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我教《陶校长的演讲》(优秀10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我国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这则演讲,应该说对于人的终身成长是非常有价值的,可以这么说,这篇演讲是我国现代终身教育的典范文章。反复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会发现这四问不是能简单教成四问,一问一答,答案明确,教学结束了。也就是说,这是一篇典型的教学起点性文章。我一直倡导,每篇课文都是起点,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沿着这个起点奔跑起来。假如孩子们学习这篇文章,不能奔跑起来,就说明我们把这篇文章教完了。这篇文章我教过一遍,就那一遍让我终身难忘。在此,我先叙述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在学生反复朗读这篇文章,清楚这篇文章的内容后[课文内容其实不复杂,孩子读那么几遍,就会知道这篇文章写得是什么,假如我们仍然停留在这种分析上,分析来分析去,孩子们肯定讨厌这篇说理文的],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这样的:
师:同学们!《陶校长的演讲》这篇文章已经读了多遍了,内容都知道,有好多同学也能够背下来,并且能学着陶校长那样演讲起来了。下面,我想换一种方式思考这篇文章。
师:我想请同学们当评委,为陶校长的演讲打分,打任何一个分数都要说出理由,最高分是100分。请同学们听配乐演讲。
[以苏教版教材提供的配乐朗诵作为素材]
[同学们认真听着、想着、在给陶校长打分]
师:你们一定要用好自己心中的标准来打分,给多少分都要学出自己给分的理由。
[学生思考了几分钟后,有学生举手]
生1:我给陶校长的演讲打100分。这篇文章太精彩,让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明白如果我们每天都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在健康、学问、工作、首先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生2:我也给陶校长的演讲打100分。因为每一问都那么好,告诉我们该怎么做。
生3:我同样给陶校长的演讲打100分。因为这是陶校长给他的学生讲的,他的学生肯定说这四问好,否则我们就不会学这篇文章的了。
生4:我也给陶校长的演讲打100分。因为从第一问到第四问,每一问都那么震撼人心。
…………
[说到这儿,大家都是满分。当时的我,想到孩子看来已经理解这篇文章,事实上我在备课中想到这一方法,也没有想到什么特殊的分数。所以听到同学们这些表白,自然内心十分高兴,原因很简单,孩子们懂得了这篇文章所表达的东西。所以,我准备说……]
师:同学们说得真——[我刚刚要说,一位同学举起来了手(一位女生,叫熊一威)]你想给陶校长打多少分呢?
生:我想给陶校长的演讲打99分。
师:(我笑着说)你为什么这么吝啬,舍不得把那1分给陶校长呢?
生:我应该给陶校长打个100分,也应该给他打个100分。不过我要试验几个月,每天问问自己,如果真进步了,我就把这1分给陶校长,如果我一点进步都没有,说明陶校长的演讲不管用,到时那99分也不能给。
[听到这儿,我感觉到这个孩子真的用心学这篇文章了。全班同学听完所说,自动给她鼓掌]
师:(非常激动)你说得真好,我们都应该加入到这个四问中来,从今天开始就问,几个月后再来给陶校长评分。
……
我这个班的学生,今年读六年级了,当时他们是问自己了,但坚持下来的不多,因为当时带他们时间太短,估计这件事他们早就不做了,我也感到一种内疚。假如学校让我带下去多好,心里早就想过这个问题。因为我带那么几年,我就会督促他们,让他们在自问中成长起来。
也许这四问,他们没有忘,想办法还能激活她。但这只能是我的一厢情愿了。
今天,我不能教这一课,我在默默地祈祷学过这篇文章的孩子能够问起来,坚持才能体会到价值。如果今天来教,我就把这篇文章变成祈祷文,为孩子的终身祈祷,我与他们一起祈祷。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学会使用关联词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陶行知的名言。
教学时间:2课时。
学生活动单(第一课时)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9个生字,会认“堡”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第一问,明白健康的重要性。
【活动方案】
活动一:通读全文,学会生字。
1.通读课文一遍:
注意“炼”“励”、“德”等字的字形笔画。
①自学生字新词,记住字形、字音。
②用钢笔描红临写。
2.小组交流:
先分节读课文,再讨论难解词语的意思,如“堡垒”“鞭策”等。
3.全班交流,质疑完善。
活动二:感知内容,理清脉络。
1.组内依次按小节朗读课文。
2.小组讨论:
①陶校长和同学们谈了哪四个方面的问题?在文中画出来。
②分段并归纳段意。
圈出关键词句。
3.全班交流概括段意的情况,探讨全文的结构特点。
活动三:探讨“第一问”。
1.自由朗读第2小节,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先谈健康问题?
