的特质运用对比听辨的方式引领小班孩子在听辨音乐过程中尝试控制自己的音量来表现歌曲。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乐意进行简单的歌曲仿编。

2.尝试用声音的轻重表现音的强弱,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大小猫的图片、大小狗的图片、大小鼓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理解动物形象的大小与演唱力度有关

1.出示大猫小猫图片:看今天老师请来了谁和我们一起玩?这两只猫有什么不一样?

2.猫是怎么叫的?请你们听一听这两只猫的叫声有什么不一样?

3.学一学大猫和小猫的叫声。

(二)完整学唱

1.师:两只猫要和大家做朋友,他们要用歌声介绍自己,仔细听一听!它们是怎么自我介绍的?

2.教师唱歌曲两遍:他们怎么自我介绍的?

3.幼儿分组学唱歌曲。

4.游戏:找小猫

(三)创编歌曲

1.出示图大狗小狗:看还有谁来和我们做朋友了?他们的叫声怎么样,会怎么介绍自己?

2.幼儿尝试仿编

3.听音乐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由于《大猫小猫》歌词内容浅显易懂,音乐情绪活泼欢快。因此,我在活动中非常注重幼儿自身的学习和体验,让幼儿通过说说、看看、听听、学学、唱唱、编编等多形式的感官活动,努力营造“爱学、乐学、会学”的教学氛围。从整个活动情况看幼儿活动的兴趣很浓孩子基本能够控制自己的音量来表现歌曲。在课后评课的过程中,各位工作室的老师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老师们的宝贵意见我又对这一活动进行了思考与梳理

一、歌曲介入思考

在活动中,我采用了分段欣赏的方式让孩子理解大猫小猫的形态大小与演唱力度之间的关系。利用叫声前置的来突破孩子控制自己的音乐来表现歌曲这一难点。虽然达成的效果较好,但在研讨中工作室老师认为这这一歌曲结构简单,歌曲短小完全可以采用完整欣赏的方式。为此,回到幼儿园又进行了一次实践,采用了工作室林静老师的策略(完整欣赏加辅助提问)在过程中发现孩子也能够很好的掌握歌曲的强弱变化。而且整个活动安排更加的流畅而不显突兀,从中让我感受到对于歌曲结构简单,曲式短小的小班歌曲来说完全可以采用完整感受的方式,让孩子在完整欣赏过程中体验美感受美。

二、过程的推进思考

1.变“难点前置”为完整感受。

“难点前置”这一教学策略常会运用到幼儿不宜掌握的歌词中。本活动我将大猫、小猫的叫声作为难点进行前置,割裂歌曲的完整性。如果采用循序渐进的完整感受会使整个环节的推进更加细腻流畅。

2.游戏化是否需要成人理解中“热闹”。

本次活动在执行过程中我采用了小班幼儿比较喜欢也非常乐意参与的躲藏游戏“找小猫”。意在让孩子在参与过程中会唱、乐唱。在实践过程中孩子的参与兴趣很高,但在研讨中很多教师认为这一游戏趣味性不高,是否可以增加情节,让游戏更加趣味,当时感觉同仁们的意见非常合理,但是静下心来思考感觉教学游戏趣味与否,是取决孩子对游戏的兴趣与游戏目的的达成,过于花哨的情节安排给予孩子的可能只是兴奋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兴趣。因此个人感觉这一游戏的安排是适合小班孩子的认知水平的,只是在落实过程中师幼互动可以更加细腻。

3.图谱设计贵在孩子提供理解和记忆歌曲的支架。

本次活动的难点主要是让孩子理解大猫小猫的形象大小与演唱力度的关系。因此我图谱设计就采用了同一形象改变大小的方式呈现,让孩子清晰感受到物体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由于图谱设计没有追求花哨在实践中孩子的观察也一下在进入主题,很好的为孩子的学唱提供了支架。

感悟:兴趣是孩子学习歌曲的首要前提,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歌曲学唱中实现教学目标是我应该努力的方向。只有让幼儿在充满童趣的、平等和谐自由的进行歌曲学唱才能引导幼儿感受音乐中的美,激发起幼儿的创造力,让幼儿乐意展示自己,从中体会到快乐和幸福。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10

歌曲〈打电话〉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表演,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学唱歌曲;

2.使幼儿喜欢音乐活动,能用轻快的声音来演唱。

活动准备:玩具电话机一部,小娃娃手偶两个。

活动过程:

(一).通过情景表演,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手偶,提问:你们看,今天谁来拉(小娃娃),对!她叫豆豆。教师再从身后取出一个,这个呢,叫点点。今天,豆豆和点点来到了我们小二班,看看他们今天发生了什么呢?

2.教师表演《打电话》情景,请幼儿欣赏。

一天,豆豆在家里,觉得很没劲,于是他就想到了在上幼儿园的点点,然后她就给点点打了个电话。

豆豆:喂喂喂,你是点点吗?

点点:哎哎哎,我是点点啊。

豆豆:点点,点点,你在干什么呢?

点点:豆豆,豆豆,我在幼儿园呢!

3.教师提问:小朋友们有没有看到豆豆和点点在干什么呢?(打电话),那豆豆在哪里呢?点点在哪里呢?

(二).教师教唱歌曲

1.教师有表情的范唱,请幼儿欣赏。

2.教师再唱一遍,请幼儿和着老师的节奏一起拍手。

3.教师带着小朋友一起有节奏的念歌词(拍手,拍脚…)让幼儿说说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唱,告诉他们应用轻快的声音唱歌。

4.利用手偶,一边唱歌,一边表演。

5.教师弹琴,请幼儿跟着钢琴唱歌。

6.请小朋友自愿上来唱歌给下面的小朋友听。

(三)幼儿跟着音乐动一动。或者找一个好朋友,一起表演打电话的游戏。

(四)活动延伸:

将玩具放上活动角。例如:娃娃家等,使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里玩打电话的角色游戏,也可将学会的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

活动评析:

在本次音乐活动中,我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教授方法,让孩子在初步学会整首曲子的前提下,又不乏对参与活动的兴趣。所以课堂气氛比较好,也基本上达到了活动目标。但是在有些方面还显的不足,例如对于某些比较内向的孩子的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还有待下次活动的注意。

小班音乐教案 11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物体远近带来的视觉变化——近大远小。

2.能根据故事情节进行想象,积极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幼儿经验与故事情节互动

*边演示幻灯片边提问:

关键问题一:

这是谁?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老鼠?

关键问题二:

小老鼠在草地上看到了什么?

师:哦,如果你的眼前也出现了那么有趣的东西,你会怎样?

师:小老鼠和你们一样,也想过去看看。走着走着,小老鼠发现它看到的东西变了,变得大一点了,变成了——

师:小老鼠会怎么想呢?它会说些什么?

