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中“蹦”出来了美——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枫叶如丹》文本细读优秀9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这里是整理的枫叶中“蹦”出来了美——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枫叶如丹》文本细读优秀9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 枫叶如丹》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并能实际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熟读课文,了解作者拍照经过,及作者由此带来的感悟,体会天地与人世相通之处。

3.培养学生积累佳句,片段,体会语言的韵味。鼓励背诵优美段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读过了《枫叶如丹》这篇课文,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生:美)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随袁鹰先生一起去品味《枫叶如丹》,与作者来一次心灵上的沟通。(板书:枫叶如丹)写到这我突然觉得这个丹字我应该用红色的粉笔书写, 你觉得呢 (解题,丹是红色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一把有疑问的地方划下来。

(二) 学生读课文后交流:

1.有疑问吗,说说看 (预设出现的问题:为什么照片起名"秋之生命",作者恍然明白了什么,什么是蝉鸣蛙噪,为什么自然和人世处处相通……)

(老师相机板书,并调查同一问题还有哪些同学不明白)

(三)小结:有这么多疑问啊,老师发现,同学们大多不了解作者恍然明白了什么,这也是我们课后的思考题,我们就先从这个问题开始怎么样 (课件出示13自然段,生齐读)

对啊,作者写的是枫叶,为什么和生命有密切联系呢 这生命,又是怎样的呢 那就让我们再一次进入文中寻找答案。请默读课文,在关键的地方做批注。

三,细读解疑,理解品悟

1.枫叶与生命有怎样的联系 如丹的枫叶也有自己的生命,它的生命过程是怎样的

(生:撒种,发芽,吐叶,开花,结实……)

2.你真会读书,找到了概括枫叶生命的一句话,到了秋季,枫叶呈现了红红的颜色,一片丹的天地,多美啊!大自然要迎来丹的天地,必然要经过绿的世界,对吗 (板书绿,点击第一句)读第一句,喜欢吗 谁能结合课文,联系实际生活详细说说

(引导学生读读——尽情谈自己的理解——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蝉鸣蛙噪","至理名言","郁闷","暴风骤雨","孕育","挫折".——理解之后再读)(教师相机鼓励:说的真好,理解得深刻,老师也有同感……)

3.(点总起句——第一句)

想不想走入绿的世界,丹的天地中看看 (点击课件,老师配乐范读)

4.同学们都忍不住和老师一起来读了,谁来读 让我们感受这震撼人心的生命力 (指名)

5.你想用什么词语夸夸枫叶的生命力 我们的大自然的生命力呢 (随学生发言板书:顽强,长久……)

6.大自然的生命力是如此顽强和长久,我们人类呢 (相通的)

哪里看出自然与人生处处相通 谁来谈谈你的体会

小结:你们体会得很好,作者体会得更深刻,天地万物……,让我们把这至理名言永远留在记忆中吧(齐读)

7.是一件什么事情让作者对自然和人世有如此深刻的感悟

(引导学生概括段意:在澳大利亚作者拍了一张照片——秋之生命)相机板书

8.就是这张照片,(出示照片)照片中的小女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活泼,可爱)

9.为什么 她是怎样进入镜头中的呢 ("跳进来的"指名读文)

10.在写小莉贝卡时作者用了一连串的动词,还有哪些(引导学生抓住动词:蹦,跑到,捡起,跳跃,哼着)谁来试试,注意要读出小莉贝卡的活泼与可爱。

评价:画面立刻活起来了,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小女孩,多可爱啊,谁再来读读

11. 就在这一刹那间,作者按动了快门,拍下了照片。"一刹那",你体会到什么 (时间短,作者毫不犹豫的拍照)我在开始拍照时,是犹豫的,从哪里看出我犹豫着 (我把镜头试了又试,总觉得缺少些什么。)犹豫什么 最初他看到这株枫树的时候,不是觉得它"红艳艳的挂满一树扑满一地"漂亮极了吗 这株枫树之所以会如此红艳艳的,不是已经经历了重重考验了吗 这会儿怎么又仿佛"一位凄苦的老人垂头无语"了呢

12.课前老师查阅资料发现,作者当时六十岁了。他的头发也许白了,眼睛也许花了,脊背也不再挺直了,这株枫树就像是作者自己他觉得自己已经进入了生命之秋(板书:生命之秋)此刻,你理解了吗

13.带着你对作者的理解,读一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吗

你们真是善良的孩子,你们用语言安慰了老人,而可爱的莉贝卡用她的举动安慰了老人,她就像一片新生的绿叶,让老人感受到强烈的生命力,仿佛生命得到了延续。(指题)秋天新的生命诞生了(板书:秋之生命)

小结:所以这枫树也有了生命的力量,这秋之生命是怎样的 (继续随学生回答板书:跳跃,欢乐,丰富的……)

14.回到13段,现在再来读读,现在你理解了吗 哪些句子让你回味无穷 (学生谈人与自然和谐的感受)

15.配乐朗读13段

四,总结

课题中的"丹"还仅仅指得火红的颜色吗

体会得真好,丹,是成熟的颜色,是长久的生命力。枫叶经历挫折,成熟了,才终于呈现美丽的丹色。自然界如此,人生也是如此,都有这个经过,你的成长是不是也要经历这个过程 (学生谈自己)

是的,只有经历长大,经受挫折,接受考验,人才会成熟,在成熟中才会创造新的奇迹。希望每一个同学在成长的道路上,勇于面对一切,让你的人生充满希望,充满活力,就如同——(齐读课题)枫叶如丹。

读《枫叶如丹》有感 篇2

教材分析:

《枫叶如丹》是一篇叙事散文。它的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作者通过记叙访问澳大利亚时照一张照片的经过,表达了作者自己对自然界及人世的态度和看法。人的一生就像那红红的枫叶一样,在经历了磨练、经历了挫折、经历了失败后才能变得成熟。这时人生才达到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那才是真正的美。通过学习本文,可以摆正学生的人生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状况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的能力,对文章的感受逐渐接近本身要传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反复的阅读,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能形成共识。经过四年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独立学习的能力,我们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味去感悟。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作者照照片的经过,以及对自然界与人世的看法,体会作者的感悟。

2.熟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体会语言的“韵味”。重点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悟。

3.培养积累语言,体味语言的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咱们先来做个猜谜游戏。老师这儿准备了一些词语,你能根据这些词语的提示,联想到一种自然界的事物吗?看谁最先猜到!(课件依次出示:秋天、红色、小手掌、北京香山)(板书:枫叶)

2.你们见过枫叶吗?有谁喜欢它?(学生交流)是啊,枫叶红,红在深秋!(课件出示火红枫叶图)还记得杜牧的那首《山行》吗?(师生齐背)我国著名现代作家袁鹰也非常喜爱枫叶。在一次远游中,枫叶又与他不期而遇,并让他对自然、对人世又有了新的发现与感悟。想和作者一起分享这些新收获吗?那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这枫叶如丹的秋天,一齐细细品味袁鹰的——《枫叶如丹》。(补充完整课题,齐读)

3.解题:如、丹

这样一个题目,让你想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二、 初读课文,感悟美。

1.题目就如诗如画,文章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就请同学们打开书,用心去读读课文。怎么读都可以。可以默读,可以朗读,可以同桌一块儿读,也可以小组读。但不管怎么读,读完以后,老师都希望分享到你独特的阅读收获,好吗?