2.组内交流所圈画的词语,并说说“有健康的身体”和“没有健康的身体”结果有何不同?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3.全班交流、质疑、完善。
【检测反馈】
1.听写八个词语。
2.各组推荐一名同学复述“第一问”。
导入:
1板书解疑,陶校长(交流资料)
原名文睿,安徽翕县人,近代教育家,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生活教育理论,教学经验,小先生制,育才学校,“公德”和“私德”
2听演讲(录音范读)
小结: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主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
活动一
1指名读活动要求
2自学、交流、汇报、提升
活动二
1指名读要求
2小组学习
3交流、点拨
活动三
1默读要求
2自主-小组交流
3汇报
检测反馈
学生活动单(第二课时)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养成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活动方案】
活动一:学习“第二问”。
1.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第二问”为什么要问学问有没有进步?
2.组内交流所圈画的内容:
①说说:怎样才能做一个有学问的人?
②再读整个自然段,理清这一段的层次。
3.全班交流,小结学习本段的方法。
活动二:探讨“第三问”和“第四问”。
展示从感情朗读开始!
1.自由朗读课文4、5自然段,仿照“第二问”的学法,自己提出相关问题,并思考问题的答案。
2.组内交流自学收获。
3.小组分小节展示。
活动三:回顾全文,练习复述。
1.自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体会“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并编列复述提纲。
2.组内交流:
①说说最后一小节在全文中的作用。
②根据提纲,分工复述课文。
3.小组复述展示。
【检测反馈】
1.这篇演讲要求学生每天从 、 、 、 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有没有进步?以此 和 自己不断进步。
2.“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真人”是什么样的人? 。
点拨关键处
(1)公德——公共道德,观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现的道德品质
(3)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
填空总结
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 ),筑起( ),学习上认准( ),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 ),认真负责地做好( ),要学做( )。这样就可以( )。
他的演讲言真意切,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 )。
激情齐读出这种关怀、爱护和演讲的语气。
检测反馈
板书设计:
陶校长的演讲
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教学反思: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52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陶校长的演讲第一课时,谁来说说陶校长到底讲了
些什么?(陶校长要求我们每天问问自己在“健康”、“学问”、“工作”、“道德”方面有没有进步)哪你有没有这样问问自己呢?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26、陶校长的演讲。
过渡:在陶校长的演讲中第一问问的是(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二、精读课文
(一)、讲读第二自然段
1、速读:思考,为什么要先问这一问题呢?
2、指名回答出示:
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
3、请同学们找一找这句话中的关联词:因为……有了……才有……否则……都……
4、请同学们自由读这段话,你能不能用一个句子,代替“否则”?
5、很好,那谁能用有了……没有……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有健康的身体和没有健康的身体的区别呢?
6、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长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有好的身体真好啊!那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呢?
