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景阳冈》教学设计10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高新区第一小学 秦海丰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同交流学习了《景阳冈》武松吃酒、上岗两部分,本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最精彩的部分——打虎。
2、教学过程
1、区别朗读,个感受不一样的武松。
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大虫拿人的三般招数就是“扑、掀、剪”,现在我们一起走进情节,看看武松是怎样对付老虎的。
大家可曾记得武松上冈前夸下的海口吗?他是怎么说的呢?找同学读一下蓝色文段。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你能听出来武松的什么语气。
师:读的真好!“便是真有虎,老爷也不怕!”大家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武松?
生:是啊,是够傲慢的,根本没有把大虫放在眼里。
师:可是,当老虎真的向他扑来时他又作何表现呢?
谁来读一下?你的朗读让老师惊心动魄。其他同学听出来他哪些词重读了吗?是啊“啊呀”“翻”,从这两个词,你能体会到什么呢?嗯,武松初见老虎确实有些惊慌,不过这也是一个人的正常反应。但武松毕竟是武松,武艺高强,胆识过人,他很快就做了调整,你能从这段文字中找到答案吗?
生:拿和闪
师:是啊,你分析的很到位,危急关头不忘拿梢棒保护自己。
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慌而不乱的武松。
2、踢和打中藏着的智慧
师:躲过了老虎的三番进攻,武松就要反击了,看看这段文字中的重点动词,看看有什么玄机没有?老师脑子里却有个大大的问号,那便是,为什么不先打后踢呢?
生:先踢后打,是因为武松的手揪着老虎,先踢个半死,才能腾出手打。
师:你说的可真好,你和武松一样充满了智慧,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智慧的武松。
师:你看看,简单几个动词就把一个勇敢机智的武松呈现在读者面前,古典文学名著的语言是颇具魅力的,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在把第六自然段读一下吧!
3、拓展文段
师:只要你认真观察,你一定会在其他文中发现一些非常准确的动词,而且将一个个人物写得那样鲜活。
师:一起来看这段文字。你能从中找到描写石猴的动词吗?
最好能联系一下故事背景,这样有助于你分析人性格。
师:举手的可真多,看来你们顺利的找到了这些动词。你来和大家分享吧!
生:纵、瞑、蹲、跳
师:动词找的很到位。你能说一下故事背景吗?
生:别的猴子都不敢闯过水帘。只有石猴敢,而且从几个动词,不难发现,石猴根本没有犹豫,这表现了石猴的勇敢无畏。
师:你分析的可真到位!
师:现在我们仿佛学到了怎样在自己的文章中表达一个人物的个性。我们再看一个文段。这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片段,相信好多同学都读过,这里的人物是关于,故事就是鲁肃邀请关羽去讨要荆州,关羽佯装喝醉不提荆州之事,临了,搂住鲁肃假扮亲近,实则,将鲁肃做人质,其他人不敢上前,就这样上了船,安然离开了。同学们请你们找一找关键动词吧。
师:找的很全面,那大家说一说这几个动词表现了关羽的什么特点呢?
生:胆识过人。
4、小练笔。
光说不练假把式,其实我们身边就有着很多有个性的人物,呵呵,比如说焦中旭同学,那天玩教室门,碰到了我的手,看看现在还有点淤青呢,接下来,咱大家就发挥想象,写一写这个场景吧,注意一定要突出焦中旭同学的性格特点。
师:来看看,大家的作品,来吧,就看看焦中旭本尊的作品吧!写得还是蛮不错的。他用到的经典动词有?
生:握、推、甩、张、跑
师:透过这些动词,一个怎样的焦中旭呈现大家眼前了呢?
生:调皮捣蛋。
三、总结
是够调皮的,不过老师还是很喜欢他,毕竟他有很多优点,爱读书了,乐于助人了等……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今后写文章时,希望大家能学会今天这样的表达方法,那就是:先确定自己要写谁,然后准备围绕那些事来写,最后再文文段中用上准确的动词,那么一个鲜活的人物即将诞生,请大家,收好这个法宝,将它铭记在心,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准文中生词、多音字及难读难懂的词句,并理解意思。
2、用速读浏览的方法迅速把握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写作顺序及写作重点。
3、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请听——(听完了,哪位同学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好汉歌。
2、什么样的人可以被称为好汉?(为名除害的人)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位好汉。
二、检查预习
1、认读生字词(课件出示)
(1)生词
(2)多音字:挑着一面旗,折作两截
(3)难读难懂和古今异议词句:
2、读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指生抓住主要内容概括)
三、细读打虎前的语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
(一)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
(二)交流,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
喝酒——研读语言,体会“倔强”
1、体会喝酒——酒量大,动作爽
2、体会语言——豪爽、倔强的性格
3、上山——研读心理,体会“犹豫”
四、指导生字
1、提醒易写错字。
2、生练习书写。
学习目标
1.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学习难点
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让我们再来读读节选自名著的文章。(板书:20.景阳冈)
1.你们了解《水浒传》吗?认识武松吗?知道的请举手,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全班交流。一起读文后的“资料袋”。)
2.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语,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1)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
(2)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3.学习方法交流: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三个问题?
