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我的爸爸妈妈优秀4篇

父母浓浓的爱是彩色的,却滋润着我弱小的心灵,守护着我的内心,让我们在充满的世界中快乐成长。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幼儿园小班活动教案:我的爸爸妈妈优秀4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中班社会教案《我的爸爸妈妈》 篇1

活动目标

1、区分爸爸妈妈的用品,乐意参加模仿爸爸妈妈的活动。

2、懂得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3、关心、爱我们的爸爸妈妈。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收集爸爸妈妈的生活用品。

2、爸爸妈妈在家里做事的录像。

活动过程

一、探索爸爸妈妈的物品。

1、小朋友,早上谁送你们来的?

哦,有的是爷爷爷爷奶奶,也有的是爸爸妈妈。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爸爸妈妈的用品,等会请小朋友每人拿一样,看看是什么东西?再想一想是谁用的?

来,我们一起去看看(把你拿到的东西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小朋友们,拿好你的东西回到座位上,谁来说说你拿的是什么?项链是谁用的?衬衫呢?

二、物品分类。

1、小朋友们都说得很好,这些东西有的是爸爸用的,有的是妈妈用的,下面请小朋友把妈妈用的东西送给妈妈,把爸爸用的东西送给爸爸,送的时候要大声地对妈妈说:“妈妈,我把围巾送给你!”

2、检查:我们来看看爸爸帅不帅?刚才哪些小朋友帮爸爸装扮的?起立!夸夸他们!再看看妈妈漂亮吗?你们真能干,来,我们握握手!

三、观看录像,回忆爸爸妈妈的辛劳。

1、爸爸妈妈每天除了送你们上幼儿园,还要做哪些事?你们说得真好,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视里的爸爸妈妈做了哪些事呢?

2、爸爸妈妈在做什么?

3、爸爸妈妈每天要送小朋友上幼儿园,还要上班、做家务,真辛苦呀!我们来对爸爸妈妈说一句甜甜的话,你想到什么话来告诉大家!你的话真好听,你们说得真好,你真爱你的爸爸妈妈!

我们就说最简单的三个字:我爱你,会吗?

四、谈话小结,提升情感。

我们一起去对爸爸妈妈说一说甜甜的。话。

教学反思

“感恩”一个美丽的词眼,围绕感恩我们精心设计了一个系列的活动,引导孩子学会关心家人,体贴家人,激发爱家人的情感,知道向感恩家人!由关爱家人延伸到关爱身边的人、爱家乡、爱祖国等更高级的情感。本次活动比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生动形象的生活用品很好地吸引了每个幼儿,让他们始终保持聆听、观看和积极参与的热情。邀请家长共同参与更加增进亲子关系。不足之处是在活动结束以后还可以通过商讨、研究,更加深入地发掘深层次的精神,使之与主题更加融合。

《爸爸妈妈》教案 篇2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孩子长期与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各方面都浸润在爸爸妈妈的无私关爱之中,因而,孩子通常与爸爸妈妈之间十分亲近,感情也特别深厚。本节课让学生通过表现特征来描绘父母、感受亲情,学会感恩。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观察爸爸妈妈的五官、表情、身材、习惯、动作等细节,比如妈妈洗衣服、织毛衣的样子,爸爸看报的样子。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回忆爸妈的一举一动,让孩子在脑海中定格爸爸、妈妈的神情是什么样的,动作是什么样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好好品味父母。教学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画笔表现出父母的形象特征,有了感悟他们才能画得真切。

虽然学生经常画人物画,但是很多学生画的人物基本是简笔画式的,有的甚至是卡通人物。教师在本节课中要加强示范,特别是如何用变化的线条表现出人物的特征、动态,引导学生观察细节,用写生的手法进行创作描绘。

通过直观示范和细致观察,来达成本课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美术课程改革以来,要求既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也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及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所以课堂中需要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此更为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美术表达能力。

学生情况:

有了之前人物绘画课的基础,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人物绘画的一些方法,但还是有些学生在画人物时简笔化、卡通化的倾向严重。教师在本节课中一定要加以直观示范和引导。同时,这一课不仅要教授写生人物画的基本技能,还要学会观察人物的重要特征。在掌握人物的'特征之后,如何能让学生运用自己熟悉的表现方式来表现出心目中的爸爸妈妈,这也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教学方式、手段:

本课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回答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等,目的在于使学生先明白什么是优秀的人物画,人物画应该怎么画。另以多媒体课件贯穿全课,利用直观、详尽的视觉资料,化解人物画的教学重难点。

教师准备:PPT课件、示范用具。

(3)爸爸妈妈的眼睛有什么区别吗?妈妈的眼睛小小的,爸爸的眼睛很大。我们把眉毛、眼睛、鼻子、嘴称作五官,(板书)人的五官也是人物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你觉得哪个部分最难画?你平时是怎样画的?用手比划一下。