7、“两个离不开”,只有这样,才能筑起坚固的“健康堡垒”。
8、指导复述,顺便归纳学法。
归纳总结刚才我们的学习方法。
a、这一段文章,先是设问,然后是解答,再是希望。
b、我们学习的时候是这样学的。
①看清设问的是什么。
②读一读,找出解答。
③标出关联词,体会有和没有的区别。
④找出怎样才能提高,标出关联词,朗读理解。
⑤找出陶校长对我们的希望。
⑥读读背背,复述。
过渡: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二)、讲读第三自然段
1、首先我们来看看设问的是什么?(自己的学习有没有进步)
2找出解答(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我们是学生,求知四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
3、标出关联词:因为……有了……才能……
4、找出怎样做才能提高,标出关联词,朗读理解
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
5、希望:这样我们就能够到达胜利的彼岸。
6、读读背背,复述。
(三)自学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
1、交代方法。
2、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3、检查自学效果:说说这两段的内容,指名读,齐读。
(四)学习最后一段
这篇课文是总分总结构,课文的最后一段,陶校长再次要求我们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请同学们读一读,找出关联词,想一想有没有不懂的地方,(每天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弄清激励和鞭策的意思,进一步理解“每天四问”。
第三课时
一、总结课文
1.逐段朗读。
2.指名说说第2~5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归纳全文大意。
这篇演讲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和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
4.结合陶行知生平事迹,体会这篇演讲的感情。
这篇演讲充分表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情真意切。
二、读训练:
1.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2.指名朗读,适当评点。
3.集体朗读,要求读出恰当的语气和感情。
三、复述训练:
1.略作准备,同桌试述。
2.指名复述。及时评议,强调要抓住要点,特别是每一问中“解释原因”的内容。
3.再指名复述。
四、迁移练笔:
根据文中“四问”,以某一天为例作出问答。
五、板书:
26 陶校长的演讲
健康→寻求幸福 实现理想
每天四问 学问→造福社会
工作→培养责任心 锻炼能力
道德→社会稳定 国家发展
(激励 鞭策)→(长 足 进 步)
(第一范文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陶校长)
此文转载
这篇课文讲了陶行知嚣张在育才学校建校三周年晚会上的演讲。他提出了著名的“每日四问”——第一问,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第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读完这篇课文,我不禁问自己,我做到“每天四问”了吗?没有做到。这篇课文让我深深得到了启发:要安排好合理的生活作息;
多读课外书丰富自己的知识;身为班干部,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在同学面前要以身作则;时刻注意自己的道德风范,讲究公德和私德,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人。
有一次,我没有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把作业从七点写到了十一点。原因是我不好好写作业,而是一边写一边玩,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心不在焉地学习,使我没有安排好睡眠时间,损害了健康,这值不值得呢?
社会上就有一些人,他们的学问很高,天文地理全都知晓,为什么他们考试时会作弊呢?阻挡不了金钱的诱惑呢?是因为他们的学问虽高,但却没有道德。道德是做人之本,没有了道德,即使他们的学问再高,都不会成为社会有用的人。
我们一定要把“每天四问”牢记心中,每天都这样激励和鞭策自己,是自己在身体、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上都有长足的进步。
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确定
1 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单元26课《陶校长的演讲》,是陶行知先生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辞真意切,极有鼓动性,感染性;结构上,按“总----分----总”方式谋篇,以“问什么、为什么问,怎么办”方式构段,十分整饬。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陶冶情性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2 教学目标
根据新大纲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其中“韧”字只识不写),理解生词;
2 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复述课文;
3 情感目标:
a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复述课文,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b 积极主动的探索新知。
3 教学重点: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
4 教学难点:体会句子间的联系。