师:小老鼠又走近些,结果发现它看见的是——大熊

师:没有想到吧。这只熊在做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小老鼠刚才看到的是熊身

体的哪一部分?熊背拱起来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师:(很小声地)嘘,熊在做什么?

师:别吵醒它,它睡得好香呀,正呼噜呼噜打鼾呢。

关键问题三:

小老鼠发现草地上睡着大熊,它会怎么做呢?你们猜猜?

师:老鼠到底会怎么做呢?

将剩下的故事讲完,结尾改成:大熊呼噜呼噜打着响响的呼噜,小老鼠呼噜呼噜打着轻轻的呼噜,两个动物相互依偎着,甜甜地睡着了。

二、欣赏故事《大熊山》

1.欣赏前向幼儿提出:一边听一边给故事想个名字。

有一只小老鼠,来到大森林,看到远处有一团咖啡色的东西,像个小山坡。小老鼠说:我要去爬小山坡。小老鼠慢慢向前爬,爬着爬着,发现这团咖啡色的东西变了,越变越大,还听到呼噜呼噜的声音。小蚂蚁继续爬呀爬,终于爬到了!他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大熊!可是大熊还在呼噜呼噜的睡觉,小老鼠轻轻的爬到了大熊的背上。大熊呼噜呼噜打着响响的呼噜,小老鼠呼噜呼噜打着轻轻的呼噜,两个动物相互依偎着,甜甜地睡着了。

2.关键问题四:

故事讲完了,你们有没有给故事想好名字?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3.关键问题五:

小老鼠这几次看到的东西是同一样东西吗?怎么看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呢?师:原来距离远近不同看到的东西大小也不同。走得越近,越能看得清楚越大。

三、幼儿尝试看图讲故事

师:有没有小朋友愿意到前面来看着图片给大家讲故事呢?幼儿讲述时教师适时适当提醒。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12

【活动目标】

1、幼儿理解四肢概念,探索身体动作的各种可能性。(重点)

2、幼儿结合音乐,能听指令练习“几肢着地”。(难点)

3、培养幼儿合作,互相帮助的意识并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活动准备】

CD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几肢着地》,进入活动场所(幼儿初次听音乐,感觉音乐的休止时,停止行走。)师用“WU”在音乐的休止处发出音阶的下滑行,上滑行。

二、基本部分。

导入游戏:我来问,你来说。

师:现在小朋友们和何老师玩游戏,我来问,你来说。

师:我的小朋友告诉我,你的小手在哪里?

幼:何老师,我的小手在这里。

师:小朋友告诉我你的小脚在哪里?

幼:何老师,我的小脚在这里。

师:小朋友告诉我,你的胳膊在哪里?

幼:何老师,我的胳膊在这里。

师:小朋友告诉我,你的小腿在哪里?

幼:何老师,我的腿在这里。

师:还记得何老师告诉过小朋友们,我们的胳膊和腿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

幼:四肢

师:我们的胳膊和腿有一个名字叫:四肢。

二、大肌肉活动《几肢着地》。

1、游戏:我来说,你来做

幼儿通过“一肢着地”到“无肢着地”,教师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启发孩子们探索、创造符合要求的身体动作的可能性。

师:小朋友现在何老师一起活动活动我们的四肢吧。

2、请幼儿俩俩合作,进行游戏“几肢着地”。

3、播放音乐:请孩子们通过“行走”和“停止”感知乐句(乐句的休止处)

4、幼儿听音乐,在乐句休止前的地方教师提出“几肢着地”,请幼儿们在乐句的休止时创编相应的动作。

5、请幼儿俩俩合作,进行游戏“几肢着地”。(培养幼儿的合作互相帮助的意识)

此处根据孩子的做的情况,进行反复游戏。

三、结束活动:游戏歌曲《小跳蚤》。

师:我们的四肢活动了这么长时间,现在小朋友们何老师一起用我们的小手给四肢按摩按摩吧!(播放音乐《小跳蚤》)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小班音乐教案 1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愉快的情绪唱歌。

2、初步知道教师爱小朋友,小朋友也爱老师。

活动准备:

玩偶娃娃个。

活动过程:

2、激起对歌词内容的兴趣。

出示玩偶娃娃,提问:看看娃娃的笑脸像什么?谁来亲亲她?

2、范唱歌曲。

(1)教师以娃娃的口吻范唱歌曲。

幼儿初步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旋律。

(2)第二遍范唱。

请个别幼儿亲亲娃娃,渲染气氛。

3、学唱歌曲。

教师在幼儿演唱歌曲的过程中适时地亲亲幼儿,体现爱幼儿的情感。

4、在教师的启发下,知道教师爱小朋友,小朋友也要爱老师。

提问:老师为什么要亲亲小朋友?小朋友爱老师吗?

歌曲:亲亲

1=D

3 3 3 2︱1 3 2— ︱3 3 3 2︱

我 的 笑 脸 像 苹果, 老 师 你 快

老师的笑脸 像 花 朵, 老 师 我 想

1 3 2 — ︱3 2 3 2︱1———‖

亲亲我, 亲 呀 亲 亲 我。

亲亲你, 亲 呀 亲 亲 你。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14

活动目标:

1、喜欢音乐活动,对音乐活动感兴趣。

2、感受和体验木偶跳舞的特点。

3、能根据图片,在音乐的伴奏下,较协调的做出相应的动作。

4、知道与朋友互换,可以得到更多的本领。

活动准备:

人体图;不同姿态{可以互相调换}的木偶图若干;红。黄手腕套{与幼儿人数相等};彩色笔;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感受木偶人跳舞是怎样的。

1、“老师最喜欢跳舞,现在老师跳给你看。”教师随音乐跳舞,“喜欢可以和我一起跳。“你有什么感觉?”

2、“刚才老师跳的舞和我们平时跳舞有什么不一样?”从动作上引导幼儿区分木偶和小朋友跳舞的不同。

3、“木偶人跳舞哪会动?”结合幼儿的发言,教师在人体图上作记录。并丰富幼儿的知识:骨头和骨头连接的地方叫关节。

4、“为什么木偶人只有关节在动?”告诉幼儿它没有生命,是用木头做的,而我们人有生命,挑起舞来就非常好看。

5、请幼儿和老师一起跳,“除了刚才做的,你还想做什么?”鼓励幼儿做出不一样的动作来。感受木偶跳舞的动作特点。

二、进一步体验木偶人跳舞,学习看图做出相应的动作。

1、“今天,我还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他哪里有些特别?”引导幼儿发现木偶身上有两种颜色,并请幼儿根据木偶的特点,给小木偶取名字。