2.读后学生交流读书收获。

相机读词:至理名言蝉鸣蛙噪 翕动 诞生 挫折 凄苦 心旷神怡 寂寞

3.古人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同学们读完课文,有什么疑问?

老师收集学生的收获、疑问,相机处理、解决。

4.小结:看来,初读这篇课文,同学们就深深喜欢上了它,是这样吗?可见这篇文章实在有它的独特魅力。那么,是什么一下子抓住了我们的心,让我们尽情想象而美不胜收呢?一个词、几个词?一句话、几句话?还是文字背后的魅力图画?咱们再来细细品读!

三、 细读课文,体会美。

(一)学习第一部分。

1.在课文的第一部分,这段文字中,作者既像画家,更像一个哲人,用眼睛、心灵做画笔,向我们描绘了一副又一副生动而优美的画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这一部分,边读边想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几个季节的色彩?(三个)这些色彩的主色系是什么?(绿、红)

2.一提到颜色,我是外行遇到内行了,因为在座的都是小画家啊!有个问题想请教请教大家:作者说,(课件出示)

“春天,绿的世界……

到夏季,绿得更浓、更深、更密。”

(1) 老师不明白,同样是“绿”色,春天的“绿”和夏天的“绿”还有不同吗?(学生以自己已有经验或从课本中找答案做答)

(2) 懂是懂了,但不直观,能帮老师画一画吗?(请两名学生分别用彩笔涂出春天的“绿”和夏天的“绿”,并板贴)

(3) 交流:你喜欢那个季节的绿?为什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4) 谢谢你们!你们的画,你们的朗读,不仅让我豁然开朗,还让我想起了茅盾先生曾经说过的“春是萌芽,夏是蓬勃”,可以这样理解吗?

3.春天、夏天的色彩是这样的,秋天的色彩又是怎样的?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再将你理解的秋的色彩涂在老师提前送给你的那枚小枫叶上!(学生根据自己读到的相关语句,将自己感悟到的秋的色彩涂在枫叶上,并贴在春、夏两种绿色的后面)

4.师指板书:同学们,喜欢这样的颜色吗?欣赏这样的秋天吗?带着欣赏的语气,读读这段吧!(学生练读、指名读、配乐齐读)

5.我们认识了这么丰富的色彩,同学们想一下一个小小的稚嫩的绿叶变成一片成熟的如火般热烈的红叶,其间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学生练说)同学们所想的不正是作者所写的吗?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6.色彩的变化总能激发艺术家的想象灵感。看着这季节的色谱,(课件展示四季涌动着生命音符的图画)作者在想——(播放课文录音:

撒种,发芽,吐叶,开花,结实。

孕育,诞生,长大,挫折,成熟。

天地万物,人间万事,无一不贯穿这个共同的过程。而且,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

学生置疑:为什么作者说 “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

(二)学习第二部分。

过渡:感受着丝丝凉风,望着那满山红叶,作者的思绪不禁飞回到遥远的澳洲,想起了那张名为“秋之生命”的照片。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的第二部分,边读边想:(课件出示)

(1) 作者回忆了一件什么事?

(2) 用眼睛定格画面,用心记录感受。(读书时,你可以用眼睛做镜头,用手中的笔做快门,从你读到的文字中,定格下你喜欢的画面。将相关语句用“——”划下来,并简单记下自己的感受)

(3) 在读不懂的地方标上“?”

2.学生自读,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师点拨:

(1) 刚才读书,同学们用自己的眼睛和画笔,拍下了几幅清晰的画面?先拍下了哪一幅?

镜头一:

次日清晨起床,整个青山全在静憩中。走到院里,迎面是株枫树,红艳艳的枫叶,挂满一树,铺满一地。

读中感悟:什么是“静憩”?谁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入了这片清晨静静的山谷中?除了山谷,还有什么?谁能再给我们读出点什么?你们又 “看”到了什么?这是株怎样的枫树?谁愿意让我们感受这枫叶之美?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欣赏。

镜头二:

再望望那株枫树,竟如一位凄苦的老人,在晨风中垂头无语。

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了什么?可是作者为什么这样比喻呢?(师介绍作者创作这篇文章时背景)(学生联系背景体会作者心情,组内讨论交流)

看来同学们的心与作者的心是相通的,作者此时将至暮年,联想到将失去生命的活力,生命变得如此脆弱和无奈。试读出无奈、惆怅的情绪来。

镜头三:

这时,木屋门开了,一个八九岁的女孩蹦了出来,……小莉贝卡见我凝视着枫树,就跑到树下,捡起两片红叶,来回地跳跃,哼着只有她自己懂的曲调。

最初的一缕朝阳投进山谷,照到红艳艳的枫树上,照到莉贝卡金色的头发上。

点拨:(1)能谈谈你拍下这幅图画时的感受吗?(照出动词,体会生命的存在)读出你的感受来。

(2)老师也想读读这副画面可以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看看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什么画面。(师范读)刚才我特别注意xx同学的脸上出现了会意的微笑,你的脑海中是不是在放小电影?什么内容?能说一说吗?(生叙说)

是这副画美,还是你脑海中的画面美?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你们的想象才使课文更美,想不想再读读这句话。(生齐读)

(3)三幅图画相比,你更喜欢哪一幅?(进一步体会生命的美,生命的意义)

(4)指导朗读,同时让学生自行总结朗读的好方法。(如有感情的朗读,眼前浮现画面读,想象读,边体会边读,联系生活实际读等)

4.是啊,静憩中的枫树固然魅力,而被阳光、被快乐的孩子所装扮的枫树更呈现出它独特的生命之美。枫叶如丹、生命如丹!作者也被这幅画面吸引了,用相机拍下了这幅图画,友人给它取名——“秋之生命”。

5.“秋之生命”?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呢?(学生交流)

齐读倒数第二自然段。

作者明白了什么?(枫叶如丹,它的真正价值,在于跳跃的、欢乐的生命,在于它本身有丰富内涵的生命)

追究:如丹的枫叶有着怎样丰富的内涵呢?(经历了春的萌芽,夏的成长,经历了风霜的洗礼,才有了秋的丰实)

6.自然是这样,人世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想一想,你是如何长大的?(学生交流)

四、在这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欣赏李广田在《秋天》中的一段话——(课件出示)

希望每一个同学都拥有一个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实实在在的人生,就像这如丹的枫叶!