二、教法与学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精神,基于脑科学研究的新突破以及中年级学生的特点,我打算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围绕“学法指导”这一核心,以读书训练为经,语言文字训练为纬,开发全脑为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学生饶有兴趣的说、演、读,来代替教师单一的讲、管形式,在艺术的熏陶下激发学生想象,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
为此,我打算从师生两方面做好如下准备:
师:小黑板、投影片、录音带《双手和大脑》。
生:搜集陶行知的有关资料(用以扩大预习范围,降低难点、激发兴趣、了解背景)。
三、教学程序
(一)激趣揭题,质疑定标。
揭题板书后,首先在由弱渐强的《双手和大脑》乐曲声中简介陶行知,可以达到消除情绪性学习障碍的目的。
“疑,思之始,学之端”,可以对学生发问:“看到题目,你首先产生那些疑问?”根据学生的疑问,巧妙地交代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读中学读。
词义的模糊性和概括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整体性原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应该首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读后讨论演讲的特点和演讲稿的格式。通过反复朗读,做到读中知大意、理脉络;读中查字典、剖形探义,掌握生字词。
以上为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三)研析结构,精读感悟。
刘勰说得好:“观文者批文以入情。”阅读教学中应该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可以扣“问”展开,结合学法指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指导学生读中悟情。
1 细读悟理
(1)整体理层次:做到思之有序。这部分可分三个环节:a 提供自学材料;b 个人尝试练习;c 小组交流反馈。
根据重难点和第一课时中存在的问题,投影出示自学材料:
自读“四问”,分组学习,利用列表理清层次后,再抓关键词朗读体会。
问什么为什么问(结合希望)你将怎样做
(2)研读悟学法:读中解惑悟情。这部分采取教、扶、放的方式,也可分为三个层次:a 导读“问身体”;b 导学“问学问”;c 自学三四问。
a 导读“问身体”:
a 交流“问什么”,指导读好问句。
b 抓关联词,解决“为什么问”。具体方法:先出示没有关联词的句子,学生填词悟理后,再适当引导:要想实现崇高的理想,必需(怎么办)----------------,否则(会怎样)-----------------。
c 结合陶校长的“希望”,说说“你将怎样做”,变被动的接受为主观上的积极探索。
d 指导朗读。
e 总结学法:据问题,找句子。
读句子,划词语。
读词句,悟情理。
b 导学“问学问”:
a 尝试自学;
b 交流反馈:1 读好问句;2 找关联词,体会“为什么问”;3 结合陶校长的希望,讨论“你将怎样做”并适当拓展延伸:除了课文上说的,你还有哪些好方法使自己的学问进步?
c 强化迁移:1 读出自己的体会;2 再次强化总结学习方法。
c 自学三四问:
a 按同样的方法自学三、四问,作标记准备提出不懂的问题。
b 组织交流:点播关键词,练习课后练习4,谈谈内容,读读课文。
2 精读悟情
a 任选一问,读出自己的体会。可以说,可以演,可以读,也可以背,使每一个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
b 组织复述其他“三问”。
以上为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四、总结迁移,形成积淀。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可以利用第六小节总结“四问”,帮助学生体会“演讲”的感情,并且利用演讲等方式,指导读出这种亲切、关切、爱护和充满鼓动性感情的语句。接着,帮助学生从课文内容和学习方法两方面进一步总结:谁来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然后,进行迁移性训练:根据文中“四问”,以某一天为例作出回答。
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阅读教学的浅层目标。而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创新型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为此,可以用这样的问题总结全篇课文:你认为自己这几节课学得怎么样?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继而,根据学生情况做出综合性总结和评价。
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始。我布置的课外作业是:继续搜集有关陶行知的资料,准备召开“我眼中的陶行知”知识交流会。
五、板书:
总之,我力图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做到书让学生读,问题让学生提,分析让学生讲,道理让学生悟,学法让学生去总结,最终达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创造。