(1)理清课文思路,了解段与段的联系。
(2)通过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感受人物的形象。
二、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由于课文一些语句的意思或用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老师适当做一些提示。如,“这酒真有气力”──这酒很有劲;“筛一碗酒”──倒一碗酒;“吃酒”──喝酒;“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武松只顾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乱踢。
2.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批注的好习惯。
3.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三、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
1.学习汇报: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相关段落。
(课文的8~13自然段写“武松打虎”,除此之外,1~4自然段主要写武松在酒店喝酒,5~7自然段写武松上景阳冈。)
2.抽查四人小组读“武松打虎”段落。
3.在描写“武松打虎”的段落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读后有什么感受?
(1)引导学生抓住武松打老虎的几个回合里,描写双方动作的词句进行比较体会。
突遇大虫的“一扑”、“一揪”、“一剪”,他的对策是“躲闪”、“闪在青石边”、“闪在大虫背后”、“闪在一边”……
一段话里连用了许多个“闪”字,能否换成“躲”字呢?
(“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准确刻画了武松在遭到大虫的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的动作。“闪”这个动作,具有突发性,用在这里很能表现人物的机警敏捷。而“躲”却显得很被动。这样,充分说明了这一个连一个的“闪”字,绝不是重复、雷同,而凸现了武松的有勇有谋、智勇双全。)
描写武松时,用“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字,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过人的高大形象。
(2)根据交流,重点品读相关的句子。
①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武松打虎的语句,进一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你觉得怎么读像武松就怎么读(生有感情地朗读。)
②谁愿意选择自己最拿手的一句读给同学们听?(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适时指导。)
③比比看,谁最像武松。
4.“打虎”部分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突出了英雄形象。你认为前面的内容与“打虎”内容有关吗?又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
通过对武松的语言描写,感受到武松的性格特点。
“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体会出武松倔强、豪爽。
“就有大虫,我也不怕”体会到武松很勇敢。
“这是店家的诡计,吓唬那些胆小的人到他家里去歇。我怕什么!”能够体会出武松的勇敢。
通过对武松心里的描写,感受武松的内心变化,感受他的英雄气概。如“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这里虽有犹豫,但更多的仍然是“勇往直前”的豪气。当天将黑时,他见没有老虎,便“自言自语道:‘哪儿有什么大虫!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这是他在为自己壮胆,也很真实可信。所以这些内容看似与打虎无关,实际上与打虎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
5.武松在这些段落里,又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小结武松的人物形象:豪爽、神威、武艺高强、江湖阅历丰富……
四、自主探究、交流收获
1.本单元我们共学习了三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你能说说对三部名著的初步印象吗?
2.小结:《水浒传》就写了108条梁山好汉,就武松还有很多章节很多精彩的故事,李逵也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他也曾经打死过老虎,他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课后去阅读《水浒传》,你一定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五、课外拓展
1.阅读《水浒传》。
2.收集一个《水浒传》人物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了解各部分内容与打虎的关系。
3、精读课文内容,选取最精彩的片断反复体会,并利用多媒体优势,帮助学生发挥想象,体会武松倔强无畏、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4、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收集有关资料,培养学生借助有关资料阅读古代作品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重难点:赏析武松打虎的片断和所表现出来的倔强无畏、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关于《水浒传》的网络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课前播放一首熟悉的歌曲。(播放《好汉歌》)
2、出示武松打虎的图画,引入新课学习。
二、初读课文,理清顺序
昨天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及各部分的大致内容。
三、精读课文,赏析重点语段
1、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觉得哪部分的内容最精彩?找出具体写打虎的自然段。(8-12自然段)
2、请学生打开word文档中的打虎片段,认真读读8——12自然段,找出你觉得写得最精彩的语句,仔细地品读,并简单写出理由。(学生品读语段,在论坛上发表意见,老师巡视,注意适时引导学生。)
3、学生交流论谈
(1)交流三般三闪的部分
齐读9自然段,找出老虎的三般、三闪。
(2)交流赤手空拳打虎这一片断。
①评价学生的帖子,相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特别是体会动词的生动、形象。
②放录像,看精彩的打虎场面。
③齐读这一段精彩描写,共同感受当时那惊心动魄的场面。
④请同学们说从这部分内容中感受到武松这个人怎么样?(勇敢机智)
四、理解打虎与其余三部分的关系
1、打虎这个部分的确很精彩,在文中还有许多精彩之处,请选择你喜欢的语句和段落,读一读,还可以体会到武松是个什么样的人?