2、“小木偶要求你们也象它一样,一边红,一边黄。”请幼儿自己戴上手腕套,并和小木偶对比,是否一样。并和老师一起在音乐的伴奏下尝试看图做动作。

3、“你们的后面也有许多的小木偶,去找一个做好朋友吧。”请幼儿看自己的图片做动作,并互相学习。

4、“小木偶还会变身呢。”请幼儿和身边的小木偶变身,并做动作,告诉幼儿和更多的小朋友交换,可以学到更多的动作。三、“小木偶累了,我们轻轻把它请下来,好吗?”幼儿再次和老师一起跳舞,离开活动室。

活动后的反思:

活动体现了学科的整合,它能给幼儿综合整体的知识,从“小木偶”动态的东西进入,把肢体语言,区分左右手,习惯的培养。。。。。。非常自然的整合进去,体现了师生互动,克服了以往模仿和跟着老师做的模式,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愿意亲自尝试,帮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15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2、学唱歌曲《下雨了》,并尝试用连贯、跳跃的声音进行演唱。

活动准备: 钢琴

活动过程:

一、律动:《拍手点头》、《这是小兵》、《生活模仿动作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2、学唱歌曲《下雨了》,并尝试用连贯、跳跃的声音进行演唱。

活动准备:

钢琴

活动过程:

一、律动:《拍手点头》、《这是小兵》、《生活模仿动作》。

二、练声:《讲卫生》、《大风和秋叶》。

三、学习歌曲《小雨了》。

1、引导幼儿回忆下雨情景。

师:你看过的大雨(小雨)是什么样的?像什么?

2、你见过的的小雨是什么样子的?下小雨的时候你会听到什么样的声音?

3、教师范唱歌曲,鼓励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对歌曲中大雨、小雨的不同感受。

4、老师范唱,重点唱出大雨、小雨的。不同感受(大雨——哗啦啦,小雨——滴答答。)

5、小朋友听到歌曲里面唱了什么?幼儿回答教师用歌曲里的语言小结幼儿回答,并请幼儿学说。

6、幼儿学唱歌曲。

7、引导幼儿用连贯、跳跃的两种声音表达大雨和小雨。

8、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大雨、小雨的不同样子。

9、老师:有哪些动作可以表示下大雨和小雨?(也可根据幼儿情况给与一定的提示,如提示幼儿用脚轻轻地走路来表示下小雨了等。)

四、复习歌表演《学做解放军》。

小班音乐教案 16

《小班音乐欣赏教案:“玩具兵进行曲”》摘要:首音乐里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边放课件边讲故事:有一个小朋友名字叫珊珊,珊珊的家里有个很大很大的玩具柜,里面有小兔子、小猫、小猴子、大象、机器人等各种各样的玩具,这天,放音乐玩具出来啦!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音乐ABA的曲式结构,体验进行曲的乐曲特点。

2、能大胆创编出各种玩具形象表现A段音乐并在B段音乐中创编出相互逗乐的滑稽动作。

3、学习在乐曲间奏部分较快地找到同伴,体验相互逗乐时的愉快情绪。

活动重点:

能根据三段体乐曲创编出各种玩具形象,用动作表现出进行曲的特点。

活动准备:

课件、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随《摇篮曲》做动作进活动室,感受乐曲舒缓、优美的曲调。

2、对比欣赏乐曲《玩具兵进行曲》,体验进行曲的乐曲特点。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音乐,你们仔细听,这首音乐和刚才那首有什么不同?听了这首歌你想做什么?”

“像这首这样听起来很有力量,想要走队的音乐就叫进行曲。”“这首音乐叫《玩具兵进行曲》。”

3、完整欣赏第二遍音乐,边欣赏边看课件、听故事,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在这首音乐里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边放课件边讲故事:“有一个小朋友名字叫珊珊,珊珊的家里有个很大很大的玩具柜,里面有小兔子、小猫、小猴子、大象、机器人等各种各样的玩具,这天,(放音乐)玩具出来啦!你看,它们走得多神气、多有精神、多高兴。(第二段)瞧!它们每人找了一个好朋友,朋友和朋友之间做起了相互逗乐的游戏,那有趣的动作使它们多么高光啊。(第三段)听!大鼓、号角又响起来了,小玩具很快地排好了队。珊珊回来了,玩具们赶紧跑向平均玩具柜,珊珊“砰“的一声推开门,玩具们都不动了。

提问:“这首音乐分了几段?”

4、分段欣赏。

“下面我们就来分段听一听,每一段音乐都讲了小玩具兵们在做什么?”

〈1〉引导幼儿欣赏A段音乐。

你可以闭上眼睛去听,听完后告诉大家:“你好象看到了什么玩具,它在做什么?”

表演给大家看一下。

跟音乐表演动作。你现在就可以扮演一种小玩具,跟着音乐表演一下。

〈2〉欣赏B段音乐。

“听这段音乐讲了小玩具兵在做什么?”

“它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向好朋友问好,在互相逗乐,你做什么样的动作能把你的好朋友逗乐了?”

随音乐表演互相逗乐的动作。

〈3〉欣赏A`段音乐。

仔细听这段音乐和前面第几段音乐一样,它讲了小玩具兵在做什么?

随第三段音乐表演动作。

5、完整欣赏第三遍音乐,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出动作。

(1)教师随着音乐讲述游戏情节,进一步感受乐曲ABA的结构。

(2)每段音乐开始处,提醒幼儿做相应的动作,表扬与同伴愉快交流的幼儿。

小班音乐教案 17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音乐感。

2、培养幼儿的表现能力和创造性。

二、活动准备

1、一个呼啦圈

2、电子钢琴

三、活动程序

1、提问:小朋友有没有见过小鱼在水里是怎样游的?

2、学唱音乐一,边唱边做动作。

3、在会做小鱼游泳动作的基础上,引出音乐二的游戏。

a、先用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b、介绍游戏的名称。

c、教幼儿倾听游戏中音乐二上的音乐,让幼儿注意听,这音乐象小鱼在做什么?什么地方像小鱼在游水,什么地方像小鱼在吃鱼虫,什么地方好象一个大鱼网来捕捉小鱼了。

d、请幼儿当小鱼,一位老师扮演捕鱼者。先唱小鱼歌然后随着音乐二做动作捕鱼者可用呼啦圈当鱼网。另一位老师可随时用语言提示。如:听到小鱼吃食的音乐时,可以问幼儿:现在小鱼在做什么啦?最后鱼网来捕捉小鱼时,可提醒幼儿赶快跑回自己的位子上,不让鱼网捕住。

小班音乐教案 18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了解故事内容。

2、学习一页一页地翻看图书,与老师、同伴大声地边说边表演故事中的内容。

3、喜欢看书,感受阅读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绘本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介绍书名,猜测内容。引起读书的兴趣。

1、师:今天,我们要读一本新书,书名叫《不见了》。(教师用手指书名,带领幼儿指读书名。)

2、师:咦,什么不见了呢?请小朋友猜一猜。(幼儿自由猜测书中内容)