一、教学要求:一、了解演讲的特点,在有层次的阅读中达到正确流利地演讲课文。 二、学会生字,结合课文语境及生活体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三、通过探究性学习,感悟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理解“演讲”。 (1)板书“演”,说说写“演”要注意些什么,然后用“演”组词,适时写上“讲”。 (2)说说演讲是怎么一会事,“演”什么意思。 (在群众集会或重大的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事理,发表见解。出示卡片“说明事理 发表见解”) (3)老师演讲式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然后让学生说说老师发表了什么见解,明白何为演讲。 2、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来学习演讲,争当小小演讲家。(板贴小小演讲家标志) 请一学生说说现在能作个演讲吗?从而明白作演讲首先要有话要讲,然后向大家提供一篇演讲稿,打开课本。 二、感知演讲稿 1、自读课文,想想作者跟同学们谈了些什么 。(板书:读) 2、交流讨论,从中明确文章的层次。 (1)演讲稿共几个自然段。 (2)齐读第一自然段,明确演讲的中心话题。(板书:四问) (3)分别指名读2——6自然段,明确各段演讲中心。 (板书: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三、感悟演讲内容,学习演讲 (一)学习演讲“问健康”部分 1、理清层次 (1)假如让你来讲健康问题,你会从哪几方面来讲? (2)自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讲的?也可同座交流。(在”读”字上加圈) (3)交流讨论,投影文字灯片。(问健康:问什么——为什么问——该怎么做——提出希望) 2、理解“健康第一”的观点 (1)现在你觉得能演讲好“问健康”这部分内容了吗?如果不行,就再读读(“读”字上加圈),抓重点句子,不太理解的地方读读想想,体会一下作者的见解是什么,想说明什么。 (2)交流讨论 a、“有,进步了多少?”(应该有进步,还应该争取大进步。) b、“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 (本,事情的根本,最重要的,生命的存在最重要的是健康。让学生谈谈对“寻求幸福”的理解,然后抓“有了……才有……”体会健康的重要性,是一切的根本。 c、“否则”是进一步肯定健康的重要。(“否则”:不这样的话。) d、“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 要有健康的身体要从两方面去做。让学生说说是怎么锻炼的,猜猜“锻炼”为什么是金字旁,火字旁?投影画面明白锻炼本意,明白锻炼要吃得了苦,经受得住考验。举例说说对“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的理解。 e、说说对“健康堡垒”的理解。(“堡垒”,从字形上猜是什么东西,然后看图片) 3、练习演讲 (1)各自练习演讲这部分。 (2)指名演讲,学生评议。 (3)指导感染性演讲 a、了解作者 (1) 看画像,说说是谁。板书“陶”说说去“阝”加“艹”是什么字,加“氵”是什么字,学生描红“陶”,课题板书完整。 (2) 介绍演讲稿写作背景。(画像旁投影文字) 陶行知:中国近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抱着教育救国的思想,于1927年创办晓庄学校。1936年在重庆北碚创办育才学校。皖南事变后,重庆政治黑暗,物价飞涨,育才学校受到特务威胁和经济断绝的严重困难。全体师生在陶行知带领下,团结一致,开荒生产,一日两餐稀饭,度过艰难时期。陶行知关心学生德智体以及工作能力的培养,作了著名的“每天四问”的演讲,启发学生鼓励、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学做“真人”。 b、进一步了解演讲特点 读了作者介绍是不是对演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明白演讲不仅仅说明事理,发表见解,还在于说动听众,让人受启发,所以演讲还要有感染力。出示卡片:感染听众 受到启发) d、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染力地演讲,可利用重音、停顿、语气、手势等帮助表明自己的见解。 e、指名演讲第二段,评出小演讲家,然后齐声演讲性读课文。 4、小结过渡: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演讲要有个中心话题,围绕中心准备好从几个方面展开讲述,并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语气、语调、重音等,还可加上适当的手势,尽可能地感染听众,让听众受到启发。现在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学着演讲第三自然段。(明确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读,一读再读。) (二)学习演讲“问学问”部分 1、四人小组学习,边学边讨论这部分的中心话题是什么?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讲的?陶校长想要告诉听众什么?然后练习演讲,可动动笔动动手,有问题可举手。 2、交流讨论 (1)中心话题是“学问”,层次:问什么——为什么问——该怎么做 (2)指名说说这部分演讲要注意些什么,那些地方很重要。 (3)结合同学发言,师出示文字灯片,添加符号。 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 求知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才能……。 (强调有学问的重要性,结合生活体验讲;在学生演讲时指导停顿及重音。) 要……就要专心致志,就要……坚韧不拔 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 (举例说说怎么做就是“专心致志”,“坚韧不拔”,“钻进去”,“展开来”。怎么做要读得有力,让人觉得必须这么做。) 3、齐声演讲性读课文 4、指名演讲 (二)小结 1、让学生说说这堂课的收获。 2、这堂课我们从这篇演讲稿中进一步明白了健康、学问的重要,受到了感染,得到了启发;知道了什么是“演讲”,也初步学会了演讲,这都得感谢——“陶校长的演讲”。 四、作业 1、从第二、第三自然段中挑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抄下来,然后写一写自己的体会,可举例谈自己的认识。 2、用一读再读的方法学习第四、第五自然段,练习演讲。 板书: 陶校长的演讲 健康 生命之本 四问 学问 前进活力源泉 工作 也是学习 道德 做人的根本 卡片:否则、堡垒、锻炼 坚韧不拔 彼岸第二课时一、复习 1、读词语 生命之本 否则 锻炼 健康堡垒 源泉 造福社会 专心致志 坚韧不拔 彼岸 2、说说这篇演讲稿中陶校长共跟大家讲了哪几个问题。 3、用上上述两组词,演讲“问健康”和“问学问”部分。 