2、学生自渎自悟后汇报。
3、说说课文写的其它几部分内容与打虎部分的关系。
五、进入资源库,拓展知识
1、同学们,学了武松打虎的故事,大家肯定还想了解武松这个人物更多的故事吧,还想领略《水浒传》中108将的风采吧,让我们进入课前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库中,去看看吧。
2、武松打虎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可是现在有人认为要保护老虎,武松打虎的故事不应该再读了,对此,你的看法又是怎样的呢?请孩子们回家继续收集资料,把你的意见发表在班级论坛上。(如有时间,课堂完成。)
六、总结延伸
同学们,我国的古典名著中承载着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水浒传》只是其中之一。课外大家可以去看看《水浒传》的原著,多了解我国优秀的古典名著。通过阅读,你们一定可以收获多多。
1.将课文中带拼音的字按要求归类。
(1)上下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左右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半包围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左中右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独体字
2.在括号里填适当的量词。
一( )榜文 一( )性命
一( )狂风 一( )红日
3.比一比,组成词语。
冈( ) 几( ) 旦( ) 旁( )
刚( ) 叽( ) 但( ) 傍( )
钢( ) 讥( ) 担( ) 榜( )
纲( ) 饥( ) 胆( ) 膀( )
青( ) 肖( )
清( ) 消( )
晴( ) 俏( )
睛( ) 梢( )
4.用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5.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换成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
(1)店家给武松筛了满满一碗酒。( )
(2)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
(3)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 )
(4)店家无奈,只好又给武松筛酒。( )
(5)这时候天快晚了,你还过冈,岂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 )
(6)请勿自误。( )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林冲风雪山神庙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遭到太尉高俅的陷害,被发配沧州。押送林冲的两个差役被高太尉收买,要在路上杀死他。幸亏林冲的结义兄弟花和尚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他,又一路护送,来到沧州。
林冲到沧州不久,被派到城外去看管草料场。有一天,彤云密布,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林冲住的草屋被大风吹得直摇晃。他想,这屋子怎么过冬呀?等雪停了,找个泥瓦匠来修一修。他觉得浑身发冷,就扛起花枪,挑着酒葫芦到附近的小酒店去打酒。
林冲打完酒,雪下得更大了。他想,不如到山神庙避避风雪。林冲走进庙,掩上门,放下花枪,坐下来喝酒。
林冲正喝着酒,忽听得门外劈劈啪啦乱响。他急忙起身,顺门缝往外一看,不好!草料场着火了。林冲正要推门出去救火,就听见有人在外面说话。原来,太尉高俅知道在野猪林没有杀死林冲,大发雷霆。他派心腹陆谦、富安到沧州,一定要杀死林冲。这二人买通了监狱的牢头,趁着这场大雪,放火烧了草料场,想把林冲烧死。三个人放完火来到山神庙前说道:“这么大的火,林冲是跑不出来了。就算不被烧死,烧了草料场也要定他死罪!这次他别想活了。”林冲在门里听得清清楚楚,不由得怒火升上心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林冲抄起花枪,大吼一声,冲出庙门,一口气杀死这三个丧尽天良的人。
这一来,林冲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去投奔梁山。“逼上梁山”一词,就是由此而来的。
(1)林冲为什么被发配沧州?
(2)林冲到沧州后不久,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由于什么原因林冲来到山神庙?
(4)草料场起火的原因是什么?
(5)写出林冲进庙门和冲出庙门时的一系列的连续动词。
(6)林冲为什么被逼上梁山?