①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传递着爱的信息,说一说妈妈的眼睛有什么特点,你能上来画一画吗?(教师示范)我们在画人眼睛的时候,上眼眶的线条可以比较实一点,画好眼珠,留出瞳孔,而下面的线条就可以虚一点,这样表现出来的眼睛能够更加地传神。在画的时候不仅要观察眼睛的大小形状,还要注意将眼睛的细节表现出来,比如说妈妈的长睫毛,爸爸的鱼尾纹,都能帮助你把人物画得更生动。

②鼻子,很多同学是不是就这样画一个弯钩形呀?下面我们一起来摸摸我们的鼻子,鼻梁上面细,下面宽,我们可以用两条线来画,两边有弯弯的鼻翼,线条比较柔和,下面是鼻孔。这是一个侧面的鼻子,在我们平时画的弯钩形的基础上加上鼻翼、鼻孔,是不是显得更加逼真呢?这是一个正面的鼻尖,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是怎样表现的。

③你们平时是怎样画嘴的?摸摸嘴巴,说说它的组成。上下嘴唇其实是有一定厚度的,不能只用一两根线来表示。

④你知道五官还会说话吗?看看这张嘴的主人是什么表情,你是怎么感觉到的?如果是大笑,嘴巴会有什么变化?上下嘴唇分的很大,露出了牙齿,嘴巴旁边的笑纹会变得很深。再来看看眉毛的主人又是什么表情呢?同桌之间互相看一下眉毛,眉毛也不是简单的一根线吧,我们可以用短短密密的线条来表现它。

4. 下面请大家用默写的方式画一画自己的爸爸或妈妈,注意五官、表情的生动描绘。

5. 讲评作业。

设计意图:在“找爸爸、找妈妈”的游戏中让学生了解爸爸妈妈的特征,通过摸、猜、看等方法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眼睛、嘴巴、眉毛等五官特征。教师的有效示范教给学生绘画的方法,然后通过默写的形式让学生初步感知表现父母五官特征的作画方式。

三、学方法

1. 看得出来大家都非常爱自己的父母,爱不仅可以说出来、唱出来,其实平时同学们和爸爸妈妈的一些非常亲昵的动作也能体现出来,下面让我们来看看:

(1)这是谁?说说你和妈妈在一起的动作是什么?

(2)这是谁和妈妈?妈妈把你搂得可真紧。

(3)再来看看你和妈妈怎么来表达爱的?

(4)你和爸爸、妈妈平时还有哪些亲昵的表现呢?你就把我当成你的妈妈,上来表演一下。

2. 大家看,我们可以将这亲昵的一刻永恒地留下来:

(1)这是罗马尼亚画家克鲁杨的作品《洗头》。

(2)谁来说一说这幅画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并说一说你对这幅画的感受。(3)妈妈为孩子洗头的生活场景随处可见,相信大家也有同样的经历。画家就是画了这样一个普通的场景,是要告诉我们:细细体会观察就会发现母爱父爱就在我们的身边。同时画家巧妙地运用背景的冷色与人物的暖色形成一个色彩的冷暖对比,凸显人物形象,从而更好地烘托出母爱的平凡与伟大。

3. 再来看看,老师请一位同学的爸爸做了模特,拍了一组照片。我给每一组发三张,请你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要是让你画,你觉得哪张好画、哪张难画?

(1)同学们都发现角度发生了变化。我们在观察人物时可以是正面、侧面、半侧面,也可以是背面,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2)当人的动态发生变化时,画面的动态线也会发生变化。相对而言,坐着、背面的人可能对大家会是一个新的挑战。

(3)动态发生变化时,人体的比例也会发生变化。我们通常以头为参照,站着的人的身体大概是7个左右的头长,来看看坐在凳子上和盘腿坐的各是几个头长?所以有这么一句话叫“站七、做五、盘三半”,大家画画的时候用作参考,注意人物的比例。

设计意图:本环节注重人物比例、动态的讲解,利用大师作品的欣赏和实物照片观察,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学会描绘不同动态人物特征的方法。

四、赏作品

1. 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画的爸爸妈妈吧!

(1)这两位同学画的爸爸妈妈,在抓住特征、表现出动态的基础上,人物的衣服的细节表现得非常好。妈妈的衣领、腰间的松紧、爸爸毛衣的质感分别用了长短不一、变化丰富的线条,把人物画得既写实又生动。

(2)这两幅作品同样是表现坐着的人,你比较欣赏哪一幅?