读《枫叶如丹》有感 篇3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同学们,经过上节课的学习,不知道你对秋的认识有了哪些变化?我们来看看诗人眼中笔下的秋天是怎样的。

出示杜牧诗作《山行》,提问: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教师引导学生品味名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它不是因为颜色上的差别,而是霜叶经历了风霜的考验,因而它的生命力更加饱满而茁壮,所以才比二月花红。

2、导入新课:而作家袁鹰对红枫秋景也有自己的理解。今天就让我们来继续学习《枫叶如丹》这篇课文,看看他眼中的枫叶又是因为什么而绚丽多姿呢?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叙述了一件什么事?(写照相的经过)

2、自读课文,讨论:作者对r先生家的枫树的印象,有几次变化,原因是什么?

课件出示:①红艳艳的枫叶,挂满一树,铺满一地。

②再望望那株枫树,竟如一位凄苦的老人在晨风中垂头无语。)

学生读这两句话,从中体会到什么?(让学生谈体会)

师引导:作者刚刚看到枫树的时候,感觉非常好,红艳艳一片,分外耀眼,继而遗憾,觉得缺少了些什么?(指名说)作者为什么要用一位凄苦的老人来比喻枫树呢?(学生讨论交流)

师小结:老人的心态是孤独、凄凉的,这株枫树与老人的相似之处是一样的孤独寂寞。

师进一步引导:就在这一刹那间,我按动了快门,“这一刹那”指哪个时刻?作者为什么要在那一刹那按动快门呢?(让学生畅所欲言)

3、思考:这张照片为什么命名为“秋之生命”?如果给你这张照片,你会取怎样的名字呢?(生命之树,秋之枫叶等等)

4、自读13自然段,思考:朋友为照片起名后,作者到底恍然明白了什么?联系上下文分析。

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

5、齐读最后一段,体会什么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小结:自然界如此,人生亦然,只有经历了长大、挫折,人才能变得成熟,[]而成熟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三、总结拓展

1、总结:在写这篇文章时,作者已经是年近六旬的老人,然而在人生的秋天他却强烈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欢乐和活力,表现了积极的人生观。而对于我们而言呢,我们应该怎样认识我们的生命,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呢?枫叶如丹,愿我们都拥有一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人生。

2、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熟读、背诵,体会语言的韵味。

课外查找一些对生活有启示的精美散文,推荐交流。

枫叶如丹 篇4

"追源溯流"作为一种教法,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求如何使读、写更为密切结合所总结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是把读中学写、以读促写的读写关系和教学原则落到实处的具体途经之一。

如果我们把一篇成型的文章比作一棵树,那么,一般地说,它便经历一个由种子、萌芽、生长以至生成的过程。鲁迅先生在谈及自己的创作时曾说过:其作品" 所写的事实,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发表我的意思为止。"鲁迅先生谈论的虽是个人的创作过程,但很显然,它具有普遍性。借用鲁迅先生的话,我们把"见过或听过"的"事实"视为"源",而把基于"事实"之上的"改造"、"生发"以至组织成篇,这一先后有序的过程,视为"流"。因此,不难理解,所谓"追源溯流"法,就是探究作者原本创作过程即文章来龙去脉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平常习作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文章中所记叙的事情蕴含较为深刻的意义,所发表的意见包孕较为新颖的思想,却很遗憾地没能得到开掘、拓展、充实、升华,因而使文章流于表面、肤浅和单薄。而写作中的这一致命弱点,又集中表现为思路不畅。畅通思路,需要多管齐下,比如通过广泛阅读逐步扩大认知领域,增长见识,通过讲读教学培育思维能力,逐步提高思维品质,通过批改作文指导学生把文章内容向广度、深度推进,等等。"追源溯流"法可算作这"多管"中的一" 管",它通过对文章由"源"至"流"的剖析,让学生领悟其诞生的历程,从而直接对写作起到启发和示范作用。

下面,以袁鹰先生的散文《枫叶如丹》(见上海市高级中学课本h版第一册语文)为例,谈谈"追源溯流"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该文写于1983年9月,时作家已近花甲,文章传达的便是他此时的心境及对人生的理解。

文章以空行为标志,一分为二。学生初读文章第一部分,很快就被充溢其中的哲理和洗练优美的语言所迷住,赞叹不已。对此,通常的讲读教学,往往止于品味、赏析。"追源溯流"法则要求进一步追问:作者的生花之笔、奇妙之思是怎么来的?

纵观全文,不难看出,最初诱发作者创作动机的,是那株"红艳艳的树叶,挂满一树,铺满一地"的枫树,它以其鲜艳的色彩,令作者怦然心动,于是回屋取相机。但几次调试镜头后,又感到美中不足,"总觉得缺少些什么"。小莉贝卡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缺憾。"蹦"、"跑"、"检"、"跳跃"、"哼",一系列动词,活现出小姑娘的天真、朝气、活力,正是小莉贝卡,使枫树内在的"神"获得圆满的外在显现,使作者对这张照片"很满意"。显然,作者满意这张照片的,既不单纯是枫树,也不单纯是小姑娘,而是两者组合所构成的意境。因此,物与人,成为作者思考的两个因素,物与人的相映相融,成为作者关注的焦点。所以,接下来在文中便看到"恍然明白"的一段人与自然结合的议论。

但作者的思绪并未结束,它沿着既有轨迹前行:"红枫"是自然之物,即"自然";"女孩"是人类成员之一,即"人"。由此,作者实现了认识上的深化-- 由个别过渡到一般。一旦达成这样的认识,面前便豁然开朗起来。从时令上看,红枫出现于秋季,体现着"自然之秋",它历经春夏的"撒种,发芽,吐叶,开花" 而进入"结实"的季节。从年龄上看,作者正处于"人生之秋",他历经人生之春夏的"孕育,诞生,长大,挫折"而进至"成熟"的阶段。两相对照,一为自然的发展规律,一为人生的必然旅程,可见,"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并且,从这一角度看待自然,就不会因为秋风萧瑟而伤感,相反,却有收获的喜悦;从这一角度看待人生,就不会因为年老而沮丧,相反,却有成熟的自豪。