参考答案
2.张 条 阵 轮
4.(1)切肉 一切 (2)干净 能干 (3)倒下 倒退
5.(1)烫 (2)为什么 (3)凡是 (4)没有办法 (5)难道 (6)不要
6.(1)林冲遭到太尉高俅陷害,被发配沧州。
(2)林冲到沧州不久,草料场被烧。
(3)草棚被大风吹得直摇晃,无处避寒,就来到山神庙。
(4)草料场是高俅派人收买牢头放火烧的。
(5)进庙门:走进掩上门放下坐下喝酒
冲出庙门:抄起花枪大吼一声冲出庙门
(6)高俅一伙一而再,再而三地加害林冲,先是发配,然后是火烧草料场,千方百计致林冲于死地,他没有活路了,才被逼上梁山。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应该放手让学生去读,去学,去领会任务性格。让学生们在读中学,在读中理清课文脉络。引导学生领会人物形象。作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让学生们有重新的认识,深入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 11个生字。
2.朗读课文,讲讲武松打虎的故事。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无畏的性格。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
1.(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主题曲导出名著《水浒传》。)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让我们再来读读节选自名著的《水浒传》里边的文章(板书:20 景阳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文后的“资料袋”。
2.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语,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小黑板出示)
(1)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
(2)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二、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理解重点词语。
指出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近代,个别语句表达上与现代有所不同。
如何:为什么。但凡:凡是,只要。岂不枉送:难道不是白白送掉,枉,白白地。请勿自误:请不要使自己受伤害。误,受伤害。岂:表示反问,有“难道”的意思。
2.阅读情况汇报。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相关段落。
(课文的第八至第十三自然段写“武松打虎”,除此之外,第一至第四自然段主要写武松在酒店喝酒,第五至第七自然段写武松上景阳冈。)
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
1.(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主题曲导出名著《水浒传》。)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让我们再来读读节选自名著的《水浒传》里边的文章(板书:20 景阳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文后的“资料袋”。
2.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语,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小黑板出示)
(1)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
(2)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二、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理解重点词语。
指出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近代,个别语句表达上与现代有所不同。
如何:为什么。但凡:凡是,只要。岂不枉送:难道不是白白送掉,枉,白白地。请勿自误:请不要使自己受伤害。误,受伤害。岂:表示反问,有“难道”的意思。
2.阅读情况汇报。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相关段落。
(课文的第八至第十三自然段写“武松打虎”,除此之外,第一至第四自然段主要写武松在酒店喝酒,第五至第七自然段写武松上景阳冈。)
学习第三部分(打虎部分)。
你觉得写得最精彩的是哪部分?认真阅读,然后和大家交流,谈谈自己的理由。
(2)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
默读课文,思考这部分可以分为几层?每一层就是一个要点。
(猛虎出现、猛虎进攻、痛打猛虎。)
(3)这一段表现了武松的什么性格特点?从什么地方最能体现出来?
(表现了武松机智勇敢,武艺超群的特点。)
① “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
“蹿、掀、吼”写出了虎的气势,虎的声势,写虎是为了写人,虎如此有气势。那么打虎的武松就更了不得。这是反衬的手法。
② 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能看出武松机智勇敢、武艺超群。)
(4)小组讨论:这段是通过什么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
(这段是通过人物的行动来表现武松的机智勇敢、英勇无畏、武艺超群的性格特点的。)
(5)朗读指导。
读时速度可以快些,读出虎的声势、气势以及武松的勇敢无畏。
三、学习第二部分(上冈)
1.指读提问:第三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具体写了武松打虎的经过。我们仔细阅读过了,同时也体会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有什么联系?
2.默读第二部分,思考:这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武松的心理活动。)
3.武松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
用笔圈画出武松心理活动的句子加以体会。(通过武松的心理活动,表现了武松好强、无畏的特点。)
4.这一部分并不是重点,它有什么作用呢?
(这一部分虽然不是重点,但是对于武松性格的刻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过思想活动使武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也为下文作了铺垫,对于人物的刻画是必不可少的。)
四、学习第四部分(下冈部分)
1.指读课文,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武松的心理活动,想道:“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
2.此时武松的心里有点畏惧,这与武松勇敢无畏、武艺超群是否矛盾?有何作用?