二、继续感悟课文 学习演讲 1、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演讲,争当小小演讲家。演讲是要说明事理,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感染听众,使他们受到启发,说说你怎样来演讲好“问工作”和“问道德” 部分。 板书: 讲什么 读 从哪些方面讲 边读边想 体会见解 2、自读自悟4、5自然段,练习演讲。 分工学习课文,1——4组同学重点学习第4自然段“问工作”部分;5——8组同学重点学“问道德”部分,也可挑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边读边想,也可和同桌讨论讨论。 3、交流读悟收获 指导演讲 学生可以用演讲来表示自己对该部分的理解,讲后其他学生可向他提些问题;也可自己谈想说明些什么,然后评议是否能当小小演讲家。 (1)“问工作”部分 a、层次:问什么——为什么要问 b、重点句:“这些工作虽然都是一些小事,却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是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大事的基础。” 举例说说班级中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学;鼓励同学们都来承担学校工作,班级工作,锻炼能力,培养责任心。 c、指导演讲重点句。 (2)“问道德”部分 a、层次:问什么——为什么要问——要学做真人 b、举例说明“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 “真人”是什么样的人?(真诚,不虚伪的人。)这样的人在“公德”和“私德”上会有些什么表现?(在公共场所会怎样,中午吃饭了会怎样,课间活动不小心被人推了一下怎么办等。) c、指导演讲重点句。 (3)练习有感情地演讲4、5自然段。 a、各自准备,看词语有感情地演讲。 词语:工作好坏 很大影响 承担 责任心 办事能力 基础 重要的学习 做人的根本 即使 稳定 发展 讲究 真人 b、指名演讲,组织评议,任命“小小演讲家”称号。 4、学习第6自然段。 同学们对这篇讲稿领会得很好,讲得也很好,那陶校长为什么要我们每天四问呢?我们来读读最后一段。 (1)指名读。 (2)说说从陶校长的结束语中明白了些什么,还有些什们不懂的。 三、实践拓展 1、陶行知先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大的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演讲,要求我们做到每天四问,以次来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其实,我们每位同学的具体情况都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同,除了这四问,我们还可以问些什么?(最近视力有没有提高;课堂发言有没有进步;文明守纪做得怎么样等) 2、每位同学向自己提一个问题,仿照陶校长演讲的层次有条理地说一说。 ╳ ╳有没有提高—— 有,提高了多少;没有,是什么原因—— 怎么看待这问题,以后准备怎么做。 四、布置作业 1、仿照课文某一问的写法,向自己提一个问题,有条理地说一说,然后写下来。 2、建议在班队活动时召开一次演讲会,演讲内容可搜集合适的演讲稿,也可自己写、合作写。
教后记:
上星期刚学完的《陶校长的演讲》真是让我受益匪浅,读完后我沉思良久,深感陶校长真不愧是大教育家呀,他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并以此来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每日四问,把我们平时看似不经意的许多坏习惯都问了出来。
比如,“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读到这里,我不禁脸红了,想起前些日子的一件事:那天我在家吃午饭,一看桌上全是蔬菜,而且没有一样是我喜欢吃的,我立刻撅起嘴,偷偷地把饭倒进锅里,把爷爷夹给我的菜放回盘子里,下午饿着肚子去上学了。几天过去了,有一天早晨起床的时候,我突然感到晕头转向的,心里难受极了,爷爷摸摸我的头说:“哎呀怎么发这么高的烧!”结果中午又接我去看病,医生对我说平时要加强营养,不要挑食。唉,挑食真是既让我损害了健康,又耽误了学习。
“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这里不仅说到了怎样做学问,而且也说到了一个人的意志力。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一年级时,我当语文课代表,上课不专心致志,成绩一降再降,最后被撤职了。现在我上课认真听讲,遇到难题再也不退缩,主动迎头而上,一一克服,终于在学习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当上了英语组长。
关于意志力,不仅体现在学习上,也体现在生活中。有一次,我和妈妈去爬紫金山。开始时天下着毛毛细雨,当我们爬到一半时雨越来越大,好在妈妈多长了一个心眼带了一把伞,要不然早就成了落汤鸡了。看着越下越大的雨,原来热闹的山道上已经没有人了,妈妈想不爬了,可我说“不”。终于我们冒雨到达了山顶。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它好像为我坚持到底而欢呼。
“每天四问”是我们每天做人做事的警钟。如果我们每天都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激励和鞭策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在健康、学问、工作、道德有长足的进步。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54
木可可 发表
《陶校长的演讲》是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讲稿。说实话,不太喜欢这篇文章,我觉得对学生来说,说教的味道太浓了,学生也未必喜欢。文章条理清楚,说理透彻,语言也比较直白,学生一读就能懂。那么,是不是学生懂了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呢?应该不是,因为这是语文课,不是思品课,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是语文课必须承载的重任。那么,本文的语言文字训练点在哪里呢?