至此,文章的前因后果,作者的运思过程,已大致分明。实际教学中,经过这一番探究,学生对全文脉络颇感茅塞顿开。在此基础上,继之以写作知识的讲解,便容易接受了(见下)。

上述分析,可以简单图解如下:

红枫→自然→自然之秋→结实   自然与人世,

红枫→缺少什么→      处处相通。

女孩→人世→人生之秋→成熟

较之作家深厚的文化背景,精湛的艺术修养,以及创作时丰富复杂的心理情感活动,这里的解读未免显得过于粗陋,但用这种方法教学,对学生是有益的。

其一,它较清晰地揭示了文章的形成过程,有利于消除学生对文章的神秘感、恐慌感,有利于确立良好的写作心态。它让学生懂得,无论多么美妙的文章,多么玄妙的思想,其实都是有迹可寻的,都是自然而然的。

其二,它为学生写作明确了努力方向。"追源溯流"法昭示学生,要写好文章,需要以敏感的心灵潜入生活,以敏锐的目光观察生活,捕捉写作的"种子",为写作带来"源头活水";需要运用想象、联想,为文章插上高飞的双翼;需要深入思考,赋文章以智慧的灵光;需要筹划布局,优化结构;需要润色语言,追求完美。写作本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追源溯流"能够引导学生的写作从自发走向自觉。

此外,"追源溯流"法对阅读与写作教学若即若离的现状,也有所补益。

依据创作论,"追源溯流"法可以适用于一切文章,但由于很多文章由"源"至"流"的过程不很明显,因而不可能篇篇采用,当然,也无必要。"追源溯流" 法旨在"于文章中发现法则,将法则应用在文章上"(沈仲九老师语),达到这一目的就成。当学生明白了写作之道,付诸随笔日记等写作实践,锤炼写作能力,就可为日后写作水平稳步提高奠定较为扎实的根基。

《 枫叶如丹》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至理名言、心旷神怡、绚烂、静憩”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作者照照片的经过,以及对自然界与人世的看法,体会作者的感悟。

3.培养积累语言,体味语言的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包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理解“成熟的美,是真正的美”。

教具准备

有关枫叶的课件;优美的古筝磁带;带有重点语句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有关枫叶的课件)你们喜欢枫叶吗?为什么?(指名说)

唐代诗人杜牧写过一首与枫叶有关的古诗,谁还记得?(指名背诵)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物画?(让学生畅所欲言)

师小结: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夕阳西照,枫叶流丹,层林尽染的秋天美景。诗人通过“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一句抒发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之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本课生字难词。(重点理解:至理名言心旷神怡绚烂静憩等词语的意思。)

2.再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分为几部分?

(这篇文章以空行为标志,把文章分成两部分。)

3.默读课文,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或找出不懂的问题。(学生先自己学习,然后全班交流讨论)

学生通过讨论难解决的问题有:

(1)为什么说“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

(2)“也就在这一刹那间,我恍然明白”了什么?

(3)什么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

(1)师配乐范读课文第一部分,学生边听音乐边思考:一年四季中,自己最喜欢哪个季节?并且谈谈原因。

(2)自己读课文,思考:文章写春、夏、秋三个季节,到底想赞美大自然的什么?(赞美大自然的生命力)

(3)指名读课文,思考:从哪儿可以看出“自然和人世,处处相通”?(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分组汇报,师小结)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第二部分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叙述了一件什么事?(写照相的经过)

(2)自读课文,讨论:作者对r先生家的枫树的印象,有几次变化,原因是什么?

(课件出示:①红艳艳的枫叶,挂满一树,铺满一地。

②再望望那株枫树,竟如一位凄苦的老人在晨风中垂头无语。)

学生读这两句话,从中体会到什么?(让学生谈体会)

师引导:作者刚刚看到枫树的时候,感觉非常好,红艳艳一片,分外耀眼,继而遗憾,觉得缺少了些什么?(指名说)作者为什么要用一位凄苦的老人来比喻枫树呢?(学生讨论交流)

师小结:老人的心态是孤独、凄凉的,这株枫树与老人的相似之处是一样的孤独寂寞。

师进一步引导:就在这一刹那间,我按动了快门,“这一刹那”指哪个时刻?作者为什么要在那一刹那按动快门呢?(让学生畅所欲言)

(3)思考:这张照片为什么命名为“秋之生命”?如果给你这张照片,你会取怎样的名字呢?(生命之树,秋之枫叶等等)

(4)自读13自然段,思考:作者到底明白了什么?联系上下文分析。(要求先用笔写,再讨论)

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

(5)齐读最后一段,体会什么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小结:只有经历了长大、挫折,人才能变得成熟,而成熟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作业

1.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熟读背诵,体会语言的韵味。

2.写一篇“读《枫叶如丹》有感”。

板书设计:

枫叶如丹

一自然   天地万物   人间万事

二人世   恍然(主旨) 真正的成熟

教学反思

这篇散文语言简练,含义深刻,学生由于年龄及阅历所限不易理解。所以,本堂课,我尽量给学生创造读的机会,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发现疑难。然后老师根据学生的疑难有的放矢的展开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同时对于一些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我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有所感悟,有所提高,加上老师的及时点拨引导,学生自然对文章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感悟的过程中,我还注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朗读,加深对文本的感悟,从而积累了语言,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本堂课设计的不足之处:对于朗读的指导不太到位,个别教学环节,老师的指导过于琐碎。

教学反思:

在设计这一课时我始终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本着让学生快乐学习的理念进行设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课一开始我利用学生们自己搜集的树叶进行谈话,给学生创设了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轻松的进入主题,又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枫叶如丹》一课是一篇散文,这种体裁学生接触的较少,理解起来有困难。针对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的多种方式的阅读,通过初读——感知——精读——感悟,让学生自己去领悟。这样给学生一种自由的空间自读、自谈、自悟,在其中及时给学生以评价,使学生有了一种成功的喜悦感,从而乐学。只有他们乐学、愿学我们的教学才能达到一种良好的效果。这也是本课的成功所在,学生的回答相当的精彩,从中确实有所感悟。最后,又配上优美的音乐,在读书声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整节课下来学生不仅对自然界的规律有所感悟,又随着作者的阐述对人生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从而摆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我所创设的环境下轻松愉快的学到了知识,又增强了阅读的能力,一举两得。