(讨论归纳:武松毕竟是个凡人,赤手空拳打死一只大老虎相当艰难,况且此时已精疲力尽了。如果再写他精力旺盛,准备再战猛虎就不真实了,不能叫人信服。最后一段的作用更真实地对武松这个英雄人物作了补充,使这个人物更真实、更具体,让读者更喜欢他。)
五、弄清事情的前因和后果
1.店家只给武松三碗酒的原因是——三碗不过冈。
2.武松不听劝告上景阳冈的原因是——这条景阳冈少说也走过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就有大虫,我也不怕。——不怕老虎。
3.武松能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原因是——勇敢无畏,武艺超群。
4.武松能打死老虎,却提不动那只被打死的老虎的原因是——武松耗尽了力气,手脚都酥软了,打虎时已经将力气用完了。
六、再读课文,总结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
豪放性格特点:豪放倔强、勇敢的性格。
2.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充分自读自悟,然后组织交流,通过交流,理解课文内容和武松的性格。
一、背景知识
1.提高默读的速度,掌握科学的默读方法,是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课文前的学习提示应好好学习。
2.课文是根据施耐庵写的《水浒传》第23回改写的。武松是这部书中的英雄之一。景阳冈在山东阳谷县堞东17公里处,传说过去这里古木参天,荒草无涯,是虎狼藏身、野兽出没的地方。清朝时,人们在山上修山神庙,庙中有武松打虎塑像,现在有书法家舒同题写的景阳冈石碑。北宋末年,人们饮用的是低度酒,一般只有一二十度。阳谷县的酒店应当是这类村酒浊醪的低度酒,武松方能饮18碗。
3.课文记叙武松在阳谷县喝了18碗酒后,趁酒兴上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赞扬了武松豪爽倔强的性格、沉着机智大无畏的精神。课文分四段。第一段(第1-4自然段)写武松进店饮酒18碗,不听劝告执意要过景阳冈。第二段(第5-7自然段)写武松上冈见了官司榜文才知山上真有虎,但怕店家耻三次进改,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老虎。第四段(第13自然段)写武松打死老虎后一步步挨下冈来。
二、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快速默读,初步学会看得快,想得快。
2.学生13个生字,理解16个词语的意思,根据上下文理解但凡、印信的意思。
3.根据提示分段,正确归纳段落大意。
4.感受武松豪爽的性格,大无畏的精神,能详细复述武松打虎经过。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训练快速默读,感受武松的性格和大无畏精神,能详细复述打虎经过。
难点:正确理解武松豪饮与打虎的关系。
教案实例
一、教学准备
与课文配套的打虎幻灯片。
二、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训练快速默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整体感知武松形象。
2.学生13个生字,理解古文词语。
(二)教学过程
1.揭题定向。
揭题,简介作者、景阳冈、《水浒传》。
讲清本节课教学目标。
2.训练默读。
(1)学习单元学习提示。
个别读--自由读--全班议。
默读很快:明确问题,按行阅读,边读边想边记。
(2)用5秒钟默读第1自然段。读前先出示问题:这自然段写谁?写什么事?
(3)3分钟默读全文,先读问题(灯片出示)。
①课文写武松什么事?
②武松在小店喝了几碗酒?
③武松用什么打死考虎?
④印象最深刻的是哪部分?
⑤你觉得武松是怎样一个人?
3.自学质疑。
(1)自读课文,学会生字词。
音重点:肋lèi不读là;踉跄liàngqiàng不读liángcāng。
形重点:晌不写为响;肋不写作胁;锤注意右半边的书写顺序,第8画是竖。
自读--互查--练习(作业本第1题)--检查。
(2)划找问题,梳理重点。
读课文,边读边议,做作业本第2题换词作业。梳理学生的问题。
4.分段判断。
(1)按喝酒--上冈--打虎--下冈的顺序,默读分段。
(2)统一分段,确定重点段。
5.作业练习。
(1)修改作业本1、2题。
(2)选字填空。
鬼诡:神出()没阴谋()计
渴喝歇:()酒饥()停()
棒捧:()橛吹()哨()
榜傍:()晚()文()样
响晌:()晚()亮回()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读读记记“筛酒、吊睛白额大虫、霹雳、酥软、踉踉跄跄”等词语。
2、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
3、通过人物的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领悟人物的个性特点。
4、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武松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英雄性格。
教学难点:
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描写,领悟人物的个性特点。
学法指导
先让学生按要求预习、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在组织学生重点阅读“武松打虎”这一部分,感受武松的英雄形象。
谈话法,导读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四大名著导入
你们知道四大名著吗?学生一一回答,《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景阳冈》一课,里面的主人公是武松。谁来介绍一下你了解的武松,让学生初步了解武松的基本情况,课件出示武松的基本情况。
二、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检查认读生字(课件出示)。
踉跄霹雳 唬
诡胯 泄
簌迸 稣
抽一名学生读出来,检测掌握情况,及时调整,适时评价。
2、出示生词,抽学生读,检测生词理解情况。
出示课件:
客官 如何 但凡 榜文 吊睛白额大虫 哨棒 请勿自误
印信 耻笑 踉踉跄跄 说时迟,那时快 掀他不着 霹雳 平生气力 酥软
提问词语的意思,让学生解释,适时评价,及时解释。
3、检测学生对课文的了解情况,出示问题。通过预习课文,我们知道这篇文章讲的是武松打虎,文中还讲了武松的哪一些事情?用两个字概括出来。
()-()-打虎-()
教师板书:喝酒 上冈 打虎 下冈
4、依据 喝酒—上冈—打虎—下岗 发展顺序,将课文分四段,并说出段意。
由学生回答分段情况,说出各段段意。
(1—4)武松进店喝酒,不听店家劝告,执意要过景阳冈。
(5—7)武松上冈,见到庙门上有官司的榜文,才知有虎,但怕回去被店家耻笑,决定继续上冈。
(8—12)武松赤手空拳与虎搏斗,终于打死了猛虎。
(13)武松打死老虎以后,一步步走下冈来。
三、精读课文,了解写作方法,提炼人物性格。
1、细读“打虎”,感受武松的武功高强和智勇双全。
导语:你觉得写得最精彩的是哪部分?为什么?
打虎部分最精彩,因为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
请大家用心读第9自然段,然后完成下列问题:1、用“”划出描写关于武松的句子。2、用“ ○”圈出描写武松的主要动词。
学生自由读,边读边画,教师巡视指导,查看圈画情况。
找学生读出描写武松的句子,一一补充,及时表扬。
找学生读出描写武松的动词,一一补充、点评。
学生分角色读:(读前让学生先浏览一下,区分出写老虎的句子和写武松的句子),初步感受老虎的凶猛和武松躲闪的迅速。(读完一遍后变换角色再读)
总结出老虎攻击人的动作,分别是什么?
一扑一掀一剪
找出武松对付的动作是什么?
一闪
老虎抓人就是一扑、一掀、一剪,而武松只用一闪就躲过了猛虎的袭击,我们把“闪”换成“躲”行吗?为什么?体会作者用词准确。
“闪” 这个动作具有突发性,表现了武松的机警敏捷和过人的胆识,而“躲”显得很被动。
让学生观看武松打虎的视频。仔细观察武松和老虎的动作。
这一段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动作描写。
从这些描写中你感受到武松的什么性格特点?
无畏 武艺高强 有勇有谋
四、研读武松上冈前的心理,体会人物性格。
武松走上岗看到庙门上贴的榜文心里怎样想的?又是怎样说的?找出来体会武松的个性特点。可以用课件出示重点句子
武松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心理描写)
细想了一回,说道:“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
武松自言自语道:“哪儿有什么大虫!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语言描写)
这是武松的自言自语,当他看到了榜文才相信有老虎,但是怕回去呗店家耻笑,所以决定上岗去。
体现了他的倔强、固执和无畏的性格特点。
采用了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五、分析喝酒部分。
文中主要写武松打虎,作者为什么写喝酒、和店家对话?
更加衬托出武松无畏、倔强的性格特点。
六、总结全文,体会写作方法。
文章通过语言 、心理、动作描写,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倔强、无畏、机智的个性特点,突出了武松的英雄气概。
七、学生课堂练笔,感受英雄形象。
当群众、官府、客店老板知道武松打死老虎以后,会对武松说什么?请同学们写下来,抽学生读一读。
八、激发学生对《水浒传》英雄人物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水浒传》写了108个梁山好汉。你还知道那些英雄人物?说一说。表扬学生,请同学们课后去阅读《水浒传》,你一定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知道的英雄人物更多。
学习目标:
1.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学习难点:
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
1、(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主题曲导出名著《水浒传》。)
2、请一名学生来介绍《水浒传》。
3、《水浒传》中有一百零八条好汉,你认识几个?(引出武松,揭示课题,板书:20.景阳冈。)
4、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语,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屏幕出示)
(1)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
(2)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二、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提示:“这酒真有气力”──这酒很有劲;“筛一碗酒”──倒一碗酒;“吃酒”──喝酒;“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武松只顾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乱踢。
2.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批注的好习惯。
三、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
1.学习汇报: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相关段落。
(课文的8~12自然段写“武松打虎”,除此之外,1~4自然段主要写武松在酒店喝酒,5~7自然段写武松上景阳冈。)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引导学生抓住武松打老虎的几个回合里,描写双方动作的词句进行比较体会。
①男生读老虎,女生读武松,看看老虎怎样,武松又怎样。一人一句对读。边读边画出描写武松动作的词和句子。
适时板书:扑——闪
掀——闪
剪——闪
刚才这一段谁比较厉害?(老虎)
②请左边这两组读老虎,右边这两组读武松,看看这回谁厉害?