1、对学生解词方法的指导。初读课文后,我问:“你读出了哪些问题?”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健康堡垒”是什么?文中“私德”指什么?“鞭策”是什么意思?学生的问题基本都涉及到了字词的理解,这也是孩子们在阅读中的障碍。我作了这样的指导:
师:垒”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查字典知道是指用于防守的坚固建筑物。)学生在一些影视作品中见过。堡垒最显著的特点是坚固,不易摧毁。
师:那么“健康堡垒”指什么呢?读一读第2小节,联系课文想一想这个词在文中指什么?
学生认真读上文,知道了“健康堡垒”在这儿指有了健康第一的观点,加强锻炼,身体健康结实。
(第一范文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陶校长)
此文转载
师:先来说说“公德”是什么意思?(公共道德),那么想想“私德”会是什么意思呢?猜测一下。
生:也许是自私的道德。(部分学生笑起来)。
师:文中说“也要讲究私德”,我们要自私的道德吗?显然不是这个意思。
生:哦,我知道了,是指私人的道德。
师:是这个意思,但是没有这种说法。请换个说法。
生:指每个人的道德。
师:对,是指个人的品德修养。我们既要讲究公共道德,也要具有高尚的品德修养,这样的人才是“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
师:“鞭策”的鞭理解吗?
生:是鞭打、马鞭的意思。
师:鞭打、马鞭不是一个意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再来看“策”的意思。(学生摇头)那么我们来查字典解决。
生:(查字典)是指赶马的小棍子。
师:对了。那么鞭策是什么意思呢?
生:用小棍子鞭打。
师:对。那“鞭“在这里是鞭打的意思。“鞭策”的意思是指用小棍子鞭打。
这也只是从字面上理解。那么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呢?请读句子,联系“激励”这个词。想想为什么要鞭打?
生:哦,也是为了鼓励自己。鞭策的意思是不断地督促提醒自己。
这个引导过程集合了几种解词的方法:猜测、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不仅要理解字面上的意思,还要结合语境理解引申义。
以上问题的解决过程,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过程,是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抓住这些训练点进行有效的文字训练,持之以恒,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定会大有长进。
这篇文章的第二个训练点在于关联词的运用。作者在说理的过程中引用了一系列关联词,将内在的关系说得明白、透彻,这也是这篇文章语言上的一大特色,应该让学生好好学一学,练一练。在这里就不在赘述了。
总之,语言文字的训练是第一范文必须承载的重任,我们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找准语言的训练点,扎实有效地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才有抓手!
(第一范文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陶校长)
此文转载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53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2. 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说出第一问的内容。
2. 能联系实际说说这一问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1. 同学们有没有听过演讲?
2. 板书课题,揭示教学内容。
3. 学生根据资料介绍“陶校长”
4. 说说你想从这可了解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10’
1. 自由轻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检查自读效果。
正音:锻炼堡垒稳定激励鞭策专心致志韧性
指导书写:锻炼堡垒激励等
3. 分段朗读。学生评议。
4. 从这篇文章当中,你看出演讲有什么特点?
5. 陶校长的演讲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说的?
三、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5’
1. 默读思考:陶校长的第一问是什么?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
2. 集体交流:
a. 指名回答。
b. 出示关联词语“因为……才……否则……”朗读。
c. 说说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
d. 从这段你还明白了什么?
e. 朗读体会。
3.总结:
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长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
4.理清层次:
这段话是怎样来说明这个问题的?