枫叶如丹 篇6

教材分析

《枫叶如丹》是一篇叙事散文。它的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作者通过记叙访问澳大利亚时照一张照片的经过,这样一个小故事,表达了作者自己对自然界及人世的态度和看法。人的一生就像那红红的枫叶一样,在经历了磨练、经历了挫折、经历了失败后才能变得成熟。这时人生才达到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那才是真正的美。通过学习本文,可以摆正学生的人生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状况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的能力,对文章的感受逐渐接近本身要传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反复的阅读,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能形成共识。经过四年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独立学习的能力,我们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味去感悟。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作者照照片的经过,以及对自然界与人世的看法,体会作者的感悟。

2.熟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体会语言的“韵味”。重点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悟。

3.培养积累语言,体味语言的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幻灯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韵味”这个主题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枫叶如丹》。

板书课题,并指导学生写字。要求:做端正,字写美。

二、新授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丹”的本意是什么?(红色)课题又是什么意思?(秋天的枫叶像红色)

师:作家袁鹰没有把课题写成枫叶是丹,而写《枫叶如丹》一定另有一番韵味。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35页,各自读书,读书时顺手把文中优美的句子或者有你认为富有哲理的句子画下来,你也可以在书上做批注,把你的读书感受,读书疑惑简单地在书边写下来。相信用心读书,你会有新的收获。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读书情况]

师:不动笔墨不读书,同学们都在书上画出了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指导朗读

生命在蝉鸣蛙噪中翕动,在炽热和郁闷中成长,在暴风骤雨中经受考验。

于是,凉风起了,秋天到了。万山红遍,枫叶如丹。丹,是成熟的颜色,是果实的颜色,是收获者的颜色,又是孕育着新的生命的颜色

再望望那株枫树,竟如一位凄苦的老人在晨风中垂头无语。

也就在这一刹那间,我恍然明白:枫叶如丹,也许由于有跳跃的、欢乐的生命,也许它本身正是有丰富内涵的生命,才更使人感到真、善、美,感到它的真正价值

师:同学们读的真美,散文就应该读出美味。那同学们在读书中有什么体会或收获吗?交流一下。

交流并引导学生美美地读。师引,书读得这么美,在读书中有自己的体会吗?或有疑惑吗?

交流。

师:通过读书我们知道这是篇什么体裁的课文吗?(散文)知道什么叫散文吗?散文它不讲故事,或者不以讲故事为主。主要在抒情,有写景,借景抒情,有的写事,借事抒情,写物借物抒情。也有写人,借这个人表达自己的情感,你们对散文有了很好的了解。其实,任何散文都是作者情感的抒发,心灵的倾诉和思绪的流淌,这里有他对如烟往事的回忆,有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也有对灿烂未来的向往,读起来很美,让我们细细地读课文,用心去倾听作家袁鹰的心声。

学生读书

师:看着大家读书我读了这篇文章以后,我似乎感觉到,触摸到作者的心灵。选择你感触最深的部分和大家一起去倾听。

交流1——7自然段,通过个别朗读,教师范读,学生品读,让学生感受春天的希望,秋天的成熟。夏天的躁动与郁闷,从而理解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

让学生感悟,理解这一部分,背诵积累。

交流8——13自然段,作者叙述今年五月访问澳大利亚,看到株枫树如凄苦的老人,想到自己,可是当莉贝卡走到树下,有了活力那株枫书才展示它真正的美。

师:我们在来回顾一下这幅画面的内容:   静憩的青山——枫树(披满一身红叶)——满地的红叶,还缺少些什么呢?因此在作者眼中,这株枫树就象一位凄苦的老人在晨风中垂头无语。

考虑:为何要将枫树比作老人,有好多事物都可做为“凄苦”的代名词,为何要以老人做比?

教师归纳:作者将枫树比做老人,是将枫树人格化。看着这株披满一身将要凋零的树叶的枫树,即将进入生命的秋季。

板书:生命之秋

作者联想到了人至暮年,如果没有了生命的活力,就丧失了生活的勇气,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就会变的单薄,没有力量,就好象眼前这株枫树一般孤独凄苦。可是当莉贝卡走到树下,枫树就有了活力,那株枫树就有了它真正的价值,真正的美。

板书:秋之生命

投影品读:也就在这一刹那间,我恍然明白:枫叶如丹,也许由于有跳跃的、欢乐的生命,也许它本身正是有丰富内涵的生命,才更使人感到真、善、美,感到它的真正价值,而且感受得那么真切。北京的香山红叶,自然能使人心旷神怡;若是没有那满山流水般的游人,没有树林中鸣声上下的小鸟,也许又会使人感到寂寞了。

师:同学们,你又听到了作者在向我们倾听着什么?我们谈一谈。

生谈:生命要有活力,即使到了老年,也要让生命的每一天都充实。

生谈:让生命每一天都有活力,到了老年生命才有丰富的内涵。

生谈:一个人可能没有大家聚在一起美丽。

生谈:美丽的风景要有人欣赏才会更有生气。

品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枫叶如丹,显示着长久的生命力。“霜叶红于二月花”,经历了这个境界,才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

师;大家很会听作者对你低低的诉说,这其实是在和作者做心灵的交流。的情感的交流。要交流就要有来有去。你们刚才广向作者索取了,广在听作者对你讲什么了,你们还没有对作者说点什么。所以下面还要用心灵去倾诉。每人拿出一支笔来。你可能有千言万语,要向作者倾诉,但是我只要你最想说的好一句话,写在书的空白处。就要一句你最想说的。你要能写出一句格言,警句来那太棒了。句子要精彩一些。就一句,

开始写。你向作者倾诉什么,倾诉你的心灵。写你最想对作者说的一句话。

学生交流:我要珍惜我生命的每一天,这样我到了老年我才能领略枫叶如丹的韵味。

……

总结板书,深化对课题《枫叶如丹》的理解,学生由感性的认识上升初步的理性人生观。

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

枫叶如丹,显示着长久的生命力。“霜叶红于二月花”,经历了这个境界,才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

板书:

枫叶如丹

袁 鹰

自然         人世

枫叶         秋之生命(活力)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课后反思:

《枫叶如丹》是一篇叙事散文。它的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是篇难度较大的文章。在设计教学时我主要想以读促学,以读促教。在教学中具体是这样做的:

1、通过三个大环节和学生一起读书。一是初读,用心读文,读通、读美;和学生一起到文中倾听作者的心声;让学生去倾诉,倾诉自己在读完课文之后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的初步的人生观。