适时板书:兜——抡劈
扑——跳退
搭——揪按
挣——按踢
刚才这一段谁比较厉害?(势均力敌)
③最后谁占上风了?(男生读武松,女生读老虎)。
适时板书:没力——揪打
不动——棒打
3、一字“论”英雄:
屏幕出示:武松,你真( )啊!
师提问: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4、品句子,“识”英雄:
a、那只大虫双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
指导:①“蹿、掀、吼”写出了虎的气势,虎的声势,写虎是为了写人,虎如此有气势,那么打虎的武松就更也不得。这是反衬的手法。衬托出武松的勇。
b、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读出武松的勇敢无畏。
c、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突遇大虫的“一扑”、“一揪”、“一剪”,他的对策是“躲闪”、“闪在青石边”、“闪在大虫背后”、“闪在一边”……
品“闪”:一段话里连用了许多个“闪”字,能否换成“躲”字呢?
(“闪”既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御的手段,准确刻画了武松在遭到大虫的突然袭击,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的动作。“闪”这个动作,具有突发性,用在这里很能表现人物的机警敏捷。而“躲”却显得很被动。这样,充分说明了这一个连一个的“闪”字,绝不是重复、雷同,而凸现了武松的有勇有谋、智勇双全。)
5、小结:
在描写武松打虎的段落中,作者用了“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动词,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过人的高大形象。
6、交流、品读精彩语句。
①学生自主朗读描写武松打虎的语句,进一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并把自己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小组内交流:选择自己最拿手的一句读给同学们听。
③全班交流:比一比,读一读,看谁最像武松。
7、小组讨论:这一部分是通过什么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
四、纵观全文,全面认识武松个性。
1.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打虎前喝酒,和店家的对话,自己的心理活动。)
2.快速默读这一部分,画画相关的句子,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
3.引导,并板书:
豪爽、倔强、勇敢、酒量惊人、胆量过人。
4.你是通过哪些句子体会到武松具有这些特点?
5.这些内容和武松打虎有什么关系?(师生交流)
五、课外拓展
1.推荐学生阅读《水浒传》。
2.一英雄,一故事,筹备开展“水浒传英雄故事会”活动。
[摘要]:"课外阅读"使平静的课堂起了波澜,为课堂注入了源头活水。若要学好语文,必须通过大量反复的阅读,形成足够的积累,才能在运用时得心应手。我们要摆正“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关系。“课堂教学”讲究一个“精”字;而“课外阅读”则讲究一个“博”字,“精”与“博”是密不可分的,教学不可无“精”,无“精”则不得要领;教学亦不可无“博”,无“博”则不深不固。“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就象一个人用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而现在“课外”这条腿似乎显得气力不足,因此我呼吁要把课外阅读放在举足轻重的地位上,“两手都要抓,两腿都要硬”。“兴趣”是“课外阅读”的抓手,“流行”可以激发兴趣;“教师的热力”可以感染兴趣;“读书活动”可以激励兴趣“;读写结合”可以加强兴趣。
[案例1]:《景阳冈》(人教版十二册)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谁读过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你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生:老师,我知道书中的很多人物,如“黑旋风——李逵”、“花和尚——鲁智深”、“豹子头——林冲”、“母夜*——孙二娘”……(学生一口气说了很多书中的人物,听课教师一片赞叹)
生:我做补充,我还知道“铁算子——蒋干”“圣手书生——萧让”
生:我知道“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还有“一百零八将结拜”、“武松醉打蒋门神”等。
生:我还知道“武松打虎”的场面非常精彩,还有“大闹五台山”……(学生讲了很多故事)
[案例2]:《景阳冈》(人教版十二册)教学片断
生:老师,文中有一处我不太明白:人们为什么可以在晌午结伴过冈呢?