(先说了什么?在说什么?最后说什么?)
5.齐读本段。
四、课堂练习
1. 熟读课文。
2. 将陶校长的第一问复述出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说出陶校长的后几问分别包括那些意思?
2. 能运用学法进行自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7课,陶校长演讲的题目是什么?
2. 他的第一问是什么?
3. 为什么要这样问?
4. 如何才能做到呢?
二、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10’
1. 自学这段
要求:看看这一段问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问?
2. 学生自学本段。
3. 小组交流讨论。
4. 集体讨论:
a.问了什么?
b.为什么要这样问?
c.朗读指导,突出“有了……才……”
d.怎样才能做到?
e.朗读指导,突出“要想……就……就……”
5. 有感情朗读课文。
6. 小结学法。
三、学习余下段落15’
1. 学生自学三四两问。
2. 小组交流讨论明白了什么?
3. 全班交流:
a. 你明白了什么?
b.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引导学生理解三四两问。
4. 朗读指导。
5. 齐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5’
复述课文。
板书:
26.陶校长的演讲
身体有没有进步?生命之本
每天四问 学问有没有进步?前进源泉
工作有没有进步?打牢基础
道德有没有进步?做人根本
(第一范文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陶校长)
此文转载
《陶校长的演讲》解读 张忠诚
2007.9.3
周振甫先生在《文章例话中》说,读文章不可忽视文势。何为文势?文,指文体;势,文章的规模。《陶校长的演讲》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就文体而言,它应归为说明性文章。课程标准第三学段对文体已经有了一定的要求: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解读教材有一定的原则,一以文本为第一资源,二是课程目标为依据,三结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不是随意为之。从此角度解读此课,自会顺畅许多。
本课写作目的明显,诚如文中所说,从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质四个方面,陶校长激励、鞭策学生不断进步,永不停歇。
围绕此写作目的,作者采用先总说后分说最后再总说的说明顺序,第一节提出每天四问的说明话题,随后四个问题一一道来,最后笔锋一顿,对所谈四个问题做画龙点睛式的总结。此说明顺序为逻辑顺序,事理说明清楚,有力揭示所谈问题的内涵、性质。同时这四问排列顺序,很有讲究。身体是做好一切的根本,有了好的身体才能学问进修,学问进修是为了工作更好的进步。身体再健康,学问再高,工作再负责,如果没有好的道德,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其他三问皆是空谈。陶校长演讲中的文心细密,演讲中的层层推进,使听者受益,令读者折服,实为大智慧。
本课有哪些说明方法?我按所谈四问的顺序,尝试解读。一问身体健康。本问中的说明方法,为比较: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有本钱寻找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此为,有无健康身体的比较。二问学问进修中,也有比较的方法,但不甚明显:有了学问,将来可以更好的造福社会,隐括了没有学问就不能更好的造福社会。这恰是作者写作的高明之处,没有重复之笔,笔法曲异,令人叹服。接着再用诠释的说明方法,说明如何能使自己有学问:专心致志、坚忍不拔、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三问工作,作者采用举例的说明方法,从在学校和班级体中,承当工作中的小事入手,说明做好小事是将来做好大事的基础,这也是重要的学习,要认真负责的做好。四问采用诠释的说明方法。提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后,接着诠释为什么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说明性文章的语言,不同于文学性文章的语言。它力求精确、细致、缜密,无需华丽的词藻,让读者看得明白,读得懂。特别它又是演讲。这决定了此篇课文的语言,简洁、自然,有力。课文以短句子为主,大量运用排笔的修辞手法,语言抑扬,旨在加强语气。诸如离不开,离不开……课文中多处使用关联词语,旨在语言顿挫,给人深深震撼,直入人耳。诸如即使你有一些学问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语言深入浅出,没有生涩的词汇,读来易于接受。
正如前面论述的那样,课文学生一读就懂,教学时重在完成课程标准中第三学段“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的目标。有的老师说文章有待考据,如果有精力我们可以研究。但作为教者,首先依据文本,以课文为第一教学资源,完成课程目标,毕竟阅读与阅读教学有很大的区别;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还要以课程目标为标准检测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