2、通过课件和《秋日私语》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秋季枫叶万山红遍的情景中,用心读书,到文章的字句中去倾听作家袁鹰的心声。

3、本课的题目《枫叶如丹》含义不易理解,我在上课之初给学生置疑惑,然后在引导学生熟读、理解的基础上,再来体会课文题目的含义——红红的枫叶就像红红的颜色一样,在众多颜色中显示着成熟的美。从课上情况来看,效果不错。

但本课中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1、教师不能灵活驾驭课堂,没有做到以学定教。

文章语句富有哲理,字字珠玑。但在这节课上我,不能充分尊重学生,不能认真聆听学生的发言,并就学生的发言适时、适度评价。尤其在处理初读课文,找出美句的部分时,有的同学此时就开始谈感受,而我却被教案束缚,如果能就学生的发言即时评价,引导学生朗读理解课文,通过读揣摩作者的内心世界,可能教学效果更好。

二、一味重读,却没有实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

在学习课文时,我引导学生倾听、倾诉,这样学生的语言能力得以提高,但是我在处理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内涵却不到位。如果能通过读课文,让学生读出“枫叶如丹”的滋味,本课才会真正让学生受益。今后在我自己备课时要锻炼自己深入浅出的本领。

三、学生缺少自我探究的机会,不能落实“三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体现得不够明显,究其原因我认为还是教学设计中缺少学生自我探究的机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要不断磨练自己,深入备课,讲课时灵活处理教案,以学定教,心中有数,使得自己尽快达到师生互动,共同提高。

读《枫叶如丹》有感 篇7

教学目标:

一、理解关键语句的作用。

二、体会整句及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培养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

一、朗读课文。

二、理解文中包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理解“成熟的美,是真正的美”

教学过程

一、从课文标题可看出什么?

散文写秋景、枫叶象征意义

二、听读配音朗诵课文

抒情散文,感情强烈,包含诗意,联想、详细丰富;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或直抒心意,有较强的感染力;语言凝练、优美,含蓄,耐人寻味。

三、轮读课文。

1、找出文中的哲理句。

“自然和人世,处处相通。”“成熟的美,是真正的美。”

2、文章的两个部分,各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手法?

前一部分,抒情;后一部分,叙事、抒情。

四、朗读第一部分,思考讨论

1、既然是“枫叶如丹”,为什么前面要写春、夏天?它们和秋的内在关系是什么?

歌颂生命,展现生命的全过程。内在关系是生命。

2、文章写春、夏、秋,赞美大自然的什么?

赞美大自然的生命力。

3、从哪儿看出“自然和人世,处处相通?”

对偶句“撒种……成熟。”

4、这一部分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多用整句,多是短句,节奏鲜明、韵律,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富有音乐感。词语生动、鲜明,简洁明快。

5、这一部分运用什么表现手法?

由春联想到希望、青春、生命,由秋联想到成熟、收获,移情于物,赞美了生命的过程。

五、默读课文第二部分

1、这一部分写什么内容?与前一部分有何不同?

第一部分单纯抒情;这一部分叙事,写照相的经过。

2、作者对r先生家的枫树的印象,有几次变化,原因是什么?

初感很好,“红艳艳“一片,分外耀眼;继而遗憾,觉得缺少些什么;衬托着小莉贝卡蹦跳的身影,画面顿时增添了跳跃的、欢乐的活力。

3、作者为什么要用“一位凄苦的老人”来比喻枫树?

反衬,突出下文所描写的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4、为什么朋友们都喜欢这张照片?“秋之生命”的含义是什么?

因为照片显示了生命的活力和欢乐。“秋之生命”点出了照片的灵魂,即生命。这是点题之笔。

5、“我恍然明白……那么真切!”作者到底明白了什么?联系上下文分析。(要求先用笔写,再讨论。)

寓理于事,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

6、结尾表现出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作者已是六旬老人,然而,在人生的秋天却强烈的感受到了生命的欢乐和活力,表现了积极的人生观。文中所引杜牧的诗句(《远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做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也表现了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这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中所表现出的没落、消极的人生态度比较,是截然相反的。

7、中心

作者通过大自然的生长规律以及红枫和女孩构成的美好景色,赞颂了长久的生命力。

六、这篇散文能否删去第一部分?

两部分有一定的独立性,也可单独成篇。但删去第一部分,文章的内涵就不那么丰富、深刻了。第一部分写出生命的过程,表达出秋又蕴含了新的生命; “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是前一部分的结束,也是第二部分的张本。第二部分承第一部分,进而又突出秋之生命,赞颂了生命的成熟。

七、完成课后练习

八、布置家庭作业

附板书:

借物        喻理

一﹑自 植物(枫叶)    天地天物,

然 动物(人物)   人间万物。

因事        明理     长久的生命力

二﹑人 拍照一事      恍然(主旨) 真正的成熟

世 缺少些什么-揿动快门-满意喜欢  真正的美

枫叶如丹 篇8

课前谈话(略)

老师出示枫叶图片。怎样的枫叶?枫叶怎样?……(语言拓展训练)。红色这个词也可以用一个字来表示,那就是——丹。这片枫叶的颜色就像丹一样,所以说是“枫叶如丹”。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问学生:你现在知道枫叶如丹的意思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作家袁鹰写的《枫叶如丹》。打开课文,同学们自由地、轻声地读课文。(生读课文)

学生读后,师:课文分为几个部分?

师:同学们想欣赏袁鹰笔下的枫叶美景吗?那就随老师去吧。(课件演示枫叶图片)

(音乐起,图片播放,师配音:今年五月,曾访问澳大利亚。五月在南半球,正是深秋。草木,是金黄色的;树林,是金黄色的。在一片金黄色中怎么也掩不住那株枫树,红艳艳的枫叶,挂满一树,铺满一地。)

配音停止,问学生:这澳大利亚秋天的景色美吗?还想看吗?那就读课文吧!我想找个司机开车带我们大家去看那美景,叫一生起来。该从哪里出发啊?(今年五月——)生读。

读完第8自然段,师:司机,停!让我们下来照相。此时,进入你镜头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草木,是金黄色的;树林,是金黄色的。还有……)

师:这是“金黄色的”画面!(这是第一个画面)

师:接下去司机继续开车,我们继续照相,如果有想拍的画面,你们就可以叫停。但别乱喊停哦,否则会有危险的。

生继续读。依次出现画面:a、“次日清晨起床……铺满一地”;b、“再望望那株枫树……垂头无语”;c、“这时,木屋门开了……自己懂的曲调”;d、“最初的一缕朝阳……头发上”。