3、教师:那到底什么不见了呢?我们一起来看书吧。

二、阅读图书,引导观察,理解书中内容。

1、引导幼儿观察书的1—4页师:请小朋友翻看第一页,注意哦,要用小手摸着它的耳朵轻轻翻。

提问:

(1)看看,图上的架子上挂着什么呀?(请幼儿观察画面,说出画面上有衣服、手套、围巾、雨伞)

(2)我的帽子不见了,去哪儿了呢?(翻第一页)

(3)你们找到帽子了吗?(引导幼儿发现帽子做了小鸟的家)

(4)教师:翻一页,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的小物品)

(5)我的手帕不见了,去哪儿了呢?翻一页

(6)手帕做了什么呢?(引导幼儿发现手帕做了青蛙小船的彩旗。)

2、幼儿自由阅读图书后面的内容,教师给予指导。

师:还有什么不见了呢?请小朋友接着往下看书。

3、师幼共同讨论阅读图书后面的内容。

师:你还发现有什么不见了。(幼儿说说自己阅读图书的发现,教师根据情况,打开相应的书页,观察、讲述)

4、教师和幼儿完整地阅读图书,鼓励幼儿边看书,边跟着说一说,并用小手指相应的画面。

三、动作表演:游戏"说说做做"鼓励幼儿大声地说出故事内容,并用动作来表演。

活动延伸:

游戏"说说做做"鼓励幼儿大声地说出故事内容,并用动作来表演。

活动反思:

孩子们都积极参与活动,感受、体验学习的乐趣。

小班音乐教案 19

活动目标

1、 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玩乐情绪,初步学习在休止、间奏处控制不唱。

2、 通过回忆、模仿吹泡泡的游戏情境,记忆歌词,掌握间奏。

3、 大胆参与歌唱活动,体验在间奏处等待的乐趣。

4、 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5、 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 幼儿有吹肥皂泡的经验。

2、 歌词磁带“泡泡不见了”。

3、 幼儿吹泡泡的工具和肥皂水。

活动过程

1、 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自由谈论泡泡。

幼儿回忆吹泡泡的情境及泡泡的大小、颜色,以及泡泡最后会怎样的问题,教师有重点地反馈歌曲中的内容,如“泡泡有大的,有小的,还会飞呀飞上天,最后炸掉了”,为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做准备。

2、 幼儿回忆、模仿吹泡泡游戏,记忆并学唱歌词,掌握间奏。

(1) 幼儿学习第一句歌词,在第一间奏处模仿吹泡泡两次。

教师范唱第一句歌词,然后幼儿创编吹泡泡的动作。配班教师及时弹出间奏(5656 5ⅰ︱55 3︱)。幼儿重点练习跟着间奏吹泡泡的动作,每小节吹泡泡一次,教师带领幼儿歌唱和吹泡泡交替练习。

(2) 幼儿学习第二句歌曲,在第二间奏处模仿做大泡泡、小泡泡的动作。

幼儿说出泡泡“有大又有小”,并用动作表现出来,教师范唱第二句歌词,幼儿做出大和小的动作,配班教师及时弹出间奏(2323 25︱72 1︱),幼儿重点跟着间奏练习做大泡泡、小泡泡的动作,教师边做,边轻声提示“做个大泡泡,做个小泡泡”。幼儿教师自然地跟教师,唱与做动作交替练习。

(3) 幼儿学习念、唱第三、第四句歌词。

教师做泡泡向上飞的动作并念歌词“泡泡飞呀,飞上……”幼儿填空“飞呀,飞上天”。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念、唱第三、第四句乐句。

(4) 幼儿看教师表演及回答教师的问题,学唱最后一句歌词。

教师按节奏说最后一句歌词,在休止处做出泡泡爆炸状,并轻轻发出“啪”。最后提问“泡泡怎么了?”幼儿自由回答,说出“泡泡不见了”。 教师带领幼儿表演唱最后一句歌词。

(5) 幼儿随音乐完整地念一遍歌词,在间奏处做相应的动作。

教师用手势和动作提示幼儿念歌词、做动作。

3、 幼儿跟琴练习演唱歌曲3~4遍。

幼儿在歌唱过程中,教师可以用歌声、体态等提示幼儿,注意逐步退出,幼儿自己跟琴走。

4、 幼儿边听歌曲录音,边与教师一起玩“吹泡泡”的音乐游戏。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让孩子在玩玩乐乐中轻松达成活动目标。第一环节幼儿通过看泡泡、说泡泡、捉泡泡的游戏运用身体语言愉悦地掌握了儿歌内容。

第二环节在进行儿歌仿编时通过老师开放式的情境设置和开放式的提问,我们惊喜的发现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思维活跃,,他们畅所欲言,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大胆的说出来,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小百科:泡泡,泛指某些液体内部空气散发,鼓起的圆形或者半圆、椭圆形的汽泡等等。

小班音乐教案 20

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与“母爱”有关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

2、学习歌曲《摇篮曲》,并能有感情地演唱。

3、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舒缓,恬静,安逸的情绪学唱这首世界著名的艺术歌曲,感受歌曲柔情、真挚的母爱,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4、鼓励学生尝试进行简单的即兴创作和表演活动。

教学重、难点:

1、装饰音的唱法;

2、引导学生用“轻、暗、柔”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

3、附点

节奏唱法,节拍的强弱处理;

教学方法:

启发法、听唱法、才能展示法、合作创新法、探索体验法

教学准备:

1、准备一些相关资料及电教设备

2、搜集有关母爱的艺术作品。

教材分析:

《摇篮曲》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著名代表作品之一。此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全曲由两个乐段构成,方整性结构,每个乐段两个乐句。34拍,每句都是由第三拍弱拍起唱。形成弱强弱弱的舞曲风格,摇摆韵律。音乐中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的旋律,再加上装饰音的运用,表现出那充满无限温存慈祥的万千柔情。并勾画出一副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也表达了人类最崇高的感情--母亲对孩子的爱。

《摇篮曲》也叫催眠曲,原指母亲在摇篮旁为抚慰婴儿安静入睡所唱的歌曲,以后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有他们自己的摇篮曲。许多著名作曲家如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都写过这类歌曲。设计意图:

本课教学运用新课标中的新理念,以审美为核心。注重学生的内在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兴趣,并运用于生活之中。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感受

1、聆听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这首歌叫什么名字?每当你们听到或唱起这首歌时,你们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样的感受?请几个学生谈谈自己演唱这首歌的心情和感受。

师:是的,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的爱是最伟大的,最无私的,所以,许多古今中外的艺术家,都以不同的艺术形式来歌颂伟大的母爱。刚才我们唱的这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就是以优美的旋律来歌颂母爱的。下面我们来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表现母爱的。

2、学生欣赏关于母爱的会画作品

画家用五彩的画笔,勾勒出了美妙的图案,用静止的画面告诉人们,什么是爱。

2、学生欣赏古诗《游子吟》及图片:

师:在我们中国古代,有一位诗人,在他50岁的时候写了一首歌颂母爱的诗,这首诗脍炙人口,流传至今,下面就请同学们有感情的去朗诵这首诗,

(师生合作进行配乐朗诵,老师播放《摇篮曲》的旋律,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游子吟》)

师生共同讨论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师:儿行千里母担忧,这首诗抒发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浓浓的感激之情,你们从小长这么大是母亲含辛茹苦把你们带大,同学们想一想,你们还在襁褓之中时,躺在摇篮里,母亲一边哼摇篮曲,一边哄你们睡觉,那种情景多么温馨、甜美,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用音乐来传递母爱的世界著名艺术歌曲《摇篮曲》。

二、学习新课(展示歌片)

1学生轻声朗读歌词,领会歌词大意。(指导纠正个别字的咬字吐音,并按节奏进行朗诵。)2、学生挑选歌词中描写的事物,构思出一幅温馨画面。(多媒体展示图案:小宝贝、母亲、丁香、红玫瑰、天使、圣诞树等)

3、聆听范唱歌曲《摇篮曲》

2、介绍《摇篮曲》的作者:作曲家勃拉姆斯

3、学生欣赏范唱歌曲《摇篮曲》,然后随琴声心里哼唱歌曲《摇篮曲》。

4、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轻唱歌曲,采用听唱法学唱《摇篮曲》。引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柔和、甜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5、师:这首歌曲表现的情绪非常温馨、静谧,表现了妈妈对宝宝的无限柔情,让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依偎在母亲怀抱里的婴儿,或想想自己的母亲,感受、体会一下,带着柔和甜美声音,恬静、舒缓地再次演唱这首《摇篮曲》。

三、拓展与探究

1、学生聆听思考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塑造了什么音乐形象

摇篮摆动的音乐形象

2、欣赏中外《摇篮曲》,通过欣赏中外《摇篮曲》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A、讨论得出两首歌曲的不同点:前者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后者通过环境描述含蓄地表达情感。

B、总结中外摇篮曲的特点:a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b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c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摆动的节奏。

4、什么是摇篮曲?

四、小结

1、通过你们的演唱,让我感到你们与妈妈的之间的爱是那么浓厚,是啊,母亲的恩情就像温暖的阳光,无时无刻的照耀着我们,为了我们,母亲付出了许多许多,看着妈妈眼角的皱纹,忙碌的身影,你们闭上眼睛,听着音乐,想一想你和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回味一下浓浓的母爱,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妈妈说些什么?

2、学生每人对妈妈说一句心里话。

3、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深深的爱再一次演唱这首《摇篮曲》。

五、本课在音乐中结束。

其实不仅仅是母爱伟大,父爱也同样伟大。父爱是含蓄的,是深沉的,是不轻易表达的,希望同学们可以怀着感恩的心来对待父母。在这节课的最后我希望大家可以想想,有没有什么要对父母说的,有什么是我们可以对父母做的。爸爸妈妈一直在为我们奋斗着,那我们该如何去表达我们心中的爱?也为父母唱首歌,帮他们捶肩揉背,吃饭过后洗洗碗,还是到一盆洗脚水,洗去他们一天的风尘?让我们将爱化为行动,将爱进行到底!

六、作业布置。

小班音乐教案 21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激发幼儿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情感。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3、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教幼儿学会较准确地唱歌。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提前听录音、录音机、磁带、有关情境表演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要给你介绍一位懂礼貌,尊敬老人的好娃娃,你猜猜他平时的表现是怎样的?(启发幼儿结合平时对待老人的态度,猜猜好娃娃的表现。)

二、在音乐声中情景表演,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并初步感受歌曲。提问:

1、好娃娃带来了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2、爷爷是怎样的?好娃娃是怎样对待爷爷的?爷爷高兴吗?用同样的方法启发孩子说奶奶。

3、爸爸妈妈看了是怎样的态度?是怎样说的?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用歌词进行总结。

三、幼儿学唱歌曲。歌曲的题目叫做《好娃娃》在此环节中解决重难点。

1、教师示范唱一遍。

2、请幼儿跟唱。

3、请幼儿集体唱。

四、延伸活动:办家家。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22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能用自然地声音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的活泼欢快,会用自己的动作来表演。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学学小企鹅。

⒈冬天来了,小朋友你知道什么动物不怕冷吗?(北极熊、青蛙、蚂蚁、企鹅)对了,企鹅!播课件。那我们一起来学可爱的小企鹅吧!

⒉幼儿听音乐自由表演企鹅摇摇摆摆的动作。

二、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⒈看了小电影,你知道小企鹅长得什么样?谁能用小电影里的话说一说?(小小企鹅,穿着黑袍,白白肚皮,走路摇摇。)

⒉小企鹅生活在哪里?(南极)那里的气候怎么样?(很冷)对,冰天雪地,可是小企鹅怕冷吗?(不怕)(恩,冰天雪地,快乐舞蹈,不怕寒冷,真勇敢)

⒊完整地跟着歌曲节奏朗诵歌词2~3遍。

三、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唱一遍。你觉得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欢快地,活泼地)那我们也要用欢快,活泼地声音来演唱哦!

2.幼儿跟着教师学唱歌曲。(教师的声音响亮一些,孩子的声音轻一点)

3.幼儿再次学唱歌曲,要求教师的声音轻一些,孩子的声音稍微响亮一点。

4.教师和幼儿一起演唱。

四、给歌曲配上相应的动作。

1.看老师边唱歌边做动作。

2.你们觉得好看吗?你会怎么做呢?让幼儿说一说哪些动作是适合表演小企鹅的,为什么?

3.选择好的小企鹅的动作,跟着老师一起边唱歌边表演。

4.选择四个方向边唱歌,边表演。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23

活动目标:

1、在感知、体验柔美、欢快不同音乐性质的基础上,尝试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音乐。

2、尝试用画笔大胆地表现与音乐匹配的各种曲线。

3、体验艺术活动的愉悦。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彩带每人一条、两段不同性质的音乐、画有小鱼的长卷画一张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

1、欣赏教师跳彩带舞,激发幼儿的兴趣。

2、师生一起听音乐跳彩带舞。

二、图形刺激:

1、欣赏音乐,感知音乐的不同特性(柔美、欢快)。

2、尝试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音乐,教师用线条记录幼儿的动作。

3、幼儿听音乐看记录的线条用动作表演。

4、听音乐师生完整舞蹈。

三、创造表现:

1、师:有一群小鱼游来了,想在这里安个家,想一想,小鱼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水、水草、石头、贝壳)

2、播放音乐,鼓励幼儿大胆地在长卷上用曲线表现波浪、水草、石头、贝壳等形象。

四、作品赏评:

1、请幼儿讲讲自己给小鱼添了些什么。

2、幼儿听音乐变成波浪、水草、石头、贝壳等和小鱼一起玩耍。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24

《咿呀咿呀哟》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辨识音乐中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哟”。

2、主动参与,积极表现,感受节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小猫、小狗、青蛙、小鸭子)、音响、音乐《咿呀咿呀哟》、黑板。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小一班的小朋友,准备好。跟着JoJo老师一起去农场玩游戏吧,出发。

二、感知音乐

音乐一:

师:“听一听,农场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是用什么好听的声音跟我们打招呼的呢?