生:我知道,我读过《少儿百科全书》,上面介绍说猫科动物都有这样的习性:白天不爱活动,养精蓄锐,晚上才出来活动,而老虎也是猫科动物。
生:我补充。老虎身躯庞大,最怕耗费体能,所以只有在晚上凉风习习的时候才出来捕食,所以中午可以过冈。
生:我还从以前学过的《小狮子爱尔莎》中知道,爱尔莎也是到晚上就兽性发作,狮子也是猫科动物。
师:你们的知识真丰富。看来多读书确实很有好处。也希望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多读课外书,多积累。
[评价与反思]:
这是我校张老师引导学生学习的两个教学片断。学生思维活跃,课堂出现了小高潮。其间,既有发言学生那种自豪与成就感,又有其他同学羡慕、佩服的表情,还有那种跃跃欲试,不甘落后的激情,更有老师不失时机的表扬鼓励。是什么为这节课的课堂注入了活力?对,课外阅读。是它使平静的课堂起了波澜,是它为课堂注入了源头活水。
谈到课外阅读,新课程标准中有明确规定:“小学六年制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要扩展学生阅读面,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确如此,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美国小说家达特罗也说过:“一个文明社会给予人的三种最重要的证件除了出生证明、护照就是图书馆借览证。”还有当有人问吕淑湘:“你的语言功底是怎样形成的?”他回答说:“得益于课外阅读”。由此可见,课外阅读真的应该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都说明了读书的重要。若要学好语文,必须通过大量反复的阅读,形成足够的积累,才能在运用时得心应手。对于这一点,也许对于专门从事语文教学得人们来说,是谁都明白的道理。可走进课堂,我们便发现:明白的东西不一定做的好。课堂上不重视读的现象大有人在。我们总认为:“只要讲透了,学生就会了”。其实不然,理解不是讲出来的,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形成的。试想,如果三节课教了一篇课文,而真正能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的还不足百分之四十,这样的教法,学生学了一篇文章又能得到什么呢?他们的语文素养又如何提高呢?现在,不少学生说话作文时,语言干瘪,词不达意 ,这恐怕就是课外阅读量少的原因吧!的确,学生腹中空空,一旦需要倾吐时,必然张口结舌、不知所措。因此,我们很需要要摆正“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关系。
其实,“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关系可以理解为“精”与“博”的关系。“课堂教学”讲究一个“精”字,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掌握各种读书方法各种读书技能;而“课外阅读”则讲究一个“博”字,学生将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语文素养。“精”与“博”是密不可分的,教学不可无“精”,无“精”则不得要领;教学亦不可无“博”,无“博”则不深不固。我觉得“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就象一个人用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而“课外”这条腿似乎显得气力不足,因此我呼吁要把课外阅读放在举足轻重的地位上,“两手都要抓,两腿都要硬”。
在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什么最重要呢?也许大家都熟悉举重运动吧!它有不少素质和技术方面的要求,但手抓杠铃的位置不适当,其他方面的优势再多也无事与补,人们把手抓杠铃的位置叫“抓手”,凡事物都有抓手,“课外阅读”也有它自己的抓手——“兴趣”,喜欢读书,事半功倍;“赶鸭子上架”似的去读书,事倍功半,甚至徒然无益。那么如何培养兴趣呢?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⑴“流行”可以激发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周围的社会生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多数儿童都有“从众心理”学生之间也会相互影响。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读书氛围,如开放图书馆,班内设立小书架,设立“书目推荐小栏目”,开展为好书找人,为人找好书活动等。
⑵“教师的热力”可以感染兴趣
小学生很善于模仿,因此教师要非常注意自己对学生的影响,我们要以身作则,养成读书积累的好习惯。我想,一个善于读书、善于积蓄自身人格魅力的语文教师,他的学生往往也会对阅读“情有独钟”的。
⑶“成就感”可以提高兴趣
教师要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这样能提高他们继续读书的兴趣。
⑷“读书活动”可以激励兴趣
为了激励兴趣,我们可以开展读书活动,活动形式要丰富多采,如:“读书汇报会”“读书讨论交流会”“演讲展示”“诗朗诵”“办手抄报”等。
⑸“读写结合”可以加强兴趣。
阅读与写作本来就应互相结合,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实践证明,让学生及时的将阅读中的感受记下来,或摘抄,或评论,或谈感想,效果非常好。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让我们珍惜这个语文课的大环境,突破“樊篱”,将活水引进课堂,让课外阅读为我们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