师相机引导学生将a、b组合成一个画面(这是第二个画面)。这怎样的画面呢?让学生说:静憩的画面、红艳艳的画面、凄苦的画面、垂头无语的画面、绚烂的画面。

c、d组合成一个画面(这是第三个画面),欢乐的、跳跃的画面或秋之生命的画面。

下面,同学们自由读第8—12自然段,选择你喜欢的画面用“——”划下来,好好地读一读,并简单地写下自己的感受。

画面一:品读“金黄色”——深秋

画面二:品读“静憩、红艳艳、凄苦、垂头无语”——没有生机的秋

画面三:品读“蹦、跑、捡、跳跃、哼”等词——秋之生命。

师:作者访问澳大利亚肯定照了很多相片,令他最满意的是这张 ——秋之生命。板书:秋之生命。学生读,生命是中心词,重点读。

看着这张的照片的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读悟:照片为什么取题目为“秋之生命”?这是怎样的生命?品读第13自然段:这秋之生命,是有跳跃的、欢乐的生命,是有丰富内涵的生命。板书:有跳跃的、欢乐的生命,有丰富内涵的生命

你从课文哪里读出了有跳跃的、欢乐的生命?再品读第11、12自然段。除了第11、12自然段写了跳跃的、欢乐的生命之外,还有其他地方也写了吗?(第13自然段后半部分)朗读指导,提升学生的朗读层次。

师:这枫叶如丹,这秋之生命,是有跳跃的、欢乐的生命,使我们感到真、善、美。

现在你明白作者拿着相机,试了又试,总觉得缺少些什么了吗? “秋之生命”这画面有的(指跳跃的、欢乐的生命体现),恰恰是第二幅画面缺少的。

对比读这两个画面的内容。男生读第二个画面的内容(树下无人,光线暗淡,周围寂静、枫树垂头无语),女生读第三个画面的内容(欢乐的、跳跃的)。朗读色彩要有变化。配乐朗读!

读悟——枫叶如丹是有丰富内涵的的生命。(难点)

师手举着枫叶图片,问:这满地的枫叶一长出来就是丹的颜色吗?(嫩绿色)在春天,除了枫树,你还知道哪些树长出了嫩绿的叶子?(桃树、柳树、李树、白杨树、梧桐树等)所以说,春天,是绿的世界。这绿色是怎样的颜色、这丹又是怎样的颜色呢?这绿又是怎样变成丹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第1—7自然段。

指名学生回答读后的感受。读悟:1、绿的世界,充满生机、旺盛的生命力的体现,正如那个小女孩,充满活力,所以说枫叶如丹是有丰富内涵的生命;2、丹的天地,代表收获、成熟,正如作者,经历岁月,已成大家,所以说枫叶如丹是有丰富内涵的生命;3、由绿变丹,要经历“撒种、发芽、吐叶、开花、结实”这一过程,由长大(小女孩)到成熟(作者),要经历“孕育、诞生、长大、挫折、成熟”这一过程,这个共同的过程才是最艰辛的、最有价值的,所以说枫叶如丹是有丰富内涵的生命。

师生小结:这枫叶如丹,这秋之生命,是有跳跃的、欢乐的生命,是有丰富内涵的生命,正是经历了这一共同的过程,使我们感到了真、善、美,感到它的真正价值。再读第13自然段。

最后一个自然段谁来读?生读。

师:你有什么疑问吗?品读最后第14自然段。品出:长久的生命力,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板书:长久的生命力,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

根据板书,全文小结。课文分为几个部分?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吗?最后齐读课文。

附板书设计:

枫叶如丹

长久的生命力、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

↗     ↖

有跳跃的、欢乐的生命    有丰富内涵的生命

↖      ↗

秋之生命

读《枫叶如丹》有感 篇9

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是重庆路第三小学的五年级语文教师刘小露。

感谢教研室领导为我提供这样难得的学习机会,代表我校五年级语文教研组向各校老师介绍第四单元“韵味”的第一篇课文《枫叶如丹》的教学设计,希望抛砖引玉,互相交流,共同学习。如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第四单元“韵味”第一篇课文《枫叶如丹》是一篇叙事散文,语言优美、简练、含义深刻,字里行间充盈着作者对大自然和人生的热爱之情和深刻感悟,包蕴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由于年龄及阅历所限,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不必深挖细抠,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知作者思想感情,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对文中所述道理有自己的感悟。

袁鹰先生年过花甲时写了此篇叙事散文,文章以空行为标志,自然一分为二,结构非常清晰。我们初读课文时,感觉语言美,描写的自然景色也美,尤其第一部分,充溢着自然和人生都要经历挫折、经受考验的深刻哲理,让人陶醉。再读课文,发现作者的由开头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到最后调转笔锋对人生的感悟,对真正成熟、真正美的赞叹,跨度特别大,学生难以理解。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再走入文本,在反复研读中充分去感受作者“试了又试”的心情,那“一刹那间”的喜悦和“在经历中孕育着新生命”的崇高境界。不难看出,最初诱发作者创作动机的,是那株“红艳艳的树叶,挂满一树,铺满一地”的枫树,它以其鲜艳的色彩,令作者怦然心动,于是回屋取相机。但几次调试镜头后,又感到美中不足,“总觉得缺少些什么”。小莉贝卡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缺憾。“蹦”、“跑”、“检”、“跳跃”、“哼”,一系列动词,活现出小姑娘的天真、朝气、活力,正是小莉贝卡,使枫树内在的“神”获得圆满的外在显现,使作者对这张照片“很满意”。显然,作者满意这张照片的,既不单纯是枫树,也不单纯是小姑娘,而是两者组合所构成的意境。因此,大自然与人世间的和谐在此体现。所以,接下来在文中便看到“恍然明白”的一段人与自然结合的议论。但作者的思绪并未结束,它沿着既有轨迹前行:“红枫”是自然之物,即“自然”;“女孩”是人类成员之一,即“人”。由此,作者实现了认识上的深化--由个别过渡到一般。一旦达成这样的认识,面前便豁然开朗起来。从时令上看,红枫出现于秋季,体现着“自然之秋”,它历经春夏的“撒种,发芽,吐叶,开花”而进入“结实”的季节。从年龄上看,作者正处于“人生之秋”,他历经人生之春夏的“孕育,诞生,长大,挫折”而进至“成熟”的阶段。两相对照,一为自然的发展规律,一为人生的必然旅程,可见,“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并且,从这一角度看待自然,就不会因为秋风萧瑟而伤感,相反,却有收获的喜悦;从这一角度看待人生,就不会因为年老而沮丧,相反,却有成熟的自豪。