音乐二:

师:“小动物在用什么好听的话和你打招呼?”

幼:我听到了狗的叫声、我听到了猫的叫声。.。.。.

出示动物图片:“我们一起听着音乐用好听的声音和小动物打打招呼吧。”

师:我们可以用咿呀咿呀哟的声音跟小动物们打招呼!

幼:咿呀咿呀哟。.。.。

师:汪汪汪汪汪汪汪,咿呀咿呀哟。喵喵喵喵喵喵喵,咿呀咿呀哟。

跟着音乐跟小动物们打声招呼。

幼:汪汪汪汪汪汪汪,咿呀咿呀哟。喵喵喵喵喵喵喵,咿呀咿呀哟。

音乐三:出示小猫、小狗、小青蛙、小鸭子,模仿动物的叫声打招呼。

音乐四:动物声音打招呼

音乐五:孩子声音打招呼

三、幼儿跟随音乐创编动作,表现音乐节奏。

《咿呀咿呀哟》可以用我们身体的“头、肩膀、膝盖、小屁股、脚来做游戏。

幼:用我们的肩膀跟着咿呀咿呀哟打声招呼吧!

音乐六:完整表现音乐。“让我们一起跟小动物问个好吧。”

四、结束环节:

音乐七:互动游戏,“我们和好朋友用《咿呀咿呀哟》打个招呼,问个好吧!”

小班音乐教案 25

活动目标:

1、有兴趣地倾听音乐,尝试在情境中用动作表现走路、由小变大、睡觉的音乐形象。

2、借助故事情节仔细观察画面,并且大胆进行想象。

3、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三段音乐录音、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小老鼠来了

1、 播放课件图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看看是谁来了啊?(小老鼠)

2、 过渡:原来是一只可爱的小老鼠。

二、进入情境:感受表现

1、走一走

1)播放课件图,师:今天小老鼠带着我们要到处走一走,它走呀走,来到了一片大树林里,它看到了很远的地方有个咖啡色的东西,你觉得会是什么呢?(幼儿自由说一说)

2)师:小老鼠也非常想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于是它就决定走过去看看,它是怎么走的呢?请你们听一段音乐(老师播放音乐A)

△师:你听了音乐后觉得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呢?谁来走走看。(请2-3个幼儿学学小老鼠的走路)(老师继续播放音乐A)

3)小结:原来小老鼠是听着音乐有节奏的向前走的。

4)请大家一起试一试,学学小老鼠听着音乐有节奏的走路。(老师关注幼儿是否有节奏的学着小老鼠走路)2遍

5)师:现在我们跟着小老鼠一起有向前走,看一看前面到底是什么东西等着我们。2—3遍

2、由小变大

1)播放课件图3(从小逐渐变大):我们离那个东西越来越近了,那个东西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大了)

△师:是的,我们离它近了,它就变大了。它是怎么变大的?(从小慢慢变大的)

2)师:我给你一段音乐,你来做一个变得越来越大的动作好吗?(播放音乐B)

3)师:还有小朋友有不一样的变得越来越大的动作吗?原来可以做那么多的越变越大的动作啊。

4)师: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越变越大的动作。

(过渡:我们小朋友的动作做得真不错,都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大了。)

5)师:你觉得这个越变越大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幼儿自由猜说)我们继续跟着小老鼠向前走看看那个东西究竟是什么?(播放音A)

3、睡觉

1)播放课件图4(一半身体):那个东西是什么?(熊)你怎么知道是熊?(幼儿自由说)

2)师:你觉得他在干什么?(睡觉)

过渡:是的呀,你们听,它还在打呼噜呢。

3)师:那这只大熊是怎么睡觉的呢?我们来听段音乐,请你来学学它睡觉的样子(教师播放音乐C)。

4)听第一遍后,请一个幼儿上前示范。

5)师:我们大家再一起跟着音乐身体像荡秋千一样的睡觉。(集体学做)

6)师:我们一起把这只睡熟的小熊叫醒好不好,让他和我们一起做游戏。

三、舞蹈: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舞蹈。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孩子们根据音乐,用动作表示走路、变大、睡觉的音乐形象,重点是学习小老鼠走路的样子。孩子们在课上兴致很高,基本能跟着老师进行活动。但是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由于小班幼儿刚入园不久,在此之前,没有接触过几次类似的音乐律动,在节奏感、音乐表现性方面还很欠缺。此外,在请孩子们想变大的动作时,基本以教师引导为主,孩子们自己的动作很少,在听音乐做动作时,基本以模仿教师为主,因此,在以后的音乐活动中,在音乐感受性、音乐创造性方面有待加强。

小百科:熊是食肉目熊科动物的通称,熊平时还算温和,但是受到挑衅或遇到危险时,容易暴怒,打斗起来非常凶猛。

小班音乐教案 26

活动目标:

愿意倾听不同的声音并且能大胆地用肢体动作来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体验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制作、小兔子,小猪,大象的挂牌、七步舞进阶、篮子。

活动过程:

一、 热身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许多的客人老师,我知道你们肯定很高兴!但是客人老师不认识你们,我们来介绍下自己的名字吧!

教师: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介绍呢?

幼儿:开火车,

教师:那请火车加点油,今天你们想开到哪里去?那待会要听好音乐,用好听的声音说出自己的名字,车厢接接好,也请客人老师看看那节车厢最干净、漂亮!

(游戏:开火车)

二、 猜猜不同的声音,模仿动作表演

教师:宝宝们,你们喜欢冬天吗?为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出示冬天的flash图片,让幼儿来欣赏美丽的冬天,(树上,地上,都铺上了一层白白的雪)

教师:冬天真美丽啊,你们听听是谁来了?(先请幼儿猜一猜再播放音乐)

(第一个动物:小猪)

教师在幼儿猜出来之后,请幼儿学学小猪睡觉的样子,然后和幼儿一起来进行歌表演。

2、大象

教师:你们听还会有谁也来了?(播放音乐,用表情和动作来引导幼儿猜想)

教师:你们怎么知道是大象,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教师请出大象,请幼儿一起来模仿下大象的样子。

3、小兔

教师:已经来了两个朋友了,还有一个朋友也要来了,我们一起来听听他是谁啊?

(听音乐)教师:你怎么知道是小兔子来了呢?(音乐是跳跳的、听上去很快乐的……)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小兔吗?(出示多媒体)

幼儿听着音乐模仿小兔动作。

教师:我这里有两个乐器宝宝,你们来听一听,哪个乐器像大象,哪个像小兔?