(3)人不仅有站、坐,还有躺、跑、跳等一系列的动态。你们看,这幅作品好在哪里?小作者把妈妈睡觉时的姿态刻画得入木三分。妈妈睡觉时的那种惬意的神态让我都想靠到她身边美美地睡上一觉了。这幅作品的颜色也非常美,你看裤子这儿,连布的质感都表现出来

我爱爸爸妈妈 篇3

活动意图:

亲子之间有一种朴素又美好的情感,然而在活动中表达这种情感往往显得表层和单薄,其实在幼儿的生活中平凡的东西同样耐人寻味。

在活动中,教师以幼儿身边的爸爸妈妈为切口,试图通过欣赏照片、制作和讲述记录卡等方式,一定程度地量化"情感",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实在,使潜在的亲情自然流露,从而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等能力。

活动目标:

1、体验亲子的甜蜜和默契。

2、尝试用符号记录自己对爸爸妈妈的了解,并大胆讲述记录内容。

活动准备:

一组亲子的照片,视频转换仪,记录卡,笔等。

活动过程:

一、我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1、听录音引出爸爸妈妈。(内容见反面)

2、欣赏照片。照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二、我的爸爸妈妈。

1、教师记录自己的爸爸,主要内容是身高、属相、工作以及一起玩时最开心的事情。

2、教师和幼儿讨论记录妈妈的符号并加以记录。

谁的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长得高吗? 爸爸(妈妈)的属相是什么? 爸爸(妈妈)干什么工作? 爸爸(妈妈)最喜欢的人是谁?

3、鼓励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画下来的爸爸和妈妈。

4、个别幼儿根据记录卡有顺序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

三、我爱爸爸妈妈。

1、 大胆地将自己的甜蜜与他人分享。

2、 倾听录音,体验温馨的亲子情感。

附:

我的爸爸妈妈是一棵棵高高的大树

我总是象小动物一样趴在他们的身上

我的爸爸是只老虎 我的妈妈是只老鼠

嘿嘿 别怕别怕 这是他们的属相

我的爸爸是篮球教练 还是个灌篮高手呢

我的妈妈是警察 专门抓小偷

……

要说我爸爸喜欢谁 当然是我和妈妈喽  爸爸妈妈也爱我

小班社会《我的爸爸妈妈》教案 篇4

活动前的思考:

1、本次活动应该发展孩子什么?(关键经验和认知的判断)

2、孩子的现状是什么?(对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判断)

3、孩子欠缺什么?(包括经验和认知水平的思考)

4、本次活动到底需要些什么准备?

围绕目标到底设计什么环节?提什么问题?活动目标

1、尝试选择多种材料制作表现自己爸爸妈妈的特征。

2、激发爱家人的情感。情境创设1、幼儿有制作人物的经验。

2、幼儿对自己的家人的不同特征有进一步认识。

3、全家福照片人手一份。

4、纸杯、记号笔、圆形纸板、扭扭棒、固体胶、透明胶、双面胶、剪有各种发型的操作纸。

5、范例、步骤图若干。

6、提供多种爸爸妈妈五官特征的图片,供幼儿欣赏、比较和选择。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选择多种材料制作表现自己爸爸妈妈的特征。

难点:表现自己爸爸妈妈的特征。活动过程:

一:欣赏重现:

1、谈话引入:

1)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照片)照片上有谁呀?(教师:照片上是老师最亲爱的家人,我的爸爸妈妈)

2)我的爸爸妈妈有什么不一样呀?(重点引导观察并说说爸爸妈妈发型和脸部特征的不同)

3)小结:我的爸爸头发短短的。,眉毛粗粗的、而且还长着胡子呢?我的妈妈头发有点长,脸上白白的、都没有长胡子呢!

4)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长得什么样的呀?你见到的爸爸妈妈眼睛、嘴巴有什么不一样?(请幼儿拿着自己和爸爸妈妈的照片,自由的和同伴说说其特征,并进行比较,教师及时倾听回应,出示五官的图片)

5)我最爱我的爸爸妈妈了,为了能看到他们!我还把他们做成了两个可爱的小纸人,天天陪着我呢!瞧!我是用什么做的呢?(出示范例,引导幼儿欣赏并说说各种制作的材料)

6)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材料。

2、教师重点示范:

1)爸爸妈妈的头发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做?为什么?

2)爸爸的胡子可以用什么来做?谁来试试?(请个别幼儿示范,教师适当讲解)

3)怎样把爸爸妈妈画得美、好看呢?(引导幼儿将爸爸妈妈的五官画端正、线条接好)

二、联想创作:

1、创作要求:想不想把爸爸妈妈变成可爱的小纸人呢?你准备用哪些材料来做?

2、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你想把谁变成可爱的小纸人?准备用哪些材料来做?想好了再选?

2)爸爸妈妈哪里长得不一样?可以在哪些地方变一变?(爸爸的眉毛、妈妈的头发等)

三、展现交流

巡回欣赏:1)你能看出谁是爸爸、谁妈妈吗?为什么?2)你用了哪些材料做的?还可以用哪些材料?

四、延伸:

爸爸妈妈最喜欢什么?(引导幼儿回家后调查自己的爸爸妈妈,增进爱爸爸妈妈的情感)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