文章含有两条主线,一条明线是以枫叶为切入口,揭示自然界和人世间和谐长久的生命力。由此又引出一条暗线,也就是揭示了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经历了长大、挫折,人才能变得成熟。而成熟的美,才是真正的美。新的生命也是在成熟中孕育的。这是循环往复的自然的充满考验和挫折的过程。

至此,文章的前因后果,作者的运思过程,已大致分明。较之作家深厚的文化背景,精湛的艺术修养,以及创作时丰富复杂的心理情感活动,这里的解读未免显得过于粗陋,所以我制定了3个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并能实际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熟读课文,了解作者拍照经过,及作者由此带来的感悟,体会天地与人世相通之处。    3.培养学生积累佳句、片段、体会语言的韵味。鼓励背诵优美段落。

结合学生认知特点有了如下教学结构:激发兴趣——质疑导向——探究体验——感悟理解 ——拓展延伸。 经过实践,发现通过本课文学习,对学生是颇为受益的。

课一开始我亲切与学生谈话交流引入秋天的环境,在谈话中,老师为大家请来秋的使者,出示枫叶照片,请学生交流积累的描写枫叶的古诗。随即,问学生“读了这些诗句,仿佛让你看到什么?”给学生创设了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轻松的进入主题,又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板书课题后,我再点题,让学生初步知道“丹”指枫叶的红色。

解题后,引导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边读边感悟,自己初读课文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并把有疑问的地方划下来。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后,从学生的表情中我看到学生都读得那么投入。随之,进行初读的感知交流,学生们纷纷表示体会到语言的优美,借此进行板书“美”。

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全班同学交流有疑问的地方,随学生的问题,师生共同筛选如下几个问题:为什么照片起名“秋之生命”、作者恍然明白了什么、为什么自然和人世处处相通。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同时根据学生的疑问,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然后统计后发现,全班学生对于第2个问题 “作者恍然明白了什么”普遍读不懂,所以先引领学生再次走入文中,默读,找一找枫叶和生命有什么联系?枫叶的生命是怎样的一个过程。“不动笔墨不读书”,为进一步理解枫叶生命的过程,让学生拿出笔,用“——”划出课文中做批注。有些学生圈点出重点词语;有的学生划下句子并写了自己的理解。随后,我期待着学生的多元感悟,学生们在读读——说说——感悟中收获着自己的思维火花,有的学生抓住了“蝉鸣蛙噪、暴风骤雨、郁闷、炽热”这些词语,体会到夏天枫叶生长环境的重重考验。而我就怀着欣喜的心情感悟着学生的感悟,及时给予评价,使学生有了成功的喜悦感。

学生们尽情感悟交流之后,我播放优美的季节画面,让学生欣赏绿的世界、丹的天地,体会散文的优美意境,配合钢琴曲,我朗读了2-5自然段,学生看的投入,我的情绪也由此迅速地传染给了给他们,画面结束后,学生们的阅读热情高涨,纷纷诵读。此刻学生读说的训练环节已经对人与自然的相通之处有了独特的感悟和理解,学生质疑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学生感悟人生与自然,我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由什么事情得到如此深刻的人生感悟,从而进入下一部分课文的学习之中。这一部分的学习,重点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作者面对“挂满一树、铺满一地”的红艳艳的美丽的枫树,却迟迟不肯拍照,总是觉得缺少了什么,而且在作者眼中,枫树就像一个“凄苦的老人在垂头无语”。我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学生恍然明白,原来年近六十的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候,已经把枫树看成自己,他认为自己已经走如生命的秋天,所以心情如此凄凉和悲伤。这个教学难点解决之后,我又随即抓住作者拍照时的变化,也就是小姑娘莉贝卡的出现的一刹那,让学生细读十一自然段,找到描写莉贝卡动作的“蹦”、 “跑”、“检”、“跳跃”、“哼”词语,体会到莉贝卡的活泼和生动,也就是如此快的一瞬间,莉贝卡如同一片新生的绿叶,出现在作者的镜头之中,让作者感受到强烈的生命力,仿佛生命得到了延续,秋天新的生命诞生了。由此,就可以让学生明白“秋之生命”的深刻含义。又一个难点得到解决。

学到此时,品味关键的十三自然段:“也就在那一刹那间,我恍然明白:枫叶如丹,也许由于跳跃的、欢乐的生命,也许它本身正是有丰富内涵的生命,才更使人感到真、善、美,感到它的真正价值,而且感受得那么真切。”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说得不错,体会得也好,说明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和语言。借此时,我再读课题,问学生“丹”还仅仅指红色吗?学生体会到丹是成熟的颜色,是长久的生命力。只有经受挫折,经受考验的境界,才能成熟,成熟的美是最美的。这样以评价代讲的方式省去了繁琐的讲解与分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其在自读自悟的前提下,发展了语言和思维。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理解文章的中心。

最后,谈一谈自己的反思,语文真的是一门很美的学科,语文的阅读是最重要的环节,学生大量的自由读、默读、静思的培养是语文的素养,没有足够多的阅读做基础,再多的师生对话也是勉强而为的,也无法达到进入文本感悟理解的状态。对于教师而言,更要达到将课文记于心的程度,将自己与课文融合一起,才能引领学生走入文本,进行最真实、最亲切的对话。此外,教师要敢于让学生质疑,学生是最好的老师,他们知道怎么样的学法他们最容易掌握,怎么样的逻辑顺序他们最容易接受。当学生提出更好的学习方法的时候,老师们应该勇敢的推翻自己的教案,跟着学生走。这和老师的主导作用并不矛盾。

此外,在教学中还应注意更多的倾听,然后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如在品味第一部分的环节,有些同学在分析时对“暴风骤雨”的理解只限于“雨很大”,作为教师没有当即帮助学生理解好这个词语,有的学生的回答相当精彩,作为教师也应及时肯定并用精彩的评价给予鼓励。

在某些环节的处理上,还有欠完善的地方,值得推敲;在课堂教学时,感情的投入与感染能力还有待加强,同时,在整个备课过程中,备课组成员还应该加强互动,多交流,使得教学设计更为完善生动。

教学研究过程中,我和学生们一起探索着,研究着、收获着,喜悦着。我们的教学活动仍在延续,在今后的时间里我会以饱满的热情和日益丰富的经验,与我的学生们一起体验语言文字的快乐。

谢谢大家。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