(教师还可以用乐器打出节奏)

三、 和小动物一起玩动物园

教师出示黑板:教师:今天一共来了几只小动物啊?

教师和幼儿一起来数一数。

教师:这三个小动物请我们的宝宝一起去动物园玩?你们想和哪个小动物一起去呢?

(让幼儿说一说,并上来在篮子里选择喜欢的小动物,挂在牌子里。)

教师:到动物园玩,你们的照相机准备好了吗?

(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来带好照相机,准备好胶卷,在小动物出现后再拍照。)

先和幼儿坐着一起来试一试照相机,然后和幼儿一起去动物看小动物,拍照。

四、 活动结束。

小班音乐教案 27

教学目的`:

通过学唱歌曲和表演歌曲,使幼儿懂得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时争取别人的帮助和合作是很重要的。

准备:

预备若干个较大的球当豆子,若干个蚂蚁头饰,"蚂蚁"歌曲磁带。

活动与指导:

1、 讨论:教师请幼儿欣赏歌曲"蚂蚁"后,提问:"一个蚂蚁在洞口看见了什么?那只蚂蚁为什么急得直摇头?小小蚂蚁想一想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幼儿说出小小蚂蚁在自己搬不动豆子的时候回洞请来了好朋友,抬着一起走了。

2、 解释:在一个人遇到困难时,可以请人帮忙,合作,这样一个人办不到的事情能得到解决。

表演:幼儿学唱歌曲"蚂蚁"后,请幼儿戴上蚂蚁头饰在音乐声中进行表演。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28

设计意图:

韵律活动是幼儿比较喜欢的一种音乐活动形式,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身体动作是他们感受音乐最直接和最具体的表现。本活动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把幼儿非常熟悉的生活活动“洗澡”作为教育的素材,以“小兔脏了要洗澡”为主线,通过情境的设置,引导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积极参与活动,大胆地用不同的搓洗动作来表现洗澡的情景,同时,丰富的生活经验对幼儿的创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让幼儿在自由表演的过程中来充分感受韵律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创编洗澡的动作,并能随音乐有节奏地表演。

2、体验洗澡的快乐,养成爱洗澡的习惯。

活动重难点:

大胆想象,创编洗澡的动作,并能随音乐有节奏地表演。

重难点解决策略:

“洗澡”是幼儿非常熟悉的生活活动,以“小兔脏了要洗澡”为主线,通过情境的设置,引导幼儿大胆地想象并用不同的搓洗动作来表现洗澡的情景,丰富的生活经验势必会对幼儿的创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活动准备:

1、《我爱洗澡》、《春天》、《宝贝》音乐

2、浴球、小毛巾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今天我是兔妈妈,你们都是我的乖兔宝宝。春天天气真好,跟着妈妈一起到外面玩吧。

2、教师带领幼儿在《春天》音乐下游戏。

二、结合生活,创编洗澡动作

1、幼儿回到草地上休息

教师:呀,好累呀,身上都出汗了,又脏又痒,该怎么办呢?(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洗澡)

2、教师:平时洗澡都是妈妈帮大家洗的,妈妈是怎样给宝宝洗澡的?(请幼儿说一说,再用动作表现)

你们自己会洗澡吗?怎么洗呢?(请幼儿说一说,并用动作表现)

3、教师:兔妈妈给兔宝宝洗澡的时候喜欢放一首歌,宝宝们会边听音乐边洗澡,我们也来听听,好吗?(引导幼儿安静地听音乐)

今天妈妈就要请宝宝听着音乐,跟着音乐节奏来洗澡,洗澡的时候可要用力洗,洗得干净一点哟。

4、幼儿听着音乐自由的做洗澡的动作,教师观察幼儿的动作。

提问:“你洗了身体的哪些地方,是怎么洗的?(让幼儿边说边做动作表现)

5、教师:妈妈发现这个宝宝洗得最干净了,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洗的。(请一名搓洗有节奏的幼儿进行示范)

教师:为什么他会洗得干净呢?(教师根据幼儿的动作运用儿歌的形式集体练习有节奏的搓洗动作,如:手臂洗呀搓呀搓,换只手来搓一搓)

6、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按节奏进行搓洗。

7、引导幼儿互相帮助搓洗。

①教师做出抓后背的动作。

教师:呀,妈妈这里还很痒,够不着,该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请朋友帮忙)请谁来帮妈妈?

呀,真舒服呀,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帮别人搓洗后背的动作吧。

②教师引导幼儿按节奏一下一下地搓洗。

8、让幼儿再一次听音乐自由做洗澡的动作。

教师:我们再听着音乐来练一练,够不着的地方,可以互相帮忙。

三、设置表演情景,丰富表演内容

1、教师:妈妈知道在草地的那边有一条小河,河水可干净了,你们想不想到那里去洗个澡呢?

2、出示浴球和毛巾

教师:看!这是什么呀?妈妈为每位宝宝准备了浴球和毛巾,宝宝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浴球和毛巾,跟着妈妈一起去洗澡吧!(幼儿自由选择浴球和毛巾)

3、在教师的带领下听音乐自由做洗澡的动作

教师:呀!这里的河水可真干净呀,宝宝们,让我们一起跳下去洗个澡吧!洗得时候一定要听着音乐,跟着音乐的节奏来洗,这样才能洗得干净哦。

4、带领幼儿做擦干净身体的动作

教师:宝宝们有没有洗干净啦?我们赶快用小毛巾把身上的水擦干吧,小心着凉哟。

四、教育幼儿养成勤洗澡的好习惯

教师:现在的天气越来越热了,宝宝们应该养成勤洗澡的习惯,做个爱干净的好孩子,可不能做只脏小兔哦!

五、结束活动

在《宝贝》的音乐下进行休息,结束本次活动。

教师:洗完澡有些累了,我们回家休息吧!

活动评析与反思:

活动内容的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歌曲《我爱洗澡》源自幼儿很喜欢的一套少儿节目《小小智慧树》,节奏明快,内容简单,很容易被小班幼儿所接受。

在活动中我以引导者、支持者的身份参与活动,通过语言、动作等不同的方式来调动幼儿表演的兴趣,给幼儿适当的帮助与指导,鼓励幼儿大胆的来创编动作。我也努力引导幼儿使整个活动的`氛围轻松、愉悦,幼儿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都能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来创编简单的搓洗动作,并能结合音乐将自己洗澡的动作有节奏的表现出来。

但在活动中也表现出了以下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1)活动中一些材料的提供,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反而影响了幼儿的表演(如:浴球);(2)活动中场地的变换较多,一会儿草地、一会儿小河,对与小班幼儿来讲不容易分清;(3)

在活动中教师只是引导幼儿进行动作的表演而缺少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4)本活动所选曲目《我爱洗澡》似乎不能用�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29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习听辨各种东西发出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通过探索、操作活动,激发幼儿对各种声音的兴趣。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各种饮料瓶子人手一份,分别装着硬币、玻璃球、沙子、雪花片。

2、打击乐器若干。

3、活动室的四处分别布置成小兔、小猫、小狗、小鸡的家。

4、会发声音的玩具及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

1、听声音引出课题。

(1)引导幼儿进入活动室,请配班老师启动“会发声的玩具狗”。

师:哎呀,活动室里真安静。听,谁在叫?

幼:是小狗,它在叫“汪汪汪”。

师:哈哈,原来是玩具狗叫了,你们的耳朵真灵!为了奖励小朋友,今天,我带你们到小动物家去做客吧!

幼:太好了!

师:那么我们做客时要怎么样呢?

幼:应该做一个有礼貌的小朋友。

(评析:在安静的环境中,以玩具狗的叫声吸引幼儿的兴趣,同时,又以奖励的方式带小朋友去做客

。更加激起了幼儿的兴趣,幼儿此时的情绪非常高涨,都有了迫不及待想去做客的愿望。)

2、尝试让幼儿听辨硬币、玻璃球、沙子、雪花片在饮料瓶里发出的声音。

(1)听辨硬币在红茶瓶中发出的声音。

A、师:这是谁的家?

幼:小兔的家。

幼:小兔你好!……

师:小兔家有什么?

幼:红茶。

师:那里面装得是不是红茶呢?请小朋友不要去打开盖子,自己去摇一摇、听一听,听出来马上告诉我,看谁最能干。

B、幼儿操作:

摇红茶瓶,听辨硬币发出的声音。

幼:老师,我好象听到一个硬硬的东西,是石头吗?

幼:不对,是硬币。

幼:对,是硬币。……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这是硬币发出的声音。

请幼儿集体练习句子:这是硬币发出的声音。

(评析:通过让幼儿自己探索、操作,来感知瓶中的东西,幼儿很感兴趣。)

(2)听辨玻璃球在旺仔牛奶瓶中发出的声音。

A、教师带幼儿到“小猫家”。

幼:小猫家到了。

幼:小猫你好……

师:小猫家里有什么?

幼:旺仔牛奶。

师:现在也请小朋友去摇一摇、听一听是什么东西,然后告诉大家。

B、幼儿操作,摇摇听辨玻璃球发出的声音。

师:你听到什么声音,可能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

幼:……

幼:是玻璃球。

师:小耳朵真灵,老师喜欢你们!

请幼儿集体练习句子:这是玻璃球发出的声音。

(3)听辨沙子在可乐瓶中发出的声音。

A、师:小鸡家到了,小鸡为我们准备了很多礼物,会是什么呢?请你们听一听,到底是什么?

B、幼儿操作。

师:这是什么发出来的声音?

幼:是盐吧。

幼:是糖。

幼:是沙子吧,声音很响的。

师:真不错,里面是沙子,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这是沙子发出的声音。”

(4)听辨雪花片在八宝粥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师:这是小狗的家。

师:小狗的礼物中是什么东西?

幼儿操作,探索后。

幼:老师,是什么,我猜不出来。

幼:我也不知道。

师:这些小朋友们都听不出来,那么我们拿出来看看,看完后,再放进去听一听。

幼:哦,原来是雪花片。

师:你们再听一听是不是雪花片?

幼:是的,是雪花片,我一下就听出来了……

3、尝试听辨打击乐器的声音。

师:小朋友的小耳朵真灵,把瓶子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都听出来了,现在我们再来听一听,这些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

教师在背后分别敲打木鱼、小铃、铃鼓等打击乐器,让幼儿猜,猜中后出示实物,和幼儿一起拍节奏。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那么多的打击乐器都认识了,那么现在一起来玩一玩吧!

(评析:在良好情绪的激励下,幼儿猜出了木鱼、小铃、铃鼓等打击乐器,而后让他们玩打击乐器,让他们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4、尝试用各种饮料瓶为曲子伴奏。

师:刚才的打击乐器我们都认识了,那么这些饮料瓶放了东西后也可

教师伴奏完后。

师:好听吗?

幼:好听。

师:那么现在就用你们的小手拿起饮料瓶一起来为曲子伴奏吧!

伴奏后,幼儿边玩瓶子边出活动室。

(评析:尝试用打击乐器为曲子伴奏后,又用各种饮料瓶来伴奏,增加了幼儿的新奇感。)

活动评价:

小班幼儿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让幼儿以客人的身份到小动物家去做客,激起了幼儿的兴趣,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始终处于宽松、愉快的氛围之中,孩子们兴趣高涨。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孩子的情感及表达欲望得到了充分的满足。整个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楚。从第一环节引导孩子有意识地倾听各种东西在饮料瓶中的声音,到第二环节,辨别打击乐器的声音,到第三环节用各种饮料瓶为曲子伴奏,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小班音乐教案 30

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听辩音乐的上行和下行,感受乐曲表现的愉快的情境。

2、喜欢听音乐,体验随乐表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贴绒小动物、八只盒子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师出示大大小小的盒子,搭成楼梯状。引导幼儿数数有几个?看上去象什么?

2、师在最高的盒子上搭一根长的板,再引导幼儿说说象什么?

二: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快乐的情境

1、师出示小鸭子,来玩滑滑梯。师边演示教具边引导幼儿看小鸭子玩滑梯的时候是听着音乐的节奏玩的。

2、师出示小狗,演示玩滑滑梯。

3、出示小老虎,演示翻着跟斗玩滑梯。

三:感受音乐的上行和下行

1、听听音乐分几段?第一段是小狗在做什么?第二段是小狗在做什么?

2、请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手做小狗,跟小狗一起来玩滑梯。

四:体验随乐表演的乐趣

1、除了用纸盒做滑梯,老师还能用身体做滑梯,请小朋友看老师的示范。

2、请幼儿也来做滑梯,听着音乐,一只手做小狗玩滑梯。

3、除了用手做滑梯,还会用身体的哪些部位做滑梯呢?

4、师示范全身徒手动作表示玩滑梯,请幼儿看什么动作表示的是音乐的第一段,什么动作表示的是音乐的第二段?(老师来到一座很大的滑梯下面,小朋友能不能看到老师上去和下来)

5、请幼儿跟老师一起去玩滑梯。(上去的时候要走稳,下来的时候要滑稳,听着音乐一步一步地走上去。)连续找空地方变换不同的身体动作做滑梯的造型。提醒幼儿在做小狗玩滑梯的时候要听着音乐,有节奏地玩。

6、师:我要去玩一个很特别的滑梯,师哼音乐做动作,问幼儿特别在哪?(从弯来弯去的滑梯上下来的。)

7、幼儿创编各种滑下来的动作。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